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河南2022年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完整版
選擇題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先后過程是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2】人們常說“天衣無縫”,假如真給地球縫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應不少于
A.4.1億km2B.6371km2C.5.1億km2D.40000km2
【答案】
【1】D
【2】C
【解析】
【1】由于受觀測條件和科學技術的限制,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從天圓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盤→麥哲倫環球航行→地球的衛星照片,后來經過精密儀器測量證實了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的不規則球體.讀圖可知,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先后過程是③①②,故答案選D。
【2】讀圖可知,地球的大小是很大,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的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根據題意可知,假如真給地球縫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應不少于5.1億平方千米,故答案選C。
該題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的形狀和大小,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選擇題
讀“經緯網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的四個陰影區域
A.甲在丙的西北方B.乙在丙的正東方
C.丙在丁的東北方D.丁在甲的西南方
【2】圖中四個陰影區域的實際面積比較,正確的是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3】圖中四個陰影區域
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緯度地區B.乙全部位于西半球北溫帶地區
C.丙位于北半球熱帶地區D.丁位于南半球高緯度地區
【答案】
【1】A
【2】C
【3】D
【解析】
【1】根據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讀圖可知,甲在丙的西北方,乙在丙的東北方,丙在丁的西北方,丁在甲的東南方,故答案選A。
【2】讀圖可知,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由此可知,靠近赤道的區域面積更大.圖示區域跨過的經度與緯度范圍相同,但丙地距離赤道更近,因此陰影部分實際面積丙最大,甲=乙,丁是最小,故答案選C。
【3】讀圖可知,甲地的經緯度范圍是105°E-120°E,30°N-60°N;乙地的經緯度范圍是150°E-165°E,30°N-60°N;丙地的經緯度范圍是135°E-150°E,0°-30°S;丁地的經緯度范圍是165°E-180°,60°S-90°S;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熱帶的范圍是23.5°S-23.5°N;北溫帶的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范圍是66.5°S-90°S;根據經緯度范圍可知,甲全部位于東半球中緯度地區,乙不全部位于東半球,完全位于北溫帶地區,丙位于南半球,不完全在熱帶地區;丁位于南半球高緯度地區,故答案選D。
該題主要考查的是經緯網的判讀,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選擇題
讀“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河流的流向為
A.先向北,再向東北B.先向南,再向東南
C.先向東南,再向西南D.先向東北,再向西北
【2】圖中①、④兩地的相對高度約為
A.100米B.200米
C.300米D.400米
【3】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點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1】C
【2】D
【3】B
【解析】
【1】讀圖可知,該圖是帶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來判斷方向,箭頭指的方向為北方;可以判斷出圖中河流的流向為先自西北向東南流,再向西南,故答案選C。
【2】讀圖可知,該圖等高距是100米,圖中①處的海拔為300-400米,④地的海拔為700-800米;圖中①、④兩地的相對高度約為300〈H〉500米,故答案選D。
【3】要能看到兩村,在視線內不能有高大地形的遮擋,判斷方式可以從圖中四地分別作到甲村和乙村的地形剖面簡圖。從①能看到甲村,不能看到乙村;從③不能看到甲村,能看到乙村;從④不能看到甲村,能看到乙村;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點是②,故答案選B。
選擇題
小明外出旅行時,拍下了四張汽車牌號圖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汽車牌號所在省(區)的行政中心表述正確的是
A.①蘭州B.②銀川C.③杭州D.④南京
【2】汽車牌號所在省(區)中,河流無結冰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汽車牌號所在省(區)中,黃河干流經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D
【2】D
【3】C
【解析】
【1】讀圖可知,①新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簡稱,行政中心是烏魯木齊,②京是北京市的簡稱,行政中心是北京,③晉是山西省的簡稱,行政中心是太原,④蘇是江蘇省的簡稱,行政中心是南京;故答案選D。
【2】讀圖可知,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②北京市,③山西省,④江蘇省,在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有結冰期,在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無結冰期,江蘇省在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故答案選D。
【3】讀圖可知,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②北京市,③山西省,④江蘇省;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黃河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主要有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陜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等,ABCD四個選項中黃河干流經過的是山東省,故答案選C。
選擇題
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個民族,各民族文化傳統不同,風俗習慣各異。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數碼①所示民族是
A.回族B.維吾爾族
C.蒙古族D.朝鮮族
【2】數碼②所示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國的
A.西南地區B.東南地區
C.西北地區D.東北地區
【3】主要聚居在青、藏等省區的少數民族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讀圖可知,數碼①是新疆維吾爾族的舞蹈,數碼②是朝鮮族的舞蹈;數碼③是壯族,數碼④是藏族的服飾,故答案選B。
【2】讀圖可知,數碼①是新疆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數碼②是朝鮮族的舞蹈,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數碼③是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數碼④是藏族的服飾西部的西藏自治區;故答案選D。
