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教學設計(7篇)_第1頁
《風箏》教學設計(7篇)_第2頁
《風箏》教學設計(7篇)_第3頁
《風箏》教學設計(7篇)_第4頁
《風箏》教學設計(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風箏》教學設計(7篇)1.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展探究性學習。

2.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討疑難問題。

3.感悟親情的含義;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風箏》教學設計篇二

一、初解“和”字

1、小朋友們,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從形成到現在有著悠久的歷史,任何一個看似尋常的字背后或許都隱藏著很多好玩的故事和特別的含義呢!

2、比方,這個簡簡潔單的“和”字,板書。

3、小朋友,什么狀況下我們會用到這個“和”字呢?如:你和我等,說得是人。小花和小草,這是物。跳高和跑步,這是運動工程……兩個同類的詞都能用“和”聯系起來。

4、生自由地說一說。

二、讀文找“和”

1、今日咱們來學習的這篇課文與“和”字就大有聯系呢!

2、請小朋友們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或請教小伙伴。想一想你能從課文里找到幾對“和”。

3、生自由讀課文。同桌相互檢查生字認讀狀況。

4、出示課文生字詞語,請生個別讀,讀得好的做小教師領著大家讀一讀,讀不好的請小朋友提提意見。

5、這些詞語寶寶可淘氣了,一不留意它們都跑回句子媽媽懷里去了,你還能熟悉它們嗎?出示帶生字詞的句子,請生讀一讀。

6、小朋友們真能干,這么快就學會了這么多的生字寶寶,接下來就考考小朋友們的眼睛亮不亮了,小腦筋動得快不快了,快速讀課文你從課文里能找到幾對“和”呢?

7、生匯報。預設:紙船和風箏、松鼠和小熊、山頂和山腳、松果和草莓、歡樂和幸福、漂和漂、折和扎、放著和掛著、拿和抓……據生答板書。

三、細品“和”樂

1、你能用黑板上這些詞依據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嗎?

2、預設: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課文里有句話和你們說得很像,出示句子: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

3、松鼠和小熊一個住在山頂,一個住在山腳,這普一般通的紙船和風箏竟然能讓兩個隔得那么遠的小動物成了好朋友,這是怎么回事呢?莫非這兩樣東西有著奇妙的魔法?

4、讓我們認真討論下課文的2-5自然段,信任大家確定能找到答案。

5、出示2-5自然段。請生自由讀讀課文,思索:紙船和風箏給松鼠和小熊分別帶去了什么?

a、紙船(2-3)

1、紙船給小熊帶去的是歡樂(松果)。你從哪知道的?

2、出示句子,請生個別讀。讀第三自然段,師:這松果是怎么來到小熊身邊的呢?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從山頂到山腳可能會經過哪些地方,這紙船才來到小熊家門口呢?生自由想象,出示說話練習。板書:漂

3、誒,小朋友,這松果是誰最喜愛吃的東西呀?那小熊又不愛吃松果,干嗎要送它一個松果呢?

4、看來,紙船帶去的不只是松果,更重要的是它還帶去了——歡樂,情意,心愿,友情……

(5、小朋友以前收到過像這樣雖然不珍貴,但卻包含著很多情意和歡樂的禮物嗎?)

6、是呀,有個詞叫禮輕情意重,難怪小熊收到這樣的禮物會樂壞了呢。

7、讓咱們一起帶著曾經我們的朋友帶來的那份暖暖的情意去感受小熊現在得到的深深的歡樂吧!齊讀這兩段。

b、風箏(4-5)

1、有句話叫禮尚往來,既然小松鼠送來了這么好的禮物,那小熊確定也得表示表示了。他想給松鼠送個草莓,那抓緊也來折只紙船吧!不行?為什么不行呢?那要怎么辦?

2、生讀第四自然段,這風箏又會飄過哪呢?請生用手的動作來演示飄。板書:飄。

3、這飄到山頂的風箏又給小松鼠捎去了什么呢?

4、板書:幸福,請生和教師一起書寫幸福。小朋友有收到過這樣幸福的禮物嗎?

5、小松鼠此時此刻和那時候的你們一樣幸福,讓我們也來讀讀這段話,去感受友情給小松鼠帶去的幸福吧!

6、就這樣,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那是由于:出示:紙船和風箏給他們倆帶去了()。

7、小朋友確定也有自己的好朋友,看了松鼠和小熊這對好朋友,你想給自己的好朋友送上什么禮物呢?出示練習,生口頭說一說。其實,除了好朋友,我們還可以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教師同學們送上這樣暖和的禮物。我想它會比其他昂貴的禮物顯得更珍貴。

四、“和”外之音

1、有幸福的時候就會有難受的時候,松鼠和小熊這對好朋友,像小朋友們一樣也會吵架呢!板書:好吵。那究竟他們為什么吵架?后來又和好了沒有呢?留待下節課再來學習吧。

2、寫字。

《風箏》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熟悉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情。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情有肯定的感受。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預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題

小朋友,今日,我們來學習新課,誰會讀課題?(指讀)一起來讀讀吧!

