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可持續發展第一節
可持續發展的由來一、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一)局地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局地性是相對于全球性而言的。
1、水污染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物質,是自然環境系統必不可少的組成要素之一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自然資源。
地球上水的總儲量約為14×108km3,其中98%是鹽分很高的海水、內陸咸水和高礦地下水,基本無法直接使用。而淡水僅占水的總儲量的2%,而其中的68.7%又以冰川、冰帽的形式存在于南、北極地。因此,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關系密切、當前又較容易開發利用的淡水僅占全球水的總儲量的0.3%,約400×104km3左右,主要是河水、湖水和地下水。
富水國與貧水國的平均(人均或地均)淡水量可相差1000倍以上。當今,人口在聲速增加,經濟在飛速發展,對淡水的需求量在增加用水速度遠遠超過水資源的更新速度,致使可供開發利用的淡水資源越來越緊缺。早在1977年聯合國即向全世界發出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項嚴重的社會危機”。
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全國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2580m3/人、年,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0位。
我國淡水資源污染問題也相當嚴重。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遼河、淮河和海河七大水系500多條河流中的80%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我國1/3的水體已經不適合魚類生存,1/4的水體不適于灌溉,1/2以上的城鎮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準。
2、大氣污染目前已經被人們注意到的對大氣環境產生重大危害的大氣污染物約有100余種。
我國600多個城市,大部分被煙霧籠罩,有的甚至成為“衛星圖片上看不見的”城市。
3、固體廢棄物污染據統計,全世界年產生固體廢物約450×108t。
/工業固廢:21×108t固體廢物一危險廢物:3.38×108t
\生活垃圾:425×108t固體廢物棄置的危害主要有:
侵占土地:在世界范圍內,平均每堆積1t固體廢物,約占地O.067hm2。
污染土壤和水體:堆放在土地上的固體廢物,其滲漏液將污染土壤,并通過土壤污染地下水以至其它徑流;傾倒在江河湖海中的固體廢物將直接污染水體。
固體廢物中的有毒、危險廢物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導致人類和其它生物死亡率上升。
4、土壤污染大氣、水、固廢都對土壤造成危害。
(二)全球環境狀況急劇惡化1、溫室效應都說“天塌不下來”。古代曾嘲笑“杞人憂天”是瞎操心,以后誰再說“天”真的要塌下來,肯定要被人說是天方夜譚,貽笑大方。然而,英國科學家最近證實,就在近短短的30年中,地球上方的大氣層頂部,距地面的高度已經降低了8公里,而且會離地面越來越近。人們,驚呼:天正在從我們的頭頂上塌下來。
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全球的環境正在惡化,大氣污染,氣候變暖,溫度上升,而大氣層上反而變冷,導致大氣壓減弱,天空頂端高度就降低。于是人類的天空變得越來越小。
然而,全球的海洋卻正在漸漸上升,使得我們的天地變得越來越窄。也是因為全球環境的惡化,氣候變暖,高山冰川,融化入海。海洋本身也因增溫而膨脹,彼此互動,促使海平面上升。目前海平面已上升18cm,預測末來將上升20cm。
天塌,海漲,這都是自然現象,不能全怪人類。然而,其中確有人類活動的影響。人口的急劇膨脹,對大地、海洋的開發,無序無限地增長,有害氣體不斷排放,氣溫繼續上升,氣壓反而降低,冰川卻日漸融化。于是,天空在縮小,海水在上升。
也許初衷是要為當地人民謀福利,求發展,但其后果則是給大家帶來了災難,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這是因為,這些人并不了解自然本身的規律,不知道物與物之間有著怎么樣的聯系,相互有著什么樣的制約和作用,只從眼前的直接利益出發去任意改變自然,以為征服了自然,然而,卻遭到了大自然的報復,人民自己倒了霉,害了自己。所以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語重心長地告誡人類:因此,我們必須時時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血、肉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統治,是在于我們比其它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P1592、臭氧層破壞3、酸雨:主要分布歐洲、北美、中國長江以南。
(三)自然資源衰竭和生物多樣性減少自然資源一不可再生資源:煤、石油、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藏。
\可再生資源:水、土壤、森林、草地、漁業等。
據估計,全世界每年從巖層礦石中提取礦石原料近1×1012t。截止1985年,人類已經開采黃金10×108t,銅2.7×108t、鐵350×108t、煤1650×108t、石油720×108t、鋁土14×108t、鈾5.87×108t。有人估計,當今全球礦產資源的儲量約占全人類社會需求總量的70%,常規能源在不久的將來即將被耗盡:煤礦儲量預計還可開采200年,天然氣儲量可供開采60年,石油儲量僅可供開采30-40年。
