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第十四高級中學高三地理月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近年來,我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其主要因素構成如下圖,讀圖回答7—8題。7、對耕地造成實質性減少的因素主要是A.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
B.災害損失、農業結構調整C.災害損失、建設用地
D.建設用地、農業結構調整8、“生態退耕”包括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和退耕還水(湖)等,下列地區中,“生態退耕”較多的是A.長江三角洲
B.塔里木盆地
C.江淮平原
D.內蒙古高原參考答案:7.C
8.D【知識點】該題考查耕地類型的變化。解析:7題,讀圖可知,圖中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對耕地的整體數量并沒有減少,只是改變了農業的用地類型,災害損失、建設用地占用耕地,會導致耕地面積減少,會造成耕地實質性的減少,故選c。8題,內蒙古高原以草地為主,以發展畜牧業為主,大量的亂砍草場資源,開墾草原,以發展耕地,導致草場退化,土地沙化,為改變這種現象,必須進行生態退耕,相比其他是個地區,也是生態退耕最多的地區。【思路點撥】題干中關鍵詞語“造成耕地實質性減少”和“生態退耕”概念的認識是本題的突破要點。2.2015年2月28日,柴靜推出了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不到一天時間,傳遍全網,在數億人手機朋友圈中瘋傳轉發,引起轟動。我國霧霾天氣在秋冬季節多發的原因主要是A.南方大量燃煤取暖
B.北方冷空氣勢力強C.交通尾氣排放較多
D.大氣對流運動較弱參考答案:D霧霾天氣的形成需要具備污染物和靜風天氣,在秋冬季節,由于陰雨天氣相對較少,大氣對流運動減弱,在污染物集中且靜風的地區,就會多發霧霾,選D。3.圖1是烏魯木齊(43°47′N)、拉薩(29°40′N)、重慶(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氣溫、日照年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8~10題。8.甲圖中能反映氣溫受地勢影響較大的曲線是A、①
B、②
C、③
D、④9.乙圖中代表重慶、拉薩日照年變化的曲線是A、Ⅱ、ⅠB、Ⅱ、Ⅲ
C、Ⅳ、ⅠD、Ⅳ、Ⅲ10.四城市中氣溫曲線與日照曲線組合正確的是A、①-ⅢB、②-Ⅱ
C、③-ⅣD、④-Ⅲ參考答案:8.C
9.C
10.D4.讀我國部分地區一月份等溫線分布圖,回答造成A、B等溫線分布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地形起伏
D.海陸分布參考答案:A5.下圖中,沿甲圖中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圖分別為乙圖和丙圖。讀圖,回答在一次較大的降水過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體在坡面上的流向是:A、東北向西南
B、東南向西北C、西南向東北
D、西北向東南參考答案:D6.讀“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譜圖”,回答圖示地物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由強到弱的排序是A.小麥、雪、沙漠、濕地B.沙漠、小麥、雪、濕地C.雪、沙漠、小麥、濕地D.雪、小麥、沙漠、濕地參考答案:C7.讀我國西部內陸兩地景觀示意圖,回答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因此治沙戰略應
A.以工程措施為核心
B.以消除貧困為核心C.以生物工程為核心
D.以跨流域調水為核心參考答案:B8.下表為四個城市的氣候資料。據表回答7—8題。城市①②③④平均氣溫1月5.624.522.65.3(℃)7月26.811.727.516.4平均降水量1月471013102(mm)7月162184224877.城市②所處自然帶的典型植被A.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B.溫帶落葉闊葉林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溫帶草原8.下列關于四個城市的分析,正確的是
A.城市①7月受西風帶影響
B.城市②不可能是某國的首都
C.城市③7月受東北信風影響
D.城市④附近地區適宜發展乳畜業
參考答案:7.A
8.D9.下圖四幅照片所示景觀為我國不同地區的民居建筑,完成下列各題
