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_第1頁
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_第2頁
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_第3頁
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_第4頁
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

中醫藥服務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頁第一部分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一)概述(二)服務流程圖及說明(三)老年人體質特征與判定(四)老年人體質中醫藥保健方法第二部分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一)概述(二)服務流程及說明(三)兒童中醫保健方法和技術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頁第一部分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頁一、概述人體處于不一樣年紀階段,在結構、功效、代謝以及對外界刺激反應方面表現出體質差異性。老年人機體生理功效衰退,伴隨陰陽氣血、津液代謝和情志活動改變,老年性疾病逐步增多,平和體質相對較少,偏頗體質較多。所以,老年人中藥健康管理服務可依據老年人體質特點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和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對應中醫藥保健指導。對65歲及以上居民,在其知情同意下開展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服務技術內容主要包含:①中醫體質信息采集;②中醫體質辨識;③中醫藥保健指導。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4頁二、服務流程圖及說明預約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具名依據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統計表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并進行評分依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偏頗體質平和體質進行有針對性中醫藥保健指導:情志調攝飲食調養運動保健學位保健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5頁1.中醫體質信息采集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統計表(見表1)前33項問題,逐項問詢居民近一年體檢、感覺,查看舌苔和舌下靜脈及皮膚情況等,將信息在對應分之內畫“√”。2.中醫體質辨識按照體質判定標準表計算出該居民詳細得分,將計算得分填寫在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統計表體質辨識欄內。依據得分,判斷該居民體質類型是平和體質抑或偏頗體質,并將體質辨識結果及時通知居民。3.中醫藥保健指導針對老年人不一樣體質特點,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中醫藥保健指導。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6頁三、老年人中醫體質特征與判定中醫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取得基礎上所形成形態結構、生理功效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相對穩定固有特質,是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形成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人體個性特征。中華中醫學會公布了《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將中醫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9種基本類型,每種體質有其獨自特征。在此基礎上,結合老年人生理病理特點,制訂了《老年版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7頁(一)老年人中醫體質特征1.平和質總體特征:陰陽氣血調和,以形態適中、面色潤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體形勻稱,無顯著駝背。常見表現:面色、膚色潤澤,頭發較密,目光有神,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心理特征:性格隨和開朗。發病傾向:平素患病較少。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8頁2.氣虛質總體特征: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表現為主要特征。

形體特征:形體偏胖,肌肉松軟不實。

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輕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易頭暈,活動量降低,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心理特征:性格偏內向,喜平靜。

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后康復遲緩。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濕邪。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9頁3.陽虛質總體特征: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肌肉松軟不實。

常見表現:平素畏冷,以胃脘、背部、腰膝多見,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

心理特征:性格內向、多沉靜。

發病傾向:易患痹證、咳喘、泄瀉等病;感邪易從寒化。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0頁4.陰虛質總體特征:陰液虧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表現為主要特征。

形體特征:體形偏瘦。

常見表現:眼睛干澀,口燥咽干,鼻微干,皮膚干燥、脫屑,偏好冷飲,大便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

心理特征:性格外向,易急躁。

發病傾向:易患便秘、燥證、消渴等病;感邪易從熱化。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冬不耐夏;

