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懂古詩(一)古詩題材、體裁一、知識必備(二)古詩結構1.古詩的一般結構古體詩以自然段為層(或以韻腳變化劃分層次)近體詩絕句前兩句寫景(次),后兩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有的詩講究起、承、轉、合律詩前四句寫景(次),后四句抒情(主)詞上闋(片)首句渲染氣氛寫景(次)主句寫景尾句過渡下闋(片)承接上闋(片),表達主旨抒情(主)2.近體詩(主要是律詩)的結構起即起句。緊承詩題,引出所敘、所描之事、物。承是承接上一層而展開,包括順接、反接和以類連比。是“起”的延伸、拓展。轉是接“承”而來,在內容上推進一層,轉出他意,表明詩意的轉折變換。合是詩文的結尾,往往是針對上面描述的內容作“集中”的總結,或議論,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往往是詩歌主旨或詩人感情的凝聚之處。3.律詩中間兩聯對仗對仗正對是指上下兩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說明同一個道理。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反對是指上下兩句意義上互相對立。魯迅舊體詩《自嘲》頸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舊體詩《自嘲》頸聯)串對是指構成對偶的上下兩句在語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設等各種語法關系。亦稱“流水對”或“走馬對”。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頷聯)從兩個時代的角度抒發人事代謝、懷古傷今之情。把對待敵人與親人的兩種態度放在一起,對比鮮明。上句說“疑無路”,下句說“又一村”,語意上形成上下承接,略有轉折的語法關系。(三)古詩語言古詩語言是語言的變形,它離開了口語與一般書面語,成為一種特異的語言形式,既遵循語言規范,又時時欲超出語言規范。古詩語言的“變形”:在語言方面,建立格律以營造音樂美;在用詞、造句方面,改變詞性、改變詞序或句序、省略成分等;在修辭方面,常常是互文見義,暗用比喻。由此取得“新、巧、奇、警”的藝術效果;增加語言容量,以取得多義的效果;強化語言的啟發性,以取得寫意傳神的效果。試比較以下兩句,哪一句更具詩意?枝上小桃紅紅上小桃枝1詩歌語言與散文語言的區別散文語言:直陳、“順時序”——闡釋詩歌語言:暗示、“非時序”——聯想古詩語言變形的地方,往往是讀懂詩歌的難點。詩家語(方式)內容解說示例改變詞性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以此來增強詩歌的表現力。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日色冷青松(王維《過香積寺》)繪景狀物,化抽象為具體,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改變詞序詩人寫詩,有時為了強調某些意蘊,達到某種特殊的效果,或出于格律等表達的需要,故意改變某些詞的順序。主要體現在主語后置、主賓換位等方面。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②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白居易《長恨歌》)③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杜牧《阿房宮賦》句子反常組合在古代詩歌中,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組接順序也可以突破常規,它不一定會遵循時間的先后順序、事物的前因后果、情感的次第演進等方面的邏輯規律。這樣反而能收取突兀奇警、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①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杜甫《登樓》)②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③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頎《送魏萬之京》)省略壓縮詞語詩歌語句之間往往具有跳躍性,于是產生了省略現象,出現了空白,從而為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古詩省略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①答話蘊含問話;②意象組合。①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②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超常搭配所謂超常搭配是指詞語突破了常規的搭配習慣,表面上有悖于生活邏輯,實則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合乎詩意的真實。以這種方式組接的句子最能表現出詩人的獨特感受。①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張孝祥《西江月》)②推愁不去如相覓,與老無期稍見侵。(韓駒《和李上舍冬日書事》)互文見義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表現在具體詩詞中,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同一件事。分單句互文和多句互文。①單句互文。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馬客在船”,意思應是“主人與客人一起下馬來到船上”。②多句互文。如《木蘭詩》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意思應是“在東市、西市買了駿馬、鞍韉”。變換稱謂古詩詞中還有變換稱謂的特征,即同一事物用多種稱謂表示。如戰爭和戰亂:烽火、烽煙、狼煙、干戈、天狼、兵鋒;書信:鴻雁、青鳥、青鸞、尺素、錦書、函、簡、箋、札、尺牘船:扁舟、蘭舟、畫舫、檣、棹、櫓、楫馬:玉驄、玉鞭、征轡、鞍月亮:嬋娟、蟾宮、玉兔、素娥、嫦娥、銀闕、玉輪、玉環、清輝(一)找準最直接的路徑——標題、情語和注釋1.讀標題,挖信息標題,通常是詩歌內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載體,是解讀詩歌的第一把鑰匙。其蘊含的信息有:①提示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寫作緣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詩歌的感情基調;④表明詩歌的題材或體裁;⑤暗示詩歌的表達技巧。二、方法路徑《發臨兆將赴北庭留別》出發地、目的地;留別——送別懷人詩;邊塞地名殘春旅舍季節、地點;殘——心情;旅舍——羈旅行役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十二詩人文學成就;朋友情深2.抓情語,明主旨詩歌如果有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詞語或句子,就應緊緊抓住,這是理解詩情的一條捷徑。情語多出現在詩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還有詞的下闋。有時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中的“哀”字。