從四幅我國不同地區民居建筑的照片中反映當地氣候條件最為干旱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參考答案:D10.2017年11月,上海市農業委員會發布推進本市糧田季節性輪作休耕養地工作的通知,正式加入我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鼓勵農民開展季節性輪作休耕,只種植一季水稻,取消冬小麥生產性補貼,拿出專項補貼補助試點區農戶,補助的標準以收入不減為前提。休耕期采取RS監測。據此完成下列各題。6.上海輪作休耕選擇只種植一季水稻的主要原因是A.水稻生長期較短B.水稻單產較高C.水稻生長期雨熱同期D.水稻種植成本低7.休耕期間,上海市耕地最適宜的措施是A.進行乳畜飼養
B.深耕曬壟C.種植觀賞性綠肥
D.撂荒自然恢復8.上海市對休耕的實施情況進行RS監測的時間應選擇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參考答案:6.C
7.C
8.A7.休耕期間,由于表土缺乏植被,區域發展以恢復地力為主,撂荒自然恢復需要時間長。上海地價高,閑置顯然是資源的浪費,這時種植觀賞性綠肥不僅可以補充地力,還可以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是此時上海市耕地最適宜的措施,據此選C。8.春季地表作物生長較快,此時使用RS檢測可以清楚的分辨地物,檢測是否休耕以及休耕地的使用情況。11.2017年某日,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電視臺大樓東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攝到太陽“鉆進”央視大樓懸挑空間的照片。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11.李先生拍攝的時間是()A.冬季的上午
B.冬季的下午C.夏季的上午
D.夏季的下午12.若不考慮天氣狀況,20天后的X日,李先生將會再次拍攝到同樣的景觀(在相同的條件下)。則X日可能接近()A.6月12日
B.1月2日C.7月2日
D.12月12日參考答案:11.D
12.C【11題詳解】.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電視臺大樓東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攝到太陽“鉆進”央視大樓懸挑空間,說明此時太陽從西北方向照射過來。對于北京而言,夏季,太陽東北升、西北落;冬季,太陽東南升、西南落。因此,此時為北京夏季的下午。【12題詳解】若20天后的X日,李先生將會再次拍攝到同樣的景觀(在相同的條件下),說明兩次拍攝的時間距離6月22日的時間均為10天,太陽直射點直射在北半球的同一條緯線上。因此,第一次拍攝的時間最可能是6月12日,而第二次拍攝的時間是7月2日左右。12.下圖中AO和BO為昏晨線,陰影所在的經度范圍與全球其他地區日期不同。讀圖5-6題。5.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坐標(
)A.20°S
60°E
B.20°S
120°W
C.20°N
60°E
D.20°N
120°E
6.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地經度是180°
B.南緯70°及其以南地區出現極晝C.B地地方時是6點
D.O地地方時是12點參考答案:A
D13.美國基威諾半島自然銅儲量巨大,漂流銅在周邊廣泛散落。考古發現,附近的土著居民很早就利用漂流銅直接打制各種銅器和飾品。19世紀中葉后,基威諾半島的自然銅開始近代工業開采,并通過銅港運往伊利湖畔的工廠進行加工。據此完成下列問題。7.有的漂流銅重達數噸,它們能夠離開原生地可能借助于A.冰川
B.河流
C.風力
D.波浪8.隨著基威諾半島自然銅的大量開采,當地的伐木業同時興起。當地伐木業可以A.促進森林的自然演替和更新B.為當地冶煉自然銅提供燃料C.擴大耕地以便種植糧食作物D.為自然銅的采運提供原材料參考答案:7.A
8.D7.據圖可知,基威諾半島是蘇必利爾湖中最大的半島,緯度較高,受第四紀冰川的影響,從而使漂流銅離開原生地。故選A。8.據材料可知,19世紀中葉后,基威諾半島的自然銅開始近代工業開采,并通過銅港運往伊利湖畔的工廠進行加工,說明該地主要是運輸原銅,B錯誤;伐木業不利于森林資源的自然演替和更新,A錯誤;主要目的也不是擴大耕地面積種植糧食作物,C錯誤;伐木業的興起主要是為自然銅的采運提供原材料,D正確。故選D。14.讀下圖,圖中L為晨昏線。完成18~19題:18.當θ角增大時,下列現象會發生的有
A.孟買的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悉尼的晝逐漸縮短B.黃赤交角逐漸增大或減小C.南極地區極晝或極夜范圍漸大D.我國雨帶向北方移動19.若此時雅加達(6°S,106°E)正午物體影子朝北,則
A.O點為6點,且該日的日出時間也是6時B.南北半球大陸上的等溫線都向北彎曲
C.葉尼塞河開始通航D.密西西比河口鹽度值一年中較低時期參考答案:C
A15.讀圖1某城市“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圖”和圖2“勞動力在各行業中的百分比圖”,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階段的就業比重狀況,其中乙處于A.A-B時段
B.B-C時段
C.C-D時段
D.E-F時段參考答案:B16.
