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承德市統招專升本語文二模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河北省承德市統招專升本語文二模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河北省承德市統招專升本語文二模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河北省承德市統招專升本語文二模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2-2023學年河北省承德市統招專升本語文二模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河北省承德市統招專升本語文二模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0題)1.宋詩與唐詩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宣揚儒學B.描摹山水C.向詞靠攏D.以文為詩

2.王國維認為抒寫無我之境的代表作是()

A.《采薇》B.《飲酒》(其五)C.《秋興八首》(其一)D.《沈園二首》

3.成語夙興夜寐日薄西山夜不閉戶依次出自()

A.《詩經·氓》《陳情表》《季氏將伐顓臾》

B.《詩經·氓》《陳情表》《禮記·大同》

C.《鄭伯克段于鄢》《禮記·大同》《陳情表》

D.《季氏將伐顓臾》《詩經·氓》《禮記·大同》

4.李白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故人指()

A.杜甫B.孟浩然C.謝朓D.汪倫

5.《聽聽那冷雨》的文體是()

A.散文B.說明文C.小說D.議論文

6.議論文中兩種最基本的說理方法是()

A.演繹和歸納B.對比和類比C.推理和論證D.比較和類比

7.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是()

A.孟浩然B.陳子昂C.白居易D.柳宗元

8.《聲聲慢·尋尋覓覓》中引發故鄉之思的景物是()

A.晚風B.淡酒C.過雁D.黃花

9.王實甫的代表作是()

A.《桃花扇》B.《竇娥冤》C.《西廂記》D.《茶館》

10.由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是()

A.演繹論證B.類比論證C.歸納論證D.對比論證

11.下列做法屬于《精進的程序》一中所強調的化境的一項是()

A.高三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作文的立意、用詞及布局模式,并讓學生多模仿高考優秀作文及名家寫作范例進行寫作訓練

B.作文訓練中,同學們針對自己的作文作客觀冷靜的評價,反復斟酌并加以修改

C.國學大師季羨林言有物,行有格,以幽默調侃的筆調講述自己在牛棚中的不幸遭遇,讓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

D.魯東大學聘請張煒、曹文軒、陳忠實等文壇名家給中文系學生作寫作指導,學生們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12.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頂峰之作是()

A.《紅樓夢》B.《聊齋志異》C.《儒林外史》D.《鏡花緣》

13.在一篇文章中,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情,這種敘述方式是()

A.插敘B.倒敘C.平敘D.順敘

14.宋代文學創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歐陽修B.王安石C.蘇軾D.曾鞏

15.《枕中記》設定的時代背景是()

A.漢代B.唐代C.宋代D.秦代

16.下列哪一位不是戰國四公子()

A.孟嘗君B.平原君C.春申君D.長安君

17.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語出自()

A.《長亭送別》B.《江城子·密州出獵》C.《聲聲慢》(尋尋覓覓)D.《山坡羊·潼關懷古》

18.下列哪一部不是余光中的詩集()

A.《舟子的悲歌》B.《藍色的羽毛》C.《白玉苦瓜》D.《左手的繆斯》

19.是屈原《九章》諸篇中寫得最悲苦哀切的一篇()

A.《橘頌》B.《山鬼》C.《國殤》D.《哀郢》

20.我國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詩人是()

A.屈原B.李白C.杜甫D.王維

21.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自()

A.《左傳》B.《國語》C.《戰國策》D.《春秋》

22.蘇軾在《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一文中闡述的文藝創作思想是()

A.胸有成竹B.辭必己出C.文章合為時而著D.事信言文

23.下列史作中屬于國別體的是()

A.《李將軍列傳》B.《馮諼客孟嘗君》C.《鄭伯克段于鄢》D.《馬伶傳》

24.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出自()

A.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B.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C.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D.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25.《詩經》中的風按照地域分為十五國風,《蒹葭》所屬的是()

A.衛風B.鄭風C.王風D.秦風

26.公文區別于其他信息記錄的特點是()。

A.傳播知識B.具備查考知識C.書面文字材料D.具備法定的權威性

27.我國田園詩的開派詩人是()

A.陶淵明B.王維C.李賀D.屈原

28.《聊齋志異》是一部()

A.散文集B.短篇小說集C.戲曲故事集D.民間故事集

29.采用倒敘方式,并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互敘述的小說是()

A.《苦惱》B.《米龍老爹》C.《寶玉挨打》D.《囑咐》

30.《游園》的作者是明代杰出的劇作家()

A.關漢卿B.王實甫C.馬致遠D.湯顯祖

二、填空題(20題)31.屈原《國殤》:旌蔽日兮敵若云,____

32.在中國文學史上,馬致遠和____、白樸、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

33.六軍不發無奈何,____。《長恨歌》

34.入門各自媚,____!

