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發育調查與評價_第1頁
生長發育調查與評價_第2頁
生長發育調查與評價_第3頁
生長發育調查與評價_第4頁
生長發育調查與評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生長發育調查與評價2023/7/31第1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一節生長發育調查方法第二節生長發育調研設計第三節生長發育評價第六章

生長發育調查與評價第2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現況調查二、前瞻性調查三、回顧性調查四、人群干預研究五、非連續性發育資料調查第一節

生長發育調查方法

第3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目的描述兒童少年生長發育水平研究生長發育的規律及各種內外因素對生長發育的影響制訂本地區兒童少年生長發育正常值標準觀察、檢驗和評價某些衛生保健措施促進兒童少年生長發育的效果第4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調查方法選擇依據1、調查目的:描述現狀?還是評價效果或檢驗假設?2、時間指向:即時性?回顧性?前瞻性?3、調查手段:歷史資料分析法?觀察法?實驗法?

遵循流行病學原理第5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內容確定的原則

1)據調查目的選擇有針對性的、能說明問題的指標;2)考慮所選擇指標的精確度、準確性;技術上簡便易行,易于比較和評價;3)調查者必須熟練掌握測定技術。第6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現況調查1.橫斷面調查(cross-sectionalsurvey)在較短時間內,在一定地區范圍選擇有代表性的群體,選擇某些指標進行一次性大樣本調查。可在短期內獲得大量資料,主要用來建立生長發育標準。所需測試人員多,要求檢測方法和技術規范統一。調查指標宜少而精。對象應有較強的代表性。第7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我國由教育部等中央五部委領導,在1979—2010年期間,每5年一次開展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樣本的選擇一般按分層框架隨機整群抽樣。如全國學生體質調研分三級抽樣:一級:省(自治區、直轄市)二級:城鄉男女四群體三級:按社會經濟水平分好、中、差三片第8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生長監測(growthsurveillance)對某地區、某群體某些生長發育指標的連續性收集和整理過程。明確監測目的。明確監測人群,建立“人群監測”體系。監測體系固定,指標簡便、易行。有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分析結果應及時反饋。根據監測結果及時制定和調整干預措施。現況調查2023/7/39第9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追蹤調查(longitudinalsurvey)

針對同一批對象,在較長時間內定期、連續多次調查,以觀察其發育動態。對象自始至終是同一組個體,更能確切反映生長速度和進程。主要目的是制定某些生長速度相關指標的正常值或標準。二、前瞻性調查第10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隊列研究(cohortstudy)

屬追蹤性調查,但需事先加設對照組。費時長應使用同型號器材、同樣的技術規范,固定測試時段(最好在同月內,至少同季度)調查人員不斷變動應盡量固定測試者隊伍調查對象易流失應采取措施減少樣本流失2023/7/311第11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半縱向調查(semi-longitudinalinvestigation)將橫斷面調查和追蹤調查結合起來,以彌補追蹤調查所需年限太長、樣本易流失的不足。如對6、9、12、15歲四組學生同時進行三年(4次)追蹤。6歲組追蹤到9歲,9歲組追蹤到12歲……,由此在3年內獲得6~17歲期間的生長資料。可節約時間和工作量。僅具部分追蹤性質,所獲生長速度數據是近似的。前瞻性調查第12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回顧性調查根據研究對象對既往事件的回憶或查閱其既往信息,獲得發育相關信息,分析影響體質健康的因素(如各類健康危險行為等)。通常不設對照組。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樣本調查結果。調查時間不能過于久遠,以免出現回憶性偏倚。可用問卷形式。三、回顧性調查第13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需設兩組或多組(含對照)研究對象。如以BMI界值分為肥胖和非肥胖兩組,比較兩組膳食、體育鍛煉、生活方式等指標間的差異。同時還應關注與危險因素相關的個體因素和社會人口因素,作為協變量代入多元分析模型以消除干擾。回顧性調查第14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將目標人群隨機分為干預和對照兩組,向干預組提供某種措施,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組指標干預前后的差異,以判斷該措施是否有效。基本架構和病例對照研究相似。屬于前瞻性研究(病例對照屬回顧性調查)通過外在添加的方法,試圖進一步研究病因、提出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的措施或解決兒童發育問題的途徑。干預組---對照組理論上,隨機和雙盲的分組可獲得可靠性結論,但往往不易作到,注意不要違背醫學倫理原則。四、人群干預研究人群干預研究第15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具有非連續性特征的發育資料有:①無法量化的獨立事件。如月經初潮和首次遺精的年齡等。②連續出現而無法定量的指標。如乳房、陰毛、腋毛發育。需先人為分度轉化成等級指標。③某些暴露因素,如家族史、喂養史、疾病史,鍛煉、生活制度、學習狀況等。只能以等級方式反映。五、非連續性發育資料調查第16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回顧調查法:所有已來潮女生;回答各自的初潮發生年齡(精確到月);理論頻數法、壽命表法等;結果以M±S表示。現狀調查法:正出現初潮的女生;回答“是”或“否”;用最小二乘法算得半數初潮年齡的中位數和90%可信限。簡便易行,結果準確,最常用。前瞻調查法:未出現初潮的女生;定期、連續詢問,記錄來潮年月日;統計結果以百分位數表示。費時費力,但結果最精確,被視為“金標準”。第17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正常值和“標準”二、制訂調查計劃三、遵循倫理學原則四、調查實施細則五、質量控制第二節

