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教學講解課件_第1頁
山海經-教學講解課件_第2頁
山海經-教學講解課件_第3頁
山海經-教學講解課件_第4頁
山海經-教學講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海經一、山海經概述《讀山海經》陶淵明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2成書年代“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司馬遷《史記·大宛傳》劉歆“出于唐虞之際”,現代學者《山海經》的成書時間在東周至漢代之間。(戰國初期后經秦漢人修訂)“成書年代可上溯至夏商關于作者劉向劉歆《山海經》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朱熹則認為是戰國屈原之后人為解釋《天問》而作"夷堅作說";"鄒衍作說";法國漢學家馬伯樂認為,《山海經》所述地理系受到公元前5世紀外來的印度和伊朗文化潮流的刺激和影響而成。香港學者衛聚賢印度人隋巢子臺灣學者蘇雪林古巴比倫人所作3山海經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特點:圖文之書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讀山海圖》“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4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黃貝;蠃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

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猬毛,名曰窮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5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梟陽國在北朐之西。其為人人面長脣,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手操管。6基本結構

《山經》五卷和《海經》十三卷,僅有三萬一千余字山經第一卷《南山經》第二卷《西山經》第三卷《北山經》第四卷《東山經》第五卷《中山經》海經第一卷《海外南經》第二卷《海外西經》第三卷《海外北經》第四卷《海外東經》

第五卷《海內南經》第六卷《海內西經》第七卷《海內北經》第八卷《海內東經》第九卷《大荒東經》第十卷《大荒南經》第十一卷《大荒西經》第十二卷《大荒北經》第十三卷《海內經》《五藏山經》《海外四經》《海內五經》《大荒經》7特點:圖文之書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讀山海圖》“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敘述以空間為線索來敘述沒有時間敘述

多靜態刻畫,少動態敘述。“《山海經》的母本可能有圖,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據圖為文(先有圖后有文)的書,古圖佚失了,文字卻流傳了下來。”----馬昌儀奇“山之奇,水之奇,草之奇,木之奇,禽之奇,獸之奇,說其形,著其生,別其性,分其類,其神奇殊匯駭世驚聽者,或見或聞,或恒有,或時有,或不必有,皆一一書焉”---楊慎《山海經補注》

內容繁復且多怪異之物

注解詮釋很少很多無法考證

在儒家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時期得以保存(討論)8大家學習辛苦了,還是要堅持繼續保持安靜9……《山海經》者,出于唐虞之際。昔洪洋溢,漫衍中國,民人失據……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皆圣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質明有信。……”劉歆上表東方朔四川三星堆文化遺址象牙玉器人首鳥身銅像《山海經·中次九經》指出:“岷山……其獸多犀象,多夔牛”;“岷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凡荊山之首,自景山至琴鼓之山,凡二十三山,二千八百九十里,其神狀皆鳥身而人面”。----《山海經·中次八經》

10性質《漢書·藝文志》將它列入“數術略形法類”《隋書·經籍志》以下則多將它歸入地理書,《四庫提要》“小說之最古者爾”魯迅先生《中國小說史略》中又認為:“《山海經》……蓋古之巫書也。”地理文學神話11山海經的地理討論一是傳統的華夏說,“從所提到的山名來看,東邊達到東海之濱的會稽山,西邊提到了新疆的天山。從所描述的地理環境來看,北邊似乎超過了蒙古高原,到了西伯利亞,南邊似乎到了江南”二是局部小區說認為《海經》的山川疆域只在今山東省中南部以泰山為中心的地域---何幼琦《海經新探》記述的是云南省西部東經101度以西,北緯23度以北縱谷地區的地理----扶永發《神州的發現》三是世界圈說梁啟超、蘇雪林的中亞西亞說涉及到東非大裂谷、湯加、墨西哥、巴西、英吉利、澳大利亞、安第斯山、阿爾卑士山等地區----宮玉海《談談如何揭開〈山海經〉奧秘》12“《五藏山經》在《山海經》全書各部分中最為平實雅正,盡管免不了雜有一些傳聞、神話,基本上是一部反映當時真實知識的地理書。”--地理學家譚其驤《山經》共寫了四百四十七座山,這些山中,見于漢晉以來記載,可以指系確切的約為一百四十座,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對晉南、陜中、豫西地區記述得最詳細正確。13默茲《淡淡的墨痕》(《PALEINK》,《東山經》第一列山脈,起自今美國懷俄明州,至得克薩斯的格蘭德河止,共12座山。將古華里換算為英里,與《東山經》中第一列山的距離完全相符。