當然,詩中所謂的“情語”并不都是作者最真實的情感表達,有的詩人會故意用反語(這種情況很少)。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能夠通過抓住“情語”進而讀懂詩歌的。類型闡釋示例顯性詞語指可以明顯看出詩歌情感類型的詞語,也叫“情感語”,多為動詞和形容詞,表意功能明顯,大多數情況下決定了詩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調“愁”“怨”“恨”“憤”“憂”“凄”“悲”“喜”“樂”“悔”“思”“憐”“淚”“閑”“悵”“愴”“孤”“獨”“寂寞”等隱性詞語(1)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詞語。它們雖然不是詩眼,卻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種詞語叫“景物語”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2)表情態、語氣的虛詞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這兩句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飛”等詞修飾,點明了節序和環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給人以沉郁蒼涼、悲壯壓抑之感。如“但”“卻”“惟”“仍”“又”“只”“徒”“空”“尚”“猶”等詞語。3.讀注釋,明暗示詩后如果有注釋,則注釋也蘊含著豐富的信息,知曉這些信息,會對讀懂詩歌有直接的幫助。注釋作用介紹作者,提供與“此詩作于貶官或流放之際”類似的注解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暗示作者仕途失意、對現實不滿,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憤懣孤寂的深層原因介紹寫作背景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介紹疑難詞語、地名
幫助讀懂詩句介紹相關詩句
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鏈接他人評價暗示本詩的藝術特色(寫作風格)或思想內容(二)找準最穩妥的路徑——關鍵字詞、景事情和尾句1.抓關鍵字詞,突破理解障礙中國古典詩歌大都篇幅短小,語言高度凝練、概括、含蓄而有跳躍性。因此,讀詩不能一掃而過,而應一個字一個字地品讀,抓住詩歌中的關鍵字詞,邊讀邊思其義,力求還原詩歌畫面,迅速定位感情基調。抓關鍵字詞,除了前面提到的“抓情語”外,還需推測難字,突破障礙。古詩語言本質上是文言文,既然是文言文,我們完全可以用推斷文言實詞詞義的方法去推斷其中的疑難詞語。(推斷實詞的方法)這里要特別注意三類疑難詞語:一是古今異義詞。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白珽《余杭四月》)二是關鍵卻又難以理解的詞。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陳與義《題許道寧畫》)“吟斷”意為“不斷地吟誦‘佳句’”“不相關”應指“不能描述完美,不能描述準確”。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杜荀鶴《投長沙裴侍郎》)“地”有“臺階”意,即能從容站腳的地方,再抽象一點解釋就是指受恩惠的理由。生機三是古詩中的特殊詞語。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岑參《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是“豈敢”意,而不是“敢”意。類似詞語:肯、可、那等。2.抓景、事、情,推導詩歌主旨任何類別的詩歌都離不開“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詩的內核。我們讀詩歌時,要對文字信息進行檢索分類。①注意詩歌中出現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發開去。②注意只有一個意象的畫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詩人全部的思想感情;③由眾多意象組成的畫面意境,也以一兩個意象為主體。通過對景、事的提煉、理解,圍繞人之常情,推導出詩歌的主旨。3.抓尾句,揣摩詩歌感情要讀懂詩歌,除了把握關鍵字詞,吃透景、事、情間的關系,還要多留心抒情性、議論性的語句,尤其是詩歌的結尾。古人寫詩,往往先寫景敘事,后抒情議論,俗稱“卒章顯志”。因此,讀詩歌時從尾句入手,可以化難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找準最能輔助的路徑——作者、題干和試題1.作者輔助要真正讀懂一首詩歌,必須知人論世。“知人論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經歷、風格流派及其創作的時代背景、目的等。讀詩歌時,必須注意作者的遭遇、境況,注意作者所處朝代的國勢、朝政等方面的問題。知道了人與世,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這方面的信息,有的詩歌考題會提供相關的注釋,有的屬于名家名篇的則不再加注,需要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陶淵明淡泊名利,詩風恬淡;杜甫憂國憂民,詩風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詩風瀟灑;辛棄疾、陸游、文天祥國難當頭,憂心如焚、慷慨悲壯;王維多才多藝,能詩,又精通書畫和音樂,決定了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風,而信奉佛教,又決定了他后期對現實的漠不關心;蘇軾思想復雜,儒釋道三種思想既矛盾又統一地滲透到他世界觀的各個方面,決定了他多次被貶仍能豁達、樂觀的精神境界。2.題干輔助所謂題干,即命題的語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丙肝病毒檢測試劑盒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解析答案
- 2025工廠車間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4A
- 2025年承包商入廠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加下載答案可打印
- EPS再生料技術醫療包裝的創新之選
- 互聯網醫療與大五人格的研究進展
- 企業健康管理的新思路-基于可穿戴設備的健康監測和反饋系統
- 房屋買賣合同和房屋買賣合同
- 企業健康管理中慢病的預防與控制策略研究
- 合同之養殖技術服務合同
- 機器人自主導航與地圖構建考核試卷
- 吉林銀行總行社會招聘筆試真題2023
- 2024年現場綜合化維護工程師三級認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西藏拉薩市2025屆高三理綜下學期一模試題
- 助貸機構及人員從業禁止
- DL-T+748.8-2021火力發電廠鍋爐機組檢修導則 第8部分:空氣預熱器檢修
- 《無人機測繪技能訓練模塊》課件-無人機航測影像獲取外業
- CJJT135-200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
- 營造和諧人際交往含內容模板
- SH/T 3224-2024 石油化工雨水監控及事故排水儲存設施設計規范(正式版)
- 小學六年級期中考試家長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