初中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初中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初中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初中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初中語文-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聆聽花開,張滿生命的帆——《紫藤蘿瀑布》賞讀教學目標:1、流連花瀑,賞花開絢爛2、聆聽花語,悟生命哲思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會情感教學過程:一、導入:在中國文壇,宗璞是一個耀眼的存在,她詩書滿腹、學養深厚、睿智滿懷、氣韻獨特。這節課我們一起走向這位“蘭氣息、玉精神”的女子,追隨她的腳步,走近這一瀑藤蘿。二、賞讀目標:流連花瀑,賞花開絢爛聆聽花語,悟生命哲思朗讀課文,并完善思維導圖,梳理出文章的脈絡。品讀流光溢彩的畫(一)1、紫藤蘿開花了,作者對她進行了細致地描繪,如果用文章里的一個字來表達紫藤蘿帶給你的印象,你會用哪個字?盛。2、《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對“盛”的解釋為:(1)興盛,繁盛。(2)強烈,旺盛。(3)盛大,隆重。(4)豐富,豐盛。(5)深厚。(6)普遍,廣泛。(7)用力大,程度深。3、對于紫藤蘿來說,它要如何表現才能稱之為“盛”呢?(生自由回答)(二)“盛”字的含義如此豐富,作者必然會精心雕琢著一詞一句,描繪眼前這片紫藤蘿。老師想先和同學們分享這句話:“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起發端,也不見其終極。”1、這句話中,紫藤蘿的“盛”表現在哪些方面?2、作者是用什么修辭來描寫這種“盛”的?3、作者還通過精準的用詞來表現藤蘿的繁盛。例如“從空中垂下”中的“垂”能否換成“落”?4、引導學生從重音、拖音、動作等方面賞析。5、對這個句子的賞析運用了什么方法?(三)賞析語言時還可以關注其寫作手法、標點、句式。請同學們細讀課文,找出表現紫藤蘿“盛”的句子,自選角度賞花品美。預設:同學們賞析的句子提到了視覺角度,作者有沒有借助想象手法讓我們從聽覺角度感受到花開繁盛的?生:第4段第5段大家齊讀“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嚷嚷。1、大家想象一下,這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2、從“笑”“嚷嚷”“開花”等詞看出這是一樹怎樣的藤蘿?3、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賞析這幅畫面,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大家分享。過渡:賞讀這些優美的語句,我們發現作者斟酌著每個字眼,巧用各種修辭,繪其形,狀其貌。讓紫藤蘿開在了我們的心田。讓我們師生合作再讀藤蘿。四、流動寧靜喜悅的情1、“一樹藤蘿千尋瀑,幾度涵詠在心間。”然而十年前的藤蘿也是這樣絢爛嗎?哪些詞描繪了十年前的藤蘿?從中可見紫蘿遭遇怎樣的命運?2、課前預習時,有36個同學都存在這樣一個疑問:“關于生死的疑惑,關于疾病的痛楚……喜悅”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結合助讀資料來理解。出示背景資料:1(學生讀資料)文革初期,宗璞一家被無休止地批斗。父親馮友蘭剛做完手術,還插著管子,就接受陪斗。短短四年,宗璞的姑母、大姐、叔父和母親先后辭世,她一再經歷生離死別之痛。過渡:生離死別、痛徹心扉啊!宗璞曾想自己年老之時,還有弟弟可以依靠,誰知最年幼的小弟,竟要先一步離開人世。2、(師讀)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寫,也不能寫。每一念及,便淚下如綆,紙上一片模糊。……我知道小弟病情不可逆轉,只希望能延長時間,……他始終沒有失去信心,他始終沒有喪失生的愿望,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啊!過渡:最是人間悲苦事,親舊凋零自蹉跎。回首十年文革,宗璞又何嘗不像那棵察言觀色的紫藤蘿,稀落伶仃飽嘗著辛酸呢。3、我鐘愛寫作,可在崎嶇的、荊棘叢生的,有時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不只是艱苦、勞累,還要擔驚受怕,心里塞滿想不通的事,誰又能經得起呢?過渡:凄凄慘慘戚戚。巨大的悲痛,足以讓作者任情宣泄,可是眼前這一片劫后重生,笑看春風的藤蘿,悄悄帶走了一切。心中哀而不怨,悲而不傷。這紫色的瀑布緩緩流淌,流向每個人的心底。五、訴說閃耀哲理的詩1、師:如果紫藤蘿花會說話,他會和作者說什么?2、齊讀: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3、朗讀時你覺得作者的心理狀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引出主旨,大聲齊讀。5、下面請同學們創作一首小詩,把內心感悟表達出來。總結:同學們的詩歌,訴說著生命的境界,精神的力量,人生的哲理。這便是紫藤蘿給予我們心靈的饋贈。這篇文章,借花寫人,物我兩融,托物言志,韻味悠長。最后,我們齊讀這首散文詩,讓這一樹絢爛點燃我們的生命火花。板書:紫藤蘿瀑布宗璞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已經形成,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和理解能力。