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過度排放的危險第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過度排放與污染排放指的是:由人的活動產生的氣體、液體、固體或"不可見"物質被釋放進入環境中。大自然本身有一定的環境容量和自凈能力,但當排放量超出了大自然的容納量和自凈能力,污染就會發生。污染指的是:環境中增加了本不應該含有的物質成分,而且這些成分會直接或間接給生命帶來危害。這種過程和造成的狀況統稱為污染。污染可分為"可見"與"不可見"兩類。比如:黑煙、污水、垃圾是"可見"的,而揮發性化學物、有毒重金屬、農藥等物質的污染是我們的肉眼"不可見"的。后者稱為隱型污染,但危害往往更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面臨的污染主要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室內空氣污染和食品污染。(見圖1)第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廢氣、污水、垃圾綜合排放示意圖第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墨西哥城大氣污染酸雨第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水污染圖片素
第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固體廢棄物污染——垃圾如山...第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室內空氣污染糾紛不斷第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過度排放與污染
在我國的城市和鄉村,常見的污染排放源有:
1〕
重工業,主要排放物可能有: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
2〕
輕工業,主要排放物可能有:氣體、液體和固體化學物、重金屬、不可降解的商品包裝;
3〕
礦產業,主要排放物可能有:粉塵、廢水和廢渣;
4〕
交通業,主要排放物可能有:車輛、輪船和飛機排放的廢氣、噪音和報廢后的固體廢棄物;
5〕
農業,主要排放物可能有:農藥、化肥、除草劑、畜禽糞便和不可降解農用地膜和農產品包裝;
6〕
日常生活,主要排放物可能有:烹飪油煙、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轎車尾氣和噪音。第二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過度排放與污染正常的大氣成分主要有:
1)
植物生長需要的氮氣N2,占78.09%;
2)
人體和動物需要的氧氣O2,占20.95%;
3)
惰性氣體氬Ar,占0.93%;
4)
二氧化碳CO2,占0.03%-0.04%。大氣成分中還存在極少量的其他氣體,它們的名稱和正常濃度是:氖Ne
(18ppm)、氦He(5.2ppm)
氫H2(0.4-1.0ppm)、氙Xe(0.086ppm)
一氧化碳CO(0.01-0.02ppm)、二氧化硫SO2(<0.02ppm)二氧化氮NO2(<0.003ppm)。第二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過度排放與污染當大氣中有了本不屬于大氣成分的物質,或某種大氣成分的濃度大大超過了正常值,就表明出現了大氣污染。常見的大氣污染物有:二氧化硫(SO2)、懸浮顆粒物(煙霧、粉塵、PM10)、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臭氧、鉛等。這些物質主要是通過人為活動而大量排放到大氣中的。
主要大氣污染源有:1、
工廠、礦山等排放的煙霧、氣體和粉塵;2、
道路、城市建設產生的粉塵;3、
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和奔跑的輪胎產生的粉塵;4、
餐館和家庭廚房排出的油煙;5、
垃圾焚燒產生的煙氣;6、
城鄉裸露土地和荒漠化地區的揚塵;7、
農墾燒荒的煙塵;8、
森林失火的煙塵。第二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過度排放與污染排放與大氣污染第二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12種大氣污染物的人為排放源露天焚燒假貨會釋放多種有毒污染物質第二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12種大氣污染物的人為排放源1)二氧化硫SO2:
人為排放源有:以煤和石油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工業鍋爐、垃圾焚燒、生活取暖、柴油發動機、金屬冶煉廠、造紙廠等2)懸浮顆粒物TSP(如:粉塵、煙霧、PM10)
人為排放源有:以煤和石油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工業鍋爐、垃圾焚燒、生活取暖、各種工廠、柴油發動機、建筑、采礦、露天采礦、水泥廠等3)氮氧化物NOx
人為排放源有:以煤和石油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工業鍋爐、垃圾焚燒、使用汽油的汽車等4)一氧化碳CO
人為排放源有:使用汽油和柴油的汽車、燃料燃燒等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如:苯、碳氫化合物、甲醛)
人為排放源有:汽油發動機廢氣、加油站泄漏氣體、油漆涂料廠、家庭裝修等6)光化學氧化物(如:臭氧O3)
