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云南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模考模擬試題(全優)_第1頁
2023云南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模考模擬試題(全優)_第2頁
2023云南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模考模擬試題(全優)_第3頁
2023云南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模考模擬試題(全優)_第4頁
2023云南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模考模擬試題(全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云南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模考模擬試題(全優)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100題)1.()在人的全面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并且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

A.智育B.德育C.體育D.美育

2.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

A.社會主義教育與剝削階級教育的分水嶺

B.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必要條件

C.資本家剝削童工的主要手段

D.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3.組織和培養()是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中心環節

A.班集體B.學生C.接班人D.班干部

4.實驗證明:學習程度達到多少時,記憶效果最佳?()

A.0.5B.1C.1.5D.2

5.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A.育德B.促智C.育美D.健體

6.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會B.開展了班級工作C.形成了正確的集體輿論D.確定了班級工作計劃

7.動機水平適中,最有利于激發學習動機的理論()

A.成就動機理論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C.成績結構理論D.強化理論

8.出乎意料的緊急情況引起的情緒是()

A.心境B.激情C.應激D.熱情

9.尋求享樂,無憂無慮,社會適應性強;不斷追求新異感覺經驗,對藝術品感興趣;直覺壓抑。這種人格類型屬于榮格提出的哪一種人格類型?()

A.思維外向型B.感覺外向型C.情感外向型D.直覺外向型

10.學生看小說時,頭腦中的想像活動主要是()

A.有意想像B.無意想像C.創造想像D.再造想像

11.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感情及行為的特有模式稱作()

A.性格B.氣質C.能力D.人格

12.符合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幻想是()

A.理想B.遐想C.空想D.夢想

13.看到一個蘋果,它的形狀、大小等屬性都會在人腦中同時得到反映。這種心理活動是()

A.感覺B.知覺C.直覺D.聯覺

14.教學的特殊組織形式是()

A.課堂教學B.小組教學C.現場教學D.復式教學

15.目前我國學校開設的語文數學英語課程屬于()

A.活動課程B.綜合課程C.學科課程D.融合課程

16.心理學研究中,能夠有效地揭示事件因果關系,并對結果進行重復驗證的研究方法是()

A.觀察法B.實驗法C.心理測試法D.調查法

17.電視、活動性商業廣告運用的知覺現象是()

A.誘發運動B.動景運動C.自主運動D.運動后效

18.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條件是()

A.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B.無異常行動C.無心理疾病D.人體各系統發育良好

19.在現代社會中,各個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制定其教育目的的首要依據是()

A.政治制度B.科技水平C.經濟基礎D.文化傳統

20.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早對遺忘進行了系統研究,得到的規律是()

A.進程均衡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無明顯變化

21.有些新生兒活潑好動,哭聲響亮,而有些孩子則安詳寧靜,聲微氣小,這體現()的差異

A.氣質B.能力C.意志D.性格

22.醫生通過觀察、號脈、聽診診斷病情屬于下列哪種思維特性()

A.直接性B.間接性C.廣闊性D.創造性

23.班集體形成的條件和前進的動力是()

A.班主任的要求B.共同的活動C.學校的競賽活動D.共同的奮斗目標

2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熱愛感

25.同一班的學生,聽同一節課,每人對講課內容的理解不盡相同,這是因為人的心理具有()

A.主觀性B.客觀性C.社會性D.自發性

26.下列屬于情緒的外部表現的是()

A.腦電的變化B.皮膚電的變化C.呼吸的變化D.面部表情

27.提出“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是在()

A.1951年B.1958年C.1966年D.1985年

28.下列選項中被看作個體活動積極性的內在源泉的是()

A.理想B.信念C.興趣D.需要

29.當一個人的人格結構的各方面彼此和諧一致時,就會呈現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則,就會使人發生心理沖突,說明人格具有()

A.穩定性B.獨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30.人們發現問題時的驚奇與疑慮,百思不解時的焦慮不安與苦悶,獲得結論時的喜悅與自信都屬于情感中的()

A.激情B.理智感C.美感D.道德感

31.智力技能區別于操作技能的主要特點是()

A.觀念性B.習得性C.外顯性D.規則性

32.課外校外活動經常在教室、校園以外進行,目的在于()

