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學解表藥第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解表藥解表藥概述發散風寒藥發散風熱藥第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解表藥概述解表藥的含義解表藥的性能和功用解表藥的分類解表藥的使用注意事項第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解表藥的含義凡以發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解表藥,又叫發表藥。第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解表藥的性能和功用性能:味辛,主歸肺、膀胱經功用:
主:發汗解表兼:利尿消腫止咳平喘解表透疹祛風止痛透表消瘡主治外感表證風水水腫咳嗽氣喘麻疹風疹風濕痹痛瘡瘍初起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和有汗)、脈浮等癥兼有表證第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解表藥的分類辛溫解表藥(發散風寒藥)解表藥辛涼解表藥(發散風熱藥)主治
惡寒重,發熱輕口不渴,脈浮緊惡寒輕,發熱重口渴,脈浮數主治第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因時春季+辛涼解表藥 夏季+祛暑化濕藥冬季+辛溫解表藥 秋季+滋陰潤燥藥因地北方嚴寒用藥宜重 南方炎熱用藥宜輕因病體虛外感+補養藥 溫病初期+清熱藥 中病即止不可過汗 藥后防風蓋被微汗 表虛自汗陰虛盜汗 瘡瘍日久淋病失血因藥辛散之品不宜久煎 溫服喝開水助藥力
禁忌生冷油膩之品
解表藥用量宜輕解表藥用量宜重雖有表證也應慎用解表藥的使用注意事項第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神農本草經》“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
第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的來源草麻黃麻黃科草本狀小灌木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ge.和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的草質莖。主產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等地。立秋至霜降之間采收,陰干切段。生用、蜜炙或搗絨用。
第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藥材草麻黃中麻黃木賊麻黃[商品名]
草麻黃,木賊麻黃,中麻黃,西麻黃。
以莖粗、干燥、色淡綠、內心充實、味苦澀者為佳。
注意:在目前藥材商品市場上,除上述三個品種外,尚有同屬植物矮麻黃(山嶺麻黃)(主產于云南、四川、西藏)、麗江麻黃(小麻黃)(主產于云南、四川)、膜果麻黃(主產于甘肅、青海、新疆和內蒙古)、雙穗麻黃(主產于我國東北和新疆地區)、藏麻黃(主產于四川、云南、西藏)、單子麻黃(主產于我國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等的草質莖.亦作麻黃入藥使用,但非正品。多在當地自產自銷。第1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處方用名中文:麻黃、生麻黃、凈麻黃:偏于發汗解表炙(水、蜜)、麻黃、麻黃絨:偏于止咳平喘
英文:麻黃【醫】ephedra〔中藥〕第1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性能及功效性能: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功用: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第1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歸經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手太陰肺經循行圖
LungMeridian
※藍色線條—體內循行線
※紅色線條—體表循行線
第1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歸經《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
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
項,循肩膊,挾脊抵腰中,入
循膂,絡腎,屬膀胱。
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圖
BladderMeridian
※藍色線條—體內循行線
※紅色線條—體表循行線
第1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性能分析味辛主散輕揚升發性溫勝寒發散風寒入太陽之經走肌表入肺經開毛竅宣肺氣通水道入太陽之腑溫膀胱開腠發汗而解表肺氣宣暢而喘止氣化正常而水消第1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作用特點宣肺氣散風寒“宣”“散”第1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的功用⒈發汗解表風寒感冒。外感風寒表實證陽氣集于肌表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痛、脈浮有力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宣肺氣開腠理邪正相爭,腠理密閉散風寒風寒外襲第1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發汗解表作用分析麻黃味辛發散主入肺膀胱經性溫散寒肺外合皮毛膀胱經主一身之表宣肺氣,散風寒以發汗解表發汗作用較強第1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主治風寒感冒掌握要點辛溫解表峻品,多用于外感風寒的感冒重證,即風寒表實證。常與桂枝相須為用,(麻黃發汗力大小與配伍桂枝有關)如麻黃湯《傷寒論》。多用生麻黃。尚有散寒通滯作用,用治風寒痹證,陰疽,痰核。第1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的功用⒉宣肺平喘咳嗽氣喘。風寒外襲咳喘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肺失宣降肺氣壅遏散風寒宣肺氣第2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宣肺平喘作用分析麻黃辛散苦泄主入肺經溫通宣暢肺主宣發肅降開宣肺氣而平喘為平喘要藥第2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主治咳喘掌握要點有良好的宣肺平喘之功,適用于風寒外束,肺氣壅遏的喘咳實證。常配伍杏仁、甘草同用,如三拗湯。經配伍可治療多種咳喘癥:寒痰停飲,痰多清稀+細辛、干姜、半夏等:小青龍湯。肺熱壅盛,高熱喘急+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湯。多炙用第2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的功用3.利水消腫風水水腫。風寒襲表肺失宣降散風寒宣肺利水水液代謝失常表現特點:水腫兼惡寒、發熱等表證第2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利水消腫作用分析麻黃開宣肺氣而利水消腫主入肺膀胱經肺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下輸膀胱上開肺氣第2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主治水腫掌握要點宣肺利尿之要藥,適用于風邪襲表,肺失宣降的水腫、小便不利兼有表證的水腫證。每與甘草同用,即“甘草麻黃湯”。若兼見內熱及脾虛者,可配伍石膏、生姜、甘草及白術等藥。麻黃用量可逐漸加大。第2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3-10克。宜先煎,去浮沫。禁忌: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腎不納氣之喘咳忌用。發汗用麻黃莖,止汗用麻黃根,發大汗去節(凈麻黃),發小汗用水炙或第2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多種生物堿(麻黃堿、偽麻黃堿)、揮發油、糖類化合物、有機酸等藥理作用:興奮中樞神經影響汗腺分泌抗過敏和抗疲勞利尿抑制流感病毒第2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名醫別錄》
