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酸堿鹽學習指導總結_第1頁
初三化學酸堿鹽學習指導總結_第2頁
初三化學酸堿鹽學習指導總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三化學酸堿鹽學習指導總結(1)試驗過程:

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鈉溶液的燒杯中充分攪拌,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再通過操作,得到無色濾液。

③將無色濾液通過操作,得到白色固體。

(2)猜想:

得到的白色固體是純氫氧化鈉嗎?三位同學分別作出以下猜想:小李:是純潔的氫氧化鈉!小強:可能還含有碳酸鈉!小陳:也可能含有。(3)驗證:驗證小強的猜想。試驗操作試驗現象試驗結論取少量白色固體配成溶液,加入足量

2.某化學愛好小組的同學對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組成進行試驗探究,請你一起參加他們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經變質生成了CaCO3?進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變成了CaCO3。猜想二:熟石灰部分變成了CaCO3。猜想一:熟石灰沒有變質。

設計試驗:該小組同學對猜想一設計了下列探究方案,請你關心他們完成下表中相關試驗內容。

試驗步驟試驗現象試驗結論

①取樣,加適量水,攪拌,過濾②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酚酞試液③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加入鹽酸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反思與應用:

①要證明猜想二成立,可參照上述試驗方案進行探究,在步驟②中產生的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變質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在學校化學我們所學過的物質中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舉一例)等具有這樣的性質,因此像熟石灰這類物質在試驗室應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稱取1.0g上述熟石灰樣品,加適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攪拌過濾后,往濾液中滴入酚酞試液,同時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至溶液剛好變為無色,消耗鹽酸溶液7.3g。求樣品中Ca(OH)2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3.據估量,每年全世界被腐蝕損耗的鋼鐵材料,約占全年鋼產量的非常之一。某化學愛好小組的同學探究金屬腐蝕的緣由,設計如下試驗:

(1)如圖,取一根約10cm的光亮鐵釘放在自來水中,觀看A、B、C三處的變化。幾天后,他們會發覺處最先消失鐵銹,大家結合書本學問知道,鐵在空氣中生銹實際是鐵和、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一系列簡單的化學反應的過程。

(2)一同學聯想到家里銅制餐具上有一層綠色物質,認為銅在空氣中也會生銹。他們上網查閱資料,知道這種綠色物質的化學成分為Cu2(OH)2CO3(銅綠)。他們從銅綠組成和空氣的成分大膽猜想,銅生銹除了與鐵生銹條件相同外,還應當有CO2參與反應。

請寫出銅在空氣中生成銅綠的化學方程式。

(3)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也可以表示成CuCO3·Cu(OH)2。與孔雀石相像,還有很多礦物可用xCuCO3·yCu(OH)2(x、y都是正整數)表示,石青就是其中的一種。試驗探究為了驗證石青的組成成分,他們設計了如下試驗,請你共同參加探究。

試驗操作試驗現象結論

步驟l取少量石青樣品置于

大試管中加入足量稀

硫酸

(1)產生大量氣體(2)溶液呈藍色(1)石青中含有離子

(2)石青中含有離子

步驟2取少量石青樣品置于大試管中加熱(1)殘留固體呈色

(2)大試管內壁

石青加熱易分解

反思與拓展

①確定步驟1中產生氣體成分的試驗方法是。

②依據以上探究,只要測定出參與反應的石青的質量、生成的氧化銅的質量和的質量,就可確定石青的化學式(即確定x、y的值)。

③防止金屬銹蝕的方法許多,如制成不銹鋼、在金屬表面(任寫一種方法)。

4.同學們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圖8所示的試驗。

(1)寫出甲試驗中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式。(2)乙試驗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后,可觀看到的現是。(3)丙試驗中觀看到試管內有白色沉淀產生。

(4)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甲、乙、丙三個試驗的廢液倒入同一個潔凈的廢液缸中,最終看到廢液渾濁并呈紅色,產生疑問。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溝通爭論:

①肯定含有的物質:碳酸鈣、指示劑、水和(寫物質名稱)。

②還含有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是什么?同學們有如下猜想。小云認為:只有碳酸鈉小紅認為:只有氫氧化鈣

小林認為: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你認為還可能是。(寫一種猜想)

試驗設計小方想用氯化鈣溶液來驗證小云、小紅、小林的猜想。查閱資料獲悉氯化鈣溶液呈中性,并設計如下試驗。請你將小方的試驗設計補充完整。

試驗內容

估計現象

估計結論取少量廢液缸中上層清液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的`猜想正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

②的猜想正確。

③的猜想正確。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5.小李與小王同學關心試驗老師整理化學藥品室時,發覺分別放在兩個試劑瓶中的兩片用砂紙磨得光亮的銀白色金屬,未貼標簽。究竟它們是哪種金屬?兩位同學首先對這兩種金屬X和Y的金屬活動性挨次進行試驗探究。(1)進行猜想:

①小李猜想:活動性X大于Y。

②小王同學猜想:活動性Y大于X。

(2)設計試驗方案、進行試驗、獲得學問。完成如下試驗報告,并回答后續有關問題。

①試驗步驟②試驗現象③結論__金屬Y表面無明顯變化,金屬X的表面有氣泡冒出。將燃著的木條放在裝金屬X的試管口,氣體燃燒

小李的猜想:_______(“正確”或“不正確”)

(3)上述試驗之前,試驗老師只知道X、Y是銀鐵中的各一種,則依據試驗結果說明Y就是_______。試驗室急需肯定量的Y粉末,小李認為可用現有的X金屬粉末和Y的鹽溶液、蒸餾水等藥品,配以必要的儀器來制得急需的Y粉末,緣由是(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4)試驗老師經試驗分析得知制得的Y粉末中含有未反應完的X粉末,若用化學方法將雜質X粉末除去,兩個同學經爭論、溝通全都認為可選用的除雜質試劑是_________。6.某化學課外愛好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知道過氧化鈉(Na2O2)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于是他們做了以下探究試驗。

試驗1:向包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燃燒起來。

請你對脫脂棉燃燒的緣由進行分析_____。

試驗2:向盛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試管中加入水,充分反應后,取試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試管中加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過了一會,紅色又褪去了。提出問題:溶液為什么先變紅,過了一會,紅色又褪去了呢?

猜想:甲同學認為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的原因。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猜想不正確,理由是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