生長發育調查設計

第18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正常值和“標準”正常值有兩類:現狀正常值(status

norm)

樣本來自本地區中等水平人群,只剔除因慢性疾患或殘障而影響發育的個體,反映人群實況,也是干預目標。第19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理想正常值(ideal

norm)對象要求較高。如:都應是足月正常體重新生兒;自幼生活在適宜環境中,無慢性病史,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衛生服務;在該環境下成長的個體,生長水平高,生長潛力能充分發揮。理想正常值高于現狀正常值;一旦建立,能長期使用。目前我國還難以找到“理想”人群;建立現狀正常值更現實。現狀正常值有時段性,應每5~10年修訂一次。第20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制定正常值的方法:傳統做法:利用均值和標準差。

理論上,分別有68.3%、95.4%、99.7%的兒童發育水平處在M±1S、±2S、±3S范圍。主要針對正常者,分析不同等級在群體內的分布。目前國際常用做法:采用經LMS法修正后的百分位數法。

圍繞P50(中間值)和P5、P25、P75、P95,分5個等級;在此基礎上增加P3、P10、P90和P97,可形成9個等級。適用于篩查異常和“疑似異常”。第21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標準(standard,criterion)樣本應盡量接近“理想”。全國應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但我國地域遼闊,各地也可建立適用于本地區的正常值。可建立省級正常值,但不能取代全國統一標準。有條件地區也可同時使用國際通用標準和國內標準。國際標準通常適用于群體差異較小的兒童期(尤其嬰幼兒和學前期)。青春期開始后種族遺傳影響將顯著增大,故以本國標準更為適宜。盡量使用先進的統計方法,使選出的界值點盡量精確。作為“標準”,其界值點都應以有臨床癥狀為依據。正常值和“標準”第22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制訂調查計劃1.抽樣(sampling)對象的代表性和抽樣的隨機性。所有對象都有被檢測的機會。2.樣本量各亞群人數都應達到150人(青春期200人)以上。特殊調查人數要求據具體情況而定(兒童高血壓、風濕熱、腫瘤等,發病率低,樣本量應相應增加)USA:NationalcenterforHealthStatistics(NCHS):0~18歲人群身高、體重以每月為一組2023/7/323第23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分組(6歲前)一月內新生兒為一組1~6個月,每月一組7~12個月,每2個月一組1~2歲,每3個月一組3~6歲,每6個月一組2023/7/324第24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年齡的計算我國按實足年齡(測試年月日-出生年月日)計算。凡滿7歲到差一天滿8歲者都為7歲。國外有按6歲半到7歲半前一天為7歲的算法。比較國家間的資料時應注意消除該差異。4.精選調查指標選擇有針對性的指標。合理選擇不同類指標,以提高指標體系的預測水平。指標并非越多越好,同類指標宜少而精。所有指標都應是公認的,易測試,重復性好。2023/7/325第25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5.設計調查表格一次一人一表名稱規范附清晰、簡潔的填表說明調查表由3部分組成:受試者一般情況調查、測試項目測試者姓名、調查日期等項目統一編碼準確標明度量衡單位制訂調查計劃2023/7/326第26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向當地(或高校)倫理委員會提交申請報告。知情同意。凡對實驗對象可能造成傷害的試劑或藥品(如放射性同位素)都不得用于兒童少年。正確對待對照組。三、遵循倫理學原則遵循倫理學原則第27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檢測儀器和方法追蹤調查應自始至終使用同一種器械。2.檢測時間追蹤調查時個體的測量時間應相對固定。全天測量應盡量將同年齡對象均勻分配在上、下午。安排現場檢測時間應考慮季節、生活制度等對生長發育的影響,一般宜在5~6月或9~10月。四、調查實施細則第28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技術培訓4.檢測程序

