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中考化學單元匯編之走進化學世界_第1頁
2010年全國中考化學單元匯編之走進化學世界_第2頁
2010年全國中考化學單元匯編之走進化學世界_第3頁
2010年全國中考化學單元匯編之走進化學世界_第4頁
2010年全國中考化學單元匯編之走進化學世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激活中考』教學網[]做出我們的精彩『激活中考』教學網版權所有第24頁共1頁歡迎下載教學資料2010年全國中考化學單元匯編之走進化學世界1.(10大連32)下列變化中,善于化學變化的是()A.膽礬研碎B.空氣液化C.鋼鐵生銹D.電燈發光(10常州)1.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酒精揮發 B.蠟燭熔化 C.木炭燃燒 D.電燈發光(10隨州)6.下列變化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A.用燃燒法區別羊毛和合成纖維B.氣球充氣過多爆炸C.以大米、高粱、小麥等糧食為原料釀酒D.銅制品在潮濕的空氣中變成銅綠(10鹽城7.)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10常州)9.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BCD(10常州)5.下列儀器不能加熱的是A.燃燒匙 B.試管 C.蒸發皿 D.量筒(2010·湖北省黃岡市,6)下列變化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A.用燃燒法區別羊毛和合成纖維B.氣球充氣過多爆炸C.以大米、高粱、小麥等糧食為原料釀酒D.銅制品在潮濕的空氣中變成銅綠(2010·湖北省黃岡市,9)100mL9.0100mL9.0mL進氣濃硫酸鑷子pH試紙 A.干燥氧氣A.干燥氧氣B.測定溶液pHC.量取9.0mL液體D.向試管中滴加液體100mL9.0mL進氣濃硫酸鑷子pH100mL9.0mL進氣濃硫酸鑷子pH試紙 AA.干燥氧氣B.測定溶液pHC.量取9.0mL液體D.向試管中滴加液體(10湖北省恩施市2)下列初中常見實驗操作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10湖北省黃石市2)下列變化中,有一種與其它不同的是A.消化食物B.焚燒垃圾C.冰塊融化D.食鹽水(10湖北省黃石市7)下列實驗操作符合操作規范的是A.為了便于觀察,給試管加熱時,試管口應對著自己B.為了證明一瓶藥品是蔗糖還是食鹽,可品嘗一下其味道C.實驗室用剩的藥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可丟入垃圾堆中D.過濾時,漏斗中的液面應低于濾紙的邊緣(10湖北省黃石市11)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燒杯的質量天平平衡后的狀態如右圖所示,該同學稱取燒杯的實際質量為A.23.gB.27.4gC.32.3gD.32.6g1.(10樂山18)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用銅絲作導線B.用石墨作鉛筆芯C.用糧食釀造酒D.用干冰作制冷劑2、(10樂山25)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且顏色變化正確的是A.向有少量高錳酸鉀粉末的試管中加水,所得溶液呈紫色B.向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鹽酸,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紅色C.將烘烤過的木炭投入盛有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集氣瓶中,紅棕色消失D.紅色的銅在潮濕的空氣一段時間后,逐漸變綠3.(10汕頭1)下列選項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木料制家具B.大米釀酒C.石蠟熔化D.水制冰塊4、(10汕頭6)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其化學性質相關的是A.用鋁作導線B.用金剛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作凈水劑D.用氮氣作食品包裝袋的填充氣1、(10樂山19)下圖所示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A.點燃酒精燈D.取用液體藥品2、(10樂山24)在下列實驗操作(或措施)與理由的關系中,不正確的是A.用過氧化氫制氧氣時,向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加快分解速度B.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檢驗氫氣的純度——防止發生爆炸C.盛裝NaOH溶液的試劑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防止溶液變質3、(10汕頭8)下圖中的實驗方法或操作正確的是D1.(10茂名3)下列變化中屬于物質變化的是A.電解水B.木炭吸附色素C.木材燃燒D.食物腐敗2、(10佛山3)今上半年,云南等五省市持續嚴重干旱,造成人、畜飲水困難。水是生命之源,應該愛護水資源。下列凈化水的方法中發生了化學反應的是()A.通過蒸餾來凈化水B.通過過濾來凈化水C.用活性炭來凈化水D.用明礬來凈化水3、(10江西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燃放煙花B.活性炭吸附冰箱內的異味C.海水曬煙D.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1、(10佛山5)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A.聞氣體的氣味B.量液體時讀數C.取用液體試劑D.取用固體粉末(10湖北省襄樊市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雙氧水制氧氣B、蠟燭燃燒C、濕衣服經太陽曬后變干D、分離空氣制氧氣(10海南25)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煤氣燃燒B.菜刀生銹C牛奶變質D.瓷碗破碎(10江蘇泰州1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加入塊狀固體B.