第二列山脈,起于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的溫尼泊,止于墨西哥的馬薩特蘭,共17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二列山脈相合。

第三列山脈是沿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完全走太平洋海岸航行,起于阿拉斯加的懷爾沃德山,至加州的圣巴巴拉,共9座山。距離也與《東山經》所列第三條山脈相符。

第四列山脈,起于華盛頓州的雷尼爾火山,經俄勒岡州到內華達州北部,共8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四列山相合。

14“鯀湮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尚書·洪范》“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經海內經》“鯀婞直以忘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離騷》禹殺相柳黃帝與蚩尤戰,女魃相助15推薦書目《山海經》東晉郭璞校注《山海經箋疏》《山海經校注》袁珂上海古籍出版社《山海經全譯》袁珂貴州人民出版社《古本山海經圖說》,馬昌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6南次一山鵲山,十山(實則九山),二千九百五十里(九山間距二千七百里,少二百五十里誤差)。除此之外,南次三山十四山(實則十三山)、西次三山二十三山(實則二十二山)、北次二山十七山(實則十六山)、北次三山太行山四十六山(實則四十七山)、中次五山薄山十六山(實則十五山),均有少山或多山的現象,這是于古本山海經有增刪遺失所產生的問題17《山經》的探討每座山陰陽上下物產礦產草木動物形狀效能(實際想象)對礦產的知識是比較豐富的有些植物的治療作用未可知,但是疾病卻細致地列出來了如疥癰痔癭有鳥焉,其狀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鵡。---《西山經》18動物的形象特點

1、幾種動物合成3、器官數量異常2、器官沒有在正常部位原始人的想象力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對事物的描述用原始人所熟知的事物進行描述19山神祭祀南山經山神鳥身龍首龍身鳥首龍身人面龍的圖騰20自然崇拜對自然的崇拜,包括對天體,自然力和自然物。原始宗教(多神多形式)萬物有靈各個生物的靈魂,在肉體死亡或者消滅后能夠繼續存在包括各個精靈本身,上升到強大的諸神行列,神靈被認為影響或者控制著物質世界的現象和人的今生來世的生活。神靈和人事相通的。

