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麗水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教學質量監控(期末)語文試題卷本試題卷共
8
頁,四部分,24
題。滿分
150
分,考試時間
150
分鐘。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卷上。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流水號、考生號填寫清楚。一、現代文閱讀(34分)(一)現代文閱讀1
(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什么是象征?我斗膽自創一個簡單好懂的解說:“象征者,取象于物,以表喻人或事(境)之特征也。”象征包含著譬喻的因素,但譬喻并不總能構成象征。比方《紅樓夢》里說李紈是個“佛爺”,這是個比喻,不是“象征”。等到群芳夜宴,祝壽怡紅,李紈伸手一掣,掣得的是一枝老梅(花名酒籌),正面鐫著這梅枝,反面刻著“竹籬茅舍自甘心”一句古詩——這,才是她的象征。《紅樓》一書中,另有一個總括的、特大的象征,就是大觀園之命脈,曲折流貫全園,映帶了各處軒館臺榭的那條溪水的名字——沁芳!“沁芳”表面上原是為一座亭子而題的,但實際上溪、橋、閘、亭通以“沁芳”為名,可見其重要。雪芹寫《紅樓夢》,為什么要特寫一座大觀園?據脂硯齋的批語說是:“只為一葬花冢耳。”這種批語,至關重要,但也被人作了最狹隘的理會,以為修建了一座大觀園,只是為了寫“黛玉葬花”這個“景子”。要領會雪芹的深意,須不要忘掉下面幾個要點:(一)“寶玉系諸艷之貫,故大觀園對額,必待玉兄題跋。”寶玉是親身目睹群芳諸艷不幸結局的總見證人,他題“沁芳”,豈無深層涵義。(二)寶玉與諸艷搬入園后,所寫第一個情節場面就是暮春三月,獨看《西廂記》至“落紅成陣”句,適然風吹花落,也真個成陣,因不忍踐踏滿身滿地的落紅,而將花片收集往沁芳溪中投撒,讓萬點殘紅隨那溶溶漾漾的溪水流逝而去——這才是“沁芳”的正義。(三)雖然黛玉說是流到園外仍舊不潔,不如另立花冢,但雪芹仍讓她在梨香院墻外細聆那“花落水流紅”的動心搖魄的曲文,并且聯想起“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前人詞句,不禁心痛神馳,站立不住——試問:他寫這些,所為何來?很多人都只是著眼于寫黛玉一人的心境,而體會不到在雪芹的妙筆下,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給“沁芳”二字作出活生生的注腳。“沁芳”,就是“花落水流紅”的另一措語,但更簡靚,更含蓄。流水飄去了落紅,就是一個總象征:諸艷聚會于大觀園,最后則正如繽紛的落英,殘紅狼藉。群芳的殞落,都是被溪流“沁”漬而隨之以逝的!(選編自周汝昌《紅樓十二層》)材料二以大觀園為代表的現實生活場景的描寫與刻畫就是一個大的象征,它與寓言象征神秘世界步步呼應,層層推進,揭示現實生活的本質。其中最突出、最典型、最能感人至深的是黛玉葬花了,并且黛玉葬花的象征性是一個系統,連續不斷,前勾后連,首有渲染、鋪墊,后有豹尾之應,中有葬花之高潮,一步步把小說的悲劇性情結推向極致。《紅樓夢》第五回“警幻仙曲演紅樓夢”,就唱出了林黛玉葬花的前音,當賈寶玉剛進入太虛幻境,就有一歌“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中,“飛花逐水流”句就暗示了后來“花落水流紅”的葬花。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中,也有葬花的鋪墊與渲染。在給那個入園第一個主景“壓水而建的一座橋亭”題名,眾人皆不稱其意,唯獨賈寶玉的“沁芳”令向來不肯假以顏色的賈政也捻須不禁,滿意有加,加之賈寶玉的題聯“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的高超,使得賈政不得不復又“點頭微笑”。這里的“沁芳”和“三翠”