人為排放源有:氮氧化物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陽光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第二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12種大氣污染物的人為排放源7)有毒微量有機污染物(如:多環芳烴、多氯聯苯、二噁英)
人為排放源有:垃圾焚燒、焦炭生產、燒煤等8)重金屬(如:鉛、鎘)
人為排放源有:使用含鉛汽油的汽車尾氣、金屬加工、垃圾焚燒、燃燒石油和煤、電池廠、水泥廠和化肥廠等9)有毒化學品(如:氯氣、氨氣、氟化物)
人為排放源有:化工廠、金屬加工廠、化肥廠等10)難聞氣味
人為排放源有: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化工廠、石油精煉廠、食品加工廠、油漆制造、塑料生產、制磚等11)放射性物質
人為排放源有:核反應堆、核廢料儲藏庫12)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烴)
人為排放源有:二氧化碳:燃料燃燒、尤其是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發電廠甲烷:采煤、氣體泄漏、垃圾填埋場氯氟烴:制冷設備在生產、使用和廢棄時氣體泄漏第三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12種大氣污染物的人為排放源1)二氧化硫SO2
主要危害:形成工業煙霧,高濃度時使人呼吸困難,是著名的倫敦煙霧事件的元兇;進入大氣層后,氧化為硫酸(SO4)在云中形成酸雨,對建筑、森林、湖泊、土壤危害大;形成懸浮顆粒物,又稱氣溶膠,隨著人的呼吸進入肺部,對肺有直接損傷作用。第三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世界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1950-1993)科學家粗略估計,1990年我國化石燃料約消耗近700百萬噸;僅占世界消耗總量的12%,人均相比并不驚人;但是我國近幾十年來,化石燃料消耗的增加速度,實在太快,1950年至1990年的四十年間,增加了30倍。不能不引起足夠重視。第三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數字二氧化硫SO2,學名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雖簡單,卻成為大氣質量的頭號殺手。讓我們來關注一下,二氧化硫的斑斑劣跡———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等單位的研究結果表明,由二氧化硫等導致的酸雨污染每年給我國造成的損失超過1100億元,整個大氣污染所造成的損失每年約占中國GDP的2%%至3%%。全國開展監測的338個城市中,空氣環境處于中度或嚴重污染的城市占63.5%,出現酸雨的南方城市占61.8%,酸雨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0%。
2002年,我國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是666萬噸,占全國排放總量的34.6%,2005年,預計為1186萬噸。數字的無情在于不留余地,數字的理性在于刺激反思。第三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12種大氣污染物的人為排放源2)懸浮顆粒物TSP(如:粉塵、煙霧、PM10)
主要危害:隨呼吸進入肺,可沉積于肺,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顆粒物上容易附著多種有害物質,有些有致癌性,有些會誘發花粉過敏癥;沉積在綠色植物葉面,干擾植物吸收陽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氣和水分的過程,從而影響植物的健康和生長;厚重的顆粒物濃度會影響動物的呼吸系統;殺傷微生物,引起食物鏈改變,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遮擋陽光而可能改變氣候,這也會影響生態系統。第三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12種大氣污染物的人為排放源3)氮氧化物Nox(如:NO、NO2、NO3)
主要危害:刺激人的眼,鼻,喉和肺,增加病毒感染的發病率,例如引起導致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流行性感冒,誘發肺細胞癌變;形成城市的煙霧,影響可見度;破壞樹葉的組織,抑制植物生長;在空中形成硝酸小滴,產生酸雨。第三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2:世界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氮氧化物(1950-1993)
第三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12種大氣污染物的人為排放源4)一氧化碳CO
主要危害:極易與血液中運載氧的血紅蛋白結合,結合速度比氧氣快250倍,因此,在極低濃度時就能使人或動物遭到缺氧性傷害。輕者眩暈,頭疼,重者腦細胞受到永久性損傷,甚至窒息死亡;對心臟病、貧血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傷害性大;引起胎兒生長受損和智力低下。第三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表1:主要發達國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情況(萬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98019901993198019901993美國237821062062214721372100英國490375319240273235德國
