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期終測試試卷分析及教學建議_第1頁
九年級期終測試試卷分析及教學建議_第2頁
九年級期終測試試卷分析及教學建議_第3頁
九年級期終測試試卷分析及教學建議_第4頁
九年級期終測試試卷分析及教學建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③2.531.55分析、比較表中的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這屬于科學探究要素中的。實驗表明,杠桿平衡時滿足下列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表中數據并不完全滿足平衡條件,這說明在數據測量過程中是存在。上面四個題的得分率偏低,我們來分析一下解這幾個題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第7題,學生要能看懂圖線,看出溫度的起點和終點,看出溫度的升降,看出溫度的變化量;學生要知道熱量、內能和溫度這幾個概念,還要知道內能的變化與熱量的關系;最后對熱水溫牛奶的時的熱傳遞過程和空氣對熱水的熱量的傳遞要清楚。第8題,學生要知道比熱容的概念,還要知道比熱容對哪些熱現象有影響。第10題,要學生對功、功率、機械效率和能量概念了解,還要知道機械的發展的社會意義。第22題,要學生知道每一步的意義,表格的一般格式,測量過程中的誤差對結論的影響。此實驗是課標要求必做的實驗,因此,要求要高一些、全面一些。以上四個題綜合性較強,學生必須對涉及到每一個概念都清楚才能較好的得出結論,還要有比較分析的能力,光靠經驗是不能解決好的。四、建議我們在平時教學中:一要重視知識體系的建構,把后面學到的知識融合到前面學過的知識中,找清它們間的關系,概念要通過定義認識量與量之間的關系,規律通過因果分析搞清量與量之間的關系。二是對重點知識,要聯系實際,從不同側面設計問題,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實際聯系的問題都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在這樣的實踐中提高能力,不要搞題海戰術。三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分析他們的知識起點,把握準確,在們的起點上設計問題,在他們解決問題中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九年級本學期物理的教學和期末考試進度為九上全冊。化學一、命題依據和試題特點依據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試卷結構與淮安市2012年中考試卷結構相同,試題難度參照2012年中考說明中試題難易比例標準略有調整。考慮到我縣前階段九年級忙于學測考試,除實驗中學外,大多數學校同以往相比教學進度推遲了5――8個課時,所以考試范圍僅僅限于前兩個章節,更因九年級為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學生接觸化學學科的時間不長,缺少對學科的感性認識,所以試題更加注重了基礎性和實踐性(試卷基礎試題占65%左右),并沒有過多的挖掘學科的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在重視考查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突出了以化學實驗為學科特征基本教學思路,試題有51%的內容是以化學實驗的相關背景和情境來考查學生的。同時通過創設與社會生產實際和學生生活聯系的問題情景,檢測學生化學學科綜合素養。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相對容易,沒有較難試題,中檔試題只占4-5分(選9和選10),2、6和11、12題區分度小于0.2的共11分的送分題為均分提供保障,考查學生能力試題大都集中在填空題和實驗題(14、17、18)。二、成績和問題分析1.實驗中學和外國語中學學生知識掌握程度達90%以上,兩所學校的學科均分、及格率和優秀率均遙遙領先;新區中學、縣二中、黃集中學和共和中學為第二方陣,新區中學和第二中學知識掌握程度達80%,黃集中學和共和中學知識掌握程度接近78%;特別值得一說的是新區中學在本次考試中學科均分、及格率和優秀率同以往相比都取得了較大進步。老子山中學的優生數和優生比例均存在較大問題,朱壩中學的低分率太高,相對于這些基礎較差的學校,學科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關注他們的學習情緒,要注重落實基礎知識,爭取在啟蒙階段打好化學學科學習基礎。2.實驗中學、外國語中學、新區中學等校基礎知識與實際相聯系的內容掌握較好。應該說縣城的大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理解比較深入,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上基本到位。基礎知識聯系實際應用問題是新課標考試必須始終堅持的方向,這類試題考查的不再是課程中單一的知識點,而是學生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些做法體現了初中化學課程新理念,對素質教育的推進具有導向作用。3.學生和教師對本學科的重視不夠,受高考形勢和中考分值的影響,學生過多的看重語、數、外,造成了學生學科發展不均衡的現象。仍然有很多學生雙基落實并不到位,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沒有真正面向全體,經常眼睜睜看著學生掉隊而沒有及時補救,很多學生因基礎不扎實而導致在一些基礎題中失分。主要體現在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實,實驗基本技能較差。4.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審題能力有待提高。讀題不仔細或根本讀不懂題目,不能直接從題目中提取有關信息。化學學科審題也應該從關鍵字詞含義入手分析,通過審題理解題意再答題,避免答非所問的現象。三、下階段教學建議1.重視基礎,強調應用。