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場地修復實驗教學大綱_第1頁
地下水污染場地修復實驗教學大綱_第2頁
地下水污染場地修復實驗教學大綱_第3頁
地下水污染場地修復實驗教學大綱_第4頁
地下水污染場地修復實驗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下水污染場地修復實驗教學大綱01.教學單位名稱:新能源與環境學院02.實驗中心名稱: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03.課程名稱:地下水污染場地修復04.課程代碼:64204205.課程類別:專業課06.課程性質:選修07.課程學時:32(其中理論學時24,實驗學時8)08.課程學分:209.面向專業:新能源與環境學院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系10.實驗課程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1、闡述基本原理,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2、采用多媒體課件和傳統教學相結合進行教學;3、通過案例分析,強調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方案的建立方法;4、理論教學與實驗訓練相結合,強化學生工程觀點的建立和工程分析能力的培養。本實驗課程在學生已經掌握地下水污染場地修復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實驗室模擬修復。通過實驗,使學生對污染場地的修復有更明確的認識。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設計、正確處理實驗數據、綜合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11.學生應掌握的實驗技術及實驗能力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地下環境中污染物的來源、污染途徑、污染機制,水土環境污染控制理論與對策、污染包氣帶土層和含水層修復與治理的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技術方法與措施。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設計、正確處理實驗數據、綜合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12.開設實驗項目本課程的全部實驗都在前衛北區本科實驗室147和148室進行。基礎設備需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有機玻璃槽,蠕動泵,pH計,地下水取樣器,地下水水位在線監測系統,數顯鼓風干燥箱,電子天平,有機玻璃柱,氣體流量計,氣相色譜儀,便攜式溶解氧儀,空氣壓縮機,可見光分光光度計,zeta電位儀,原子熒光分光度計。開設實驗項目一覽表實驗項目編號實驗項目名稱實驗類型實驗性質實驗學時每組人數首次開出年月64204201原位空氣擾動修復有機污染含水層綜合性必做4420121164204202地下水可滲透反應墻技術(PRB)處理污染含水層實驗綜合性必做4420011164204203土壤重金屬固化穩定化處理綜合性選做4420141064204204氣相抽提修法復有機污染土壤綜合性選做44201411(如為仿真實驗,請在實驗項目名稱后注明“(仿真)”,如實驗項目首次開出年月不詳,可按培養方案制定版本推定)13.實驗教材或指導書或主要參考資料1.趙勇勝著,《地下水污染場地的控制與修復》,科學出版社,2016年2.趙勇勝、林學鈺著,《地下水污染模擬及污染的控制和處理》,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3.王焰新主編,《地下水污染與防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4.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標準(1)實驗成績占本課程績比例,20%;(2)評定方法:每次實驗報告按100分制,最后按平均分合成。(3)評定標準:根據每次實驗課,學生的實驗操作及實驗后數據分析和實驗報告完成情況對學生的實驗課進行評分。實驗評分標準表實驗操作不能完成實驗能在老師指導下完成實驗能正確的完成實驗能正確完成實驗并了解實驗原理0~1920~5960~8080~100實驗數據分析數據分析不合理部分數據分析合理數據分析合理數據分析合理并能分析出其中的科學問題0~1920~5960~8080~100實驗報告完成度實驗報告極不規范或存在重大錯誤實驗報告基本規范實驗報告規范,內容正確,無錯誤實驗報告規范,圖表標注正確,內容豐富且準確,書寫工整。0~1920~5960~8080~100地下水污染場地的控制與修復(642042)實驗項目卡11課程名稱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2課程編號6420423實驗項目名稱原位空氣擾動修復有機污染含水層4實驗項目編號642042015網絡實驗06每組人數47計劃學時數48實驗性質必做9實驗目的掌握原位空氣擾動處理污染地下水的技術要領和方法。注意把握設計原理,適用條件,氣流運行方式,處理方法,處理效果等環節。10實驗內容對污染地下水進行曝氣,使揮發性污染物揮發進入氣相,用氣相色譜測定水中和氣體中污染物含量。11實驗原理基于有機物具有揮發性的特征,原位空氣擾動技術利用曝氣井,將潔凈的空氣注入污染的含水層,通過有機物氣水相間傳質,使地下水中的有機物揮發進入氣相,通過抽提攜帶有機物的氣體,不斷將污染物去除。