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園林工程基礎資料總結(jié)
八地貌
園林地貌是指園林用地范圍內(nèi)的峰、流坡、谷、湖、潭、溪、瀑等山水地形外貌。
它是園林的骨架,是整個園林賴以存在的基礎。按照園林設計的要求,綜合考慮同造景有關
的各種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貌,統(tǒng)籌安排景物設施,對局部地形進行改進,使園內(nèi)與園外
在高程上具有合理的關系。這個過程叫做園林地貌創(chuàng)作。
創(chuàng)作原則
園林地貌的創(chuàng)作原則可概括為:
(1)因地制宜。園林地貌處理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宜山則山,宜水則水。以利用
原地形為主,進行適當?shù)母脑臁V袊胁簧俟诺鋱@林是因地制宜造園的佳例。北京頤和園的
萬壽山(原稱甕山)是北京西山的余脈。在修建清漪園(頤和園前身)以前,山南地勢低洼,
附近的玉泉和龍泉泉水匯集,形成甕山泊,乾隆十五年(1750)興修清漪園時,結(jié)合興修水
利進行了地形改造工程,加以浚深,并向東、西拓寬。挖出的湖土除留筑湖上三島和東、西
堤外,部分增筑于甕山東麓。又在甕山北麓挖出一條河(原稱后溪河,即今后湖),所出土
方沿北園墻堆筑了一列土丘。原來單調(diào)的地形經(jīng)過這些改造,頓然改觀,形成山環(huán)水抱之勢。
(2)師法自然。園林地貌創(chuàng)作要借鑒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為藍本;即所謂
“以真為假”來塑造園林地貌,而且要繼承中國傳統(tǒng)的掇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園
林地貌”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3)順理成章。在布置山水時,對山水的位置、朝向、形狀、大小、高深,山與山
之間,由與平地之間,山與水之間的關系等,作通盤考慮。全園山水地貌的曲折變化,高低
錯落要符合自然規(guī)律。地貌創(chuàng)作要根據(jù)土壤的不同性質(zhì)確定山體或水體岸坡的坡度,使之穩(wěn)
定持久。
(4)統(tǒng)籌兼顧。園林地貌除注意本身的造型外,還要為園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設施創(chuàng)
造合適的場地,流工時注意保留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長。在造景方面,地貌同其他景物要相互
配合,山水須有建筑、植物等的點綴;園中建筑及其他設施也需要山水的烘托。
創(chuàng)作步驟
在創(chuàng)作園林地貌以前要搜集有關資料,如原地形圖、園基周圍規(guī)劃情況等圖紙以及水
文、土壤、氣象等資料。園林地貌創(chuàng)作大致可分相地、設計、施工三個步驟。
(1)相地。其任務一是詳細了解整個園基的情況,據(jù)此檢查地形圖的精確度;二是
觀察地貌,審形度勢,把有利用價值有特征的點標記在圖上以備參考,根據(jù)地形特點和建園
要求,綜合考慮園中景物的安排。
(2)設計。園林是城市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園林地形的設計要按照城市規(guī)劃的要
求,并取得城市建設各有關部門的配合,使園內(nèi)的地形在高程上與周圍環(huán)境有合理的聯(lián)系,
例如公園出入口廣場、園路標高的確定,園內(nèi)水體和城市水系的關系,水體的最高水位、常
水位和最低水位標高的確定,以及園內(nèi)雨水、污水的排除等。如果園基(或風景區(qū))地處山
與其他圖
園林,地
軍不可缺
,地平衡。
h水園的
依據(jù)。在
湖堆山或
部修整。
2、假山
園林中以造景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構(gòu)筑的山。
簡史
中國在園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漢。秦漢時的假山從“筑土為山”到“構(gòu)石為山”。由于
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和山水畫對園林創(chuàng)作的影響,唐宋時園林中建造假山之風大盛,出現(xiàn)了專
門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宋徽宗于政和七年(1H7),建艮岳于汴京(今開封),并命朱力
用“花石綱”的名義搜羅江南奇花異石運往汴京。自此民間宅園賞石造山,蔚成風氣。造假
山的手藝人被稱為“山匠”、“花園子”。明清兩代乂在宋代的基礎上把假山技藝引向“一