圖騰崇拜(辨析)Totem他的親族原始人認為他們中的每個部落都與某種特定的生物或無生物之間存在著某種特殊的聯系。部落中,每個成員都認為自己與共同尊崇的某種自然物象,(通常是動物或者植物)存在學院親屬關系。這種自然物象即是圖騰。21《西次三經》的探討神比較多神的形象基本上是以人獸結合為主有名字,如英招,陸吾。均有自己的司職出現了一些神話,如鼓與欽定(丕鳥)殺葆江于昆侖之陽,被帝懲罰。一化為晨鵠,一化為鵔鳥。“神話是一種流行于上古時代的民間故事,所敘述的是超乎人類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雖然荒唐無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傳頌,卻確信以為是真的”。----矛盾22西王母的形象演變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處之。其下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則燃。有人戴勝,虎齒,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大荒西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西次三經》西王母梯幾而戴勝,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昆侖北--《海內北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里。---《西次三經》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鳥,赤首黒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少鵹,一名曰青鳥----《大荒西經》23吉日甲子,天子賓于西王母,乃執白圭玄壁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組三百純,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曰……西王母又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烏鵲與處,嘉命不遷,我惟帝女。……”-------《穆天子傳》形象確立為女性《淮南子覽冥篇》“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又一大演變,,有了不死之藥,身上帶有若干仙氣了司馬相如《大人賦》“西王母曤然白首”“載勝而穴處”《文選祭顏光祿文》注引《歸藏》“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以為月經精”24六朝人所作的《漢武故事》和《漢武帝內傳》把西王母仙化了“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是夜漏七刻,空中無云,隱如雷聲,竟天紫氣。有頃,王母至,乘紫差車,玉女夾御,戴七勝,青氣如云:有二青鳥,夾侍母旁。下車,上迎拜,延母坐,請不死之藥。母曰:‘帝滯情不遣,愁心尚多,不死之藥,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與帝二枚。帝留核竺前,王母問日:‘用此何為?’上曰:‘此桃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留至五更,談語世事而不肯言鬼神,肅然便去。”“王母上殿東向坐,著黃金褡襡,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要佩分景之劍,頭上太華髻,戴太真晨嬰之冠……視之年可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靄,容顏絕世,真靈人也。……”西王母仙人形象在此基本完成。人們眼中的西王母“層累地造成了中國古史”---顧頡剛由野而文,是一個演化公式25西王母的歷史考證《爾雅釋地》“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郭璞注:“竹在備,北戶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東,皆四方昏荒之國,次四極者”《大戴禮記少間篇》“昔虞舜以天德嗣堯……西王母來獻其白琯”《史記》《周本紀》中記載:“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見西王母。”“穆王使造父御,西巡守,見西王母”---《史記趙世家》秦漢之際的學者認為西王母是國名或者族名。王母應該是一個外來詞的音譯山海經中所寫,也許是西王母代表的那個國家或者民族的人的形象。26朱芳圃《中國神話與史實西王母考》:西王母是西方貘族人的圖騰神。西表示方位,王有神的意思,母是貘的音轉。穆王所見西王母應該是當時西貘的君長陳虎博士和北京師范大學任長義博士則認為:“西王母有可能是一位以虎、豹為圖騰的部落或部落聯盟的女性氏族首領。”西王母是一位長發披肩、面帶虎飾、頭戴玉器、身披豹皮、善于唱歌的部落女酋長。---李曉偉《西王母故地考》值得說明的是,西王母既是一個古老部落國家的稱號,又是古國女王的尊號,代代相傳。---青海師范大學教授張忠孝27道教中的西王母“元始君經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頭,治三萬六千歲,書為扶桑大帝東王公,號日元陽父扶桑大帝,住在碧海之中。”--葛洪《枕中書》《枕中書》又名《原始上真眾仙記》混沌未開之前,有天地之精,號“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儀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又經數劫,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西王母為女仙之宗,居昆侖之間,有城千里,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元室,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山。元始天尊授西王母以方天元統龜山九光之箓,使制召萬靈,統括真圣,監盟證信,總諸天之羽儀,監上圣之考校。西王母和東王公又是道氣陰陽之父母,共理二氣,育養天地,陶鈞萬物。28西王母與東王公29玉帝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玉皇大帝乃昊天界上光嚴凈樂國王與寶月光皇后所生之子。出生之時,身寶光焰,充滿王國。幼而敏慧,長而慈仁,將國中庫藏財寶,盡散施窮乏困苦、鰥寡孤獨、無所依靠、饑饉殘疾的一切眾生。凈樂國王駕崩後,太子治政有方,告敕大臣,俯含眾生,遂舍國赴普明香巖山修道,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初號自然覺皇,又經億劫,始證玉帝。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是眾神之王30東漢畫像上西王母戴勝圖漢書中“設祭張博具,歌舞祠西王母”的活動西王母的圖像,主要集中在魯西南和成都平原。最早的道教教團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剛好出現于這個兩個地區。西王母信仰是與長壽相聯系“樂莫樂乎長安市,使人壽若西王母”---《太平經》西王母得之(道),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莊子大宗師》“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壽兮”----楊雄《甘泉賦》31西王母的形象的演化----神話的仙話化原始社會的怪人或者怪神------奴隸社會的王者---------封建社會的仙人,“神是指一種不同于人類的靈威,是一種絕對超越性的存在,比如天帝或是天神;仙人是人類在找到一定的條件之下,轉化而成的一種超越性存在,換句話說仙人是藉著一定的修行方法或者服用某種藥物(仙藥、仙丹)而獲得超人的能力以及永遠生命的人。”---小川環樹,《說文》:“仙,長生仙去。”《釋名·釋長幼》說:“老而不死曰仙。”仙話:圍繞仙人的活動而展開的故事。劉向《列仙傳》《淮南子》赤松王喬女魃----九天玄女32山海經與四川四川三星堆文化遺址象牙玉器人首鳥身銅像《山海經·中次九經》指出:“岷山……其獸多犀象,多夔牛”;“岷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凡荊山之首,自景山至琴鼓之山,凡二十三山,二千八百九十里,其神狀皆鳥身而人面”。----《山海經·中次八經》33太陽神鳥“有谷曰湯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屈于下枝,一日屈于上枝”--《海外東經》河姆渡遺址中有象牙雕刻,“雙鳥朝陽”,仰韶文化中彩陶殘片,有三足烏形象,日中有鳥----《淮南子精神訓》高誘注“猶蹲也,謂三足烏”儒者曰:日中有三足烏----王充《論衡》長沙馬王堆帛畫:有一棵樹,樹枝上有九個太陽,樹枝頂端的太陽里,有一只黑色的大鳥34“黃帝妻螺祖,生呂意,……取淖子,曰阿女”---《海內經》郝懿行注“濁,蜀古字通,又通淖,是淖子即蜀山氏之子也”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蘇。風道北來,天及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顓頊死即復蘇。----《大荒西經》三星堆出土的金杖上有人、魚、鳥的刻紋魚婦----魚鳧(音轉)以蛇為圖騰的部落,故有“巴蛇吞象,三歲而出其骨”---《海內南經》顓頊打敗了以蛇為圖騰的部落,“蛇乃化為魚”巴蜀進入魚鳧時代南方濮人部落建立杜宇王朝魚鳧王像35海經海外四經(描述了什么?你有些什么發現與認識?)以敘述海外的國家和人群為主。不確定性很強。(有人認為是述圖之作,如對畢方描述的解釋,也有人認為是道聽途說之作,如三苗國,一曰三毛國。)有一些是正常的:如:丈夫國,其為人衣冠帶劍---《海外西經》有一些是可以解釋的:如結匈國,---《海外南經》拘纓之國,一手把纓----《海外北經》有一些是看似荒誕,其實是切合事實的,如:白民之國---《海外西經》勞民國----《海外東經》有些是奇怪的36海外經中形形色色表達這樣的一種思想:除了我們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人的存在。也許面目各異,也許習慣不同,也許生活方式不一。一種開放的、包容的姿態來了解世界37四方神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海外南經》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海外西經》北方禺彊,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海外北經》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海外東經》38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海外東經》“東方之極,自碣石東至日出榑木之野,帝太皞神句芒司之。”---《尚書大傳》“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數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戶,祭先脾。”----《禮記·月令》:《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呂氏春秋》《管子》《淮南子》綜合歸納:中央之神,為黃帝,其佐后土,春神東方太皞,其佐句芒,夏神南方炎帝,其佐祝融,秋神西方少昊,其佐蓐收,冬神北方顓頊,其佐玄冥”39

