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wm亞臨界供熱機組全廠原則性熱力計算-課程設計(論文)_第1頁
330wm亞臨界供熱機組全廠原則性熱力計算-課程設計(論文)_第2頁
330wm亞臨界供熱機組全廠原則性熱力計算-課程設計(論文)_第3頁
330wm亞臨界供熱機組全廠原則性熱力計算-課程設計(論文)_第4頁
330wm亞臨界供熱機組全廠原則性熱力計算-課程設計(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發電廠熱力系統課程設計題目:330WM亞臨界供熱機組全廠原則性熱力計算系別:機械工程系專業:熱能與動力工程班級:學號:姓名:指導老師:日期:2015年9月目錄1.課程設計目的、任務.....................................32.課程設計方法、步驟...................................33.已知參數....................................44.計算過程............................................65.計算結果匯總........................................126.課程設計小結.........................................127.參考文獻.........................................13.1.課程設計目的、任務1.1課程設計計算的目的發電廠原則性熱力系統計算是全廠范圍的,可簡稱為全廠熱力系統計算。發電廠原則性熱力計算的主要目的是確定電廠某一運行方式時的各項汽水流量及參數,該工況的發電量、供熱量及其全廠熱經濟性指標,以分析其安全性和經濟性。本次的課程設計是學生在學習完發電廠熱力系統及設備后的一次綜合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研究能力。2.課程設計計算的任務總要求:對哈汽330MW供熱機組在工況trl下進行原則性熱力系統計算求出1)汽輪機組的絕對內效率,熱耗率;2)求出全廠熱效率,發電標準煤耗率。2.課程設計方法、步驟2.1課程設計方法熱力系統的計算方法有基于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常規計算方法(簡捷計算方法)、等效熱降法、循環函數法、等效抽汽法,基于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方法。按給定參數可分為定功率法、定流量法。按熱平衡情況分為正熱平衡計算法、反熱平衡計算法。本次課程設計采用定功率法。以汽輪發電機組的電功率為定值,通過計算求得所需的蒸汽量。2課程設計步驟1)整理原始資料,編制汽水參數表;根據汽輪機、鍋爐等提供的有關數據整理出各計算點的汽水比焓值,各抽汽比焓及其疏水比焓,排汽比焓及主凝結水比焓2)按“先外后內”,計算鍋爐連續排污系統;3)進行回熱系統計算;4)按照熱力系統簡捷計算方法整理汽水參數,計算各加熱器的、、并列于表中,再對加熱器由高壓到低壓逐個計算,求得各級抽汽量和排汽量,最后對結果進行校核。5)進行熱經濟指標計算,并畫出系統計算圖。2.3簡捷計算方法介紹對于放流式加熱器中表示給水在加熱器中焓升,按編號有、、...(加熱器編號方法是按加熱器抽汽壓力由低到高的順序進行);表示蒸汽在加熱器中的放熱量,按加熱器編號有、、...,以及其他氣源在加熱器中的放熱量等;表示疏水在加熱器中的放熱量,按加熱器編號有、、...。對疏水放流式有:=-;;;3.已知參數3.1汽輪機組參數對哈汽330MW供熱機組在工況trl下進行原則性熱力系統計算,已知功率=330000KW。其熱力系統圖如圖3.1所示:圖3.1N330-16.67/0.49/538/538機組熱力系統圖機組形式:N330-16.67/0.49/538/538新蒸汽參數:=16.67;=538℃;=3397.3kJ/kg;再熱蒸汽參數:高壓缸排汽=324.9℃;=3.826;=3033.5kJ/kg;中壓缸進汽=538.0℃;=3.444;=3636.8kJ/kg;排汽壓力:=0.0118;=2399.4kJ/kg;3.2鍋爐參數再熱蒸汽出口溫度:=538.0℃;鍋爐效率:=0.92;3.3回熱抽汽八級回熱抽汽給水溫度:=276.6;給水焓值:=1214.5kJ/kg;給水泵焓升=49.5kJ/kg;計算中選用的數據如下:鍋爐連續排污:=0;全廠汽水損失:=0;給水泵小汽輪機耗汽量:=0.0372308;至鍋爐過熱器減溫水量:=0.015;選擇回熱加熱器的效率:=0.985;機械效率與發電機效率的乘積:=0.98;單位:G(t/h);P();h(kJ/Kg);t();4.計算過程4.1整理原始數據1)按照簡捷計算焓值得:再熱焓升:=503.3kJ/kg各加熱器進出口焓值見表4.1表4.1各加熱器進出口焓值/加熱器序號抽汽焓進口疏水焓出口疏水焓出口水焓進口水焓3150.21093.81214.51067.9146.62056.43033.51093.8890.31067.9-4873.0194.92143.2203.53327.2890.3752.0873.0738.8134.22575.2138.33116.0752.0738.8618.3120.52377.2133.73007.2528.0618.3505.3113.02479.22842.1528.0386.2505.3363.9141.42455.9141.82538.0386.2283.6363.9261.6102.32254.4102.62492.0283.6231.9261.6208.553.12260.175.12)全廠物質平衡計算全廠汽水損失:=0;鍋爐蒸發量:=;給水量:=-=0.985;軸封漏氣參數見表4.2表4.2軸封漏氣參數軸封漏氣序號數值0.000410460350.000047420350.004489704000.004218190000.004808996000.000415488500.000324546804.2計算各級回