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o"點擊文章標題可訪問原文章鏈接"2020高考一輪復習:實用類文本閱讀·傳記閱讀專練一、(2016·全國卷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吳文俊的數學世界吳文俊小學時成績平平,也沒有顯示出獨特的數學才華,初中時數學甚至得過零分,高中時最喜歡的是物理而非數學,但他從小就對讀書有濃厚興趣,初中時國文成績一直不錯,盡管高三時物理得了滿分,但教物理的趙貽經老師卻看出了他的數學潛力,力薦他入數學系。正始中學決定,吳文俊必須報考數學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塊大洋的獎學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獨子離開上海,吳文俊就進入了上海交大數學系。所謂“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吳文俊向來是以興趣為先導來讀書的,因為他對物理有興趣,甚至一度想要轉系。是大三時教數學的武崇林老師幫助他擺脫了專業上的困惑,使他認識到數學的巨大魅力。1940年,吳文俊從交大畢業,先后在育英中學、培真中學擔任數學教員,直到1946年見到了影響他一生的恩師陳省身,他才由一個普通的中學數學老師成為數學研究所的專業研究員。對于吳文俊的數學研究,他的學生高小山總結說:“吳先生做拓撲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問題,為代數拓撲學的興起做出了影響深遠的貢獻。他從事機器定理證明也是這樣,極其敏銳地看出了信息時代數學的發展趨勢,他的研究受到中國古代數學的啟發,汲取了中國傳統數學的養分。使用吳先生的方法,幾乎所有數學定理的證明,都可以由計算機來完成,從而讓人類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觀的層面上去思考問題。”對吳文俊來說,雖然最初選擇數學是被動的,但綜觀其一生,數學已逐漸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從事數學研究,吳文俊特別強調數學思維。他說:“要創新,就要獨立思考,就不能總是跟著人家亦步亦趨,當然開始的時候參考借鑒也是必要的。牛頓就說過,他之所以獲得成功,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遠,所以不能忽略學習,可是除了學習之外,還要能夠獨立思考,這是創新的必要條件。現在擺在中國面前的是,數學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創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華民族才可以得到復興。”吳文俊自己的經歷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數學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別是他運用機械化思想來考察數學,發現了數學的不同側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這全面得益于他的獨辟蹊徑。對我國的數學基礎教育,吳文俊也頗有心得。我國中學生多次在國際奧數競賽中獲獎,被當作我國數學教育成功的證明,但吳文俊更贊同丘成桐的觀點:“奧數應該是一種建立在興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層次學習,中國的奧數學習過分關注海量題目,直接與考試、競賽掛鉤,對系統學習數學不利。作為基礎學科,應著重引導學習的興趣,不應當過分追求功利。”吳文俊同樣清醒認識到:“競賽獲獎固然可貴,但也不能看得過重,因為它不能代表學生對數學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訓練數學思維。”他認為,數學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數學的思維方式。有人曾揶揄數學家迂腐,吳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興趣廣泛,內心充滿童趣。他說:“我是個想怎樣就怎樣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會安安靜靜地工作,從不多想。”他喜歡看電影、讀歷史小說,也喜歡看圍棋比賽。老伴說他“貪玩”,他卻說:“讀歷史書籍、看歷史影片,幫助了我的學術研究;看圍棋比賽,更培養了我的全局觀念和戰略眼光。”吳文俊37歲時就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四十多年后,他再次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如此長的學術生命,在數學界是非常罕見的。當記者提出疑問時,吳文俊反問道:“我為什么不能保持這么長的學術生命?”在他看來,學術生命是能夠終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應該自我反省。他特別強調研究數學要下扎實的功夫。他說:“外國許多數學家,盡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認同他們靠所謂巧思妙想研究數學的方法。應該根據客觀實際具體分析,一切以事實為主。這是我主要的想法。”