《珍珠囊》:“主傷風頭痛,開腠理,解表發汗,去皮膚風濕。”
《本經疏證》:“其用之道有六:曰和營、曰通陽、曰利水、曰下氣、曰行水、曰補中。”
第2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的來源樟科常綠喬木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嫩枝。主產于廣東、廣西及云南省。春季割取嫩枝,曬干或陰干,切成薄片或切段。肉桂桂枝第2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處方用名桂枝段、嫩桂枝、桂枝尖、桂枝木、炒桂枝、炙桂枝。
桂枝【醫】cassiatwig〔中藥〕第3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性能及功用性能: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功用: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第3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歸經《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后廉,行太陰、心主之后,下肘內,循臂內后廉,抵掌后銳骨之端,入掌內后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手少陰心經循行圖
LungMeridian
※藍色線條—體內循行線
※紅色線條—體表循行線
第3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性能分析
辛溫發散,甘溫助陽,外能發散風寒,內能溫通血脈,為風寒外感、寒凝血滯、陽不化氣等證之要藥。其發汗之力雖不及麻黃,然其味甘力緩又無傷陽之弊,故風寒感冒虛實皆可應用。總之,桂枝能溫通一身之陽氣,流暢血脈。
第3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藥性特點桂枝作用特點“溫”“通”溫陽氣通經脈第3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的功用1.外感風寒表證表實無汗證:配麻黃表虛有汗證:配白芍風寒外襲外感風寒表虛證衛陽不足,腠理不固惡寒、發熱、自汗或汗出惡風,脈浮緩無力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辛散而不傷陰解表而不大汗營衛失調第3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解表作用分析桂枝辛甘溫煦入肺膀胱經甘溫助陽可外行肌表而奏解表之功發汗力較和緩第3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溫經作用分析溫通經脈(溫經)經脈氣血溫通而條暢助陽化氣(助陽)溫助人體陽氣溫助心陽溫化水濕第3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的功用2.寒凝血滯諸痛證。胸陽不振,胸痹心痛:配枳實、薤白中焦虛寒,脘腹冷痛:配白芍、飴糖血寒瘀阻,經閉腹痛:配當歸、桃紅風寒濕痹,肩肢酸痛:配附子、姜黃3.痰飲,蓄水證。配茯苓、白術4.心陽不振,心悸,脈結代。配炙甘草結脈:脈來緩弱,不規則間歇代脈:指規則間歇多由心血不足,心陽不振所致痰飲:心脾陽虛,水濕內停所致蓄水證:膀胱氣化不行所致水腫,小便不利《藥品化義》:“專行上部肩臂,能領藥至痛處。”第3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周身上發汗解肌:風寒表證中溫通胸陽:胸痹心痛溫通心陽:心悸脈代溫暖脘腹:胃痛腹痛下溫暖胞宮:經閉痛經溫通經絡:風濕痹痛溫通陽氣:痰飲蓄水桂枝的功用總結第3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使用掌握要點作用特點:重在溫通,外散風寒,內助陽氣。溫通周身之陽。既治風寒表實無汗證,又治風寒表虛有汗證,有汗能止,無汗能發,與配伍有關。主治寒凝諸痛癥,尤以肩臂疼痛為主。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忌用。孕婦及月經過多慎用。第4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桂枝現代研究桂枝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為桂皮醛等。桂枝煎劑有降溫解熱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常見致病皮膚真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桂皮油有健胃、緩解胃腸道痙攣及利尿、強心等作用。桂皮醛有鎮痛、鎮靜、抗驚厥作用。第4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麻黃與桂枝的功用區別味辛性溫肺、膀胱發汗解表麻黃兼苦降泄,重在宣散,發寒力強,主治表實無汗;又宣肺平喘(咳喘)、利水消腫(風水)桂枝兼甘入心,重在宣通,發寒力弱,主治有汗無汗;又溫經通陽(風濕痹痛、胸痹、心悸,痛經腹痛、痰飲蓄水)相風須寒為表用證第4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辛溫解表藥:掌握藥的主要性能特點散寒解表麻黃重在宣散,表實無汗,兼平喘、利水(風水)桂枝重在溫通,有汗無汗,兼溫經通陽(痹痛、痛經、腹痛、痰飲)紫蘇輕型感冒,兼行氣寬中、安胎、(脾胃氣滯:胸悶嘔吐、胎動不安)解魚蟹毒(魚蟹中毒:腹痛吐瀉)防風風藥潤劑,風寒風熱,兼勝濕止痛(風濕痹痛)止痙(破傷風證)止瀉(肝郁侮脾:腹痛泄瀉)荊芥風藥潤劑,風寒風熱,兼透疹消瘡(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瘡瘍初起兼表證)炒炭止血(出血癥)羌活祛風勝濕止痛較強,善治療太陽頭痛及風濕肩臂(上半身)疼痛白芷芳香通竅,止痛力強,善治療陽明風濕疼痛(頭痛、齒痛、鼻淵、風濕痹痛)兼燥濕止帶(帶下過多)消腫排膿(瘡瘍腫毒)細辛陽虛外感,通竅止痛力強,治療多種疼痛(頭痛、牙痛、鼻淵、風濕痹痛)兼溫肺化飲(寒痰停飲:氣你喘咳)風寒表證第4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發散風寒辛荑白芷蒼耳子細辛藁本羌活桂枝防風荊芥胡荽檉柳麻黃生姜善行頭面而通鼻竅善治陽明風濕頭面疼痛,兼燥濕止帶、消腫排膿(帶下、瘡癰腫毒)散風除濕通竅止痛善于止痛(陽虛外感)溫肺化飲(肺寒痰飲、頭痛牙痛痹痛)善治上半身疼痛及太陽疼痛善治巔頂疼痛表實表虛皆用、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寒凝疼痛痰飲心悸)兼祛風止痙止痙兼清利頭目,理血消腫消食開胃祛風除濕表實無汗癥宣肺平喘利尿(咳喘、風水、痹證)香薷善治暑月外感,兼解暑利濕(水腫腳氣)紫蘇兼理氣安胎寬中,解魚蟹中毒兼溫中止嘔止咳,解南星、半夏毒蔥白兼散寒通陽解毒通鼻竅主鼻淵祛風勝濕風藥潤劑,風寒風熱發表透疹利水消腫健胃止嘔解毒風寒表證發散風寒藥功效簡表第4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發散風寒藥功效(一)第4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發散風寒藥功效(二)第4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發散風寒藥主治(一)第4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發散風寒藥主治(二)第4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發散風寒藥主治(三)第4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紫蘇《名醫別錄》