各項目按規定順序流水作業,以免漏測。血壓、脈搏、心肺聽診等應在安靜場合進行,檢測前應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測量體重前應排空大小便。由外面進入室內時,應至少適應30分鐘才可檢查視力。素質(尤其耐力素質)的測試通常放在最后。調查實施細則第29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人員檢驗結果一致性;前后一致性;“標準”一致性。2.現場檢驗逐一檢查缺項、漏項;記錄準確、字跡清楚;計算誤差率公式為P=[∑n/(A*N)]×100%。若P>5%,應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改進。若P>20%,當日全部檢測數據應作廢,并重新測試。

五、質量控制第30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測試誤差計算舉例:在體質調研工作中,工作人員抽查某調查點調查質量。對10名兒童身高、體重、胸圍進行復測。結果發現身高超標1人,體重超標1人,體重、胸圍均超標1人,請計算測試誤差。∑n=1+1+2=4A=3N=10P=∑n/(A*N)*100%=4/(10*3)*100%=13.33%體質調研對形態誤差的要求:身高:±0.5cm

體重:±0.1kg

胸圍:±1.0cm第31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布局(流水線):形態----機能------健康檢查-----素質流程:預調查修正調查方案正式調查資料檢驗(現場資料檢驗和運算前的邏輯檢驗)①預調查:檢驗設計的合理性;掌握和熟悉檢測程序和方法。②現場檢驗:核對調查表所有項目的填寫結果(無缺、漏,無明顯邏輯錯誤、字跡清楚、填寫合乎規范),并計算測試誤差。(提高質量控制水平的重要環節)第32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邏輯檢驗剔除不符合條件的調查表(缺、漏,明顯邏輯錯誤等),根據不同指標的兩極值(最大上下限范圍)做為邏輯檢驗的界值。第33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三節生長發育評價一、等級評價法二、離差曲線圖法三、指數法四、百分位數法五、Z分法六、LMS法七、生長速度評價八、發育年齡評價2023/7/334第34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Appraisal(Evalution)是指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評估、判斷,從而確定個體或群體所處的發育等級或水平。生長發育評價由生長發育水平、生長速度、發育勻稱度(指標間相互關系)和體質綜合評價四類內容組成。既可評價個體,也可評價群體的發育情況。需根據目的選擇適宜方法并進行組合。理想的評價方法是:既針對個體也可針對群體;所用指標測定簡便、精確;評價結果直觀、形象;重復性較高。2023/7/335第35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生長發育評價的意義

幫助了解個體生長狀況及其在相應群體中所處的位置(屬于什么等級、是否異常、發展趨勢怎樣等);為診斷發育障礙、評價營養狀況、提供保健咨詢及選拔專門人才(運動員)等提供科學依據;反映社區健康水平;通過觀察評價某些指標的變化,了解各種保健措施對生長發育的影響。2023/7/336第36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根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的均值(

)、標準差(s)和位置的遠近,劃分成5、7或9個等級。一、等級評價法第37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評價個體:將實測值與正常值比較,確定等級。評價群體:評價每一個體,確定其等級,計算各等級的人數及構成比,并與理論值比較。優點:方便、快捷,適用于基層。缺點:對偏態分布指標(如體重、BMI)的評價不夠精確。結果只能針對單項指標,無法反映勻稱程度。不能直觀反映動態變化。等級評價法第38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以年齡為橫軸,指標為縱軸,將m、m±1s、m±2s值分別標示在坐標圖上(曲線圖法實際就是等級法的圖形化),連成標準曲線。標出個體實測值,判斷生長現狀。連接個體幾年的值,觀察動態發育趨勢。二、曲線圖法

(curvemethod)第39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23/7/340第40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優點:使用簡便、結果直觀。既可評價個體也可比較群體。缺點:需分男女,事先準備好針對不同指標的分年齡圖。曲線圖法第41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常用指數有三類,可交叉配合使用。評價體型:由身高、坐高、胸圍等指標組成。評價營養狀況:BMI、體重/身高等。評價生理功能:握力/體重、肺活量/身高等。三、指數法第42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BMI(體重kg/身高m2)區別Kaup指數*104。被廣泛用于建立營養不良、超重/肥胖等篩查標準。2.身高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cm)*100%],又稱克托萊(Quetelet)指數,反映人體充實度。均值隨年齡增長而增大,女18歲、男20歲后趨于穩定。第43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標準:<20消瘦20~23正常

≥24超重≥28肥胖第44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勞累爾(Rohrer)指數[(體重kg/身高cm3)*107],反映人體單位體積充實度。能較敏感反映體型胖瘦。受身材高矮的影響較大。4.身高胸圍指數[(胸圍cm/身高cm)*100%],反映胸廓發育狀況。均值在青春期突增高峰前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高峰后隨年齡增長而上升,成年后趨于穩定。第45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5.身高坐高指數[(坐高cm/身高cm)*100%]