圖1示意我國某大城市2009年城區地價等值線,讀圖回答1~2題。1.中心商務區最有可能分布的區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與其他區域相比,近年來④地地價漲幅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A.高附加值產業集聚B.原有基礎設施完善
C.外來人口遷入D.逆城市化發展參考答案:B
A17.下圖所示為某城市制造業與服務業空間分布模式。19.影響圖中各曲線形態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交通通達度
B.技術水平
C.地價水平
D.環境優劣20.與1995年相比,2009年該城市產業分布狀況是
A.功能分區明顯弱化
B.市區服務業密度增大
C.制造業向城區中心集聚
D.近郊制造業密度減小參考答案:C
B18.2016年9月10日武漢大學爆破拆除了2000年投入使用的29層工學部一號教學樓(左圖),該樓位于珞珈山山腳,東湖湖畔;2017年10月9日武漢大學公布重建方案,武漢大學將在原址重建工學部教學樓,新方案主體建筑高約23米,右圖為新方案樓群區域某日的光照時間分布圖(圖中白色區域為建筑物)。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拆除原教學樓并重建的主要原因是A.原建筑存在安全隱患
B.優化環東湖整體景觀C.提高教學樓用地利用率
D.協調校園內建筑風格2.右圖所示的光照時間分布圖可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參考答案:1.B
2.A1.根據材料,原建筑僅17年,時間較短,安全隱患不是主要原因,A錯。新樓設計高度比原樓低,沒有提高教學樓用地利用率,C錯。位于東湖湖畔,拆除原教學樓并重建的主要原因是優化環東湖整體景觀,B對,D錯。點睛:大樓時間較短,質量安全問題不大。新樓主體23米,原樓29層,新樓一定比原樓低,土地利用率降低。位于湖畔,主要是優化東湖整體景觀。根據緯度,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范圍,計算直射點緯度范圍,只有1月較合理。19.下表為我國位于同一地區甲.乙兩城市的相關資料,據此完成
經緯度海拔高度(米)一月平均氣溫(℃)七月平均氣溫(℃)夏半年雨日的百分比(%)冬半年雨日的百分比(%)年降水量(㎜)
年日照時
數(小時)甲25°N103°E18987.120722810052110.2乙26°N104°E18112.919.8594412501548.6甲地利用其自身資源優勢,可重點發展A.商品谷物農業
B.大牧場放牧業C.花卉和藥材等特色經濟
D.蘋果.梨等水果種植參考答案:C20.圖3為世界某特大城市20世紀下半葉工廠數量的變化,據圖回答6~7題:
圖36.若城市布局合理,由圖可判斷,符合該城市的風頻
圖4A
B
C
D7.由該城市工廠數量變化得出A.工廠的布局變化是城市空間結構變化的反映B.工廠的布局變化是城市等級提高的結果C.工廠的數量變化導致了逆城市化現象D.工廠的數量變化有利于減輕了城市的環境壓力參考答案:CA21.下圖為某國產業結構變化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21.該國A.1990年第一產業約占80%
B.2000年以第三產業為主C.2010午比1990年第二產業比重減小
D.1990年~2010年產業結構變化趨向合理22.若圖中數碼表示2010年該國不同區域的產業結構,從地域分布看,產業轉移方向合理的是A.③區到①區
B.④區到②區
C.⑤區到⑥區
D.⑥區到③區參考答案:21.D
22.D21.根據三角坐標,該國1990年第一產業約占55%,A錯。2000年以第二產業為主,占比重最大,B錯。2010年比1990年第二產業比重增大,C錯。1990年~2010年,第二、三產業比重增大,產業結構變化趨向合理,D對。22.產業轉移是由經濟發達區向經濟欠發達區轉移。若圖中數碼表示2010年該國不同區域的產業結構,第三產業占比重大,表示經濟發達。從地域分布看,產業轉移方向合理的是⑥區到③區,D對。③區不如①區經濟發達,A錯。④區比②區發達,⑤區比⑥區發達,B、C錯。點睛:第二、三產業比重增大,產業結構變化趨向合理。產業轉移是由經濟發達區向經濟欠發達區轉移。第三產業占比重大,表示經濟發達。22.北京時間2008年12月15日11時22分,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將“遙感衛星五號”成功送入太空。“遙感衛星五號”主要用于國土資源勘查、環境監測與保護、城市規劃、農作物估產、防災減災和空間科學試驗等領域的數據采集和傳輸任務。據此回答當“遙感衛星五號”成功送入太空時,圖示正確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參考答案:D23.國土資源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樂業縣進行土地資源調查時,發現了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樂業天坑群,據此回答1~2題。1.甲圖所示地貌形態與乙圖中的哪一種地貌形態成因相同
