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慶市中考歷史真題(A卷)(解析)_第1頁
2023年重慶市中考歷史真題(A卷)(解析)_第2頁
2023年重慶市中考歷史真題(A卷)(解析)_第3頁
2023年重慶市中考歷史真題(A卷)(解析)_第4頁
2023年重慶市中考歷史真題(A卷)(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解析(A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按要求在答題卡上作答。1.D解析:依據材料“據古文獻記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時候,都把本族來源與黃帝族系聯系起來,自認為是黃帝的后裔。”分析可知,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已經形成擁有同一祖先,都是黃帝族后裔的認識,體現了已有民族認同的意識,中華民族同宗共祖意識源遠流長,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擁有共同的先祖,體現的是民族認同,并未體現“無為而治”,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同宗共祖意識,不能體現“夏、商、周的祭祀活動十分頻繁”,排除B項;題干材料是夏商周時期的,不是先秦,排除C項。故選D項。2.C解析:依據材料“幽、翼、青、并、充五州及徐州之淮北(均位于我國北方)流人相帥(率)過江滄。”分析可知,材料體現了北方人南遷,依據材料“楚越之地,地廣人希(稀)”及材料“江南之為國盛矣……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建康)貢使商旅,方舟萬計。”分析可知,材料體現了江南地區由荒涼到繁盛的發展情況,因此,他們探究的主題應該是人口遷徙與區域開發,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政權建設”的內容,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技術發明”,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文化交流”,排除D項。故選C項。3.C解析:根據材料“在于使得少數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下層人士得以參政,影響到文官隊伍的整體素質與結構”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體現的是科舉制促進了階層的流動,平民可以通過科舉制躋身統治階層,并提高了文官隊伍的素質,C項正確;宋朝時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文官地位超過武官,排除A項;“消除了”說法過于絕對,門第觀念一直存在,且與題意無關,排除B項;材料強調科舉制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科舉制度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但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4.D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代蒙古語和漢語相互融合形成“驛站”一詞,發展為如今車站的“站”義,這是民族交融的表現,也豐富了我們的文化,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儒家思想”,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文化融合,B項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材料不能體現“元代重視文化建設”,排除C項。故選D項。5.A解析:根據材料中的“臺民鼓噪,誓不肯為日民”可知,臺灣同胞堅決反對清政府割讓臺灣島給日本,A項正確;從李鴻章的話可知,李鴻章是想借臺灣人民反對割讓臺灣的事情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施壓,從而不割讓臺灣,B項表述不恰當,排除B項;當時《馬關條約》還未簽訂,臺灣還沒有被日本侵略者侵占,排除C項;根據所學歷史可知,臺灣人民的抗日斗爭的確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殘酷鎮壓,但當時日本侵略者還沒有進入臺灣島,D項所述歷史還未發生,排除D項。故選A項。6.A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渡江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可知,解放戰爭的勝利不僅僅是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也因為中國人民的無私支援,所以解放戰爭的勝利,是人民戰爭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中國人民推翻獨裁專制的蔣家王朝的勝利,A項正確;從材料中的“木帆船、漁船”可知,當時的老百姓是用落后的木帆船、漁船運送我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的,當時我方的武器并不先進,經濟實力也不強,但是軍民萬眾一心,此等力量無人可擋,排除BC兩項;材料并沒有提及國際聲援,且真正的勝利永遠需要在戰場上取得,需要百萬雄師打過長江,解放全中國,而不是依靠國際聲援,排除D項。故選A項。7.D解析:依據材料“是勞動的生活,就是勞動的教育”分析可知,陶行知認為需要通過勞動來教育學生,“組織學生到工廠、農村從事調查、見習、實習等活動”屬于勞動教育,D項正確;ABC項都不屬于勞動教育,排除ABC項。故選D項。8.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張謇是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他創辦了南通大生紗廠,發展了中國民族企業,民生公司是第一家大型民辦航運企業,著名實業家盧作孚于1925年籌辦,創辦的起因是中國航運業幾乎被外國霸占,航運公司取名為民生公司,寓為“為人民而生”,取自孫中山的三民主義,1926年盧作孚制作了民生輪,民生公司打擊了外商,還協助抗戰,二者都體現了實業救國,C項正確;“變法圖強”是戊戌變法的主張,排除A項;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是“扶清滅洋”,排除B項;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民主革命”,排除D項。故選C項。9.