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省部分市2023屆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分類匯編:古詩閱讀專題(含答案)古詩閱讀專題
陜西省榆林市2023年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5.(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杜牧
遠信初逢雙鯉①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樽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②冷,暮江寒覺晏裘③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注]①雙鯉:代指書信。②姜被:兄弟和兄弟之情。③晏裘:晏子裘。春秋齊相晏嬰,以節儉力行著稱,著布衣鹿裘以朝。后因以“晏子裘”為稱人節儉的典故。亦謂處境困頓。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緊扣標題,詩人遠行他鄉,在冬至日讓入京使者給弟弟捎封家信。
B.頷聯寫詩人借酒消愁,而愁不能解,遙想兄弟來獲得一種心靈的安慰。
C.頸聯運用典故,“姜被冷”既指被薄天冷,也傳達了和弟弟的感情深厚。
D.全詩抒發情感都極其委婉含蓄,天氣、環境變化總能觸發詩人的情感。
(2)這首詩主要表達詩人對弟弟的殷殷情意,請簡要分析尾聯是怎樣抒情的。
陜西省寶雞市2023年高考一模語文試卷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南鄉子
黃庭堅
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①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②。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
注:①黃庭堅為仇家構陷,被流放到宜州,棲身戍樓。②戲馬臺,南朝宋武帝劉裕在彭城(今徐州)戲馬臺歡宴重陽。金絡頭,多為有功武將戰馬頭部的佩飾。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描繪了一組對立形象:諸將侃侃談論立功封侯,詩人自己卻悄然獨立,和著笛聲,倚樓長歌。
B.詩人引用劉裕在彭城戲馬臺歡宴重陽的典故,切合了重陽宴集的標題,也照應了首句的“諸將”。
C.對于自己一生經歷的風雨坎坷,詩人無比憂愁,情緒低沉,全詞抒發了人生無常、萬事皆休的悲慨。
D.本詞不借助景物渲染,風格豪放,語言質樸,有的句子完全口語化,體現了“以俗為雅”的特點。
15.本詩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請結合全詩概括分析詩人的形象特征,并說明所用的手法。
陜西省安康市2023屆高三一模語文試卷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東津送韋諷攝閬州錄事①
杜甫
聞說江山好,憐君吏隱兼。
寵行舟遠泛,怯別酒頻添。
推薦非承乏②,操持必去嫌。
他時如按縣,不得慢陶潛③。
【注】①此詩為詩人于廣德元年送友人暫至綿州時作。東津,屬綿州,今四川綿陽。閬州,今四川南充。錄事,即錄事參軍,官甚微。②承乏:指官位空著無人出任,暫且由自己承擔。舊時常用作官場自謙語。③《晉書·陶潛傳》:“潛為彭澤令,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題目交代了詩歌的送別主題,送別地點在東津,送別對象為友人韋諷。
B.首聯寫詩人雖未親到閬州,但聽聞閬州山水之美,友人此行可以吏而兼隱。
C.頸聯寫友人此去并不是官位空著無人出任才被推薦,而是需要他去“操持”。
D.尾聯運用典故,實寫友人到任之后,巡行縣下,對陶潛式的縣令沒有怠慢。
15.請簡要概括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陜西省漢中市2023屆高三教學質量第一次檢測考試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荊門浮舟望蜀江①
李白
春水月峽②來,浮舟望安極。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③色。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
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
【注】①詩人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夔州(今重慶奉節縣)白帝城,遇赦得釋,于是乘舟東下,行至荊門(今屬湖北)寫了這首清雄奔放的名作。②月峽:四川巴縣的明月峽。③錦江:岷江流經成都的一段河流。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前兩句開篇點題。浩渺的春水沖出明月峽谷,詩人“浮舟”大江,一路前行,但見江水湯湯,浩渺無垠。
B.三至六句極寫江水之秀美與明艷。江水碧綠,桃花相伴,水天相接,明麗如畫,意境異常開闊而清雄。