《別錄》:“主下氣,除寒中。”
《滇南本草》:“發汗,解傷風頭痛,消痰,定吼喘。”
第5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紫蘇來源
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蘇Perilla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Tunb.)Hand-Mazz.和尖紫蘇P.frutescens(L.)BrillVaracuta(Thunxb.)Kudo的葉。
紫蘇紫蘇梗紫蘇葉第5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紫蘇要點處方用名:
紫蘇、紫蘇葉、嫩蘇葉:偏于發汗解表紫蘇梗、老蘇梗、帶葉蘇梗、嫩蘇梗:偏于行氣寬中性能功效:
辛、溫。歸肺、脾經。發汗解表,行氣寬中。辛溫行散,葉輕如肺,能發散風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氣和中,理氣安胎。故為風寒咳嗽、脾胃氣滯所常用,此外,又解魚蟹之毒,與生姜相似。臨床應用:
外感風寒(輕型感冒),內兼氣滯者用之更良。脾胃氣滯,胸悶嘔吐。適于魚蟹變質,食后吐瀉、腹痛。不宜久煎。第5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生姜姜生姜生姜片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根莖。各地均產。9--11月間采挖,除去須根,切片生用或煨熟用。
第5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生姜說明處方用名:生姜、生姜片、生姜汁。性能功效:
辛,溫。歸肺、脾、胃經。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藥性說明:
生姜辛溫發散,入肺經外能發汗,內能化痰,其解表力弱。善治風寒咳嗽,入胃經又善溫中止嘔,治多種嘔吐。掌握說明:作用較弱,適用于風寒感冒輕證。用于胃寒嘔吐,素有“嘔家圣藥”之稱。生姜能解半夏、天南星及魚蟹毒。第5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生姜炮制品作用特點生姜: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辛風寒感冒、胃寒嘔吐、風寒咳嗽。姜汁:溫止嘔化痰開竅------嘔吐、寒痰、閉證。煨姜:溫中止瀉------中寒腹痛。姜皮:辛涼和脾行水消腫------水腫,小便不利。生姜皮第5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生姜與紫蘇功效比較辛溫
肺脾
發汗解表
解魚蟹毒
生姜紫蘇長于溫中止嘔,為止嘔要藥,又能溫肺止咳,解半夏、天南星中毒。
長于行氣寬中,并能安胎。蘇葉偏于發散風寒,蘇梗偏于行氣寬中安胎。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魚蟹中毒腹痛吐瀉等證
第5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荊芥《神農本草本經》
“主寒熱,鼠瘺,瘰疬生瘡,下瘀血,除濕痹。”
第5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荊芥來源
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荊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riq.的地上部分。主產于江蘇、浙江及江西等地。多系人工栽培。秋冬采收,陰干切段。生用、炒黃或炒炭。
荊芥荊芥藥材荊芥藥材第5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荊芥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荊芥、荊芥穗、荊芥炭。又荊芥發表散風、透疹、消瘡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性能功效
辛,微溫。歸肺、肝經。發表散風,透疹消瘡,炒炭止血。性能說明
本品性平不烈,以辛為用,長于散風,外感風寒、風熱均為常用。炒炭止血。應用特點
長于發表散風,且微溫不烈,藥性和緩,表寒表熱皆可用之。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瘡瘍初起兼有表證。吐衄下血。可用于多種出血癥。本品氣味芳香,入湯劑不宜久煎。第5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防風《神農本草本經》《本經》:“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
第6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防風來源防風藥材防風
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ez.)Schischk.的根。主產于東北、河北、四川、云南等地。春秋季采挖,曬干切片生用或炒炭用。第6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防風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防風、關防風、北防風。性能功效
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發表散風,勝濕止痛,止痙,止瀉。性能說明本品辛散祛風,微溫不燥,甘緩不峻,通治諸風,故名防風,不論外風內風均可應用。防風質松而潤,祛風之力較強,為“風藥之潤劑”、“治風之通用藥”。應用要點發表散風:用于感冒頭痛,風疹瘙癢。主治外感風寒頭痛、風熱頭痛、
風疹瘙癢。
勝濕止痛:可治風濕痹證,關節疼痛,四肢攣急。
止痙:適于破傷風角弓反張、抽搐痙攣。
止瀉:用于肝郁侮脾,腹痛泄瀉。本品炒用,尚可治腸風下血。第6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荊芥與防風功效比較辛性微溫溫而不燥發表散風炒炭止血
荊芥防風發汗力大,透散力強,兼能透疹、療瘡。祛風力勝,為治風病之通用藥,且能勝濕止痛、解痙。內、外風均治。外感表證風寒風熱便血崩漏風疹瘙癢
第6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香薷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splendensNakaiexF.Mackawa的全草。主產于江西、安徽及河南等地。果實成熟后割取全草,曬干、切段生用。海州香薷藥材香薷第6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香薷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香薷、陳香薷、香薷穗、西香薷。性能功效辛,微溫。歸肺、脾、胃經。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藥性說明本品辛溫發散,外能解表,下能利尿,功似麻黃而力弱,適于夏月著涼及風水水腫。故有“夏月麻黃”之稱。應用特點陰暑證水腫腳氣第6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香薷與麻黃功效比較性味辛溫發汗解表利水消腫