“一脈香”對聯“大有深意”。所以元春省親一完結,眾姊妹和寶玉搬進園中居住,作者安排情節的第一個大的活動就是“寶玉葬花”。并且把“葬花”分三個階段鑲金嵌玉于其他故事情節中,欲擒故縱,時隱時現,妙趣橫生。第一階段是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中,賈寶玉面對紛落桃花,以花喻人,唯恐踐踏了“花瓣兒”,把它兜起來,抖落在池內,可沒想到同病相憐的林黛玉對落花更有深情和境界,早已準備了花鋤、紗囊、花帚、花冢,讓它“埋在那里,日久隨土化了”,免遭蹂躪!第二階段是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明寫寶玉,暗寫黛玉,“把那花兒兜起來,登山渡水,過樹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和黛玉葬桃花的去處。”第三階段則是林黛玉傷情悼義、吟出那千古流芳的《葬花詞》,這是高潮,也將黛玉葬花的悲戚境界和悲劇歸宿和盤托出。在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與第二十七回“餞花”遙相呼應,眾女子抽簽為讖,皆是“名花”,這是黛玉葬花象征意義的擴而展之,暗示著她們的悲劇命運。到了高鶚《紅樓夢》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癡情”,恰恰應讖了《葬花詞》所唱出的“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林黛玉于此憐花自憐,自憐憐花,將花擬人,又將人擬花,至此黛玉葬花的描寫與刻畫才基本收束。“黛玉葬花”富有極強的象征意義,花之薄命與閨中女兒又何其相似!曹雪芹懷著沉痛的心情,把哀感頑艷的形象,付與一個個絕代佳人,于是“黛玉葬花”這一動人形象,詩意的象征,廣為流傳,成為家喻戶曉的精彩章節。(選編自劉榮林《寓言性本體性象征質實性
大觀園太虛境人生悲劇情》)材料三大觀園的寓意層面太虛幻境在前八十回總體是隱在現實故事的背后,給人世的繁華熱鬧襯上了虛幻的底色,這種虛幻暗示著寶玉和眾少女自由快樂的不真實性以及必有的悲劇結局。后四十回則把寓意層放到了明處,讓幻境人物直接出現在大觀園的現實層面,現實與幻境不是一虛一實互為表里,而是荒誕在現實中合理存在了。這與曹雪芹似幻實真的深意大相徑庭,大觀園悲劇命運給讀者的審美情感至此化為烏有。曹雪芹是個有著積極浪漫主義精神的現實主義者,他建下這座充滿象征意義的完美園林,又讓它隨著園中主人公們被摧殘、扼殺的悲劇命運走向不可避免的衰亡。然而在高鶚的后四十回續書中,大觀園在精神內容與結構上的重大作用被削弱了,被寫成一個鬼魅橫行的神秘去處,差距之大,令人深思。(選編自陳杰《幻境和現實的交錯與重疊》)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佛爺”和“老梅”兩個事例,說明象征包含譬喻的因素,但譬喻并不總能構成象征。B.大觀園里諸多景致如溪、橋等都以“沁芳”為名,“沁芳”是“群芳隕落”的總象征。C.前勾后連的“黛玉葬花”,是富有極強象征意義的系統,與寓言象征神秘世界相呼應。D.后四十回高鶚忽視對大觀園的描寫刻畫,削弱了它在精神內容與結構上的重大作用。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關于什么是“象征”,周汝昌自創一個定義,說明別的說法不好懂不嚴謹。B.材料一,周汝昌引用脂硯齋的批語“只為一葬花冢耳”,闡述了大觀園的深層含義。C.材料二,指出“葬花”分階段鑲嵌到其他故事情節中,產生時隱時現、妙趣橫生的效果。D.材料三,大觀園的寓意層面是否隱在現實故事背后,成為評判高鶚續作優劣的標準。3.下列選項,與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象征含義”不同的一項是(3分)A.《紅樓夢》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寶玉在太虛幻境聞的“群芳髓”香、喝的“千紅一窟”茶和飲的“萬艷同杯”酒。B.《紅樓夢》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林黛玉在梨香院墻角邊聽的“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C.《紅樓夢》第五回中,寶玉在秦可卿屋里看到的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D.《紅樓夢》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麝月掣的簽面上的茶縻花,題著的“韶華勝極”四字,和寫著一句舊詩“開到茶縻花事了”。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闡述了《紅樓夢》中的“象征性”,但角度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5.《紅樓夢》中有許多含有象征意味的諧音現象,如人名、齋名、判詞等,請你舉出兩例并簡要說明。(4分)(二)現代文閱讀11
(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作品,完成
6~9
