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東部和北亞俄羅斯2_第1頁
歐洲東部和北亞俄羅斯2_第2頁
歐洲東部和北亞俄羅斯2_第3頁
歐洲東部和北亞俄羅斯2_第4頁
歐洲東部和北亞俄羅斯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選)歐洲東部和北亞俄羅斯現在是1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學習目標】1.俄羅斯主要地形區及其分界線。2.俄羅斯的氣候特點。3.俄羅斯主要的河流和湖泊。4.俄羅斯主要礦產及其分布。5.俄羅斯農業、工業及交通特點。6.西伯利亞地區的開發情況。7.能夠在地圖上指出俄羅斯主要的地形區、河流、湖泊。8.能夠根據俄羅斯國土特點說明其氣候東西差異的原因。9.能夠根據俄羅斯的位置和氣候分析其農業分布的特點。10.能夠根據俄羅斯的地形、氣候、工業特點分析俄羅斯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現在是2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歐洲東部的范圍黑海大高加索山烏拉爾山北冰洋波羅的海西起波羅的海東岸東到烏拉爾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大高加索山現在是3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一)歐洲東部1、位置:指西起波羅的海,東至烏拉爾山,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大高加索山脈之間的歐洲部分。2、面積占歐洲面積的一半;人口占歐洲人口的1/4。3、國家: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位于東歐平原的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克蘭,以及地跨歐亞兩洲的俄羅斯。一、歐洲東部和北亞現在是4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愛沙尼亞北冰洋太平洋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克蘭俄羅斯國家(7個)波羅的海三國:東歐平原三國: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現在是5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北亞的范圍烏拉爾山北冰洋西起烏拉爾山東到太平洋沿岸哈薩克斯坦北自北冰洋沿岸南抵哈薩克斯坦、蒙古、中國太平洋蒙古中國現在是6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二)北亞1、位置:指亞洲北部屬于俄羅斯的部分,它從烏拉爾山東麓向東延伸到太平洋沿岸,北臨北冰洋,南抵哈薩克斯坦、蒙古、中國的邊界,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區。2、面積約占亞洲面積的四之一,人口僅占亞洲人口的1.2%。現在是7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蘇聯

1917年,地跨亞歐大陸的俄國,經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工農政權的蘇維埃國家。從1922-1940年,俄羅斯和歐洲東部的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以及亞洲中部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塔吉克,亞洲外高加索地區的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15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先后加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成為統一的國家,首都為莫斯科。從1990年3月到1991年12月,蘇聯政治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原來的15個加盟共和國先后獨立。1991年底,蘇聯解體。現在是8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獨聯體

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亞美尼亞、阿塞拜疆11國首腦在哈薩克斯坦當時的首都阿拉木圖開會,決定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總部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獨聯體不是一個國家,它是上述各國為了便于進行相互間經濟、軍事等方面聯系的組織。現在是9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二、俄羅斯(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現在是10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30°E170°W70°N50°N1、位置和范圍現在是11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讀圖識記:巴倫支海、波羅的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里海、黑海;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白令海峽現在是12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里海地跨亞、歐兩洲現在是13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經緯度位置50oN-70oN(北溫帶為主,北部北寒帶)30oE-170oW西臨波羅的海,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與哈薩克斯坦、蒙古、中國等14國接壤。1、位置和范圍(1)位置(2)范圍歐洲部分1/4,人口3/4;亞洲部分3/4,人口1/4海陸位置地跨歐亞兩大洲*俄羅斯是一個地跨兩大洲、瀕臨三大洋、兼跨東西兩個半球的國家。現在是14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傳統的歐洲國家俄羅斯的領土中,歐洲部分雖然只占1/4,但集中了俄羅斯3/4的人口和主要的工農業、城市及交通路線。首都莫斯科也位于歐洲部分的中央。俄羅斯主要城市分布圖莫斯科現在是15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3)俄羅斯的主要鄰國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朝鮮現在是16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2、自然地理特征——地形現在是17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40oE180oE70oN50oN北冰洋太平洋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烏拉爾山現在是18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俄羅斯的地形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地勢特點: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現在是19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地勢平坦,以平原(70%)和高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2)、分布(1)、特點①主要山脈:烏拉爾山脈和大高加索山脈。