C.最后四句寫黃昏時分,夕陽西下,炊煙裊裊;詩人揚帆大海,但見明月高懸,燈火依稀,渚宮城池近在眼前。
D.詩人緊緊抓住江中行舟的順序,徐徐鋪寫開來,如展圖畫;從結構上看,從白晝寫到日落月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
15.詩中“逶迤”往后六句(中六句)的寫景頗有特點,后人贊嘆不已,請就中六句的藝術手法作簡要分析。(6分)
陜西省咸陽市2023年高考模擬檢測(一)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沁園春·泉南作①
張野(元)
自入閩關,形勢山川,天開兩邊。見長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潑黛,萬馬回旋。石磴盤空,天梯架壑,驛騎蹣跚鞭不前。心無那,恰鷓鴣②聲里,又聽啼鵑③。
區區仕宦誰憐。道有志、從來鐵石堅。但長存一片,忠肝義膽,何愁半點,瘴雨蠻煙。盡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豈偶然。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傳。
【注】①這首詞是作者自北方到南方做官,途經福建泉州南蒲所作。②鷓鴣:鳥名,其鳴聲似“行不行也哥哥”。③啼鵑:杜鵑鳥,其鳴聲似“不如歸去”。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先點明詞人置身之處與感發詩情的地理環境,然后從正面進行描寫,以擬人夸張手法刻畫入閩的艱難。
B.“恰鷓鴣聲里,又聽啼鵑”與“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有異曲同工之妙,渲染了旅途環境的空寂蒼涼。
C.詞人認為,他能有機會游覽這奇境絕非偶然,是上天有意要他用文字來描繪這美麗山川,寫成佳作流傳海外。
D.全詞寫景氣勢博大,激蕩縱橫,夸張和浪漫之筆為全詞增添了瑰麗色彩,讀來令人精神振奮。
15.李白的《蜀道難》藝術地再現了蜀道之難,張野的《沁園春·泉南作》也將入閩的艱難險阻描寫得淋漓盡致。同樣寫路途艱險,但兩位作者的寫作意圖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其不同之處。
陜西省2023年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一)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春晚書山家屋壁(其二)
唐貫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①如家禽。
前村后壟桑柘②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鸂鶒(xīchì):一種像鴛鴦的水鳥。②柘(zhè):一種樹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首聯從嗅覺和視覺的角度描寫水塘中的景色,描繪了一幅靜謐安恬的田園之景。
B.頷聯出句與“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都表現出樹木繁茂之景狀,有異曲同工之妙。
C.頸聯寫蠶娘在綠溪邊漂洗蠶繭特別艱辛的生活和牧童的快樂和頑皮。
D.這首詩是詩人在農家做客時的題壁之作,語言清新明快,情感寓于所繪之景、所敘之事中。
15.本詩表現了山民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
陜西省渭南市2022-2023學年高三教學質量檢測(Ⅰ)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將入關安陸遇兵寇①
杜荀鶴
家貧無計早離家,離得家來蹇滯多。
已是數程行雨雪,更堪中路阻兵戈。
幾州戶口看成血,一旦天心卻許和。
四面煙塵少無處,不知吾土自如何。
【注釋】①此詩作于唐僖宗乾符年間。乾符年間,王仙芝、黃巢先后領導起義軍對抗朝廷,兵鋒席卷南北,兵火遍及全國。本詩寫的是詩人入京途中的感受。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回顧離家的原因,用“蹇滯”二字概括了自己身在旅途的狀態。
B.頷聯寫旅途中雨雪交加,指明自己能夠承受戰亂所帶來的痛苦。
C.頸聯寫兵事所經,傷殘已甚,卻意外得知朝廷同意招降納叛。
D.本詩敘事抒情不加雕飾,語言樸實,格律工整,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15.本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古詩閱讀專題
陜西省榆林市2023年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5.(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杜牧