題。套中人(節選)契訶夫在米羅諾西茨科耶夫村的盡頭,誤了時辰的獵人在村長普羅科菲的谷倉里過夜。他們就兩個人:獸醫伊凡和中學教師布爾金。伊凡這會兒出來打獵,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中學教師布爾金每年夏天都住在P
伯爵家,這些年來對這個地區已經了如指掌了。他們沒有睡覺,講著各種各樣的故事。除了其他事情,他們還談到村長的妻子瑪芙拉。她身體健康,也不愚蠢,可是從沒走出過她家鄉的村子,一生中從沒見過城市或鐵路,最近十年一直坐在爐灶邊,只有晚上出門到街上走走。“這有什么可奇怪的!”布爾金說,“我只是想說像瑪芙拉這樣的人沒什么稀奇。沒有必要往遠處看,兩個月前,我的同事-希臘語教師別里科夫在我們城里去世了。你肯定聽說過他。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即使在最晴朗的天氣他也穿著套鞋和暖和的棉衣,帶著雨傘。他的雨傘裝在一只套子里,手表也裝在一只灰色羚羊皮套子里,當他拿小刀削鉛筆時,他的小刀也裝在一只小套子里;他的臉好像也裝在套子里,因為他總是把臉藏在豎起的衣領里。他戴著黑眼鏡,穿著法蘭絨衣服,用棉花塞著耳朵,坐上出租馬車總要叫車夫把車篷放下。簡單地說,這個人表現出一種經常的、不能克服的沖動,要把自己包起來,就是說要給自己做個套子,讓自己與世隔絕,不受外界影響。現實讓他煩惱,讓他害怕,總是令他不安。也許是為了替自己的膽怯和對現實的厭惡辯護,他總是贊美過去,贊美那些從未存在過的東西;甚至他教的古典語言事實上也成了他的套鞋和雨傘,讓他借此躲避現實生活。”“‘哦,希臘語多么洪亮,多么美妙啊!”他會帶著贊美的口吻說,像是要證明自己的話,舉起手指,念道:‘人!’”“別里科夫還試圖把他的思想也藏在套子里。只有寫著禁止什么的政府公告和報紙文章對他來說一清二楚。當有公告禁止男孩晚上九點以后上街,他就覺得清楚明確,這種事是禁止的,這就夠了。任何批準或允許的事總讓他有疑慮,覺得模糊不清,沒說明白。每當城里獲準開設戲劇俱樂部、閱覽室或茶室,他就會搖著頭輕聲說:‘當然這是可以的,這很好,可我希望不會引發什么事情!’”“任何違反法令、偏離常軌、不合規矩的事,即使在別人看來不關他的事,也會讓他沮喪。如果他的一位同事去教堂遲到了,或者有傳言說中學男生胡鬧了,或者有人看見一位女教師晚上和一個軍官在一起,他就心神不寧,說他希望不會出什么事。在教師會議上,他的小心、謹慎,他對男子中學和女子中學里年輕學生的不良行為和對班級里吵鬧現象的獨特想法,簡直是折磨我們。”“哦,他希望這不要傳到當局耳朵里;哦,他希望不會出什么事;他認為如果把二年級的彼得羅夫和四年級的葉果羅夫開除會很好。你知道嗎,他就憑他的哀嘆、沮喪,憑他蒼白的小臉上的黑眼鏡,把我們打垮了。我們讓步了,扣了彼得羅夫和葉果羅夫的行為分,罰他們課后留校,到最后把他倆都開除了。教師們都怕他,甚至校長也怕他。你能相信嗎,我們這些教師都是有思想的正派人,受的是屠格涅夫和謝德林的教育,可這個穿著套鞋、拿著雨傘的小男人,竟然控制了整個中學十五年之久!不光中學,事實上他控制了整座城市!女士們星期六不敢辦私人的戲劇演出,生怕他聽見;他在場的時候牧師也不敢吃肉和打牌。在別里科夫這種人的影響下,我們城里的人在過去十到十五年里變得什么都怕。他們不敢大聲說話,不敢寄信,不敢交朋友,不敢讀書,不敢幫助窮人,不敢教人讀書寫
字……”“一個月后別里科夫死了。我們都參加了他的葬禮——兩所中學和神學院的人都去了。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溫和、愉快,甚至高興,好像很高興終于被放進一個套子里再也不用出來。是啊,他的理想實現了!好像為了表示對他的敬意,葬禮那天天色陰沉,下著雨,我們都穿著套鞋、打著傘。”“必須承認埋葬別里科夫這樣的人非常令人愉快。從墓地回來時我們都神情肅穆,沒人想表現出愉快的心情——這種心情多年以前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都經歷過:大人出去了,我們可以在花園里玩一兩個小時,享受一下充分的自由。”“我們心情很好地從墓地回來。可是不到一個星期,生活又回到從前了,一樣陰郁、壓抑、沒有意義。事實上,雖然我們埋葬了別里科夫,可還有多少這樣的‘套中人’活著呢,將來還會有多少呢!”“確實如此。”伊凡點上煙斗說。“將來還會有多少呢!”布爾金重復了一遍。中學教師走出谷倉。他矮矮胖胖,完全禿頂了,黑胡子長到腰。“是啊,確實如此。”伊凡又說了一遍,“如果你愿意,我也給你講個很有教益的故
事。”“不,我們該睡覺了,”布爾金說,“明天講吧。”他們走進谷倉,躺在草堆上。他倆剛蓋上被子準備入睡,突然聽見輕輕的腳步聲啪嗒,啪嗒……走了一會兒又停住,一分鐘后又響起啪嗒聲……“是瑪芙拉。”布爾金說。腳步聲漸漸消失了。“你看見、聽見人們撒謊,”伊凡說,翻了個身,“他們因為你容忍他們撒謊而叫你傻瓜。你忍受侮辱,不敢公開說你站在誠實和自由的人一邊,你自己也撒謊,還微笑:這么做只是為了一片面包,一個溫暖的角落,一個一文不值的小官銜。不,不能再這樣活
