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年級數學學習教案五班級數學學習教案七篇
五班級數學學習教案怎么寫?荷蘭教育家弗賴登諾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需扎根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五班級數學學習教案七篇,盼望大家能夠喜愛!
五班級數學學習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查找等量關系,初步把握列方程解兩、三步計算的簡潔實際問題。
2.從不同角度探究解題的思路,讓同學學會在計算公式中求各個量的方法。
3.讓同學初步體會利用等量關系分析問題的優越性。
教學重點:
1.讓同學學習在計算公式中求各個量的方法。
2.讓同學體會利用等量關系分析問題的優越性。
教具預備:
配套教與學的平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解方程
8x÷2=287(x+3)÷2=28
2(x+17)=406(5+x)÷2=36
2.任意選擇一題進行檢驗。
3.復習以前學過的公式:C=2(a+b)
C=4aS=abS=ah÷2S=(a+b)h÷2……
4.揭示課題:列方程解應用題(1)
[說明:復習部分支配解方程,一方面關心同學鞏固方程的合理解法;另一方面也對方程的檢驗格式稍作復習,便于同學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同時,適當地關心同學整理與復習計算公式,這樣導入新課比較自然,也有助于綻開后續的學習。]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用一根長為28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是8厘米,寬是多少厘米?
(1)同學嘗試。(抽生板演)
(2)分析、溝通
先設這個長方形的寬是x厘米,
再找等量關系來列方程。
(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就是一個等量關系。)
(3)板書:解:設這個長方形的寬是x厘米。
2(8+x)=28
8+x=14
x=6
答:這個長方形的寬是6厘米。
(4)比較算術與方程的解法。(建議同學,選擇方程的方法。)
(5)檢驗。
2.補充例題:一塊三角形土地的面積是900平方米,高36米,它的底邊長多少米?
問:(1)這道題已知條件是什么?要求什么?
(2)能不能直接用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算出高。
(3)可以利用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列方程,未知數高怎樣表示?
同學練習并溝通。
3.小結:依據計算公式列方程解應用題。
[說明:讓同學通過嘗試、分析、溝通、比較的探究活動,進一步體會用方程解的優越性。探究活動開頭,先讓同學嘗試練習,同學會消失方程和算術兩種解法;后小組比較、大組溝通,讓同學自己來解決問題。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方程與算術解法的比較,讓同學體會用方程解的優越性,特殊是列方程時的優越性。]
三、鞏固練習
1.只列方程不求解
(1)有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3600㎡,寬是40m,長應是多少米?
(2)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是26厘米,它的長是8厘米,它的寬應是多少厘米?
(3)已知正方形的周長是100厘米,它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2.練一練:列方程解應用題
(1)長方形游泳池占地600平方米,長30米,游泳池寬多少米?
(2)面積為15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紙片的底邊長6厘米,這條底邊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塊梯形草坪的面積是30平方米,量得上底長4米,高6米,它的下底長多少米?
(同學練習并溝通。)
3.總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四、課堂總結
1.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2.布置作業:練習冊
五班級數學學習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情境,進一步體會小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利用已有學問,自主探究除數是整數商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正確把握已學過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小數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潔問題。
教學重點:
除數是整數,商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除得的結果有余數,補“0”連續除。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情境主題圖
開學了,班級購置了打掃衛生用具,買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買4個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計算?
引導同學列出算式并獨立計算:18.6÷624÷4
計算后說一說整數除法與小數除法的異同。
二、對比中探究,溝通中生成
師:復習題中的兩道問題同學們解決得特別好,假如老師把它們稍作改動,你還會不會計算呢?
老師把情境題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嘗試,發覺問題。
請你嘗試計算這兩題,你發覺了什么?
2、獨立思索,嘗試解決。
師:有余數還能不能連續除下去?該怎么連續除?試算18.9÷6
3、爭論溝通,異中求同。
(1)在小組內匯報自己的計算方法。
(2)展現匯報。(可能消失第4頁中幾種不同的方法)
(3)對比這幾種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導同學發覺,無論是轉化成整數,拆分整數與小數分別除,還是豎式的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數的末尾可以添“0”連續除,在詳細的情境中可以解釋為,18元里有6個3元,9?里有6個1角,剩余的3角可以換算成30分,30分里有6個5分,合在一起就是3.15元。
4、應用方法,歸納總結。
豎式計算26÷4
(1)引導同學發覺,整數除以整數有余數時,可以在被除數個位后點小數點,添“0”連續除,商的小數點肯定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2)嘗試總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買16個玩具恐龍花了12元,平均每個玩具恐龍多少元?