遠信初逢雙鯉①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樽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②冷,暮江寒覺晏裘③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注]①雙鯉:代指書信。②姜被:兄弟和兄弟之情。③晏裘:晏子裘。春秋齊相晏嬰,以節儉力行著稱,著布衣鹿裘以朝。后因以“晏子裘”為稱人節儉的典故。亦謂處境困頓。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緊扣標題,詩人遠行他鄉,在冬至日讓入京使者給弟弟捎封家信。
B.頷聯寫詩人借酒消愁,而愁不能解,遙想兄弟來獲得一種心靈的安慰。
C.頸聯運用典故,“姜被冷”既指被薄天冷,也傳達了和弟弟的感情深厚。
D.全詩抒發情感都極其委婉含蓄,天氣、環境變化總能觸發詩人的情感。
(2)這首詩主要表達詩人對弟弟的殷殷情意,請簡要分析尾聯是怎樣抒情的。
【分析】(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
(2)本題考查分析詩歌情感表達技巧的能力。要先了解詩歌抒發情感的幾種常用的方式,再根據詩句來分析。
【解答】(1)D.“全詩抒發情感都極其委婉含蓄”錯誤,這首詩頷聯“憶弟兄”屬直接抒情。
故選D。
(2)詩歌尾聯“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以景結情,愈加顯示了兄長的心情之沉重。颯颯的寒風已讓作者深感不安,更何況是冷雪呢?即使不是雪,難道雪天的到來還會遠嗎?思念關切之情演變為更深的惆悵焦慮。本文層層推進,還漸加強對親人的關切之情。
答案:
(1)D
(2)尾聯為景物描寫(以景結情、虛實結合),詩人聽到風吹竹門的聲音,聯想到可能會有冷雪打落在松窗之上,寒風已令詩人惆悵,冷雪更令詩人焦慮,詩人擔憂弟弟如何度過這寒冷的日子。詩人特意描繪寒風冷雪的情景,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對弟弟深切的關懷,這種景中含情的手法,更深切感人,回味悠長。
賞析:
這是一首書寄懷弟之情的親情詩。
杜牧只有一個弟弟,兄弟友愛,曾因照顧生病的弟弟而棄掉監察御史和吏部員外郎的官職,可見杜牧對弟弟的關心。杜牧對弟弟的感情,我們也可以從他的這首詩看得出來。這首詩寄托了杜牧對弟弟情深意切的關心,這種關心,作者是通過最簡捷樸素的生活層面加以表達的。作者善于運用對氣候、環境的感受來表達思念骨肉的憂愁、惆悵。首聯點明了節令,冬至到了,氣候轉冷了,不知遠方的弟弟境況如何?寫封家書問候一下吧。時令的推移,引發了感情的起伏變化。頷聯把兩種感情加以對比,烘托對弟弟的殷切思念。一杯苦酒,默坐獨飲,非但無以解憂,反而頓生愁緒無數。這種愁悶,不是遙遠的國家之憂,而是更有直接的切膚之感的骨肉之痛。頸聯更是表達了一位敦厚的兄長對弟弟關心的無微不至。作者以自身的感受來推測親人的處境:天冷了,不知多病的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自己的身體?是否知道添衣加被?這種關心之情著實感人。尾聯愈加顯示了兄長的心情之沉重。颯颯的寒風已讓作者深感不安,更何況是冷雪呢?即使不是雪,難道雪天的到來還會遠嗎?思念關切之情演變為更深的惆悵焦慮。本文層層推進,還漸加強對親人的關切之情。
【點評】理解詩歌的方法:
(一)關注標題,明確內容和情感
標題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關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構及表現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
(二)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聯
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作傾向、主要內容、作品風格特點等。
(三)關注注釋隱含意
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想主題;或介紹相關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
(四)關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關注關鍵詞句情感意
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陜西省寶雞市2023年高考一模語文試卷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南鄉子
黃庭堅
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①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②。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
注:①黃庭堅為仇家構陷,被流放到宜州,棲身戍樓。②戲馬臺,南朝宋武帝劉裕在彭城(今徐州)戲馬臺歡宴重陽。金絡頭,多為有功武將戰馬頭部的佩飾。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描繪了一組對立形象:諸將侃侃談論立功封侯,詩人自己卻悄然獨立,和著笛聲,倚樓長歌。
