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七篇幼兒園大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想象,創編小貓的故事,運用繪畫的技能繪制連環畫。
2.能依據自己編的《小貓的故事》較生動地敘述所畫的故事內容。
3.培育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育想象力。
活動預備:
1.幼兒畫冊,第三冊第31頁,水彩筆。
2.課件《小貓的故事》、輕音樂。
活動過程:
1.觀看連環畫圖片。
(1)出示圖片一:一天早上小貓咪咪從窗戶里往屋外跳,將貓爸爸放在窗臺上的一盆花遇到在地。
提問:畫面上有誰?他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意外?
(2)出示圖片二:貓爸爸特別生氣,氣得胡子都撅起來了。
提問:貓爸爸觀察后怎樣了?
(3)出示圖片三:淘氣的咪咪跳到家門口的樹上,沖著爸爸做鬼臉。
提問:咪咪觀察爸爸生氣了,他是怎么做的?他知道錯了嗎?
小結:咪咪做錯了事情,沒有想爸爸賠禮,還淘氣地跑掉了,這樣做對嗎?他最終會承認錯誤嗎?
2.出示連環畫圖片最終一幅圖:咪咪熟悉到了自己的錯誤,將遇到的花盆重新放回到窗臺上。
提問:左后咪咪改正錯誤了嗎?他是如何改正的?
3.出示空白的課件,引導幼兒爭論。
咪咪跑掉后,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咪咪熟悉到自己的錯誤然后改正了的呢?
4.幼兒創作連環畫。
讓幼兒編出中間發生的事情,并畫下來。
5.相互溝通共享。
展現自己創作的連環畫,并完整地講出自己所編的故事內容。
活動延長:
請家長關心孩子記錄編出的故事內容。
活動反思:
這節課重點是在后面的創編環節,我們班小伴侶在我的初步引導下,能簡潔的講出自己創編的故事,但是在語言表達方面還需要下功夫,由于有些孩子想的很好,但是在表述時語句不流暢,前后的因果關系也處理的不好,特殊是轉接詞的運用。
小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想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對邊折后再用撕的方法撕蠟光紙的技能。
2、用小長條粘貼鞭炮,學習支配合理的粘貼位置。
3、進展手指肌肉的敏捷性。
活動預備:
人手一份紙工操作紙
漿糊
活動過程:
一、開頭部分
老師:小伴侶們,過年的時候你們聽到過鞭炮聲嗎?那你們見過鞭炮嗎?鞭炮是什么樣子的?(請個別幼兒說說)
小結:鞭炮通常是一串串的,一個接著一個相連在一起,像小伴侶站隊一樣,一個一個排的特別整齊,只要一點火在最下面的那顆鞭炮,它們就會一個跟一個地發出響聲。
今日老師給你們預備了材料,一起來做一串鞭炮好嗎?
二、基本部分
1、講解操作方法
請小伴侶們看老師是怎樣來做成一串鞭炮的,先把這紅色紙上的一個一個的鞭炮當心的撕下來,來部撕好了后,再用你的手指粘一點漿糊,涂在鞭炮的背后,叫這顆沾好了漿糊的鞭炮去排隊吧,它應當排在哪里呢?應當一個跟著一個往下面排,這樣一個一個的鞭炮排好了隊,長長的一串鞭炮就做好了,你們也很想來試試了嗎?
2、發放材料
請小伴侶把紙一份一份地傳下去,就可以開頭撕了,撕完了老師就會給你拿漿糊。
3、幼兒操作,老師指導,提示幼兒在恰當的位置放置鞭炮,并且讓畫面干凈。
三、結束部分
點評作品,表揚畫面干凈的小伴侶,并針對消失問題作出訂正。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3
設計思路
提起水,就會讓人想到潺潺的小溪,想到漂亮的大海。散文詩《浣熊和小溪》讓幼兒知道“泉水叮叮咚咚流向小溪,小溪水又嘩啦嘩啦流向大河,大河水空通空通流向大江,大江水嘩嘩嘩嘩流向大?!?,散文詩還能讓幼兒傾聽、發覺、了解水的聲音,查找替代“樂器”表現不同的水聲,感受其中的樂趣。
在區角嬉戲時,幼兒用“銀筷敲小碗”表現泉水的聲音,用“銀筷敲玻璃瓶”表現小溪流水的聲音,在鐵罐內裝入花生米、米或豆子搖動發出聲音表現大河、大江的聲音,用鼓棒撥動“洗衣板”發出大海的海浪聲……這些替代物成為幼兒表現水聲的樂器,幼兒的創意讓我們驚喜不已,也拓展了我們的教學思路,由此,我想到了設計此次活動。
大班的節奏活動應當更關注幼兒的自主學習力量及合作表現力量的培育。怎樣為歌曲伴奏?我思索著不能再停留在老師的“教”,而是要在活動中激發幼兒自主嘗試的愿望,讓幼兒在任務的驅動下,樂觀查找有效的表現方式,供應機會讓他們在相互溝通、碰撞的過程中對節奏有新的感受。
我將本次活動的任務設計成:讓幼兒為歌曲《泉水叮咚》伴奏,在任務驅動下自主探究學習。當幼兒依據已有閱歷敲打“樂器”伴奏時,尤其是當他們發覺合奏產生問題時,我便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思索“這樣合奏好聽嗎”“有什么方法讓我們的合奏更悅耳”等,鼓舞幼兒自主查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合作學習的樂趣。
活動目標
在感受理解歌曲《泉水叮咚》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制的樂器和不同的合奏方法為歌曲伴奏,體驗合奏勝利的歡樂。
活動預備
1.幼兒收集可以表現不同水聲的替代樂器(碗,筷,玻璃瓶,鼓棒,裝著沙、米、豆的鐵罐,洗衣板等),并學會表現。
2.歌曲《泉水叮咚》的錄音。
3.樂句圖示及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溝通各自收集的“節奏樂器”,說說它們分別能表現什么水聲
(最近我們聽了很多水的聲音,還用生活用品制作了很多節奏樂器來表現聽到的水聲,請大家來介紹一下。)
1.你帶來了什么?它能表現什么水聲?