卷代山,?勺代水”的階段。明代的計成、張南陽,明清之交的張漣(張南垣)、清代的戈
裕良等假山宗師從實踐和理論兩方面使假山藝術(shù)臻于完善。明代計成的《園冶》、文震亨的
《長物志》、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中有關于假山的論述?,F(xiàn)存的假山名園有蘇州的“環(huán)
秀山莊”、上海的“豫園”、南京的“瞻園”、揚州的“個園”和北京北海的“靜心齋”、
中南海的“靜谷”等。
功能
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構(gòu)成園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劃分和組織園林空間,
布置庭院、駁岸、護坡、擋土,設置自然式花臺。還可以與園林建筑、園路、場地和園林植
物組合成富于變化的景致,借以減少人工氣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園林建筑融匯到山水環(huán)境
中。因此,假山成為表現(xiàn)中國自然山水園的特征之一。
創(chuàng)作原則
假山藝術(shù)最根本的原則是“有真為假,做假成真”。大自然的山水是假山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
源泉和依據(jù)。真山雖好,卻難得經(jīng)常游覽。假山布置在住宅附近,作為藝術(shù)作品,比真山更
為概括、更為精煉,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魅力。人為的
假山又必須力求不露人工的痕跡,令人真假難辨。與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畫一脈相承的假山,貴
在似真非真,雖假猶真,耐人尋味。
假山的主要理法有相地布局(即選擇和結(jié)合環(huán)境條件確定山水的間架和山水形勢),
混假于真;賓主分明;兼顧三遠(宋代畫家郭熙《林泉高致》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
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保?;依皴合山。按
照水脈和山石的自然皴紋,將零碎的山石材料堆砌成為有整體感和?定類型的假山,使之遠
觀有“勢”,近看有“質(zhì)”和對比襯托,包括大小、曲直、收放、明晦、起伏、虛實、寂喧、
幽曠、濃淡、向背、險夷等。在工程結(jié)構(gòu)方面主要技術(shù)是要求有穩(wěn)固耐久的基礎,遞層而起,
石間互咬,等分平衡,達到“其狀可駭,萬無一失”的效果。
種類
一口戴土);
,石成山)
物庭園);
,,壁山和
等。山水
佛教的影
爆創(chuàng)造巖
水泥或鋼
3、掇山(又叫堆山、迭山)
用自然山石掇疊成假山的工藝過程。包括選石、采運、相石、立基、拉底、堆疊中層、
結(jié)頂?shù)裙ば颉?/p>
我國的園林是以風景為骨干的山水園而著稱。有了山就有高低起伏的地勢,能調(diào)節(jié)游
人的視點,組織空間,造成仰視、平視、俯視的景觀,能豐富園林建筑條件和園林植物的栽
植條件,并增加游人的活動面積,豐富園林藝術(shù)內(nèi)容。
不分南北、大小,幾乎是凡是有園,必有山石。所以有人認為山石應與建筑、水、花木
并列,共同作為構(gòu)成古典園林的四大要素之一。
堆山可以是獨山,也可以是群山,一山有一山之形,群山有群山之勢。在設計獨山或
群山時都應注意東西延長的山,要將較大的一面向陽,以利于栽植樹木和安排主景,尤其是
臨水的?面應該是山的陽面。
占典園林常借山石而抒發(fā)情趣,可能是受到繪畫的啟迪,宋代著名山水畫家郭熙在《林
泉高致》中對山石的描繪:“春山艷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加妝,冬山慘
淡而如睡”,很能說明寄情于物的移情作用.揚州個園也有以山石為景而分別象征春、夏、
秋、冬四時景色的做法。
《園冶》掇山篇中把山石分成為若干種類型,其中有一種稱之為“廳石”,就是在廳堂
的前院中掇山石。由于院落較小,空間有限,所以一般較適合于“稍點玲瓏石塊”,而不宜
搞得復雜、擁塞。要少而精,要突出重點、主題,要以一兩塊形質(zhì)優(yōu)美的石峰作為主體來點
綴庭園空間。這種掇石手法又稱為“特置”,特置的石峰其作用更接近于抽象的雕塑,必須
具有優(yōu)美造型和良好的質(zhì)地。特置的石峰,可以是一塊,也可以是兩三塊,若是兩、三塊應
分出主從。特置的石峰常因形象生動、優(yōu)美、突出而成為景區(qū)的主題。如留園的冠云峰。在
較小的庭院內(nèi)掇山疊石,還有一種常見手法即是在墻中嵌理壁巖。一些大的庭園以大規(guī)模的
堆山疊石作為主題,如獅子林。
山石除可以作為景觀的主題以點綴空間外,尚可起分隔空間和遮擋視線的作用。利用