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密切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C項正確;川藏、新藏、青藏公路的開通,與“保障東北工業基地的建設”、“帶動沿了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沒有直接聯系,排除AB項;一五計劃時期,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故“加速了長江南北的經濟和文化交流”與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開通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0.A解析:根據所學分析題干材料可知,中國海軍的撤僑行動保障了中國同胞的生命安全,由此可知,中國軍隊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堅強后盾,A項正確;中國同胞出現在蘇丹可以說明改革開放后中外人員的流動不斷增強,撤僑出動先進的導彈驅逐艦南寧艦以說明人民海軍裝備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但這些都不是材料要表達的主要內容,排除BC兩項;材料沒有提及人民解放軍的聯合作戰體系,排除D項。故選A項。11.B解析:根據題意可知,阿拉伯帝國的巴格達市場上擁有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非洲各地的商品,說明阿拉伯帝國與海外市場聯系加強,貿易發達,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阿拉伯帝國的疆域信息,得不出疆域遼闊的結論,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阿拉伯帝國人口分布情況,得不出人口密集的結論,排除C項;港口眾多在材料沒有體現,只是強調貿易發達,排除D項。故選B項。12.D解析:從題干材料中的“充分欣賞人體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可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流行,雕塑中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D項正確;從“雕塑只是為了給教堂的神龕和大門作裝飾”到“雕像往往充滿動感,參觀者……充分欣賞人體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可知,雕塑的使用范圍的確擴大了,不再僅僅作裝飾用,更是讓人欣賞,但這不是材料要表達的主要內容,排除AC兩項;文藝復興時期雖然反對宗教壓迫,但宗教并沒有完全退出人們的生活,排除B項。故選D項。13.B解析:根據題意可知,要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史事的時間和空間需要表述完整,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倫敦發表《共產黨宣言》,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符合題意,B項正確;AD項都是缺失史事的時間,C項缺失史事的空間,都與題意不符,排除ACD項。故選B項。14.B解析:根據所學解讀思維導圖可知,南北戰爭的矛盾焦點是奴隸制的存廢,是北方資本主義與南方種植園經濟之間的矛盾,由此可知,南北戰爭的本質是要調整生產關系,廢除種植園經濟中的奴隸制,發展資本主義,B項正確;奴隸制存廢本質是要調整生產關系,而不是簡單的更新行業比重,排除A項;美國的國家性質并沒有因為南北戰爭而改變,排除C項;美國已經通過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排除D項。故選B項。15.A解析:根據“1943—1945年的歐洲、北非戰場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可知,英美蘇團結合作抗擊德國法西斯,在歐洲戰場取得重大勝利;由“柏林墻示意圖”可知,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分裂對抗,德國分裂,故可以得出英法美與蘇聯之間關系的發展趨勢是由合作走向對抗,A項正確;由“1943—1945年的歐洲、北非戰場示意圖”可知,美蘇合作抗擊德國法西斯,不符由對峙走向聯合,排除B項;美蘇之間由戰時合作到戰后分裂對抗,不符合由封鎖走向互利、由戰爭走向和平,排除C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6題14分,第17題15分,第18題6分,共35分。請按要求在答題卡上作答。16.(1)體現:平定東突厥后,仍以其首長統治原有部眾;以財物贖回被邊疆少數民族所掠的邊民;對各族將領都視為一體;與突厥、吐谷渾等互市。

效果:加強了唐朝同邊疆少數民族的交往;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創造了唐代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等。(2)①.沒有涉及。②.正確。③.錯誤。(3)標志:《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意義:扭轉了戰爭的形勢,為反法西斯國家最終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4)歷史條件:陸上絲綢之路是古代連接東西方的重要交通要道,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

現實意義:有力促進了中亞五國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在歐亞地區乃至國際社會產生重要示范效應。(5)感悟:世界各國應加強團結,增進合作,積極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解析:(1)體現:從“唐(太宗)平東突厥后,將突厥降眾安置內地,讓他們保持原有的生產和生活習慣,仍以其首長統治原有部眾”可知,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體現在平定東突厥后,仍以其首長統治原有部眾。從“隋末以來,邊民多為突厥所掠,北疆平定以后,下令‘訪求沒落之人,贖以貨財’,室韋、烏羅護、靺鞨三部人為所掠者,‘亦令贖還’”可知,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體現在以財物贖回被邊疆少數民族所掠的邊民。從“對各族將領都視為一體”可知,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體現在對各族將領都視為一體。