2.它敲擊出的聲音聽上去像什么聲音(泉水聲、小溪聲、大江聲、大海聲)?
3.怎樣才能使這些物品發出的聲音更好聽?
【設計意圖:節奏源于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所以在活動之前創設機會讓幼兒去查找聲音并用替代物表現,能讓幼兒在仿照、再現中獲得觀看力與表現力的'提高。此外,讓幼兒在生活中自主收集“樂器”,能激發他們表現的愿望,同時樹立自信念。互動溝通的過程能讓幼兒有相互學習樂器表現方法的機會。】
二、使用“樂器”為歌曲《泉水叮咚》伴奏
1.復習歌曲《泉水叮咚》
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讓這首唱歌得更悅耳?
(老師鼓舞幼兒依據歌曲的內容及情感設計演唱方法,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容。)
2.嘗試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1)提問:要為歌曲伴奏,需要做哪些預備?
(2)小結:需要有節奏,才能表現得更好。
(3)出示幼兒所選節奏的卡片:
××|××|××|×—|
×—|×—|×—|×—|
××|××|××|××—|
3.幼兒嘗試一起為歌曲伴奏。
(1)伴奏前提問:一起伴奏需要留意什么?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伴奏后提問:你們覺得自己的伴奏好聽嗎?有問題需要解決嗎?
[設計意圖:老師不要急于告知幼兒演奏的方法,要鼓舞幼兒自主表達,在傾聽與思索中發覺問題,讓幼兒學會自己發覺問題,引導幼兒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4.師生互動解決伴奏的問題。
(1)提問:這么多樂器一起演奏,可以用什么方法讓它們表現得都很好聽呢?
(鼓舞幼兒運用輪奏、合奏等方法合作表現。)
(2)小結:這么多樂器共同表現時,要依據歌曲的內容與特點,用不同的方法合奏,這樣效果會更好。
[設計意圖:活動中老師打破“教”的痕跡,讓幼兒在嘗試中呈現沖突、發覺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自主查找方法解決問題。幼兒運用音樂手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節奏技能,增加了節奏活動的訓練價值,還懂得了如何與同伴合作。]
三、合作表現體現勝利的歡樂
1.老師指揮,引導幼兒合奏,為歌曲伴奏。
2.請幼兒做指揮,集體為歌曲伴奏。
3.小結:其實為這首歌曲伴奏的方法還有許多,我們可以再去試試其他的方法,比一比哪種方法更悅耳。
[設計意圖:在自主發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一起合作,不僅能讓幼兒體驗音韻的美,還能讓幼兒享受與他人合作的愉悅,此活動不僅落實了音樂領域的目標,也融入了情感進展的要求。]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觀賞雙簧表演,了解"前臉"、"后臉"、"醒木"、"雙簧"等概念。
2、通過觀看和嘗試表演,學習雙簧表演中"前臉"、"后臉"的分工與協作。
3、大膽參加表演,體驗雙簧表演中的幽默、詼諧,激發幼兒對曲藝表演的愛好。
活動預備:
雙簧錄象一段、屏風一個、醒木一塊。
活動過程:
一、觀看老師雙簧表演,激發幼兒的奇怪???心。
天上的太陽大大大,地上的我啊熱熱熱,脫掉外套我吹吹風,喝杯涼水我好涼快,拿塊手絹擦擦汗,哎呀呀不得了,寒風吹雪花飄,凍得我直跳,趕快跑回家,又有肉來又有湯,樂得我啊哈哈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吃一口肉,我喝一口湯,我吃一口肉,我喝一口湯,我吃,我喝,我吃,我喝,我吃……我喝……我實在是吃不下了,哎呀呀….哎呀呀…..