山石作為界面,還可以用來形成園林空間。例如某些依山建筑的園林,常可部分地運用建筑、
部分地利用較為陡峻的山坡或峭壁共同圍合成較為封閉的庭院空間。
利用山石可以堆疊成各種形式的磴道,是古典園林中富有情趣的一種創(chuàng)造。山石還可
以用作水體的駁岸。
施工程序
基本程序如下:
(1)選石。自古以來選石多著重奇峰孤賞,追求“透、漏、瘦、皺、丑”。明末造
園家計成提出了“是石堪堆,遍山可采”和“近無圖遠”的主張。這種就地取材、創(chuàng)造地方
特色的思想,突破了選石的局限性,為掇山取材開拓了新路。選行還可選擇方正端莊、圓潤
渾厚、峭立挺拔、紋理奇特、形象仿生等天然石種以及利用廢舊園林的古石、名石,既可減
少山石資源和資金的浪費,乂可避免各地掇山千篇一律的弊病。掇山常用的石品有:湖石類。
體態(tài)玲瓏通透,表面多彈子窩洞,形狀婀娜多姿,多數(shù)為石灰?guī)r、砂積巖類。如江蘇太湖石、
安徽巢湖石、廣東英石、山東仲官石、北京房山石等。黃石類。體態(tài)方正剛勁,解理棱角明
顯,無孔洞,呈黃、褐、素等色。如江浙的黃石、華南的黃臘石、西南的紫砂石、北方的大
青石。卵石類或圓石類。體態(tài)圓渾,質(zhì)地堅硬,表面風化呈環(huán)狀剝落狀,又稱海岸或河谷石。
多數(shù)為花崗巖和砂礫巖。劍石類。指利用山石單向解理而形成的直立型峰石類,如江蘇武進
斧劈石、廣西檳榔石、浙江白果石、北京青云片石等,出自巖洞的鐘乳石則各地均有。吸水
石類或上水石類。體態(tài)不規(guī)劃,表里粗糙多孔,質(zhì)地疏松,有吸水性能,多土黃色,深淺不
-各地均產(chǎn)。四川砂片石也屬于這一類。其他石類。有象皮青、木化石、松皮石、宣石等。
(2)采運。中國古代采石多用潛水鑿取、土中掘取、浮面挑選和尋取古石等方法。
現(xiàn)在多用掘取、浮面挑選、移舊和松爆等方法采石。運石多用浮舟扒桿、絞車索道、人力地
龍、雪橇冰道等方法。為保護奇石外形,常用泥團、扎草、夾杠、冰球等方法。無論人抬、
機吊、車船運輸,都不可集裝傾卸,應單件裝卸,單層平擺,以免損傷。
(3)相石,又稱讀石,品石。施工前需先對現(xiàn)場石料反復觀察,區(qū)別不同質(zhì)色、形
紋和體量,按掇山部位和造型要求分類排隊,對關鍵部位和結(jié)構(gòu)用石作出標記,以免濫用。
經(jīng)過反復觀察和考慮,構(gòu)思成熟,胸有成竹,才能做到通盤運籌,因材使用。
(4)立基。就是奠立基礎?;A深度取決于山石高度和土基狀況,一般基礎表面高
程應在土表或常水位線以下0.3-0.5米。基礎常見的形式:樁基,用于湖漁砂地:石基,多
用于較好的土基;灰土基,用于干燥地區(qū);鋼筋混凝土基,多用于流動水域或不均勻土基。
(5)拉底。又稱起腳。有使假山的底層穩(wěn)固和控制其平面輪廓的作用。一般在周邊
及主峰下安底石,中心填土以節(jié)約材料。
(6)堆疊中層。中層是指底層以匕頂層以下的大部分山體。這一部分是掇山工程
的主體,掇山的造型手法與工程措施的巧妙結(jié)合主要表現(xiàn)在這一部分。古代匠師把掇山歸納
為三十字訣:“安連接斗挎(跨),拼懸卡劍垂,挑飄飛俄掛,釘擔鉤梯扎,填補縫墊殺,
搭靠轉(zhuǎn)換壓”。意思是:“安”指安放和布局,既要玲瓏巧安,又要安穩(wěn)求實。安石要照顧
向背,有利于下層石頭的安放。山石組合左右為“連”,上下為“接”,要求順勢咬口,
紋理相通?!岸贰敝赴l(fā)券成拱,創(chuàng)造騰空通透之勢?!翱妗敝疙斒詡?cè)斜出,懸垂掛石?!梆搿?/p>
指左右橫跨,跨石猶如腰中“佩劍”向下傾斜,而非垂直下懸?!捌础敝妇哿銥檎?,欲拼石
得體,必須熟知風化、解理、斷裂、溶蝕、巖類、質(zhì)色等不同特點,只有相應合皴,才可拼
石對路,紋理自然?!疤簟庇址Q飛石,用石層層前挑后壓,創(chuàng)造飛巖飄云之勢。挑石前端上
置石稱“飄”,也用在門頭、洞頂、橋臺等處?!翱ā庇袃闪x,一指用小石卡住大石之間隙
以求穩(wěn)固;一指特選大塊落石卡在峽壁石縫之中,呈千均一發(fā)、垂石欲墮之勢,兼有加固與
造型之功?!按埂敝饕复狗瀵B石,有側(cè)垂、懸垂等做法。"釘''指用扒釘、鐵銅連接加固
拼石的做法?!霸笔钳B石輔助措施,即用鉛絲、鋼筋或棕繩將同層多塊拼石先用穿扎法或
捆扎法固定,然后立即填心灌漿并隨即在上面連續(xù)堆疊兩三層。待養(yǎng)護凝固后再解索整形做
縫。
“墊”、“殺”為假山底部穩(wěn)定措施;山石底部缺口較大,需用塊石支撐平衡者為墊;
而用小塊楔形硬質(zhì)薄片石打入石下小隙為殺;古代也有用鐵片鐵釘打殺的。“搭”、“靠(接)”、
"轉(zhuǎn)"'“換”多見于黃石、青石施工,即按解理面發(fā)育規(guī)律進行搭接拼靠,轉(zhuǎn)換掇山壘石
方向,朝外延伸堆疊?!翱p”指勾縫,做縫常見的有明暗兩種:做明縫要隨石面特征、色彩
和脈絡走向而定;勾縫還要用小石補貼,石粉偽裝;做暗縫是在拼石背面膠結(jié)而留出拼石接