A.①
B.②
C.③
D.④2.形成這種地貌的地質作用是
A.流水堆積
B.火山活動
C.流水溶蝕
D.風力侵蝕參考答案:C
C24.近地面大氣臭氧主要是石化工業、加油站、汽車尾氣等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在高溫環境與強紫外線輻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當近地面的大氣臭氧濃度過高時,會對人類及生態環境造成損害。2018年6月中國氣象站增加了臭氧氣象預報業務。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0.下列城市與時間組合,易發生臭氧污染的是A.廣州
5月 B.武漢6月C.南京
7月 D.北京8月11.推測臭氧氣象預報的方法A.綜合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和天氣狀況預報B.氣象部門到指定地點進行臭氧濃度實測實報C.參照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的數據進行預報D.結合風云四號氣象衛星云圖進行預報12.近地面大氣臭氧濃度過高時,應對臭氧危害的措施是A.減少室內通風換氣次數 B.用環保材料進行家庭裝修C.少用私家汽車,綠色出行 D.關停部分電器,節約用電參考答案:10.C
11.A
12.A【10題詳解】根據材料分析,在高溫環境與強紫外線輻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易發生臭氧污染,南京在7月份,由于受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高溫悶熱,紫外線強,易發生臭氧污染,C正確;5月廣州、6月武漢及8月北京陰雨天氣多,氣溫較低,紫外線弱,不易發生臭氧污染,A、B、D錯誤,故選C。【11題詳解】據材料可知,臭氧污染主要是石化工業、加油站、汽車尾氣等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在高溫環境與強紫外線輻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當濃度過高時造成的大氣污染。因此要對大氣環境質量和天氣狀況兩個方面展開預測,A正確。B、C、D錯誤,故選A。【12題詳解】本題考查應對臭氧危害的方法,當近地面臭氧濃度過高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避開臭氧的危害,關閉窗戶,減少室內外通風換氣的次數便能減少臭氧的危害,A正確、C錯誤;用環保材料進行家庭裝修是減少甲烷等有害氣體的影響與臭氧污染無關,B錯;關閉部分電器,節約用電主要是節約資源,與臭氧污染無關,D錯;故選A。25.貝加爾湖(如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監測表明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千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貝加爾湖形成于A.地殼斷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斷河流5.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且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說明A.湖區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徑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6.貝加爾湖湖水更新緩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發弱
B.湖泊面積大
C.湖水鹽度低
D.湖水深度大參考答案:4.A
5.C
6.D