【3】主要聚居在青、藏等省區的少數民族是藏族,讀圖可知,數碼①是新疆維吾爾族的舞蹈,數碼②是朝鮮族的舞蹈;數碼③是壯族,數碼④是藏族的服飾,故答案選D。
選擇題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了完善人口發展戰略,應對右下圖所示人口問題,我國已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小孩的新政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問題中,主要由我國人口過多帶來的是
A.國防兵源不足B.就業壓力大
C.資源得不到充分開發利用D.勞動力短缺
【2】對于我國人口發展新政策,應理解為
A.可以早婚早育B.鼓勵多生多育
C.必須生育一孩D.堅持計劃生育
【3】我國實施人口發展新政策,是為了應對
A.人口基數龐大B.人口素質不高
C.人口老齡化D.人口分布不均
【答案】
【1】B
【2】D
【3】C
【解析】
【1】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壓力,是居民的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人口增長過慢,造成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力量不足、社會撫養老人負擔加重,故答案選B。
【2】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會增加我國兒童和青壯年的數量,改變我國人口結構,減少老年人在我國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延緩人口老齡化。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為了與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相適應,還是要堅持計劃生育政策;故答案選D。
【3】我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實施這一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開始凸顯;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為了與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相適應,還是要堅持計劃生育政策;故答案選C。
選擇題
讀“我國地形類型構成圖”和“沿36°N地形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我國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形復雜多樣,丘陵面積廣大B.地形復雜名樣,高原面積廣大
C.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面積廣大D.地形復雜多樣,山地面積廣大
【2】我國這一地形特征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是
A.為發展農、林、牧各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B.為交通運輸提供便利條件
C.為農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
D.造成我國資源匱乏
【3】我國的地勢特征對我國河流的影響有
①有利于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豐富降水
②使大河多自西向東流,溝通了東西的交通
③河流流經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④阻礙了南北方向的交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下列行為中,不利于改善空氣質量的是
A.少開小轎車、多坐公交車B.提倡使用綠色能源
C.工廠的廢氣經處理后排放D.露天焚燒枯枝落葉
【答案】
【1】D
【2】A
【3】B
【4】D
【解析】
【1】讀圖可知,我國的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說明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故答案選D。
【2】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這一地形特征為我國發展農、林、牧各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故答案選A。
【3】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地勢特點,有利于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是對氣候的影響;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東西交通;階梯之間的落差大,有利于形成豐富的水能,這是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故答案選B。
【4】提倡使用綠色能源、少開小轎車、多坐公交車、工廠的廢氣經處理后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露天焚燒枯枝落葉,污染環境,不利于改善空氣質量,故答案選D。
選擇題
某中學的同學設計了四條線路,考察我國的自然環境差異。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第一小組的同學以“中國的干濕地區劃分”為考察題目,他們最好選擇線路
A.甲B.乙
C.丙D.丁
【2】第二小組的同學考察并繪制了我國三級階梯的剖面圖,他們可能選擇的是線路
A.甲B.乙
C.丙D.丁
【3】若按甲路線考察,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A.林海雪原迎朝陽B.沙漠駝鈴映晚霞
C.河網密布,水鄉澤國D.藍天白云,雪峰連綿
【4】目的地氣候是②的線路是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
【1】C
【2】B
【3】C
【4】A
【解析】
【1】我國可分為五個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四類干濕地區分別是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和干旱地區;讀圖可知,甲路線經過了濕潤地區,乙路線經過了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三類干濕地區;丙路線經過了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和干旱地區四類干濕地區,丁路線經過了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故答案選C。
【2】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屬于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屬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讀圖可知,甲路線主要經過了第三級階梯;乙路線經過了第一級、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丙路線經過了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丁路線經過了第三級階梯;故答案選B。
【3】讀圖可知,甲路線經過了湖南與廣東的分界線南嶺,到達了珠江三角洲地區,該路線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能看到河網密布,水鄉澤國的景觀,林海雪原迎朝陽描寫的是北方地區的景觀,沙漠駝鈴映晚霞描寫的是西北地區的景觀,藍天白云,雪峰連綿描寫的是青藏地區的景觀,故答案選C。
【4】讀氣候資料坐標圖可知,②的氣候是全年高溫,一年分為雨旱兩季的熱帶季風氣候;四條路線中,甲線經過了湖南與廣東的分界線南嶺,到達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的南部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故答案選A。
解答題
