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歷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歷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歷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歷史-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教學流程設計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技術支持(資源、方法、手段等)導入問題式:1、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條件2、主要航海家及其成就3、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回答并思考:率先走上殖民擴張的主要國家PPT、圖片探究1、早期殖民擴張的含義、特點2、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擴張的比較3、展示荷蘭商船數量,荷蘭東、西印度公司成立,荷蘭銀行、股票交易所等相關視頻史料。(《大國崛起》視頻片段。)4、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總結。英國崛起的相關視頻。閱讀課文,結合地圖分析葡、西擴張特點,并分析二者衰落的原因學生在視頻、情境資料中解析荷蘭崛起的原因??偨Y概括荷蘭殖民區域。結合視頻和課本,分析總結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及結果PPT、圖片視頻交流、研討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原因。如何評價早期殖民擴張。分組討論概括英國崛起的原因運用兩種不得方法總結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PPT、圖片視頻感悟對歷史事件評價的方法總結思維擴展:英荷戰爭、英法戰爭體現的商業資本與工業資本、資本主義制度與封建制度之爭及其啟示。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學生同學觀看Flash動畫,聆聽教師講演,進一步深刻認識殖民掠奪的罪惡和血腥,思考民族和國家和平發展的途徑和歷史意義,感悟生命的尊嚴和價值,樹立基本的平等民主和人權意識。PPT、圖片課堂總結課堂知識小結,運用兩種方式展示本課知識體系。學生構建課堂知識體系,完成訓練題目,鞏固當堂知識,完成適量的課外拓展學習任務。知識體系圖表學情分析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學生已經對早期殖民擴張有所了解,其理性思維能力已有較大提高,但是也局限于歷史知識層面的把握。所以教師在實施授課時可以從不同的廣度與深度去啟發誘導,以期能夠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綜合分析能力。1.知識掌握上,初中已經學過新航路開辟,至今已有兩年多,許多學生出現知識遺忘,所以講述時在突出重點地同時也應全面回顧。2.心理上,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歷史模塊不感興趣,所以,講述本節課時要對課外相關知識要適當拓展補充,運用視頻資料等來豐富教學內容。3.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自己的見解,所以教學中,應采用直觀形象的方式引發學生的興趣;并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發表見解。4.知識規模與初中相比有所擴大,且思維比較開闊,偏向于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種史料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采用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得出歷史結論。運用比較、分類、多角度歸納等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和思維能力。效果分析本節課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主要運用視頻資料激發學生興趣,注重知識點的歸納和方法指導,從教學的實踐效果看比較成功。成功之處:1、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教師的教學活動不僅是要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因此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主要采用引導-探究-感悟的教學模式,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再輔以教師的引導(包括補充文字材料、圖片、地圖、視頻等),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探究、歸納的能力,2、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本課講述了四個問題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擴張主要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來完成;海上馬車夫荷蘭的殖民擴張通過學生觀看大國崛起的視頻來突破;英國的殖民擴張則通過圖片和師生對話的方式來進行;對殖民擴張的評價則通過學生的討論進行分析。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不僅能夠使學生很好地掌握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3、注重三維目標的完成。除了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注重設置情境和創設問題,完成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4、注重對教材知識的整合。