蒸發 C.檢查裝置氣密性D.加熱固體制氧氣(10海南44)過濾是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1)做過濾實驗時,發現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其原因可能是什么?(說出一種即可)(2)舉出生產生活及實驗中使用過濾的一個實例。(1)濾紙破損、液面高出濾紙邊緣、濾紙與漏斗壁上留有氣泡(2)用篩子篩粉,篩米,篩砂子,粉絲廠用布袋過濾淀粉。(10江蘇泰州22)掌握化學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開展化學學習和研究。(1)請從下列常見儀器圖示中,選擇恰當的字母序號填空ABCDEFGHI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②鎂條燃燒時,用來夾持鎂條的儀器是▲;③用酒精燈加熱時需要墊上石棉網的儀器是▲;④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用到的儀器是▲;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試劑的儀器是▲;⑥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用到的玻璃儀器是▲;(2)實驗操作要規范化。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和▲。(填序號)A.點燃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氣體前,先檢驗氣體純度B.用pH試紙測定溶液酸堿度時,先將pH試紙潤濕,然后再測定C.釋然濃硫酸,將濃硫酸沿杯壁慢慢倒入盛水的燒杯中,并攪拌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體時,仰視或俯視讀數(3)做化學實驗要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若某同學在實驗結束后,將儀器按下圖放置,其中正確的一項是▲。(填序號)(1)①I②A③D④G⑤B⑥C或I或C、I(2)A和C(3)C(10江蘇泰州23)實驗室欲除去粗鹽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雜質,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①▲;②▲;③▲。(2)上述三個步驟中都須使用的一種儀器是▲(填下列有關序號)。A.燒杯B.漏斗C.蒸發皿D.玻璃棒(3)該儀器在粗鹽提純步驟②中的作用是▲。(1)①溶解②過濾③蒸發(2)D(3)引流1.(10寧夏1)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10寧夏6).化學實驗既要操作規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實驗操作符合這一要求的是()A.攪拌過濾器內的液體可以加快過濾速度B.滴管伸入試管可以準確地把液體滴入試管C.選用量程為50mL的量筒量取8mL液體D.給試管內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不能對著人1.(2010四川甘孜1)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把濕衣服晾干

B.把木材做成家俱C.雪糕融化

D.用鹽酸除去熱水瓶壁上的水垢2.(2010四川宜賓1)下列過程不包含化學變化的是()A.天然氣燃燒B.膽礬研碎C.糧食釀酒D.白磷燃燒3.(2010上海27)C生活中發生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冰塊融化B.黃瓜榨汁C.菜刀生銹D.玻璃破碎4.(2010山東聊城13)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鋼鐵腐蝕B.玻璃破碎C.鐵杵成針D.酒精揮發5.(2010四川自貢4)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B.自行車車胎充氣過多而炸裂C.熔化玻璃吹制儀器D.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10四川甘孜8)下列物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濃鹽酸

B.濃硫酸

C.燒堿

D.食鹽(2010上海44)能用于實驗室制取H2,并能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裝置是()(2010上海41)正確記錄實驗數據是一項實驗基本技能,某同學記錄的實驗數據錯誤的是()A.用托盤天平稱取2.9gNaCl固體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餾水C.向50mL小燒杯中倒入約20mL蒸餾水D.用pH試紙(即廣范pH試紙)測得某鹽酸的pH為2.5(2010上海42)粗鹽提純實驗中,搭建蒸發裝置時,下述操作中應首先進行的是()A.放置酒精燈B.固定鐵圈位置C.點燃酒精燈D.將蒸發皿放置在鐵圈上(2010上海43)常溫常壓下載實驗室收集NH3(氣體),與選擇收集方法無關的信息是()A.NH3的密度B.NH3在水中的溶解性C.空氣的密度D.NH3的質量(2010山東聊城22)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A.熄滅酒精燈B.稱取氯化鈉C.讀取液體體積D.溶解氯化鈉(2010四川自貢10)規范實驗操作時獲得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化學實驗操作正確的是()1.(10廣安1).下列典故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A.司馬光砸缸 B.鐵杵磨成針 C.火燒赤壁 D.鑿壁偷光2.(10張家界1)、生活中的下列現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食物腐敗B、香水揮發C、濕衣晾干D、瓷碗破碎3.(10張家界2)、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氣體是()A、氧氣B、二氧化碳C、氮氣D、稀有氣體4.(10梧州38).下列氣體性質的表述錯誤的是A.CO2能還原鐵礦石 B.O2能支持燃燒 C.N2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D.H2是最輕的氣體(10咸寧1).