B.詩人引用劉裕在彭城戲馬臺歡宴重陽的典故,切合了重陽宴集的標題,也照應了首句的“諸將”。
C.對于自己一生經歷的風雨坎坷,詩人無比憂愁,情緒低沉,全詞抒發了人生無常、萬事皆休的悲慨。
D.本詞不借助景物渲染,風格豪放,語言質樸,有的句子完全口語化,體現了“以俗為雅”的特點。
15.本詩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請結合全詩概括分析詩人的形象特征,并說明所用的手法。
【答案】14.C15.①耿介孤高,鄙棄功名富貴。諸將談論立功封侯,詩人卻獨倚高樓,沉浸在音樂中。對比反襯,突出了詞人耿介孤高的形象。
②開朗豁達,熱愛生活不服老。詩人舉杯勸酒,興致勃發,插花于頭,設想花該笑他年紀大還要簪花自娛。用擬人手法,借花自嘲,表現了開朗豁達的胸襟。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C.“全詞抒發了人生無常、萬事皆休的悲慨”錯誤,詞的下片遂轉而為開朗達觀。詞人舉杯勸酒:“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還是開懷痛飲,莫辜負這大好秋光和杯中釀。“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表達出熱愛生活的不服老精神和開朗豁達的胸襟。
故選C。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古詩中的人物形象和表現手法的能力。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諸將談論立功封侯,詞人卻獨倚高樓,沉浸在音樂中。塑造了詞人耿介孤高,鄙棄功名富貴的形象。一是熱衷于名利的諸將,一是特立獨行不慕名利的詞人,運用了對比反襯,突出了詞人耿介孤高的形象。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快快暢飲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舊。詩人舉杯勸酒,興致勃發,插花于頭,設想花該笑他年紀大還要簪花自娛。塑造了開朗豁達,熱愛生活不服老的詞人形象。將“花”比擬成人,有人的行為“笑”,這里詞人借花來自嘲,表現了開朗豁達的胸襟。
陜西省安康市2023屆高三一模語文試卷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東津送韋諷攝閬州錄事①
杜甫
聞說江山好,憐君吏隱兼。
寵行舟遠泛,怯別酒頻添。
推薦非承乏②,操持必去嫌。
他時如按縣,不得慢陶潛③。
【注】①此詩為詩人于廣德元年送友人暫至綿州時作。東津,屬綿州,今四川綿陽。閬州,今四川南充。錄事,即錄事參軍,官甚微。②承乏:指官位空著無人出任,暫且由自己承擔。舊時常用作官場自謙語。③《晉書·陶潛傳》:“潛為彭澤令,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題目交代了詩歌的送別主題,送別地點在東津,送別對象為友人韋諷。
B.首聯寫詩人雖未親到閬州,但聽聞閬州山水之美,友人此行可以吏而兼隱。
C.頸聯寫友人此去并不是官位空著無人出任才被推薦,而是需要他去“操持”。
D.尾聯運用典故,實寫友人到任之后,巡行縣下,對陶潛式的縣令沒有怠慢。
15.請簡要概括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案】14.D15.①首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能在風景優美的地方過亦官亦隱生活的羨慕之情,以此安慰友人;②頷聯表達了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③頸聯、尾聯寄寓了對友人赴任的期望與勸勉之情。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D.“實寫友人到任之后,巡行縣下,對陶潛式的縣令沒有怠慢”錯誤。尾聯是對未來的設想,是虛寫,即叮囑友人他日如承府州之命,巡行縣下,不得怠慢陶潛式的縣令。
故選D。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聯“聞說江山好,憐君吏隱兼”,寫作者聽聞閬州風景優美,友人此行可以過上半官半隱的閑適生活,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羨慕之情,同時詩人也是以此來安慰友人;
頷聯“寵行舟遠泛,怯別酒頻添”,寫詩人不忍與友人分別,頻頻為朋友添酒,表達了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聯系注釋②“承乏:指官位空著無人出任,暫且由自己承擔”可知,頸聯“推薦非承乏,操持必去嫌”,寫友人此去并不是官位空著無人出任才被推薦,而是需要他去“操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才能和品質的肯定和贊許;尾聯“他時如按縣,不得慢陶潛”,運用典故,叮囑友人他日如承府州之命巡行縣下,不要怠慢了陶潛式的縣令。可見,頸聯和尾聯表達了作者對友人赴任的期望與勸勉之情。
陜西省漢中市2023屆高三教學質量第一次檢測考試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荊門浮舟望蜀江①
李白