下去。”“好了,你扯到別處去了,伊凡,”中學教師說,“睡覺吧!”十分鐘后布爾金睡著了。可伊凡不停地嘆氣,翻來覆去;后來他起來,又走到外面,坐在門口,點上煙斗。(節選自諸逢佳譯本,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布爾金對“套中人”現象司空見慣,他說瑪芙拉“這樣的人沒什么稀奇”,然后講述怪人別里科夫的故事,以此表達自己對現實的清醒認識。B.別里科夫“總是贊美過去,贊美那些從未存在過的東西”,甚至也贊美自己教的古老的希臘語,說明他對過去生活的懷念和對社會現狀的不滿。C.“別里科夫還試圖把他的思想也藏在套子里”,只認可“寫著禁止什么”而疑慮“批準或允許的事”,體現他是個有自己思想和行為準則的人。D.從全文看,伊凡內心壓抑,“出來打獵,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想暫時逃避現實;聽了布爾金的故事,對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心情更加沉重。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第二次寫到村長的妻子瑪芙拉,著重描寫她腳步的啪嗒聲,既呼應開篇,使結構嚴謹,又渲染了氛圍,強化“套中人”形象。B.小說運用夸張與諷刺的手法,描寫別里科夫整天躲在“套子”里;把“整個中學”轄制了“足足十五年”,連“全城都受著他轄制”。C.作者善于從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中取材,看似信手拈來,但微不足道的生活瑣事也能反映出復雜的人物關系,使情節曲折離奇。D.小說語言簡潔平實富有表現力。如對別里科夫的一句口頭禪“希望不會出什么事”,就鮮明地表現出別里科夫膽小、迂腐的性格。8.劃線句詳細描寫了別里科夫的各種“物件”,卻唯獨沒有關于他個人面部特征的描寫,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5
分)9,選文呈現的是“故事中的故事”,教材則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請從敘事的角度說說你更欣賞哪一種?(6
分)二、古代詩文閱讀(40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6小題,2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5
題。秦王拜斯為客卿。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于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斯乃上諫書曰: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夫物不產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卒用其計謀。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為皇帝。以斯為丞相。夷郡縣城,銷其兵刃,示不復用;使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后無戰攻之患。(節選自《史記·李斯列傳》)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少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3分)會韓人A鄭國B來C間秦D以作E注溉渠F已而G覺H秦宗室大臣I皆言J秦王曰1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
舉:攻克,占領B.杜私門,蠶食諸侯
杜:堵塞,封閉C.民無異國,四時充美