二、檢查預習

1、昨天預習,你讀了幾遍課文?(指說)

2、課文中的難句子肯定難不倒你!先自己試試吧!(自讀)

3、生字寶寶藏在句子里,都被你們認出來了,那他們站在一起呢?(自己認讀一下,再把記字的好方法說給四周的小伙伴聽!)

4、誰都熟悉了?(指讀)誰想把你記字的好方法跟大家溝通一下。

三、導讀感悟1~6段

1、小朋友,在一座漂亮的山上,有兩座得意的小房子,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還不清晰的,趕快到文中找答案)指說,是這樣嗎?我們去看看!(點擊)哎,你怎么知道的?讀讀好嗎?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頂上,而小熊呀卻住在山腳下,雖然離得很遠,可他們卻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讀讀2~6段,看看他們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

3、指說:概括或細致的說都可。

4、導讀第三段:

瞧,(課件演示)松鼠親自折的紙船,順著清清的小溪,飄呀飄,飄到了小熊家門口,小熊拿起紙船一看,──生:樂壞了!你能讀好這一段嗎?(指讀)

問讀的好的學生:小熊,你為什么那么快樂呀?(指說)

是呀,從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飄下來一只紙船,里面還有一份祝愿,小熊能不樂壞了嗎?(誰還想讀讀)

5、第五段:

不光小熊樂壞了,小松鼠呢?(圖)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風箏,也樂壞了。這次,誰信任自己比剛剛讀得還好?(指)

6、3~5段:

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歡樂送給小伙伴,想讀那段讀那段,好嗎?開頭吧!(自)(指讀)

就讓我們在音樂聲中去共享他們的歡樂吧!(指讀)23456

四、導讀7~11段

1、是啊,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正值他們沉醉在這幸福和歡樂之中的時候,這歡樂卻沒有了。(師范讀)

2、選擇給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愛的方式邊讀邊體會,過會我們來溝通溝通。(把你的感受說給同桌聽聽)

3、7段:

“漂浮的風箏”“漂流的紙船”讀讀這兩個詞吧!(指)

你們覺得這兩個詞可以換換嗎?(不能)為什么?(指說)

誰能讀得更美一些呢?

教師聽了,似乎真的感覺那風箏飄起來了,紙船也動起來了。

導:這么美的東西都不見了,誰還想把你的感受讀一讀。

……

4、你們都是感情豐富的孩子,小朋友,其實內心最深的感受是不好用語言來表達的,下面,就讓我們把深刻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通過讀來表達出來吧!(自己試試)(指)

五、拓展延長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快樂著,感動著,當我們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漂浮的風箏,那一只只傳遞友情的小船,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指)教育學生應領先伸出友情之手。

其次課時

一、復習穩固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指生講故事。

二、學習生字詞

1、小黑板出示生詞,開火車認讀。

2、出示要認的生字,檢查自學生字讀音狀況,留意正音和溝通記字方法。

3、任意選擇一詞,說話。

4、讀課后練習中的詞語,鼓舞學生抄寫會寫的詞語。

三、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用多種方法自由記憶。

2、教師點撥,對難寫字、簡單出錯的字加以分析、指導。

3、指導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

⑴教師示范,學生仔細觀看。

⑵學生先書空,后描紅、臨寫。

課時安排篇四

兩課時

一、導入

1.由有關風箏的詩歌導入,引入本文的篇名、體裁和。

2.簡介本文的魯迅

魯迅,(1881-1936)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宏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預習檢查

讀準以下字音

1.生字

丫杈chà憔悴qiáocuì模樣mú嫌惡xiánwù可鄙bǐ什物shí

驚惶huáng瑟縮sè懲處chéng虐殺nüè寬恕shù苦心孤詣yì

墮duò蜈蚣wúgōng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嫌惡怒nù生氣墮duò墮落

賺zhuàn賺錢恕shù寬恕墜zhuì下墜

訣jué訣別

決jué打算

抉jué選擇

3.多音字

è兇狠

惡ě惡心

wù嫌惡

shí什物mó勞模

什模

shén什么mú模樣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主朗讀課文

1.朗讀要求:

①讀準字音;

②停頓恰當;

③讀出感情;

④讀出重音。

2.依據課文的內容,快速答復以下幾個問題。

①課文是介紹風箏這種工藝品的嗎?(不是)

②風箏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線索)

④試著用一句話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我”毀掉了弟弟的風箏,后來我知道自己錯了,預備向弟弟賠禮,而弟弟卻不記得了。)