35.____,抱明月而長終。《赤壁賦》

36.懷舊空吟聞笛賦,____

37.《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____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象

38.____,蒼天曷有極。《正氣歌》

39.1913年,泰戈爾憑借《____》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40.《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____

41.屈原《國殤》:____,平原忽兮路超遠

42.皇路當清夷,____。《正氣歌》

43.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____

44.《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____

45.____,猶吊遺蹤一泫然。《沈園二首》

46.____,道男兒到死心如鐵。《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47.胡馬依北風,____

48.是以泰山不讓土壤,____。(李斯《諫逐客書》)

49.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____,無限江山

50.小樓昨夜又東風,____

三、判斷題(10題)51.兩漢文學中最有價值的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樂府民歌()

A.否B.是

52.代表兩漢散文最高成就的是《史記》()

A.否B.是

53.公文的成文時間與印發時間是一致的()

A.否B.是

54.《山居秋暝》抒發了詩人樂于歸隱的生活意趣()

A.否B.是

55.《段太尉逸事狀》的作者是柳宗元()

A.否B.是

56.史鐵生《我與地壇》落筆地壇,卻潑墨母愛,這是一種象征性的類比()

A.否B.是

57.不經簽發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動公文定稿的內容()

A.否B.是

58.馬致遠的【雙調】《夜行船·秋思》是寫秋思的名曲,被譽為秋思之祖()

A.否B.是

59.郁達夫曾與艾青、成仿吾等組織成立了創造社()

A.否B.是

60.現代應用文以書面語為主,一般不用口語()

A.否B.是

四、詞語解釋題(5題)61.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62.孟嘗君怪之。

63.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64.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65.振困窮,補不足。

五、古文閱讀題(2題)66.解釋文中加點字詞的含義

67.

根據第二段,概括汪容甫先生在治學、為文方面的特點

六、作文題(1題)68.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

1.DD宋詩與唐詩最大的區別在于:唐詩重在描繪意象,通過意象的描繪來表現情感、思想。宋詩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以才學為詩,側重于直接表現情感、思想,象的描繪是次要的,傾向于議論化、散文化、才學化

2.BB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藝術境界分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兩種,并作了簡略說明: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3.B夙興夜寐出自《詩經·氓》: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日薄西山出自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夜不閉戶出自《禮記·大同》: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4.BB題干中的兩句詩出自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此處的故人指的是孟浩然

5.AA《聽聽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名篇

6.A演繹和歸納是議論文中兩種最基本的說理方法

7.C此句出自新樂府運動倡導者白居易。他在《與元九書》中說: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8.CC《聲聲慢·尋尋覓覓》中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一句表明過雁引發了作者的故鄉之思

9.C王實甫的代表作是《西廂記》,《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作品,《竇娥冤》是關漢卿的作品,《茶館》是老舍的作品

10.C此題考查考生對議論文的基本論證方法的掌握。歸納論證是由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通過許多個別的事例或分論點,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從而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例證法是用個別、典型的具體事例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演繹論證是由一般到個別的論證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發推導出關于個別情況的結論,其前提和結論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比較論證是由個別到個別的論證方法。它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類比法,另一類是對比法。類比法是將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較,從而引出結論的方法。對比法是通過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對立的不同事物之間的比較來證明論點的方法

11.C季羨林在寫作和人品上都達到了很高境界,屬于文中所說的化境。另外三項都是在舉例說明初學者在疵穩醇三境中如何精進

12.AA《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說作品,舉世公認的中國古代長篇小說頂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13.CC平敘,即敘述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兩件或多件事情;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并列交叉地敘述。平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有條不紊