下列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 B.干冰升華 C.光合作用 D.食物消化1.(10廣安8).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聞氣體氣味檢查氣密性讀取液體體積稀釋濃硫酸ABCD2.(10張家界9)、正確的化學實驗操作對于實驗結果和人身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下圖中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C3.(10本溪7).下圖所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D4.(10咸寧4).下列實驗的錯誤操作與“可能產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標簽受損B.受熱儀器破裂C.溶液蒸不干D.讀數不準確(10龍巖市1).看了《2012世界末日》,許多人都感覺自然災害的頻發足以毀滅我們的地球,災害中常有如下現象發生,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冰雪融化 B.房屋倒塌 C.火山噴發 D.山體滑坡(10龍巖市3).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1.(10瀘州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火柴折斷B.鎂條燃燒C.石蠟融化D.固體粉碎2.(10瀘州3)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的實驗是()A.過濾B.結晶C.蒸餾D.溶解【10桂林5.】生活處處有化學。下列變化過程只有物理變化的是A.葡萄釀酒B.食品發霉C.水分蒸發D.煤氣中毒【10福建寧德1】.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頻頻發生,這些自然災害中常常伴隨如下現象,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房屋倒塌 B.山體滑坡 C.森林失火 D.樹枝折斷【10烏魯木齊市】2.下列說法屬于化學性質的是A.能導電 B.硬度最大 C.常溫下呈氣態 D.會生銹【10新疆】5.下列俗語與物質的化學性質無關的是A.火上燒油 B.百煉成鋼 C.玉不琢、不成器 D.死灰復燃【10福建寧德5.】正確的實驗操作是獲得正確的實驗結果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液體的量取 B.氣密性的檢查 C.引燃酒精燈D.過濾【10湖北十堰】6.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A.加熱液體B.稀釋濃硫酸C.蒸發食鹽水D.檢查裝置氣密性【10烏魯木齊市】4.學習化學我們經常做實驗。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聞氣體氣味 B.往試管里加鋅粒 C.稱量氧化鈉 D.量取液體【10新疆】8.規范的實驗操作是獲得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B.點燃酒精燈 C.滴加液體 D.聞氣體的氣味1.(10天津市2).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滴水成冰B.酒精燃燒C.玻璃破碎D.西瓜榨汁選擇題(10天津市8).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D(10天津市24)學習和研究化學,經常要進行實驗。(1)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可觀察到發出_______色火焰。(2)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__________沿器壁慢慢注入______里,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3)使用氫氣時要特別注意安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________。藍紫濃硫酸水先檢驗氫氣的純度(2010.浙江杭州)12.將干冰投入裝水的玻璃瓶中時,發現水在劇烈“沸騰”,瓶口出現大量“白氣”,此“白氣”是A.干冰升華產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氣體B.干冰升華放熱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C.干冰熔化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答案:D(2010.浙江紹興)4.下列生活事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把西瓜榨成汁B.鐵鍋生銹C.把鐵絲彎曲成衣架D.給自行車癟胎打氣答案:B(2010.浙江麗水)5.下列描述中,屬于金屬化學性質的是A.銅是紫紅色固體B.汞在常溫下呈液態C.鋁能與酸反應D.鈉的質地較軟答案:C(2010.浙江麗水)10.2010年4月20,位于墨西哥灣的一個石油鉆井平臺發生爆炸并引發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發生漏油,每天多達5000桶以上,已持續了一個多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油燃燒屬于物理變化B.鉆井平臺在下沉過程中,受到水的壓強不變C.此事件已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D.為杜絕環境污染,人類應停止一切石油開采答案:C(2010.浙江臺州)21.2010年4月,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多次噴發。火山噴發物中的巖漿主要來自地球內部結構中的(填“地殼”、“地幔”或“地核”);熾熱的熔巖流噴出后將逐漸冷卻,形成巖石,此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21.地幔凝固(2010.浙江杭州)10.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為使配制更為準確,在量筒中配制100毫升10%的NaOH溶液B.