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常見皮膚病-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的診治(寵物皮膚病和營養代謝病)_第1頁
寵物常見皮膚病-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的診治(寵物皮膚病和營養代謝病)_第2頁
寵物常見皮膚病-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的診治(寵物皮膚病和營養代謝病)_第3頁
寵物常見皮膚病-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的診治(寵物皮膚病和營養代謝病)_第4頁
寵物常見皮膚病-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的診治(寵物皮膚病和營養代謝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的診治內容提要落葉狀天皰瘡、斑禿落葉狀天皰瘡特征一種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其特征為產生針對表皮細胞膜內及其附近抗原的自身抗體。抗體在細胞間的沉積使最表層的上皮細胞彼此分離(皮膚棘層松解)。落葉狀天皰瘡大概是犬貓最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皮膚病。

落葉狀天皰瘡

原發性病變為表皮膿皰。然而,未破潰的膿皰由于被毛覆蓋而不易被發現,它們很脆并極易破潰。繼發性病變包括淺表性糜爛、結痂、鱗屑、表皮環狀脫皮和脫毛。此病通常最先發生于鼻梁、眼周圍和耳廓,并逐漸擴散至全身。鼻部色素減退通常伴有面部病變。皮膚的病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瘙癢,并有反復。常見爪墊過度角化,這可能是一些犬的惟一癥狀。口腔的病變罕見。在犬,黏膜皮膚的病變最輕。在貓可見甲床及乳頭周圍的病變。并發癥有乳腺淋巴結腫大、發熱、食欲減退和/或精神沉郁。落葉狀天皰瘡診斷1.排除其他類癥。2.細胞學(膿皰)——可見中性粒細胞和棘層松解的細胞。也可見嗜酸性粒細胞。

3.皮膚組織病理學——可見角質層下膿皰內含有中性粒細胞和棘層松解的細胞,以及數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細胞。4.免疫熒光或免疫組織化學(皮膚活組織樣品)——細胞間抗體沉積提示發生了本病,但常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陽性結果要通過組織學檢查確診。5.細菌培養(膿皰)——通常無菌,但偶爾可分離到污染菌。落葉狀天皰瘡治療和預后1.使用相應的浴液除痂可能有用。2.為了治療或預防繼發性膿皮病,應長期全身應用抗生素(至少4周)。持續使用抗生素,直到同時采用的免疫抑制療法控制住天皰瘡為止。3.治療天皰瘡可口服免疫抑制劑量的潑尼松或甲潑尼龍。當病變消退后(2~8周),應在數周內(8~10周)逐漸降低劑量,直到可隔日給藥的最低有效量。如果開始治療后2~4周內病情無明顯改善,排除皮膚感染的同時應考慮更換和/或增加免疫抑制藥物。4.對于頑固性病例,可更換類固醇類藥物,包括去炎松和地塞米松。5.盡管單獨使用糖皮質激素就可維持療效,但所需劑量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因此,對于需要長期維持治療的病例,建議使用非類固醇類免疫抑制劑,單獨使用或者聯合糖皮質激素應用。6.預后尚可至良好,但為了維持療效需要終身治療,應定期檢查臨床癥狀、血象和血液生化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免疫抑制療法潛在的并發癥不能接受的藥物副作用及因免疫抑制劑引起的細菌感染,皮膚真菌病或蠕形螨病。斑禿一種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其特征是產生針對毛囊的自身抗體,導致脫毛。在犬貓罕見。局灶性到多病灶性界線清除的脫毛斑,脫毛斑可逐漸擴大。病變可出現于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于頭部和頸部,脫毛部位逐漸出現色素沉著過度,但并無其他異常。斑禿治療與預后:1.尚無特異性療法。2.局部、病變內部和/或全身應用免疫抑制劑劑量的糖皮質激素通常無效。3.在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