口的自然裂隙。“壓”在掇山中十分講究,有收頭壓頂,前懸后壓,洞頂湊壓等多種壓法;
中層還需千方百計留出狹縫穴洞,至少深0.5米以上,以便填土供植花種樹。
(7)結(jié)頂,又稱收頭。頂層是掇山效果的重點部位,收頭峰勢因地而異,故有北雄、
中秀、南奇、西險之稱。就單體形象而言又有仿山、仿云、仿生、仿器設之別。掇山頂層有
峰、巒、泉、洞等20多種。其中“峰”就有多種形式。峰石需選最完美豐滿石料,或單或
雙,或群或拼。立峰必須以自身重心平衡為主,支撐膠結(jié)為輔。石體要順應山勢,但立點必
須求實避虛,峰石要主、次、賓、配,彼此有別,前后錯落有致。忌筆架香燭,刀山劍樹之
勢?!岸础卑唇Y(jié)構(gòu)可分為梁柱式、券拱式、疊澀式。掇洞古稱理洞。理洞要起腳如立柱,巧
掇仿門戶,明暗留風孔,梁、卷成洞頂,撐石穩(wěn)洞壁,垂石仿鐘乳,涉溪做汀步。洞口有隱
有現(xiàn),洞體彌合隙縫,以防滲水松動。清代掇山名嬸戈裕良用勾帶聯(lián)絡法將山石環(huán)斗成洞,
頂壁一氣,可歷數(shù)百年之久。頂層疊石盡管造型萬千,但決不可頑石滿蓋而成童山禿嶺,應
土石兼并,配以花木。除上述仿山掇山外,北京、江蘇、廣東等地現(xiàn)存的仿云掇山常利用花
崗條石做骨架。用黃石疊法延伸山體,而構(gòu)成通透框架。再用小塊山石附著于條石之上,構(gòu)
成風回云轉(zhuǎn)之勢。此法雖空透多變,但終感人為造作,不可多用。
施工要點
應自后向前、由主及次、自下而上分層作業(yè)。每層高度約在0.3-0.8米之間,各工作
面疊石務必在膠結(jié)料未凝之前或凝結(jié)之后繼續(xù)施工。萬不得在凝固期間強行施工,一旦松動
則膠結(jié)料失效,影響全局。?般管線水路孔洞應預埋、預留,切忌事后穿鑿,松動石體。對
于結(jié)構(gòu)承重受力用石必須小心挑選,保證有足夠強度。山石就位前應按疊石要求原地立好,
然后栓繩打扣。無論人抬機吊都應有專人指揮,統(tǒng)一指令術(shù)語。就位應爭取一次成功,避免
反復。掇山始終應注意安全,用石必查虛實。栓繩打扣要牢固,工人應穿戴防護鞋帽,掇/〃
要有躲避余地。雨季或冰期要排水防滑。人工抬石應搭配力量,統(tǒng)一口令和步調(diào),確保行進
安全。掇山完畢應重新復檢設計(模型),檢查各道工序,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補漏,沖洗行面,
清理場地。有水景的地方應開閥試水,統(tǒng)查水路、池塘等是否漏水。有種植條件的地方應填
土施底肥,種樹、植草一氣呵成。
4、塑山
用雕塑藝術(shù)的手法仿造自然山石的園林工程。這種工藝是在繼承發(fā)揚嶺南庭園的山石
景藝術(shù)和灰塑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具有用真石掇山、置石同樣的功能,廣州動物
園獅山即由人工塑造而成的。
塑造的山與自然山石相比,有干枯、缺少生氣的缺點,設計時要多考慮綠化與泉水的
配合,以補其不足。這種山是用人工材料塑成的,畢竟難以表現(xiàn)石的本身質(zhì)地之美,所以只
宜遠觀不宜近賞。
特點
塑山工藝的特點是:1,可以塑造較理想的藝術(shù)形象—雄偉、磅礴富有力感的山石
景,特別是能塑造難以采運和堆疊的巨型奇石。這種藝術(shù)造型較能與現(xiàn)代建筑相協(xié)調(diào)。此外
還可通過仿造,表現(xiàn)黃臘石、英石、太湖石等不同石材所具有的風格。2,可以在非產(chǎn)石地
區(qū)布置山石景,可利用價格較低的材料,如磚、砂、水泥等。3,施工靈活方便,不受地形、
地物限制,在重量很大的巨型山石不宜進入的地方,如室內(nèi)花園、屋頂花園等,仍可塑造出
殼體結(jié)構(gòu)的、自重較輕的巨型山石。4,可以預留位置栽培植物,進行綠化。
設計
塑造的山的設計要綜合考慮山的整體布局以及同環(huán)境的關系。根據(jù)自然山石的巖脈規(guī)
律和構(gòu)圖藝術(shù)手法,統(tǒng)一安排峰、嶺、洞、潭、瀑,澗、麓、谷、曲水、盤道等,做出模型。
模型放大的方法有翻制法和現(xiàn)場塑造法兩種,后者造價低,較為常用。
施工
現(xiàn)場塑造的一般施工步驟為:
1、建造骨架結(jié)構(gòu)。骨架結(jié)構(gòu)有磚結(jié)構(gòu)、鋼架結(jié)構(gòu),以及兩者的混合結(jié)構(gòu)等。磚結(jié)構(gòu)
簡便節(jié)省,對于山形變化較大的部位,要用鋼架懸挑。山體的£混流泉和預留的綠化洞穴
位置,要對骨架結(jié)構(gòu)作好防水處理。
2、泥底塑型。用水泥、黃泥、河沙配成可塑性較強的砂漿在已砌好的骨架上塑型,
反復加工,使造型、紋理、塑體和表面刻劃基本上接近模型。
3、塑面。在塑體表面細致地刻劃石的質(zhì)感、色澤、紋理和表層特征。質(zhì)感和色澤根
據(jù)設計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適當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調(diào)成砂漿,按粗糙、平滑、拉毛