2、錯題診所。
209÷5=41810÷25=4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題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豎式計算。
32÷812÷252.45÷3
4、一只蜜蜂的飛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假如蜜蜂每小時飛行11千米,蝴蝶每小時能飛行多少千米?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班級數學學習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熟悉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把握各自特征和內在聯系。關心同學在動手操作的實踐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培育同學觀看、分析、推理的力量。
2.在熟悉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互聯系和變化規律的過程中,初步培育同學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我們學過哪些基本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2.出示一張紙。師: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假如把這樣大小的很多紙重疊在一起,你們看,是什么外形?(長方體)
3.師:在日常生活中,長方體形的物體我們常見到,如保健箱、粉筆盒等等,你們能說出一些來嗎?(磚、墨水瓶盒子、教科書……)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聯系許多,在工農業生產中用途很廣。今日我們就來學習它。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熟悉
二、示范操作,熟悉面、棱、頂點
1.拿出一根蘿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同學觀看并且動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同學感受的基礎上,告知同學這叫做“面”。
2.將切出的蘿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塊,出示給同學看。
師:這塊蘿卜有幾個面?兩個面相交的邊叫什么呢?(棱)
3.連續切,把蘿卜一面平擺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消失了一個新狀況,讓同學觀看后回答,有幾個面,有幾條棱。
師: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師:剛才我們通過切蘿卜的活動熟悉了物體的面、棱、頂點。
4.老師出示長方體模型,同學取出長方體實物,進行觀看,并且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然后回答:一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
三、熟悉長方體
1.要求同學仔細觀看手中的長方體實物,并自學課本,同時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學題:
(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哪些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2)長方體有幾條棱?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2.爭論后,老師依據同學回答簡要板書。
(1)長方體有6個面,都是長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稱為相對的面,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2)長方體有12條棱,同方向的棱長度相等。
(3)長方體8個頂點。
3.接著老師出示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告知同學這也是長方體,在它的6個面中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在長方體中,也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4.指導同學進行想象。
(1)師:①以上我們學習了有關長方體的學問,回憶一下看,長方體有哪些特征?依據這些特征,聯系生活實際中你們見到的一些實物,說說它們的面、棱、頂點(同學依據老師的提問各抒己見,進行爭論)。
②誰能說說教室這個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出示長方體模型。
①師:你能看到長方體的哪幾個面?
②一般我們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
③出示透視圖。告知同學:這幅圖稱為長方體的透視圖。
(3)嘗試練習:推斷下列圖形中哪些是長方體,說明哪些不是長方體,為什么。
5.熟悉長方體的長、寬、高。
(1)指導同學觀看模型,指著模型的一個頂點問: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有幾條棱?是哪三條棱?告知同學: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我們把橫的棱長稱為長,縱的棱長稱為寬,豎的棱長稱為高。
(2)老師取出一個長方體模型,讓同學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再把同一模型換三個位置,分別由同學指出它的長、寬、高。
(3)要求同學拿出各自帶著的錄音磁帶盒,要求:
①在老師規定的統一擺放位置,分別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
②讓同學在各自不同的擺放位置,量出長、寬、高并報出數據,讓其他同學猜出報數據同學測量時的擺放位置。
(4)嘗試練習(略)。
四、熟悉正方體
1.以練習一第1題,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5厘米的立體圖形為例,告知同學:“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2.同學取出正方體學具,老師要求同學動手量一量12條棱的長度,觀看6個面的外形和大小。老師提出問題:發覺了什么?
經過爭論,讓同學閱讀課本,依據課本的敘述,要求同學講出:
(1)正方體的特征。
(2)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
五、總結比較
師:我們分別學習了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問,請取出根據練習二十二第5題要求制作的紙樣,再請大家比較比較:
1.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2.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3.兩者的關系怎樣?
五班級數學學習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把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熟悉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育同學動手操作、觀看、抽象概括的力量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進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預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動畫。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設計:
一、復習預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2.老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老師提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不是)老師明確:這些物體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都是立體圖形。
3.引入:今日這節課我們要進一步熟悉長方體有什么特征。
老師板書:長方體的熟悉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預備的長方體。老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請摸一模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老師板書:面、棱、頂點
2.參考爭論提綱來討論長方體的特征。
【演示動畫“長方體的特征”】
爭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老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老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3.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分。
老師提問: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分呢?請觀看,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你能觀察幾條棱?哪幾條棱?
老師介紹長方體的畫法: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終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看。
老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老師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二)正方體特征
1.【演示動畫“正方體的特征”】
老師提問: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長、寬、高變為相等,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為正方體)
2.對比長方體的特征同學自己討論正方體的特征。同學爭論、歸納后,
老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同學爭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外形、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老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正方體是特別的長方體)
五班級數學學習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把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2、并會在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在積的前面補0。
教具
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連續來學習小數乘小數(2)。(師板書課題)
二、出示目標
師:那么,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
1、理解把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
2、正確進行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會在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在積的前面補0。
(出示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生齊讀)
過渡:要想達到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還要靠同學們仔細自學,怎樣自學呢?請看自學指導。
三、自學指導(出示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師讀)
仔細看課本第5頁的例4,看圖、看文字,重點看黃底色部分的內容。思索:小數乘小數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樣點小數點?