麻黃香薷發汗之力較強、散寒之力較大,主要用于風寒表實證。其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腫,常用于肺氣壅遏的咳嗽氣喘,以及風水水腫等證。發汗、散寒之力不如麻黃,而善于和中化濕,常用治陰暑證,其治水腫,偏于發越陽氣,和中化濕以利水消腫,多用治脾虛濕盛之水腫。外感風寒水腫小便不利第6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羌活
《藥性論》
《用藥法象》:“治風寒濕痹,酸痛不仁,諸風掉眩,頸項難伸。”
《湯液本草》:“羌活氣雄,治足太陽風濕相搏,頭痛、肢節痛、一身盡痛者,非此不能除。”
第6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羌活來源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incisumTingexH.T.Chang及寬葉羌活NotopterygiumforbesiiBoiss.的根莖及根。主產于四川、甘肅及云南等地。多于初春及秋季采挖,干燥,切片生用。
羌活羌活藥材第6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羌活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羌活、西羌活、川羌活。性能功效
辛、苦,溫。歸膀胱、腎經。散寒祛風,勝濕止痛。藥性說明
本品辛溫發散,苦溫除濕,既除肌表風寒之邪,又祛經絡寒濕痹阻,作用較強,且偏上偏表,適于上半身風濕痹痛。應用說明散寒祛風:用于風寒感冒,頭痛身痛。善治風寒濕邪襲表。勝濕止痛:用于風寒濕痹,肩臂疼痛。本品善治腰以上風寒濕痹氣味濃烈,用量過多,易致嘔吐,脾胃虛弱者不宜服。血虛痹痛,陰虛頭痛慎用。第6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羌活、白芷、細辛與藁本功效比較第7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白芷
《神農本草經》
《本經》:“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
《本草綱目》:“治鼻淵、鼻衄、齒痛、眉棱骨痛、大腸風秘……蛇傷、刀箭金瘡。”
第7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白芷來源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的根。主產于四川、浙江、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秋季采挖,曬干切片生用。白芷藥材白芷第7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白芷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白芷、川白芷、香白芷、杭白芷。性能功效
辛,溫。歸肺、胃經。解表散風,通竅,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藥性說明
辛散祛風止痛,溫燥除濕,芳香通竅,尤以善散陽明風寒見長,為陽明頭痛、鼻淵頭痛要藥。兼可排膿療癰。
應用說明
用于外感風寒,頭痛、鼻塞。用于陽明頭痛,齒痛,鼻淵,風濕痹痛。本品辛散而燥,尤以善散陽明經的風濕之邪而止頭額疼痛見長,且芳香上達,善通鼻竅。
用于帶下過多。本品善除陽明經濕邪而燥濕止帶。
用于瘡癰腫毒。本品能消腫排膿,止痛。此外,本品尚可用治皮膚風濕瘙癢及毒蛇咬傷。第7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細辛
《神農本草經》
《本經》:“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竅。”
《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匕,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
第7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細辛來源馬兜鈴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細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漢城細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或華細辛AsarumsieboldiiMiq.的全草。前兩種習稱“遼細辛”,主產于遼寧、吉林、黑龍江;后一種主產于陜西等地。夏秋采收,陰干生用。北細辛華細辛藥材細辛第7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細辛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細辛、北細辛、遼細辛、華細辛、炙細辛、細辛末。性能功效
辛,溫。有小毒。肺、腎、心經。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藥性說明
本品辛散溫通,芳香走竄,能達表入里,既散表寒,又祛里寒,長于止痛,故為少陰頭痛要藥。此外,又有溫肺化飲之功。應用要點用于風寒感冒,陽虛外感。本品祛風散寒,達表入里,表寒、里寒證均可使用。用治頭痛,鼻淵,牙痛,痹痛。辛香走竄,祛風寒,通鼻竅,止疼痛。用于寒痰停飲,氣逆喘咳。即可外散表寒,又能下氣消痰,溫肺化飲。此外,本品辛溫行散,芳香透達,吹鼻取嚏,有通關開竅醒神之功。煎服,2~5g;入丸散劑,用0.5~1g。外用適量。陰虛陽亢頭痛,肺燥傷陰干咳忌用。反藜蘆。第7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藁本源于《本經》《珍珠囊》:“治太陽頭痛,巔頂痛,大寒犯腦,痛連齒頰。”
《本草正義》:“藁本味辛氣溫,上行升散專主太陽太陰之風寒濕,而能疏達厥陰郁滯,功用與細辛、川芎、羌活近似。”
藁本藥材藁本第7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藁本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藁本、川藁本、香藁本、凈藁本。性能功效
辛,溫。膀胱、肝經。祛風散寒,勝濕止痛。藥性說明
辛溫香燥,氣雄而烈,藥性上達,善治風寒巔頂頭痛,及風濕痹證。應用要點用于風寒感冒,巔頂頭痛。善達巔頂,以發散太陽經風寒濕邪見長。用于風寒濕痹。本品能除肌膚經絡間寒濕之邪而祛風止痛。寒滯肝脈脘腹疼痛。第7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蒼耳子源于《本經》《本經》:“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
《要藥分劑》:“治鼻淵鼻瘜,斷不可缺,能使清陽之氣上行巔頂也。”
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蒼耳XanthiumsibiricumPatr.的果實蒼耳藥材蒼耳子第7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蒼耳子掌握要點性能功效
辛、苦,溫,有小毒。歸肺經。散風除濕,通竅止痛。藥性說明
辛散溫通,苦溫除濕,長于散風除濕通竅,為風寒頭痛、痹痛、鼻淵所常用。應用要點用于鼻淵頭痛,風寒頭痛。用于風寒濕痹。本品與地膚子、白鮮皮、白蒺藜等藥同用,治風疹瘙癢。又本品研末,用大風子油為丸,還治疥癬麻風,皆取散風除濕的作用。血虛頭痛不宜服用。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第8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辛夷源于《本經》:“主五臟身體寒熱,頭風腦痛,面。”