等塑面手法處理。紋理的塑造,一般來說,直紋為主、橫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xiàn)峻峭、挺
拔的姿勢;橫紋為主、直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xiàn)瀟泗、豪放的意象;綜合紋樣的山石則較
能表現(xiàn)深厚、壯麗的風貌。為了增強山石景的自然真實感,除了紋理的刻劃外,還要作好山
石的自然特征,如縫、孔、洞、爛、裂、斷層、位移等的細部處理。一般來說,紋理刻劃宜
用“意筆”手法,概括簡煉;自然特征的處理宜用“工筆”手法,精雕細琢。
4、設色。在塑面水分未干透時進行,基本色調(diào)用顏料粉和水泥加水拌勻,逐層灑染。
在石縫孔洞或陰角部位略灑稍深的色調(diào)*待塑面九成千時,在凹陷處灑上少許綠、黑或白色
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點,以增強立體感利自然感。
5、置石
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巖景觀的造景手法。置石還可結(jié)合它的擋土、護坡和作
為種植床或器設等實用功能,用以點綴風景園林空間。置石能夠用簡單的形式,體現(xiàn)較深的
?達到“寸石生情”的藝術(shù)效果。
《禹貢》記載泰山山谷應上貢品中就有“怪石”?!赌鲜贰份d:“溉第居近淮水。齋
前山池有奇磁石,長一丈六尺?!边@是置石見于史書之始?!杜f唐書》載:“樂天罷杭州刺
史,得天竺石一”,“罷蘇州刺史時得太湖石五”。唐朝癖石之風甚盛。宋代江南私家園林
也紛紛置石。明代林有麟編繪的《素園石譜》中有宣和六十五石圖。明、清時期,置石于園
則更為廣泛,有“無園不石”之說?,F(xiàn)存江南名石有蘇州清代織造府(在今蘇州第十中學)
的瑞云峰、留園的冠云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和杭州花圃中的皺云峰;而最老的置石則為無
錫惠山的“聽松”石床,鐫刻唐代書法家李陽冰篆“聽松”二字。
置石在園林中有多種運用方法:
1、特置。乂稱孤置,江南又稱“立峰”,多以整塊體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質(zhì)地、色
彩特殊的石材作成。常用作園林入口的障景和對景,漏窗或地穴的對景。這種石也可置于廊
間、亭下、水邊,作為局部空間的構(gòu)景中心。如北京頤和園的“青芝岫”,故宮御花園內(nèi)的
鐘乳石、珊瑚石、木化石等。特置也可以小拼大,不一定都是整塊的立峰。
2、對置。在建筑物前兩旁對稱地布置兩塊山石,以陪襯環(huán)境,豐富景色。如北京可
園中對置的房山石。
3、散置。又稱散點,即“攢三聚五”的作法。常用于布置內(nèi)庭或散點于山坡上作為
護坡。散置按體量不同,可分為大散點和小散點,北京北海瓊?cè)A島前山西側(cè)用房山石作大散
點處理,既減緩了對地面的沖刷,乂使土由增添奇特嶙峋之勢。小散點,如北京中山公園“松
柏交翠”亭附近的作法,顯得深埋淺露,有斷有續(xù),散中有聚,脈絡顯隱。
4、山石器設。為了增添園林的自然風光,常以石材作石屏風、石欄、石桌、石幾、
石凳、石床等。北海瓊?cè)A島“延南薰”亭內(nèi)的石幾、石凳和附近山洞中的石床都使園林景色
更有藝術(shù)魅力。
5、山石花臺。布置石臺是為了相對地降低地下水位,安排合宜的觀賞高度,布置庭
園空間和使花木、山石顯出相得益彰的詩情畫意。園林中常以山石作成花臺,種植牡丹、芍
藥、紅楓、竹、南天竺等觀賞植物?;ㄅ_要有合理的布局,適當吸取篆刻藝術(shù)中“寬可走馬,
密不容針”的手法,采取占邊、把角、讓心、交錯等布局手法,使之有收放、明晦、遠近和
起伏等對比變化。對于花臺個體,則要求平面上曲折有致,兼有大彎小彎,而且曲率和間隔
0層次和虛實的變化。有高擎于臺
“南面的牡丹臺就是這樣布置的。
了減少墻角線條平板呆滯的感覺而
建筑入口的臺階常用自
“澀浪”:兩旁再襯以山石蹲配,
色質(zhì)等也不及天然石材。
6、理水
我國古典園林當中,山水是密不分的,迭山必須顧及理水,有了山還只是靜止的景物,
山有水才活,有了水能使景物生動起來,能打破空間的閉鎖,還能產(chǎn)生倒影。水景能調(diào)節(jié)
nn,/、氣學我^出17七水上運動及養(yǎng)魚種藕等。
水池、湖沼等。
百泉、瀑布等;規(guī)則式水景:規(guī)則式
理水
原指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水景處理,今泛指各類園林中水景處理。在中國傳統(tǒng)的自然山水
園中,水和山同樣重要,以各種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園林建筑來組景,是中國造