5分鐘后,比誰會做與例題相類似的題。
四、先學
過渡:現在自學競賽開頭,比誰看書最仔細,坐姿最端正,自學效果。
1、看一看
生看書自學,師觀看督促同學緊急自學。(老師在巡察過程中不宜輔導同學)。
2、做一做
3.74.6=0.481.5=
0.290.07=0.0560.15=
過渡:看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老師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自學的效果怎么樣?有信念挑戰嗎?
(1)師抽三名后進生上臺板演第6頁做一做,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寫。(時間3分鐘)(要求:字體工整,板演的同學把字寫大一些,留意坐姿和握筆姿態。)
(2)生獨立完成,師在巡察過程中收集消失的問題,進行其次次備課,以備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確保全部都做完后)觀看堂上板演的內容,有不同答案的可以舉手上堂補充或更正。(提示:用彩色粉筆把出錯的部分劃掉,再在旁邊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2、爭論(議一議)
過渡:下面我們共同來看一看板演的同學寫的對不對,比一比,看誰觀看的最認真。
師:認為對的請舉手?并追問:
(1)小數乘小數時,首先我們應當怎樣想?(把兩個因數的小數點都去掉,使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
(2)當把因數的小數點去掉,兩個因數都擴大了肯定的倍數,那乘出來的積發生了什么變化?(兩個因數都擴大了肯定的倍數,乘出來的積也擴大了兩個因數擴大的倍數的積。)
(3)要想得到正確的積該怎么辦?(再把擴大后的積縮小肯定的倍數。)
(4)小數乘小數我們應當怎么算?(師板書:小數乘小數,先根據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假如乘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積的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4)評議板書和正確率,全對的打100分,書寫好的畫小紅旗。
(5)對比堂上答案,同桌互改,有錯誤的訂正。
3、拓展練習(做一做2)。分別比較積和第一個因數的大小,你能發覺什么?
小結:
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
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
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猜猜看,兩個因數的小數點有可能各在什么地方?
73__146=10.658把全部的可能都寫一寫!
六、全課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誰想來說一說呢?(同學說對,老師不必重復。)
七、當堂訓練(練一練)
列豎式計算。
6.7__0.253.5__0.3
2.56__0.320.37__2.9
0.56__0.180.18__2.5
過渡語:同學們在這節課中表現的真棒,下面,大家就運用新學問來做作業吧,有信念做全對,字寫端正的同學請舉手?
八、板書設計
小數乘小數,先根據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假如乘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積的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五班級數學學習教案【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頁的例1、例2和試一試,完成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1~2題。
教學目標要求
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聯系與區分,體會方程就是一類特別的等式。
教學重點
理解并把握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會列方程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一
1.出示例1的天平圖,讓同學觀看。
提問:圖中畫的是什么?從圖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導:
(1)讓不熟識天平不熟悉天平的同學熟悉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假如同學能主動列出等式,告知同學:像“50+50=100”這樣的式子是等式,并讓同學說說這個等式表示的意思;假如同學不能列出等式,則可提出“你會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
二、教學例二
1.出示例2的天平圖,引導同學分別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
2.引導:告知同學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數;觀看這些式子,說一說寫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3.爭論和溝通:寫出的式子中,有幾個是等式,有幾個不是,而寫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數,在此基礎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練一練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將每個算式中用圖形表示的未知數改寫成字母。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1題
先認真觀看題中的式子,在小組里說說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溝通。要告知同學,方程中的未知數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還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同學誤以為方程是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
2.完成練習一第2題
五、小結
今日,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需要提示同學們留意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六、作業
完成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
方程的意義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培訓招生策劃方案
- 鋼筋購銷合同協議書
- 銀行委托支付協議書
- 到診所兼職執業協議書
- 車間安全保密協議書
- 迪拜鋼琴轉讓協議書
- 高空吊繩安全協議書
- 車位物業代銷協議書
- 一方放棄房子權協議書
- 運輸公司買賣協議書
- 2025年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詳細解析)
- 2024員工質量意識培訓
- 塔吊定期檢查記錄表
- 信息系統監理師(基礎知識、應用技術)合卷軟件資格考試(中級)試題與參考答案(2024年)
- 上海市上寶中學新初一分班(摸底)語文模擬試題(5套帶答案)
- 河南省南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終質量評估+物理試卷答案
- 食品安全與質量檢測技能大賽考試題庫400題(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嘉興市初三中考三模科學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核心素養-空間觀念
- 吉林省長春市2024年中考語文真題試卷【附真題答案】
- DZ/T 0462.3-2023 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3部分:鐵、錳、鉻、釩、鈦(正式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