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傳播_第1頁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_第2頁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_第3頁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_第4頁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2文化在交流中傳播故事一19世紀,雅安運茶的背夫,每次肩扛300斤茶袋,穿山越嶺,不僅將茶葉貿易帶到印度,也打開了歐洲茶文化的序幕。tips: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四川、云南、西藏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以茶為主要商品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興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戰中后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主要分川藏、滇藏兩路,延伸到尼泊爾、印度等地。茶馬古道故事二19世紀,武夷山八位茶工帶著茶種和精湛的制茶技藝前往印度,終其一生種植出大吉嶺紅茶,而這些無名茶工,最后都沒能回到故鄉。tips:大吉嶺紅茶被稱為世界名茶之一,最正宗的英國紅茶就是用其沖泡。兩百年前,酷愛紅茶的英國人因中國茶葉太過昂貴,故在其殖民地印度開辟了茶園,而大吉嶺紅茶的引入,為印度茶葉的發展奠定基礎。他鄉故鄉故事三北京女孩張南攬十七年前去日本學習茶道,現為職業茶道師。她通過茶道課堂,向國人展示日本茶道的嚴謹與儀式之美。tips:日本茶道是在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起源于中國。最嚴格的日本茶道要持續四個小時,主要是通過茶會和學習茶禮來達到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的目的。拜師學藝探究一:故事中的人們在進行一種什么活動?1、文化傳播的含義

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

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培根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故事回顧故事三:北京女孩張南攬通過茶道課堂,向國人展示日本茶道的嚴謹與儀式之美。故事一:雅安運茶的背夫,不僅將茶葉貿易帶到印度,也開啟了歐洲茶文化的序幕。故事二:武夷山八位茶工帶著制茶技藝前往印度,最后都沒能回到故鄉。探究二:故事中的人們,通過什么途徑實現了文化的傳播?2.文化傳播重要途徑

絲綢之路下面圖片是怎樣進行文化傳播的?商業貿易絲綢之路是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通道。通過這條古道,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絲綢之路是古往今來東西文化薈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如張騫、玄奘、馬可波羅等)活動過的地方,留下了無數歷史遺跡和稀世文物。(1)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①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四大發明

養蠶絲織技術

絲綢茶葉瓷器駿馬葡萄佛教音樂熬糖法醫藥樂器天文學數學金銀器制作技術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推銷特產大龍蝦

加拿大“網紅”總理特魯多現身杭州阿里巴巴總部,與馬云用天貓APP掃碼,共同開啟了天貓國際加拿大國家館。今后只要輕輕一點鼠標,加拿大“國寶”純楓糖漿、橡木冰酒、芥花菜籽油、鮮活龍蝦就都可以出現在中國人消費的餐桌了。②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

當今世界經濟貿易往來頻繁,商業活動是否依然具有文化傳播的功能?

想一想

當今世界的商業活動進行文化傳播是其重要的功能。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在當今頻繁的經濟貿易中,文化傳播的內容也更廣泛。商業廣告,就是最好的例證!(2)人口遷徙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著大規模的文化傳播,都會對當時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交流探究:

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哪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它們對文化的變遷有什么影響?1.西晉永嘉之亂后2.唐朝安史之亂后3.宋朝靖康之亂后“永嘉”之亂發生在西晉永嘉年間,腐朽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使黃河流域廣大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模遷移江淮流域(主要遷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這是中國人口分布重心向江南轉移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安史”之亂后,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靖康”之亂發生在北宋,戰爭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徙。

隨著大批北人南遷,中國古代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風俗習慣為例,南遷的北人給南方帶去了很多新的風俗習慣,促進了南北風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臨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開的酒館也往往仿效汴京舊俗,在門前張掛爐子燈;茶館則學北方張掛名人畫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餅的時候習慣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為北方風塵較大,但南方人也跟著學,去了皮才吃。總之,人口的遷徙,對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變遷起了重要作用。客家文化的形成與傳播從西晉永嘉之亂開始,中原漢族居民大舉南遷,抵達粵贛閩三地交界處,與當地土著居民雜處,互通婚姻,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從而形成客家文化。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華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湖廣填四川”后,閩、粵、贛等地的客家人將客家文化播遷到四川。當代中國人口遷徙“民工潮”