563390
303290加拿大464333303196200194法國335120122165149152日本12688
162148意大利321168
159204西班牙338221
95125前蘇聯1280893
317441波蘭410321273
128112
WorldResources1996-1997
第三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12種大氣污染物的人為排放源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如:苯、碳氫化合物)
主要危害:容易在太陽光作用下產生光化學煙霧;在一定的濃度下對植物和動物有直接毒性;對人體有致癌、引發白血病的危險。6)光化學氧化物(如:臭氧O3)
主要危害:低空臭氧是一種最強的氧化劑,能夠與幾乎所有的生物物質產生反應,濃度很低時就能損壞橡膠、油漆、織物等材料;臭氧對植物的影響很大。濃度很低時就能減緩植物生長,高濃度時殺死葉片組織,致使整個葉片枯死,最終引起植物死亡,比如高速公路沿線的樹木死亡就被分析與臭氧有關;臭氧對于動物和人類有多種傷害作用,特別是傷害眼睛和呼吸系統,加重哮喘類過敏癥。第四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12種大氣污染物的人為排放源7)有毒微量有機污染物(如:多環芳烴、多氯聯苯、二噁英、甲醛)
主要危害:有致癌作用;有環境激素(也叫環境荷爾蒙)的作用。8)重金屬(如:鉛、鎘)
主要危害:重金屬微粒隨呼吸進入人體,鉛能傷害人的神經系統,降低孩子的學習能力,鎘會影響骨骼發育,對孩子極為不利;重金屬微粒可被植物葉面直接吸收,也可在降落到土壤之后,被植物吸收,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降落到河流中的重金屬微粒隨水流移動,或沉積于池塘、湖泊,或流入海洋,被水中生物吸收,并在體內聚積,最終隨著水產品進入人體。9)有毒化學品(如:氯氣、氨氣、氟化物)
主要危害:對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人體有直接危害。第四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12種大氣污染物的人為排放源10)難聞氣味
主要危害:直接引起人體不適或傷害;對植物和動物有毒性;破壞微生物生存環境,進而改變整個生態狀況。11)放射性物質
主要危害:
致癌,可誘發白血病。12)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烴)
主要危害:
阻斷地面的熱量向外層空間發散,致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引起氣候變暖,發生大規模的洪水、風暴或干旱;
增加夏季的炎熱,提高心血管病在夏季的發病和死亡率;氣候變暖會促使南北兩極的冰川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其結果是地勢較低的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被淹;氣候變暖會使地球上沙漠化面積繼續擴大,使全球的水和食品供應趨于緊張。第四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帶防毒面具的鳥兒第四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水污染當骯臟、有害的物質進入潔凈的水中,水污染就發生了。水污染最大的特點是污染物會在水體中迅速擴散,很小體積的濃縮污染物,會使大面積水體頃刻間全面污染,魚蝦死亡,使人和其它生物依賴的水源立刻失去利用價值。
地球上的水污染主要是人類在工業、農業和日常生活中向水體排放了大量有害物質引起的。(見圖1)第四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常見四大水污染源第四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水污染成為黃河水源匱乏的另一主因第四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水污染工業對水的污染源主要有:
1)
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
2)
礦山污水;
3)把固體工業垃圾堆放在水邊。第五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水污染農業對水的污染源主要有:
1)
過量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的農田污水;(見圖2)(見圖3)第五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圖2:過量使用化肥的田地第五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3:過量使用農藥會引起水污染第五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水污染農業對水的污染源主要有:
2)
養殖場排放的畜禽污水;
3)
水土流失
第五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水污染生活對水的污染源主要有:
1)把生活垃圾倒在水邊;(見圖4)第五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4:生活垃圾對水的污染第五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水污染生活對水的污染源主要有:
2)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
3)
把餐飲泔水直接或間接排入水體中;
4)
車油泄漏和在河邊洗車(圖5-10)第五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5:把剩飯菜排向下水道第五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6:過量使用洗滌靈第五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7:過量使用洗衣粉第六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8:汽車漏油會污染地下水第六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9:在河邊洗車會污染水源第六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0:在馬路上撒鹽會污染雪水第六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的8類水體污染物的來源1)懸浮固體
人為排放源有:堆放在水邊的固體工業和生活垃圾,食品加工廢液、造紙廢液、礦石處理廢液、城市粉塵沖洗、水土流失等。2)有機物和病原體(存在于食物、植物、糞便、動物尸體中的有機成分)
人為排放源有:生活污水、養殖場污水、食品廠、纖維廠、造紙廠、生活垃圾等。3)重金屬(汞、鉛、鎘、鎳、硒、砷、鉻、鉈、鉍、釩、金、鉑、銀等)
人為排放源有:采礦、冶煉、電鍍、電池、電解、化工、制革、油漆、印染、合金制造、農藥、涂料、膠片沖洗、工業和生活垃圾(如廢電池和電子產品)等。4)合成化學品(如:苯酚、多氯聯苯、二惡英、呋喃等)
人為排放源有:化工、制藥、煉油、焦化、塑料制造、涂料、化學洗潔劑、化妝品、食品添加劑、芳香劑、染料、激素藥物、殺蟲劑、除草劑等。第六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的8類水體污染物的來源5)酸性廢水
人為排放源有:煤礦和其它金屬礦(銅、鉛、鋅等)的礦山廢水、酸雨等。
6)磷酸鹽
人為排放源有:含磷洗衣粉、化肥等。7)含氮化合物
人為排放源有:化肥、飼料、生活污水等。8)油類物質
人為排放源有:石油工業、機械加工、汽車和飛機保修、涂料油脂加工、煤氣、船舶運輸、油船泄漏。第六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的8類水體污染物的來源1)懸浮固體
主要危害:固體物會淤塞排水道,窒息水底棲生物,破壞魚類的產卵地;懸浮小顆粒物會堵塞魚類的腮,使之呼吸困難,導致死亡;顆粒物含量高時會使水中植物因見不到陽光而難以生長或死亡;懸浮固體物會降低水質,增加凈化水的難度和成本;現代生活垃圾中的難降解固體成分(如塑料包裝)進入水體之后,會使水生動物誤食后死亡。2)有機質和病原體(存在于食物、植物、糞便、動物尸體中的有機成分)
主要危害: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危及魚類的生存;導致水中缺氧而使需氧微生物死亡。這類微生物能夠分解有機質,維持水體的自凈功能。它們死亡的后果是:水體發黑,變臭,毒素積累,傷害人畜。第六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的8類水體污染物的來源3)重金屬(汞、鉛、鎘、鎳、硒、砷、鉻、鉈、鉍、釩、金、鉑、銀等)
主要危害:對人、畜有直接的生理毒性;用含有重金屬的水來灌溉莊稼,會使作物受到重金屬污染,致使農產品有毒性;沉積到水體底部,通過水生植物或微生物進入食物鏈,經魚類等水產品進入人體。4)合成化學品(如:苯酚、多氯聯苯、二惡英、呋喃等)
主要危害:這類合成化學品多數是難降解、對水生動物和人有毒性的物質(致癌、干擾內分泌系統、擾亂生殖行為、影響免疫系統等)。它們進入水體會危害水中生物,尤其是引起生物的繁殖行為發生明顯變化,進而影響到整個水體的生態系統;它們的毒性會積累在水生生物體內,通過食物鏈進入其它生物體,最終進入人體;它們污染過的水體難以被凈化,使人類飲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脅第六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的8類水體污染物的來源5)酸性廢水
主要危害:降低水體的pH值,殺死幼魚和其它水生動物種群,并使成年魚類無法繁殖;酸化的水體使金屬和其它有毒物質更易溶解于水中,這會進一步損害水體的生態系統;酸化作用會殺死一些大型的魚類;酸化水體中水生生物的滅絕會使依賴它們為食物的其它物種(比如一些鳥類)的滅絕。6)磷酸鹽
主要危害:增加水體中藻類生長所需的重要元素磷,因而引起藻類瘋長;導致水體中細菌大量繁殖。瘋長的藻類死亡之后成為水體中細菌的營養,于是細菌迅速增殖;致使魚類死亡。大量增殖的細菌會消耗水中的氧氣,水體缺氧會引起魚類死亡;藻類和細菌往往會釋放毒素,使水體被進一步毒化,有些魚類會攜帶這些毒素,通過食物鏈將毒素帶給人類,嚴重者會使人致死第六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常見的8類水體污染物的來源7)含氮化合物
主要危害:是能幫助藻類生長的營養物質,因此能協同磷,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8)油類物質
主要危害:在水面形成薄膜,阻斷空氣中的氧溶解于水,水中氧濃度減少后,發生水質惡化,危害水生生物的生態環境,引起水產量下降,并污染水和水產食品,危及人的健康。
第六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土地污染我們每天都有扔垃圾的時候,這個行為叫“垃圾排放”,學名叫固體廢棄物排放。垃圾排放可以小到把手中的廢物隨地扔,大到把滿滿一車垃圾傾倒在大自然中。行為不論大小,反正是把自己不要的東西排放到自己生活以外的范圍里,但接納這些廢物的土地會怎樣呢?能承受嗎?