全球荒漠化面積已達35.9×108hm2,約占全球干旱區陸地面積的69%,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28%.不僅如此全球的荒漠化正以每年1.182×108hm2和年增長3.5%的速度擴展.另外,由于人口的增多,城市化的發展,大量耕地被占用。在發達國家,每年至少有30×104hm2的耕地被城鎮侵占,發展中國家的耕地占用速度則更大。
在森林方面,20世紀50年代,全球森林覆蓋率為25%,80年代降至20%,到2000年則降至16%。若按此速度發展,170年后,全球森林的前景將不堪設想。
3、生態破壞和生物多樣性減少
近年來,生物多樣性面臨著嚴重的挑戰,物種的人為滅絕速度已超過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據有關專家估計,在今后的二三十年內地球上將有1/4的物種陷入絕境,每天有140個物種滅絕,拉丁美洲的森林植物物種將滅絕13600個。
生態破壞不僅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而且會嚴重惡化人類生存環境。我國黃河斷流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995年,斷流122天,斷流長度自河南開封市以下達683公里。1997年從2月7日到12月31日,13次斷流,總共226天,并第一次出現跨年度斷流。斷流以后帶來的影響:
生產、生活用水困難
河道的凈化能力下降
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
濕地水域生態系統、海洋海岸生態系統均將受妻嚴重破壞,從而造成生物多樣性的驚人喪失。
土壤鹽堿化危害進一步擴大。
二、人類反思解決環境問題所進行的努力
自從受到環境問題的困擾以來,人類苦苦探索環境問題的解決辦法。總結來看,人類解決環境問題的努力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治理階段。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1962年美國海洋學家Carson出版了《寂靜的春天》,描寫了濫用農藥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原本生機勃勃的春天將變得死一般的寂靜。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增長的極限》一書,,該書提出了他們的全球經濟發展的世界模型。該模型包括影響經濟增長的五個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長、糧食供應、資本投資、環境污染和資源耗竭。
人們把環境問題只看成技術問題,故以污染治理為主要解決手段。采用的原則是“誰污染,誰治理”。在法律上,頒布了一系列的防治污染的法令,如美國的《清潔空氣法案》;我國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在技術上,開發污染治理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建設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爐,廢棄物填埋場等。在理論上研究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對人體的影響等。
第二個階段:環境管理階段。大致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人們進一步認識到環境問題是經濟的外部性問題,于是就把經濟刺激作為主要解決手段。當人們看到治理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的同時,其他環境問題如生態破壞、資源枯竭等問題又出現了。這時,人們開始注意到釀成各種環境問題的原因在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在于核算經濟成本時沒有把環境成本計算在內,即所謂的環境成本外部化。這一時期的思想和原則為“外部性成本內在化”。具體說就是通過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進行賦值,使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由經濟開發建設行為擔負,從而推動各類企業從環境角度降低成本而努力。這一時期最重要的進步是認識到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價值性。
各國環境管理工作大致包括下述有關內容:
實行預防為主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力圖將工程建設行為對環境的損害在工程開始前即能得到控制。
在對污染物排放進行“濃度控制”的同時進行“總量控制,以保障一定地區環境規劃容量不被突破。
從綜合防治入手制定地區環境規劃,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抓起。第三個階段:綜合決策階段。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了《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該書明確指出,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類的發展方式和發展道路上,人類要想繼續生存和發展的話,就必須改變目前的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過去我們關心的是發展對環境帶來的影響,而現在我們則迫切地感到生態的壓力,如土壤、水、大氣、森林的退化對發展帶來的影響。在不久以前我們感到國家之間在經濟方面相互依賴的重要性,而現在我們則感到在國家之間的生態學方面的相互依賴的情景,生態與經濟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相互緊密地聯系在一個互為因果的網絡之中。”