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杜甫的詩全集]杜甫代表詩
杜甫代表詩篇1: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全詩翻譯賞析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zhēn)。
注釋:
1.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寫夔州一帶的秋景,寄寓詩人自傷漂泊、思念故園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草木在秋風中凋落。
2.巫山巫峽:即指夔州(今奉節)一帶的長江和峽谷。蕭森:蕭瑟陰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陰:風云蓋地。"接地"又作"匝地"。
5.叢菊兩開: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從離開成都算起,已歷兩秋,故云"兩開"。"開"字雙關,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開。他日:往日,指多年來的艱難歲月。
6.故園,此處當指長安。
7.催刀尺:指趕裁冬衣。"處處催",見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節城,在瞿塘峽上口北岸的山上,與夔門隔岸相對。砧:搗衣石。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①叢菊兩開:是指詩人于大歷元年(公元765年)離開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峽,但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見到叢菊開了兩次,還未出峽。②故園:故鄉,同時喻故國。
這兩句詩抒發了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郁之感——叢菊兩開,流了多年的老淚兩年間不曾斷絕;孤舟靠岸系繩,每次都牽動故園之思,牽動故國之情。抒情寫景,使人看到詩人憂國之心,思鄉之情和孤獨抑郁之感。
翻譯:
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巫峽也籠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巫峽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烏云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花開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又在趕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看來又一年過去了,我對故鄉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賞析一:
秋興者,遇秋而遣興也,感秋生情之意。《秋興八首》是杜甫晚年為逃避戰亂而寄居夔州時的代表作品,作于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時詩人56歲。全詩八首蟬聯,前呼后應,脈絡貫通,組織嚴密,既是一組完美的組詩,而又各篇各有所側重。每篇都是可以獨立的七言律詩。王船山在《唐詩評選·卷四》中說:“八首如正變七音,旋相為宮而自成一章,或為割裂,則神態盡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總起,統帥后面七篇。前三首寫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為前后過渡之樞紐,后四首寫所思之長安,抒發“處江湖遠則憂其君”的情愫。聲身居巫峽而心系長安就是這組詩的主要內容和線索。
全詩以“秋”作為統帥,寫暮年飄泊、老病交加、羈旅江湖,面對滿目蕭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國家興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寫長安盛世的回憶,今昔對比所引起的哀傷;寫關注國家的命運、目睹國家殘破而不能有所為、只能遙憶京華的憂愁抑郁。
全詩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麗的意境。格律精工,詞彩華茂,沉郁頓挫,悲壯凄涼意境深宏,讀來令人蕩氣回腸,最典型地表現了杜律的特有風格,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首章對秋而傷羈旅,是全詩的序曲,總寫巫山巫峽的秋聲秋色。用陰沉蕭瑟、動蕩不安的景物環境襯托詩人焦慮抑郁、傷國傷時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長安”的主題。
起筆開門見山敘寫景物之中點明地點時間。“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搖落,白露為霜。“巫山巫峽”,詩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傷”、“蕭森”給意境籠罩著敗落景象,氣氛陰沉,定下全詩感情基調。
接著用對偶句展開“氣蕭森”的悲壯景象。“江間”承“巫峽”,“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風云在天而接地陰,可見整個天地之間風云波浪,極言陰晦蕭森之狀。萬里長江滾滾而來,波濤洶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實景;“塞上風云”既寫景物也寓時事。當時土蕃入侵,邊關吃緊,處處是陰暗的戰云,虛實兼之。此聯景物描繪之中,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和時局那種動蕩不安、前途未卜的處境和作者胸中翻騰起伏的憂思與郁勃不平之氣。把峽谷深秋、個人身世、國家淪喪囊括其中,波瀾壯闊,哀感深沉。