為了防止濾液溢出,過濾時濾紙邊緣應高于漏斗邊緣C.測定溶液酸堿性時,為使現象更明顯,加入的指示劑越多越好D.檢驗銨鹽和堿共熱時有無氨氣放出,應將紅色石蕊試紙用水濕潤答案:D(2010.浙江湖州)27.用毛筆蘸取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畫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凈,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樣,一幅精美的竹片畫就制成了。(1)稀硫酸在烘干的過程中成為濃硫酸,濃硫酸使富含纖維素的竹片呈現黑色或褐色,在這個過程中竹片發生了 (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2)直接用濃硫酸在竹片上畫花具有危險性,必須將濃硫酸進行稀釋。在實驗室把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毫升的蒸餾水,稀釋時需要的儀器有燒杯和 。27.(1)化學變化(2)1860玻璃棒1.(10無錫1)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光合作用B.食物腐敗C.磨制石器D.酒精燃燒2.(10貴港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冰雪融化B.木材制成桌椅C.紙張燃燒D.濕衣服晾干3.(10連云港2)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牛奶變質B.光合作用C.海水曬鹽D.白磷燃燒1.(10徐州12)今年4月同學們參加了江蘇省實驗技能考查,切身體會到規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實驗操作符合規范要求的是

A.“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中,收集好氣體后應先將導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熱

B.“粗鹽的提純”實驗中,過濾時將懸濁液直接倒人漏斗里

C.“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實驗中,多余的藥品應放回原瓶

D.“探究碳酸鈉的性質”實驗中,測定溶液pH時應先將試紙濕潤2.(10無錫10)下列圖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D.給液體加熱D.給液體加熱A.液體的傾倒A.液體的傾倒C.給液體加熱B.檢驗氧氣是否集滿帶火星的木條D.稱取一定質量的NaOH10g5gNaOH濾紙4.(10連云港8)下列實驗操作不規范的是5.(10張家界26)、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我們掌握了一些常見的儀器的名稱、用途等。請你根據左圖中的儀器回答:(1)寫出a、b儀器的名稱:ab鐵架臺試管(2)用作熱源的儀器是(填序號下同)e(3)在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時需要的儀器是。d6.(10梧州48).(5分)經過一年的初中化學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化學實驗儀器,也知道了不少實驗操作的要求。(1)用它來進行加熱操作時,應使用火焰的焰,當實驗結束需停止加熱時,應用蓋滅。(2)圖18甲乙積時,視線要與儀器內液體的保持水平。圖18甲乙48.(5分)(1)酒精燈外燈帽(2)量筒凹液面的最低處(僅寫“最低處”不給分)7.(10本溪21).(3分)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臺上擺放著試管、蒸發皿、量筒三種儀器,其中不能被加熱的儀器是;(2)使用酒精燈時,要特別注意規范操作。必須用火柴或打火機等點燃酒精燈,請寫出熄滅酒精燈火焰的方法:;(3)下列實驗操作過程中玻璃棒不起攪拌作用的是(填選項字母)。A.溶解B.蒸發C.過濾21.(1)量筒(1分)(2)用燈帽蓋滅(1分)(3)C(1分)(10,婁底1)我們生活在千姿百態的物質世界里,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發生著變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見變化中,只有物理變化的是A.紙張燃燒B.冰雪融化C.食物腐爛D.鐵釘生銹(10,綿陽1)1.下列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A.將膽礬晶體研碎至細末B.銅絲在火焰上灼燒至黑色 C.新鮮牛奶久置后變味D.人體組織消化葡萄糖(10,婁底20)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息息相關。現有如下幾種物質:A.熟石灰B.石墨C.硝酸鉀D.甲烷請用上述物質的字母序號填空(每空只填一種物質):(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22;(2)可用于制鉛筆芯的是23;(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24;(4)農田施用的復合肥料是25。22.D23.B24.A25.C(10,婁底2)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學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A.液體的傾倒B.液體的量取C.點燃酒精燈D.滴加液體(10,威海1)在自然科學領域,下列關于物質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物質是所有客觀存在的物體和各種場的總稱B.物質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C.物質都是看的見、摸的著的D.物質是可被認知的(10,威海2)下列關于化學史方面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最早發現電子的是英國科學家湯姆森B.最早用濕法煉銅的國家是印度C.最早通過實驗得出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是法國化學家拉瓦錫D.最早發現元素之間存在聯系并排列出現代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10河北8).