(摘編自柯琳娟《吳文俊傳》)[相關鏈接]①1974年,吳文俊轉向中國數學史研究,從中得到啟發,開創了具有中國傳統數學特點的數學機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吳方法”,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古代數學基于“計算”的傳統,與通常基于邏輯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實現了高效的幾何定理自動證明。國際機器證明研究領域的權威人物S.穆爾說:“在吳文俊之前,機械化的幾何定理證明處于黑暗時期,而吳的工作給整個領域帶來光明。”(黃婷、邱德勝《數學大師:華羅庚、陳省身、吳文俊》)②一般說來,吳教授的工作,都是獨辟蹊徑,不襲前人,富有創造性的。(陳省身為吳文俊頒發杰出科學家獎時的評語)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BE)A.在上海交大讀書期間,吳文俊因為對數學不感興趣,曾一度想轉到物理系,后來遇見一位高明的數學老師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轉系念頭。B.吳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時代數學的發展趨勢,受到中國古代數學的啟發,提出了用計算機實現數學定理證明的方法,做出了影響深遠的貢獻。C.吳文俊能夠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數學研究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期待著未來的中國數學家開拓創新,取得巨大成就,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D.外國不少數學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數學,盡管名氣很大,吳文俊卻并不認同他們的研究成果,而是堅持用自己以客觀為主的方法研究數學。E.吳文俊在拓撲學、機器定理證明、數學機械化等領域都取得了很多獨創性成果,獲得了國際數學界同行的高度認可與評價。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本信息的概括和辨析能力。這類題一般是對文章內容、手法、風格的綜合考核的題目,文章內容有文章細節和人物性格概括,細節可參考論述類問題答題,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準確性。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到原文中找到相關句,然后細加揣摩其內涵。A項原文“因為他對物理有興趣,甚至一度想要轉系”,并沒有說他“因為對數學不感興趣”。C項主觀拔高人物形象。D項不是“不認同他們的研究成果”,而是不認同他們的研究方法。2.吳文俊的數學研究為什么能夠取得創造性成果?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題干問的是“吳文俊的數學研究為什么能夠取得創造性成果”。這是考查篩選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找出如下關鍵句加以概括即可。“要創新,就要獨立思考”“吳先生做拓撲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問題”“興趣廣泛,內心充滿童趣”“獨辟蹊徑,不襲前人,富有創造性”“他特別強調研究數學要下扎實的功夫”。答案①不蹈襲前人,不盲從權威,能夠獨辟蹊徑;②具有扎實功底、全局觀念和戰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③學術視野廣闊,注重人文修養。(每點2分。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3.對我國的數學基礎教育,吳文俊有哪些心得?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題干問的是“對我國的數學基礎教育,吳文俊有哪些心得”。首先應找到答題的區域,“我國的數學基礎教育”,這是答題區域的提示,文章倒數第三段的開頭說“對我國的數學基礎教育,吳文俊也頗有心得”,這說明答案就在這一段。答案①基礎教育應著重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探究的興趣;②數學教育要有利于系統學習和深入理解數學,而不是海量題目訓練和追求競賽獲獎;③現行奧數教學方法太功利,且無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訓練數學思維。(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4.作為一位杰出的數學家,吳文俊對物理學、文學藝術等也有廣泛的興趣。請結合材料,就興趣廣泛與專業研究的關系進行分析。(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的能力。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探究時,要到文中找到吳文俊興趣廣泛的事例,然后分析這些廣泛的興趣與專業研究之間的關系。答案①吳文俊廣泛的閱讀面,為日后的專業研究奠定了基礎,也有助于科學與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與數學本來就關系密切,吳文俊對物理的興趣,為他的數學研究提供了便利條件;③吳文俊興趣廣泛,視野開闊,使他的思維活躍,能夠融會貫通,富有創造性;④吳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開闊,能夠保持罕見長久的學術生命。