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環缺血的專家共識_第1頁
后循環缺血的專家共識_第2頁
后循環缺血的專家共識_第3頁
后循環缺血的專家共識_第4頁
后循環缺血的專家共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循環缺血的專家共識一:對后循環缺血的定義和意義后循環又稱椎基底動脈系統,由椎動脈、基底動脈和大腦后動脈組成主要供血給腦干小腦丘腦、枕葉、部分顳葉及上段脊髓。后循環缺血是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約占缺血性卒中的20%。1后循環缺血的認識歷史上世紀50年代發現一些頸動脈系統短暫性缺血發作(TIA)患者有頸動脈顱外段的嚴重狹窄或閉塞,推測乃因之而致血管分布區組織僅靠側支循環供血,處于相對缺血狀態,稱為“頸動脈供血不足”(carotidinsuficiency)。將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環,產生了“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的概念。可見經典的VBI概念有兩個含義臨床上是指后循環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動脈嚴重狹窄或閉塞導致的血流動力學性低灌注?。20世紀70年代后,明確頸動脈系統缺血只有TIA和梗死兩種形式“動供不概念即再用然而由于后環血識滯,VBI概仍被泛用并生一不切認如多將暈眩歸于VBI;將頸骨質生作VBI的重病更有將VBI的概念化認它一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狀態。這些情況在我國尤為嚴重,導致VBI概念不清、診斷標準不明、處置不規范。2:后循環缺血的認識現狀: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技術的發展,對后循環缺血的臨床和病因有了幾項重要認識:(1)后循環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而頸椎骨質增生僅是罕見的情況;(2)后循環缺血的最主要機制是栓塞;(3)無論是臨床或影像學檢查都無法可靠地界定既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狀態(4)雖然頭暈/眩暈是后循環缺血的常見癥狀,但頭暈/眩暈的常見病因卻并不是后循環缺血。基于以上認識,國際上已用后循環缺血概念取代了VBI概念,國際疾病分類中已不再使用VBI。。。3后循環缺血的定義是指后循環的TIA和腦梗死。其同義詞包括椎基底動脈系統缺血后循環的TIA與腦梗死椎基底動脈疾病椎基底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鑒于MRI彌散加權成像(DWI)發現約半數的后循環TIA有明確的梗死改變且TIA與腦梗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因此用后循環缺血涵蓋后循環的TIA與腦梗死有利于臨床操作。二:后循環缺血的發病機制和危險因素1后循環缺血的主要病因和發病機制(1)動脈粥樣硬化是后循環缺血最常見的血管病理表現。導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循環缺血的機制包括大動脈狹窄和閉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動脈源性栓塞等。動脈粥樣硬化好發于椎動脈起始段和顱內段(2)栓塞是后循環缺血的最常見發病機制約占40%栓子主要來源于心臟主動脈和椎基底動脈。最常見栓塞部位是椎動脈顱內段和基底動脈遠端(3)穿支小動脈病變包括玻璃樣變微動脈瘤和小動脈起始部的粥樣硬化病變好發于橋腦、中腦和丘腦。2后循環缺血的主要危險因素與頸動脈系統缺、式(活等),血/A頸。3以缺眩致I的后血,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僅見個別有因骨贅引起的動脈受壓;進行轉頸后的多普勒超聲檢查,未見有或無后循環癥狀者間椎動脈顱外段受壓比率有差異。三:后循環缺血的臨床表現和診斷1:后循環缺血的主要臨床表現:后循環缺血的常見癥狀頭暈/眩暈肢體/頭面部麻木肢體無力、頭痛、嘔吐、復視、短暫意識喪失、視覺障礙、行走不穩或跌倒后循環缺血的常見體征眼球運動障礙、肢體癱瘓、感覺異常、步態/肢體共濟失調、構音/r一后后環A綜、r、死(障等)。2結,床暈后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循環缺血的評估和診斷:詳細的病史、體格檢查和神經系統檢查是診斷的基礎要仔細了解病史,特別是癥狀的發生、形式、持續時間、伴隨癥狀、演變過程及可能的誘發因素;要注意了解各種血管性危險因素要注重對腦神經(視覺眼球運動、聽前能)和查暈為行D-e檢性發環應進是MI檢。DI對病變顱CT檢受斷價不行MRI檢查患者。應血、CT血管I血普于發檢,不聲(C)檢不后循有自心學選或。四:循治1:后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結果,因此對后循環缺血的急性期處置與前循環缺血性卒中相同。應積極開展卒中單元的組織化治療模式對起病3h內的合適患者可以開展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rt.PA)靜脈溶栓治療。有條件者行動脈溶栓治療,治療時間窗可適當放寬。對所有不適合溶栓治療且無禁忌證者,應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d治療。其他治療措施可參考國內外相關的治療指南。2:預防:參考國內外相關的防治指南控制各種血管性危險因素鑒于栓塞多見應積極開展病因檢查。診斷明確者應進行抗栓治療。單用或聯合使用抗血小板制劑有重要的預防作用。應探索血管成形支架術的療效3繼用I加發建。究性的。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后循環缺血包括后循環的TIA和腦梗死。2:后循環缺血的主要病因與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