把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隨意傾倒在土地上,其負面作用不僅是破壞景觀,最為嚴重的是,被垃圾占用后的土地會立刻失去使用價值。垃圾中的有害成分進入土地后,不僅毒害土壤本身,它們還會在下雨時隨雨水進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它們也能在干燥刮風時隨土壤塵粒飄向空中,成為大氣中的污染成分。因此,隨意把垃圾傾倒在土地上會連鎖產生多種污染。第七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土地污染工業固體廢棄物中的有毒有害的物質主要有兩類:1〕化學物質類;2〕重金屬類。生活固體廢棄物中含的有害物質主要有:1)過期藥物類;2)家庭裝修用的油漆、涂料類;3)含有毒重金屬的廢電池和燈管類;4)廢舊家電類。這些物質對人和其它生命都是有危害的。(見圖1—圖4)第七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過期藥物第七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2:油漆類第七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3:廢日光燈管第七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4:廢電池第七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土地污染目前我國的固體廢棄物污染十分嚴重。許多城市的周邊被垃圾包圍。在城郊的農田、水塘或河道邊,垃圾堆積現象普遍。這使垃圾中的有害成分很容易進入農作物和水生物,通過食物鏈進入生物體,最后進入人體。因此,隨意被我們扔出的垃圾是有可能回到我們餐盤中的。(見圖5)第七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5:垃圾填埋后會對土地有多種危害第七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土地污染只有通過廢物資源化的方式,我們才能改變把垃圾排放給大自然的錯誤做法。21世紀,人類努力的目標是建設"無垃圾"社會。只有朝著這個方向走,我們才能最終停止對土地的污染。第七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酸雨當燒煤的煙囪排放出的酸性氣體—二氧化硫(SO2),或汽車排放出的酸性氣體—氮氧化物(Nox)大量上升到天上,與天上的水蒸氣相遇,就會形成硫酸或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這時,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高硫煤和石油的燃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禍首。(見圖1)第七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酸雨來源示意圖第八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酸雨
由于酸雨的pH值在5.6以下(見圖2),因此酸雨會對環境會帶來廣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資源和經濟損失(見圖3、圖4),主要有:
第八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2:酸雨的pH范圍第八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3:酸雨對森林破壞的示意圖
第八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4:酸雨對湖泊的危害圖第八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酸雨
由于酸雨的pH值在5.6以下(見圖2),因此酸雨會對環境會帶來廣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資源和經濟損失(見圖3、圖4),主要有:1)
會導致森林成片死亡,因為酸雨會損壞植物葉面和根部;2)
會使湖泊被酸化,湖中魚蝦絕跡;3)會破壞農田的土壤成分,使農作物減產甚至死亡;4)
會造成地下水酸化,引起對人體的危害;5)
會腐蝕建筑物和工業設備,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6)
會對露天文物起腐蝕作用,加速文物資源的破壞甚至毀滅。
第八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酸雨要減少酸雨,首先需要努力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含量。為此,在工業方面和消費生活方面,人們可以做的事是多方面。
工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
安裝煙氣脫硫裝置;b)
提高煤碳燃燒利用率;c)
選擇低硫煤;d)
使用天然氣;e)
增加使用綠色能源的比例。
社會和公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
用煤氣或天然氣代替燒煤,因前兩者燃燒后不產生酸性氣體,b)
使用省電的電器,因為中國的大部分電力仍來自燃煤發電;c)
乘坐公共交通,因為減少車輛數目就可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量;d)
選擇包裝簡單的商品,因為生產過度包裝要多消耗電力;e)
參與廢物回收,因為使用回收的資源制造產品可節省電力。第八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溫室效應溫室有兩個特點:溫度較室外高,不散熱。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溫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來做溫室,是讓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射進溫室,加熱室內空氣,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讓室內的熱空氣向外散發,使室內的溫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狀態,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長的條件。但由人類過多排放溫室氣體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見圖1)。第八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溫室效應形成的圖示第八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溫室效應它會帶來多種嚴重惡果,最明顯的危害已經在地球上表現出來,主要有:1)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2)海平面上升;3)土地干旱和沙漠化面積增大;4)病蟲害和傳染病增加。第八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溫室效應造成溫室效應主要原因是:現代社會過多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作為能源,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溫室氣體還包括氯氟烴(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氣體,其中氯氟烴(CFC)的吸熱和隔熱作用甚至大大高于二氧化碳。這些氣體主要也是人類活動排放的。在過去的16年間,地球環境有了明顯的溫度上升的變化,有10年的氣溫達到了歷史最高點。如果地球表面溫度升高的速度繼續發展,科學家們預測: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使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淹沒水中,其中包括國際大城市:紐約,上海,東京和悉尼。(見圖2)