(每點2分)二、(2015·全國卷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25分)朱東潤自傳1896年我出生在江蘇泰興一個失業店員的家庭,早年生活艱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著一定的波折。21歲我到梧州擔任廣西第二中學的外語教師,23歲調任南通師范學校教師。1929年4月間,我到武漢大學擔任外語講師,從此我就成為大學教師。那時武漢大學的文學院長是聞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師實在太復雜,總想來一些變動。用近年的說法,這叫作摻沙子。我的命運是作為沙子而到中文系開課的。大約是1939年吧,一所內遷的大學的中文系在學年開始,出現了傳記研究這一個課,其下注明本年開韓柳文。傳記文學也好,韓柳文學也不妨,但是怎么會在傳記研究這個總題下面開韓柳文呢?在當時的大學里,出現的怪事不少,可是這一項多少和我的興趣有關,這就決定了我對于傳記文學獻身的意圖。《四庫全書總目》有傳記類,指出《晏子春秋》為傳之祖,《孔子三朝記》為記之祖,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現在用不上了。有人說《史記》《漢書》為傳記之祖,這個也用不上。《史》《漢》有互見法,對于一個人的評價,常常需要通讀全書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傳記文學里,一個傳主只有一本書,必須在這本書里把對他的評價全部交代。是不是古人所作的傳、行狀、神道碑這一類的作品對于近代傳記文學的寫作有什么幫助呢?也不盡然。古代文人的這類作品,主要是對于死者的歌頌,對于近代傳記文學是沒有什么用處的,這些作品根本不是傳記文學。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還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這便是所謂別傳。別傳的名稱,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稱而是后人認為有別于正史,因此稱為“別傳”。有些簡單一些,也可稱為傳敘。這類作品寫得都很生動,沒有那些阿諛奉承之辭,而且是信筆直書,對于傳主的錯誤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陳。是不是可以從國外吸收傳記文學的寫作方法呢?當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沒有一個抉擇。羅馬時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時代和我們相去太遠,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著重的是相互比較而很少對于傳主的刻畫,因此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細致的分析。英國的《約翰遜博士傳》是傳記文學中的不朽名作,英國人把它推重到極高的地位。這部書的細致是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地位,但是的確也難免有些瑣碎。而且由于約翰遜并不處于當時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國的一般人物,所以這部作品不是我們必須模仿的范本。是不是我國已經翻譯過來的《維多利亞女王傳》可以作為范本呢?應當說是可以,由于作者著墨無多,處處顯得“頰上三毫”的風神。可是中國文人相傳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樣的道路,所以無論近代人怎么推崇這部作品,總還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國內外的作品讀過一些,也讀過法國評論家莫洛亞的傳記文學理論,是不是對于傳記文學就算有些認識呢?不算,在自己沒有動手創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認識。這時是1940年左右,中國正在艱苦抗戰,我只身獨處,住在四川樂山的郊區,每周得進城到學校上課,生活也很艱苦。家鄉已經陷落了,妻室兒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線上掙扎。我決心把研讀的各種傳記作為范本,自己也寫出一本來。我寫誰呢?我考慮了好久,最后決定寫明代的張居正。第一,因為他能把一個充滿內憂外患的國家拯救出來,為垂亡的明王朝延長了七十年的壽命。第二,因為他不顧個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罵,終于完成歷史賦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沒有缺點的,但是無論他有多大的缺點,他是唯一能夠拯救那個時代的人物。(有刪改)[相關鏈接]①自傳和傳人,本是性質類似的著述,除了因為作者立場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區別以外,原來沒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在西洋文學里,常會發生分類的麻煩。