不耐受暑、熱、燥邪。

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1頁5.痰濕質總體特征: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常見表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心理特征:性格偏溫和、穩重,善于忍耐。發病傾向:易患鼾癥、中風、胸痹等病。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及濕重環境適應能力差。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2頁6.濕熱質總體特征: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形體中等或偏瘦。常見表現:面垢油光,口苦口中異味,身重困倦,大便黏滯不暢,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發黃,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心理特征:性格多變,易煩惱。發病傾向:易患皮膚濕疹、瘡癤、口瘡、黃疸等病。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夏末秋初濕熱氣候,濕重或氣溫偏高環境較難適應。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3頁7.血瘀質總體特征: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胖瘦均見。常見表現:膚色、目眶晦黯,色素從容,輕易出現瘀斑,肢體麻木、好臥,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紫黯或增粗,脈澀。心理特征:性格偏浮躁,易健忘。發病傾向:易患胸痹、癥瘕及痛證、血證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寒邪。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4頁8.氣郁質總體特征:氣機郁滯,以神情抑郁、擔心焦慮等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形體瘦者為多。常見表現:神情抑郁,擔心焦慮,煩悶不樂,有孤獨感,輕易受到驚嚇,舌淡紅,苔薄白,脈弦。心理特征:性格不穩定,敏感多慮。發病傾向:易患不寐,郁證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5頁9.特稟質總體特征:過敏體質者,稟賦不耐、異氣外侵,以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征;先天失常者為另一類特稟質,以稟賦異常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過敏體質者普通無特殊;先天失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憾。常見表現: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先天失常者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征。心理特征:隨稟質不一樣情況各異。發病傾向:過敏體質者易患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及藥品過敏等;遺疾病如血友病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適應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對季節改變、異氣外侵適應能力差,易引發宿疾。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6頁(二)老年人中醫體質判定判定方法:依據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統計表(表1)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每一問題按5級評分,依據體質判定標準(表2)判定體質類型。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7頁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8頁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19頁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0頁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1頁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2頁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3頁四、老年人體質中醫藥保健方法下面所列是9種基本類型體質中醫藥保健方法,兼夾體質中醫藥保健方法可參考執行。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4頁(一)平和質1.情志調攝:宜保持平和心態。2.飲食調養:飲食宜粗細糧食合理搭配,多吃五谷雜糧、蔬菜瓜果,少食過于油膩及辛辣食品;不要過饑過飽,也不要進食過冷過燙或不潔凈食物;注意戒煙限酒。3.起居調攝:起居宜規律,睡眠要充分,勞逸相結合,穿戴求自然。4.運動保健:形成良好運動健身習慣。5.穴位保健:(1)選穴:涌泉、足三里(2)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壓穴位,做輕柔緩解環旋活動,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度,按揉2-3分鐘,天天操作1-2次。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5頁(二)氣虛質1.情志調攝:宜保持穩定樂觀心態,不可過分勞神。2.飲食調養:宜選取性平偏溫、健脾益氣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等。盡可能少吃或不吃檳榔、生蘿卜等耗氣食物。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熱食物。3.起居調攝:提倡勞逸結合,不要過于勞作,以免損傷正氣。平時應防止汗出受風。居室環境應采取明亮暖色調。4.運動保健:宜選擇比較柔和傳統健身項目,如八段錦。5.穴位保健:(1)選穴:氣海、關元(2)操作:用掌根著力于穴位,做輕柔緩解環旋活動,每個穴位按揉2-3分鐘,天天操作1-2次。還能夠采取艾條溫和灸,點燃艾條或借助溫灸盒,對穴位進行溫灸,每次10分鐘,每七天操作1次。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6頁(三)陽虛質1.情志調攝:宜保持主動向上心態,正確對待生活中不利事件,及時調整自己消極情緒。2.飲食調養:宜選取甘溫補脾陽、溫腎陽為主食物,如羊肉、雞肉、黃鱔等。少食生冷、苦寒、黏膩食物,如田螺、螃蟹、海帶等。即使在盛夏也不要過食寒涼之品。3.起居調攝:居住環境以溫和暖色調為宜,不宜在陰暗、潮濕、嚴寒環境下長久工作和生活。平時要注意腰部、背部和下肢保暖。白天保持一定活動量,防止打盹瞌睡。