四神是否為官職?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山海經》的神,有司職的,這種司職后來是否逐漸固定,變成官職?40羿與鑿齒戰于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昆侖虛東。羿持弓矢,鑿齒持盾。一曰戈《海外南經》啟舞《九代》----《海外西經》天穆之野,啟始歌九招---《大荒西經》刑天舞干戚---《海外西經》鐘山之神----《海外北經》禹殺相柳----《海外北經》夸父逐日----《海外北經》十日傳說---《海外東經》41夸父追日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海外北經》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又有無腸之國,是任姓”------《大荒北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大荒東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讠夭]生炎居。炎居生節并,節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壤,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海內經》。42神話主題從社會化----自然化戰爭主題-----干旱干渴的主題干渴成為無法戰勝的東西鄧林----戰勝干旱,戰勝干渴的愿望。神話的社會化,社會事件的神話化是同一進程。43既有歷史人物,啟,大禹又有神話人物44神話系列“神話是一種流行于上古時代的民間故事,所敘述的是超乎人類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雖然荒唐無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傳頌,卻確信以為是真的”。----矛盾神話的特點:片段性非情節性原始性抗爭的精神(對自然對命運悲劇色彩

人格化不明顯45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大荒西經》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海內經》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蘇。風道北來,天及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顓頊死即復蘇。《大荒西經》46神話的思維(原始人在生產勞動中對腦和手的運用,使得腦逐漸發展,從物我難分的混沌的狀態中脫離出來,運用原始的思維來探索世界的奧秘使所見所思的一起都帶上了神話的色彩,這種原始思維方式我們叫它神話思維)

生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