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o"點擊文章標題可訪問原文章鏈接"2020高考一輪復習:文化常識專練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太祖作為帝王廟號使用,多為創基立業者,常見于開國皇帝,也有為其先人追授者。此為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的廟號。B.襲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繼承人(世子)承襲原有爵位,對于世子以外的繼承人一般要減等襲爵。具體制度因朝代而異。C.刺史為古代官名,“刺”是檢核問事之意。原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成為地方官職名稱,相當于后代的縣令。D.車駕本指帝王所乘的車,亦用為帝王的代稱。文中即是后一種含意。《漢書·高帝紀》“車駕西都長安”中亦是如此。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兵家”指軍事學著作,它本來指中國先秦與漢初研究軍事理論、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有時也是對軍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稱。B.“再遷”指再次提升官職,“遷”古代稱平調官職,“右遷”就是降低官職,“左遷”就是提升官職,漢代貴左賤右的習慣已被后代沿用。C.“留守”是官職名稱,隋唐皇帝出巡或親征時指定親王或大臣為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也常設留守,由地方行政長官兼任。D.“關東”指函谷關以東地區,中國古代傳統意義上的“關東”由秦漢時期開始,與自明朝開始稱山海關以東的“關東”不同。3.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黜陟”中的“黜”指降職或罷免,“陟”指晉升、進用,詞語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B.“射禮”,古代重武習射,常舉行射禮。射禮有大射、賓射、燕射、鄉射四種。C.“舊典”,“典”有可以作為標準的書籍、標準或法則等意思,“舊典”在文中指舊時的典籍,即四書五經等。D.“留守”,古時皇帝出巡或親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擔當這種職責的就稱為“留守”。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朔是指每月的初一,望一般是指每月十五。類似還有“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是指每月三十號。B.“宣德”“正統”都是帝王的年號,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始于漢武帝劉徹。后世也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帝、康熙帝等。C.侍郎,中國古代官名。明朝在中央設置吏、戶、禮、工、刑、兵六部,每部設一個尚書,兩個侍郎,尚書是正職,侍郎是副職,地位次于尚書。D.詣闕,即“赴朝堂”或“赴京都”。闕是指一種表示威儀和等級名分的建筑,按其所屬建筑性質,可分為城闕、宮闕、墓闕、祠廟闕等。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明代及以后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B.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C.東林書院,創建于北宋,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為宋朝四大書院之一。復興于明代。D.鄉試,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又稱“秋闈”。中試稱為“舉人”,顧憲成鄉試第一,稱“解元”。吉林省普通高中2017屆高三下學期第四次調研考試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匈奴、月氏、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烏孫等古代國家政權,都是張騫出使西域過程中所到、所聞之處,處于古代絲綢之路上。B.堂邑氏奴甘父:堂邑為姓氏,甘父為名,奴,是其做家奴的身份。后文提到被封為“奉使君”的堂邑父,就是指他。C.漢節:漢代朝廷派出使臣或傳達皇帝命令時,憑節為信,中央設有專門掌管符工的官員,名叫“符節令”。蘇武就曾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漢文帝也曾派遣魏尚持節去云中赦免馮唐之罪。D.大行:古代接待賓客的官吏,相當于現在的外交官員,西漢張騫二度出使西域后被漢武帝封為大行。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監察御史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雖然官位并不高,但是權限很廣。B.《易》指《易經》,它是“六經”之一,向來專門用作卜筮,對事態的發展走向以及結果進行預測。C.馬政指政府對官用馬匹的牧養﹑使用和采購等的管理制度。馬政為國家重務,也是百姓的重要義務。D.五品是封建社會中的一個官品。官分九品,每品有正、從兩級之分,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三司,源于三公。宋代實行二府三司制,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權。三司掌管度支、戶部、鹽鐵。B.太祖,廟號稱謂。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稱號,常用“祖”與“宗”區分。開國皇帝一般稱“祖”,后繼皇帝稱“宗”。C.權,暫時代理官職的意思。在我國古代暫代官職的詞語有“署”、“假”、“攝”、“領”、“行”等。D.節度,節制約束、調度指揮之意,掌握古代地方軍政大權。唐朝初期在邊境設置,宋代初期解除兵權,成為一種象征榮譽的虛職。9.下列對文中加點閼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服除,服喪期滿。我國古代的服喪制度有一定的規格和時間等規定,又分為五服,B.