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重點中學四校聯考高二(下)期中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重點中學四校聯考高二(下)期中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重點中學四校聯考高二(下)期中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重點中學四校聯考高二(下)期中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重點中學四校聯考高二(下)期中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重點中學四校聯考高二(下)期中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2小題,共49.0分)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底蘊深厚,其中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詩句,能夠體現出的中華文化的內涵主要是()A.自強不息 B.天下為公 C.崇德尚賢 D.家國情懷2.1862年,在洋務派領袖奕?、桂良和文祥的奏請下成立了中國近代最早的新式教育機構,其主要目的是培育足夠的外語人才來應付外交事務。該機構是()A.京師大學堂 B.京師同文館

C.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翻譯館 D.福州船政學堂3.人類為了交往聯系創造了路。如圖描繪的是()

A.西歐開辟新航路 B.中國古代東西方商路

C.明代鄭和下西洋 D.四大發明的外傳路線4.明太祖朱元璋曾說:“夫三教之說,自漢歷宋,至今人皆稱之。……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堯舜,率三王,刪詩制典,萬世永賴。其佛仙之幽靈,暗助王綱,益世無窮,惟常是吉。”據此可知,明太祖主張()A.絕圣棄智 B.尊儒棄佛 C.三教并用 D.外儒內法5.某一古代文明擁有多柱式神廟、宣揚其最高統治者是神的化身、其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歷法精確。這一文明是()A.蘇美爾文明 B.印度文明 C.古希臘文明 D.古埃及文明6.“零”的出現是數學史上一大創造,其最早名稱Sunya(梵文),漢語音譯為“舜若”,意譯為“空”。據此可知“零”()A.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 B.很早就傳入了中國

C.是佛教的核心理念 D.對印度生活產生重要影響7.如圖是公元前4世紀某個國家的版圖,它是()

A.波斯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羅馬帝國 D.亞述帝國8.他曾親身經歷了一場戰爭,戰后他在其著作中記錄了一位將領在陣亡將士墓前的講話,這位將領說:“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我們愛好智慧,但是沒有因此而至于柔弱。”他是()A.埃拉托斯提尼 B.修昔底德 C.李維 D.塔西陀9.“人們深以自己能傳承古希臘文明為榮,作家們以典雅的古希臘語寫作。當西歐正沉淪于黑暗時代時,他們卻維持一個有教養的、博學的社會……”材料中的“他們”來自下列哪個國家()A.英國 B.阿拉伯帝國 C.查理曼帝國 D.拜占庭帝國10.公元6世紀的一段文獻記載:“朕將已往雜亂的大量皇帝憲令加以整理使之協調一致以后,就將注意力轉向浩繁的古法書籍。……在本皇帝的權威和指導下編寫《法學總論》,這樣你們便可以不再從古老和不真實的來源中去學習初步的法律知識。”下列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朕”是君士坦丁大帝 B.整理的成果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

C.成為俄羅斯文化的標志性成就 D.為傳承羅馬法作出巨大貢獻11.阿拉伯人創造了輝煌的阿拉伯文化;對歐洲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以下能夠提供佐證的有()

①“懸詩”

②《天方夜譚》

③《薩比天文歷表》

④《醫典》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2.公元1075年,教皇格利高里七世在一封書信中寫到:“羅馬教會完全是由上帝建立的,唯有羅馬教皇才是真正統管一切的人。……教皇是唯一可以讓所有國王親吻自己雙腳的人。……他可以罷免皇帝。……他不受任何人的審判。”這反映了中世紀西歐()A.王權與教權的矛盾 B.教皇地位最高 C.王權羸弱 D.封建制度解體13.古代朝鮮在吸收中華文化的基礎上發展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列屬于古代朝鮮民族文化成果的有()

①《萬葉集》

②《三國史記》

③武士道

④瞻星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有學者認為:“日本人的創世神話中有個太陽女神,即天照大神,她在創造萬事萬物之前就創造了日本列島及其民族。之所以會這樣追溯自己民族的源流,部分原因在于,日本人希望自己能有些本土的東西來抵消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強烈影響。”該學者意在強調()A.神道教是日本的主要宗教 B.日本獨立發展出了自己的文化