《本草綱目》:“鼻淵,鼻鼽,鼻窒,鼻瘡及痘后鼻瘡。”“辛夷之辛溫,走氣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陽上行,所以能溫中,治頭面目鼻之病。”木蘭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biondiiPamp.、玉蘭MagnoliadenudataDesr.或武當玉蘭MagnoliasprengeriPamp.的花蕾。望春花玉蘭藥材辛夷第8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辛夷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辛夷、木筆花、迎春花。性能功效
辛、溫。歸肺、胃經。發散風寒,宣通鼻竅。藥性說明
辛散溫通,芳香走竄,上行頭面,善通鼻竅,為治鼻淵頭痛要藥。應用要點用于風寒頭痛。用治外感風寒,頭痛鼻塞。用于鼻淵頭痛。本品辛溫發散,芳香通竅,其性上達,升達清氣,藥勢上行于頭面,善通鼻竅,專治鼻淵。為鼻淵頭痛要藥。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內服時宜用紗布包煎。第8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辛夷與蒼耳子功效比較發散風寒宣通鼻竅
辛夷蒼耳子藥勢上行于頭面,善通鼻竅,專治鼻淵。又能祛風濕、止痛,又可用于風濕痹痛、四肢拘攣,以及風疹瘙癢等證。鼻淵頭痛鼻塞流涕不聞香臭外感風寒第8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蔥白源于《本經》:“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
《本草從新》:“發汗解肌,通上下陽氣,仲景白通湯、通脈四逆湯并加之以通脈回陽。若面赤格陽于上者,尤須用之。”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蔥AlliumfistulosumL.近根部的鱗莖。蔥藥材蔥白第8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蔥白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蔥白、蔥白頭。性能功效
辛、溫。歸肺、胃經。發汗解表,散寒通陽。藥性說明
本品辛散溫通,其性走竄,外能發汗解表,內可通達陽氣,然藥力較弱,用于風寒外感及
陰盛格陽證,多作輔藥用。應用要點用于風寒感冒。適用于風寒感冒癥情較輕者。用于陰盛格陽下利脈微,陰寒腹痛。外敷有散結通絡下乳之功,可治乳汁郁滯不下,乳房脹痛等證;治瘡癰疔毒,兼有解毒散結的作用。第8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胡荽源于《嘉祐本草》“拔四肢熱,止頭痛,療痧疹,豌豆瘡不出,作酒噴之,立出。”
《本草綱目》:“胡荽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氣。”
傘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芫荽CoriandrumsativumL.的全草。芫荽藥材胡荽第8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胡荽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胡荽、芫荽、香菜。性能功效
辛、溫。歸肺、胃經。發表透疹,開胃消食。應用要點用于麻疹不透。辛溫香散,能發表散寒,透疹外達,用治風寒束表,疹發不暢,或疹出而又復隱者,可單用煎湯局部熏洗,或配伍其他解表透疹藥同用。
本品能開胃消食,增進食欲,可用于食療及飲食調味。因熱毒壅盛疹出不透者忌服。第8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檉柳源于《開寶本草》《本草圖經》:“治痧疹熱毒。”
《本經逢原》:“獨入陽明,故其功專發麻疹。”
檉柳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檉柳TamarixchinensisLour.的嫩枝葉。本品又名觀音柳、西河柳、赤檉柳。檉柳藥材檉柳第8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檉柳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檉柳、赤檉柳、西河柳、觀音柳。性能功效
辛,平。歸肺、胃、心經。發表透疹,祛風除濕。應用要點用于麻疹不透。辛散透發,功專發表透疹,主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毒內陷,疹發不暢者。本品煎湯沐浴,治風疹瘙癢。
用于風濕痹痛。本品有祛風除濕作用,配羌活、獨活、秦艽還治風濕痹證。麻疹已透者不宜用,用量過大令人心煩。第8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解表藥發散風熱藥李根林第9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主賊風傷寒,發汗,治惡氣心腹脹痛。”
《用藥法象》:“清頭風,除風熱。”
《本草綱目》:“利咽喉口齒諸病,治瘰疬、瘡疥、風瘙癮疹。”
第9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來源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莖葉。我國南北均產,尤以江蘇產者為佳。收獲期因地而異,一般每年可采割2~3次。鮮用或陰干切段生用。薄荷藥材薄荷第9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處方用名商品名太倉薄荷、蘇薄荷、南薄荷、杭薄荷、薄荷。以葉多而肥、色綠、無根、干燥、香氣濃者為佳。
處方名中文:薄荷、卜荷薄荷葉:長于疏風透疹薄荷梗:長于下氣寬胸英文:薄荷【標】peppermint第9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藥性說明性能
辛,涼。歸肺、肝經功效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消腫宣發透疹疏肝解郁第9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藥性分析味辛清散性涼清熱芳香走竄入肺經入肝經散上焦風熱而利咽喉疏肌表風熱而透疹毒清肝經風熱而利頭目行肝膽氣滯而解肝郁疏散風熱第9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應用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辛以發散
涼以清熱
清輕涼散
疏散風熱
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邪在衛分,頭痛、發熱、微惡風寒者芳香辟穢感受暑濕腹痛吐瀉第9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發散風熱要點善散上焦風熱,為外感風熱,發熱咳嗽的要藥。治療該證一是配伍少量辛溫之品。二是與清熱解毒、芳香辟穢之品相配伍。常配伍銀花、連翹,如銀翹散。對于外感風寒及濕熱病初起則當禁用不宜久煎。第9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應用輕揚升浮芳香通竅2.清利頭目—頭痛目赤利咽消腫—咽喉腫痛疏散上焦風熱
清頭目
利咽喉
風熱上攻頭痛目赤風熱壅盛咽喉腫痛第9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應用3.宣毒透疹——麻疹不透,風疹瘙癢。質輕宣散
疏散風熱,宣毒透疹止癢
風熱束表