第九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2:溫室效應的危害第九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溫室效應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們盡量節約能源,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消耗。另一方面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讓海洋受到污染以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木筷,節約紙張,不破壞城市植被等行動來保護陸地植物,使它們多吸收二氧化碳,以幫助減緩溫室效應。(見圖3、圖4)第九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3: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顯微照片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熱帶雨林是吸收地球表面二氧化碳的主力軍第九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4:熱帶雨林照片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熱帶雨林是吸收地球表面二氧化碳的主力軍第九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臭氧空洞大氣中的臭氧含量僅為一億分之一。但在離地面20-30公里的平流層中,臭氧的含量提高了一千倍,占這一高度的空氣總量的十萬分之一,被稱為地球上空的臭氧層(見圖1)。第九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包圍著地球的臭氧層第九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臭氧空洞臭氧層的臭氧含量雖仍極其微量,卻具有非常強烈的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可以吸收掉太陽光紫外線中對生物有害的部分UV-B,因此,它使得人類和地球上的各種生命能夠生存和世代繁衍。第九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臭氧空洞然而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后,人類合成的一種叫"氯氟烴"(CFC)的物質被廣泛使用起來。它們成為了冷凍設備、家用冰箱和空調的制冷劑,成為了塑料工業中各類硬軟泡沫塑料的發泡劑,成為了醫用、美發、空氣清新的氣霧劑,還成為了煙草工業的煙絲膨脹劑。(見圖2—圖5)第九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2:制冷電器中可能有ODS第九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3:泡沫床墊可能使用了ODS第一百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4:氣霧劑中可能含ODS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5:煙絲膨脹劑是ODS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臭氧空洞氯氟烴釋放到大氣中,再上升到高空時,會分解出氯原子。自由的氯原子遇上臭氧分子后,會奪走臭氧分子O3中的一個氧原子,使之變成為普通的氧分子O2。(見圖6)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6:臭氧分子被氯原子奪去氧原子示意圖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臭氧空洞每一個氯原子可以把上萬個臭氧分子變成普通氧分子。其結果是,高空中由臭氧分子組成的臭氧層就被大大損耗了,出現了臭氧層變薄,甚至臭氧空洞的現象。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臭氧空洞還有四類化學物質具有與氯氟烴相似的行為,它們的名稱和用途分別是:1)哈龍(Halon),用于滅火器具和滅火系統;2)四氯化碳(CTC),是制造氯氟烴的原料,也是干洗店常用的干洗劑;3)三氯乙烷,也稱甲基氯仿(TCA),用于金屬元件和電子元件的清洗;4)甲基溴(MB),用于農業大棚的熏蒸。這四類物質揮發性強,在高空中也能分解臭氧分子,與氯氟烴一起,它們被統稱為"消耗臭氧層物質"(英文叫OzoneDepletingSubstances,ODS)。在保護臭氧層的國際公約《蒙特利爾議定書》中,它們被列為"受控物質",并被規定了淘汰期限。(見圖7—圖9)第一百零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7:滅火劑會含ODS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8:干洗會使用ODS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9:臭氧空洞與地球上的生命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臭氧空洞當大氣層上空的臭氧層變薄或出現空洞時,地球的陸地和海面接受的太陽紫外線照射強度會明顯增加,,這對生命有多種直接危害,主要有:
1)使微生物死亡;
2)使植物生長受阻,尤其是農作物如棉花、豆類、瓜類和一些蔬菜的生長受到傷害;
3)使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死亡,導致以這些浮游生物為食的海洋生物相繼死亡;
4)使海洋中的魚苗死亡,魚業減產;
5)使動物和人眼睛失明;
6)使人和動物免疫力減低;
7)人的皮膚色斑增多,皮膚癌發病率增高;
8)促進地球變暖。因為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大量被紫外線殺死后,大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就不能被海洋吸收了。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臭氧空洞科學家認為:臭氧層每損耗1%,人類的皮膚癌發病率將增加5.5%。在接近南極臭氧空洞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皮膚癌發病率明顯增加。在智利南部的牧場上,已出現因受到過量紫外線的照射而雙目失明的羊。在我國的青藏高原,臭氧層變薄的現象十分明顯,那里的白內障的發病率明顯升高,近年來甚至出現了兒童患白內障的現象。(見圖10)第一百一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0:臭氧層變薄對健康的危害第一百一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臭氧空洞人類尚未找到對已破壞了的臭氧層進行補救的措施,但全世界正努力限制和停止對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另一方面,人類正努力開發無害的制冷劑、發泡劑等。