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效碳酸氫銨簡介_第1頁
長效碳酸氫銨簡介_第2頁
長效碳酸氫銨簡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效碳酸氫銨簡介長效碳酸氫鉉及其生產工藝是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研制的科技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90105012.1)。1994年被化工部評為重大科技成果,并列為1995年重點科技推廣計劃項目。長效碳鉉于1994年12月21日經中國科學院和化工部聯合主持的級技術鑒定通過。鑒定結論是:該項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碳鉉穩定劑的研究取得了突破的進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長效碳鉉的氮素利用率與尿素相當,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改性碳鉉品種,農業應用前景十分廣闊;長效碳鉉生產工藝放哨流程是成熟的,為我國小氮肥工業發展闖出了一條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可行之路。建議國家有關單位加快該項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一、 長效碳銨的性能與特點碳鉉過去一直是我國氮肥的主體,是我國特有的化肥品種。碳鉉含有氮素,還含有二氧化碳,都是植物生長所需養分,其中氮是鉉態氮,直接被農作物所吸收,不象尿素是酰胺態氮要在土壤中轉化為鉉態氮,才能被植物所吸收。因此,它具有肥效快,適宜各類土壤和作物,且不板結土壤、不污染環境等優點,是一種農化性質較好的化肥品種,為我國化肥工業發展和我國糧食增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碳鉉存在著易揮發損失,不易保存,肥效期短,氮素利用率低等弱點。長效碳鉉的研究目的是減少碳鉉中氨的揮發,防止硝態氮的淋溶損失,提高氮素利用率,延長碳鉉肥效期,促進作物生長,減少施肥量。長效碳鉉是在普通碳鉉基礎上,興利去弊,加工成的碳鉉改性品種。它是在普通碳鉉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鉉穩定劑,形成了共結晶型的氮素肥料。由于長效碳鉉加入的添加劑具有氨的穩定劑作用和硝化抑制劑的作用,長效碳鉉與普通碳鉉相比,具有以下一些性能和特點:在長效碳鉉生產過程中,成品長效碳鉉的氨刺激味明顯降低,已基本沒有氨的強烈刺激臭味。長效碳鉉存放時間長,自然揮發損失率降低。經試驗證明,存放一年時間揮發損失率為2-3%,存放二年時間揮發損失率為3-5%,約為普通碳鉉的1/4左右。長效碳鉉氮素利用率高為35%,與尿素相當,普通碳鉉為25%,提高了10個百分點。在同等作物產量時,長效碳鉉可比普通碳鉉節約肥料20-30%;在同等施肥量時,長效碳鉉可比普通碳鉉平均農業增產13%左右。長期貯存不結硬塊,吸濕性減少。把存放1—2年的袋裝長效碳鉉用手輕輕地下一揮,袋中的化肥就可松散,潮濕性減少,不結硬塊,使用方便。長效碳鉉熱穩定笥增強。選擇不同廠家的產品在43°C下作全揮發試驗,普通碳鉉短則3天,長則15天;平均為13天;長效碳鉉短則為17天,長則為21天,平均為19天。長效碳鉉較普通碳鉉延長揮發時間46%。長效碳鉉中加入的穩定劑,在土壤中無殘留,其本身和分解的中間產物無毒無公害,在土壤中可降解為胍脲,進一步轉化為尿素、氨、二氧化碳,沒有環境污染問題。長效碳鉉的肥效期長90-110天,普通碳鉉為35-40天,肥效期延長了近兩倍。為此,長效碳鉉可作為基肥一次施用,農民省工省力,而普通碳鉉需多次追肥方可保證農作物生長需要,費工費力。因此,長效碳鉉是一種優質氮肥。二、 長效碳銨的工業化生產長效碳銨生產技術專利提供的生產方法主要是系統加入法,也是碳銨廠改產長效碳銨的推廣方法,也是在碳銨生產過程中,參與碳化工藝的全過程,并與碳銨形成結晶,生成長效碳銨產品,此法,碳銨穩定劑用量少,分布均勻,產品質量穩定,適于大批量工業化生產。長效碳銨的工業化生產工藝流程具有合理、成熟、規范、靈活的特點,其技術含量包括:國家發揮專利技術要點,通用設計說明書及設計圖紙、生產操作規程和分析檢驗方法企業標準。供小碳銨廠改產長效碳銨因地制宜使用。長效碳鉉工業化生產工藝的特點是:生產規模為年產6-12萬噸長效碳銨,該裝置既方便生產長效碳銨,又不影響生產普通碳銨,在產品切換時不停車,連續生產照常進行。長效碳銨生產工藝設計具有廣泛性。適宜小碳銨廠的現有裝置,對其工藝和設備稍加改造,如全套設備均建新的,約需60-80萬元。工期在2個月。如企業自身加工能力很強,采取修舊利廢因地制宜,改造投資可大為減少,20萬元左右即可完成,做到投資少,見效快。長效碳銨生產工藝設計具有靈活性。生產流程中提供了碳銨穩定劑加入系統的幾種方法,均有效可行,可由各廠因地制宜選擇使用。