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站計算說明書_第1頁
換熱站計算說明書_第2頁
換熱站計算說明書_第3頁
換熱站計算說明書_第4頁
換熱站計算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建筑工程學院畢業設計計算說明書課題名稱**市橋西區集中供熱工程M13號熱力站工藝設計二次網改造及供熱系統運行模式分析系別:能環學院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班級:建環121:任少朋**:20123051272016年06月15日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熱被越來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減少能量的浪費,提高供熱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時采用集中供熱可提高供熱質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此題目是以**市橋西區恒峰熱力**集中供熱系統M13號熱力站供熱區域的工程設計、改造為需用背景的實際工程。本工程為**市橋西區集中供熱工程**市檢察院換熱站,屬于原有燃煤鍋爐房改造工程。供熱區域總建筑面積:110000m2,總熱負荷:約6400kw。本次設計主要有工程概述、熱負荷計算、供熱方案確定、管道水力計算、系統原理圖和平面布置圖繪制、設備及附件的選擇計算的內容。除上述內容外,在計算說明書**需包括如下一些曲線:供回水溫度隨室外溫度變化曲線,調節曲線。本次設計要求使用CAD繪出圖紙,其中包括設計施工說明、主要設備附件材料表,換熱站設備平面布置圖、換熱站管道平面布置圖、換熱站流程圖及相關剖面圖等。在換熱站設計合理,安裝質量符合標準和操作維修良好的條件下,換熱站能夠順利地運行,對于采暖用戶,在非采暖期停頓運行期內,可以維修并且排除各種隱患,以滿足在采暖期內正常運行的要求。關鍵詞:供熱負荷設備選擇計算及布置換熱站系統運行板式換熱器目錄摘要1第一章設計概況41.1設計題目41.2設計原始資料41.2.1設計地區氣象資料41.2.2設計參數資料4第二章換熱站方案確實定52.1換熱站位置確實定52.2換熱站建筑平面圖確實定52.3換熱站方案確定52.4供熱管道的平面布置類型52.5管道的布置和敷設62.6換熱站負荷的計算6第三章換熱站設備的選取73.1換熱器簡介7換熱器概述7換熱器的分類73.2換熱器的選取9換熱器類型的選取93.2.2換熱器選型計算93.3換熱站內管道的水力計算103.4循環水泵的選擇11循環水泵需滿足的條件113.4.2循環水泵選擇113.5補水泵的選擇12補水泵需該滿足的條件12補水泵的選擇123.6補水箱的選擇143.7除污器的選擇143.8鈉離子交換器的選擇143.9分集水器的選擇15設備管道的防腐保溫154.1保溫材料的選擇原則及保溫構造154.2保溫材料選材計算16第五章質調節17參考文獻22致謝22第一章設計概況1.1設計題目**市橋西區集中供熱工程M13號熱力站工藝設計二次網改造及供熱系統運行模式分析1.2設計原始資料1.2.1設計地區氣象資料1、建筑物修建地區:**省長**市2、該工程的供熱區域總建筑面積:110000m2,供需*圍有十六中學校區、市檢察院辦公區和住宅區等,供熱半徑:500m,最大建筑高度:36m。3、氣象資料:采暖室外計算溫度:tw=-15℃;冬季采暖天數:N=155天;最大凍土層深度:136cm室內計算溫度:1.2.2設計參數資料1、熱源狀況介紹該換熱站由**市橋西區恒峰熱力**運營管理,熱媒種類為熱水。一次網供回水溫度為130/70℃,熱用戶包括地暖用戶,散熱器采暖用戶。其它供熱參數根據外網情況確定。2、一次管網:一次網供回水溫度為130/70℃。