任何關心保護臭氧層的普通人都可以通過選擇對臭氧層無害的消費品,來參與保護臭氧層行動。請注意,以下消費品中可能含有消耗臭氧層物質(ODS),選擇時要關注成分說明,選擇使用“臭氧層友好(Ozone-friendly)”物質的產品:冰箱,雪柜,空調機,摩絲,空氣清新劑,滅火劑,噴霧殺蟲劑,清洗劑,漂白劑。第一百一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臭氧層被破壞發現和國際保護行動表時間表20世紀20-30年代CFC(氯氟烴,也稱氟利昂)開始人工合成。1974年美國科學工作者Rowland發表CFC破壞臭氧層理論。197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研討CFC氣體問題,批準"有關臭氧層的全球行動計劃",成立臭氧問題調整委員會CCOL。1978年美國禁止使用CFC氣體制造噴霧制品。1979年加拿大、瑞典開始禁止制造使用CFC噴霧制品。1980年在歐盟部長級理事會上,決定凍結CFC-11、-12的制造,削減噴霧用CFC的生產。日本也隨之實行。第一百一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臭氧層被破壞發現和國際保護行動表時間表1981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擬訂臭氧層保護公約上取得一致意見;挪威禁止制造和進口使用含CFC的噴霧制品。1985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締結《維也納公約》,旨在加強臭氧層保護的研究;英國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并證實其同氟利昂(CFC)有直接關系。198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組織制定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對8種破壞臭氧層的物質(5種特定CFC和3種特定哈龍)提出了將年產量和消耗量在10年內減少一半的要求。這8種物質被稱為"受控物質"。第一百一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臭氧層被破壞發現和國際保護行動表時間表1988年美國國家環保局EPA根據清潔大氣法,公布CFC的控制規則;歐盟提出到1998年CFC的境內生產減少一半,并禁止從未締結控制公約的國家進口,通過了到2000年全面禁止使用CFC氣體的提案;在荷蘭海牙的國際會議上,決定提前一年開展旨在強化《蒙特利爾議定書》的CFC控制內容的再評價工作;英國科學家出版報告書,指出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在前所未有地減少。1989年《維也納公約》和《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國第一次會議在赫爾辛基召開,發表了《赫爾辛基宣言》,提出:在本世紀末全部停止使用8種受控物質。第一百一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臭氧層被破壞發現和國際保護行動表時間表1990年《維也納公約》和《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國第二次會議在倫敦召開,將以CFC為主的受控物質擴大到20種,決定到2000年全部停止使用(但三氯乙烷到2005年全部停止使用),并決定設立多邊基金,對發展中國家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提供資金援助和技術支持。1992年為提前停止使用《蒙特利爾議定書》所列的受控物質,在哥本哈根召開了第四次締約國會議。1994年科學家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壞面積已達2400萬平方公里,歐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第一百一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臭氧層被破壞發現和國際保護行動表時間表1996年經濟發達國家停止使用和生產大部分受控物質;多邊基金共集資4.5億美元,在發展中國家共安排了1100多個淘汰受控物質的項目,以便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到2010年全部停止使用受控物質的目標。1999年《蒙特利爾議定書》第十一次締約方會議在北京舉行。第一百一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海洋污染認識海洋:
地球表面71%是海洋,它是地球上連續分布的咸水體的總稱。海洋的總面積約為3.61億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800米,最大水深11034米。全球海洋總體積約為13.7億立方千米。海水占地球總水量的97%。(見圖1)第一百一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海洋的景色第一百二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海洋污染認識海洋:海底地形復雜,有巨大的沙漠,有延綿的群山,許多地方棲息著海洋中的植物和動物。海底最為壯觀的區域是熱帶海洋中的珊瑚礁,那里也是最能體現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區域。(見圖2、圖3)第一百二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2:珊瑚礁世界第一百二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3:珊瑚礁世界中多彩的生命第一百二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海洋污染認識海洋:海洋中的生物種類有:自養細菌、浮游植物、底棲植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大型無脊椎動物、魚類和海洋哺乳動物等,它們相互之間構成循環狀的食物鏈。海洋中大量的生物群落與特殊的海洋環境構成了海洋生態系統。(見圖4、圖5)第一百二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4: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魚的食物鏈關系示意圖第一百二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5:海洋生態系統示意圖第一百二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海洋污染海洋與人類:
海洋給人類提供的主要物產有:1)海洋食品;2)海鹽;3)礦物資源(見圖6)第一百二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6:海洋提供給人類的食品第一百二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海洋污染海洋與人類:
海洋對人類的其它重要功能還有:
1)
維持大氣中的氧濃度和調節氣候。海洋中的浮游生物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它們產生了地球上70%的氧氣;
2)
蒸發水分,為陸地提供降雨;
3)
提供海洋能源(潮汐可以被利用來發電);
4)
提供獨特的海岸和海洋景觀。(見圖7)第一百二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7:海岸景觀第一百三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的危害:人類活動是引起海洋污染的原因。會引起海洋嚴重污染的人類行為主要有:
1)
裝載原油或其它有毒化工原料的大型船只的泄漏;將有毒有害工業廢料或核廢料向海洋傾倒;
2)
把大量的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3)
把海洋作為垃圾傾倒場。(見圖8)
第一百三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8:海洋受到的污染綜合示意圖
第一百三十二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圖:紅樹林對防治海洋污染、過濾陸源入海污染物有著積極的作用第一百三十三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水污染
第一百三十四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赤潮
第一百三十五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的危害:污染對海洋的危害會引起多方面嚴重的后果,影響面涉及到人類健康、海洋生態,甚至地球氣候的維持問題,舉例如下:
1)
污染會使海洋食品聚積毒素,人食用后得病;
2)
污染會使海產大大減少,危及人類的食物來源;
3)
污染會毒害海洋中大量的浮游生物,引起它們死亡,使海洋重要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減弱,這會加速地球上溫室效應的發展;
4)
污染會極大地傷害海洋生物的健康,甚至使它們發生畸變、不育以至種群滅絕,由此破壞整個海洋生態。
第一百三十六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海洋污染保護海洋原則:海洋污染是由人類造成的,要成功地保護海洋,人類必須遵守以下原則:
1)
嚴禁向海洋傾倒任何有毒有害廢料;
2)
所有的工業和生活污水必須處理后才能排放入海;
3)
加強在陸地上對垃圾管理、處理和資源化,不把海洋作為垃圾傾倒場。第一百三十七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環境激素了解環境激素
當人類進入21世紀時,卻有一類毒性物質悄悄遍布了全球,并在我們所有人的身體中都有了微量分布。這類物質叫做環境激素,也叫環境荷爾蒙,英文叫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或endocrinedisruptors,直譯叫做"擾亂內分泌化學物質"。環境激素是一類污染在環境中的人造化學品,卻具有類似生物體內激素的性質,它們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和動物體內,在血液中循環,在脂肪中積累,引起生物體中自身荷爾蒙被擾亂。環境激素在地球上廣泛污染的現象引起了環境科學家們對人類存亡問題的極大擔憂。(見圖1)第一百三十八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圖1:畸變青蛙圖第一百三十九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環境激素環境激素污染現象和危害
環境激素污染最為明顯的表現有:1)在近50年,人類男性的平均精子數量減少了一半。某國未公開的最新研究表明:該國男性的精子平均數目已減少到難以維持其種族繁衍的程度。另外,精子畸型的人數也在增加;2)人類女性的不孕現象明顯上升;3)在自然界中,水生動物雌化現象嚴重。比如在英國,某些河流中所有的雄性魚類都被雌化了;4)有些鳥類出現了行為反常,雄鳥不再履行父親的職責,棄巢而去,而雌鳥則成雙成對來撫養雙倍的鳥卵,而這些卵卻常常不能被孵化;5)有的動物失去了生育能力,有的動物雖仍具有生育能力,但其后代的生命力卻很差,而且退化現象普遍存在,有些健康的幼小動物會突然退化甚至死亡。以上所有這些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和行為異常現象,都與其內分泌系統被環境激素擾亂有關。環境激素的污染成為了當今影響地球物種生存的嚴重問題第一百四十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環境激素環境激素的來源
環境激素直接或間接地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多種物質里。典型的一類被叫做"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POP)。這類物質幾乎都直接或間接地具有環境激素作用。它們最具代表性的是:滴滴涕(DDT)類殺蟲劑和除草劑物質,多氯聯苯(PCB)類絕緣材料和塑料物質,二惡英等垃圾焚燒產生的物質,激素類醫用藥物。這些物質長期與人類和動物接觸,會漸漸引起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出現多種異常。
第一百四十一頁,共一百四十八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過度排放的危險——排放與環境激素消除環境激素污染-世界面臨的難題
要消除環境中的激素類物質是一個大難題。2000年,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共同討論了禁用多氯聯苯、滴滴涕等12種POP物質(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問題。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影視播放器硬件構成考核試卷
- 電子運動比賽現場設備考核試卷
- 窄軌機車車輛基礎知識考核試卷
-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護理技術
- 河北省邢臺市2023~2024學年高一數學下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含答案
-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外科學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廈門安防科技職業學院《醫學實驗技術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藏醫藥大學《中小學舞蹈創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藝術學院《普通物理專題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2024-2025學年小升初總復習數學精練含解析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臺
-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聯讀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JTG B05-01-2013 公路護欄安全性能評價標準
- (高清版)DZT 0208-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金屬砂礦類
- (高清版)DZT 0368-2021 巖礦石標本物性測量技術規程
- 人際交往與溝通課件第一章 人際交往與溝通概述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選擇性必修共7冊詞匯表匯總(帶音標)
- 智能移動焊接機器人設計案例及分析
- 抗生素合理應用課件
- 2024年廣西廣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化工生產操作工培訓教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