春水月峽②來,浮舟望安極。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③色。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
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
【注】①詩人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夔州(今重慶奉節縣)白帝城,遇赦得釋,于是乘舟東下,行至荊門(今屬湖北)寫了這首清雄奔放的名作。②月峽:四川巴縣的明月峽。③錦江:岷江流經成都的一段河流。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前兩句開篇點題。浩渺的春水沖出明月峽谷,詩人“浮舟”大江,一路前行,但見江水湯湯,浩渺無垠。
B.三至六句極寫江水之秀美與明艷。江水碧綠,桃花相伴,水天相接,明麗如畫,意境異常開闊而清雄。
C.最后四句寫黃昏時分,夕陽西下,炊煙裊裊;詩人揚帆大海,但見明月高懸,燈火依稀,渚宮城池近在眼前。
D.詩人緊緊抓住江中行舟的順序,徐徐鋪寫開來,如展圖畫;從結構上看,從白晝寫到日落月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
15.詩中“逶迤”往后六句(中六句)的寫景頗有特點,后人贊嘆不已,請就中六句的藝術手法作簡要分析。(6分)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基本能力。要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了解常見的錯誤類型,主要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
(2)本題主要考查賞析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詩歌常用的描寫手法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點面結合、視聽結合、觸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結情等。這類題的答題步驟是:先準確地指出用了何種手法;然后結合詩句,闡述為什么用這種手法;最后闡述此手法有效傳達詩人怎樣的感情。
【解答】(1)C.“詩人揚帆大海,但見明月高懸,燈火依稀,渚宮城池近在眼前”錯誤。一是錯在“揚帆大海”,此時詩人依然在長江之上,詩人舟行一日,日落西山,夜幕已降,遠望江邊,暮靄沉沉;二是錯在“渚宮城池近在眼前”,應該是還很遙遠。東方江面,月亮冉冉升起,再遙望江陵,燈火點點,閃爍不定,著名的渚宮城,應該就在這燈火之中。
故選:C。
(2)“逶迤”往后六句的寫景頗有特點,根據“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可知,翠綠的沙洲仿佛圍繞游船轉動,洲上的綠樹熱情地向我張開了臂膀。詩人把被赦之后、乘舟東下的歡快之情融入景物描寫之中,融情于景,形成情景交融的畫面,有著強烈感人的藝術力量。根據“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可知,本是舟船沿江東下,卻說“芳舟”向后退去、“碧樹”緊相迎來,這是運用了以動寫靜、化靜為動的描寫手法,將本來是靜止的景物加以刻畫,使之具有動態感,靜物寫活,從而使作品富有生氣,充滿活力,情趣盎然。同時一“轉”,一“迎”,則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無生命的事物賦予人的情感和生命力,生動形象地寫出森林迎面而來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之情。根據“逶迤巴山盡,搖曳楚山行”“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等可知,這幾句運用了對仗的修辭手法,其中“逶迤”對“搖曳”“巴山盡”對“楚云行”,“雪照”對“花飛”,“聚沙雁”對“出谷鶯”,對仗工整,音韻和諧。
答案:
(1)C
(2)①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抒情手法),六幅畫面融入了詩人被赦之后、乘舟東下的歡快之情。
②以動寫靜、化靜為動(描寫手法),如“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本是舟船沿江東下,卻說“芳舟”向后退去、“碧樹”緊相迎來。
③擬人(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如“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繁花似錦、芳草萋萋的沙洲向“我”身后漸漸退去,郁郁蔥蔥、蒼翠繁茂的森林迎面而來。
④對仗(修辭手法),“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等,對仗工整。
白話譯文:
早春三月,江水洶涌,經過三峽中的月峽,滾滾而來,我在荊州的江面上放舟游蕩,極目遠望。
江面上桃花漂浮,就像故鄉錦江一樣,春意盎然。
江水明亮碧綠,浩浩蕩蕩,沸沸洋洋,與天平齊。