充:豐裕,繁盛D.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赍:憑借,借助1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A.書,指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政見的一種文體。與《答司馬諫議書》《與朱元思書》中的“書”意思相同。B.戎,古代對西部各少數民族的稱呼。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自稱華夏,稱華夏周圍的族人為東夷、西戎、南狄、北蠻。C.陛,宮殿。古代臣子不敢直達皇上,就把建議告訴在陛下的人,請他們轉達,所以用“陛下”代稱皇上。D.黔,黑。古代常以服飾的顏色、質地等鮮明的特征,顯示穿者的尊卑貴賤或性別職業,如黔首、巾幗、布衣、白丁、青衫等。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轉移風氣改變習俗,因此百姓殷實富裕,國家繁榮富強,百姓樂于為國效力,諸侯親附歸服。B.因李斯上書勸諫,于是秦王下令廢除逐客詔令,重新恢復李斯廷尉的官職。秦國經過二十多年的戰爭,終于統一了天下。C.秦統一天下后,任命李斯為丞相,拆除郡縣城墻,銷毀民間兵器,以加強對人民的統治;取消分封制,使國家沒有戰爭的禍患。D.李斯站在“跨海內、制諸侯”一統天下的高度立論,綜合運用鋪陳、排比、對偶等手法,理足辭雄,增強了文章感染力。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4分)(2)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4
分)15.李斯提出“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的理由有哪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3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
16~17
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
9分)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16.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詞人罷官北歸,時近中秋,途經洞庭,寫下這首描摹洞庭月色的詞,營造出一個光風霽月、坦蕩無垠的藝術意境。B.“更無一點風色”,湖上萬里無云,水波不興,與其說實寫湖面的平靜,不如說是展現了作者的內心世界。C.“著我扁舟一葉”,扁舟附著于萬頃碧波,充溢著一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透露出詞人隱遁江湖的心境。D.“素月”“明河”兩個意象點出了天穹地壤之間空明澄澈的特征,“分輝”“共影”則寫出了秋水長天一色的美景。17.“表里俱澄澈”不僅寫景,更是作者處世態度的寫照。詞的下闋中還有哪些為人處世之道值得我們學習?(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
8分)18.補寫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阿房宮賦》中,杜牧斥責秦的統治者對百姓毫無限度地搜刮,
自己卻揮霍無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2)蘇洵在《六國論》中講述趙國敗亡的原因時說“________,________”,指出殺害良將是導致國家滅亡的原因之一。(3)《登岳陽樓》中“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意境闊大,景色宏偉奇麗。(4)鷺是古代詩歌里常見的意象,在古詩文里描寫“鷺”的詩句有“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16分)(一)語言文字運用1
(本題共3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杭州
2023
年第
19
屆亞運會火炬——“薪火”,莊重大氣的造型與智能環保的設置,通過火炬手們的手手相傳,向世界展現中國制造的硬核力量和中國設計的獨特創意。火炬造型自下而上“生長”,由炬基、炬身、炬冠三部分組成。炬冠上的出火口,設計源自“琮”最早的甲骨文字形“
”,外方內圓,相融相生,寓意火炬之光在火炬之內
①
“薪火”,喻意著中華文明
②
。火炬以玉琮為表征,以人文歷史和山川風物為主干,既是對中華文化的致敬和傳承,也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明璀璨的光芒。“薪火”,展示了浙江智造的魅力。火炬以天然圣火與智能技術為雙核支撐,在歷屆大型賽事火炬設計中3。19.請依次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20.下列選項中引號,與文中加點處的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主觀主義的東西,表現在黨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說里面,卻生怕人家駁,非常膽怯,于是就靠裝樣子嚇人;以為這一嚇,人家就會閉口,