便糴是宋朝政府購買糧草等戰略物資時的一種商業性活動,其特點是相對方便。C.“英宗”屬謚號,不僅對皇帝一生的作為給予了評價,而且表明這不是開國皇帝。D.致仕,即把祿位還給國君辭去官職的意思,古人還常用致亊、致政、休致等詞。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路”,宋金元時代行政區劃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設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監察區,后轉化為行政區。B.“世子”,在先秦時代是君位繼承人的封號,漢朝以后用以稱郡王的繼承人,以區別皇位的繼承人太子,還指藩屬國的王位繼承人。C.“闕”,本意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輔三秦”中的“城闕”即指帝都長安,“詣闕”,指奔赴朝廷、皇宮、或都城。D.“丁內艱”,意為遭逢父母喪事。古代封建社會官員父母去世,官員必須停職,回家守制,又稱“丁憂”,是傳統的道德禮制。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糧道”,指軍隊運送軍糧等補給的通路,在古代戰爭中,凡屬高明的將帥,都十分重視糧食供應對取得作戰勝利的重要作用問題。B.“迤西”,明清時稱云南西部地區,大致包括現在大理、麗江、永昌等地?!暗馈痹谇爻_始出現,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使用于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C.“花翎”,清官員、貴族冠飾。清制,武職五品以上,文職巡撫兼提督銜及派往西北兩路大臣,以孔雀翎為冠飾,綴于冠后,稱花翎,除因軍功賞戴者外,離職即摘除。D.“服闋”,守喪期滿除去喪服。在古代,有嚴格的服喪制度,喪服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從重到輕,依次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此之謂“五服”。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可以稱為“有司”。B.拜:文中指授予官職。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職的詞語有“辟”“除”“征”等。C.戶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戶口、稅收、科舉等,長官為戶部尚書。D.謚號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據其生平事跡評定的稱號,如武帝、恭敏。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楮幣,也稱楮券,指宋﹑金﹑元時發行的"會子""寶券"等紙幣。因其多用楮皮紙制成,故名。后亦泛指一般的紙幣。B.工部為中國古代官署名,由隋文帝設立,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全國土地、賦稅、水利等政令,與吏、戶、禮、兵、刑并稱六部。C.《易》為《易經》的簡稱,又稱為《周易》,是一本關于“卜筮”的書。與儒家典籍《詩經》《尚書》《禮記》《春秋》合稱“五經”。D.給事中,秦置,漢魏相沿。為將軍、列侯、九卿等的加官,加此號能侍奉在皇帝左右。因給事殿中,備顧問應對,討論政事,故名。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國本,古代特指確定皇位繼承人,建立太子為國本。“國本”也指國家藏本。例如韓愈《畫記》中“余少時,常有志乎茲事,得國本,絕人事而摸得之”。B.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于總督,別稱“撫院”“撫臺”“撫軍”。如《五人墓碑記》:“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睋釁牵磽螀堑氐难矒?。C.閭閻,閭泛指門戶;人家。閻指里巷的門。閭閻,原指古代里巷內外的門,后泛指平民百姓,也指房屋建筑。例如王勃《滕王閣序》中“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D.公卿,“三公九卿”的簡稱,夏朝始設,周代沿襲。“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時高級長官或爵位的稱謂?!叭奔词亲钭鹳F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之“三公”指少師、少傅、少保,也有說為司馬、司空、司徒。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唐初開始出現參知政事職銜,宋代曾成為常設官職,職權、禮遇相當于宰相。B.宋代,全國劃分為若干個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與現在的河南省相當。C.經筵指漢唐以來帝王為研習經史而專門設立的御前講席,宋代開始稱經筵。D.《公羊傳》是我國古代闡釋《春秋》的著作,相傳為戰國時齊人公羊高所著。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崩,本義是山倒塌,古時認為帝王或太后逝世,就好像山倒塌了一樣,因此,常用此來指稱古代帝王或太后逝世。B.炮烙是古代酷刑,用炭火燒熱銅柱,令人爬行柱上,即墜炭上燒死。也指用燒紅的鐵燒燙犯人的刑具。C.宿衛是指古時候在宮禁中住宿,值班守夜、擔任警衛,有時也可專指皇帝的警衛人員,現在一般指保衛、守護。D.社稷是太陽神和谷神的總稱,古時君主為求天下太平、風調雨順而每年都要進行祭祀,后便用“社稷”來代稱國家。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科舉時代稱會試考取后經過殿試的人為進士。B.改元指君主、王朝改換年號,每一個年號開始的一年稱“元年”。C.封事在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時大臣上書奏事,為防止泄露,用皂囊封城。D.《易》即《周易》,是儒家經典之一,相傳為孔子所作,包括《經》和《傳》兩部分。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人名字的名和字有區別,名主要用于自稱,字有尊重之意,文中的“以字行”是指稱呼某人時,以字代名。B.