下列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鐵絲彎曲 B.西瓜榨汁 C.食物腐爛 D.燈絲熔斷(10孝感1)生活處處有化學,在實際生活中,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其化學性質無關的是()A.用鹽酸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B.用木炭烤肉串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10宜昌3).我們每天都和化學變化打交道,下列敘述不是化學變化的是A.人吃進的食物逐漸被消化B.人體的呼吸作用C.使用煤氣作燃料燒飯做菜D.水在冰箱里結成冰(10宜昌20).(3分)根據物質結構、性質、用途之間的關系,回答下列問題:⑴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如: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因此活性炭具有性。⑵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如:。考慮物質的用途時除了考慮物質的性質外,還要考慮多種因素,如:。答案:(3分)⑴吸附;(錯別字不給分)⑵石墨具有導電性,常用做電極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下同);價格或是否美觀等。(10河南6).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10宜昌7)下列基本的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A.液體體積讀數B.熄滅酒精燈C.檢查氣密性D.滴加液體1.(10長沙1)下列變化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A.用木材做成桌椅B.冰融化成水 C.蠟燭燃燒D.蘋果榨汁2.(10云南楚雄1)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鋁箔在氧氣中燃燒B.銅首表面產生銅綠C.水蒸發D.淀粉水解成葡萄糖3.(10濟寧13)下列做法,與物質的化學性質無關的是A.利用點燃的方法辨別棉毛織品B.利用鎂粉燃燒產生的強光照明C.根據氣味不同區分酒精與白醋D.根據石蕊試液顏色變化判斷溶液的酸堿性1.(10重慶江津8)某學生實驗過程中獲得以下數據,不合理的是()A.用10mL的量筒量取了8.5mL濃硫酸B.用托盤天平稱得某大理石樣品質量為23.5gC.用pH試紙測定某工廠排放的污水pH=5.20D.測得某粗鹽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93.8%2.(10長沙15)下列實驗方案中,設計合理的是()A.測溶液pH時,將試紙直接浸入待測液中,再與標準比色卡比較B.測溶液pH時,將待測液滴到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比較C.用點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D.用稀硫酸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3.(10云南楚雄5)根據實驗操作規范要求,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A.過濾B.加熱液體C.氣密性檢查D.稀釋濃硫酸4.(10長沙4)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點燃酒精燈B.取用塊狀固體C.添加液體D.稀釋濃硫酸5.(10重慶江津9)下圖所示的實驗方法(或操作)正確的是()A.加鋅粒B.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C.稱量固體D.驗證質量守恒定律6.(10云南楚雄26)(3分)正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很重要。(1)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收集到的氧氣略顯紅色,可能的錯誤操作是____________。(2)用水將pH試紙潤濕后,再測某稀鹽酸的pH,結果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3)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用量筒量取水時,視線俯視凹液面最低處(如圖所示),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6.(1)沒有在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2)偏大(3)偏大7.(10重慶江津22)(8分)下列是實驗室常用的幾種儀器。(1)寫出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標號___________。(2)除去Fe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雜質,通常要加入過量的______________,相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應后過濾,必須用到上述儀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標號)。(3)配制500g溶質質量分數為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進行消毒,需高錳酸鉀________g,稱取藥品時用到的儀器是_________(填標號),在準確稱得所需高錳酸鉀后,量取所需水時,若俯視讀數,則所配得的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會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7.(1)E(2)鐵(或鐵粉,化學式也可),Fe+CuSO4=FeSO4+Cu,B(3)2.5,C,偏大1、(浙江金華4.)下列物質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質與另外三種有根本區別的是()A.氫氣用于填充氣球 B.鎂粉用做煙花和照明彈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銅絲用做電線1、(浙江金華7.)