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原理課件_第1頁
經濟學原理課件_第2頁
經濟學原理課件_第3頁
經濟學原理課件_第4頁
經濟學原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講生產者行為與市場供給(6,7)生產者選擇(行為)分析是為了揭示供給定律背后的原因供給定律是某種商品之間的價-量正向關系選擇對象:廠商對某種商品的最優供給量選擇目標:始終獲得最大利潤選擇約束:技術、成本和產品價格給定選擇原則:某種商品的最優供給量在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價格)時達到從選擇原則到供給定律:某種商品價格變化,為了保證選擇目標仍然有效,必然出現該商品供給量與價格的正向變化第3講§3.1企業組織

1.企業和企業環境

(1)企業是根據一定目標(通常是利潤),為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獨立經營單位

(2)企業分類單工廠和多工廠大、中、小規模獨資、合伙、公司國內企業和跨國企業私有企業和國有企業第3講(3)企業外部交易關系要素和投入品供給者顧客政府第3講2.企業的性質(1)企業是投入產出轉換器

(2)企業是一種組織U型組織H型組織M型組織(3)企業是一種契約結(4)企業的利益相關者3.企業內部的委托-代理關系(1)所有者與經營者

(2)經營者與雇員第3講§3.2生產函數

1.生產過程、生產要素和生產函數(1)生產是把投入轉變為產出的過程(2)企業生產過程的起點是生產要素的投入(3)生產要素就是勞動、資本、資源、技術、企業家才能等經濟資源(4)生產函數就是表示要素投入量及其組合與其所能帶來的最大產出量之間的關系Q=f(L、K、T、N)(5)生產某種產品所要求的各種投入之間的配合比例稱為技術系數第3講(6)短期與長期短期是指廠商不能通過變動生產規模來調整產量的時間長度長期是指廠商可以通過變動生產規模來調整產量的時間長度第3講2.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1)總產量(TP)是一種要素投入總量所帶來的產出總量(2)平均產量(AP)是總產量與相應的要素投入量之比(3)邊際產量(MP)是在其他投入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增加一單位要素投入所帶來的總產量的增加量

L

K TP AP MP

0 10 0 --- --- 1 10 10

10

10 2 10 30 15 20 3 10 60 20 30 4 10 80 20 20 5 10 95 19 15 6 10 108 18 13 7 10 112 16 4 8 10 112 14 0 9 10 108 12 -4 10 10 100 10 -8第3講總產量q60112023456789101ABCDL第3講810200234567910130EqL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第3講第3講(4)三種產量的關系歸納如下MP>0時,TP上升MP<0時,TP下降MP=0時,TP最大MP>AP時,AP上升MP<AP時,AP下降MP=AP時,AP最大第3講3.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1)要素投入達到一點之后,總產量增加量逐漸減少的情況稱為邊際報酬遞減規律(2)報酬遞減規律發生作用需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其它投入品固定不變第二,所增加的要素是同質的第三,技術水平給定(3)邊際報酬遞減規律與馬爾薩斯預言邊際報酬遞減規律與土地供給量不變、人口增加農業技術進步阻止了報酬遞減趨勢50100023456789101AO1CO3O2BqL第3講

1948-1952100 1960 115 1970 123 1980 128 1990 137 1995 135 1998 140年份指數第3講世界人均食品的消費指數第3講4.等產量線

(1)兩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q=f(L,K)(2)等產量曲線是能夠帶來相同產量水平的兩種要素不同組合比例的軌跡1 20 40 55 65 752 40 60 75 85 903 55 75 90 100 1054 65 85 100 110 1155 75 90 105 115 120

1 2 3 4 5勞動資本第3講1234123455q1=55ADBq2=75q3=90CEKL第3講第3講(3)邊際技術替代率在保持產量不變的條件下,用一種投入品替代另一種投入品之間的替換關系,通常稱這個斜率為邊際技術替代率(MRTS)MRTSLK=-ΔK/ΔLMPL/MPK=-ΔK/ΔL=MRTSLK

第3講(4)規模報酬廠商規模變化指廠商所有的要素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或減少產量變化與規模變化有區別:短期內,規模不變,通過可變投入的調整變動產量,是規模不變條件下的產量變化;長期內,通過所有投入的調整變動產量,是規模變化條件下的產量變化廠商規模擴大所引起的產量增加比例,稱為規模報酬程度規模報酬有三種可能的情況不變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遞減規模報酬第3講如果原來的生產函數為q=f(L、K)不變規模報酬:2q=f(2L、2K)遞增規模報酬:3q=f(2L、2K)遞減規模報酬:1.5q=f(2L、2K第3講§3.3成本函數

1.成本測度(1)會計成本或顯性成本廠商生產中的直接支出(2)隱性成本或機會成本(狹義)所有者自有要素的應得報酬(3)總機會成本(廣義)是明顯成本和隱性成本的總和第3講2.短期成本函數

(1)成本使產量的函數:C=c(Q)(2)短期的特征有一種投入不變,其值是固定成本可變要素隨產量變動,其值是可變成本第3講

0 60 0 60 --- --- --- --- 1 60 30 90 30 60.0 30.0 90.0 2 60 49 109 19 30.0 24.5 54.5 3 60 65 125 16 20.0 21.7 41.7 4 60 80 140 15 15.0 20.0 35.0 5 60 100 160 20 12.0 20.0 32.0 6 60 124 184 24 10.0 20.7 30.7 7 60 150 210 26 8.6 21.4 30.0 8 60 180 240 30 7.5 22.5 30.0 9 60 215 275 35 6.7 23.6 30.6 10 60 255 315 40 6.0 25.5 31.5