頸聯由繼續描寫景物轉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觸動羈旅情思。與上二句交叉承接,“叢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間”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對叢菊,故云“兩開”,“叢菊兩開他日淚”,表明去年對叢菊掉淚,今年又對叢菊掉淚;兩開而字,實乃雙關,既指菊開兩度,又指淚流兩回,見叢菊而流淚,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見羈留夔州心情的凄傷。“故園心”,實即思念長安之心。“系”字亦雙關詞語: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長安,系于故園。從云安到夔州苦苦掙扎了兩年,孤舟不發,見叢菊再開,不禁再度流淚,心總牽掛著故園。詩人《客社》一詩亦云:“南菊再逢人病臥”,《九日》又云:“系舟身萬里”,均可參讀。此處寫得深沉含蓄,耐人尋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園,為下七首張目。
尾聯在時序推移中敘寫秋聲。西風凜冽,傍晚時分天氣更是蕭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將來臨,人們在加緊趕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樓上,晚風中傳來急促的砧聲。白帝城在東,夔州府在西,詩人身在夔州,聽到白帝城傳來的砧杵之聲。砧杵聲是婦女制裁棉衣時,槌搗衣服的聲音。砧即搗衣之石。此詩末二句,關合全詩,回到景物,時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羈旅之情更見艱難,故能結上生下,下面接著寫夔州孤城,一氣蟬聯。錢注杜詩稱:“以節則杪秋,以地則高城,以時則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別,末句標舉興會,略有五重,所謂嵯峨蕭瑟,真不可言。”
杜甫代表詩篇2:小學生必知的文學常識匯集
1.李白,字太白,世稱“詩仙”“千古一詩人”。贊李白“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詩百篇”.杜甫,字子美,世稱“詩圣”(“詩史”),又稱“杜工部”(“杜拾遺”)。
韓愈的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詩作。李杜是我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
杜甫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及“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是高度贊美李白的詩歌藝術。杜甫《夢李白》“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的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及“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八陣圖》)寫的是蜀相諸葛亮。
2.宋詞一般分為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代表詞人是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代表詞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當時流傳有:柳郎(柳永)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東坡)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3.學者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
王國維認為在特定時期代表文學最高成就的是:楚辭、漢賦、六代駢文、唐詩、宋詞、元曲。(補充:明清小說。)其中唐詩、宋詞、元曲并稱于世。
漢賦代表作:班固《兩都賦》、曹植《洛神賦》。
駢文也稱四六文,興于南北朝,盛于唐宋。代表作:劉勰《文心雕龍》、王勃《滕王閣序》。
4.清蒲松齡的自勉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其中有兩個典故:項羽破釜沉舟,勾踐臥薪嘗膽。蒲松齡代表作《聊齋志異》。
5.詩仙李白,詩圣(詩史)杜甫,詩魔白居易,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囚孟郊和賈島,詩豪劉禹錫。
唐詩中風格迥異。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代表。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代表。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孟浩然是山水田園詩人代表。王昌齡、高適、岑參是邊塞詩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樂府運動(即追求語言通俗易懂)詩人代表。
杜甫代表詩篇3:杜甫七言律詩的藝術特色
杜甫的七言律詩的創作在近體詩的發展上繼往開來,取得了巨大成就,常被視為古典詩歌中的巔峰。
杜甫的七言律詩向來被推崇為七言律詩之中的典范,杜甫更是七言律詩這一題材真正的開創者。據統計,杜甫之前的七律創作活動所流傳下來的七律總共只有246首(舒志武,2022),而杜甫創作了一百五十余首七言律詩,且如元朝方回所云,每一首均“不可暫廢”,而且自杜甫之后,七言律詩迅速超過了五言律詩乃至其他所有的詩歌體裁,成為古典詩歌中作家最多,作品最富,作品質量最高的文體。