下列實驗操作中存在有不合理操作的是()①傾倒液體②給液體加熱③檢查裝置氣密性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1.(山東煙臺1.)下列四個短語,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樓(C)蠟炬成灰(D)木已成舟1.(山東煙臺4.)正確的實驗操作是科學探究成功的基礎。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A)取用少量液體(B)過濾(C)聞氣味(D)稀釋濃硫酸1.(10廣東省1)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酒精燃燒 B.干冰升華C.食物腐敗 D.火山爆發2.(10廣東省2)物質的用途和性質密切相關。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B.金剛石作裝飾品C.銅絲作導線D.氫氣作高能燃料3、(10四川達州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海水曬鹽B.“可燃冰”燃燒C.濃鹽酸揮發D.洗潔精除油污4、(10重慶綦江5)下列食品制作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A.大豆磨漿B.西瓜榨汁C.豬肉切塊D.木瓜釀酒5、(10蘇州8)下列說法能體現物質物理性質的是A.鎂粉用作照明彈B.銅絲用作導線C.氫氣用作清潔燃料D.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飲料A.熄滅酒精燈B.傾倒液體C.氣體驗滿D.液體過濾火柴熄滅A.熄滅酒精燈B.傾倒液體C.氣體驗滿D.液體過濾火柴熄滅()2、(10重慶綦江12)12.以下錯誤的操作都可能引起玻璃儀器破裂,有4位同學分別進行了糾正,按照他們的方法糾正后玻璃儀器仍可能破裂的是………………(C)3、(10蘇州3)下列玻璃儀器名稱錯誤的是A.普通漏斗B.錐形瓶C.集氣瓶D.長頸漏斗4、(10蘇州20)為防止實驗室意外事故的發生,下列預處理方法中錯誤的是(A)5(10蘇州21)21.下列有關儀器用途說法不恰當的是A.溫度計代替玻璃棒用于攪拌B.燒杯用于較多量試劑的反應容器C.試管用于裝配簡易氣體發生器D.膠頭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體6、(10蘇州22)下列加熱方式錯誤的是(D)1、(10四川達州9)現有如圖所示的實驗儀器。儀器③的名稱是玻璃棒;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需要用到的儀器有③④⑤⑦⑧(填序號),還缺少的儀器是藥匙(填名稱);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可選上述儀器中的②⑥(填序號)組合成發生裝置。CO2紫色石CO2紫色石蕊試液PtPt鐵絲氧氣

A.研碎木炭B.硫粉燃燒C.稱量粗鹽D.過濾(10哈爾濱4).下列常見現象中,不發生化學變化的是()天然氣燃燒大米霉變燈泡發光鐵釘生銹ABCD1(10紅河1).下列變化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燈泡通電發光B。西瓜榨成汁C。高粱釀成酒D。鐵絲彎曲2、(10紅河7)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B.鎂條在盛有鹽酸的試管中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試管壁發燙C.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黃色火焰D.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產生5(10紅河4)正確的化學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D)6(10紅河14)下列實驗操作先后順序不正確的是(A)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結束時,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熱。點燃甲烷、、氫氣等可燃性氣體時,先驗純,后點燃。木炭還原氧化銅結束時,先把導管從盛有石灰水的試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熱。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時,先調平,后稱量。7(10紅河15)某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所做的下列四個實驗,符合如圖所示圖像的是(B)eq\o\ac(○,1).在稀鹽酸中加入適量的碳酸鈉eq\o\ac(○,2).把生銹的鐵釘放入過量稀硫酸中eq\o\ac(○,3).將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混合eq\o\ac(○,4).在氯化鐵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A.eq\o\ac(○,1)eq\o\ac(○,2)B.eq\o\ac(○,2)4C.eq\o\ac(○,1)eq\o\ac(○,2)eq\o\ac(○,3)D.eq\o\ac(○,1)eq\o\ac(○,2)eq\o\ac(○,3)eq\o\ac(○,4)8(10紅河25)下圖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儀器,請按要求填空(填儀器名稱)(1)用于配置溶液或者做較大量試劑反應的容器是燒杯;(2)既可以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又能直接加熱的是試管;(3)蒸發溶液時,需要用到的是蒸發皿。3、(10紅河27)化學學習中,我們常用實驗探究的方法學習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等知識。下面A、B、C三個都是研究物質組成的實驗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若A實驗中的燒杯是一個干冷的燒杯,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燒杯內壁出現水霧。