C.日本注重強調自身文化的獨特性 D.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15.1865年,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股東給美國總統的報告中指出:“(華工)一個階層,他們安詳、平和、耐心、勤勞、節儉,他們(比白人勞工)更謹慎和節儉,因而工資少點也毫無怨言……”。下列無法得出的結論是()A.中國人具有優秀的精神品質 B.華工遭到美國的剝削和壓榨

C.華工是最受歡迎的外來移民 D.華工為美洲開發作出了貢獻16.1世紀的古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在他的《自然史》中寫道:人們在那里所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賽里斯人,這一民族以他們森林里所產的羊毛而名震遐邇。他們向樹木噴水而沖刷下樹葉上的白色線毛,然后再由他們的妻室來完成紡線和織布這兩道工序。由于在遙遠的地區有人完成了如此復雜的勞動,羅馬的貴婦人們才能夠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現于大庭廣眾。下列不能得出的結論是()A.中國和古羅馬的貿易往來早于1世紀 B.中國絲綢受到古羅馬上層社會的歡迎

C.中國絲綢早已西傳 D.文化輾轉相傳的過程中出現很多錯誤17.“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印度人的印度”等口號的提出表明()A.殖民體系的瓦解 B.民族意識的覺醒 C.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D.文化的傳承與發展18.古希臘戲劇按類型分為悲劇與喜劇兩種。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的目的是要引起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憐憫和對命運的思考,由此使感情得到凈化;喜劇則是通過變形、夸張甚至荒誕的手法映射現實、批判政治。這表明古希臘戲劇()A.蘊含豐富的人文主義思想 B.缺乏理性精神

C.意在批判直接民主的弊端 D.維護公民利益19.圖1、圖2是意大利人利瑪竇在中國繪制的世界地圖。在《山海輿地全圖》里中國位于世界地圖極東一角,而幾年后他重新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勾勒了世界整體輪廓和經緯度,并將中國置于世界的中央,呈現了長城、南海諸島等地名、地物。這體現了當時中國()

A.地理測繪技術不斷進步 B.傳統思想與西學融合

C.國家主權觀念日益增強 D.融入世界的意愿強烈20.《拉丁美洲史》指出:“為了與廣大統治地區聯系,印加人修建了兩萬英里經過鋪砌的道路、橋梁,這個陸地交通網遠遠勝過當時歐洲的任何道路系統。利用這些道路,攜帶著多色結繩,經過專門訓練的通訊員將種種信息尤其是人口普查資料,帶往駐扎在帝國各處的地方長官。”下列對該材料解讀正確的是()A.“多色結繩”主要用于裝載貨物 B.驛道修建得益于工業革命的開展

C.掌握人口資料可能是為了征稅 D.印第安各大文明之間交往較頻繁21.據如表數據可知()

1985-2010年跨國公司海外分支機構經營情況表年份海外分支機構總產值占GDP的比例海外分支機構銷售額占GDP的比例海外分支機構出口總額占全球出口額的比例19854.77%20.02%30.30%19906.27%23.56%26.41%19955.99%27.63%14.86%20009.63%47.70%44.67%20059.03%46.18%32.31%201010.24%39.98%33.04%A.世界經濟在曲折中獲得發展 B.跨國公司主導經濟全球化

C.跨國公司推動世界貿易發展 D.國際分工向廣度深度發展22.清代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烏喇納喇氏因“剪發”一事為時人和今日所樂道。關于“剪發”的原因,官方記載有些諱莫如深,《清史稿》中記載:“(乾隆)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發,上益不懌,令后先還京師。”對此乾隆皇帝的御批中只有“皇后瘋了”四個字的解釋。民間傳說大多套路一致,皆云皇后因乾隆寵幸民間女子醋意大發而激情剪發。這說明()A.正史記載多有避諱,故不可信 B.野史傳說生動有趣,但純屬臆想