3、二次管網:二次網地暖區供回水溫度60/50℃,散熱器低區供回水溫度85/60℃,散熱器高區供回水溫度85/60℃。一次網工作壓力為1.6MPa。換熱站方案確實定2.1換熱站位置確實定1、盡量靠近主要負荷及負荷密度較大處。2、需考慮整個管網系統的水力平衡。2.2換熱站建筑平面圖確實定1、外墻370mm;供熱面積10萬平米的換熱站的占地面積須≧350平米;換熱站內設備間的門向外開,換熱站長度大于12米時設兩個出口。2、根據功能可以設換熱間、配電間、值班室、衛生間和修理間等;3、門、窗、開間和進深以"3〞為模數;4、室內外高差300mm5、標注有兩道尺寸線。2.3換熱站方案確定熱力點在用戶供、回水總管進出口處設置截斷閥門、壓力表和溫度計等等,同時據用戶供熱質量要求,需設置手動調節閥或流量調節器,以便于對用戶進展供熱調節。用戶進水管上需安裝除污器。城市上水進入水--水換熱器被加熱,熱水沿熱水供需網路的供水管,輸送到個用戶。熱水供需系統中設置熱水供需循環水泵和循環管路,使熱水能不斷的循環流動。當城市上水懸浮雜質較多、水質硬度或含氧量過高時,還需在上水管處設置過濾器或對上水進展必要的水處理。安裝原水箱、原水加壓泵、全自動軟化水裝置與軟化水箱,使二級網系統具有較完整的補水及其處理系統。根據熱用戶的種類,可以分為地暖區,散熱器區,其中散熱器用戶建筑含有高層用戶,所以,將散熱器用戶分為散熱器低區和散熱器高區,進展分別供熱。2.4供熱管道的平面布置類型供熱管道平面布置圖示與熱媒的種類、熱源和熱用戶相互位置及熱負荷的變化熱點有關,主要有枝狀和環狀兩類。枝狀網比擬簡單,造價較低,運行管理比擬方便,它的管徑隨著到熱源的距離增加而減小,其缺點在于如沒有供熱的后備性能,即一旦網路發生事故,在損壞地點以后的所有用戶均將中斷供熱。環狀網路的主要優點是具有供熱的后備性能,可靠性好,運行也平安,但它往往比枝狀網路的投資要大很多。本設計中,力爭做到設計合理,安裝質量符合標準和操作維護良好的條件下,熱網能夠無故障的運行,尤其對于只有供暖用戶的熱網,在非采暖期停頓運行期內,可以維護并排除各種隱患,以滿足在采暖期內正常運行的要求,加之考慮到目前我國的國情,故設計中的熱力網型式采用枝狀網。2.5管道的布置和敷設合理的選擇供熱管道的敷設方式,需對節約投資,保證熱網平安可靠地運行及交通情況等綜合考慮,力求與總體布局協調一致。1、供熱管道的敷設方式可分為架空敷設和地下敷設。考慮到**地區的氣候條件,小區所在地的地質條件,地下水位及供暖管道與下區整體環境的協調性等條件,本設計均采用地下敷設方式。A.地溝敷設:〔1〕通行地溝敷設:工作人員可能直立通行的地溝,但造價高。〔2〕半通行地溝敷設:當管道根數較多,采用但排水平布置溝寬度受到限制時,可采用半通行地溝。〔3〕不通行地溝敷設:當管道根數不多且維修工作量不大時,可采用不通行地溝,其造價較低,占地小,但檢修時必須掘開地面。B.無溝〔直埋〕敷設:供熱管道直接埋設于土壤中,最多采用的形式是供熱管道,保溫層和保護瓦克三者嚴密粘合在一起,形成整體式的預制保溫管道構造形式。2.管道的布置需注意:a.管道盡量平行于道路和建筑物b.盡量將管道設在人行道及綠化地帶下,且少穿過道路c.管網形式采用直埋敷設或地溝敷設d.管網敷設需力求線路短而且直e.熱力管線與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管線的最小間距需符合規*的規定。2.6換熱站負荷的計算本設計為小區集中供熱,采用面積指標法.通過計算面積熱指標法,建筑物的供暖設計熱負荷,可按下式進展概算Qn=qfF×10–3KW式中Qn-建筑物的供暖設計熱負荷,KW;F-建筑物的建筑面積,㎡qf-建筑物供暖面積熱指標,W/m3熱區域總建筑面積:110000m2,總熱負荷:約6400kw,其中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局部11000m2,負荷640kw,散熱器采暖總面積99000m2其中低區散熱器采暖面積79200m2,高區采暖面積19800m2則根據面積指標法可以計算出:低區熱負荷4608kw,高區熱負荷1152kw。