可據此將體型分成長軀型、中軀型、短軀型等類。該指數從新生兒開始,曲線隨年齡增長呈“V”型變化;青春期突增高峰前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高峰后隨年齡增長而上升,成年后趨于穩定。6.肩盆寬指數[(盆寬cm/肩寬cm)*100%],主要適用于青春期。女性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男孩7歲后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青春期開始后尤其明顯。第46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7.握力體重指數(左右手平均握力kg/體重kg)和背肌力體重指數(背肌力kg/體重kg)8.肺活量身高指數(肺活量ml/身高cm)和肺活量體重指數(肺活量ml/體重kg)青春期前,男女指數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青春期后,男性隨年齡增長繼續上升,女性逐步下降。前者更常用。第47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指數法的弱點是比較機械,應結合專業知識合理解釋評價結果。應用時還應注意:充分考慮體型的種族差異。多數指數呈偏態分布,建立評價正常值前,應先作正態化處理。指數法第48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原理同離差法,有表、圖兩種形式。形象直觀,使用方便。也適用于動態觀察或群體比較。百分位數法可應用于偏態分布的指標,但制定的正常值曲線兩端(P3、P97)擺動過大,影響評價的準確性。將年齡別身高曲線圖和體重、BMI等圖結合,是目前國內外通行的生長發育評價標準制定方式。四、百分位數法第49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23/7/350第50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百分位數法2023/7/351第51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以中位數為中心,將資料從偏態分布轉換為正態分布(轉換方法見計算公式),再取±1z、±2z、±3z值為界值點,建立正常值。計算公式為:z=(M-x)/s。由此確定發育等級:>2z,上,1z~2z,中上;±1z,中;-1z~-2z,中下;<-2z,下。五、Z分法第52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z值和百分位數有對應關系優點:沒有單位,顯著方便了個體、群體間的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而不用考慮性別、年齡等因素。缺點:樣本的偏態分布狀況未從根本上得到糾正,仍會對評價的準確性造成不利影響。Z分法第53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LMS法由英國學者Cole(1992)在Van’tHof利用Box-Cox把握度轉換消除偏斜度理論基礎上創建,并首先應用于生長發育評價。首先根據實測數據計算出各個年齡組的L、M、S值,再利用三次樣條函數進行曲線平滑和擬合,分別得到以年齡為自變量的L、M、S三條曲線。L為Box-Cox的把握度。M為L值對應的正態化中位數。S為L值對應的正態化變異系數。只要讀取某性別-年齡組的L、M、S值,就可依據公式計算該組任何一個百分位數或z值。六、LMS法Leastmeansquare第54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23/7/355第55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23/7/356第56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23/7/357第57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計算L、M、S值;以城男6歲為例將該組BMI數據取自然對數,求均值M1和標準差S1,計算M1的幾何均數Mg,并直接定義S1為Sg。計算BMI原始數據均值M2和標準差S2;M2即算術均數Ma,S2除以Mg得算術變異系數Sa。將BMI實測值取倒數,求均值M3和標準差S3,計算M3的倒數(調和均數)Mh,S3則乘幾何均數Mg得調和變異系數Sh。計算Box-Cox的把握度L(標準誤=)A=log(Sa/Sh)B=log(SaSh/Sg2)L=-A/(2B)第58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計算該L值對應的正態化變異系數SS=Sgexp(AL/4);標準誤=計算該L值對應的正態化中位數MM=Mg+(Ma-Mh)L/2+(Ma-2Mg+Mh)×L2/2;標準誤=計算各LMS修正百分位數值公式:C=M(1+LSZ)1/L以P3、P50和P97為例,公式分別為:C3=M[1+LS×(-1.881)]1/LC50=M[1+LS×0]1/LC97=M[1+LS×1.881]1/L第59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LMS法的優勢:對百分位數法、Z標準差法既沿襲又修正。所制成的正常值或標準可精確到個位,甚至小數點后1位。各相鄰百分位數值間不會出現交叉、顛倒或重疊,精確性顯著提高。LMS法第60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常用的指標有身高、體重、頭圍(3歲以下)等,其中身高最常用。主要指標有兩項:年增長值(annualincrement)年增長率(annualincrementrate)七、生長速度評價第61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年增長率的計算公式:然后,利用下列二項二次平均法公式計算修勻值。生長速度評價大多用于群體。個體生長速度評價的最常用方法是生長監測圖(growthmonitoringprofile)。生長速度評價第62頁,講稿共7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指用某些形態、生理功能指標和第二性征的發育水平及其正常變異,制成標準年齡,評價個體發育狀況。目前常用的有四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