古人對“死”的諱稱很多,因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因此天子死叫“崩”諸侯王死叫“薨”,士大夫死叫“卒”。C.“對策”,又叫“策試”,明代科舉考試中采用的一種考試形式,應考的人在會試中對答皇帝有關政治經濟的策問。D.“文穆”是謚號,表達了朝廷對胡廣一生作為的肯定,而“少師”是一種官職,這是朝廷在胡廣死后對其的追贈。答案1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丁母艱,遭逢母親喪事。古代在職的官員,如父母去世,一般要辭官回家,為父母守孝。B.敕,可以指皇帝的命令或詔書。皇帝下達制令的形式一般有諭、旨、策、制、詔等。C.榷,文中指稅。榷,也指專賣。古代很早就有專賣制度,主要產品有鹽、茶、酒等。D.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訴訟、軍令、考課等事務,長官是刑部尚書。2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通判”在州府長官下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對州府長官有監察之責。B.“路”是古代中國的行政區劃,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當于明清的省。C.“俄出知杭州”中的“出”,指的是“出任”主管杭州一職。D.“浙右”是地理名詞,即浙西。浙右一稱來自中國傳統文化“東為左,西為右”的觀念。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朝貢”,古時指藩屬國或外國的使臣朝拜君主,敬獻地方物產。B.“中國”,原指處于疆域內的中央地區,后來指中原的廣大地區。C.“報”,指古代臣子用奏章等書面形式向君王陳述對政事的意見。D.“覲”,西周時期指諸侯朝見天子,后指地方大員進京朝見皇帝。2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經”,儒家經典,“六經”為易、詩、書、禮、樂、春秋,《周易》為儒經之首。B.“崩”,也作駕崩,是表示天子或皇太后死亡的一種委婉說法。C.“司馬”,古代官名,主要掌管軍政和軍賦等與戰爭相關的事務。D.“歃血”,古代舉行盟會時,將牛羊等牲畜的鮮血涂在鐘鼓表面,以示信守誓言。2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箴,古代以告誡規勸為主的一種文體,如箴銘,是古代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規戒、褒贊的韻文。B.薨就是死的意思,是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時的專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嬪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C.鄉試是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考生以舉人身份參加,一般在春天舉行,又叫“春闈”或“禮闈”。D.馳傳,指駕傳車急行;傳車,古代驛站專用車。文中因為翁正春曾做過皇祖講官,皇帝“賜敕馳傳”,禮遇有加。2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至正”是元惠宗的廟號。廟號起源于商朝,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高祖、宋太祖。B.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所以稱作“有司”?!坝兴尽辈豢梢杂脕泶赋⒏骷壒賳T,只能理解為主管某部門的官吏。C.“洞瑤”指的就是瑤族?,幾迨侵袊恢Ч爬系拿褡澹枪糯鷸|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國華南地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D.“考課”指國家依照所頒布的法令和行政規則,在一定的年限內,對各級官吏進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現,區別不同等級,予以升降賞罰。2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同一宗族次于至親者,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的“從”即為此意。B.進士,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考試的人,即殿試及第者。C.學士,官名,即翰林學士,執掌起草詔令。唐玄宗時,翰林學士為皇帝心腹,常能升為宰相。D.禁署,指宮中近侍官署。后世常用“禁中頗牧”喻指宮廷侍從官中文才武略兼備,有如廉頗、李牧者。2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進士第一”即狀元。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元、明、清時期,貢士經殿試后,及第者皆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稱為狀元,二甲稱為榜眼,三甲稱為探花。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部,主管全國刑罰、律令及審核刑名;“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六部”即指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刑部和工部。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農歷每月的初一,在莊子的《逍遙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D.“乞骸骨”是自請退職的委婉說法,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回老家安度晚年;與“致仕”有區別,“致仕”是指官員因為年齡原因而退休,把官職交還給皇帝。