第三章換熱站設備的選取3.1換熱器簡介換熱器概述換熱器是將熱流體的一局部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設備,從而實現不同溫度流體間的熱能傳遞,又稱熱交換器。在換熱器中,會有至少含有兩種溫度不同的流體流過換熱器流道,其中一種流體溫度較高,會放出熱量;另外一種流體則溫度較低,會吸收熱量。在實踐工程中也會存在有兩種以上的流體參加換熱。換熱器的分類換熱器的種類豐富多彩。換熱器作為傳熱設備被廣泛應用于耗能用較大的領域。隨著現代節能技術的快速開展,換熱器的種類是越來越多。適用于不同介質、不同工況、不同溫度、不同壓力的換熱器,構造型式不同,換熱器的大致分類如下:1、按傳熱原理可分為:1〕間壁式換熱器是溫度不同的兩種流體在壁面分開的空間里流動,通過壁面的導熱和流體在壁外表進展熱對流,兩種流體之間進展換熱。因此稱外表式換熱器,這類換熱器需用最廣。間壁式換熱器根據傳熱面的構造不同可分為板面式、管式和其他型式。2〕蓄熱式換熱器是通過固體物質構成的蓄熱體,把熱量經高溫流體傳遞給低溫流體,熱介質先通過加熱固體物質到一定溫度后,冷介質再通過固體物質被加熱,使之到達熱量傳遞的目的。蓄熱式換熱器有旋轉式、閥門切換式等。3〕混合式換熱器通過讓冷、熱流體的直接接觸、混合進展熱量交換的換熱器,又稱為接觸式換熱器。由于兩流體混合換熱后須及時別離,這類換熱器適用于氣、液兩流體之間的換熱。2、換熱器按用途可以分為:1〕冷卻器:是把流體冷卻到必要的溫度,但冷卻流體沒有發生相的變化。2〕加熱器:是把流體加熱到必要的溫度,但加熱流體沒有發生相的變化。3〕預熱器:預先加熱流體,為工序操作提供標準的工藝參數。4〕過熱器:

用于把流體(工藝氣或蒸汽)加熱到過熱狀態。5〕蒸發器:

用于加熱流體,到達沸點以上溫度,使其流體蒸發,一般有相的變化。下面我們介紹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產品需用*圍:板式換熱器以傳熱效率高〔比傳統的管殼式換熱器高2~4倍〕、節能、經濟、拆卸方便等優點,已被廣泛的需用于眾多工業部門,同時在集中供熱中供熱及熱能回收工程式中也被大量采用。板式換熱器的特點:傳熱效率較高、使用平安較可靠、有利于低溫熱源的高效利用、占地面積小,便于維護、阻力損失較少、熱損失較小、冷卻水量較小、投資運行費用較低。3.2換熱器的選取換熱器類型的選取本設計選用水-水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具有很多優點如換熱效率高、通用性強、構造緊湊、投資費用低、熱回收效率高、降低耗水量等優點。換熱器的容量和臺數需根據采暖、通風、生活的熱負荷選擇,一般不設備用。但當任何一臺換熱器停頓運行時。其余設備需滿足70%熱負荷需要。本設計選用2臺一樣規格的換熱器,均為一備一用。3.2.2換熱器選型計算換熱器選型計算公式Q=KF〔3-1〕式中—熱流量,;—換熱器的傳熱系數,W/〔m2.℃〕;—換熱面積,;—設計工況下的水-水換熱器對數平均溫差,。各區對數平均溫差依次是27.94040對于水-水換熱器換熱系數K可取3000~7000W/〔㎡.℃〕,本設計取3500W/〔㎡.℃〕本換熱站各區均選用兩臺換熱器,已備一用。