二、再次觀賞老師表演,初步了解"前臉"、"后臉"、"雙簧"等名稱,并理解"前臉"、"后臉"在表演中角色的分工。
(老師完整表演雙簧,抖出笑料包袱,揭示雙簧表演中角色的安排――"前臉"、"后臉"。節目的形式叫"雙簧"。
三、幼兒嘗試表演雙簧。
1、復習兒歌"小蚱蜢"。
2、集體練習雙簧"小蚱蜢"中"前臉"表演的部分(交代前臉表演的要求。)。
3、全體幼兒與老師分別扮演"前臉"、"后臉",嘗試合作表演。
4、幼兒自己練習表演,老師指導。
5、請兩組幼兒上臺表演(在幼兒表演結束后,請幼兒和老師點評,鼓舞幼兒并提出改進的地方)6、幼兒兩兩合作集體表演。
(前臉坐椅子上,后臉躲在椅子后面)四、觀賞雙簧VCD,體驗雙簧藝術的幽默、詼諧。
五、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內容,激發觀賞散文詩的愛好,感受作品美麗的意境。
2、能參照原文進行聯想,仿編。用動作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詩歌的感受。
3、喜愛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大膽地參加爭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進展求異思維。
活動預備:
幼兒用書,投影。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激發幼兒學習愛好。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樹葉都飄到哪兒去了呢?
2、幼兒完整的觀賞老師朗誦的配樂散文詩,初步理解作品的內容。
(1)文詩的題目叫什么?
(2)落葉都飄到哪里去了?
3、老師出示圖片,有感情的朗誦配樂詩,關心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并學習短句。
(1)樹葉落在地上,誰爬過來了,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2)樹葉落在溝里,誰爬過來了,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3)樹葉落在河里,誰爬過來了,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4)樹葉落在院子里,誰觀察了,它是怎么說的?
4、幼兒分角色邊觀賞散文詩邊表演。
5、啟發幼兒進行聯想、仿編。
樹葉還會落在哪里呢?誰會觀察,它會把樹葉當成什么?
6、朗誦自己仿編的新詩。
附散文:
落葉
秋風起了,天氣涼了,一片片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
樹葉落到地上,小蟲爬過來,躺在里面,把它動作屋子。
樹葉落在水溝里,螞蟻爬過來,坐在上面,把它當作小船。
樹葉落在河里,小魚游過來,藏在底下,把它當作小傘。樹葉落到院子里,小燕子觀察了,說:“來信了,催我們到南方去了。”
教學反思:
散文《落葉》選材來自我們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奇妙變化總是吸引幼兒關注、奇怪???的目光,激發起幼兒探究的欲望。教材中童話般的意境將落葉這一平常之物給予了極強的生命力,生動、形象地向幼兒呈現了一幅漂亮的自然景象,并在童趣中將散文美麗的意境、擬人化與夸張的修辭手法等語言美的魅力充分體現出來。
找準時機,開展活動。
孩子思維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假如沒有直觀形象的參照物,讓他們憑空想象事物,是有很大難度的。因此,我特意選擇這金色的秋天,來進行本活動。孩子們最近聽的是秋天的故事,唱的是秋天的歌,看的是秋天的景物,吃的是秋天的水果和蔬菜??傊⒆邮菨M眼皆秋色。落葉當然也是眼中之物了,這就有了活動之源。所以,孩子們在活動中愛好盎然,興致勃勃。
多媒體創設意境,激發愛好,突破難點。
散文的內容是對幼兒零散的“秋天的感受”的最好概括,但抽象的文字內容幼兒不易理解。幼兒對事物的感知往往是直觀形象性的。生動形象的動畫課件將能吸引幼兒的留意力,在配樂朗誦中,幼兒將會再次身臨其境。通過觀賞,幼兒對散文內容有了肯定的整體感受,初步感受到散文的美,體驗了母子親情溝通的開心。
適度延長,深化感受。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理解與體驗散文帶來的美麗意境,體驗母子親情溝通的開心,所以設計了活動延長:“請每個寶寶對媽媽說一句關懷的話或做一件事愛媽媽的事?!庇捎谙抡n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進一步拓展的開頭。所以創設進展語言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充分的表達機會,活動延長滿意了幼兒表達的愿望,將課堂延長到家庭。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好多地方值得探討。例如對于散文中難理解的詞“惦記、焐焐、希望”,老師雖然引導解釋,但孩子還是不能真正理解;再如課中孩子盡管在我的引導下學得興致勃勃,但沒有主動提問的現象,就連他們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沒有提出來,這說明我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肯定努力進取,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打造自己的教學品牌。
3、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應當留意哪些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進行平均安排,感知平均安排的簡潔規律并能初步運用于生活中。
2、在操作的過程中感受探究的樂趣,進展思維力量。
3、培育幼兒的觀看力、推斷力及動手操作力量。
4、喜愛數學活動,愿意參加各種操作嬉戲,培育思維的逆反性。
5、培育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預備:
1.PPT課件、視頻一段、一體機。
2、圓形若干、記錄紙、筆、剪刀。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導入活動
“上次活動中,我們學會了用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來將圓形餅干分成了2份和4份,今日老師請四個小伴侶來做客,可是只有1塊餅干要分給4個小伴侶,每人要一樣多可以怎么分呢?”