②兩大平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高地。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烏拉爾山脈葉尼塞河勒拿河60oE約90oE約125oE現在是20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3)各地形區特點:①東歐平原:世界第二大平原,主要是由冰川侵蝕作用形成。多冰川活動形成的冰磧丘陵,成波狀起伏。②西西伯利亞平原:主要是由流水沉積作用形成。地勢低平,多湖泊,沼澤廣布。④中西伯利亞高原:為古老高原,地勢不高。⑤東西伯利亞山地:為古老山地,海拔不高,起伏較小。⑥烏拉爾山脈:亞歐分界山脈,也是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分界線,大致沿60°E經線,南北延伸于50°N-70°N之間,古老山脈,海拔不高。⑦大高加索山脈:亞歐分界山脈,位西南邊界,屬于阿爾卑斯山系的組成部分,較為年輕高大,主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是歐洲最高峰。現在是21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思考:試分析西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的原因?①由于所處緯度位置高、氣溫低,蒸發很微弱;②地下有較厚的凍土層,地表水不易下滲;③地勢低洼,排水不暢;④河水定期泛濫、凌汛等。所以長期積水形成沼澤。現在是22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現在是23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3、自然地理特征——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包括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主要特點: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現在是24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1)、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溫帶大陸性氣候—東歐平原、西伯利亞地區極地氣候—北冰洋沿岸溫帶季風氣候—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氣候—黑海沿岸高山氣候—大高加索山地溫帶草原氣候—南部(2)、特點:①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暫而溫暖,降水較少。②各地氣候差異明顯:東歐平原西部氣候較溫和,西伯利亞地區冬季非常寒冷,北冰洋沿海為極地苔原氣候。試分析各類氣候的成因現在是25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閱讀】俄羅斯溫帶大陸性氣候廣大,但東、西部有明顯的差異。俄羅斯東西跨經度廣,從20oE向東一直延伸到180oW附近。俄羅斯西部是平原地形,地形平坦有利于西部大西洋上的暖濕氣流深人內地。在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共同影響下,俄羅斯歐洲部分氣候相對比較溫和,降水較多也比較均勻,屬于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向東離海洋漸遠,海洋性逐漸減弱,大陸性逐漸增強,西伯利亞地區受極地寒冷氣流的影響,冬季嚴寒而漫長,氣溫年較差增大,降水減少,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東部太平洋沿岸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形成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溫暖多雨。總結:俄羅斯西部比東部的氣候相對溫和,降水較多。西伯利亞地區的大陸性較強。【思考】俄羅斯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但東西部有差異嗎?為什么?現在是26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俄羅斯形成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的氣候特點原因是:①所處緯度較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接受光照和熱量少,所以氣溫低。②地處亞洲大陸北部,加上西北低、東南高的地勢,使得西伯利亞受北冰洋影響大,造成冬季嚴寒的氣候。③東部、南部地勢高,高大的山地阻擋了太平洋暖濕氣流的深入,加重了西伯利亞北部冬季寒冷的程度。【思考】俄羅斯氣候對農業的分布有什么影響?受氣候影響,俄羅斯的農業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的中、南部伏爾加河流域和南部頓河流域,東部由于氣溫低不利于農作物生產,分布著世界最大的針葉林。現在是27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絕對最低氣溫曾達-71℃,氣溫絕對年較差達101.8℃,世界上氣溫年較差最大的地區之一。奧伊米亞康——北半球寒極原因:①緯度較高,太陽高度角小②冬季日照時間短③海拔較高(大約2000米)④盆地地形(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氣流的堆積;盆地開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氣影響。)⑤其它:強冷高壓的控制;深居大陸內部等。

現在是28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俄羅斯的降水分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東歐平原、黑海沿岸、太平洋沿岸較多,大陸內部較少;總體上從西到東減少。東歐平原受大西洋影響較大,海洋性較強;太平洋沿岸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深居大陸內部,受海洋影響小,降水少。現在是29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河加爾伏貝加爾湖頓河烏拉爾河阿穆爾河(黑龍江)鄂畢河:俄羅斯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4、自然地理特征——河流和湖泊現在是30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白海波羅的海亞速海黑海里海現在是31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伏爾加河地位: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伏爾加”,全長3600千米,歐洲第一。發源于東歐平原西部丘陵,注入里海,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水系、水文特征:支流眾多,流量豐富,有春、夏汛,結冰期較長,含沙量低;利用:水能豐富,上游干支流建有梯級水電站。

現在是32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俄羅斯人的母親河-伏爾加河伏爾加河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內河航道,承擔了全國河運總量的2/3。伏爾加河航運價值很高,試分析其有利條件。受來自大西洋的西風影響,降水較多,水量較大,結冰期短;流經地區以平原為主,水流平穩;有運河可以溝通五海(里海、亞速海、地中海、波羅的海、白海),流經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稠密,運輸需求量大。現在是33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貝加爾湖:地殼陷落而成(構造湖)位于西伯利亞,最深處達16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發源于南部山地,向北入北冰洋,水量豐富,有春(積雪補給)、夏(大氣降水)兩汛,富水能,封凍期長,秋末冬初、冬末春初有凌汛,下游沼澤廣布,有永久凍土層。航運價值低。(結冰期長,流經地區人煙稀少)現在是34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是世界上資源能夠自給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許多資源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4、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煤、鐵、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森林資源、淡水資源和水能資源(伏爾加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耕地面積廣大: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的中部和南部。現在是35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①礦產資源:煤(庫茲巴斯)、石油(第二巴庫、秋明)、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②森林(亞寒帶針葉林)和水力資源豐富。現在是36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

世界上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世界上最廣闊的亞寒帶針葉林帶現在是37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亞歐大陸主要自然帶分布圖