根據式〔3-1〕可得換熱器的換熱面積需為:其中B為水垢系數,這里取0.8得出散各區熱器換熱面積依次為8.1941.1410.29通過查板式換熱器規格表可選出各區換熱器型號依次為BR12BR35BR12換熱器片數6911886流道數3459433.3換熱站內管道水力計算根據管道的供回水溫差,可以確定各個管道的經濟比模阻,供暖區地暖區散熱器低區散熱器高區一次網供回水溫差10252560經濟比模阻40-6040-6040-6060-80再根據各各個管道的流量,通過查表可以得出各管段的管徑等,列表如下:管段流量Q(m3/h)流速V(m/s)比模阻R(Pa/m)管徑D(mm)154.9720.9577.9150地暖區供回水管298.9640.8642.3200散熱器低區供回水管339.60.6637.1150散熱器低區供回水管49.18O.5556.880一次網地暖區565.9881.08101150一次網散熱器低區616.4880.6664.1150一次網散熱器高區791.6560.7834.2200一次網散熱器區總管段882.4760.6927.12003.4循環水泵的選擇3.4.1循環水泵需滿足的條件〔1〕循環水泵的總流量需不小于管網的總設計流量,當熱水鍋爐出口至循環水泵的吸入口有旁通管時,需不計入流經旁通管的流量。〔2〕循環水泵的揚程需不小于熱力網、熱源、最不利環路壓力損失之和。〔3〕循環水泵應具有工作點附近比擬平緩的流量揚程特性曲線,并聯運行的水泵應采用型號一樣的。〔4〕循環水泵承壓耐溫能力應與熱力網的設計參數相適應。〔5〕應盡量減少循環水泵的臺數,設置數目在三臺以下循環水泵時,需有備用泵,如果是四臺或四臺以上水泵并聯使用時,可不設備用泵。3.4.2循環水泵的選擇〔1〕循環水泵所所需流量=1.1*G—熱負荷,Kw;—流體通過換熱器前后的溫差,—水的比熱,取4.19將各區的熱負荷帶入上式,可以得出各區二次網流量G依次是15.27KG/S27.49KG/S11KG/S單位換算以后冷流量54.972m^3/h98.964m^3/h39.6m^3/h則二次網各區循環水泵所需水流量分別為60.47m^3/h108.860m^3/h43.56m^3/h循環水泵揚程H=0.1(H1+H2+H3)(1.1~1.2)式中H1-換熱器內部的循環阻力損失,一般為30~100KPa,這里取60KPaH2-外網供回水干管的阻力損失,一般按每米管長0.1KPa左右的阻力損失考慮,地暖400M*2,低區500M*2,高區500M*2H3-用戶內部阻力損失,一般直接連接約為0.05~0.12KPa,這里取0.1通過計算得出各區循環水泵所需揚程分別為16.81m19.21m19.21m于本換熱站距離熱力公司較近,熱源的循環水泵足夠供應到本換熱站,故一次網不需要安裝循環水泵。根據循環水泵所需流量和揚程,流量60.47108.86043.56揚程16.81m19.21m19.21m查水泵的型號對照表可以得出各區循環水泵型號參數,列表如下水泵型號流量Q(m3/h)揚程H(m)轉速n(r/min)效率(%)功率KW底座長寬高mmIS80-65-16060292900727.51020/350/30ISR100-80-16012028290075151290/490/30IS80-65-16050322900737.51020/450/303.5補水泵的選擇補水泵需該滿足的條件開式熱力網補水泵的流量,需根據生活熱水最大設計流量和供熱系統滲漏之和確定。閉式熱力管網補水裝置的流量需根據供熱系統的滲漏量和事故補水量確定,一般取允許滲漏量的4倍。〔3〕閉式熱力網補水泵宜設兩臺,此時可不設備用泵。〔4〕開場熱力網補水泵宜設兩臺或兩臺以上,其中一臺泵作為備用。〔5〕補水裝置壓力不小于補水點管道壓力加30-50KPa,如果補水裝置同時用于維持熱力網靜壓力時其壓力需能滿足靜壓要求。補水泵的選擇計算換熱站與地暖區建筑,局部散熱器區建筑位差是10m;補水泵的揚程需保證將水送到系統最高點并留有2-5mH2O的富裕壓頭。補水泵的流量為循環水量的1%,事故補水量為正常補水量的四倍。所以,補水泵流量=循環水量*4%=60.47*4%=2.42補水泵揚程H=10+6+5=21m補水泵流量=循環水量*4%=108.860*4%=4.36補水泵揚程H=18+10+5=33m補水泵流量=循環水量*4%=43.56*4%=1.75補水泵揚程H=36+10+5=51m通過計算得出的補水泵所需補水流量,揚程可以查補水泵型號對照表可以得出各區補水泵所選型號:水泵型號流量Q(m3/h)揚程H(m)轉速n(r/min)效率(%)功率KW底座長寬高mm25LG3-10*33302900421.1230/230/2025LG3-10*54.738.52900441.5230/230/2020LG1.6-8*72562900351.5204/204/35本換熱站各區補水泵均選兩臺同型號的,一備一用3.6補水箱的選擇補水箱的體積要求可以滿足4小時的最大補水量的使用,同時考慮箱體的尺寸需符合熱力站內的布置和美觀及制作簡單節省材料。