二、幼兒操作,進一步了解二等分、四等分。
1、一塊餅干分給4個小伴侶(幼兒敘述,老師操作課件)
問:誰來告知大家1塊餅干分給4個小伴侶,每人要一樣多可以怎么分?
師幼小結:可以先把一塊餅干四等分后分給了4個小伴侶,每人拿到的就一樣多了
2、兩塊餅干分給4個小伴侶
“2塊餅干分給4個小伴侶,每人要一樣多,可以怎么分?請你們從盤子里拿出兩塊餅干,分給操作板上的小伴侶,看誰分得快?!?/p>
問:
(1)2塊餅干分給4個小伴侶,每人要一樣多,可以怎么分?
(2)有沒有不一樣的分法呢?(爭論不同分法)
師幼小結:我們可以把每塊餅干二等分或四等分后分給4個小伴侶,每人一樣多。
三、自由探究將3塊餅干平均分給4個小伴侶的方法,并進行記錄
“3塊餅干,要怎么分給4個小伴侶,每人才會一樣多呢?”
幼兒操作,記錄結果,老師以實物投影儀展現記錄結果,引導幼兒爭論出平均分的方法
師幼小結:3塊餅干分給了4個小伴侶,每人一樣多可以用兩塊餅干進行二等分,一塊餅干四等分的方法,也可以用每一塊都四等分的方法來分。
四、探究口香糖的分法
1、4塊口香糖分給4個小伴侶
“餅干吃完了,我這還有4塊口香糖分給4個小伴侶要怎么分呢?”
個別幼兒回答,老師演示PPT
2、5塊口香糖分給4個小伴侶
“現在有幾個口香糖,口香糖比小伴侶多,這又要怎么分?”
師幼小結:口香糖比小伴侶多,我們可以先一個一個分,再把剩下來的進行等分。
活動延長:
“請小伴侶試試5個口香糖要分給3個小伴侶,每個小伴侶得到的要一樣多,可以怎么分呢?請你們回家去想一想?!?/p>
活動反思:
本活動以二等分、四等分為基礎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閱歷和視野?;顒又形乙越o小伴侶分食物為主線貫穿活動始末,“分餅干”是幼兒生活中熟識的,具有肯定的生活閱歷,以一個圓形餅干的四等分為基礎拓展到多個圓形的平均安排活動,,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肯定的挑戰性,從而更好地激發幼兒的探究。
幼兒園大班教案篇7
一、活動目標
1.在燒火的活動中了解水的特性,培育對自然物的愛好。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節省用水。
二、重點和難點
1.重點:讓幼兒通過活動感受水的特性。
2.難點:理解水是透亮?????的、會流淌的特性。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材料:各種玩水的容器。
2.環境創設:來園或自由活動時讓幼兒自由玩水。
四、設計思路
水的特性是一種物理學問,幼兒把握物理學問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動作。因此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玩水的活動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再讓幼兒帶著問題邊玩邊思索,提高幼兒感受的有意性。
感受活動的形成概念奠定了基礎,但概念的形成還需經過概括和提煉。采納試驗的方法突出水的特性,關心幼兒概括歸納形成概念。
讓幼兒了解水的用途既是為了擴大幼兒的學問面,又是為了關心幼兒理解節省用水的重要性。所以活動設計讓幼兒從四周的實際生活開頭,逐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聚氨酯管材及管件購銷合同協議
- 二手家具購買合同協議
- 股權回購合同法律效力分析
- 權益合同協議書模板
- 林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第二外語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供應鏈合作協議書
- 南京醫科大學《康復醫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市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三次(4月)月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燕京理工學院《現代推銷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防火安全產品供貨合同格式
- 福格行為模型(中文版)
- DB50T 1041-2020 城鎮地質安全監測規范
- 2025-2030年中國冰激凌市場需求分析與投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 中國高血壓患者血壓血脂綜合管理的專家共識
- 煤炭供貨質量保障措施
- 初高中教育評價體系銜接方案
- 新華書店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法律法規練習試題及答案
- 醫療AI數據安全-洞察分析
- 領導小組和分工職責
- 電力工程安全教育制度(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