4.貝加爾湖屬于構造湖,是由于地殼斷陷集水而成;其形成與火山口集水、河流改道、滑坡阻斷河流無關。故選A。5.貝加爾湖斷層發育,湖盆斷裂下陷(陷落),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四周環繞著高山,注入貝加爾湖的眾多河流攜帶大量的泥沙在貝加爾湖沉積,經過漫長時間的堆積形成巨厚的沉積物;目前該湖盆仍在陷落,河流水不斷匯入湖泊,導致湖水深度不斷加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湖區降水量、入湖徑流量變化不大;入湖泥沙變化不大,且其變化也不會引起湖水深度增加。故選C。6.結合材料可知,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湖水量大,導致其與外界水循環作用弱;貝加爾湖位于內陸地區,夏季白晝時間較長,氣溫較高,湖面蒸發作用并不弱;湖泊面積大,有利于湖水參與外界水循環;湖水鹽度大小對湖水參與外界水循環影響較小。故選D。【點睛】第1題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對貝加爾湖的認識——斷陷構造湖。第2題從題干中的湖底沉積達8千米的沉積物,可是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說明外力的沉積物堆積速度小于內力的地殼下沉。26.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位于南緯80附近,地處亞洲及大洋洲的交界處。巴厘島風光綺麗,每年來該島的外國游客達300多萬人次。下表為巴厘島氣候統計資料。讀表,回答下列各題。14.巴厘島4—10月游客量最大的原因是(
)A.位置優越,資源豐富
B.交通便利,設施完備C.風力較大,天氣涼爽
D.降水較少,濕度適宜15.2017年3月21日是巴厘島最重要的節日“安寧日”,此日巴厘島(
)A.日出東方
B.日影最短
C.晝短夜長
D.極光絢麗16.巴厘島的最高峰阿貢火山(海拔3142米)(
)A.形成受海水侵蝕影響
B.有大量高山冰川分布C.地處板塊的交界地帶
D.冬季觀賞的效果最佳參考答案:14.D
15.A
16.C14.巴厘島地處赤道附近,氣候炎熱而潮濕,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印度尼西亞可分為兩個季節,東南季風帶來干燥天氣,為旱季,西北季風帶來豐沛的雨水,為雨季;因此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為雨季,其它時間為旱季。考慮到天氣,旱季(4-9月)是游覽巴厘島的最佳時機。故答案選D項。15.3月21日為春分日,此時日出正東,日落正西,A正確,巴厘島日影最短時,是太陽直射8°N時,B錯誤;春分日,全球晝夜等長,C錯誤;極光要在高緯度地區才能看到,D錯誤。故選A項。16.本題主要考查巴厘島的地形,由材料可知,巴厘島地處亞洲及大洋洲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由此判斷最高峰阿貢火山地處板塊交界處,C正確;該地位于赤道附近,緯度低,海拔不足夠高,因此不會有大量高山冰川分布,B錯誤;火山是火山噴發形成的,不會受海水侵蝕影響,A錯誤;該地降水較多,應該在旱季觀賞效果最好,D錯誤。故選C項。二、填空題(共10分)27.讀下圖回答問題。(1)圖中A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所屬的半球是________。(2)A點位于B點的________方向。(3)如果一架飛機從B點上空于地方時12:00出發向北飛行,3小時后到達C點上空,飛行距離約為A.2580千米
B.3330千米
C.6660千米
D.2266千米(4)若另一架飛機同時以相同的速度從D點上空開始沿緯線向E點上空飛行,則該飛機全程飛行需要________小時。(5)從A到E地,最短航線飛行方向是________。(6)若在圖中D地鉆探,鉆透地球,對應點的坐標是________。參考答案:(1)(30°N,60°W)
北半球、西半球(2)西北
(3)B
(4)3
(5)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6)(60°S,120°W)試題分析(1)該題主要考查經緯網的應用,北半球緯度越向北度數越大,南半球越向南緯度數越大,向東增大的東經,向西增大的為西經,A點所在緯度向北逐漸增大,屬于北半球,所在經度向東逐漸減小,屬于西經,因此A點地理坐標為((30°N,60°W),赤道劃分南北半球,A地屬于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20°W以東到160°E是東半球,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A地經度為60°W,屬于西半球。(2)A點位于北半球,B點位于南半球,所以就南北方向而言,A位于B點的北方;A點所在經度為60°W,B點所在經度為0°,因此就東西方向而言,A點在B點的西方,結合以上分析綜合判斷,A點在B點的西北方。(3)B、C相距30°,且在同一經線上,則距離為30×111千米≈3330千米;(4)由上題可知,飛機利用三小時,飛行3330千米,則時速為1110千米/小時。DE之間距離為60°×111千米/1°×1/2=3330千米,時速也為1110千米/小時,共需飛行3小時。(5)有圖示可知,AE兩地都位于北半球,且AE兩地經度和相加等于180°,因此AE兩地在同一經線圈上,最短航線應該經過北極點,先向正北再向正南。(6)由圖可知D點坐標為(60°N,60°E),鉆透地球,對應點應該和D點關于地心對稱。關于地心對稱的兩點緯度數相同,南北緯不同;經度數相加為180°,一個東經一個西經。所以對應點坐標為(60°S,120°W)【名師點睛】本題難度一般,學生只要掌握南北方向緯度變化的規律;自轉方向與經度變化的關系,并掌握東西半球、低中高緯的劃分和經緯線上距離的計算方法等基本內容即可判斷,注意根據圖示的自轉方向和經緯度分布分析。28.讀北非某國等高線地形圖及相關資料,回答問題。(12分)