睡覺前盡可能不要飲水,睡前將小便排盡。4.運動保健:宜在陽光充分環境下適當進行舒緩柔和戶外活動,盡可能防止在大風、大寒、大雪環境中鍛煉。5.穴位保健:(1)選穴:關元、命門(2)操作:兩穴可采取溫和灸方法,每七天進行1次。或采取掌根揉法按揉關元穴2-3分鐘,天天1-2次。還能夠配合摩擦腰腎法溫腎助陽,以手掌魚際、掌根或拳背摩擦兩側腰骶部,每次操作約10分鐘,以摩至皮膚溫熱為度,天天1次。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7頁(四)陰虛質1.情志調攝:宜加強自我涵養、培養自己耐性,盡可能少與人爭吵、動怒,不宜參加競爭勝敗活動。可在平靜、優雅環境中練習書法、繪畫等。有條件者能夠選擇在環境清新清涼海邊、山林旅游休假。2.飲食調養:宜選取甘涼滋潤食物,如鴨肉、豬瘦肉等。少食溫燥、辛辣、香濃食物,如羊肉、韭菜等。3.起居調攝:居住環境宜平靜,睡好“子午覺”。防止熬夜及在高溫酷暑下工作,不宜洗桑拿、泡溫泉。節制房事,勿吸煙。注意防曬,保持皮膚濕潤,宜選擇蠶絲等清涼柔和衣物。4.運動保健:宜做中小強度運動項目,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宜進行大強度、大運動量鍛煉,防止在酷熱夏天或悶熱環境中運動。5.穴位保健:(1)選穴:太溪、三陰交(2)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三陰交和太溪穴,兩側穴位同時操作。每次按壓操作5~10分鐘。每日1-2次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8頁(五)痰濕質1.情志調攝:宜多參加社會活動,培養廣泛興趣興趣。2.飲食調養:宜選取健脾助運、祛痰化濕食物,如冬瓜、白蘿卜、鯽魚等。少食肥、甜、油、黏(膩)食物。3.起居調攝:居住環境宜干燥,不宜潮濕,穿衣面料以棉、麻、絲等透氣散濕天然纖維為佳,盡可能保持寬松,有利于汗液蒸發,祛除體內濕氣。晚上睡覺枕頭不宜過高,預防打鼾加重;早睡早起,不要過于安逸,勿貪戀沙發和床榻。4.運動保健:堅持長久運動鍛煉,強度應依據本身情況循序漸進。不宜在陰雨季節、天氣濕冷氣候條件下運動。5.穴位保健:(1)選穴:豐隆、足三里(2)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壓穴位,做輕柔緩解環旋活動,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度,按揉2-3分鐘,天天操作1-2次。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29頁(六)濕熱質1.情志調攝:宜穩定情緒,盡可能防止煩惱,可選擇不一樣形式興趣興趣。2.飲食調養:宜選取甘寒或苦寒清利化濕食物,如綠豆(芽)、芹菜、黃瓜等。少食羊肉、動物內臟等肥厚油膩之品,以及韭菜、生姜、辣椒、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食物。3.起居調攝:居室宜干燥、通風良好,防止居處超熱,可在室內用除濕器或空調改進濕、熱環境。選擇款式寬松,透氣性良好天然棉、麻、絲質服裝。注意個人衛生,預防皮膚病變。保持充分而有規律睡眠,睡前半小時不宜思索問題、看書、看情節擔心電視節目,防止服用興奮飲料,不宜吸煙飲酒。保持二便通暢,預防濕熱積聚。4.運動保健:宜做中長跑、游泳、各種球類、武術等強度較大鍛煉。夏季應防止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在秋高氣爽季節,經常選擇爬山登高,更有利于祛除濕熱。5.穴位保健:(1)選穴:支溝、陰陵泉(2)操作:采取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壓穴位,做輕柔緩解環旋活動,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度,按揉2-3分鐘,天天操作1-2次。陰陵泉還能夠選擇刮痧,先涂刮痧油,用刮痧板與皮膚呈45°角在穴位區域從上往下刮,以皮膚潮紅或出痧點為度。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0頁(七)血瘀質1.情志調攝:遇事宜沉穩,努力克服浮躁情緒。2.飲食調養:宜選取含有調暢氣血作用食物,如生山楂、桃仁、黑豆等。少食收澀、寒涼、冰凍之物,如烏梅、柿子、苦瓜等,以及高脂肪、高膽固醇、油膩食物,如蛋黃、蝦、豬頭肉等。能夠少許飲用葡萄酒、糯米甜酒,有利于促進血液運行,但高血壓和冠心病等患者不宜飲用。女性月經期間慎用活血類食物。3.起居調攝:居室宜溫暖舒適,不宜在陰暗、嚴寒環境中長久工作和生活。衣著宜寬松,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暢。不宜貪圖安逸,宜在陽光充分時候進行戶外活動。防止長時間打麻將、久坐、看電視等。4.運動保健:宜進行有利于促進氣血運行運動項目,持之以恒。防止在封閉環境中進行鍛煉。鍛煉強度視身體情況而定,不宜進行大強度、大負荷運動,以防意外。5.穴位保健:(1)選穴:期門、血海(2)操作:采取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壓穴位,做輕柔緩解環旋活動,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度,按揉2-3分鐘,天天操作1-2次。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1頁(八)氣郁質1.情志調攝:宜樂觀開朗,多與他人相處,不苛求自己也不能苛求他人。如心境抑郁不能排解時,要主動尋找原因,及時向朋友傾訴。宜觀賞節奏歡快、旋律優美樂曲等,還能夠適宜看喜劇、勵志劇以及輕松愉快相聲演出。2.飲食調養:宜選取含有理氣解郁作用食物,如黃花菜、菊花、柚子等。少食收斂酸澀食物,如石榴、烏梅、酸棗等。3.起居調攝:盡可能增加戶外活動和社交,預防一人獨處時心生凄涼。居室保持平靜,宜寬大、明亮。平日保持有規律睡眠,睡前防止飲用茶、咖啡和可可等飲料。衣著宜柔軟、透氣、舒適。4.運動保健:宜多參加群體性體育運動項目,堅持做較大強度、較大負荷“發泄式”鍛煉,也可參加下棋、打牌等娛樂活動,分散注意力。5.穴位保健:(1)選穴:合谷、太沖穴(2)操作:采取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壓穴位,做輕柔緩解環旋活動,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度,按揉2-3分鐘,天天操作1-2次。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2頁(九)特稟質1.情志調攝:過敏體質人因對過敏原敏感,輕易產生擔心、焦慮等情緒,所以要在盡可能防止過敏原同時,還應防止擔心情緒。2.飲食調養:醫師宜均衡、粗細糧食搭配適當、葷素配伍合理,宜多食益氣固表食物,盡可能少食辛辣、腥發食物,不食含致敏物質食品,如蠶豆、羊肉、蝦、蟹等。3.起居調攝:起居要有規律,保持充分睡眠時間。居室宜通風良好。生活環境中借出物品如枕頭、棉被、窗簾等易附有塵螨,可引發過敏,應經常清洗、日曬。外出也要防止處于花粉及粉刷油漆空氣中,以免刺激而誘發過敏病癥。4.運動保健:宜進行慢跑、散步等戶外活動,也能夠選擇下棋、瑜伽等室內活動。不宜選擇大運動量活動,防止春天或季節交替時長時間在野外鍛煉。運動時注意避風寒,如出現哮喘、憋悶現象應及時停頓運動。5.穴位保健:(1)選穴:神闕、曲池(2)操作:神闕采取溫和灸,曲池采取指揉法。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3頁第二部分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4頁一、概述