實踐表明,初中化學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始終是中考重點。所以對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應準確把握,并扎扎實實地落實到位。2.教師的教學活動有待進一步規范。在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化學用語的規范化書寫,提高學生書面語言的科學性,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對青年教師或沒有初中教學經驗的教師必須要聽有初中教學經驗教師的課,把握規范化標準的尺度。3.教學要貼近生活。將理論知識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進行考查,已成為中考命題發展的趨勢。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充分抓住“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原則,善于從生活實際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討論交流獲取化學知識、理解化學知識,同時要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聯系身邊的化學事實,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去解釋自然界中的化學現象,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加深對化學基礎知識的理解,促進化學學科的學習。4.加強實驗教學,關注課本實驗的開放性探究以及創新實驗方案的評價。實驗教學不僅要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還要通過一些探究性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品質。在化學實驗中,值得我們去探究的問題有很多,例如探究反應條件、實驗裝置、原理和操作步驟等。我們應經常把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化學實驗,使學生在運用化學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上有所提高。學校要支持并鼓勵教師,積極創設條件,增設和改進實驗,創設直觀的教學情景,在復習課和習題課上盡可能將實驗再現。要求學生平時做實驗不應該只是照“方”抓藥,還要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等,對所做的實驗,明確每個步驟的目的、要求和作用,還要考慮裝置重新組裝、步驟重新安排,儀器適當調換后是否同樣能做或還能做哪些實驗,讓學生學會化學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的情感與態度。5.關注課標和教材的變化。目前滬教版教材還在實驗階段,今年教材與去年相比有所變化,雖然變化不大,但也不容忽略。尊重學生的差別,根據學生實際,開發學生智力。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學習差異,教學內容可以采取分層次,尤其是對于作業題和練習題的數量和難度上要有梯度,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不同難易層次組題。6.在課堂上激活學生的思維。通過小組交流與合作、開展問題討論等多種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構建一種科學的、自主的、探究的、民主平等的學習模式,仍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在的試題更趨于靈活,只有我們教得“活”了,學生才能學得“活”,能力和素質才能提高。九年級化學本學期期末考試進度要求,九年級上冊和九年級下冊第一章。思想品德一、試卷分析本試卷共分為兩大部分,選擇題有12題,共24分,非選擇題3大題,共26分,滿分為50分。本次考試試題題目難易程度適中,題量適中,試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試卷既對基礎知識進行了檢查,同時也注重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在題型上,本次考試力求按照中考題型的模式,讓學生盡早熟知并適應中考考題環境;題目中,涉及到了2012年發生的國內國外大事,如莫言獲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第1題)、釣魚島事件(第4題)、第五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第5題)、神舟九號發射成功(第8題)、黨的十八大(第10題)、我縣十八代表唐真亞的事跡(第13題)、第十一屆淮安·淮揚菜美食文化國際旅游節(第15題)等立足學生實際,從而引導學生去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社會生活,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從考試成績統計的數據看,第1題、第2題、第5題、第8題、第9題、13題1、2;15題1、2題難易度合適,區分度合適,13題第3問難度在0.48,第14題難度在0.50,第15題第3問難度在0.69,第5題難度在0.78,其余各題的難度都在0.80以上,基本符合命題要求。