A.實踐課堂的知識B.擴大學生活動領域C.協調各方面教育力量D.利用校外教育資源

33.如果說一個兒童是天才兒童,那么他的智力至少應該是()

A.110B.120C.130D.140

34.人類最早的教學手段是()

A.文字材料B.口耳相傳C.直觀教具D.黑板加粉筆

3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A.了解和研究學生B.組組織養班集體C.進行個別教育D.協調各方面教育影響

36.遺傳素質是能力發展的()

A.動力系統B.自然前提C.心理基礎D.核心成分

37.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是()

A.動作技能B.認知技能C.運算技能D.智力技能

38.()是形成人力資本的重要因素

A.教育B.知識C.經濟D.政治

39.社會對教育事業的需求程度最終取決于()

A.生產力水平B.社會制度C.文化背景D.科技水平

40.精神分析法的人性觀屬于()

A.積極人性觀B.被動人性觀C.消極人性觀D.主動人性觀

41.蓮出淤泥而不染這個比喻說明了人具有()

A.差異性B.社會適應性C.自然性D.主觀能動性

42.不隨意想象的特殊表現是()

A.靈感B.原型C.夢D.頓悟

4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著作是()

A.《教學與發展》B.《大教學論》C.《教育漫話》D.《教育過程》

44.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這體現了人格具有()

A.獨特性B.穩定性C.前瞻性D.功能性

45.有人把()比喻為科學研究的前門

A.訪談法B.測驗法C.實驗法D.觀察法

46.某人智力測驗原始分數為95,其年齡組平均分為85,標準差10,此人的離差智商為()

A.100B.115C.120D.125

47.有位中學教師經常外出開會,班級管理完全交給學生自己,紀律居然井然有序。這一教師的領導方式類型最可能屬于()

A.仁慈專斷型B.民主型C.強硬專斷型D.放任型

48.記憶的內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認或回憶叫()

A.暫時性遺忘B.永久性遺忘C.干擾性遺忘D.逆向性遺忘

49.根據教學大綱系統表述學科內容的是()

A.教學指導書B.教學參考書C.教科書D.教案

50.由短時記憶轉入長時記憶的條件是()

A.思維B.知覺C.注意D.復述

51.學生初學文言文時興趣比較低,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隨著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生對文言文產生了興趣,開始憑借興趣自然地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這時學生的注意屬于()

A.有意注意B.隨意注意C.無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52.德育過程是一個教育與()的統一過程

A.鍛煉B.受教育C.自我教育D.修養指導

53.當鈴聲由中性刺激物轉化為食物的信號刺激,意味著動物建立了()

A.反射B.反射弧C.條件反射D.無條件反射

54.()是柯爾伯格提出的

A.最近發展區理論B.社會學習理論C.道德兩難故事法D.實際鍛煉法

55.培養學生的()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主題

A.主體意識和實踐能力B.主體意識和操作能力C.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D.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6.利用闡述、解釋的方法來說明行為、情感和心理活動原因的心理治療方法是()

A.宣泄療法B.領悟療法C.暗示療法D.厭惡療法

57.智力是()的綜合

A.觀察能力B.思維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

5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思想最早出自()

A.《學記》B.《論語》C.《說文解字》D.《四書集注》

59.關于終身教育思想表達不正確的是()

A.終身教育成為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業

B.終身教育謀求各類教育之間的聯系和統一

C.終身教育不包括非正規教育

D.終身教育已被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普遍接受

60.文化傳統()教育發展

A.決定B.制約C.不相干D.排斥

6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

A.帶好班級,教好學生B.配合學校,實現目標C.幫助校長,當好助手D.聯系家長,轉變差生

62.我國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論語》B.《學記》C.《大教學論》D.《教育學綱要》

63.在社會心理學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導致的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后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稱之為()

A.近因效應B.首因效應C.社會過濾效應D.最近效應

64.活到老學到老反映了教育()特點的要求

A.終身性B.公平性C.大眾性D.未來性

65.迷信、巫術的流行,說明下列哪種因素影響社會態度的形成()

A.經驗的情緒后果B.參照群體C.知識水平D.文化因素

66.當學生遭遇失敗或取得成功時,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形成()

A.能力歸因B.努力歸因C.運氣歸因D.任務難度

67.教師上課時,聲調抑揚頓挫,方法靈活多變,使學生容易集中注意,這是運用了()