C.史事存留載體多樣,各有價值 D.歷史解釋因人而異,且不斷變化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1.0分)2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獨特貢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太史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孔假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孔子禮之用,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晏子和,如羹焉。水、火、醯(醋)、醯(醬)、鹽、梅,以烹魚肉——引自《國語》《論語》《孟子》《中庸》《左傳》材料二:南宋思想家楊簡在初見陸九淵時問,人的“本心”(禪學用語)如何?陸九淵援引了《孟子》中論到善之四端的一段:“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楊簡說,他從孩提時代便已學過這一段,卻始終不明白人的本心何所指。楊簡時任富陽主簿,在談話中間還要出去處理一樁訴訟案,然后回來又與陸九淵繼續談話。陸九淵說:剛才你斷案,知道怎樣判斷是非,這便是你的本心。楊簡問:僅止于此嗎?陸九淵大聲回答說:你還要什么?楊簡就此頓悟,由此成為陸九淵的弟子。——摘自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材料三:主權與治權緊密相連,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就意味著可以行使治權。因此,像管治內地省市那樣管治香港,是完全符合主權原則和國際慣例的。但中央政府把香港設立為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是充分照顧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作出的政治決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已經是區域性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獨特的營商環境、法治規則和國際聯系,是任何一個內地城市都不具備的。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改革開放后,香港以其獨特的優勢,助力國家發展,彌補國家短板,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保留原有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僅有利于香港繼續繁榮穩定,也可以令香港為國家未來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可謂利國利港,一舉兩得。——摘編自2020年4月7日《中國日報(香港版)》(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中華文化中“和”思想的內涵,指出其對中國人的影響。(2)閱讀材料二,指出陸九淵學說的名稱并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中華文化的特點。結合佛教傳入并影響中國的相關史實,說明中華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不斷發展。(3)根據材料一、二、三,指出在香港設立特別行政區的制度依據及原因。24.世界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德】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材料二: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創辦的學園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稱為第一所大學。在這里出現了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一個更全面和平衡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是一個多產的思想家,對很多方面都感興趣,他的歷史影響與柏拉圖的一樣,大得難以清楚界定。兩千年來他的作品提供了關于生物學、物理學、數學、邏輯、文學批評、美學、心理學、道德和政治的框架,他還創立了直到19世紀晚期才被取代的邏輯學,這些巨大的成就,類別不同但是影響絕不亞于柏拉圖。——摘編自《企鵝全球史(第一卷):古典時代》材料三:無論是在16世紀還是在今天,在向歐洲人解釋美洲的真實情況時,總是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歐洲人總是堅持認為其征服行為是正義的,他們只不過是遇到了一些“靠狩獵和采集為生的部落”。而這些部落“最近”才從亞洲穿過白令海峽來到美洲大陸,并且他們同歐洲人一樣,都沒有權利擁有新大陸及其巨大的資源。然而如果人們拋棄這些虛假的猜測,那么事實就會很清楚。同世界其他三個大陸的文明一樣,美洲文明也是從某些中心地帶發展起來的。在歐洲人到達美洲之時,美洲大陸上至少已有十幾個這樣的文明中心。——摘自羅克珊?奧爾蒂斯《美洲的印第安人:地緣政治學的分析》(1)指出材料一所闡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運用這一理論,解釋古代西亞地區成為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的地區之一的原因。結合所學,列舉三項蘇美爾人創造的人類最早的文化成果。(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簡釋古希臘歷史上的“古典時代”的含義。概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古典時代”取得的歷史成就。(3)閱讀材料三,用一句話概括作者的核心觀點。結合瑪雅文化的成果對該觀點予以論證。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類文化自起源之初便呈現多樣性。各文化之間通過人口遷徙、商業貿易、戰爭等途徑實現了接觸、交流、碰撞,在相互學習和相互吸收中形成了文明進步的巨大動力,不斷地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聯系地各自發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對話、相互學習、相互碰撞中攜手前行。