題目名稱難度區分度均分空白正確ABCDdx-10.930.181.851228247028244792dx-20.870.261.7512265826581719339dx-30.970.061.951129663529662310dx-40.970.071.941029563929295611dx-50.780.591.561223731482373386126dx-60.990.021.9810300830081177dx-70.990.031.9711300119493001dx-80.830.451.661025282011092528196dx-90.920.221.8313278915163292789dx-100.960.111.911429103329106820dx-110.970.051.94102948522629489dx-120.970.081.941029532529531641題目名稱小題滿分均分難度題目名稱小題滿分均分難度13.114.03.320.8315.114.03.410.8513.214.03.620.9115.212.01.650.8213.312.00.950.4815.314.02.760.691416.03.000.50最高分最低分全距均分優秀數難度信度標準差貢獻值50.02.547.541.1019760.820.816.7711.1二、考情分析成績分析學校均分優秀率及格率低分率實驗中學45.8195.24%99.75%0.25%外國語中學44.4589.59%99.47%0.13%洪澤二中37.1635.46%88.89%0.82%新區中學37.1840.70%87.69%2.01%共和中學39.8356.20%91.97%0.73%黃集中學33.0610.47%76.74%2.33%朱壩中學35.3733.33%86.67%4.00%岔河中學36.2336.90%86.90%2.38%老子山中學33.9817.24%74.71%0%41.1065.09%93.51%0.79%1.從成績統計來看,全縣均分41.10分,得滿分50分有19人,優秀人數1976人(40分)占考生64.9%,20分以下40人,占1.3%。均分、優秀率(實驗中學、外國語中學除外)排在前三名的是共和中學、新區中學、二中;及格率排在前三名的是共和中學、二中、新區中學。老子山中學在本次考試中有進步。2.答題情況。從學生的得失分情況看,得分最高的依次是第6題、第7題、第3題;得分最低的依次是第13題第3問,0.95(滿分2分);14題得分3分(滿分6分);第15題第3問得分2.76分(滿分4分),可見,學生的非選擇題得分較少,選擇題得分率較高。3.學生的成績不夠理想和學生失分的原因分析。導致考試中出現的一些不足,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1)對課本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基本問題理解不透,沒有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網絡體系。如第5題、第14題這兩題考察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文化基礎、正確對待和勇參與競爭這兩個基本問題,答案都在書上,可學生得分不高,可見,我們部分老師和學生對課本沒有足夠的重視。(2)學生的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還不強,看問題還不夠全面。(3)一些同學主觀題失分過多的原因在于審題不仔細,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準確從材料中獲取有效的信息,答非所問,很多學生盲目抄書,有些問題回答過長,沒有回歸教材,導致得分較低。(4)部分學生書寫不規范,思路混亂,不分要點,卷面不整潔。三、教學建議與要求1.教師要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活動,提高教學技能,改進教學方法,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努力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據調查,一部分學生認為思想品德是開卷考試,所以不重視,在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有待提高,主動性有待加強。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教師就要充分利用課堂,要變革現有的教學方式,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讓學生去讀,去思考、去說,不要擔心我們學生的能力,積極引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新模式。要以“目標當堂達標”“問題基本解決”“積累訓練充分”“學生積極參與”為教學準則,盡可能讓學生在課堂最快最多的消化當天所學知識。而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所選取的素材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生活,關注身邊的人和事。2.以綱為綱,以本為本,夯實基礎。思想品德開卷考試,試題加大了能力立意、素質立意的考查力度,減少了識記的題量和分值,但這并不等于說書本不重要,基礎知識不重要,相反,只有掌握了書本基礎知識,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歸納組織好答案。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對主要問題進行透徹分析,尤其要突出學科主干知識并幫助學生構建完整清晰的知識網絡體系。3.科學嚴謹訓練,加強學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在平時教學中,要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引導學生注意仔細閱讀材料,提取關鍵詞和有效信息,找準答題角度。要注意把握解題思路,對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識要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對于重點題、典型題要進行練后分析,分析失誤之處,進行糾錯并完善答案。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探究的勇氣,鼓勵學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書寫工整,卷面清潔,分要點答題,使閱卷教師能一目了然。4.要加強對中考的研究,有效、科學地設計和組織平時的課堂訓練。