A.無意注意規律B.有意注意規律C.有意后注意規律D.注意相互轉化的規

68.強烈而短促的情緒狀態被稱為()

A.憤怒B.激情C.應激D.心境

69.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解答問題有啟示作用的相類似的事物稱為()

A.原型B.原型啟發C.問題情境D.問題對象

70.在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初中階段課程設置的特點是()

A.以綜合課程為主B.以分科課程為主C.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相結合D.分科、綜合與活動課程相結合

71.凡能引起個體動機并能滿足個體需求的外在刺激稱為()

A.需要B.期望C.驅力D.誘因

72.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借助于一定的教材在師生共同活動過程中進行的,一般說來教學過程包括激發學習動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和()

A.運用知識B.掌握知識C.評價知識D.管理知識

73.水漲船高是一種()

A.相對評價B.絕對評價C.定性評價D.定量評價

74.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所遵循的主要教學規律是()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

B.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C.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D.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75.主要受人的生物因素影響,隨著年齡老化有降低趨勢的智力種類是()

A.流體智力B.晶體智力C.言語智力D.人際智力

76.某個畢業生選擇職業時,多個單位可供選擇,舉棋不定,這屬于()

A.雙趨沖突B.雙避沖突C.趨避沖突D.多重趨避沖突

77.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明了個性的()

A.整體性和可塑性B.穩定性和獨特性C.社會性和穩定性D.穩定性和可塑性

78.希望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保持友誼,被群體接納并成為群體成員之一。按照馬斯洛的觀點,這種需要屬于()

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實現的需要D.歸屬與愛的需要

79.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體制中的領導影響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職權影響力;二是()

A.年齡影響力B.性別影響力C.個性影響力D.學術影響力

80.下列屬于意志行動的是()

A.吹口哨B.背誦課文C.搖頭晃腦D.膝跳反射

81.如果客體較復雜,活動任務多,則注意的范圍就()

A.較廣B.不變C.狹窄D.極廣

82.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是()

A.教育理念現代化B.教育管理現代化C.教師素質現代化D.教育內容現代化

83.人們看到窗上的冰霜,不自覺地把它想象成美麗的樹林、陡峭的山峰等。這種想象屬于()

A.再造想象B.無意想象C.創造想象D.有意想象

84.最早使用美育一詞的是()

A.赫爾巴特B.席勒C.盧梭D.孔子

85.我們敢說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都是由他們所受的教育所決定的。這一觀點屬于()的觀點

A.內發論B.外鑠論C.成熟論D.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86.在注視飛速開過的火車之后,會覺得附近的建筑、樹木等向相反的方向運動。這種現象是()

A.動景運動B.誘發運動C.自主運動D.運動后效

87.某小學取消了統考,廢除了百分制,而代之以評語+特長+等級的評價標準。學校的做法()

A.正確,體現了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B.不正確,沒有體現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C.正確,體現了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

D.不正確,沒有體現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88.在技能形成的過程中,依據智力活動的實踐模式,以展開的、外顯的方式付諸實施的階段是()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內化

89.注意的兩個最基本的特點是()

A.指向性與選擇性B.指向性與集中性C.緊張性與集中性D.緊張性與選擇性

90.有調查指出,相對而言,美國人大器晚成,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加聰慧;而日本人則年少有為,從小就聰明伶俐。不同的人年少有為大器晚成,實際上反映了人的發展具有()

A.順序性B.整體性C.階段性D.個別差異性

91.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教師在德育過程中應重視()

A.陶冶法B.榜樣法C.說理法D.獎懲法

92.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班杜拉C.馬斯洛D.艾利斯

93.從目標出發,沿著各種不同途徑去思考以探求多種解決問題答案的思維種類是()

A.發散思維B.創造思維C.聚合思維D.分析思維

94.一個人在看戲時專注于精彩的劇情,直到散場時才發現鄰座是他的一位老朋友。他未能發現鄰座是誰反映了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C.分配性D.持續性

95.提出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的著作是()

A.《論語》B.《學記》C.《大學》D.《史記》

96.人格結構中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B.氣質C.態度D.性格

97.同一社會文化共同體內將文化從這一代傳到另一代,這種功能稱為()

A.教育選擇一提升文化功能B.教育傳播一交流文化功能C.教育傳遞一保存文化功能D.教育創造一更新文化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