有公式V=1.2*Gt可以求出Gt=1.94m^3/h。則有V=1.2*1.94=2.328m3。所以根據開式水箱圖集可以選擇水箱的公稱容積為2.328m3.水箱組成如下:1.6*1.6*1.4=3.6有效容積為3.5m3,公稱容積為3m33.7除污器的選擇該設備由過濾器本體、排污口、濾網組成。被處理過的水通過進水口會進入過濾器本體,水中雜質會截留在濾網上,當雜質堆積到一定的程度時,濾網內外兩側的壓差到達設定值〔≤0.05MPa),將翻開排污閥,除污器進展開場排污。設備特點1〕直接安裝在管網系統上,不需要任何支撐構造,節省空間。2)過濾器在全流量下能正常工作,連續出水,既保持了高的流量,又具有低的壓力降,防止了由于流速低而造成的外表污漬。3)清洗時不影響正常過濾。4)不需要安裝旁通管路,拆卸排污。5)安裝方便,只需接入待處理系統的管路上即可。除污器的型號可按接收直徑選定在本工程中,在換熱站處所選用的除污器為WC臥式直通除污器。其地暖區選WC-150型臥式直通除污器,低壓區選WC-200型臥式直通除污器,高區選WC-150型臥式直通除污器,一次網選WC-200型臥式直通除污器.3.8軟水器的選擇根據補給水泵流量選擇軟化水器,由計算可知北低壓區流量為193.536t/h×1%=1.94t/h,查設計手冊可知選擇的軟水器為JK型水力自動軟水器,型號是JK100-300型。軟水器型號型號流量t/h樹脂總裝填量kg外接收徑mm原水硬度mmol/L工作壓力*圍MPaJK100-3001.8-2125DN2083.9分、集水器查"供暖通風設計手冊"知分水器、集水器可按經歷值估算:式中D—分、集水器直徑,;—分、集水器支管中的最大管徑,。在本設計中,系數取3,對需的各個分、集水器的最大管徑依次為150mm、150mm、200mm、200mm、150mm、150mm。則各個分集水器依照編號順序直徑依次為450mm、450mm、600mm、600mm、450mm、450mm。第四章管道的防腐保溫4.1保溫材料的選擇原則及保溫構造保溫材料和其制品的允許使用溫度,需大于或等于正常工作時的介質最高的溫度。相對的溫度*圍內有不同的保溫材料可供選擇時,需選用造價低,運輸方便,密度小,導熱系數小,易于施工的材料制品,同時應該進展綜合比擬,優先使用其經濟效益較好的。當介質溫度較高時,經過綜合經濟的比擬后,應該選用復合材料保溫,即使用不耐高溫材料和耐高溫材料分層保溫。保溫構造通常由保護層和保溫層組成。保溫構造的設計應選用需防火、耐火、造價低、施工方便、復合保溫效果好、美觀等。保護層的構造需根據供需條件,設備和管道所處的環境,保溫材料類型等因素選用。常用的保護層有三類:〔1〕涂抹式保護層〔2〕金屬保護層〔3〕包扎式復合保護層4.2保溫材料選材計算本設計中保溫材料選用巖棉管殼,特點:導熱系數小,密度小,適用*圍廣,施工簡單,但刺人。巖棉殼管各項參數:密度100-200Kg/m3,導熱系數0.052-0.058W/m*C,適用溫度-268-350.季節采暖運行時間3000h,環境溫度-2,熱價7元/1000000KJ,計算年限7年,年利率0.1,外表散熱系數11.63W/〔m2*C),單位造價600元/m3。防燙傷保溫層厚度按控制保溫層外表溫度不大于60C計算。