園的傳統(tǒng)手法,也是園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是流動的、不定形的,與山的穩(wěn)重、固定
恰成鮮明對比。水中的天光云影和周圍景物的倒影,水中的碧波游魚、荷花睡蓮等,使園景
生動活潑,所以有“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之說。園林中的水面還可以劃船、游泳,或
作其他水上活動,并有調(diào)節(jié)氣溫、濕度、滋潤土壤的功能,又可用來澆灌花木和防火。由于
水無定形,它在園林中的形態(tài)是由山石、駁岸等來限定的,掇山與理水不可分,所以《園冶》
一書把池山、溪澗、曲水、瀑布和埋金魚缸等都列入“掇山”一章。理水也是排瀉雨水,防
止土壤沖刷,穩(wěn)固山體和駁岸的重要手段。
丁、i:-代和特點,為中國傳統(tǒng)園林理水藝術(shù)
既括、提煉和再現(xiàn)。各類水的形態(tài)的
然真實;各類水的形態(tài)特征的刻畫,
導自然規(guī)律,在于岸線、島嶼、磯灘
風景面貌,做到“小中見大"、“以
其借鑒的藝術(shù)價值和節(jié)約用地的經(jīng)
模擬自然的園林理水,常見類型有以卜幾種:
1、泉瀑。泉為地下涌出的水,瀑是斷崖跌落的水,園林理水常把水源作成這兩種形式。
水源或為天然泉水,或園外引水或人工水源(如自來水)。泉源的處理,一般都作成石竇之
類的景象,望之深邃黝暗,似有泉涌。瀑布有線狀、雷狀、分流、疊落等形式,主要在于處
理好峭壁、水口和遞落疊石。水源現(xiàn)在一般用自來水或用水泵抽汲池水、井水等。蘇州園林
中有導引屋檐雨水的,雨天才能觀瀑。
2、淵潭。小而深的水體,一般在泉水的積聚處和瀑布的承受處。岸邊宜作疊石,光
線宜幽暗,水位宜低下,石縫間配置斜出、下垂或攀緣的植物,上用大樹封■頂,造成深邃氣
氛。
3、溪澗。泉瀑之水從山間流出的種動態(tài)水景。溪澗宜多彎曲以增長流程,顯示出
源遠流長,綿延不盡。多用自然石岸,以礫石為底,溪水宜淺,可數(shù)游魚,又可涉水。游覽
小徑須時緣溪行,時踏汀步(見園橋),兩岸樹木掩映,表現(xiàn)山水相依的景象,如杭州“九
溪十八澗”。有時造成河床石骨暴露,流水激湍有聲,如無錫寄暢園的“八音澗”。曲水也
是溪澗的一種,今紹興蘭亭的“曲水流觴”就是用自然山石以理澗法作成的。有些園林中的
“流杯亭”在亭子中的地面鑿出彎曲成圖案的石槽,讓流水緩緩而過,這種作法已演變成為
一種建筑小品。
4、河流。河流水面如帶,水流平緩,園林中常用狹長形的水池來表現(xiàn),使景色富有
變化。河流可長可短,可直可彎,有寬有窄,有收有放。河流多用土岸,配置適當?shù)闹参?
也可造假山插入水中形成“峽谷”,顯出山勢峻峭。兩旁可設臨河的水榭等,局部用整形的
條石駁岸和臺階。水上可劃船,窄處架橋,從縱向看,能增加風景的幽深和層次感。例如北
京頤和園后湖、揚州瘦西湖等。
5、池塘、湖泊。指成片匯聚的水面。池塘形式簡單,平面較方整,沒有島嶼和橋梁,
岸線較平直而少疊石之類的修飾,水中植荷花、睡蓮、蒼、藻等觀賞植物或放養(yǎng)觀賞魚類,
再現(xiàn)林野荷塘、魚池的景色。湖泊為大型開闊的靜水面,但園林中的湖,?般比自然界的湖
泊小得多,基本上只是個自然式的水池,因其相對空間較大,常作為全園的構(gòu)圖中心。水
面宜有聚有分,聚分得體。聚則水面遼闊,分則增加層次變化,并可組織不同的景區(qū)。小園
的水面聚勝于分,如蘇州網(wǎng)師園內(nèi)池水集中,給人以開朗的印象;大園
上或島嶼中的主峰、主要
白塔。園林中的湖池,應
然曲折,作成港漢、水灣、
5岸線較長的,可多用土
水面,使人有凌波之感。
&逐漸消失,產(chǎn)生不盡之意。
'落的跌水槽等,多配合雕
7、駁岸
保護園林中水體的設施。園林中駁岸是園林工程的組成部分,必須在符合技術(shù)要求的
條件下具有造型美,并同周圍景色協(xié)調(diào)。
(1)駁岸是親水景觀中應重點處理的部位。駁岸與水線形成的連續(xù)景觀線是否能與
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不但取決于駁岸與水面間的高差關系,還取決于駁岸的類型及用材的選擇。
(2)對居住區(qū)中的沿水駁岸(池岸),無論規(guī)模大小,無論是規(guī)則幾何式駁岸(池
岸)還是不規(guī)則駁岸(池岸),駁岸的高度,水的深淺設計都應滿足人的親水性要求,駁岸
(池岸)盡可能貼近水面,以人手能觸摸到水為最佳。親水環(huán)境中的其他設施(如水匕平臺、
汀步、棧橋、欄索等),也應以人與水體的尺度關系為基準進行設計。
類型
園林駁岸按斷面形狀可分為整形式和自燃式兩類。對于大型水體和風浪大、水位變化
大的水體以及基本上是規(guī)則式布局的園林中的水體,常采用整形式直駁岸,用石料、磚或混
凝土等砌筑整形岸壁。對于小型水體和大水體的小局部,以及自然式布局的園林中水位穩(wěn)定