④課文寫作的時間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時的中國正處在什么社會嗎?(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⑤文章記敘的挨次有哪幾種?本文記敘的挨次是什么?(挨次、倒序、插敘)

(二)思索

1.“我”為什么不允許小兄弟放風箏?(是沒長進的孩子的玩藝)

2.為什么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于精神的虐殺”?(嬉戲是兒童最正值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3.魯迅對等自己的錯誤的態度與一般人有何不同?(對待自己當年的行為,深深地責備自己。《.》不因自己當年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不因時間長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見他是多么嚴峻地解剖自己。)

四、合作探究

質疑、爭論、答疑

(一)1—2段(第一組問題)

1.為什么“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傷”?

(驚異于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放起風箏來了。“我”見風箏而悲傷,是由于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說“驚異和悲傷”,從構造上來說,是引出下文)

2.“四周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家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為什么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么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蕩漾了?

(這里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家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觀察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家鄉風箏季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二)3—4段(其次組問題)

1.3-4段一面寫“我”,一面寫小兄弟,對小兄弟的描寫流露出什么感情?

小兄弟入迷的情狀描寫得越細致生動,越加重對剝奪他放風箏權利的封建家規的控訴力氣。這里隱含著對小兄弟的憐憫,對自己深深的自責。

2.對我流露出什么感情?

魯迅是在自責自己當年扮演了冷酷無情的精神虐殺者的角色,言辭中流露出了憐憫、懊悔、自我責備之意。

3.朗讀

(1)你能讀出明顯表現出懺悔心情的文字嗎?

(2)應用怎樣的心情和語調朗讀?(沉重的)

4.小結一:本文的一個重要的心情是懺悔,朗讀時,語調應是沉重的,包含劇烈的自我遣責的意味。

5.配樂朗讀:用沉重的語調讀出懺悔的感情。(留意著重號詞語)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好像多日不很觀察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積累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真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

我在破獲隱秘的滿意中,又很生氣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長進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固然得到完全的成功,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無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三)5—8段(第三組問題)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么說“不幸”?

2.文中所說的“精神虐殺的一幕”,詳細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3.配樂朗讀。(用沉重的語調讀出懺悔的感情)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嬉戲是兒童最正值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綻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4.核心問題探討:

弟弟全然淡忘,理留神情輕松,然而卻說“我的心只得沉重著”,弟弟全然淡忘,理留神情輕松,然而卻說,“我的心只得沉重著”,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

(是一位能夠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責備、勇于擔當責任、家庭與社會責任感都極強的作家,不行能由于弟弟的淡忘、無怨就會自我說謊,自我哄騙地認為自己無過了。)

(四)9—12段(第四組問題)

1.待到小兄弟驚異地笑著說“有過這樣的事嗎”為什么“我”不覺得寬松反而覺得沉重?

(被虐殺者的麻木使虐殺者可以恣意妄為,這令人感到悲傷而沉重。中國人的思想行為需要用科學的思想來指導。)

2.為什么說“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傷”?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特別的寒威和冷氣”除形容天氣外,有沒有別的含義?

(“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淡忘,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始終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傷啊。而這種悲傷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傷”,想擺脫也不行能了。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淡忘,才能擺脫。

我只感覺到“特別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

3.小結二:

本文的另一個重要情結——悲傷。朗讀時,語調應是沉重的,包含劇烈的社會遣責意味。

4.試著飽含情感地配樂朗讀這局部。

(五)課堂總結

文章中心的兩個要點:

懺悔:我對弟弟的“精神的虐殺”——自我責備

悲傷: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淡忘。

五、探究文意

整篇文章看完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再來思索一下: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先生要告知我們什么?

參考(可以從以下角度去思索)

1.魯迅對于小兄弟的感情

2.對于自己的錯誤該怎么辦

3.怎樣對待嬉戲

(知錯就改、手足情深、抵抗封建教育)

六、自由感悟——向生活延長

1.從兒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嬉戲是兒童最正值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個概念。

2.有關天性的名言。

3.說話訓練

課文中說“嬉戲是兒童最正值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你小時候也做過許多嬉戲,玩過不少玩具吧?選一個你最難忘的說給同學聽聽。

《風箏》教學設計篇五

學習目標:

1、熟悉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情。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情有肯定的感受。

課前預備:

1、自制多媒體課件。

2、紙船、風箏、小熊、松鼠圖片。

課前溝通:學生介紹自己或好朋友。

教學過程:

導入本課

1、同學們,你們看,教師手里拿著的是什么?(教師手持紙船和風箏)你們仔細地看教師寫這兩個詞,板寫課題。

2、這就是今日我們要學習的新課文,大家齊讀課題。

檢查預習狀況

1、檢查生字。

2、檢查生詞。

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有感情讀文。

課文講了誰和誰的故事呢?(貼圖:松鼠、小熊),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讀文2、3自然段。