熱加熱器抽汽系數1)高壓加熱器的計算:=;2)高壓加熱器的計算:=;高壓加熱器的疏水量:=;3)高壓加熱器的計算:;高壓加熱器的疏水量:;4)除氧器的計算:除氧器的出口水量:=;進入除氧器的進汽量:;除氧氣的抽汽量:;除氧器進水量:;5)低壓加熱;6)低壓加熱器的計算:;低壓加熱器的疏水量:;7)低壓加熱器的計算:;低壓加熱器的疏水量:;8)低壓加熱器的計算:;低壓加熱器的疏水量:;八級加熱器抽汽量結果匯總見表4.3表4.3八級加熱器抽汽量加熱器序號/高壓加熱器=0.070885高壓加熱器=0.086032高壓加熱器=0.046528除氧器0.066679低壓加熱器=0.000365低壓加熱器=0.04698445低壓加熱器=0.03193685低壓加熱器=0.036946754.3計算功率1)凝汽器流量計算:由汽輪機物質平衡計算=----;由汽輪機物質平衡計算=;2)計算由汽輪機組的功率方程求=;由于=;將式中的數據列于表4.4和表4.5中,代入可得=1050861.13(t/h)表4.4D、h數據數值1051883.213196.5=0.85443464898963.215508.5=0.9851034187.361240.4=1051321.23608.9=0.07088574415.06443240.6=0.08603288411.93523109.3=0.04652846085.12213411.60.06667968165.08673188.7=0.00036537894.86133096.4=0.0469844545432.65422912.8=0.0319368533435.13202702.6=0.0369467537453.46592586.6表4.5流量和功率計算結果項目結果凝汽器流量=0.58789594(kg/h)凝汽器流量=0.58789594(kJ/h)汽輪機功率=1221.46550(kJ/h)汽輪機功率1269794749kJ/h4.4熱經濟性指標計算1)正平衡計算;;;;2)反平衡計算(其中=136.3kJ/kg)=;;計算結果見表4.6表4.6熱經濟性指標計算結果項目數值汽輪機熱耗2745685894kJ/h汽輪機熱耗率7935.481297kJ/(kW/h)汽輪機的絕對電效率0.454602387汽輪機的絕對內效率(正平衡)0.464257873汽輪機的絕對內效率(反平衡)0.4579831353)全廠熱經濟性指標計算全廠熱效率:;全廠熱耗率:;發電標準煤耗率:;5.計算結果匯總計算結果見表5.1表5.1計算結果匯總計算結果數值汽輪機組的絕對內效率(正平衡)0.464257873汽輪機組的絕對內效率(反平衡)0.457983135汽輪機組的熱耗率7935.481297kJ/(kW/h)全廠熱效率0.414105359發電標準煤耗率0.2954678906.課程設計小結通過本次的課程設計,在本次發電廠熱力系統課程設計中,我應用所學的知識進行了計算,雖然計算過程有些復雜,計算途中也遇到一些問題但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之間的討論下認真圓滿的完成了本次設計,感覺自己收獲很大。所以我覺得今后應多參加這樣活動,提高自己的能力。通過本次課程設計不僅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還培養了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查閱圖書的能力,鍛煉了我們使用電腦軟件的技巧。為我們以后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7.參考文獻【1】孫為民、楊巧云.電廠汽輪機.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2】葉江明.電廠鍋爐原理及設備.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3】鄭體寬編.熱力發電廠.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4】朱新華,江運漢,張延峰編.電廠汽輪機.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1【5】山西省電力工業局編.汽輪機設備運行技術.北京:水利電力出版,1985【6】裘烈鈞主編.大型汽輪機運行.北京:水利電力出版,1994基于C8051F單片機直流電動機反饋控制系統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嵌入式Web服務器的研究MOTOROLA單片機MC68HC(8)05PV8/A內嵌EEPROM的工藝和制程方法及對良率的影響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電阻釬焊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單片機的通用控制模塊的研究基于單片機實現的供暖系統最佳啟停自校正(STR)調節器單片機控制的二級倒立擺系統的研究基于增強型51系列單片機的TCP/IP協議棧的實現基于單片機的蓄電池自動監測系統基于32位嵌入式單片機系統的圖像采集與處理技術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作物營養診斷專家系統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交流伺服電機運動控制系統研究與開發基于單片機的泵管內壁硬度測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自動找平控制系統研究基于C8051F040單片機的嵌入式系統開發基于單片機的液壓動力系統狀態監測儀開發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單片機實現一種基于單片機的軸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