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記者研究》課件林白水_第1頁
《中外名記者研究》課件林白水_第2頁
《中外名記者研究》課件林白水_第3頁
《中外名記者研究》課件林白水_第4頁
《中外名記者研究》課件林白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聞斗士林白水

林白水,福建閩侯縣人,1874年出生,中國現代報業的先驅人物。林白水早年參加過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積極參加反清活動,一生愛國愛民。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出國攻讀新聞學的人,也是應用口語報進行民主宣傳的第一人。。

從1901年開始辦報到1926年被軍閥殺害,他先后在近10家報紙從事主編、編輯和撰稿工作,是當時新聞界的邵飄萍齊名,被譽為報界先驅。25年間他先后創辦或參與編輯的報刊有10多種,經歷了晚清到軍閥肆虐的動蕩歲月,曾五被查封,三進牢獄,最后以身殉報。

“消息記者應當說人話,不說鬼話;應當說真話,不說假話!“這是林白水永不褪色的諾言。

1985年,國家民政部追認林白水為革命烈士.

林白水紀念碑一、生平與新聞生涯

1874年1月17日,林白水出生于福建閩侯縣青圃村,本名林獬,又名萬里、少泉,

1916年以后才以“白水”為筆名。

弱冠之年他在福州書院就讀,就已是小有名氣的閩中名士,深受老師賞識。年輕時曾和同鄉林紓同在杭州任教家塾。又應同鄉、杭州知府林啟之邀,先后執教于杭州蠶桑學堂、求是書院。受林啟創辦新學的啟發,1899年春天,他和方聲濤、黃層云等在福州創辦第一所新式學堂“

蒙學堂”,“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中的陳更新、陳可鈞、林覺民等多位福建籍英烈曾在此求學。

1898年,應林啟之邀,赴杭參與創辦求是書院、養正書塾、東城講舍、蠶學館4所新式學堂,任求是書院總教習。1901年6月,求是書院學生、杭州名士項藻馨創辦《杭州白話報》,邀請林白水主持筆政。發刊詞《論看報的好處》便由林白水起草,這是他第一次涉足報刊事業。

此后林白水以“宣樊”、“宣樊子”的筆名不斷用白話在報上鼓吹新政,批判小腳、迷信和鴉片。受其影響杭州成立全國第一個“女子放足會”

《杭州白話報》由最初的月刊,變為旬刊、周刊、三日刊,最后成了日刊,發行量也從2000份增加到3000份,直至5000份,風行杭城及附近各地。

1902年,返福州與表兄弟黃翼云、黃展云等創辦全省第一所新學—福州蒙學堂,在校秘密組織“勵志社”。后林白水應蔡元培之邀來到上海,一起組織“中國教育會”,“表面辦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他的革命生涯由此翻開了第一頁。

接著,他和蔡元培、章炳麟等創辦了“中國教育會”、“愛國女學社”和“愛國學社”及《學生世界》,“鼓動反清革命,言論尤為激烈”,也曾為《蘇報》寫過時評。

這些活動無論在當時的上海,還是在整個中國近代教育史、革命史上都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

1903年春,他和妹妹林宗素第一次留學日本,雙雙參加拒俄義勇隊,秘密發起“軍國民教育會”組織,執筆起草《軍國民教育會意見書》,參加者包括黃興、陳天華、張繼、孫翼中、蘇曼殊等。同年夏返滬,與蔡元培等創辦《俄事警聞》。

1903年12月,林白水獨立創辦了《中國白話報》,實現了他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愿望。此時報刊不分家,名為“報”,實際上是期刊,先是半月刊,后是旬刊,發行量從創刊時的數百份到后來增至上千份。