(2)B實驗室通過證明生成物的組成來推斷水的組成;(3)C實驗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內的氧氣,使瓶內壓強減小來推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4)從研究方法來看,A實驗與B(填“B”或“C”)實驗的方法相同。(10煙臺4)、下列物質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質與另外三種有根本區別的是()A.氫氣用于填充氣球 B.鎂粉用做煙花和照明彈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銅絲用做電線(10金華7)、下列實驗操作中存在有不合理操作的是()①傾倒液體②給液體加熱③檢查裝置氣密性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1.(10婁底1)我們生活在千姿百態的物質世界里,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發生著變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見變化中,只有物理變化的是A.紙張燃燒B.冰雪融化C.食物腐爛D.鐵釘生銹2.(10茂名3)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電解水B、木炭吸附色素C、木材燃燒D、食物腐敗3.(10邵陽1)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物質的變化。下列主要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西瓜榨成汁B.冰塊化成水C.木柴劈成快D.糧食釀成醋4.(10內江13)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冰川融化B.酒精揮發C.光合作用D.礦石粉碎1.(10婁底2)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學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A.液體的傾倒B.液體的量取C.點燃酒精燈D.滴加液體2.(10日照5)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A.測溶液的pHB.添加酒精C.傾倒試劑D.稀釋濃硫酸3.(10邵陽7)正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和人身安全十分重要。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A.加熱液體B.稀釋濃硫酸C.蒸發食鹽水D.檢查裝置氣密性1.(福建南安1.)下列各項產業群項目中,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A.化學纖維的合成與加工 B.鎢的冶煉與加工C.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D.橡膠的合成與加工1.(福建南安9.)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A.檢查裝置氣密性B.取用固體藥品C.加熱高錳酸鉀D.熄滅酒精燈(2010·遼寧鞍山,1)下列典故中,從物質變化的角度分析,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A.司馬光砸缸B.鑿壁偷光C.火燒赤壁D.鐵杵磨成針(2010·遼寧鞍山,4)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常用來比喻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其中也包含著許多化學知識。下列對詩句中涉及的化學知識分析不正確的是A.詩句中涉及了化學變化B.“絲”含有的物質是纖維素C.“淚”是指液態石蠟D.“灰”是指蠟燭燃燒產生的CO2等氣體和炭粒(2010·遼寧鞍山,1)我們生活在絢麗多彩的物質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學變化呈現出來的是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燈C.節日的禮花D.彩色的圖畫(2010·山東萊蕪,2)2010上海世博會開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焰火表演 B.霓虹燈表演 C.音樂噴泉 D.氣球升空(2010·甘肅蘭州,1)生活中常常會發生一些變化,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樟腦球在衣柜中漸漸消失B.吃進的食物一段時間后被消化了C.給電熨斗通電產生熱能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現白色晶體(2010·甘肅蘭州,17)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并產生大量的白霧B.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紅色固體C.打開濃鹽酸的試劑瓶蓋,一會兒瓶口會產生白煙D.某同學在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過程中,觀察到試管中紅棕色粉末逐漸變黑(2010·遵義,1)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葡萄釀酒B.水結成冰C.鋼鐵生銹D.紅磷燃燒(2010·遵義,11)請根據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用途之間的內在關系,填寫下表中的空白(O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①O2②可以支持燃燒③可也做滅火劑(2010·遼寧鞍山,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點燃酒精燈B.檢驗氣密性C.稀釋濃硫酸D.收集氫氣(2010·遼寧鞍山,8)化學實驗操作的正確性、規范性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ABCD(2010·甘肅蘭州,5)下列學生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BCDABCDAB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