我們則傳敘二字連用指明同類的文學。同時因為古代的用法,傳人曰傳,自敘曰敘,這種分別的觀念,是一種原有的觀念,所以傳敘文學,包括敘、傳在內,絲毫不感覺牽強。(朱東潤《關于傳敘文學的幾個名詞》)②朱先生確是有儒家風度的學者,一身正氣,因此他所選擇的傳主對象,差不多都是關心國計民生的有為之士。他強調關切現實,拯救危亡,尊崇氣節與品格。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傾注——讀朱東潤先生史傳文學隨想》)5.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DB)A.當年有所大學的中文系開傳記研究課,課程內容卻是韓愈、柳宗元的古文,朱東潤就是因為這件事決心獻身傳記文學的研究。B.“我的命運是作為沙子而到中文系開課的”,這樣的表述與其說寫出了自己過去的經歷,不如說反映了朱東潤寫自傳時的心態。C.朱東潤雖然認可國外的傳記文學,但卻擔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絕把近代人推崇的《維多利亞女王傳》作為寫作范本。D.出于自己的現實關懷來選擇傳主,是朱東潤傳記文學創作的一貫原則。有學者總體上對此表示理解,但在態度上略有保留。E.朱東潤雖然認為“傳敘文學”的說法更加科學,但為了避免常會發生的分類麻煩,還是在自傳中采用了“傳記文學”的說法。解析答D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E不給分。回答三項或三項以上,不給分。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本題,首先將各選項所涉及的內容從原文中找出來進行分析、概括,然后將結論與選項進行比照,從而確定選項的正誤。A項,“朱東潤就是因為這件事決心獻身傳記文學的研究”與原文不符,原文是“可是這一項多少和我的興趣有關,這就決定了我對于傳記文學獻身的意圖”,由此可見作者獻身傳記文學是因為興趣,而不是因為開了韓柳文的課。C項錯誤,由文本第九段“是不是我國已經翻譯過來的《維多利亞女王傳》可以作為范本呢?應當說是可以”可知作者不拒絕以《維多利亞女王傳》為范本。E項錯誤,根據相關鏈接①可知,本項中“為了避免常會發生的分類麻煩,還是在自傳中采用了‘傳記文學’的說法”無中生有。6.朱東潤的傳記文學觀是如何形成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要求通讀全文,尋找有效信息。從全文看,表現“朱東潤的傳記文學觀形成”主要集中在4~11段,把這幾段文字進行分析,可總結出學習的兩種途徑,分別是閱讀傳記文學和進行創作實踐;而學習內容又強調了廣度和深度。將這些信息進行概括就可得到正確答案。答案①廣泛閱讀古今中外的傳記作品,如《史記》《漢書》《約翰遜博士傳》《維多利亞女王傳》等,并比較它們的異同;②深入研究傳記文學理論,辨析不同概念,如閱讀莫洛亞的傳記文學理論,分辨史傳、別傳、自傳、傳敘文學等;③進行傳記文學寫作實踐,如給張居正寫傳。(每答出一點給2分)7.作為帶有學術性質的自傳,本文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回答。(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本的文體特征的把握和語言鑒賞的能力。本題主要針對文體基本特征提問,就要考慮自傳區別于其他文體的特征,還要注意關鍵詞“帶有學術性質的”,這就要重點突出文章的特別之處——內容的側重。敘述時,除了闡述傳記文學觀,也介紹了自己的生平和當時的社會狀況,另外語言手法特色也是回答的方向之一。答案①偏重學術經歷,主要寫自己的傳記文學觀及其形成過程;②寫生平與寫學術二者交融,呈現學術背后的家國情懷;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語,就像和老朋友閑談一樣。(每答出一點給2分)8.朱東潤認為傳記文學作品應如何刻畫和評價傳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結合材料說明理由。(8分)解析本題考查分析傳主觀點態度的能力。第一問:首先要明確朱東潤的傳記文學觀:要在書中把對傳主的評價全都交代;應該信筆直書,對于傳主的錯誤和缺陷都全部奉陳;刻畫傳主要生動,進行入情入理地細致分析,但是不要太過瑣碎。第二問:表明態度,對于他的觀點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最后要結合文本內容談態度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第一問:①應該入情入理地細致刻畫傳主的個性。如果只重比較,就看不清傳主的個性,而要是像《維多利亞女王傳》那樣就不夠細致,像《約翰遜博士傳》那樣細致則難免瑣碎。②應該信筆直書,全面評價傳主的優缺點。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樣只是歌頌死者,就不是傳記文學。第二問:觀點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細致刻畫傳主的個性,才能給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讀性;②人無完人,只有全面評價傳主的優缺點,才能給讀者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觀點二:不同意。①細致刻畫個性需要史料支撐,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強調這一點,就會導致不夠客觀,顯得矯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評價傳主的優缺點,不能有效凸顯傳主的個性。