摘編自《文明多樣性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自信》參考材料,自選一個文化交流的途徑,運用世界史的相關史實,圍繞文化交流交融主題寫一則歷史短文,題目自擬。(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準確,條理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根據“哀民生之多艱”、“一寸丹心圖報國”、“茍利國家生死以”等信息可知材料中這些內容都體現了對民生和國家的責任心,是家國情懷的表現,而非自強不息、天下為公和崇德尚賢,故選D,排除ABC。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中華文明的發展,要求學生結合中國古代文化的特征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內容和特點,學生要有一定的結合所學知識理解材料的能力。

2.【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862年,在洋務派領袖奕?、桂良和文祥的奏請下成立了京師同文館,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新式教育機構,其主要目的是培育足夠的外語人才來應付外交事務,故B項正確;

京師大學堂創辦于戊戌變法運動時期,故A項錯誤;

江南制造局翻譯館創辦于1868年,是清朝官辦的翻譯出版機構,附設于江南機器制造總局,故C項錯誤;

福建船政學堂創辦于1866年,是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也是中國近代航海教育和海軍教育的發源地。學堂由左宗棠奏請創辦,在船政大臣沈葆楨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設立,故D項錯誤。

故選:B。

本題考查洋務運動,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新式學堂及其目的。

本題考查洋務運動的內容,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

3.【答案】A【解析】A.根據材料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路線,是新航路開辟的重要內容,因此A正確;

B.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東西方商路,與材料不相符,排除;

C.鄭和下西洋最遠達到東非,并未實現環球航行,排除;

D.材料不涉及四大發明的外傳線路,排除。

故選:A。

本題側重于考查新航路的開辟,解題關鍵在于對圖中航線的把握。

本題側重于考查新航路的開辟,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4.【答案】C【解析】材料“夫三教之說,自漢歷宋,至今人皆稱之。……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堯舜,率三王,刪詩制典,萬世永賴。其佛仙之幽靈,暗助王綱,益世無窮,惟常是吉”強調佛教、道教也可以維護統治,主張三教并用,C正確;

ABD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選:C。

本題考查了明清君主專制制度,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明清君主專制制度,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5.【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柱式神廟”、“最高統治者是神的化身”、“象形文字”及所學知識分析可知,材料中的文明指的是古埃及文明,D正確;

ABC與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選:D。

本題側重于考查古埃及文明,解題關鍵信息是“柱式神廟”、“最高統治者是神的化身”、“象形文字”。

本題側重于考查古埃及文明,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6.【答案】A【解析】據本題材料信息和所學可知,“零”的概念源自梵文,漢語翻譯“零”時借用佛教教義意譯,反映出“零”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A項正確;

材料沒有強調數字“零”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不能得出“很早就傳入了中國”的結論,排除B項;

材料沒有強調佛教的核心理念及其與“零”的關系,排除C項;

材料沒有體現數字“零”對印度生活產生重要影響的信息,排除D項。

故選:A。

本題考查古印度的數學和藝術,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古印度的數學和藝術,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7.【答案】B【解析】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強大起來,于公元前4世紀后期打敗希臘聯軍,控制了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繼位后,出兵東征,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B項正確;

波斯帝國、羅馬帝國、亞述帝國與材料國家版圖信息不符,排除A項、C項、D項。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了亞歷山大帝國,要求學生結合亞歷山大帝國的特征及影響來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亞歷山大帝國,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8.【答案】B【解析】根據“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我們愛好智慧,但是沒有因此而至于柔弱。”可得出這是古希臘的修昔底德所寫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所記錄的內容,《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記錄了公元前5世紀前期至公元前411年,斯巴達和雅典之間的戰爭,B項正確;

埃拉托斯提尼是希臘數學家,排除A項;

李維是北宋官吏,著有《圣德詩》等作品,排除C項;

普布利烏斯?科爾涅利烏斯?塔西陀是羅馬帝國時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和演說家,古代杰出的歷史學家之一,但與材料中所記錄的內容不符合,排除D項。

故選:B。

本題考查華盛頓的歷史貢獻,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華盛頓的歷史貢獻,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9.【答案】D【解析】英國語言為英語,排除A;