自己就可以“得勝回朝”了。B.鯉魚和我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從來不進入對方的世界,我們之間被水面這一薄薄的“柵欄”分隔開來。C.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D.他比先前并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但也還未留胡子,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后即大罵其新黨。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2分)(二)語言文字運用I1(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3
題。講理的倡議往往來自于①,為什么有人可以不講理?或者說為什么總有一些情境讓講理成為不可能?我們必須承認講理是高度情境化的。講理,是在某一個情境中的兩個或更多的人展開的、嘗試達成共識的行動。講理并不是為了改變情境,而是為了改變情境中不同主體對自身選擇所做出的價值判斷。不講理,即指講理行動中的對方不遵守一種被你認為合適的理,因為雙方堅持的“理”不同,②
。即使我們都承認講理作為一種規范的重要性,③。可見,講理的難處在于我們嘗試將寬泛意義的規范轉變為具體情境中的行動,這實際上是在跨越從規范到現實的鴻溝。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2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2分)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四、作文(60
分)民間有一句俗語“認理不認人,不怕不了事”,說的是只要認理、講理,難事就不會難辦;而生活中也會遇到不可理喻、對牛彈琴的處境,與語言文字運用11闡述的講理之難非常相似。“說理”是難還是易,人們的感受不盡相同。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3.06)選擇題(33
分,每題
3
分)題號12367101112131620答案DACDCDFHDDBCB1.D(“忽視”錯誤)2.A(“不嚴謹”無中生有)3.C(不能體現材料一和材料二群芳殞落的象征含義)4.①材料一,作者從“沁芳”的深層含義來象征大觀園諸女子的悲慘命運。②材料二,作者從“黛玉葬花”的系列情節來象征大觀園諸女子的悲慘命運。(4
分)5.示例①賈寶玉:“假寶玉”,是一塊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頑石”。②蘅蕪苑:“恨無緣”,表示薛寶釵雖然嫁給了寶玉,但她最終依然和寶玉無緣做真正的夫妻。③“玉帶林中掛”:“玉帶林”倒過來讀即是“林帶玉”,恰是林黛玉的諧音;玉帶是貴人系在腰間的,這時沒人系,卻掛在林中,有明珠投暗、懷才不遇之義。(4分,每點
2
分)6.D(A“以此表達自己對現實的清醒認識”錯,只是為了向伊凡講述一個稀奇的故事;B“說明他過去生活的懷念”錯,是為了躲避現實;
C“體現他是個有自己思想和行為準則的人”錯,他沒有自己的思想。)7.C(人物關系并不復雜)8.①用漫畫的筆法寫出套子的特點;②讓別里科夫封閉、恐懼、精神高度集中的心理狀態更形象鮮明;③說明表現的是“一類人”而不是個體。(5
分。1
點
2
分,2
點
4
分,3點滿分。)9.觀點一①原著是故事套故事,延緩了敘述的節奏,拓寬故事的空間。②人物增多,除別里科夫外,還寫出了其他人的思想狀態與生活方式,揭示套中人不僅是一個人更是一類人,使主題更豐富。③運用全知視角,突破局限,更客觀自由。(6
分,每點
2
分)觀點二①增強故事的真實感。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用“我”的耳聞目睹向讀者講述別里科夫的故事,更加真實可信,感染力更強。2使敘事節奏加快,直奔故事主體,結構更加緊湊。③跟原著相比更拉近作品與讀者的距離,增強讀者代入感。(6分,每點
2
分)10.DFH11.D(送給,付與)12.D(A.《答司馬諫議書》《與朱元思書》中的“書”指書信。B.“南狄、北蠻”錯,應為“南蠻、北狄”。C.