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第9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應用4.疏肝解郁——肝郁氣滯,胸悶脅痛肝氣郁滯情志抑郁暴怒傷肝肝失條達疏泄不利氣阻絡痹脅肋脹痛、走竄不定舒肝解郁第10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使用注意煎服,3-6g;宜后下。其葉長于發汗,梗偏于理氣。有汗時,薄荷宜炒用,去其辛味,減低走表之力,以防汗后過多。入藥以蘇產為佳。薄荷炭入血分陰分,清血分陰分之風熱和虛熱。龍腦薄荷又叫雞蘇,散熱解毒比薄荷力強,凡口舌喉腐臭,以此泡汁漱口。芳香辛散,發汗耗氣,故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第10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薄荷現代研究化學成分薄荷新鮮葉含揮發油0.8-1%,干莖葉含1.3-2%,油的主要成分為薄荷醇,含量8-12%,以及薄荷酮、異薄荷酮等。藥理作用
解熱作用解痙作用消炎作用第10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桑葉
《神農本草本經》
《本經》:“除寒熱,出汗。”
《本草綱目》:“治勞熱咳嗽,明目長發。”
《本草求真》:“清肺瀉胃,涼血燥濕,去風明目。”
第10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桑葉來源
桑科落葉喬木植物桑樹MorusalbaL.的葉。分布于我國南北各省。經霜后采收,曬干,生用或蜜炙用。
桑桑葉第10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桑葉處方用名桑葉、冬桑葉、經霜桑葉晚桑葉、老桑葉、炙桑葉。第10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桑葉藥性性能苦、甘,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第10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桑葉藥性分析苦能清泄甘寒清潤輕清疏散肺肝外:疏散風熱風熱感冒肝火上亢內:清肺平肝燥熱傷肺肝火上擾肝陰不足第10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桑葉應用1.疏散風熱:風熱感冒,頭痛咳嗽
溫外病感初風起熱侵犯肌體發熱、頭痛、咳嗽甘寒質輕輕清疏散
涼散風熱清肺止咳
配菊花、連翹(桑菊飲)第10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桑葉應用2.清肺潤燥:肺熱燥咳
燥熱肺干咳少痰
甘寒益陰
涼潤肺燥
苦寒清泄
輕散肺熱
輕者+杏仁、沙參(桑杏湯)重者+石膏、麥冬(清燥救肺湯)第10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桑葉應用3.平肝明目:肝陽眩暈,目赤昏花
肝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苦寒清泄平降肝陽配菊花、白芍肝經風熱肝火上炎目赤澀痛多淚(實證)疏散風熱清泄肝火益陰養肝涼血明目配菊花、枯草腎肝腎不足、眼目昏花(虛癥)滋補精血:黑芝麻第11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桑葉應用4.涼血止血: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第11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桑葉使用注意煎服,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葉蜜制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第11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
《神農本草經》
《本經》:“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
《藥性論》:“治頭目風熱,風旋倒地,腦骨疼痛,身上一切游風,令消散,利血脈。”
《本草便讀》:“平肝疏肺,清上焦之邪熱,治目祛風,益陰滋腎。”
第11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來源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頭狀花序。由于產地、花色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為白菊花、杭菊花、滁菊花。主產于浙江、安徽、河南和四川等省。花期采收,陰干生用。菊花菊花藥材菊花第11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處方用名菊花、白菊花、甘菊花滁菊花、亳菊花杭白菊、黃菊花、杭菊花
第11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藥性說明性能
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第11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藥性說明辛寒疏散甘涼清潤苦寒清解肺肝發散風熱平肝明目消腫療瘡第11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應用1.疏散風熱:風熱感冒、發熱頭痛。肌體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咳嗽體輕達表
氣清上浮
微寒清熱
疏散風熱桑葉、連翹(桑菊飲)第11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應用疏風清熱肝肝經風熱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肝腎不足目暗昏花清肝瀉火益陰明目
補益肝腎
枸杞、熟地2.平肝明目:目赤昏花
第11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應用3.眩暈驚風:清熱平肝
肝肝陽上亢肝風內動頭痛眩暈痙厥抽搐性寒入肝清熱平肝熄風石決明珍珠母羚羊角鉤藤(羚羊鉤藤湯)第12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應用4.清熱解毒:疔瘡腫毒
肌體熱毒疔瘡腫毒甘寒益陰清熱解毒善解疔毒銀花甘草(甘菊湯)第12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使用注意煎服,10~15g。疏散風熱多用黃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滁菊花)
第12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現代研究化學研究含揮發油,油中為龍腦、樟腦、菊油環酮等,此外,尚含有菊甙、腺嘌呤、膽堿、水蘇堿、微量維生素A、維生素B1、氨基酸及刺槐素等。藥理研究
1∶1~1∶5菊花水浸劑或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多種致病性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高濃度時,對流感病毒PR3和鉤端螺旋體也有抑制作用。菊花制劑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并具有降壓作用,還能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菊花浸膏灌胃,對人工發熱家兔有解熱作用。第12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菊花與桑葉功效比較甘苦性寒歸肺肝經疏散風熱平肝抑陽清肝明目
菊花桑葉疏散力強,且能清肺,潤肺止咳,兼能涼血止血
疏散力強,且能清肺,潤肺止咳,兼能涼血止血
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肝陽上亢(頭痛眩暈)風熱上攻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肝腎不足(目暗昏花)
第12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柴胡