1.該國地勢總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兩地相比,地勢變化較大的是______地,判斷依據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國油田主要分布在東部,若C、D兩城市都具有停靠巨型油輪的港口條件,則甲、乙兩條石油運輸管道設計線路中,理想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圖中河流丙的主要補給方式是___________,其徑流量的季節分配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據圖概括該國的城市空間分布特征,并從氣候方面分析其原因。城市空間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西南高、東北低(1分)、A(1分);A地等高線密集(1分),因此地勢變化大。2.甲(1分);甲地沿途地勢起伏較小(1分),鋪設輸油管線更加理想3.降水補給(1分);冬季多,夏季少,季節變化大(1分)4.分布特征:重要城市都分布于沿海(1分),少量的小城市稀疏分布于內陸(1分)原因:沿海為地中海氣候,降水較為充沛,氣溫較為適宜(1分)內陸為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少雨(1分),沿海地區比內陸更適合人類居住(1分),因此重要城市都分布于沿海,內陸人煙稀少29.下圖為“某城市功能區分布示意圖”,該城市在布局時充分考慮了盛行風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從城市功能分區來看,該市用地面積最大的是
,地租最高的是
。(2)③功能區的分布特點主要有
、
,它對湖泊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是
。(3)該城市綠地分布面積廣,對城市小氣候的主要影響有
。(4)你認為該城市最有可能盛行
風。參考答案:(1)從城市功能分區來看,該市用地面積最大的是綠地
,地租最高的是
②
。(2)③功能區的分布特點主要有
位于城市外圍
、靠近交通干線
,它對湖泊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是
導致湖泊水體污染嚴重。(3)該城市綠地分布面積廣,對城市小氣候的主要影響有緩解熱島效應,增加空氣濕度
。(4)你認為該城市最有可能盛行
西北(偏北)
風。3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資源豐富、森林廣布、河流眾多。左圖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示意圖,右圖為哥德堡降水量統計圖。(1)圖中洋流按性質分屬于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海岸曲折的峽灣主要是由于
侵蝕形成的,它會
(增加/減小)沿岸地區的氣溫年較差。(2)挪威可以優先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有
、
。(3)甲城所在地區的典型植被類型是
。瑞典運送到德國魯爾區的礦產資源主要是
。(4)簡述哥德堡的降水特征,并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原因。
參考答案:(1)暖流
冰川
減小(2)水能
風能(3)亞寒帶針葉林
鐵礦(4)降水總量豐富(約750mm),季節變化較小
終年受盛行西風影響【詳解】(1)根據海陸輪廓,圖中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按性質分屬于暖流。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海岸曲折的峽灣主要是由于冰川侵蝕形成的,它使沿岸地區受海洋影響增強,會減小沿岸地區的氣溫年較差。(2)挪威降水豐富,河流落差大,可以優先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水能。位于西風帶,風力穩定,可優先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有風能。(3)甲城所在地區位于瑞典,在山地背風坡一側,緯度高,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典型植被類型是亞寒帶針葉林。瑞典運送到德國魯爾區的礦產資源主要是鐵礦。(4)根據圖示各月降水量,哥德堡的降水特征是降水總量豐富,約750mm,降水季節變化較小。從大氣環流角度看,該地終年受盛行西風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三、綜合題(共38分)31.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7分)材料一
