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課程《寧波文化之旅-游寧波講寧波》_第1頁
智通課程《寧波文化之旅-游寧波講寧波》_第2頁
智通課程《寧波文化之旅-游寧波講寧波》_第3頁
智通課程《寧波文化之旅-游寧波講寧波》_第4頁
智通課程《寧波文化之旅-游寧波講寧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游寧波,講寧波

鼓樓寧波市文物保護單位。又稱海曙樓,是寧波城市建立的標志。位于寧波城內中山西路公園路口。唐長慶元年(821),明州的州治從今鄞縣的鄞江鎮遷至今寧波市區,并在今公園路一帶建筑了明州城,鼓樓即為明州城的南城門。唐末在今老城區的環城馬路一帶增筑了羅城,則以公園路的老城為子城,成為州官衙門的所在地。五代時,鼓樓稱"望海軍樓(門)",宋時稱"奉國軍樓(門)",置有刻漏,元初被毀僅存殘闕,至治元年(1321)重建,名"明遠樓"。明萬歷十三年(1585)再次重建,并更名為"海曙樓"。現存建筑系清咸豐五年(1855)重建。城高8米,城門寬5米,樓為五開間,三重檐歇山頂,飛檐翼角,氣勢雄偉。1930年后在鼓樓上置大時鐘和警鐘。

鼓樓

【范宅】寧波市海曙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寧波城區西南部海曙區中山西路月湖文化景區入口處。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坐北朝南,由三開間的臺門、二門、照壁和單檐硬山頂三開間的前廳、后廳、后樓及東西廂房組成,結構簡樸,用材碩大,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筑面積2150平方米。是寧波市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明代住宅建筑。范氏的后人鹽運使范廷謀,在清乾隆年間曾任臺灣知府,對臺灣的建設作出過貢獻。范宅永豐庫

永豐庫遺址位于浙江省寧波市中山西路北側唐宋子城遺址內。是一座宋、元、明時期大型衙署倉儲遺址。永豐庫前生為南宋"常平倉"(官府糧庫),元朝(此時永豐庫作"收納各項斷沒贓罰鈔及諸色課程")之后為明朝宏濟庫(由平準、永豐二庫并為一庫)。永豐庫遺址的發現是國內首次發現的古代大型倉庫,是中國宋元考古的一次突破。永豐庫遺址也與"海上絲綢之路"有密切聯系。

七塔寺寧波市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寺院,位于江東區忠介街。寺院創建于唐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是浙東著名叢林,稱東津禪院,清康熙年間,在寺前建了七座塔,故稱“七塔寺”。寺內保存著唐代舍利塔、宋代大鐘、明代木雕、清代刻印的《藏經》及石刻五百羅漢。1983年被列入中國大陸漢族地區的重點寺院,2011年1月7日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即為浙東佛教四大叢林(即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寺、延慶觀宗寺)之一。七塔寺

慶安會館是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因其為祭祀天后娘娘的宮殿,又稱"甬東天后宮"。位于寧波城區奉化江、甬江、余姚江匯合處三江口的東岸。這一帶在明清時期為木材的集散地。清咸豐三年(1853)建。坐東朝西,面臨三江,中軸線上有接水亭、照壁、宮門、儀門(連戲臺)、后殿、左右廂房及偏屋等?,F接水亭、照壁、儀門(連戲臺)及部分廂房、偏屋已毀。宮門三開間單檐硬山頂,兩邊為高聳的馬頭山墻,大門開在明間,前封檐墻上有磚雕飛椽出檐及花板等磚飾,雕刻細膩精美。正殿為祭祀天后的神殿,外觀比較獨特,明次間為重檐歇山式,梢間為硬山式,馬頭山墻。明間廊柱為石質蟠龍柱,從云間俯沖直下的神龍,張牙舞爪,栩栩如生。次間廊柱為石質鳳柱。兩側墻面上嵌有"西湖十景"的淺浮雕石刻各一方。與正殿相連的后戲臺藻井為螺旋式,玲瓏精巧。慶安會館

天封塔寧波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寧波城內海曙區大沙泥街。是古代寧波城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唐武后天冊萬歲及萬歲登封年間(695~696),故名。后漢乾?NB039?三年(950)建天封塔院。南宋建炎初毀于兵火,紹興十四年(1144)重建,以后元、明、清歷代均曾修葺。清嘉慶三年(1798)十二月修塔時,因塔燈失火,燒毀了塔的斗拱、平座、扶攔、樓梯等木結構,僅存磚塔身,1989年重修?,F天封塔高51.5米,平面六角形,七明七暗,共14層,有飛檐、平座、欄桿等,朱欄青瓦,飛檐翼角,呈宋代磚木結構樓閣式古塔風貌。游客可拾級而上,憑欄遠眺。天封塔院建筑毀于清后期,現尚存天王殿。

天封塔

高麗使館遺址寧波市海曙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寧波城區西南部月湖東岸寶奎巷一帶。是昔日寧波港對外交往和中國與高麗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中國與高麗的友好往來,歷史悠久,到了北宋,兩國之間的交往更加頻繁,熙寧七年(1074)寧波開始接待高麗使者。政和七年(1117)在寧波建造了高麗使館,供高麗使節居住。

高麗使館遺址

江北岸天主教堂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寧波市區江北岸中馬路,面臨三江口。明崇禎元年(1628),葡萄牙籍教士將天主教傳入寧波。清順治五年(1648),意大利人己濟泰始建天主教堂,不久為清兵所毀??滴跷迨?1713),法國人郭忠傳在藥行街購地再建教堂。幾經興衰,現僅存部分房屋。現存的天主教堂為同治十一年(1872)由浙江教區的法籍蘇主教興建,在中法戰爭中,清廷降旨得以保護,至光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