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題2:偉大的開端_第1頁
習題2:偉大的開端_第2頁
習題2:偉大的開端_第3頁
習題2:偉大的開端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偉大的開端一、選擇題:

1.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B、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C、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

D、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2.最能體現五四愛國運動性質的口號是()

A.“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B.“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C.“還我青島”

D.“廢除二十一條”

3.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對此你認為最正確的理解是(

A.是當時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B.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

C.是徹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

D.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4.中國共產黨誕生時全國共有黨員()

多人多人多人

5.中共一大確定的黨的奮斗目標是()

A.領導工人運動

B.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

C.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D.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6.中共“一大”確立的黨的中心任務是()

A.制定革命綱領

B.開展武裝斗爭

C.領導工人運動

D.領導農民運動

7.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你知道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是在哪一天嗎?()

A、7月23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二、填空題:

8.6月5日,上海等地工人罷工,反帝愛國運動的重心由轉移到

,斗爭的主力逐漸由轉向。9.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

次全國代表大會在

召開,宣告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參加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董必武等

人。大會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是

,書記是

。三.動腦筋

10.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國人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五四傳單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的口號,發表宣言,揭露帝國主義的強盜行為,舉行游行示威,痛打賣國賊章宗祥,火燒曹宅......

材料三:6月5日,(上海)罷市開始,至十二時,華租各界大小商店,已無一開門者。所余者,僅外人所設之洋行也……各華商店門前,皆貼有白紙上書“罷市請命、商學一致、挽救學生、罷市救國”等字。工人也自發行動起來,日商內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紗廠、上海紗廠一律停工,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工人一律罷工……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成為運動主力,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五四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中國現代史》·魏宏運

請回答:

①根據上述材料你能說說五四愛國運動的性質嗎?

②從材料三反映的五四愛國運動的重大變化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③假如你是五四運動期間的一名愛國學生,為抗議北洋軍閥的賣國政策和日本的侵略,上街進行愛國宣傳。請你擬寫一幅標語或寫一篇演講稿,要求語言生動,富有號召力。

④胡錦濤同志在紀念五四運動八十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五四運動樹立了一座推動中國歷史進步的豐碑。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作為21世界的青年學生,你認為應如何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

參考答案:

1B、2A、3D、4C、5D、6C、7B、

8.北京、上海、學生、工人

9.一、上海、13、中央局、陳獨秀

10、①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②青年學生有愛國熱情,是運動的先鋒,而無產階級才是運動的主力。③提示:此題為開放性題目,答案多元,要求語句通順,符合時代背景,富有感召力)④、提示:“五四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