《神農本草經》
《本經》:“主心腹腸胃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本草正義》:“約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層:一為邪實,則為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達于表而外邪自發;一為正虛,則為清氣之陷于陰分者,舉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氣自振。”
第12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柴胡來源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isDC.和狹葉柴胡(南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根或全草。前者主產于遼寧、甘肅、河北、河南等地;后者主產于湖北、江蘇、四川等地。春秋兩季采挖,曬干,切段,生用或醋炙用。
柴胡
狹葉柴胡
藥材柴胡(左:北柴胡右:南柴胡)
第12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柴胡處方用名柴胡北柴胡、硬柴胡南柴胡、細柴胡、軟柴胡醋炒柴胡鱉血炒柴胡第12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柴胡藥性說明性能苦、辛,微寒。歸肝、膽經。功效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陽舉陷第12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柴胡藥性說明辛散苦泄
芳香升散入肝膽散半表半里之邪具疏肝升陽之功
疏散退熱疏肝解郁
升陽舉陷
第12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柴胡應用1.疏散退熱:寒熱往來,感冒發熱。
少陽外感之邪少陽癥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干辛苦微寒
芳香疏泄
善于疏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
黃芩(小柴胡湯)熱甚+葛根(柴葛解肌湯)外感發熱(柴胡注射液)退熱截瘧,治療瘧疾寒熱第13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柴胡應用2.疏肝解郁:肝郁氣滯,月經不調,胸脅疼痛。肝外感六淫內傷七情肝郁氣滯月經不調、胸脅疼痛
當歸、白芍(逍遙散)條達肝氣疏肝解郁
調經止痛
內傷外感胸脅疼痛(香附、芍藥)柴胡疏肝散第13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柴胡應用3.升陽舉陷: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內傷氣虛下陷神倦發熱,食少便溏,久瀉脫肛,胃、子宮下垂等癥
中焦脾胃人參、黃芪(補中益氣湯)升舉脾胃清陽之氣
第13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柴胡使用注意煎服,3~10g。和解退熱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骨蒸勞熱當用鱉血拌炒。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若肝陽上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第13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葛根《神農本草經》
《本經》:“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別錄》:“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生根汁,療消渴,傷寒壯熱。”
《用藥法象》:“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熱,治脾胃虛弱泄瀉。”
第13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葛根來源豆科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Benth.的根。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春秋兩季采挖,切片,曬干。生用,或煨用。
野葛甘葛藤
藥材葛根(野葛)
藥材葛根(粉葛)
第13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葛根處方用名葛根粉葛根干葛根煨葛根第13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葛根藥性說明性能甘、辛,涼歸脾、胃經功效解肌退熱透發麻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第13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葛根藥性分析辛涼升散
甘涼而潤
入脾胃善散肌腠經俞之邪升陽透疹生津止渴
外感項強麻疹久瀉津傷口渴等證第13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葛根應用1.解肌退熱:外感表證
外邪肌體邪郁化熱發熱重、惡寒輕、頭痛鼻干微渴、苔薄黃風寒表證惡寒無汗、項背強痛甘辛性涼
輕揚升散
入脾胃發汗解表解肌退熱柴胡、黃芩(柴葛解肌湯)桂枝、白芍(葛根湯)第13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葛根應用2.透發麻疹:麻疹不透
外邪肌表表邪外束疹發不暢發表散邪
解肌退熱
透發麻疹
第14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葛根應用3.生津止渴:熱病口渴,陰虛消渴
熱病津傷內熱耗津口渴甘涼
于清熱之中,又能鼓舞胃氣上升
生津止渴蘆根知母烏梅花粉第14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葛根應用4.升陽止瀉:熱泄熱痢,脾虛泄瀉。表證未解邪熱入里泄瀉清透邪熱
升發清陽
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
止瀉止痢
黃芩黃連葛根芩連湯脾虛泄瀉黨參、茯苓七味白術散第14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葛根現代研究化學研究
主要含黃酮類物質:大豆素、大豆甙,還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甙,葛根醇、葛根藤素及異黃酮甙和淀粉。藥效研究葛根能擴張冠脈血管和腦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和腦血流量;葛根總黃酮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應;葛根能直接擴張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顯降壓作用,能較好緩解高血壓病人的“項緊”癥狀。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凝集;葛根有廣泛的β-受體阻滯作用;黃豆甙元對小鼠離體腸管有明顯解痙作用,能對抗乙酰膽堿所致的腸管痙攣;葛根還具有明顯解熱作用,并有輕微降血糖作用。第14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升麻
《神農本草經》
《別錄》:“主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本草綱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陽陷眩暈,胸脅虛痛,久泄,下痢后重,遺濁,帶下崩中。”