2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鄉,即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由各縣知縣主持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考后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B.廷議,即廷臣會議,所議之事均為“事關大利害”的政事,多為按部門以商討問題的形式進行,結果上奏皇帝,當意見不一致時,由皇帝作最終裁決。C.關內,文中指山海關以西或嘉峪關以東一帶地區;亦用來泛指關口以內的地方,如函谷關以內。D.閭閻,原指古代里巷內外的門,后用來指房屋建筑,鄉村村落,亦泛指平民百姓,人家,民間。2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通過禮部會試者稱為進士,根據排名,分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B.御史在秦以前僅為負責記錄之史官,自秦漢至清,則專司監察,監督巡查中央及地方官吏。C.漢有黃門令、小黃門、中黃門等官職,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稱宦官為黃門。D.“出”,即京官到地方任職,也稱“外放”、“放外任”,與地方官進朝廷任職的“入”相對。2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侍講學士,中國古代中央政府官職之一,主要配置于內閣或翰林院,轄下有典簿、侍詔等,主要任務為文史修撰、編修與檢討。B.檄文,古代用于征召的政府公告或聲討、揭發罪行等的文書,文中特指聲討敵人或叛逆的文書。C.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獄案件審理。北齊定制,以大理寺為官署名,大理寺少卿為大理寺級別最高的官員。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分言之,社為土神,稷為谷神,舊時亦用為國家的代稱。3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博士指古代學官名,始于戰國時期,秦漢相承。后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B.漕指通過水道運糧,又可指水運他物。水路不通之處輔以陸運,多用車載,故又合稱“轉漕”或“漕輦”。C.仆射指職官名。秦始設置,以善射者掌事,故稱仆射。漢獻帝設置左右仆射,唐宋以左右仆射為宰相之職。D.檄指檄文,是中國古代官方文書的一種形式,常用于書寫比較重要的內容,文中指以檄文安撫、曉諭對方。答案與解析答案1、C【解析】“相當于后代的縣令”錯誤。地位要高于縣令。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于?。ㄊ校╅L兼?。ㄊ校┸?分)區司令員。答案2、B【解析】錯在“遷古代稱平調官職”,“遷”古代稱調動官職,一般指升職,也指降職,文中指升職。答案3、C【解析】“舊典”指舊時的制度、法則。答案4、A【解析】特指農歷的說法,且“晦”,是指農歷每月最后一天答案5、C【解析】C項:宋代四大書院是應天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東林書院是當時著名書院。D項中的中試在古代指科舉考試被錄取或符合規格的意思。答案6、C【解析】“赦免馮唐之罪”錯,赦免“魏尚”;"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兩句:用漢文帝與馮唐故事。據《漢書·馮唐傳》記載:云中太守魏尚治軍有方,“使匈奴遠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時“虜差六級”多報了六顆首級,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馮唐竭力為魏尚辯白,認為文帝“賞太輕,罰太重”,頗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當日便令馮唐持節赦免魏尚,官復原職,并拜馮唐為車騎都尉。節:兵符,古代使節用以取信的憑證。持節: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境內,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區。答案7、B【解析】《易經》不僅是卜筮之書,也是哲學思想之書,文中“開國承家,小人勿用”非為卜筮。答案8、C【解析】領: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創新信息科技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軟件定制開發合同
- 2025委托物流協議合同
- 2025綠化灌溉水電安裝工程合同
- 2025建筑工程設計合同協議書范本版
- 2025工程監理合同范本
- 2025存量房買賣合同范本3
- 蘇州托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表現技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體育(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財經大學《數字影像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探究
-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數學試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DB65-T 4828-2024 和田玉(子料)鑒定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中學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
- DB32-T 4765-2024 化工行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實施指南
- 龜兔賽跑英語故事帶翻譯完整版
- 中學駐校教官管理方案
- Siemens Simcenter:Simcenter聲振耦合分析技術教程.Tex.header
-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17課《紫藤蘿瀑布》名師-特級教師-余映潮公開課課件
- 項目HSE組織機構和職責
- 2024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