兩岸的巴山逶迤護水而來,在荊州地界已經與地平齊,倒是楚地的水汽蒸騰,結出巍峨搖曳的云山。
沙灘上正在用沙沐浴的大雁只只雪白,出山谷覓食的黃鶯漂亮得像花兒一樣飛舞。
翠綠的沙洲仿佛圍繞游船轉動,洲上的綠樹熱情地向我張開了臂膀。
放眼望去,江浦上水汽氤氳云集,海上的明月與白帆一起冉冉上升。
看到江陵城墻上的燈火,就知道快到渚宮城了。
詩歌鑒賞:
____________李白這一首《荊門浮舟望蜀江》,就是由多幅優美生動的畫面組成的長江行舟圖。
____________詩的前六句寫詩人在舟中望長江的所見所感,著重描繪長江。詩人放眼四看,從三峽奔騰而來的江水,雖值桃花盛開的春汛時期,但依然清澈如成都的錦江。這是實寫,卻含蘊著詩人深摯的鄉土之情。前六句中一二兩句點題,三四兩句對長江的描寫較為概括,五六兩句則作進一步的勾畫。第五句以濃麗的色彩加以點染。第六句描摹江流的動態。滾滾東流的江水,茫茫無際,好像與天相接。這是詩人遠望時的深切感受,形諸于詩,不僅使人感到真實,而且覺得生動傳神。這兩句既從色彩上加以點染,使其明麗如畫,又寫出了長江一瀉千里,煙波浩淼的雄姿。這一畫面,色彩鮮明,景中有聲,飛動壯闊。中間六句又是另一幅圖畫。這里,詩人的彩筆,不僅繪出了絢麗明媚的畫卷,而且傳達出融于畫境的歡快喜悅之情。尤其出色的是,詩人所描畫的不是一幅停滯靜止的寫生畫,而是有如一組連續不斷的活動的電影鏡頭,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最后四句是日暮月升的景象,另是一幅畫面。詩人舟行一日,日落西山,夜幕已降,遠望江邊,暮靄沉沉;東方江面,月亮冉冉升起;再遙望江陵,燈火點點,閃爍不定,著名的渚宮城,應該就在這燈火之中。這也是由幾個“鏡頭”組成的畫面,動態感也十分強烈。另外,這一結尾,極有余味,給人以廣闊的藝術想象天地。
____________這首五言古詩,在藝術上很有特色:從藝術構思看,詩人抓住江中行舟這一特點,順序寫來,“如展圖畫”。從結構上看,詩人從白晝直寫到日落月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從藝術表現手法上看,詩人巧妙地運用表現自然美的各種原始材料,諸如色彩、聲音、形狀、香氣、光線、運動等,并把它們有機地組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動人畫面,并且具有鮮明的動態性,使語言藝術的詩,有著形象藝術的效果。從詩篇的意境上看,詩人融情于景,把遇赦東歸的喜悅心情傾注在大好春光的景物描繪中,情景交融,塑造了迥遠奔放、明麗雄渾的藝術意境,有著強烈感人的藝術力量
【點評】讀懂詩歌的技巧:
(一)關注標題,明確內容和情感
標題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關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構及表現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
(二)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聯
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作傾向、主要內容、作品風格特點等。
(三)關注注釋隱含意
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想主題;或介紹相關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
(四)關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關注關鍵詞句情感意
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陜西省咸陽市2023年高考模擬檢測(一)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沁園春·泉南作①
張野(元)
自入閩關,形勢山川,天開兩邊。見長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潑黛,萬馬回旋。石磴盤空,天梯架壑,驛騎蹣跚鞭不前。心無那,恰鷓鴣②聲里,又聽啼鵑③。
區區仕宦誰憐。道有志、從來鐵石堅。但長存一片,忠肝義膽,何愁半點,瘴雨蠻煙。盡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豈偶然。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傳。
【注】①這首詞是作者自北方到南方做官,途經福建泉州南蒲所作。②鷓鴣:鳥名,其鳴聲似“行不行也哥哥”。③啼鵑:杜鵑鳥,其鳴聲似“不如歸去”。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先點明詞人置身之處與感發詩情的地理環境,然后從正面進行描寫,以擬人夸張手法刻畫入閩的艱難。
B.“恰鷓鴣聲里,又聽啼鵑”與“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有異曲同工之妙,渲染了旅途環境的空寂蒼涼。
C.詞人認為,他能有機會游覽這奇境絕非偶然,是上天有意要他用文字來描繪這美麗山川,寫成佳作流傳海外。
D.全詞寫景氣勢博大,激蕩縱橫,夸張和浪漫之筆為全詞增添了瑰麗色彩,讀來令人精神振奮。