雙單片機沖床數控系統的研究基于CYGNAL單片機的在線間歇式濁度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噴油泵試驗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軟起動器的研究和設計基于單片機控制的高速快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短循環走絲方式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機電產品控制系統開發基于PIC單片機的智能手機充電器基于單片機的實時內核設計及其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的遠程抄表系統的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煙氣二氧化硫濃度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譜儀的單片機系統單片機系統軟件構件開發的技術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液體點滴速度自動檢測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系統的多功能溫度測量儀的研制基于PIC單片機的電能采集終端的設計和應用基于單片機的光纖光柵解調儀的研制氣壓式線性摩擦焊機單片機控制系統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數字磁通門傳感器基于單片機的旋轉變壓器-數字轉換器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光纖Bragg光柵解調系統的研究單片機控制的便攜式多功能乳腺治療儀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單片機的多生理信號檢測儀基于單片機的電機運動控制系統設計Pico專用單片機核的可測性設計研究基于MCS-51單片機的熱量計基于雙單片機的智能遙測微型氣象站MCS-51單片機構建機器人的實踐研究基于單片機的輪軌力檢測基于單片機的GPS定位儀的研究與實現基于單片機的電液伺服控制系統用于單片機系統的MMC卡文件系統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時控和計數系統性能優化的研究基于單片機和CPLD的粗光柵位移測量系統研究單片機控制的后備式方波UPS提升高職學生單片機應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單片機控制的自動低頻減載裝置研究基于單片機控制的水下焊接電源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多通道數據采集系統基于uPSD3234單片機的氚表面污染測量儀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紅外測油儀的研究96系列單片機仿真器研究與設計基于單片機的單晶金剛石刀具刃磨設備的數控改造基于單片機的溫度智能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基于MSP430單片機的電梯門機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單片機的氣體測漏儀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單片機的CAN/USB協議轉換器基于單片機和DSP的變壓器油色譜在線監測技術研究基于單片機的膛壁溫度報警系統設計基于AVR單片機的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的設計基于單片機船舶電力推進電機監測系統基于單片機網絡的振動信號的采集系統基于單片機的大容量數據存儲技術的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的疊圖機研究與教學方法實踐基于單片機嵌入式Web服務器技術的研究及實現基于AT89S52單片機的通用數據采集系統基于單片機的多道脈沖幅度分析儀研究機器人旋轉電弧傳感角焊縫跟蹤單片機控制系統基于單片機的控制系統在PLC虛擬教學實驗中的應用研究基于單片機系統的網絡通信研究與應用基于PIC16F877單片機的莫爾斯碼自動譯碼系統設計與研究基于單片機的模糊控制器在工業電阻爐上的應用研究基于雙單片機沖床數控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基于Cygnal單片機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單片機的一體化智能差示掃描量熱儀系統研究基于TCP/IP協議的單片機與Internet互聯的研究與實現變頻調速液壓電梯單片機控制器的研究基于單片機γ-免疫計數器自動換樣功能的研究與實現基于單片機的倒立擺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單片機嵌入式以太網防盜報警系統基于51單片機的嵌入式Internet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單片機監測系統在擠壓機上的應用MSP430單片機在智能水表系統上的研究與應用基于單片機的嵌入式系統中TCP/IP協議棧的實現與應用單片機在高樓恒壓供水系統中的應用基于ATmega16單片機的流量控制器的開發基于MSP430單片機的遠程抄表系統及智能網絡水表的設計基于MSP430單片機具有數據存儲與回放功能的嵌入式電子血壓計的設計基于單片機的氨分解率檢測系統的研究與開發鍋爐的單片機控制系統基于單片機控制的電磁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