閱讀理解小熊和松鼠建立友情的過程。

1、小松鼠是怎樣傳遞自己友情的?從“漂呀漂”你體會到什么?學生試著讀,體會“漂呀漂”在句中的作用,感悟句子的美。

2、小熊拿到了什么?是什么表情的?課文是怎么寫的?重點指導2、3自然段的讀。

3、假如你是小熊,你會怎么想呢?小熊是怎么做的?一生讀文4、5自然段。

4、通過比擬字形、理解字義,懂得兩個“piao”的不同。

男、女同學比一比讀紙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了松鼠家門口。

閱讀理解松鼠和小熊的友情消失裂痕的內容,體會內心感情。

1、師讀6、7自然段。

聽教師讀完,你們的心情怎樣?練讀“山頂上再也看不到漂浮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1、體會松鼠、小熊的友情消失裂痕后的內心感情。

閱讀理解友情恢復的內容,升華情感。

1、學生讀課文的最終兩個自然段。

通過讀第10自然段體會松鼠的心情。

1、讓學生從讀中理解松鼠對和好布滿期盼的簡單情感。

體會人物內心,讀出他在紙條上寫的那句話“假如你情愿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

1、師生一起讀課文最終一個自然段。

課堂延長

1、小熊看到一只只紙船向他漂來,他會怎樣呢?課件展現風箏滿天、紙船滿溪的場面。

2、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這種事情?

教師總結

寫字練習

講解、多媒體演示“幸福”兩個字的寫法。

五、課堂總結。

課件:

《風箏》教學設計篇六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與實踐,使學生學會扎制簡潔的風箏。

2、在實踐中培育學生觀看、分析、動手力量,以及發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力量。

3、在動手制作中培育學生勇于探究、敢于創新的精神。

4、培育學生急躁細致、不怕困難、團結協作的優秀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扎制簡潔的平板式風箏的方法,學會扎簡潔的風箏。

2、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擅長觀看、勇于創新,創作出造型各異的風箏。

三、教學預備:多媒體、風箏骨架、成品風箏。

四、教學過程

程序

內容

師生活動

活動意圖

創設情境

運用古詩《村居》導出“風箏”,播放視頻,激趣導出“扎”。

讓學生背誦《村居》,說出“紙鳶”的意思,學生觀看視頻。教師板題:扎風箏。

提醒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實物展現

教師展現課前制作的兩個風箏(蝌蚪式風箏、六邊形風箏)及風箏骨架。

教師展現風箏的同時,請學生認真觀看,說出扎風箏的特點:左右對稱。

培育學生觀看、分析力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導探究

教師依據學生的總結,利用投影演示。(提線拴制方法。①找到中軸(豎竹條)與上橫條的交點;②以交點為中心,向左右兩邊各量一段相等的距離,穿線。

③在中軸與下橫條的交點再穿一線。④將風箏平放桌面,提起提線,當上提線所處的平面與風箏面垂直時,下線的長度就定下來了,將三線拴合,打結,風箏制作完成。)

學生在小組內觀看、動手制作、爭論、討論骨架的綁扎方式、拴提線的時候,肯定要留意風箏的對稱,明確制作過程。

通過嘗試,知道蝌蚪式風箏扎制的步驟及如何保證左右對稱,感悟制作技巧。

遷移創新

學生根本把握了扎蝌蚪式風箏的方法后,遷移發散讓他們發揮聰慧才智,制造別的式樣的風箏。

教師巡察指導,點撥制作技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展創作:扎、糊、拴提線、繪。

增加學生勇于探究、敢于創新的意識,提高學生實際操作力量。

展現評價

學生展現合作的風箏。

學生談創作意圖,最終評出扎的優秀的風箏。師生共同總結。

培育學生審美、評析力量,感受勝利的喜悅。

課后拓展

播放視頻。傳承風箏的文化,在歌聲中完畢這節課。下課后,周末里,我們再看誰的風箏飛得最高?試著發覺問題,完善制作的風箏,總結放風箏的技巧。

既檢測了學習效果,又調動了實踐的積極性。

《風箏》教學設計篇七

第一教時

一、談話揭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把不熟悉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⑴自讀,互讀。

⑵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

2、檢查字詞把握狀況:

⑴我來考考你:

一學生拿著生字卡片,讓另外學生讀出讀音,然后再組詞(如有可能再說一句話)。

⑵我來說你來猜:

出示詞語:

細心向往依舊蹤影好像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半沉半浮翩翩飄舞

一學生說出詞語的也許意思(或做一些動作),其余學生依據他的話或動作,從上列詞語中找出該詞語。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