長效碳銨生產工藝設計的重點是碳銨裝置的改造,不產生新的污染源,生產安全可土可靠。三、 長效碳鉉的農業應用為了檢驗長效碳銨的肥效和選擇科學的施肥方法。多年來,我們在農業小區試驗的基礎上,在全國許多省、市開展了大面積的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不同施肥量和不同化肥品種的農田應用示范、推廣試驗工作。1987年首先在遼寧進行示范推廣試驗,接著1990年在遼寧、河北12個縣、區,1991年以后又在北京、河南、山東、云南、湖南、陜西、四川等省、市開展了示范推廣,累計農田施用面積達超過1000萬畝。上述試驗涉及東北的黑土、棕黃土,華北的潮土、褐土、沙土,西南的紅壤土等20種土壤類型。供試的農作物,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麥;油料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煙草;果樹作物主要有蘋果、柑桔、山楂、板栗、桑樹;蔬菜作物主要有黃瓜、西紅柿等30余種作物。參加試驗的單位有:農業科研院所、農業大專院校、省、市、縣、鄉農技推廣部門。經過農田應用示范推廣試驗表明,長效碳銨是一種優質長效氮肥,對各種上作物均有明顯的增產作用。四、 長效碳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長效碳銨新技術在試驗推廣過程中逐漸顯示出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它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化學工業的化肥企業發展,還將促進農業更快的進步。該項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是跨行業、跨部門的系統工程項目。對農業的增產效益我國是一個12億人口的大國,人們吃飯問題是個頭等大事。由于人類生存的多種需要,全國耕地逐年減少,要保證人們的吃飯不成為嚴重問題,必須努力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產量,這是一項重要措施。經過多年的田間試驗結果說明,長效碳銨對大田作物(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蔬菜作物和果樹都有顯著增產作用。對大田作物的增產效益長效碳銨對各種物的增產幅度在6%-28%左右,對大田作物增產實例露地玉米11.5%,谷子10.3%,小麥10.8%,水稻16.4%,大豆13.2%,花生21.6%,棉花13.6%,平均值為13%。平均畝增產糧食為46kg。如以長效碳銨生產30萬噸,施肥面積566萬畝計,共增產糧食2.6億kg,共增加農民經濟收入3.9億元。對蔬菜作物的增產效益各種作物的增產率分別為:大棚黃瓜11.7%,露地黃瓜7.8%,大棚西紅柿11.7%,露地西紅柿13.3%,露地茄子6.5%,露地白菜8.9%。平均為9.98%。平均每畝增產蔬菜548kg。多年來蔬菜以施用長效碳銨2.5萬噸,施用面積23.8萬畝計,共增產基層工作1.3億kg,共增加菜農經濟收入1.55億元。對果樹的增產效益各種果樹的水果增產率分別為:大蘋果樹13.5%,梨樹5.8%,山楂樹16.9%,栗樹11.1%。平均值為14.2%。平均畝增產量為215%kg。幾年來累計已用果樹上的長效碳銨為2.5萬噸,施用面積為35萬畝。增產水果7525萬kg,共增加果農經濟收入1.19億元。提高氮素利用率和節省用肥的經濟效益氮素利用率長效碳銨為29.7-39.04%,普通碳銨為19.5-27.3%,改為長效碳銨后,氮素利用率可提高8-10個百分點。多年來全國已累計使用長效碳銨35萬噸,則相當于增加3.5萬噸普通碳銨的產量,每噸碳銨按350元計算,則節肥經濟效益為1225萬元。如果全國將4000萬噸普通碳銨全部改產為長效碳銨,則相當于為社會增加碳銨肥效400萬噸,相當于66個小碳銨廠一年的產量總和,也相當于建立2.8個52萬噸大尿素廠的產量總和,可給社會創造經濟效益14億元。也可說成是,每年為社會節約碳銨400萬噸,為社會節約開支14億元。減少勞動力投入的經濟效益由于長效碳銨可作為基肥一次施入,免去1—3次追肥工序,僅此一項就節省了大量勞力。如果每畝年按節省投入人工費8元(實際要大于此數),目前累計施用面積556萬畝計,則可減少勞動力開支4000多萬元。如果全國生產4000萬噸長效碳銨全部用于農作物,則可節約人工費46億元。長效碳鉉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長效碳銨的生產是在原碳銨生產裝置稍加改造而成的。改造一個廠的總投資60—80萬元,工期在二個月以內就可完成,且改產期間不影響碳銨正常生產。長效碳銨的改造投資僅為小尿素廠改造的百分之一,工期僅為小尿素改造的十分之一。因此我們說,長效碳銨改造是一項投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