阿拉伯帝國語言為阿拉伯語,排除B;

查理曼帝國語言為羅曼語、條頓語,排除C;

材料信息“西歐正沉淪于黑暗時代時”指的是日耳曼人滅亡羅馬,入主西歐大陸之后,從公元500至公元1500年間的一千年被稱為中世紀,即黑暗時代。拜占庭帝國存在于395年到1453年,并因查士丁尼法典而強大光榮,著稱于世。其官方語言為希臘語,所以D符合題意。

故選:D。

本題考查的是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解答的關鍵信息是“西歐正沉淪于黑暗時代時,他們卻維持一個有教養的、博學的社會”。

本題考查了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考查了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調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答案】D【解析】據本題材料信息可知,公元6世紀,下令編纂的《法學總論》的是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其“將已往雜亂的大量皇帝憲令加以整理”等,為傳承羅馬法作出巨大貢獻,D項正確;

材料中的“朕”是查士丁尼,并非君士坦丁大帝,排除A項;

據所學,羅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銅表法》,排除B項;

據所學,此次編訂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成為拜占庭帝國而非俄羅斯文化的標志性成就,排除C項。

故選:D。

本題考查的是羅馬法,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羅馬法的相關知識。

本題考查的是羅馬法,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1.【答案】D【解析】阿拉伯人創造的阿拉伯文化對歐洲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結合所學可知②《天方夜譚》③《薩比天文歷表》④《醫典》都對歐洲文化產生重要影響,D項正確;

“懸詩”只是影響了阿拉伯文化,因此排除A、B、C項。

故選:D。

本題考查阿拉伯文化,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阿拉伯文化,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2.【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羅馬教會完全是由上帝建立的,唯有羅馬教皇才是真正統管一切的人。……教皇是唯一可以讓所有國王親吻自己雙腳的人。……他可以罷免皇帝。……他不受任何人的審判”可知,公元1075年羅馬教會的權力超過了世俗王權,因此反映了王權與教權的矛盾,A項正確;

“最高”的說法過于絕對,中世紀中后期教皇的地位受到王權的挑戰,排除B項;

“王權羸弱”說法絕對,中世紀中后期王權勢力增強,排除C項;

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中世紀封建制度的解體,排除D項。

故選:A。

本題考查了中世紀歐洲,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了中世紀歐洲,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3.【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可知,《三國史記》完成于12世紀,是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史書;瞻星臺是古代朝鮮的天文臺,②④正確,故D項正確;

《萬葉集》是古代日本的文化成果,武士道是古代日本的文化成果,①③錯誤,故ABC三項錯誤。

故選:D。

本題考查古代朝鮮和日本,解答本題需要識記古代朝鮮的文化成果。

本題考查古代朝鮮的文化成果,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

14.【答案】C【解析】從材料“日本人的創世神話中有個太陽女神,即天照大神,她在創造萬事萬物之前就創造了日本列島及其民族。之所以會這樣追溯自己民族的源流,部分原因在于,日本人希望自己能有些本土的東西來抵消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強烈影響。”可以看出日本人要強調自己獨立文化的重要性,要排除外來文化對日本的強烈影響,C正確;

ABD選項都不符合題干的特征,排除。

故選:C。

本題考查日本仿效唐制的變革,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日本仿效唐制的變革,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5.【答案】C【解析】據本題材料信息可知,美國資本家看來,華工具有勤勞、節儉、耐心等美德,不會因工資少而抱怨,體現了中國人具有優秀的精神品質,反映出華工遭到美國的剝削和壓榨,從側面說明華工為美洲開發作出了貢獻,但華工是殖民侵略的產物,僅從材料信息和用工角度分析華工特點,不足以得出華工是最受歡迎外來移民的結論,C項符合題意;