的水體,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駁岸,或有植被的緩坡駁岸。自然式山石駁岸可作成巖、磯、崖、
岫等形狀,采取上伸下收、平挑高懸等形式。
修筑要點
,等組成,修筑時要求堅固
1大塊石料為砌塊,也有采
:堅實的土層或巖基上。如
'加寬基礎的方法以減少或
,疑土作基礎;用漿砌條石、
得彳體;用條石、由石、混凝
'條和竹片、木板經(jīng)防腐處
、材料的選用應力求經(jīng)濟耐
,充級配砂石、焦渣等多孔
不透水的材料。
8、噴泉
噴泉原是?種自然景觀,是承壓水的地面露頭。園林中的噴泉,一般是為了造景的需
要,人工建造的具有裝飾性的噴水裝置。噴泉可以濕潤周圍空氣,減少塵埃,降低氣溫。噴
泉的細小水珠同空氣分子撞擊,能產(chǎn)生大量的負氧離子。因此,噴泉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
增進居民身心健康。
國外的噴泉
噴泉起源很早,公元前6世紀在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已建有噴泉。古希臘時代就已由飲
用水的泉逐漸發(fā)展成為裝飾性的泉。有一種說法認為,噴泉起源于伊斯蘭國家的齋戒沐浴給
水方法。在伊斯蘭園林中,噴泉或沿軸線布置,或作為局部構(gòu)圖的中心。文藝復興時期噴泉
技術(shù)有很大的發(fā)展,這一時期的噴泉多與雕像、柱飾、水池等結(jié)合造景。有名的噴泉如意大
利伊斯特別墅的著名“百泉步道”和萊恩脫的噴泉水渠。當時還從事水趣音響設計。如著名
的貓頭鷹噴泉,有一群銅鳥喝啾,貓頭鷹一聲尖叫之后,頓時鴉雀無聲,稍停片刻,銅鳥又
喧鬧起來。有的噴泉同雕像、疊落的瀑布結(jié)合起來造景,如埃斯特別墅中的“水風琴”箓
17-18世紀,噴泉在歐洲城市盛極一時。著名的如法國凡爾賽宮的太陽神噴泉,俄國彼得宮
的帶雕像群的大瀑布噴泉。羅馬有3000多個噴泉,被稱為噴泉之城。也有一些寓意很深的
噴泉小品,如布魯塞爾的于廉噴泉。它刻畫了一個正在聚精會神地撒尿的孩子,相傳敵軍侵
占布魯塞爾后要炸毀城里的珍寶館,小于廉發(fā)現(xiàn)燃燒著的導火線,急中生智,朝導火線撒了
一泡尿;珍寶館保住了,小英雄卻壯烈犧牲。為了表彰他的功績,1619年建造了這個噴泉。
到20世紀,噴泉發(fā)展成為?種大型水雕塑,用水柱構(gòu)成各種形態(tài)。如日內(nèi)瓦萊蒙湖上聳入云
表的大噴泉,建于1958年,它用兩臺136。馬力的水泵,將水噴到145米的高空。夜晚,巨
型探照燈照射著銀色水柱直劃夜空,景色壯觀。英國倫敦的諾姆甲綠噴泉,高2.7米,由一
個造型優(yōu)美、形狀不規(guī)則的金屬殼體構(gòu)成,在殼體邊緣噴射出兩個水的曲面造型。殼體的底
部可以轉(zhuǎn)動,噴水的壓力可以調(diào)節(jié),能形成多姿多彩的水造型。美國西雅圖的一個噴泉,由
兩根粗大的不銹鋼彎管組成,水由沿管壁安裝的很多小噴嘴噴出,造成實體水柱的感覺.它
的噴水量由人工控制,能形成富有雕塑味的水造型?,F(xiàn)代技術(shù)的應用,產(chǎn)生了各種自控噴泉。
日本的“會跳舞的噴泉”、美國的“華爾茲舞噴泉”,在彩色燈光的照射下,水花能隨著音
樂的旋律翩翩起舞。法國巴黎的德方斯廣場上,有著名的“阿加姆”音樂噴泉,建于1980
年,66個噴頭呈“S”形布置,噴出1T5米高的水柱,能表演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
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佩潘和阿樂納德合作的《水上芭蕾舞曲》等十多個精彩節(jié)目。
隨著音樂的變化,水柱有時輕歌曼舞,有時又挺拔高聳,在絢麗多彩的水柱間還配有鮮艷奪
目的火花。火花是由特制的火花噴射管噴出的,與水花交織在一起,景觀奇妙。日本的水力
噴射動物園,在個直徑10米水池內(nèi),安裝著6036個旋轉(zhuǎn)的噴頭。它們能噴射出老虎和獅
子搏斗、老鷹和羚羊廝殺等奇妙的場面。這些噴泉多是利用電腦控制水、光、普、色,使噴
泉藝術(shù)進入嶄新的時代。
9、園路
園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園路布局、路面層結(jié)構(gòu)和地面鋪裝等的設計。園林道路是園
林的組成部分,起著組織空間、引導游覽、交通聯(lián)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場所的作用。它象脈絡
一樣,把園林的各個景區(qū)聯(lián)成整體。園道路本身又是園林風景的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線,
豐富的寓意,精美的圖案,都給人以美的享受。
園路布局
要從園林的使用功能出發(fā),根據(jù)地形、地貌、風景點的分布和園務活動的需要綜合考