“民工潮”是傳播先進文化和現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終年風塵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農村時,不僅帶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帶回了先進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引導農民更加關注信息社會的動態,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識學習、子女教育培養、少生優育等,推動了中國農村社會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政治文明的躍遷。孔子學院留學生教育為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發展中國與各國的友好關系,為全世界漢語學習者提供方便、優良的學習條件,教育部決定設立海外孔子學院。下面圖片是怎樣進行文化傳播的?為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發展中國與各國的友好關系,為全世界漢語學習者提供方便、優良的學習條件,教育部決定設立海外孔子學院,2004年11月,中國第一所海外孔子學院在韓國漢城舉行掛牌儀式。隨后,美國、瑞典、澳大利亞等國的孔子學院也掛牌成立。百年海歸政治家:孫中山、蔣介石、周恩來、鄧小平‥‥‥文學家:魯迅、郭沫若、胡適、蔡元培‥‥‥科學家:鄧稼先、李四光、詹天佑、侯祥麟‥‥‥

從1978年到2010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190.54萬人,截至2010年底,我國以留學身份出國,在外的留學人員有127.32萬人,其中94.64萬人正在國外進行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等階段的學習以及從事博士后研究或學術訪問等。

截止到2010年11月底,美國大學中外國留學生總數約為69萬人,比上學年度增加3%。入讀美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達到近12.8萬人,占在美留學生總數的18%。①人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課程,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知識。②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3)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4)其它途徑:——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中法互辦文化年途徑具體表現商業貿易商人進行貿易活動時,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人口遷徙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著大規模的文化傳播,都會對當時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教育人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課程,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知識。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其他途徑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

歸納: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注意:文化傳播的途徑不一定是和平的,文化沖突與碰撞、戰爭與征服的過程,也具有文化傳播的重要意義。烽火狼煙驛寄梅花鴻雁傳書晨鐘暮鼓

文化傳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傳媒的發展階段口語文字印刷電子網絡大眾傳媒1.傳媒及其發展傳媒:即傳播媒介,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網絡等發展階段二、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新的傳媒的出現是否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

各種傳媒都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NO2.大眾傳媒:①大眾傳媒出現的標志——②大眾傳媒的形式——③大眾傳媒的優點/作用——④大眾傳媒的地位——①大眾傳媒出現的標志—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②大眾傳媒的形式——報刊、廣播、電視、網絡③大眾傳媒的作用——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④大眾傳媒的地位——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2.大眾傳媒:你能舉出古代對中外文化交流和傳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嗎?玄奘西游鑒真東渡鄭和下西洋張騫通西域班超遣使通大秦馬可波羅撰寫《東方見聞錄》利瑪竇獻《坤輿萬國全圖》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1)必要性:②外域文化也不斷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①中華文化曾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和傳播,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2)意義:1.文化為什么需要交流和傳播?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決定了文化需要在交流中傳播。三、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2.怎樣做好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當今時代,我們應該怎么樣進行文化交流?)(1)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則。(正確態度,原則)(2)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引進來),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走出去)(3)創新文化傳播途徑,借助現代文化傳播手段進行文化交流(途徑,手段)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1.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2.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手段。()3.文化傳播有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主要途徑。()4.互聯網的出現是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的標志。()5.大眾傳媒具有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6.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就是要全面吸收外來文化。()學習檢測2.大眾傳媒知識小結文化在交流中傳播1.文化交流的意義1.傳媒及其發展2.文化交流,我們如何做?1.文化傳播的含義2.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生活中的文化傳播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1)區別:①內容及側重點不同:傳播的途徑指的是與人們文化傳播相關聯的社會交往活動。主要強調的是文化怎樣傳播的問題;傳播的手段指文化傳播所借助的物質技術手段。主要強調的是文化靠什么傳播的問題;②具體的形式不同:傳播途徑主要是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此外還有留學、訪問、聚會、旅游等形式;傳播手段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2)聯系:文化傳播以大眾傳媒為載體,通過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等途徑傳播,實現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二者都直接影響到文化傳播的速度、廣度、深度。

考點:文化傳播的途徑與手段的區別如何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交流中,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