其它說法都可以在材料信息中找到依據,排除A、B、D三項。

故選:C。

本題考查華工與美洲、大洋洲的開發,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華工與美洲、大洋洲的開發,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6.【答案】A【解析】據本題材料信息可知,古羅馬《自然史》記載的賽里斯人即中國人,森林里所產的羊毛和樹葉上的白色線毛即養蠶繅絲,反映出文化輾轉相傳的過程中出現很多錯誤,羅馬的貴婦人、穿上透明的衣衫等反映出中國絲綢受到古羅馬上層社會的歡迎,中國絲綢早已西傳,但材料不足以說明中國和古羅馬的直接貿易早于1世紀,A項符合題意;

其它說法均可在材料中找到依據,排除B、C、D三項。

故選:A。

本題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7.【答案】B【解析】A.材料可以看出亞非拉民族意識的覺醒,不能直接看出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殖民體系的瓦解是在二戰后,排除;

B.根據材料“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印度人的印度”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民族意識的覺醒,B正確;

C.材料無關文化的交流,排除;

D.材料無關文化的傳承,排除。

故選:B。

本題側重于考查亞非拉獨立運動,解題關鍵信息是“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印度人的印度”。

本題側重于考查亞非拉獨立運動,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18.【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對劇中人物的憐憫和對命運的思…通過變形、夸張甚至荒誕的手法映射現實、批判政治”可知古希臘戲劇通過悲劇及喜劇形式展現對人性的認識與思考,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故A項正確。

B項,題干強調古希臘戲劇的人文主義特點,而非理性精神,排除。

C項,題干未涉及批判古希臘民主政治,排除。

D項,題干未涉及保護公民利益,排除。

故選:A。

本題考查古希臘文明,根據題干“對劇中人物的憐憫和對命運的思…通過變形、夸張甚至荒誕的手法映射現實、批判政治”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古希臘文明,本題掌握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影響進行分析解答。

19.【答案】B【解析】《坤輿萬國全圖》將中國置于世界的中心,這體現了中國傳統華夷觀念對地理制圖的影響,而長城、南海諸島等地名、地物在地圖上的呈現,說明西方制圖思想影響了中國,B項正確;

材料無法體現技術的進步,排除A項;

主權觀念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C項;

當時的明朝施行海禁政策,排除D項。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要求學生結合新航路開辟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新航路開辟的特點和影響,學生要有一定的結合所學知識理解材料的能力。

20.【答案】C【解析】“多色結繩”主要用于裝載貨物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

驛道修建與工業革命無關,排除B;

根據材料“利用這些道路,攜帶著多色結繩,經過專門訓練的通訊員將種種信息尤其是人口普查資料,帶往駐扎在帝國各處的地方長官”可知通過結繩可以強化信息溝通和對人口的控制,從而利于征稅,故C正確;

材料并未體現印第安各大文明之間交往,排除D。

故選:C。

本題考查了古代美洲文明,解答本題根據關鍵信息“利用這些道路,攜帶著多色結繩,經過專門訓練的通訊員將種種信息尤其是人口普查資料,帶往駐扎在帝國各處的地方長官”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了古代美洲文明,考查了考生正確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21.【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跨國公司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巨大,C正確;

ABD說法不符合材料,排除。

故選:C。

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2.【答案】D【解析】從材料“(乾隆)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發,上益不懌,令后先還京師。”“民間傳說大多套路一致,皆云皇后因乾隆寵幸民間女子醋意大發而激情剪發”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對歷史的解釋是不一樣的,D正確;

ABC選項是對材料片面的理解,排除。

故選:D。

本題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讓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3.【答案】【小題1】內涵:和而不同;順應自然;天地人和。影響: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民族性格的形成。【小題2】名稱:心學;特點:繼承傳統;重倫理,講究禮儀規范;說明:兩漢之際,來自古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日趨興盛,逐漸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時期,佛教出現了不同宗派,主張頓悟成佛的禪宗成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到宋明時期,以儒家學說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論的宋明理學形成,佛教融合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佛教文化的傳入,對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邏輯思維、語言詞匯、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中國傳統的詩詞、書法和繪畫,很多體現了佛教的內容,同時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達。中國的建筑藝術受佛教影響。云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國佛教建筑藝術的結晶,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佛教文化宣揚的因果輪回、消極避世等也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小題3】依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原因: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香港的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