為進一步發揮蘭州對西部發展的帶動作用,蘭州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新區位于距蘭州市區北部38.5千米的秦王川盆地,該盆地是蘭州周邊地區最大的一塊高原盆地,盆地內整體地勢平坦,引大(大通河)入秦工程初步解決了新區的用水問題。材料二
干燥指數(r)是反映某個地區的氣候干燥程度的指標,通常定義為年蒸發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當r<1.0時,表示該區域蒸發能力小于降水量,該地區為濕潤氣候,當r>1.0時,即蒸發能力超過降水量,說明該地區偏于干燥,r越大,即蒸發能力超過降水量越多,干燥程度就越嚴重。下面是蘭州周邊附近西北地區示意圖。圖23
材料三
酒泉、武威、蘭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糧食、棉花及優質瓜果產區。近年來,酒泉等地農民在瓜秧周圍的表土上鋪一些小石塊,以提高西瓜的產量和質量,這就是“壓砂技術”。(1)描述圖示東部地區干燥度分布規律,并簡析其成因。(4分)
▲
。(2)簡述酒泉附近地區農業生產的有利氣候條件:
▲
;說明“壓砂技術”能夠提高瓜果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原因。
▲
。(4分)(3)分析蘭州新區選址的區位優勢條件:
▲
;簡述蘭州新區的建設對蘭州市城市空間結構和服務功能的影響。
▲
。(4分)(4)填表比較字母所示地區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及其影響因素。(5分)
農業地域類型制約因素地形特征氣候類型A灌溉農業(綠洲農業)
▲
山麓沖積扇溫帶大陸性氣候B
▲
熱量河流谷地高原氣候C灌溉農業水分
▲
溫帶大陸性氣候D
▲
地形山地、河谷亞熱帶季風氣候E平原旱作農業旱澇沖積平原
▲
參考答案:(1)東部由東南向西北增加。成因:受夏季風影響,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部內陸減少。(2分)(2)條件:光照強;氣溫日較差大。(2分)原因: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和土壤侵蝕(保持土壤水分、肥力),增大瓜田日溫差。(2分)(3)蘭州新區優勢:地形平坦、交通便捷、(有飲水工程)水源充足、土地充足廉價。(2分)城市空間形態向西北擴展;城市功能區多樣化;城市服務范圍擴大;城市服務種類增多。(2分)(4)(5分)
農業地域類型制約因素地形特征氣候類型A
水分
B河谷農業
C
沖積平原
D水稻種植業
E
溫帶季風氣候
32.讀圖,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下圖為我國某地區略圖。材料二:下表為1975~2014年鄱陽湖水域面積變化(點位:km2)。年份197519851995200220072014水域面積395038403840405041894492(1)圖中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甲是
。該主體工程的資源輸出地位于我國三大自然區中的
,該工程建設對當地的意義有哪些?(2)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是全球歐洲之外第一個海上風電并網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海上風電示范項目。說明東海風力發電場布局的有利條件。(3)說出21世紀以來鄱陽湖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并簡述這種變化對濕地生態功能的有利影響。參考答案:(1)西氣東輸工程;西北(內陸)干旱半干旱區意義:有利于西部地區能源開發及相關工業的發展;為西部地區提供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擴大就業機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廣民用天然氣,緩解西部因薪柴砍伐而來的環境壓力。(從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作答)(2)風力資源豐富;不占用陸地土地資源,用地成本低;電力需求巨大,市場廣闊;科技發達;產業基礎好;國家政策支持。(3)原因:退田(耕)還湖。