讀“中國政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標注的我國陸上鄰國分別是:A______,B_______,C_____,D______。
(2)省級行政區甲的全稱是______,省級行政區乙的簡稱是_____,省級行政區丙的行政中心是______,與省級行政區丁隔海相望的省是_______。
(3)圖中數碼所代表的臨海分別是①_______,②______,它們之間的海峽是____,位于②海域南部的______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
【答案】朝鮮俄羅斯印度緬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豫成都臺灣省東海南海臺灣海峽曾母暗沙
【解析】
整體該題以讀“中國政區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中國的陸上鄰國、臨海、中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分布、簡稱、行政中心,中國的疆域四至,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1)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陸上國界線2萬多公里,與14個國家接壤;我國的陸上鄰國有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等14個,與隔海相望的國家主要有馬來西亞、日本、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韓國,讀圖可知,A是朝鮮,B是俄羅斯,C是印度,D是緬甸。
(2)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讀圖可知,省級行政區甲的全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省級行政區乙是河南省,簡稱豫;省級行政區丙是四川省,行政中心是成都;省級行政區丁是福建省,與省級行政區丁隔海相望的省是臺灣省。
(3)中國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如圖所示,①是東海,②是南海,它們之間的海峽是臺灣海峽;中國的疆域四至是中國領土的最北端是在漠河縣北端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最南在南海的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最東端在黑龍江省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位于②海域南部的曾母暗沙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
解答題
讀“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位于地勢三級階梯界線上的山脈,A處為,B處為,C處為.
(2)山脈A以南的地形區是,山脈B以西的地形區是,山脈C以西的地形區是,以東的地形區是.
(3)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是,.
(4)試分析我國地勢特征對氣候和農業生產的影響.
【答案】
(1)昆侖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脈
(2)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3)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4)對氣候的影響: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了豐沛的降水;對農業的影響:有利于海上氣流深入內陸,帶來豐沛的降水,有利于農業生產.
【解析】
試題分析: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解:讀圖分析可知:
(1)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A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B大興安嶺、C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2)山脈A為昆侖山,以南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山脈B為大興安嶺,以西的地形區是內蒙古高原,山脈C為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區是黃土高原,以東的地形區是華北平原.
(3)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4)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對氣候的影響: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了豐沛的降水;對農業的影響:有利于海上氣流深入內陸,帶來豐沛的降水,有利于農業生產.
解答題
冬季風和夏季風的源地、風向、性質不同,對我國冬、夏季節的氣候影響很大。讀“我國冬、夏季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我國的冬季風源地是_______,風向為________,性質是________。
(2)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源地是_______,風向為________,性質是________。
(3)季風的影響是導致我國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風帶來的。從時間分配來看,我國東部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從空間分布來看,我國年降水量________豐富,________稀少。當冬、夏季風強弱反常時,往往造成________災害。
【答案】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或亞洲大陸內部)偏北風寒冷干燥海洋(或太平洋和印度洋)偏南風溫暖濕潤夏季季風區(或東南沿海)非季風區(或西北內陸)旱澇
【解析】
整體該題以讀“我國冬、夏季風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冬、夏季風的特點、季風的影響,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1)在我國季風區內,季風分為冬季風和夏季風;冬季,勁吹來自亞洲大陸內部的偏北風,加大了我國絕大部分地區氣溫下降的程度,且降水少。夏季,來自海洋的偏南風攜帶了豐沛的水汽,在我國季風區形成了大量的降雨。所以影響我國的冬季風源地是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或亞洲大陸內部),風向是偏北風,性質是寒冷干燥。
(2)由第一小題可知,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源地是海洋(或太平洋和印度洋),風向是偏南風,性質是溫暖濕潤。
(3)季風的影響是導致我國降水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廣播信號傳輸網絡監控技術考核試卷
- 紡織品的智能生產信息化考核試卷
- 書香伴我成長初二語文作文
- 精煉麻纖維加工考核試卷
- 電視設備的遠程升級與軟件更新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發電的電站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試卷
- 兒童童車市場渠道融合與多元化考核試卷
- 發熱患者的護理
-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解讀
- 湖南省長沙市2024屆高考數學考前模擬卷試題一含答案
- 初級家政服務員培訓烹飪篇課件
- 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培訓大綱
- 西游記搞笑劇本【五篇】
- 浸提制劑生產技術(中藥制劑技術課件)
- 第七章聚乙烯醇纖維
- 2023屆山西省太原市等2地高三下學期二模英語試題 【含答案解析】
- 襯墊組織結構及特點
- 涵洞端翼墻及附屬施工工藝
- 六安觀光火車方案
- 嘉賓禮簿婚禮禮金記賬本模板
- 茶葉基礎知識 紅茶 紅茶的加工工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