特別是近三年我市中考試題的研究,摸清試題的設計規律,這樣才有利于幫助我們明確考試方向,避免教學和復習的盲目性,我們只有知道中考“考什么?”“怎樣考”,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增強教學的效率。九年級本學期思想品德的教學和期末考試進度為九年級第10課結束。歷史一、試題分析試卷總體難度不大,區分度合適。但50分的試卷均分差距達20.8分,全縣優秀率為46.67%,及格率為73.95%,低分率為7.51%。有學校的及格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三十多,而低分率達到26.67%。我們的任課教師在教學的同時,不妨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并思考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二、答題分析九年級期中考試首次在電腦上閱卷,閱卷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書寫欠工整,字跡模糊不清,經過計算機掃描之后更加難以辨認,需要放大之后才能辨認。2.錯別字較多,漏字現象時有發生。如蒸汽時代的“汽”很多同學沒寫三點“氵”,課本內容不熟悉,答案有的錯的太離譜,答案張冠李戴。3.答題缺乏條理性。順序顛倒,或者前后顛倒。學生的概括能力欠缺。如14題第(1)小題:17、18世紀歐美一些國家相繼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革命爆發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很少有學生答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共同原因。4.少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寫錯隨手亂涂亂畫亂改,試卷不干凈,不整潔。5.部分學生對一些主要歷史概念不清楚,亂用概念,詞不達意,時間概念掌握不清,對材料的理解力不足。歷史思維能力,歷史素養還有待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弱。如15題考查的不僅是學生對美國和日本歷史的掌握,而且考查學生對所給的材料是否能理解到位,從而作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要求學生通過分析、判斷、概括,得出結論,共有3小題。第一小題考查美國誕生的標志。從總體看,本題的得分率高,典型的錯誤答案有:“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美國內戰”、“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等等。其中有少數學生表現出對歷史基本知識掌握的薄弱、混亂甚至是無知。第二小題考查的是日本的歷史。不少學生不注意審題,或審題馬虎,細心不夠,以至出現不應該有的錯誤。其中錯誤較多的是“明治維新”的掌握,一些學生忽視了題目中的時間“19世紀60年代”,寫成“大化改新”,“1861年改革”等。對“明治維新”的積極影響,一些學生表述不清,語言混亂,不能回答全面。第三小題是考查日本美國崛起的成功經驗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啟示,這一問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具有開放性,只要答案言之有理,就可以得分,但和前面設問的解答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學生們不能學以致用,認真考慮,不能從總體上去綜合分析,以至于有答非所問的答案出現,得分率不高。三、教學建議1.加強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根據目前我縣初中歷史教師的實際狀況,教師要繼續研讀2011版《歷史課程標準》,明確考試要求,把握復習方向。《課程標準》是備考的依據、方向。要把對課標的學習理解和授課緊密結合,課標的使用不只是在復習中,而在新授課時就要開始注意運用。要認識《課標》的重要性。《課標》是中考命題的依據。所以我們授課和備考都要依據課標;要繼續研習教材,把握好教材體系和重難點;要向同行學習,不斷提升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水平。要通過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的方法。2.改變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課堂教學,要建立和形成以學生為主體、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要求,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2011版新課標強調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以普及歷史常識為基礎,使學生掌握中外歷史的基本知識,初步具備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鼓勵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適當設計訓練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突破機械記憶,回歸思維能力。歷史知識需要記憶,但不應再延續單純機械記憶的誤區,更需要的是理解和融會貫通。學生在考試中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如歷史概念不清,史實混淆;另一方面是學科學習能力的不足,如學生閱讀理解知識、分析提取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和隱性信息的能力差;審題能力差,粗心大意,不能準確理解題意;不善于分析比較、綜合理解。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