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或興安升麻(北升麻)Cimicifugadahurica(Turcz.)Maxim.和升麻CimicifugafoetidaL.的根莖。主產于遼寧、黑龍江、湖南及山西等地。夏秋兩季采挖,曬干切片。生用或蜜制用。大三葉升麻
興安升麻藥材升麻第14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升麻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升麻、川升麻、炙升麻。性能功效
辛、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藥性說明
辛麻辛涼升散,甘涼清解,其解表力弱,升陽透疹之力最強,又善解陽明熱毒。適于麻疹初起、透發不暢、氣虛下陷、陽明熱毒等證。應用要點用于風熱頭痛,麻疹不透。本品辛甘微寒,性能升散,有發表透疹之功。用于齒痛口瘡,咽喉腫痛。本品甘寒,清熱解毒,可用治多種熱毒證,尢善清解陽明熱毒。用于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崩漏下血。本品入脾胃經,善引清陽之氣,而為升陽舉陷之要藥。第145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柴胡、葛根與升麻
功效比較辛涼發表升陽
柴胡主升肝膽之氣,長于疏肝解郁、和解(少陽)退熱,并能升舉陽氣。升麻主升脾胃之氣,并能透疹。主升脾胃清陽之氣達到升陽舉陷之功(其升提之力較柴胡為強)。又能清熱解毒。
升陽舉陷,同可用治氣虛下陷,食少便溏、久瀉脫肛、胃下垂、子宮脫垂。葛根主升脾胃清陽之氣,并能透疹。主升脾胃清陽之氣達到生津止渴、止瀉痢之功。并能解肌發汗,風寒、風熱表證均宜。透疹,常用治麻疹初起、透發不暢。主治風熱感冒發熱頭痛等證第146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辛涼解表藥掌握藥的主要性能特點疏散風熱善祛肝經風熱重在清肝平肝善疏肺經風熱重在清肺潤肺兼清肝明目療眩暈目疾善于和解退熱(少陽證、瘧疾),疏肝解郁(月經不調,胸脅疼痛)升陽舉陷(久瀉脫肛)清熱解毒疔瘡腫毒清肺潤燥干咳少痰善于解肌透熱,透發麻疹(麻疹初起),生津止渴(熱病口渴、陰虛消渴)升陽止瀉(熱泄熱痢、脾虛泄瀉)疏肝解郁(月經不調,胸脅疼痛)升舉脾胃清陽菊花桑葉柴胡葛根善于解肌透熱,生津止渴(熱病口渴、陰虛消渴)升陽止瀉(熱泄熱痢、脾虛泄瀉)疏肝解郁(月經不調,胸脅疼痛)善于外散那清,利咽消腫,清熱解毒(癰腫瘡毒、痄腮喉痹)牛蒡子透發麻疹(麻疹不透)風熱表證第147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辛涼解表藥功效簡表發散風熱菊花善祛肝經風熱,兼平肝熄風桑葉善疏肺經風熱,兼涼血止血蔓荊子善祛頭面風邪,兼祛風止痛
木賊善治散風明目,兼清熱止血
蟬退善疏肺經風熱,兼息風止痙
薄荷善解上焦風熱,兼疏肝解郁牛蒡子善于內清外散,兼解毒散結
浮萍善透肌表風熱,兼利水消腫
升麻善于退熱解表,兼清熱解毒
葛根善于解肌透熱,兼生津止瀉
柴胡善于和解退熱,兼疏肝解郁淡豆豉善祛胸中悶熱,兼清熱除煩退翳明目利咽消腫祛風止癢解表透疹升舉中陽清利頭目風熱感冒第148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發散風熱藥功效簡表(一)第149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發散風熱藥功效簡表(二)第150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發散風熱藥主治簡表(一)第151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發散風熱藥主治簡表(二)第152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牛蒡子
《別錄》《用藥法象》:“其用有四,治風濕癮疹,咽喉風熱,散諸腫瘡瘍腫毒,利凝滯腰膝之氣是也。”
《本草綱目》:“消斑疹毒。”
菊科兩年生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成熟果實。主產于河北、浙江等地。秋季采收,曬干,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牛蒡
藥材牛蒡
第153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牛蒡子掌握要點處方用名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性能功效
辛、苦,寒。歸肺、胃經。疏散風熱,透疹利咽,解毒散腫。藥性說明
辛寒疏散,透疹利咽,苦寒清解,消腫散結,凡風熱諸證及肺胃熱毒、咽痛瘡腫等證,均為常用藥。應用要點
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本品辛散苦泄,寒能清熱,故有疏散風熱,宣肺利咽之效。麻疹不透。本品清泄透散,能疏散風熱,透泄熱毒而促使疹子透發,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復隱。
癰腫瘡毒,痄腮喉痹。本品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風熱,內泄其毒,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效,且性偏滑利,兼可通利二便。第154頁,課件共165頁,創作于2023年2月蟬蛻
《別錄》
《別錄》:“主小兒癇。”
《本草拾遺》:“除目昏障翳……治小兒痘疹出不快。”
《本草衍義》:“治頭風眩暈,皮膚風熱作癢,破傷風及疔腫毒瘡、大人失音,小兒噤風天吊,驚哭夜啼,陰腫。”
蟬科昆蟲黑蚱Cryptotympanapustulat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火隊員考核方案范本
- 云南德宏小木屋施工方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話題探討試題及答案
- 深入分析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中投資決策的要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新思路的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技師證書考試全景分析試題及答案
- 參與討論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項目管理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測在新興傳染病中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上堤路欄桿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國類腦計算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建設案例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 2025時政試題及答案(100題)
- DB11-T 765.4-2010 檔案數字化規范 第4部分:照片檔案數字化加工
- 輸血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培訓
- 幼兒園繪本:《你真好》 PPT課件
- 可再生能源概論左然第四章 太陽電池
- 六年級品社《春天的故事》(課堂PPT)
- 關于電機功率、轉矩和慣量等
- 客戶關系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營銷策略
- “差點兒”和“差點兒沒”PPT課件
- 2019最新十八項醫療核心制度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