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在“散步”中體驗美宗白華與朱光潛、蔡儀、李澤厚、高爾泰并稱中國當代“五大美學家”,但宗白華是從研究哲學、文學藝術尤其是詩學而轉到美學研究中來的。他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心的萌動在童年時期就已有之。宗白華自認為他后來寫詩同年幼時的性情特點有一定的關系。少年時的宗白華耽于幻想,對于山水風景的酷愛為一般人所不及。1914年年初,宗白華在浙江上虞姨父家度寒假。浙東的山水秀麗清奇,如夢似煙,湖光山色的美讓他心中的詩情猶如泉涌。但他開始詩歌創作是移居上海之后,當時他住在外祖父家中,外祖父是一位詩人,每天早晨在家中小花園里高聲吟唱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等唐人的絕句,宗白華深受感染,他說:“我愛寫小詩、短詩,可以說是承受唐人絕句的影響。”宗白華的美學理論和思想集中在他的《美學散步》一書里,以這部經典著作為標志,宗白華成為我國美學界“散步美學”的代表人物。這是一種不做嚴格的邏輯分析的方法,是一種從總體上把握藝術意象的方法。宗白華認為藝術意象是完整的,不可破壞,這種從總體上把握的方法更符合藝術自身的規律,符合美感把握的內在規律。他徜徉于中國古典藝術優美的意境之中,顯得是那樣自由自在,游刃有余,如同他晚年在繁花似錦的未名湖畔悠然散步一樣。他是從研究中國繪畫藝術品開始自己的“散步”的,20世紀30年代就寫了《徐悲鴻與中國繪畫》《介紹兩本關于中國畫學的書并論中國的繪畫》等美文。如果說這幾篇文章屬于宗白華美學研究的試筆之作,那么《論中西畫法的淵源與基礎》《中西畫法所表現的空間意識》則是他在西方與東方兩種大文化背景下圓融的比較之作,表明他已從研究中西繪畫技藝的差異上升到研究中西文化哲學的差異,并開始輻射到中國書法、建筑、園林等藝術領域。到40年代,宗白華發表了《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標志著他的美學理論日趨成熟。這種“散步”方法決定了宗白華的美學研究不是從抽象的理論出發,而是從大量具體的、感性的文學藝術品出發。因為,自然和藝術品本身是多樣的、獨特的,要以自然和藝術品為研究的中心,就需要認真地一一體驗其真美所在。宗白華“散步”式體驗的研究方法在中國美學研究中獨樹一幟。這種“散步式”研究方法與那些重邏輯統一的美學研究方法明顯不同,使得宗白華的美學研究與各種各樣以邏輯為基點建構美學體系的美學流派形成了對峙的局面。建國以后,中國的美學研究形成了以蔡儀為代表的客觀派,以高爾泰為代表的主觀派,以朱光潛為代表的主客統一派;后來又形成了以李澤厚、蔣孔陽為代表的實踐派,以周來祥為代表的和諧美學派。這些成熟于當代的各種美學流派雖觀點各異,但都是以邏輯統一去建構美學體系。他們與宗白華的以生命美學為內蘊的“散步派美學”相互爭鳴。宗白華從感性的視角去觀照中國藝術精神,與他深厚的精神底蘊有關。青年時代的宗白華醉心于德國古典哲學,康德哲學的時空觀、叔本華對現象世界本體的思考,構成了宗白華意境學說的理論和思維基礎。同時,宗白華把老莊思想以及禪宗學說等結合起來,從具體的藝術品出發,運用精密的思辨,拓開了中國藝術中的時空境界,闡發了關于中國藝術意境的絕妙思想。(摘編自鄒士方《宗白華傳略》、李劍清《被遺忘的宗白華》等)[相關鏈接]①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看重邏輯統一性的人會輕視它、討厭它,但是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里士多德的學派卻喚作散步學派,可見散步和邏輯并不是絕不相容的。(宗白華《美學散步》)②與西歐古代以來的美學相較而言,中國古代美學是零散的,不夠體系化,也不夠哲學化,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美學就沒有自己的特色,而是意味著憑借某種特殊方式的介入才能將其挖掘出來而不至于隔靴撓癢,這種特殊方式其實正是一種召喚:生命的靈光。宗白華的“美學散步”也許正是這種“生命對學術的感應”。(鄒其昌《散步者的靈光》)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A)A.宗白華的美學研究之路與其他美學家有不同之處,他最初研究的是哲學和文學藝術,在此基礎上轉而從事美學研究。B.早年的成長經歷和性情特點是宗白華走上詩歌創作之路的決定因素,而他的詩歌多為短詩,則是受到了唐人絕句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快遞運輸合同協議書格式范本
- 排球場地租賃合同書
- 建筑工地安全合同協議書
- 版事業單位租車合同樣本
- 信用卡額度提升合同
- 版事業單位合同聘用辦法
- 倉儲貨架租賃合同范本
- 蔬菜大棚發展新趨勢:合同農業展望
- 2025短期安保臨時雇傭合同
- 2025芒果水果批發合同
- DB34-T 4105-2022 毛竹“一竹三筍”經營模式技術規程
- 《夏洛特煩惱》完整版劇本(上)
- 室顫的搶救與護理課件
- 紅樓夢講書演講稿(18篇)
- 經典500家庭經典雜文
- 零工派工單(可用)
- 中國宮腔鏡診斷與手術臨床實踐指南(2023年)
- 中越收入核算比較研究
-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畢業設計
- 大學英語四級翻譯課件
- 【南通藍海半導體公司成本管理問題及解決策略】70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