"陛”宮殿的臺階。)13.B(重新恢復李斯客卿的官職,
“廷尉”是李斯升遷后的官職)14.(1)這五位先生,都不是出生在秦國,但是穆公重用他們,吞并了二十個國家,于是稱霸于西戎之地。(4
分。重點字詞“產”“并”“霸”、定語后置各
1
分。)(2)河海不舍棄細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廣;君王不拒絕民眾,所以才能顯示他
的恩德。(4分。重點字詞“擇”“就”“卻”“明”各
1
分。)15.①從歷史上看,客卿對秦國有功;
2逐客是重物輕人,不利統一大業;③逐客是幫助六國,會危及國家安全。(3
分)16.C(主要是表現詞人廣闊浩蕩的心境,并非“隱遁江湖”。)17.遭遇挫折,面對困境時①保持自己光明磊落、心地純潔、肝膽照人的高潔人格;②要有堅持、淡定的豁達心境;③要有自信、樂觀的胸懷。(6分,結合詩句分析有理亦可給分)18.(1)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2)洎牧以讒誅
邯鄲為郡(3)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4)彩舟云淡
星河鷺起(8分。第四句如寫“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等也給分。)19.①周而復始(源源不斷、連綿不絕等亦可給分);②薪火相傳;③獨樹一幟(或脫穎
而出)。(3分,每空1分)20.B21.以莊重大氣的造型與智能環保的設置,通過火炬手們的手手相傳,向世界展現中國設計的獨特創意和中國制造的硬核力量。(2分,
“以”
“中國設計的獨特創意和中國
制造的硬核力量”各1分)22.①不講理的現實②導致不講理現象的發生(或導致講理無法持續的結果)③也要關注講理的情境性(6
分)23.①把“講理”由社會規范轉變為真實行動的過程比喻成跨越鴻溝;②形象生動地揭示了講理過程的艱難。(2分)24.(60分)(一)題解1.審題:俗語“認理不認人,不怕不了事”,說明當事人雙方有一個共同的態度,“理”是解決矛盾的關鍵,突出“理”的價值,表明“講理”可行易行。“不可理喻”
“對牛彈琴”,則又描述了有理講不通情形,表明“講理”的艱難,甚至無理可講。語言文字運用11,分析了有理講不通深層原因,指出“講理”是高度情境化的活動。綜合題目材料意思,我們發現,
“講理”的“難易”,受講理時條件限制,即關注“情境”,“講理”或可化難為
易。2.立意參考:(1)講理看情境,難易有分別(2)細察對象,高效講理(3)至理必講,不避難易(二)作文評分標準作文基準分:44
分第一檔:考生能清楚認識到“講理”“難易”產生的關鍵原因,闡明解決問題的正確看法,指出現實意義,觀點鮮明,結構嚴謹,語言精煉,52分以上。第二檔:能夠準確立意,較為清楚分析“講理”存在“難易”的原因,闡述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結構相對完整,邏輯比較清楚,語言流暢、較為生動。44分-51分。第三檔:考生能從材料著手,展開論述,闡述“講理”客觀存在“難易”問題,但不能清楚地分析“講理”產生“難易”的關鍵原因。38分-43分。第四檔:考生僅強調“講理”的“難”或“易”,對產生“難”或“易”的原因也缺乏論述,或者隨意論述,視為偏離題意。28
分—37
分。第五檔:脫離材料,另起爐灶,自說自話,字數嚴重不足(少于
400
字),27
分以下。說明:①每個錯別字扣
1
分,重復的不計,扣滿
3
分為止。②缺題目,扣
2
分。③不足字數,每少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考山東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附答案
- 第五冊語文全冊教案
- 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營銷)復習備考題庫大全-上(單選題)
- 第一技師學院廣電設備改造項目招標文件
- 北京白癜風冶療相關費用
- 2025購房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二手車交易買賣合同協議書
- 施工咨詢服務合同樣本
- 體育教練員技能及訓練方法題庫
- 環保行業綠色產業技術創新與推廣策略
- 電梯電磁兼容檢驗技術解決方案
- 用人單位勞動合同書范例
- 數學-江西省部分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聯合檢測(一模)試題和解析
- 運動營養學(第三版)全套課件第1-10章
- 浙江省溫州市2024年九年級數學八校聯考學生素養檢測中考模擬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審定版
- 2025屆甘肅省白銀市部分學校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物理試題(含答案)
- 雅安建筑垃圾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1年中國工業自動化設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5年倉儲物流合作管理協議
- 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二試卷真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