幾乎所有欄目都是他一人所寫。他以“白話道人”的筆名,大力倡導天賦人權、人類平等、百姓合群等新觀念。

1905年,入東京早稻田大學主修法政,兼修新聞,人稱他是“中國留學外國學新聞學的第一人”。

先后與宋教仁、孫中山結識,宣揚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孫曾書“博愛”二字相贈。后入光復會。1907年秋,他第三次東渡日本,再入早稻田大學,開始系統研究英美法律和日本的教育。他先后翻譯了《自助論》、《英美法》、《日本明治教育史》等著作,都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他譯編的《華盛頓》、《俾斯麥》、《哥倫布》、《大彼得》、《納威爾》、《加里波的》等6本小冊子,介紹西方近代史上產生深刻影響的人物,被商務印書館列入“少年叢書”,譽為“記事簡明、議論正大,學生校外必讀之書”,長銷不衰,從1909年到1930年共發行了13版,其中《大彼得》發行19版之多。

1910年夏天,林白水學成回國。辛亥革命以后,他回福建參加都督府參事會,主張三權分立。隨后被任命為法制局長、省臨時議會議員。他四易其稿,制定了福建第一部選舉法。他主持下的法制局創辦《時事選刊》,成為我國最早的文摘報刊之一。

林白水(前右一)與孫中山(前中)及福建同盟會主要負責人合影

1913年,當選國會眾議院議員,被聘為總統府秘書兼直隸省督軍署秘書長。次年,袁世凱解散國會,回到福建。

1915年,舊識劉師培拉他參加“籌安全”,薛大可主辦的《亞細亞報》上發表了他不少文章,撰表紀、寫勸進書。袁世凱論功行賞,封了他個參政院的參政。在林白水波瀾起伏的生命中,這位書生論政的高手沒有寫好廟堂問政這一筆,1913到1916年這3年是一個敗筆。不過回到當年的歷史場境,想到1912年秋天孫中山一度也為袁世凱高唱贊歌,黃興更是說“此次來京,親見大總統為國宣勞之苦心及一切規畫,尤為感佩”,甚至請袁世凱和全體國務員加入國民黨。。

在民國初年的政治舞臺上,袁世凱確實迷惑了許多的英雄豪杰,林白水的迷途并不顯得突兀。袁世凱的皇帝夢被蔡反對的槍聲打碎,一命嗚呼。林白水看破了政治舞臺上的翻云覆雨、爾虞我詐,下決心告別政壇專心于新聞事業。

1916年8月,林白水辭去議員,重操舊業。9月與友人林紓等在北京合辦《公言報》,任主筆。這個時候開始,他以“白水”的筆名發表論說、通訊,亦莊亦諧,筆鋒犀利,乃至“白水”之名淹沒了他的本名和過去的筆名。他取字少泉,“泉”字身首異處即為“白水”,表示他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家鄉有座白水山,他常對人說:“吾鄉青圃白水山是吾他日魂魄之所依也。”由此開始生命中最后10年的艱難跋涉,心無旁騖,把這10年的精力、時間、智慧全部獻給了報業。

1918年3月,他組織北京新聞記者團赴日本考察。1919年2月,在上海創辦《平和日刊》,常常率先透露北方政府的消息。他女兒林慰君回憶“每一論出,南北和議代表拱手以聽,軍閥欲顧咋舌;望平街市上響晨翹首鵠立者數千,人踵相接也”。3個月后,和平會議宣告破裂,《平和日刊》隨之偃旗息鼓。3月18日,林紓在《公言報》發表致蔡元培的公開信,抨擊新文化運動,并辱罵蔡元培。雖然林白水不在北京,此事與他更毫無關系,但他深感內疚,覺得對不起老友。5月中旬,他回北京后即與《公言報》分道揚鑣。

1919年初,在上海創辦《平和日刊》。

1921年春,和胡政之一起在北京創辦《新社會報》,任社長,胡政之為總編輯,提出“樹改造報業之風聲,做革新社會之前馬”。以白水為筆名,發表政論文章,揭露軍閥政客的黑幕丑聞。“涉及權貴私德問題,形容備至,不留余地。”1922年2月《新社會報》因披露吳佩孚搬用飛機炸彈和鹽余公債的黑幕,被警察廳勒令停刊,只生存了一年多遭查封,入獄3個月。

1922年5月出獄后,《新社會報》改為《社會日報》面世。

1923年10月,因刊登揭露曹錕賄選總統的文章,報館又遭封閉,林白水再次入獄。出獄后,于1926年4月21日在該報登載《合肥政治閉幕》時評,在報上自白“我這些說話,是著眼在國家利益,社會安危,與軍閥個人,哪些黨派,可是毫無關系”。