產量固定成本

變動成本

總成本

邊際成本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變動成本

平均總成本

(FC) (VC) (TC) (MC) (AFC) (AVC) (ATC)第3講(3)總成本、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TC=TFC+TVCAC=TC/Q=TFC/Q+TVC/Q=AFC+AVCMC=?TC/?Q=dTC/dQ

(4)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的關系邊際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時,平均成本必然下降邊際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時,平均成本是上升的邊際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時,平均成本最低(5)U形成本曲線的經濟含義原因在于,要素投入的邊際報酬遞減規律100200300400012345678910111213VC變動成本隨產量變化而變化TC總成本是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垂直相加FC50固定成本不隨產量變化而變化成本產量第3講25507510001234567891011MCATCAVCAFC成本產量第3講從原點到可變成本曲線上的射線斜率等于

AVC總成本曲線上相應點的切線斜率等于

MC100200300400012345678910111213FCVCATC成本產量第3講AFC持續下降當

MC<AVC或MC<ATC時,AVC和ATC下降當MC>AVC或MC>ATC時,

AVC和ATC上升25507510001234567891011MCATCAVCAFC成本產量第3講MC=AVC和ATC時,AVC和ATC最低相對于最小ATC,最小AVC在較小產量上最低,是由于FC的原因25507510001234567891011MCATCAVCAFC成本產量第3講第3講§3.4利潤最大化1.廠商目標(1)利潤最大化(2)廠商的其他目標對利潤最大化目標假設的批評滿意利潤目標銷售收入最大化目標經理人員效用最大化目標企業成長率最大化目標第3講西蒙(1978年諾獎獲得者)西蒙廠商追求最大利潤并不現實,因為人類只有有限理性。所以,廠商只是追求合理利潤第3講2.對利潤的解釋

(1)會計利潤=總收入-顯性成本(2)經濟利潤=總收入-(顯性成本+隱性成本)經濟利潤為零,并不意味著廠商的經營有問題,而是意味著所有要素得到了社會平均的收益。經濟利潤的存在總是暫時的第3講3.利潤最大化產量水平的確定(1)市場需求曲線與邊際收益曲線從賣者的角度看,需求曲線反映了不同價格下的總收益(TR)平均收益(

AR)等于總收益除以總產量,即AR=TR/q=P·q/q=P邊際收益(MR)是廠商每增加或減少一單位產品銷售所引起的總收益的變動量,即MR=?TR/?q或MR=dTR/dq

第3講需求量價格總收益平均收益邊際收益012345678910131211109876543012223036404242403630131211109876543-121086420-2-4-6第3講如果需求彈性為-1,那么,邊際收益就是零e=-1DMRP,MRQ第3講(2)利潤最大化的條件(產量水平)利潤(π)是總收益與總成本之差,即π(q)=TR(q)-TC(q)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dπ/dq=dTR/dq-dTC/dq=0所以,dTR/dq=dTC/dq

或者,MR=MC0成本、收益、利潤R(q)總收益R(q)的斜率

=MR第3講產量0C(q)C(q)的斜率=MC第3講成本、收益、利潤產量總成本產量水平在

0-q0時C(q)>R(q),負利潤FC+VC>R(q)MR>MC,意味著利潤會隨產量增加而增加0R(q)C(q)ABq0q*第3講成本、收益、利潤產量產量水平在

q0-

q*時R(q)>C(q)MR>MC,意味著利潤會隨產量增加而增加0R(q)C(q)ABq0q*第3講成本、收益、利潤產量產量水平在

q*時MR=MC利潤最大0R(q)C(q)ABq0q*第3講成本、收益、利潤產量第3講第3講第3講4.廠商行為與市場結構(1)市場結構是指在明確界定的市場中,交易主體的數量分布特征以及市場進入壁壘的狀況(2)市場結構分為四種類型: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壟斷競爭、寡頭競爭第3講四種類型市場結構的特征

市場結構類

型廠商數目產品差異程

度個別廠商控制價格程度廠商進入難易程度完全競爭很多無差別沒有自由壟斷競爭很多有或沒有差別有些自由寡頭壟斷幾個有或沒有差別相當大有限完全壟斷一個唯一產品很大不能第3講§3.5完全競爭市場的供給

1.完全競爭市場特征

(1)市場上存在者大量的買者和賣者(2)產品是同質的(3)資源具有充分的流動性(4)信息是完全的(5)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和邊際收益競爭性廠商面對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線(見圖)d¥4100200100廠商D¥4第3講行業價格價格產量(公斤)產量(百萬噸)S第3講需求量價格總收益平均收益邊際收益01234567812121212121212121201224364860728496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完全競爭廠商的邊際收益等于價格第3講2.廠商短期產量決策和盈利能力(1)廠商最優產量決策原則是:MR=MC(2)由于完全競爭廠商有:MR=P(3)所以,其條件是:(MR=)MC=P第3講廠商最優產量決策q0失去利潤qq<q*失去利潤q2>q*q1q210203040P0123456789101150MCAR=MR=Pqq*q*:MR=MCDABCq1:MR>MCq2:MC>MRq0:MC=MR第3講第3講(4)邊際成本表明企業應該做什么,而平均成本表明企業這樣做的效果如何ATC<P,短期獲得超額利潤ATC>P,短期處于虧損ATC=P,短期獲得正常利潤q0失去利潤qq<q*失去利潤q2>q*q1q210203040P0123456789101150MCAVCATCAR=MR=Pqq*q*:MR=MCATC

P獲得超額利潤DABC第3講PATCMCq*P=MRBCA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