影響:提高蓄洪能力;提高生物多樣性能力;增強調節氣候能力;增強凈化水中污染物能力。【詳解】(1)我國的跨區域資源調配工程主要有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北煤南運等。根據圖中調配線路的走向判斷可知該工程為西氣東輸工程,其目標市場為珠江三角洲地區。起點為我國西北部地區的部分天然氣田和從中亞地區進口的天然氣。西氣東輸的意義應主要從輸出地(西部)和輸入地(東部)兩個方面闡述,分別從經濟、社會、生態三個角度作答。(2)海上風電布局的有利條件應主要從風力資源、生產成本、市場需求、科技水平、產業基礎、國家政策等角度分析,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并重。(3)據表分析21世紀以來鄱陽湖面積不斷增長,其主要原因是人們逐漸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實施的退耕還湖政策。其帶來的主要影響是恢復了濕地的一系列生態功能如:調蓄防洪、調節氣候、凈化水體、維護生物多樣性等。33.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所在地區統稱為馬格里布地區。甲圖為馬格里布地區示意圖,乙圖為該地區瓦德市的氣候資料統計圖,下表為甲圖中①②兩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時數表(單位:小時)。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月份123456789101112①②10.510.78.0
(1)簡述圖中海峽的地理意義。(4分)
(2)簡述甲圖中斷層南、北兩側的主要地形類型,并分析該斷層的成因。(8分)
(3)比較甲圖中①②兩城市冬季日照時數的差異,并分析原因。(8分)
(4)瓦德地區種植了大量的椰棗樹,請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分析椰棗樹的生長習性。(6分)參考答案:【知識點】本題考查直布羅陀海峽的地理意義、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斷層成因、日照條件對比分析成因、根據自然環境條件分析作用生長習性。【答案解析】14(26分)(1)歐洲和非洲分界線;(2分)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2分)解析:圖示海峽為直布羅陀海峽。為歐洲和非洲分界線,大西洋進地中海的門戶。(2)斷層南側以高原、丘陵為主(2分),北側以山地為主(2分)。位于板塊交界處(2分),巖層多擠壓、斷裂,并產生位移(2分)。解析:南側等高線分布較稀疏且數值相對小(海拔大于500米的為高原、200-500米為丘陵)、北側等高線分布較密集且數值相對大。斷層的成因結合板塊運動(該地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附近)。(3)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手按鈕式入墻延時龍頭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微型粉碎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4年輔導員考試復習資料與試題及答案
- 輔導員考試題目及答案新視角分析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理性備考方法試題及答案
- 植物光譜與生長關系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女裝模特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花藝作品的評審標準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高校輔導員招聘理念試題及答案
- 油菜的生長發育特性
- 《系統思維解決問題》
- 保安經理工作計劃
-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
- 三氧治療糖尿病足
- 某煤業有限公司機電安裝工程竣工驗收資料
- 索道操作培訓課件教學
- 溫州市十校聯合體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 企業員工愛崗敬業培訓課件
- 數字美的智慧工業白皮書-2023.09
- 南京鄭和外國語學校小升初數學期末試卷測試卷(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