15.李白的《蜀道難》藝術地再現了蜀道之難,張野的《沁園春·泉南作》也將入閩的艱難險阻描寫得淋漓盡致。同樣寫路途艱險,但兩位作者的寫作意圖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其不同之處。
【答案】14.A15.①李白的《蜀道難》寫蜀道之難,意在勸阻友人不要入蜀,警示朝廷對蜀地要加以防范,表達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關切;
②張野的《沁園春·泉南作》寫入閩之難,是為下片寫自己不畏艱難險阻的雄心壯志和忠肝義膽作鋪墊。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上片……然后從正面進行描寫”錯誤。“見長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潑黛,萬馬回旋。石磴盤空,天梯架壑”是正面描寫,“驛騎蹣跚鞭不前”是側面描寫。
故選A。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探討作者的創作意圖的能力。
李白的《蜀道難》寫蜀道之難,意在勸阻友人不要入蜀,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勸人引為鑒戒,警惕戰亂的發生,并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警示朝廷對蜀地要加以防范,表達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關切。
張野的《沁園春·泉南作》寫入閩之難,自從進入閩關之后,立刻置身于崇山峻嶺、懸崖峭壁之間,一入其“形勢山川”,即見“天開兩邊”令人心驚的景象,隨著詞人步履和月光的漸次深入,山中的奇觀異景也逐漸清晰具體地展現在人們眼前,如千瓶傾瀉,飛流直下,激石濺玉。“群峰”四句,千峰蒼翠如潑黛,群山如萬馬奔赴,水流山險,道路崎嶇,石蹬如懸半空,天梯如架壑巔,極言其陡與險。于是心驚膽戰的詞人發出“心無那”那無可奈何的感嘆!正在驚魂未定,又傳來鷓鴣“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和杜鵑“不如歸去”的悲鳴,內心的感受通過外物的點化,產生了強烈的表現效果,把入閩的艱難險阻描寫得淋漓盡致,是為下片寫自己不畏艱難險阻的雄心壯志和忠肝義膽作鋪墊。
陜西省2023年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一)語文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春晚書山家屋壁(其二)
唐貫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①如家禽。
前村后壟桑柘②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球形水晶玻璃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玉米罐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春新版五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寒假預習背誦版
- 江蘇省海安八校聯考2025屆初三語文試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財經大學《法語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輕工職業學院《電視新聞節目研究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康復醫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市重點中學2025年中考英語試題1-4月復習專號含答案
- 中國人民大學《外科護理學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州師范學院《計算機組成原理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實驗教學的多維度評價與反饋機制研究
-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
- 2025年上半年江蘇南通市通州區事業單位統一招聘52人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教案-古希臘神話
- 自考《英語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卷與參考答案(2025年)
- 音樂節組織與執行流程指南
- 專題26 實驗與探究 十年(2015 2024)高考生物真題分類匯編(全國) (解析版)
- 關于對全市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檢查情況的通報
- 辦公5s管理內容和標準
- 有限空間安全技術交底
- 2024年土地流轉的合同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