8月5日登載《官僚之運氣》一文,揭露潘復與張宗昌相互勾結、狼狽為奸的丑聞。當晚遭軍閥張宗昌逮捕,翌晨被殺害于天橋。

北伐成功后,由林森等資助扶柩回鄉安葬。

二、新聞特點1,為民請命。

“這些官吏,他本是替我們百姓辦事的……天下是我們百姓的天下,那些事體,全是我們百姓的事體……倘使把我們這血汗換來的錢拿往三七二十一大家分往瞎用……又沒有開個清賬給我們百姓看看,做百姓的還是供給他們快活,那就萬萬不行的!”

“就眼前之司法被蹂躪,教育被破壞兩問題,我們知識界要群起作積極消極的應付,積極方面,就是喚醒全國的輿論,促起全國各界的注意,用大規模的示威,推倒程克(司法總長)彭允彝(教育總長)……消極方面,就是凡屬知識界的人物,對于現政府各機關職務,就應立刻引退(全體罷工)……因為知識界要是全體罷工,我敢信政府一定擔不起。無論如何,總要屈服。”《告知識界》

“凡國民有出租稅的,都應當得享各項權利,這權利叫自由權,如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

(《國民的看法》)

“《社會日報》自出世以迄今日,已滿三年,耗自己之心血,不知幾斗;糜朋友之金錢,不知幾萬。艱難締造,為社會留此公共言論機關,為平民作一發抒意見代表,觸忌諱、冒艱除,所不敢辭。”

因此有讀者贊揚說:“我們每日拿出腦血換的八枚銅元,買一張《社會日報》,只要讀一段半段的時評,因為他有益于我們知識的能力。”

2,勇揭貪官。僅在1918年,林白水就“捅”破過不少官場腐敗的驚人黑幕。在《公言報》上,他發表了名為《青山漫漫七閩路》的時評,將財政總長陳錦濤、交通總長許世英貪贓舞弊案公之于天下,引起北京輿論一片嘩然。時隔不久,又有政客在津浦租車案中舞弊,又被林白水在《靳內閣的紀綱本來這樣》的時評中獨家揭穿出來,又掀起一場軒然大波。這些政客有的被革職進獄,有的畏罪辭職,使內閣總理段祺瑞狼狽不堪。林白水對此頗為自得,說:“《公言報》出版一年內顛覆三閣員,舉發二贓案,一時有劊子手之稱,可謂甚矣。”

“山東全省好礦都要發現了!礦師潘大少爺恭喜山東人發財。你們山東人應該知道,你那位貴同鄉潘大少名復,快要做山東省長了。講起這位潘大少,他的做官成績,實在可驚。他統共做了一年零幾個月的財政次長兼鹽署署長,在北京就買了兩所大房子,連裝飾一切,大約花去十萬塊錢。又在天津英(租)界,蓋一座大洋房,光是地皮,就有十畝之大,一切工程地價,統共花去十五萬塊錢。你想,一年半的次長,能有二十五萬買房子的大成績,其他,古董、家具、陳設,怕不也得花十幾萬塊錢嗎?就這一項簡簡單單的大房子,已經值得四十萬左右,那么這位潘大少的穿衣、吃飯、賭錢、經商、供給姨太……”

3,擁護革命

早期宣揚孫中山及其領導的革命。孫曾書“博愛”二字相贈。

“孫中山所以敢于只身北來……就是他抱個三民的主義,能得一部分的信仰罷了……要是沒有主義,單靠兵多地盤廣,那末曹吳的兵,曹吳的地盤,何曾未幾不廣,為什么不及三星期,會弄得這樣一塌糊涂?”(《請大家回想今年雙十節》)1924年2月,孫中山抱病來京,林白水持續發表《吾人對孫中山先生的敬意》、《時局與孫中山》、《歡迎孫中山》等文贊揚。

4,嬉笑怒罵。

1904年,清廷為慈禧太后七十誕辰籌備“萬壽慶典”,林白水憤而寫道:

“本日幸西苑,明日幸頤和,何日再幸圓明園?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臺海,七十又失東三省!五萬里版圖彌蹙,每逢萬壽必無疆!”