12實驗類型1.演示性□;2.驗證性□;3.綜合性√;4.設計性□;5.研究性□。13實驗者層次本科生14實驗儀器設備電子天平,有機玻璃柱,蠕動泵,氣體流量計,氣相色譜儀,可見分光光度計,便攜式溶解氧儀,數顯鼓風干燥,空氣壓縮機。15實驗套數816開出時間20121117教學單位名稱新能源與環境學院環境工程系18教學單位編號6419實驗單位名稱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20實驗中心編號14270221實驗地名稱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實驗室22實驗地編號理化樓14823一次性材料品名苯,濾棉,二氯甲烷,河砂,石英砂。24一次性材料3025面向專業環境工程

地下水污染場地的控制與修復(642042)實驗項目卡21課程名稱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2課程編號6420423實驗項目名稱地下水可滲透反應墻技術(PRB)處理污染含水層實驗4實驗項目編號642042025網絡實驗06每組人數47計劃學時數48實驗性質必做9實驗目的通過地下水可滲透反應墻技術(PRB)處理污染含水層實驗,掌握原位化學反應方法處理污染含水層的基本原理,技術要領和操作條件。注意把握設計原理,裝置,操作等環節。10實驗內容添裝一定材料的可滲透反應墻,使COD高的污染地下水通過可滲透反應墻時,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反應去除污染物,降低COD值。11實驗原理通過在污染含水層下游設置可滲透反應墻,利用墻體內填裝的活性反應物質或微生物,將流經墻體的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固定或利用微生物降解,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12實驗類型1.演示性□;2.驗證性□;3.綜合性√;4.設計性□;5.研究性□。13實驗者層次本科生14實驗儀器設備可見分光光度計,有機玻璃槽,紫外分光光度計,ORP儀,電子天平,pH計,便攜式溶解氧儀,數顯鼓風干燥箱,紅外分光測油儀。15實驗套數816開出時間20011117教學單位名稱新能源與環境學院環境工程系18教學單位編號6419實驗單位名稱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20實驗中心編號14270221實驗地名稱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實驗室22實驗地編號理化樓14823一次性材料品名硅藻土,鐵粉,活性炭,優級純重鉻酸鉀,鄰菲羅啉,硫酸亞鐵,硫酸亞鐵銨,硫酸,磷酸,硫酸銀,硫酸汞,河砂,石英砂。24一次性材料25025面向專業環境工程地下水污染場地的控制與修復(642042)實驗項目卡31課程名稱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2課程編號6420423實驗項目名稱土壤重金屬固化穩定化處理4實驗項目編號642042035網絡實驗06每組人數47計劃學時數48實驗性質選做9實驗目的通過固化穩定化技術修復Cr(VI)污染土壤,掌握固化穩定化技術的原理和要領。重點把握技術的設計原理,適用條件,影響因素,試劑濃度等。10實驗內容向六價鉻污染土壤中加入FeSO4,Na2S等還原劑,將六價鉻還原成三價鉻,再向土壤中加入堿性物質,使三價鉻沉淀,實現鉻的穩定化。11實驗原理六價鉻毒性較大,遷移性較強。通常土壤中六價鉻污染修復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將六價鉻還原成毒性較小,遷移性較差的三價鉻;第二步是添加一些堿性物質使三價鉻變成氫氧化物沉淀,實現鉻的穩定化。12實驗類型1.演示性□;2.驗證性□;3.綜合性√;4.設計性□;5.研究性□。13實驗者層次本科生14實驗儀器設備有機玻璃槽,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可見光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zeta電位儀。15實驗套數816開出時間20141017教學單位名稱新能源與環境學院環境工程系18教學單位編號6419實驗單位名稱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20實驗中心編號14270221實驗地名稱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實驗室22實驗地編號理化樓14823一次性材料品名重鉻酸鉀,FeSO4·7H2O,Na2S·9H2O,Ca(OH)2。24一次性材料2025面向專業環境工程

地下水污染場地的控制與修復(642042)實驗項目卡41課程名稱污染場地控制與修復2課程編號6420423實驗項目名稱氣相抽提修法復有機污染土壤4實驗項目編號642042045網絡實驗06每組人數47計劃學時數48實驗性質選做9實驗目的掌握土壤氣相抽提技術的原理。重點把握氣相抽提技術的適用條件,氣體流量,修復效果,影響因素10實驗內容對有機物污染土壤進行氣體抽提,土壤中的揮發性有機物進入氣體被帶出。使用氣相色譜測定氣體和土壤中的有機物。11實驗原理人工向土壤中通入空氣流,再利用真空泵抽提產生負壓,空氣流經污染區域時,解吸并夾帶土壤孔隙中的揮發性有機物,由氣流將其帶走,經抽提井收集后最終處理,達到凈化目的。12實驗類型1.演示性□;2.驗證性□;3.綜合性√;4.設計性□;5.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