一、杜甫七律于內容方面的藝術特色
1.包羅萬象的題材涵蓋
在杜甫之前的七言律詩,其所書寫的內容均較為狹窄。六朝以降,七律已有為數不少的創作者,而經過了初唐的沈?縉凇⑺沃?問等人的加工,七律的形式已經初步具備;但六朝以來的奉和應制、酬唱贈答、代言思婦等題材仍然是七言律詩的主流。而自杜甫已降,七言律詩的創作方進入了中國詩人的日常生活的主流之中,可能使用于詩歌創作的各種題材都與七言律詩的創作密不可分。
杜甫七律的題材主要可以分為如下幾類:對自然環境進行描繪,所寫基于眼前的現景;對典籍中的故事做出議論,所寫基于歷史;對社會日常中的大事小情予以記錄,所寫基于生活;以及常常在以上題材的基礎上進行的的抒情寫作。如《諸將五首》借古諷今,被譽為“最上者”的《秋興八首》《登樓》等作品揉家國之情、身世之感于一體等。總而言之,杜甫的七言律詩將個人、社會、環境、歷史、現實等諸多元素融為一體,如此廣闊的書寫范圍實為七律史上一大創舉。
2.嫻熟恰當的意象運用
杜甫七言律詩十分注重意象的建構與安置,其對意象的運用技巧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曾被明朝文學評論家胡應麟稱為“精光萬丈,古今第一”的《登高》的前四句: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前兩句中,緊密排布了六個意象,每個作為意象指代的的名詞(風、天、猿、渚、沙、鳥)之后,均連接了形容詞和/或動詞對其進行修飾。意象之間緊密相連,其氣勢如江河直下,卻又使讀者并不難于理解;名詞之后的修飾語均簡潔精要,恰到好處。后兩句中卻只使用了兩個意象,即落葉和長江,但對意向的修飾更加繁雜,“無邊”“不盡“從寫整體范圍之無盡,“蕭蕭下”“滾滾來“同時寫聲音與動態,可謂雄壯而具體。前兩局的簡潔精要與后兩句的反復構成對比,而悲壯的詩意與雄偉的氣勢卻一脈相承,渾然一體。
3.沉郁頓挫的語言風格
自杜甫詩歌問世于中唐來,對其一千余年的評價史中,最為人知而少有異議的評價就是“沉郁”和“頓挫”。杜甫詩歌,尤其是七言律詩,沉郁頓挫的原因,也可以從形式與內容兩方面來分析。此節簡要敘述內容方面的原因,主要有簡潔精練的語言,巧妙的結構安排,厚重渾成的意象采用三點。
杜甫的七律語言往往濃縮得極為精當,用極少的文字構筑一個意符,而意符之間的連接則會造成頓挫的效果。如“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黃牛峽、靜、灘聲、轉,之間,均有類似的意符的連接;同時黃牛、白馬各自又是常見的語詞,自然形成了頓挫的效果。在結構方面,杜甫詩歌的時間排布、空間排布往往會發生交錯式的轉移、切割,也有助于“沉郁頓挫”感受的形成。
二、杜甫七律于形式方面的藝術特色
1.對仗形式的更新
與五言律詩相比較,七律的寫作中需要對仗的句子往往減少。五言律詩經常出現首二句或者末二句對仗的現象,如杜甫本人的作品《登岳陽樓》,首句即說“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但七言律詩首句和尾句通常并不對仗。但在杜甫的七律中,卻常常出現首尾兩句也對仗的情況,而對仗的具體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句與句之間的嚴格對應,可能出現部分對仗等現象。
如上述《登高》,盡管首聯和尾聯“未嘗為對“,但事實上則是八句對仗的。其首二句雖然押韻,但依然使用了嚴格規整的對仗方式;而尾句“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看似不對仗”,然而“苦”意為“非常,極”,“苦恨”對“新停”,“繁霜”與“濁酒”之間的對仗,都堪稱是別出機杼的妙對。這種精巧的八句對仗,無疑是杜甫的一大創造。
除了首尾均可對仗之外,杜甫還運用句內對仗的技巧。如上述《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二局就有句內對仗,“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對仗工穩而巧妙。
2.拗體與以古入律的創作
以古入律,即使用律詩的句式、對偶方式,全詩八句,中間兩聯對仗,而在聲律方面參照古詩,并無律詩的平仄要求。進一步地,這種部分或全部的破棄聲律的詩歌被統稱為拗體詩。元朝文論家方回統計,在杜甫七言律詩中,全篇拗體(而并非局部拗句)的共有十九首;而并非通篇拗體的擁有拗句的創作則更多。此類詩歌的突出代表是以古入律的《白帝城最高樓》:
城尖徑昃旌旆愁,獨立縹緲之飛樓。
峽坼云霾龍虎臥,江清日抱黿鼉游。
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
杖藜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
這首詩若按照正體律詩的標準衡量,不合音律,然而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基試題庫選擇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英語能力檢測試題及答案
- 蜀相中考試題及答案
- 輔導員考試溝通策略試題及答案
- 高校輔導員招聘考試中的分析與建議總結試題及答案
- 挖掘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核心試題及答案
- 適合花藝師的職業定位試題及答案
- 適合各階層的花藝師考試應考策略試題及答案
- 高校輔導員招聘考試課程內容安排試題及答案
- 企業6S管理規范
- 第8章 目標檢測
- 數字PID控制實驗
- 文體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三國群英傳2-所有武將屬性
- 氫氣儲存和運輸 課件全套 第1-5章 氫氣存儲與運輸概述- 材料基固態儲運氫
- 幼兒園大班語言《騎著恐龍去上學》課件
- 正弦交流電的產生(公開課)課件
- 智慧雙碳管理云平臺建設方案
- 單基因遺傳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醫學院課件
- 公務攝影拍攝技巧分享課件
- 2023持續炎癥-免疫抑制-分解代謝綜合征(PIC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