管段管徑D(mm)溫度經濟保溫厚度(mm)q允W/m2最大熱損失保溫厚度防燙傷保溫厚度最小保溫厚度11506023125.4123021505022116932008532148.918442006025125.41251508530148.918461506023125.412780130351872488807023134.81491501304018726101507026134.815111501304018726121507026134.815132001304218726142007027134.815敷設保溫層前,管道和設備外表需清理干凈,需刷防腐涂料防銹漆或防銹漆,所到達的耐溫性能需滿足介質設計溫度的要求。當介質溫度低于120攝氏度時,管道和設備的外表需刷防銹漆。介質溫度高于120時,設備和管道的外表應該刷高溫防銹漆。第五章質調節因為供暖系統供暖的熱負荷是隨著室外溫度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當室外溫度較高時,供暖熱負荷就會降低,如果繼續按著原設計熱負荷進展供暖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本換熱站系統包括6臺換熱機組,6臺循環水泵,6補水泵、及軟水器及軟化水箱、除污器、分水器、集水器和補水水箱等設備。1、換熱站系統監控的內容:該熱交換站主要監測的內容有一次熱媒側供回水溫度、流量;次供回水溫度、二次熱水流量、供回水壓差、室內外的溫度、供熱水泵的工作、故障及手動/自動轉換狀態等。1)二次熱水的供回水溫度〔AI〕并顯示,主要用于換熱站內熱量的計量;2)一次熱水的供回水溫度〔AI〕并顯示,低溫會發起報警;3)室外溫度的變化〔AI〕并顯示,并進展節能變頻調節的依據;4)熱水供水的水流狀態〔DI〕;進展檢測水管壓力〔AI〕;5)各分環路及總回水流量,以用于計量〔AI〕;6)監測各分環路回水溫度〔AI〕并顯示,主要用于監視供熱質量、管路跑水監測并反映各環路平衡狀況;7)二次熱水供水電動蝶閥〔電動三通〕開關控制〔DO〕〔或變頻控制〕8)一次熱水供水電動蝶閥開關控制〔DO〕〔1〕各聯動設備的啟停程序包括一個可調整的延遲時間功能,以配合熱站系統內各裝置的特性。〔2〕當膨脹水箱的液位低于低液位開關時,DDC自動控制補水泵為膨脹水箱補水。〔3〕在指定管道位置設置溫度傳感器,以測量一次網供回水溫度。〔4〕當熱水管的水流開關監測到有水流通過時,循環泵才允許啟動,防止其空負荷運轉。〔5〕根據程序或工作日程安排自動開關換熱機組的進出水閥。程序控制換熱機組,以求到達最低能耗,最低的主機折舊率。2、節能方案實施1〕根據室外溫度的變化進展自動調節變頻器的頻率,到達節能;2〕采用節能算法;3、采用DDC控制及現場顯示Plc軟件設計包括以下幾個局部:(1)系統設置:包括傳輸精度和時間設置等、傳感器輸入信號類型設置、各模塊工作設置等;〔2〕運行熱負荷計算:根據運行熱負荷計算式及Plc的運算指令計算當日耗熱量并存儲;〔3〕循環水量計算:根據PI控制規律計算滿足供熱量的循環水量。〔4〕實際供熱量的計算:根據傳感器提供的實時供暖參數〔供回水溫度和流量〕在一個采樣周期計算一次熱量進而計算出每小時累計熱量并存儲;〔5〕PID和PI運算規律的軟件實現;〔6〕還包括超溫超壓報警等等。根據組態畫面提供的全天所需供熱量、實測供熱量及其它供熱參數,繪制供熱各類指標曲線圖及供熱參數曲線,可顯示一天的累計供熱量、供回水溫度、室內外溫度、循環水量、壓力等參數,并可顯示各設備的工作狀態,以指導操作人員定期檢查供熱效果,進展合理調整,提高供暖質量,從而提高換熱站管理水平。4、換熱站數據上傳向中央供熱站上傳數據一般有兩種方式,無線傳輸和有線傳輸,其中無線傳輸采用GPRS模塊。針對上面出現不必要浪費的情況,對換熱站二次側采用改變供回水溫度的質調節方式。當室外溫度發生變化時,負荷比發生變化,相需的二次側供回水溫度會發生變化。二次網供回水溫度的調節是通過一次網供水流量的改變來實現,在一次網供水干管上安裝一個自動控制閥門,根據接收到的調節信號調節閥門開度,使得局部流量通過旁通管路流到回水管上。具體計算數據如下:地暖區一次網閥門開度一次網總的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