小兒含有生機旺盛而又稚嫩柔軟生理特點,首先生機蓬勃,發育旺盛;另首先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其”發病輕易,傳變快速”而又“臟氣清靈,易趨康復”。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主要是針對小兒生理病理特點和主要健康問題,經過對家長開展中醫飲食起居指導、傳授中醫穴位按揉方法,改進兒童健康情況,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5頁

二、服務流程圖及說明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6頁(一)預約兒童家長

在兒童6月齡、12月齡、18月齡、24月齡、30月齡、36月齡時,結合兒童健康體檢和預防接種時間,預約兒童家長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收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7頁(二)兒童中醫飲食起居指導依據不一樣月齡兒童特點,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8頁(三)傳授中醫穴位按揉方法

在兒童6、12月齡時,向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時,向家長傳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方法;在30、36月齡時,向家長傳授按揉四神聰穴方法。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39頁三、兒童中醫保健方法和技術(一)飲食調養1.養成良好哺乳習慣,盡可能延長夜間喂奶間隔時間。2.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防止偏食,節制零食,按時進食,提倡“三分饑”,預防乳食無度。3.食物宜細、軟、爛、碎,而且應品種多樣。4.嚴格控制冷飲,寒涼食物要適度。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40頁(二)起居調攝1.確保充分睡眠時間,逐步養成夜間睡眠、白天活動作息習慣。2.養成良好小便習慣,適時把尿;培養每日定時大便習慣。3.衣著要寬松,不可緊束而妨礙氣血流通,影響骨骼生長發育。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41頁4.春季注意保暖,正確了解“春捂”;夏季納涼要適度,防止直吹電風扇,空調溫度不宜過低;秋季防止保暖過分,提倡“三分寒”,正確了解“秋凍”;冬季室內不宜過分密閉保暖,應該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新鮮。5.經常到戶外活動,多見風日,以增強體質。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42頁(三)推拿及方法1.摩腹

⑴位置:腹部。⑵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環指指面附著于小兒腹部,以腕關節連同前臂重復做環形有節律移動,每次1~3分鐘。⑶功效:含有改進脾胃功效,促進消化吸收作用。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43頁2.捏脊

⑴位置:背脊正中,督脈兩側大椎至尾骨末端處。⑵操作:操作者用雙手中指、環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狀,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對準示指前半段(見圖1)。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44頁

施術從長強穴開始,操作用雙手示指與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輕推患兒皮膚基礎上與拇指一起將長強穴皮膚捏拿起來,然后沿督脈兩側,自下而上,左右兩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前后次序,自長強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環,依據病情及體質可捏拿4~6遍。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第45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