現在是38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6、人文地理特征——農業現在是39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1)、農業發展條件:有利條件:耕地面積廣大;水源充足不利條件:熱量不足(2)、分布: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南部頓河流域(3)、作物:小麥、甜菜、馬鈴薯、向日葵、亞麻等(4)、特點:谷物產量不穩定,目前仍需大量進口現在是40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卻需大量進口糧食,而面積較小的法國卻是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為什么?①從緯度位置看:法國大部分位于50oN以南,俄羅斯大部分位于50oN以北,法國的光熱條件優于俄羅斯,更有利于糧食作物的生長。②從海陸位置看:法國距大西洋近,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降水較多;俄羅斯北臨北冰洋、受極地氣團控制,降水較少。可見.法國的水分條件優于俄羅斯,更有利于糧食作物的生長。現在是41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③從氣候條件上看:法國氣候溫暖濕潤,俄羅斯則溫帶大陸性氣候強,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寒潮、凍害頻繁,生長期短,糧食的產量低且不穩。④從地形、土壤條件上看:法國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土壤肥沃,耕地面積廣,利于糧食作物的生長;俄羅斯的耕地面積雖更廣闊,但大部分緯度位置較高,氣溫低,生長期短,凍土廣布,不利于糧食作物的生長。⑤從機械化、現代化程度上看;兩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程度都很高,但法國的農業現代化程度更高,單位面積的產量高于俄羅斯。因此,法國能成為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而俄羅斯卻需大量進口糧食。現在是42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圣彼得堡工業區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7、人文地理特征——工業現在是43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圣彼得堡工業區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石油化工、造船、電子、造紙和航天等工業十分發達,也是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臨波羅的海,有優良港口是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主要有鋼鐵、汽車、飛機、火箭等工業部門周圍鐵(庫爾斯克的鐵礦)、石油豐富,鐵路運輸便利石油、鋼鐵(馬格尼托哥爾斯克)、機械色金屬、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第二巴庫和秋明的石油重工業、軍事工業,主要生產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等產品現在是44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2)、特點: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重工業(特別是核工業和航天工業)為主,輕工業較落后。(1)、區位優勢:

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市場廣大,科技發達等現在是45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3)、工業部門:重工業有鋼鐵、燃料動力、機械、化學、宇航等。

(4)、分布:①特點:工業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但逐漸向東部發展。②四大工業區:以莫斯科為中心和圣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以機械、化工和各種輕工業為主;以鋼鐵、機械工業為主的烏拉爾工業區(工業中心為車里雅賓斯克和葉卡捷林堡);以重工業及軍事工業為主的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現在是46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1954年,在卡盧加州奧布寧斯克城建成世界首座核電站

1895年,齊奧爾柯夫斯基提出液體燃料可用于火箭推進1957年,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61年,加加林第一次環繞太空飛行現在是47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現在是48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思考:俄羅斯工業建立的基礎和地區分布與日本是否相同?不同。俄羅斯本國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工業主要接近原料產地。日本資源短缺,原料燃料依賴進口,工業分布在靠近港口和海運便利的沿海地區。現在是49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8、人文地理特征——交通運輸現在是50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1)、交通運輸的特點:①交通部門齊全,種類多,鐵路線和管道數量多。②貨運以鐵路和管道運輸為主;客運以鐵路和公路運輸為主。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鐵路公路管道海運內河航空旅客周轉量(億人千米)貨物周轉量(億噸千米)現在是51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交通線歐洲部分密集,亞洲部分稀疏。(2)、交通運輸線的分布特點: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鐵路公路管道海運內河航空旅客周轉量(億人千米)貨物周轉量(億噸千米)現在是52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3)、以鐵路為主的發達的交通網:①以莫斯科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

②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貝阿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莫斯科-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南部的伊爾庫茨克-符拉迪沃斯特克(海參葳)貝阿鐵路:貝加爾湖西北的烏斯季庫特-共青城-蘇維埃港為什么交通網以鐵路為主?領土東西綿長;工業中心在歐洲部分,而礦產、能源等自然資源主要分布在亞洲部分,國內運輸主要貨運流向為東西向;在長距離的運輸條件下,鐵路運輸是最經濟、最合理的運輸方式。現在是53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俄羅斯是一個海岸線漫長的國家,同時它的境內有很多條大河,但是不論是海運或者內河航運都不發達,原因是什么?海運:雖海岸線很長,但大多數海港都有較長的封凍期;除北冰洋外,其他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與外洋聯系都要經過別國的海域,影響海運發展。內河航運:雖多大河,但河流封凍期長,通航期短,且河流大部分為南北走向;與貨物、人口流動方向垂直。只有伏爾加河等少數河流運量較大。(4)、水運條件差:2個主要海港:波羅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深海不凍港)。現在是54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面積17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1452億(2004年),3/4分布在歐洲部分。有130多個民族,80%以上是俄羅斯族。白色人種為主。9、人文地理特征——

面積、人口、種族現在是55頁\一共有71頁\編輯于星期六圣彼得堡摩爾曼斯克海參崴莫斯科10、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和城市首都,俄羅斯最大的城市、最大的綜合性工業中心、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政治和文化中心第二大城市,是波羅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港口,第一亞歐大陸橋的端點。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港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人口1.452億(2004年),3/4分布在歐洲部分。有130多個民族,80%以上是俄羅斯族。白色人種為主。現在是56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