慮,統(tǒng)?規(guī)劃。園路須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確的方向性。
園路分類
一般分為:1,主路。聯(lián)系園內(nèi)各個景區(qū)、主要風景點和活動設誦的路。通過它對園
內(nèi)外景色進行剪輯,以引導游人欣賞景色。2,支路。設在各個景區(qū)內(nèi)的路,它聯(lián)系各個景
點,對主路起輔助作用??紤]到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園路布局中,還應為游人由一個景區(qū)到
另一個景區(qū)開辟捷徑。3,小路。又叫游步道,是深入到山間、水際、林中、花叢供人們漫
步游賞的路。4,園務路。為便于園務運輸、養(yǎng)護管理等的需要而建造的路。這種路往往有
專門的入口,直通公園的倉庫、餐館、管理處、雜物院等處,并與主環(huán)路相通,以便把物資
直接運往各景點。在有古建筑、風景名勝處,園路的設置應考慮消防的要求。
布局形式
西方園林多為規(guī)則式布局,園路筆直寬大,軸線對稱,成幾何形。中國園林多以山水
為中心,園林也多采用自然式布局,園路講究含蓄;但在庭園、寺廟園林或在紀念性園林中,
多采用規(guī)則式布局。園路的布置應考慮:1,回環(huán)性。園林中的路多為四通八達的環(huán)行路,
游人從任何一點出發(fā)都能遍游全園,不走回頭路。②疏密適度。園路的疏密度同園林的規(guī)模、
性質(zhì)有關,在公園內(nèi)道路大體占總面積10T2%,在動物園、植物園或小游園內(nèi),道路網(wǎng)的
密度可以稍大,但不宜超過25%。2,因景筑路。園路與景相通,所以在園林中是因景得路。
④曲折性。園路隨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隱若現(xiàn),“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
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村”的情趣,以豐富景觀,延長游覽路線,增加層次景深,活
躍空間氣氛。3,多樣性。園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內(nèi),
路可以轉(zhuǎn)化為場地;在林間或草坪中,路可以轉(zhuǎn)化為步石或休息島;遇到建筑,路可以轉(zhuǎn)化
為“廊”;遇山地,路可以轉(zhuǎn)化為盤山道、磴道、石級、巖洞;遇水,路可以轉(zhuǎn)化為橋、堤、
汀步等。路又以它豐富的體態(tài)和情趣來裝點園林,使園林又因路而引人入勝。
園路設計
包括線形設計和路面設計,后者又分為結(jié)構(gòu)設計和鋪裝設計。
線形設計。在園路的總體布局的基礎上進行,可分為平曲線設計和豎曲線設計。平曲
線設計包括確定道路的寬度、平曲線半徑和曲線加寬等;豎曲線設計包括道路的縱橫坡度、
彎道、超高等。園路的線形設計應充分考慮造景的需要,以達到蜿蜒起伏、曲折有致;應盡
可能利用原有地形,以保證路基穩(wěn)定和減少土方工程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炸藥生產(chǎn)自動化設備應用考核試卷
-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新進展
- 二年級數(shù)學口算題
- 2-3邏輯運算的電路實現(xiàn)-開關特性
- 九江理工職業(yè)學院《中藥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qū)七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在線考試含解析
- 四川大學附中2025年高三綜合題(三)歷史試題(文史類)試題含解析
- 遼寧財貿(mào)學院《工程建設監(jiān)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道路損毀及搶修搶建分級
-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qū)振華校2024-2025學年初三化學試題第一次統(tǒng)練(一模)試題含解析
- 《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課程講稿課件61
- 醫(yī)院門診登記本
- 如愿二聲部合唱簡譜文檔
- GB/T 1531-2020銅及銅合金毛細管
- GB/T 12785-2002潛水電泵試驗方法
- 機械制圖國家標準
- 汽車吊起重吊裝方案-
- 陰囊疾病超聲診斷課件
- 信息資產(chǎn)及分級管理程序
- 信用修復授權(quán)委托書
- 危大工程驗收記錄表(腳手架工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