揭露張宗昌的心腹潘復:

“狗有狗運,豬有豬運,督辦亦有督辦運,茍運氣未到,不怕你有大來頭,終難如愿也。某君者,人皆號稱為某軍閥之“腎囊”,因其終日系在某軍閥之胯下,亦步亦趨,不離晷刻,有類于腎囊累贅,終日懸于腰間也。此君熱情做官,熱情刮地皮,固是有口皆碑,而此次既不能得優缺總長,乃并一優缺督辦,亦不能得……甚矣運氣之不能不講也。”5,刻畫逼真。林白水以真實的文字報道了那個時代的真相,一方面是國土被占、婦女被奸淫、財富被搶掠、百姓被殺戮;一方面則是統治者繼續沉溺于聽戲、花酒,照常取樂,其描繪逼真、入木三分。

如《商部尚書吃花酒》、《大家聽戲,好玩得很哩》、《俄國武官不客氣的說話》等大量新聞。

“張之洞看見俄人占了奉天,也著了忙,就跑到俄國欽差衙門里面去求見他……俄欽差冷笑道:不行也要行了!張之洞還亂嚷道:萬萬不行,萬萬不行!那俄欽差卷著胡子,抬頭看著天,拿一條紙煙只管一上一下地吃,不去睬他……”

“諸報無不以刊白水之文為榮”。

倚馬可待的寫作速度

林白水寫作水準之高和受歡迎,成為當時中國新聞界的翹楚,一時間“諸報無不以刊白水之文為榮”。然而林白水卻頗有些“名士”脾氣,每篇文稿僅收稿費5元,而且非等這5元用盡之后,才動手寫下一篇文稿。一次,一位朋友來看他,他留這位朋友吃飯,可一摸身上發現囊空如洗。他說了聲“你稍等片刻”,便伏案疾書。沒過一會兒,一篇千字文完稿,他吩咐仆人:“趕快送到報館去,要現錢。”仆人帶回5元錢,林白水于是攜朋友到飯館大嚼一頓。

三、新聞貢獻

1,白話文的先驅林白水是我國新聞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評論的政論家之一。

在語言上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明白如話,通俗易懂,早在五四運動倡導白話文之前他就已付諸實施,兩辦白話報的功績就無人能比。梁啟超半文半白的報章體風靡當時新聞界,林白水更大膽采用純白話獨樹一幟,縱筆所至,暢所欲言,文章中不時夾雜著新名詞、民間口語及方言詞匯,讀來活潑上口,明快暢達,同時帶有濃烈的感情色彩,常用反語,有時尖銳得近乎刻薄,深受讀者歡迎。

1925\12\4他在《社會日報》回憶:“說到杭州白話報,算是白話的老祖宗,我從杭州到上海,又做了《中國白話報》的總編輯,與劉申培兩人共同擔任,中國數十年來,用語體的報紙來做革命的宣傳,恐怕我是第一人了.”2,發展了新聞文體林白水打破了文言八股起承轉合的鎖鏈和繩索,對新聞文體的發展作了許多新的探索。

他的新聞作品已具備現代新聞文體中的通訊、特寫的基本特征。

在新聞體裁上,他較早采用號外、文摘、時事問答、連續報道、綜合報道、集納新聞、編者按、編后記等多種形式,用以報道新聞、展開評論。

3,倡導社會的正義。林白水之死

1926年,北京城一時大有烏云壓城之勢。林白水仍挺身而出,迎刃而上,在時評中斥軍閥為“洪水猛獸”。8月5日,他在《社會日報》發表時評,譏諷抨擊那些在強勢者的卵翼下胡作非為的宵小之徒。這一次,他抨擊依附于軍閥張宗昌幕下、號稱“智囊”的前財政次長潘復:

“狗有狗運,豬有豬運,督辦亦有督辦運,茍運氣未到,不怕你有大來頭,終難如愿也。某君者,人皆號稱為某軍閥之“腎囊”,因其終日系在某軍閥之胯下,亦步亦趨,不離晷刻,有類于腎囊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