材料的補充必需精簡,實用性強,補充的時間恰如其分;起引導性作用的設問精心設計,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5、能有效地駕馭課堂活動。能適當控制學生的討論和發言部分,并引導學生的發言圍繞核心,避免泛泛而談,使課堂教學活而不亂。整節課用貼合實際的豐富史料和視頻資料,用問題式、講述式和自主探究相結合引領學生學習,使學生整個思維活躍而又邏輯性強,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對教材前后的分析到位,學案設計合理,與課堂同步。不足之處:視頻資料較長,應進一步剪輯整理,突出主題和重難點;交流探究環節較倉促,應進一步完善,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知識體系的梳理應盡量由學生自主完成,提高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教材分析

本課是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Ⅱ《經濟成長歷程》第二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中第二課時內容。首先,本單元在講述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和兩次工業革命幾個重大歷史事件的基礎上,闡釋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以及對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對中國)的影響。本節講授的是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重點講述了荷蘭和英國的殖民擴張歷程,是承接新航路開辟而設計的,它是開辟新航路的重要目的和影響。同時本課也影響著本單元之后的內容的解讀。所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歐洲的殖民擴張和掠奪是承接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出現,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的必然產物,下啟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在精神文化領域內的要求,所以它不僅是本章的重點,也是世界近代現代史的開端正是早期殖民擴張積累了原始資本,荷蘭才能崛起,英國資產階級統治才能確立,才會促使生產力的繼續發展——工業革命的產生發展,才會引起近代中國的變遷。因此其地位十分重要。學好本課,可為學生學習世界近代史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比較荷蘭殖民擴張對歐、亞、非、美各洲產生的不同影響,能夠培養學生辯證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對培養學生辯證解讀殖民主義的罪惡以及熱愛獨立與自由的情感有重要的啟迪作用。8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課時訓練【基礎達標】1.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活動的方向是()①葡萄牙擴張的主要方向是非洲和亞洲②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為主③葡萄牙擴張的主要方向是非洲和澳洲④西班牙的殖民擴張以非洲為主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2013·南京高一檢測)“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650萬的資金……而且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也在這時誕生在阿姆斯特丹。”這段話反映的“這時”是在()A.14世紀 B.15世紀 C.16世紀 D.17世紀3.新航路開辟后,先后成為貿易強國和殖民強國的下列國家,排列正確的是()A.西班牙→荷蘭→英國B.意大利→西班牙→英國→荷蘭C.葡萄牙→英國→荷蘭D.意大利→葡萄牙→荷蘭→英國4.(2013·煙臺高一檢測)下圖為“三角貿易”示意圖,圖中序號①為槍支、火藥等,那么序號②③可能包括()A.黑奴、黃金 B.黑奴、茶葉C.黃金、槍支 D.煙草、絲綢5.(2013·湖南學業水平測試)18世紀中后期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自詡為“日不落”的殖民帝國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蘭 D.英國【能力提升】一、選擇題1.15世紀末,教皇以穿過亞速爾群島和佛得角群島附近的子午線為東西兩半球的分界線,兩半球內新發現的土地分別劃歸兩個最先開辟新航路的歐洲國家。這兩個國家是()A.葡萄牙和西班牙B.法國和西班牙C.荷蘭和英國 D.法國和英國2.(2013·南京模擬)荷蘭東印度公司享有從好望角到麥哲倫海峽之間的貿易壟斷權,還被授予開戰或講和、奪取外國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鑄幣的權力。材料表明荷蘭東印度公司()A.具有商業公司和殖民機構雙重性質B.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壟斷了世界貿易并掠奪了發展中國家D.促成荷蘭在18世紀建立了商業帝國3.(2013·合肥高一檢測)一位非洲學者對近代以來歐、亞、非三洲的人口變化作了如下統計(單位:百萬人),他制作了這張表格主要是為了說明()時間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非洲100100100120歐洲103144274423亞洲253437656857A.非洲人口長期停滯在一億人左右B.歐洲殖民者推行種族滅絕政策C.黑奴貿易給非洲人口帶來慘重損失D.非洲人口在世界總人口中比重下降4.(2013·滄州模擬)1609年,某地成立銀行,而后各種銀行林立,成為歐洲的儲蓄和兌換中心。此地還開設股票市場,進行融資和投機,被后人稱為“17世紀的華爾街”。