經過初中一年多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學習習慣,比如能主動預習課文、課后復習課文等。學生也已經學習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學生對分析修辭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通過自主閱讀,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和情感。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寫景的美文,但很多學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閱讀文本,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感受作品語言,通過語言品析分析景物特點,提高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學生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學習本文,意在讓學生能夠體悟出作者對生命引發的思考,并能使學生獲得對人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然而,本文寫于1982年,寫作背景和文化大革命有關。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也較為復雜:既有“文革”動亂造成的心靈創傷,又有親人身患絕癥不久于世的哀痛。七年級學生對文革這段歷史很模糊,理解文本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要補充必要的助讀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內容。散文教學應該讓學生多朗讀,以讀促學,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作者情感。在教育教學的活動實踐中,有許多成分來自教師的言傳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皆視為表率,教師的一舉一動學生都會當成楷模,這就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老師精神飽滿、積極主動與學生接觸、交流,學生也會專心致志,全身心地與你互動;反之,學生們也會受老師影響抑郁不樂,讓你感到課堂是那樣毫無生機,而且會感覺越來越糟。所以,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感染力的重要性,要不斷提升自我修養,用自己美好的心靈去塑造學生健康的心靈,與學生積極互動,創造出靈動、活力的課堂。效果分析本節課我采取品讀法、探究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模式,做到“務本、務實”,最終達到“少而精,啟發式”高效課堂,實現“以學定教,順學而教,體驗升華”師生共同進步的共贏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在這節課中,首先是讓學生自己設計思維導圖梳理文章脈絡,激發他們對文字、文學的興趣從深入理解文本,而學習目標的呈現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此環節效果很好。語文教學注重朗誦,通過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賽等朗誦形式的多樣化,既能鍛煉學生的朗讀水平,又能加深對課文的印象,為下面探究文章打下了基礎。同時檢測學生的詞義掌握情況,還可以幫助學生通過發現規律,進行歸類整理,使之系統化,便于記憶。作者對“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哲理句的感悟是借助紫藤蘿表達出來的,而他對這一哲理句的真正感悟是從自己和家庭的遭遇中領悟到的,因此,適時適度的加入助讀資料會對學生理解文本主旨起到很好的幫助。“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教學中我始終充分相信學生、激勵學生,鼓勵他們在問題的導引下通過小組合作層層深入文本,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一點在“品讀流光溢彩的畫”環節體現的最為充分。教材分析《紫藤蘿瀑布》是編排在部編版七年級(下)第五單元第17課的一篇散文。它是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當時“文化大革命”的動亂剛剛結束不久,作者心靈上經受的創傷還未完全平復,小弟又查出身患絕癥,巨大的悲痛讓作者無法紓解。無意之中作者看到了一樹繁盛的紫藤蘿,睹物釋懷,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進而增強了生活的勇氣。《紫藤蘿瀑布》篇幅短小精悍,玲瓏剔透,結構從“不由得停住了腳步”起筆到“不覺加快了腳步”收束,前后呼應,結構嚴密,給人一氣呵成之感。本文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通過優美、生動細膩的語言和富有感情色彩的筆調描繪了紫藤蘿的特征,同時還回憶起十年前的藤蘿花。最后作者感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一人生哲理,由此解開了縈繞心頭的“關于生死的疑惑、關于疾病的痛楚”。因此,文章的內涵極其豐富。全文結構鮮明,語言清新雋雅,柔婉含蓄,景物描寫細致傳神而且載負著獨特而含蓄的抒情韻味。表達方式以描寫、抒情為主,議論點睛。