從“當時突厥與吐谷渾各請互市,他們從內地得到了大量的布帛,而內地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民乏耕牛’的困難”可知,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體現在與突厥、吐谷渾等互市。效果:從“他們從內地得到了大量的布帛,而內地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民乏耕牛’的困難”“正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唐代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唐朝同邊疆少數民族的交往,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創造了唐代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等。(2)A.材料二中并未提及到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因此,A是材料二沒有涉及的,應填“沒有涉及”。B.從“英、法宣而不戰”、“蘇聯在德國西進的同時,忙于建立‘東方戰線’,將自己的國界向西推進了數百公里。美國身處大洋彼岸,對于戰爭仍抱著觀望態度。法西斯國家在戰爭初期完全占據了戰場的主動,人類面臨陷入法西斯國家奴役的危險”可知,由于反法西斯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各行其是,使人類面臨陷入法西斯奴役的危險。因此,B是從材料二中得出的,應填“正確”。C.從“戰爭初期,英、法宣而不戰,德國迅速占領了波蘭以及北歐、西歐諸國,就連法國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戰敗投降,英倫三島岌岌可危”可知,由于戰爭初期,英法宣而不戰,導致英法在戰爭中節節敗退,法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戰敗投降,英倫三島岌岌可危,但這并不意味著英法的迅速滅亡。因此,C違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應填“錯誤”。(3)標志:從“隨著戰爭的逐步擴大,各反法西斯國家都認識到了團結抗戰的必要性,最終于1942年1月結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意義:從“從而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占據了明顯的優勢。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反法西斯國家的最后勝利而宣告結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扭轉了戰爭的形勢,為反法西斯國家最終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4)歷史條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陸上絲綢之路是古代連接東西方的重要交通要道,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這是中國同中亞國家先試先行,共建“一帶一路”的歷史條件。現實意義:從“有力促進了中亞五國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在歐亞地區乃至國際社會產生重要示范效應”可知,中國同中亞國家先試先行,共建“一帶一路”的現實意義是有力促進了中亞五國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在歐亞地區乃至國際社會產生重要示范效應。(5)感悟:從“世界越是紛亂,局勢越是復雜,越要加強團結、增進合作。中國同中亞國家必能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中亞貢獻,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聯系實際可知,在當今政治多極化趨勢加強、經濟全球化之下,世界各國應加強團結,增進合作,積極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17.(1)B娛樂方面和社會生活方面(2)便利了人們的生活;造成了環境污染。(3)①.錯誤②.正確(4)為發展體育事業,增強人民體質;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解析:(1)根據材料聯系所學可知,上述材料所示文物從類型上屬于實物材料。從材料“一群人在跳舞,其中三人手挽手在輕快舒展地跳著舞”、“唐朝戴帷帽騎馬仕女俑。被認為是展示了唐代女子騎馬休閑出行的‘標配’裝束”、“宋代蹴鞠銅鏡。銅鏡背面的紋飾,呈現了青年男女在花園里踢球的情景”可知,我們從中可以獲取人們在娛樂方面和社會生活方面的信息。(2)根據材料:“19世紀60年代末期冷藏車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諸如此類的技術革新,給所有家庭成員帶來了舒適和閑暇”、“1863年的報紙報道,有個貧窮的鞋匠、‘因直接由不潔空氣引起的疾病而失去兩個孩子’。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倫敦相繼發生的燃煤造成的毒霧事件、先后奪去了1800人的生命”聯系所學可知,工業革命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既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也造成了環境污染。(3)根據所學可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是在1949年9月2日到30日召開的,是為籌備新中國做的準備會議,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召開的,故A錯誤。根據材料聯系所學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全民健身運動不斷發展,健身已成為人們的休閑生活方式之一是正確的。(4)根據材料聯系所學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體育工作的原因是為發展體育事業,增強人民體質;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18.可敬的偉人鑄就古代輝煌的歷史。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照亮星河,萬千中國人共同書寫中國輝煌歷史。秦王嬴政于前221年滅掉東方六國,實現中國歷史上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