“某地”是指()A.英國的倫敦 B.法國的巴黎C.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D.意大利的威尼斯5.(2013·泰安模擬)從全球史觀的角度來看,殖民擴張的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A.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B.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D.促進了世界各地的平衡發展6.(2013·湖南十二校聯考)從傳統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大轉變艱巨復雜,就西方國家而言,在工業革命前經歷了長達數世紀的漸進演變過程,從這些過程中孕育出啟動西歐現代化的基本動力……其中最主要的基本動力是()A.科技創新、技術發明 B.制度變革、政策保障C.暴力掠奪、資本積累 D.殖民擴張、市場擴大二、非選擇題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紀的時候,卻是整個世界的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一個僅有150萬人口的荷蘭,將自己的勢力幾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被馬克思稱為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大國崛起·小國大業》材料三17世紀,英國與荷蘭為爭奪海上霸權及殖民利益發生了三次戰爭?!螒馉帉е潞商m經濟實力下降,英國取得海上優勢。——《英荷戰爭》材料四(1)根據材料一,指出17世紀荷蘭是如何進行殖民活動的。(6分)(2)結合材料二,指出17世紀的荷蘭為什么能成為“海上第一強國”。(10分)(3)根據材料三、四,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英國是如何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的。(10分)答案解析【基礎達標】1.【解析】選A。葡萄牙擴張的主要方向是東方,從歐洲經非洲沿海到亞洲,①正確。西班牙擴張的主要方向是西方,以美洲為主,②正確。澳洲與葡萄牙無關,排除③,④不符合史實。故本題選A。2.【解析】選D。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荷蘭海外貿易的繁榮時期,荷蘭在17世紀建立了商業貿易公司東印度公司。3.【解析】選A。西班牙在16世紀成為貿易強國和殖民強國,荷蘭在17世紀上半葉成為貿易強國和殖民強國,英國在18世紀下半葉成為貿易強國和殖民強國。4.【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推理能力。殖民者到達非洲后,用槍支、火藥等商品交換被掠來的非洲黑人;然后經大西洋直航美洲,商船到達美洲后,用掠奪的黑人換取黃金、煙草、棉花等物品,再運回歐洲。5.【解析】選D。18世紀中后期,英國通過殖民霸權的爭奪,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灸芰μ嵘?.【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再現和理解能力。根據題干信息“劃歸兩個最先開辟新航路的歐洲國家”,結合新航路開辟的史實可知正確答案為A。2.【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材料的能力。根據材料信息“貿易壟斷權”“開戰或講和”“建立殖民地”等可看出,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既是貿易公司又具有殖民機構的性質。故選A。B、C、D在材料中看不出。3.【解析】選C。本題考查西方資本主義的殖民擴張。從表中數據可看出近3個世紀來亞歐人口增長了近4倍,而非洲人口卻幾乎沒有增長,聯系所學知識可知這是黑奴貿易的結果。4.【解析】選C。新航路的開辟導致歐洲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商品種類日益增多,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商業的地位日益重要。17世紀的荷蘭擁有世界商業霸主地位,被稱為“海上馬車夫”。5.【解析】選C。本題考查西方列強的殖民侵略。解答時注意要緊扣題目的限制條件“從全球史觀的角度來看”“積極意義”,A是對歐洲的積極影響,B是對亞非拉的客觀積極影響,D表述錯誤,C符合題意。6.【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對早期殖民擴張影響的認識。根據材料信息“工業革命前”“啟動西歐現代化的基本動力”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前推動西歐現代化發展的是早期殖民擴張和世界市場的擴大,故選D。A、B與史實不符;C僅是基本動力之一。7.【解析】第(1)題要注意理解圖片代表的含義。第(2)題注意是結合材料二分析,既要從材料中得出一些提示,也應從課本中提取相應答案。第(3)題,材料提示了“英荷戰爭”“東印度公司”和“黑奴貿易”等信息,注意整理答題思路,還要注意結合英國經濟狀況、爭霸過程來梳理歸納。答案:(1)組建大型商業公司,開展海上貿易,在美洲和亞洲等地進行殖民擴張。(2)原因:荷蘭地處大西洋航運中心,地理位置優越;17世紀時此處是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造船業發達,航海技術先進;積極開展海上貿易活動;建立商業公司從事國際貿易;商業、金融業發達。(3)擊敗“無敵艦隊”確立海軍優勢;建立東印度公司進行商業活動和掠奪;發動商業戰爭奪取貿易優勢和殖民地;參與黑奴貿易,英國獲得了巨大財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實力增強。18世紀下半葉英國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課后反思本節課后,我認真反思了教與學的各個環節,認為整堂課總體看是成功的,具體表現在:1、能夠較順利、完整地完成教學設計的環節和內容。2、教學方法科學有效、靈活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