文章大量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準確、精當、生動地傳達出花開的景色。如:“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運用比喻,把盛開的花比作帆,把花托比作艙,寫出花的美麗與生機。“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運用擬人,生動形象寫出紫藤蘿花的可愛、活潑,表達作者對花的喜愛之情。“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運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把紫藤蘿花擬人化,寫出花的神態。《紫藤蘿瀑布》情感的抒發及主旨表達委婉含蓄,帶給人意味深長的思考。評測練習一、初讀課文,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二、同學們細讀課文,自選角度賞花品美。賞讀示例:(一)“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1、運用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把紫藤蘿花擬人化,寫出花的顏色美,富有生機。2、讀排比句時,語速要漸快、漸強。3、化靜為動的手法,使靜態的花有了動感,生機勃勃。4、“深深淺淺”,這是個疊詞,寫出了紫藤蘿顏色的層次感。5、運用疊詞可以使語言更有音韻美,在朗讀時應該舒緩一點。(二)“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1、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紫藤蘿比作大條幅,將泛著銀光的紫藤比作迸濺的水花,寫出花開得很旺盛,陽光照耀下藤蘿迸發出生機和活力。2、重讀了“迸濺”這個詞,表現出藤蘿的活力美。(三)“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1、“挑逗”這個詞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藤蘿以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寫出紫藤蘿花的可愛、活潑,表達作者的喜愛之情。2、“挑逗”這個詞本是貶義詞,在這里是貶義詞褒用,表達憐愛之情。(四)“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1、這句話運用擬人手法,賦予紫藤蘿花孩子的情態,花朵們孩子似的在推推擠擠,嬉戲玩鬧,有春天般的朝氣。2、賞析“推著擠著”:“推著”這個詞放在后面,好像又有種推開后分離的感覺,而“擠著”放在后面,則能表現出生命擠在一起,相依相偎的溫暖。(五)“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1、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盛開的花”比作“帆”,把“花托”比作“艙”,寫出花的美麗與生機。2、“小小的”“鼓鼓的”這兩個疊詞,“小小的”寫出花的嬌小美麗,讓人喜愛。“鼓鼓的”讓人感覺充滿力量,蘊藏生機,抒發出作者的喜悅之情。三、請創作一首小詩表達內心的感悟。課后反思《紫藤蘿瀑布》是宗璞寫的一篇狀物抒情的優美散文。執教這節課后,經過認真反思,總結如下:一、較以往教學有所突破的地方:1、教學過程條理清楚,注意落實教學目標。本堂課的教學我改變由教師唱主角、一講到底的方式,但為避免教學內容散而亂,又采取了以下做法:小組分別承包某一段落重點質疑;學生討論釋疑過程中教師適時、適當地引導或補充資料,以落實知識點。2、有效互動,積極評價,注重對學生的能力訓練。在民主的氛圍中,學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我注重傾聽,然后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如在學生討論、發言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點評,對有質量的回答給予肯定,對尚有不足的回答提出修改意見,及時提醒學生答題應針對性強,語言規范,表達思路明確,以使學生更好地學會回答問題。3、講練結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和熏陶。利用課堂學習,訓練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課堂最后環節,我針對本班孩子愛寫詩的特點,設計學生們根據本堂課所學自由創作詩歌,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詩作展示環節又將課堂推向新的高潮。整堂課課堂氣氛融洽而和諧,學生都動了起來,各種能力都得到了鍛煉。二、尚有不足、今后有待改進之處:1、要提供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閱讀、琢磨。在小組討論交流之前,應讓學生先自行獨立思考到一定程度后再進行,不應為節約時間而縮短這一環節時間,甚至催促他們,要讓學生有充足時間去鉆研課文、圈劃、批注。2、教學中注重了語言感悟和讀中學寫,但個別學生課堂上入情入境的朗讀練習被忽視了,以至有個別的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情景沒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深入研究生本理念,力求在自己的課堂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