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共有183個國家的代表團和70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了會議,102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到會講話。會議通過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為人類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作了總動員,使人類邁出了跨向新文明時代的關鍵性一步,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矗立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1994年3月25日我國國務院第16次常務會議討論并通過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制定了中國國民經濟目標、環境目標和主要對策。《中國21世紀議程》的主要章節內容如下: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對策
第三章
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立法與實施
第四章
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對策
第五章
費用與資金機制
第六章
教育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
第七章
人口、居民消費和社會服務
第八章
消除貧困
第九章
衛生與健康
第十章
人類居區與可持續發展
第十一章
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第十二章
工業與交通通信業的發展
第十三章
可持續的能源生產與消費
第十四章
自然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第十五章
生物多樣性保護
第十六章
荒漠化防治
第十七章
防災減災
第十八章
保護大氣層
第十九章
固體廢物的無害化管理
第二十章
團體及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中國在世界大國發展中地位
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備
注
人口密度/人.km28.63.2131.027.519.12.4是密度最小者的54.3倍
具備生產能力的土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2827452860中國居中
人均成熟土地面積/hm21.392.500.211.641.4725.0中國是人均數量最大者的6.6%
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份額/%4.02.052.011.06.04.0是其中最小者的26倍年平均化肥用量/kg.hm229.060.0261.0108.085.032.0是其中最小者的9倍谷物平均產量/t.hm21.612.573.295.092.261.71中國居中平均每公斤化肥所產生的谷物數/kg55.542.812.647.126.653.4是其中最高者的0.23每年可再生性水資源量/X103m344982901280024786950343中國居中人均水資源/m3.人·1(1995)3059998462229294134297518963中國居末位每年水的開采量/km3117.045.1460.0467.336.514.6中國居前列水的開采量占水資源總量/%3.02.016.019.01.04.0是其中最大者的2.3%生活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之比17:60:2318:70:126:7:8713:45:4222:19:5965:2:33是其中最小者的7.3倍森林總面積/X104km2754.9247.2133.8209.6566.039.8中國倒數第自然保護區面積/104kin270.582.458.1130.232.294.1中國居后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4.
18.36.
113.
33.
812.
2中國居中每萬平方公里的物種數
3783282180261541784物種數包括哺乳動物、鳥類、高等植物總和受威脅的物種數占全部物種之比例/%
17.91.
511.
31.
110.6中國居較優國家海岸線長度/km37653909081800019924749125760中國居后商品能源/1015j(1993)435509196296798175138003917中國居中水電潛力/109W
6148822168304376000111690025248中國居首位人均C02發射量幾。人”14.
115.
02.319.
11.
415.
2中國居后列1992年C02排放總量/X104t210313409862667984881352170726794中國居第二生產水泥的C02排放占總的C02排放百分比%1.
611.
035.
680.726.450.92中國居前列人為的CHh排放/10\
(1992)
1700
360
4700
2700
990
480
中國居首位
來自固體廢棄物所排放的
CH4占總CH4排放的份額
恍
9.41
36.
11
1.
89
34.07
13.
13
12.
92
中國居末位
出生時預期壽命/a
(1990-1995)70.077.470.975.
966.276.9中國居中人口的總生育率/o/o
(1990-1995)
2.
1
1.
8
2.2
2.
1
2.8
1.
9
中國居前食物人均熱量供給占需求的份額/%
122112138114124中國居末位恩格爾系數
11.
061.
013。
035.
013.
0中國最高獲得安全飲用水的人口占總人口的份額/%城市農村
100.0100.0
87.068.0
100.0100.0
95.
061.