14.C歐陽修是宋代文學創作的領袖級人物,對王安石、蘇軾、曾鞏等人均影響頗深,但宋代文學創作成就最高也最全面的作家卻是蘇軾,考生須謹記

15.B《枕中記》設定的時間是開元年間,即唐玄宗在位期間。從故事中所涉及的神武皇帝(唐玄宗)、高力士等人物也可判定其設定的時代背景是唐代

16.DD戰國四公子指的是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

17.DD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出自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表現出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百姓疾苦深切的同情

18.DD《左手的繆斯》是余光中的散文集,其余三項均為其詩集

19.DD《哀郢》為《九章》之一,是屈原諸篇中寫得最悲苦哀切的一篇。所謂哀郢,即哀悼楚國國都被秦國攻陷、楚懷王受辱于秦、百姓流離失所之事。詩作中情感表達十分沉重,家國之恨、身世之感以及使命感交織在一起,充分體現了屈原的愛國情懷。而《山鬼》《國殤》選自《九歌》

20.AA屈原是我國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詩人,他是我國詩歌由集體創作到個人創作的過渡

21.A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自《左傳·鄭伯克段于鄢》,是鄭莊公評價共叔段的話,認為共叔段壞事做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

22.A胸有成竹是蘇軾在《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一文中闡述的文藝創作思想

23.B《李將軍列傳》選自《史記》,屬于紀傳體;《馮諼客孟嘗君》出自《戰國策》,《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著作;《鄭伯克段于鄢》出自《左傳》,是一部編年史著作;《馬伶傳》是一篇人物傳記

24.AA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出自柳永的《望海潮》(東南形勝)

25.D《蒹葭》選自《國風·秦風·蒹葭》,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

26.D公文區別于其他信息記錄的特點是具有法定權威性與現行效用。故本題答案選D。

27.A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除此之外,他還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28.BB《聊齋志異》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29.BB《米龍老爹》這篇小說在敘事方式上的特點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交互使用。作品先用第三人稱對米龍老爹孤膽殺敵、失手被捕的事件作了客觀、概括性的敘述和交代,后通過法庭審判讓米龍老爹用第一人稱回答普軍軍官的問題,從多視點、多側面塑造了人物形象

30.D《游園》出自戲劇《牡丹亭》,作者是湯顯祖

31.矢交墜兮士爭先

32.關漢卿

33.宛轉蛾眉馬前死

34.誰肯相為言

35.挾飛仙以遨游

36.到鄉翻似爛柯人

37.文藝復興

38.悠悠我心悲

39.吉檀迦利

40.綿綿思遠道

41.出不入兮往不反

42.含和吐明庭

43.殘照當樓

44.下言長相憶

45.此身行作稽山土

46.我最憐君中宵舞

47.越鳥巢南枝

48.故能成其大

49.獨自莫憑欄

50.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51.Y

52.Y

53.N《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定,公文的成文日期為簽發日期

54.Y

55.Y

56.Y

57.Y

58.N×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寫秋思的名曲,被譽為秋思之祖

59.N×郁達夫曾與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組織成立創造社

60.Y√現代應用文一般不用口語

61.或:有的人

62.怪:以……為怪;認為……奇怪

63.存:問候、探望

64.卒:終,終于

65.振:同賑,救濟

66.數:屢次。舉:被推舉。稍:漸漸。然:同燃,燃燒。以:因為

67.學識淵博,涉獵廣泛,見識不凡,卓然不群,自成一家,精于史學,研究古代學制興廢

68.規范與自由一位哲人說,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自由和不自由。自由和不自由都是相對的。一個人在選擇自由的時候,就要受到社會規范的制約,只有在整個社會規范下追求的個人自由,才是可行的,否則,就會偏離自由的軌道,走向不自由。由于人類長期盲目地開發自然資源,對大自然進行瘋狂利用和過度索取,致使自然環境的自身調節和防御能力降低,進而導致自然災害發生的頻度和強度增加。我們正面臨許多嚴重的問題,新的危機正在出現,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使環境不斷惡化。人們嘗到了因為所欲為的自由而帶來的不自由的苦頭,這也是人類為自己的自由行為付出的代價。因此,要想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就要限制人類對大自然的自由索取,人們就要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