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0年高考文言文專題閱讀訓練:蘇軾課件_第1頁
20202020年高考文言文專題閱讀訓練:蘇軾課件_第2頁
20202020年高考文言文專題閱讀訓練:蘇軾課件_第3頁
20202020年高考文言文專題閱讀訓練:蘇軾課件_第4頁
20202020年高考文言文專題閱讀訓練:蘇軾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高考文言文專題閱讀訓練:

蘇軾蘇軾的書法作品蘇軾的繪畫作品蘇軾生平軌跡為官路線圖21歲:與弟蘇轍同考中進士24歲:弟丁憂三年25-34歲:大理評事,開封推官38-43歲:反對變法,自請外放,密州知州、湖州太守44-48歲:烏臺詩案,貶黃州49-54歲:杭州太守55-57歲:吏部尚書,揚州太守58歲:英州知州、惠州安置61歲:儋州安置64歲:廉州安置65歲:天下大赦,北歸卒于常州仕途幾起幾落2020年全國卷1文言文閱讀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嘉佑二年,試禮部,主司歐陽修驚喜,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变?,贈光祿丞。既除喪,還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新政日下,軾于其間,每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徙知密州。司農行手實法,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于司農,是擅造律也?!碧崤e官驚曰:“公姑徐之。”未幾,朝廷知法害民,罷之。元祐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書舍人。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糶(tiào)常平米,多作饘(zhān)粥藥劑,遣使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軾曰:“杭,水陸之會,疫死比他處常多?!蹦速觯╬óu聚集)羨(有余)緡(mín)得二千,復發橐(tuó)中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待之?;兆诹?,更三大赦,遂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軾自元祐以來,未嘗以歲課乞遷。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軾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于天。嘗自謂:“作文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彪m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節選自《宋史·蘇軾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B.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C.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D.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主句既可指主管某項事務的官員,又可轉指科舉的主試官,文中指后者。

B.殿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高一級的考試,在殿選舉行,由丞相主持。

C.司衣是官名,又稱為大司農,主要掌管農桑,倉儲、租稅等相關事務。

D.當軸,指官處在重要的位置,當軸者則指身居顯赫職位的當權官員。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蘇軾自幼聰穎,深受時賢賞識。母親親自為他授課,他往往能說出要點。歐陽修十分看重他,曾對梅圣俞表示,應當避開此人讓他出人頭地。

B.蘇軾因勢利導,利用新法便民,當時王安石創行新法,他上書論其不便;新政下達,他常常設法使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寧。

C.蘇軾直面饑疫,解救受災百姓。她在任職杭州時遭遇早災病疫,減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紓緩災情;同時又集貯錢糧、建造治病場所以防備疫病。

D.蘇天賦異稟,為文得心應手,他從父習文,又極具才華,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最終成為一代文宗。高考作文中寫蘇軾的片斷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

蘇軾一生風雨,一生坎坷,然而,無論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響徹在那里的天空中,響徹在那里的人們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風雨任平生”道盡了千古的真理,讓人懂得用開朗、寬容、豁達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物;讓人知道用感激、豁達的心境去挑戰人生。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多少英雄豪杰。蘇軾站在曾經是三國人物競風流的赤壁面前,像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鐵板,大聲高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是他歷經風雨后的坦然,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來面對如畫的江山,如夢的人生。蘇軾詩文情境默寫1.

在《水調歌頭》中,蘇軾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顧慮,原因在于“

,

”。

(2020年全國卷1)2蘇軾在《赤壁賦》中發議論說,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月亮時圓時缺,“_______”。(2020年全國卷2)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而未嘗往也,而卒莫消長也高考考蘇軾詩詞鑒賞2020年詩詞鑒賞選文差不多都是名家,都是考生熟悉的詩人,比如:杜甫、陸游、王安石、劉禹錫、李賀、王勃、王昌齡〖全國卷I〗望江南·超然臺①作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注]①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后舉火稱新火。1.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⑴表現的是無奈、苦澀的心情。登超然臺望見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相思,但他無法會家,因此只能在酒醉之后苦澀地"咨嗟"不已,無奈地說"休對"老朋友說什么相思之愁,"且將"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粕掀鑼懙氖浅慌_上"春未老"之景;下片抒發的是純雖未老,人卻在無奈之中的思鄉之情。這首詞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減字木蘭花蘇軾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等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⑴詞中所寫的春天的最美好時節是什么時候?為什么?結合詞中的描寫簡要說明。

⑵結合全詞,簡要分析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