0
100.0100.0中國居最后成年女性識字率恍
98629980
中國最低女性勞動力占總勞動力份額/o/o
4043412838中國最高總勞動力/103人
12340583640116877
7713中國居第一人文發展指數(HDl)
(1995)0.8540.9500.5940.9370.8040.929中國居最后HDI在全世界排名序位
(1995)
52
1
111
2
63
11
在大國中最
低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一、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持續(sustain)意思是“維持下去”或“保持繼續提高”,針對資源與環境,則應理解為保持或延長資源的生產使用性和資源基礎和資源的完整性,意味著使自然資源能夠永遠為人類所利用,不至于因其耗竭而影響后代人的生產與生活。“發展”則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它不僅表現為經濟的增長,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還體現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的昌盛、道德水平的提高、社會秩序的和諧、國民素質的改進等諸多方面,發展既要有量的增長,還應有質的提高。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來源于生態學,是從生態學范疇中引申而來。目前,在國際上認同度較高的概念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個要領表達了二個觀點:一發展,人類要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發展。
\發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發展能力。我國學者對可持續發展做的一個較完整的定義是:“不斷提高人群生活質量和環境承載力的,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后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滿足一個地區和一個國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損害別的地區或別的國家的人群,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從可持續發展的二個觀點看,可持續發展始終貫穿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這兩大主線,并由此出發,去進一步探尋人類活動的理性規則、人與自然的協同進化、人類需求的自控能力、發展軌跡的時空耦合、社會約束的自律程度、以及人類活動的整體效益準則和普遍的道德規范等等,通過平衡、自制、優化、協調,最終達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協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公正。環境與發展歷史階段見下表: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歷史階段
發展階段
發展經濟增長發展:經濟發發展:經濟社環境與發展
內容前發展時期農業革命時期工業革命時期展+212業污染控制會發展+環境保護密不可分(環境是發展自身的要素之一)時間跨度一萬年前一萬年前至18世紀18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50年代末至70
年
代
(1972年)
1972
年至
1992年
1992年~
經濟水平
融于天然食物鏈中
農業時代
工業時代
產業急速發
展時期
信息時代
信息時代
經濟特點
采食捕獵
自給型經濟
商品型經濟
發達的市場
經濟
發達的市場
經濟
協調型經濟
生產模式
從手到口
簡單技術與
工具
資源型模式
資源型模式
資源型模式
技術型模式
對自然的態
度
自然拜物主義依賴自然
天定勝人
改造自然
人定勝天
征服自然
尊重自然
天人合一
善待自然
人與自然和
諧
系統識別
無結構系統
簡單網絡結
構
復雜功能結
構
自然、社會、
經濟復合系
統
多功能復合
系統
控制協調結
構
能源輸入
人體畜力及簡單天然動力
不可再生能
源為主
不可再生能
源為主
不可再生能
源為主
逐步轉向可
再生能源為
主
新能源可再
生能源
環境影響
原始狀態的協調
基本協調
不協調(生態不平衡)
極度不平衡
尋找出路
可持續發展《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導論》馬光等,2000科學出版社P10-20
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從概念我們要以看出,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單一的生態、社會或經濟問題,而是三者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綜合體。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
/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基礎)
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前提)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想有以下幾個方面:1、不否定經濟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公務員測試題及答案
- 快遞分揀中心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承包經營合同
- 電動汽車試駕體驗與售后服務保障合同
- 高端人才招聘成功付費獵頭服務合同樣本
- 工業液壓油檢測儀租賃與設備租賃期限調整協議
- 護理實習匯報
- 醫療意外保險補充合同
- 智慧物流平臺電商配送服務質量提升合作協議
- 科幻題材影視項目共同投資及分成協議
- 藝術品運輸紫外線過濾膜租賃服務合同
- 04S202 室內消火栓安裝
- 電解質紊亂的心電圖表現
- 三年級硬筆書法課課件
- 佳發教育考試網上巡查系統(標準版)
- 投融資部面試題本
- 新版pep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5-my-clothes-Part-B-Read-and-write-》課件
- 康復治療-運動療法-課件
- 靜脈導管常見并發癥臨床護理實踐指南1
- 談判藥品審核備案表
- 水利施工企業預算管理
- 樣板間精裝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