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3年山東省中考化學模擬考試卷(附帶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IC-120-16Na-23Mg-24Cl-35.5Ca-40Fe-56Cu-642n-65Ag-108Ba-137一、選擇題1.據《中國環境報》報道,為應對氣候變化,落實《巴黎氣候變化協定》,2017年國家建立了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按國際慣例,這里的“碳”是指A.二氧化碳B.單質碳C.碳元素D.所有含碳化合物【答案】A【解析】2017年國家建立了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選A。2.下列能夠反映物質組成的概念是①溶解度②元素③溶質質量分數④有機物⑤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D.②【答案】B【解析】①溶解度是表示物質溶解性大小的一種尺度,不符合題意;②元素組成物質,能反映物質的組成,符合題意;③溶質質量分數是表示溶液中溶質含量多少的一種尺度,符合題意;④有機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符合題意;⑤溶液由溶質與溶劑組成,能夠反映物質組成,符合題意。故選B。3.石墨烯是一種革命性材料,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和力學特性。下圖為金剛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結構模型圖,圖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石墨烯是一種新型化合物②三種物質分別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相同③金剛石和石墨烯是組成相同但結構不同的兩種物質④石墨烯有超強的導電性和導熱性,說明石墨烯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相似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由結構模型圖看出,石墨烯是一種單質,錯誤;②三種物質都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分別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都是二氧化碳,正確;③金剛石和石墨烯是組成相同但結構不同的兩種物質,正確;④石墨烯有超強的導電性和導熱性,說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質和金屬相似,錯誤。故選B。4.對立統一是物質運動的普遍規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兩種物質的性質或變化,其中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或物理變化的是①氧氣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還原性②水的氣化和氦氣的液化③氯化鈉的溶解和硝酸鉀結晶④鹽酸的酸性和氫氧化鈉的堿性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答案】A【解析】①氧氣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還原性都屬于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②水的氣化和氦氣的液化都是物理變化,符合題意;③氯化鈉的溶解和硝酸鉀結晶都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④鹽酸的酸性和氫氧化鈉的堿性都屬于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故選A。5.描述物質變化的成語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復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燒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澆油;⑦百煉成鋼;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②③④⑤⑥⑦B.④⑤⑥⑦⑨C.①③④⑤⑧⑨D.②④⑥⑦⑨【答案】D【解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①滴水成冰,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③死灰復燃,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③木已成舟,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④火燒赤壁,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⑤沙里淘金,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⑥火上澆油,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⑦百煉成鋼,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⑧花香四溢,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⑨玉石俱焚,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D。點睛: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的依據是看是否有新物質生成。6.在化學變化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原子的種類、元素的種類、分子的種類均不變②原子的數目、分子的數目均不變③原子的質量、元素的質量、物質的總質量均不變④原子核的種類、數量、質量均不變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①原子的種類、元素的種類均不變,分子的種類改變,錯誤;②原子的數目不變,分子的數目不能確定,錯誤;③原子的質量、元素的質量、物質的總質量均不變,正確;④原子核的種類、數量、質量均不變,正確。故選C。7.材料是時代進步的標志。下列關于材料的說法錯誤的是A.塑料屬于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B.玻璃屬于硅酸鹽材料C.制造芯片的硅屬于非金屬材料D.鋁鎂合金屬于復合材料【答案】D【解析】A.塑料屬于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正確;B.玻璃屬于硅酸鹽材料,正確;C.制造芯片的硅屬于非金屬材料,正確;D.鋁鎂合金屬于金屬材料,錯誤。故選D。8.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關于化學、物質、人類活動和環境問題的認識,合理的是A.化學是環境污染的主因,沒有化學,就不會產生環境問題B.有毒的化學物質是環境污染的主因,應禁止使用C.解決環境問題,應從源頭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應先排放后治理D.化工生產是環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產一定會導致環境污染【答案】C【解析】A.化學是產生環境問題的一個方面,錯誤;B.應合理使用有毒的化學物質,錯誤;C.解決環境問題,應從源頭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應先排放后治理,正確;D.化工生產處理得當也不會導致環境污染,錯誤。故選C。9.下列四個圖像分別對應四個變化,其中正確的是A.將水通電一段時間后B.向氫氧化鉀和碳酸鉀的混合溶液中滴加過量稀鹽酸C.向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D.分別向等質量的鐵粉和鋅粉中加入過量的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答案】D【解析】A.將水通電一段時間后,產生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是2:1,錯誤;B.向氫氧化鉀和碳酸鉀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稀鹽酸先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所以開始不產生氣體,當氫氧化鉀完全反應后,再滴加稀鹽酸才產生氣體,錯誤;C.向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堿性減弱,但不會變成酸性,錯誤;D.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相等時間內,產生的氫氣多,等質量的鐵粉和鋅粉與過量的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反應,鐵生成的氫氣多,正確。故選D。點睛:圖像問題主要是結合化學反應分析圖的起點位置、變化趨勢、終點位置是否正確。10.以下是實驗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氣體的裝置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①②③④⑤A.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②B.實驗室收集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③,氣體從導管b進入C.實驗室干燥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④,氣體從導管a進入D.實驗室收集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圖⑤臨時存放【答案】B【解析】A.裝置②是固液常溫反應制取氣體的裝置,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②,正確;B.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氣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裝置③,氣體從導管a進入占據下方空間,空氣則被趕到上方空間而從b排出,錯誤;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與其反應的氣體,裝置④是洗氣裝置,導氣管是長進短出,實驗室干燥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裝置④,氣體從導管a進入,正確;D.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對于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集氣瓶正放,實驗室收集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圖⑤臨時存放,正確。故選B。二、非選擇題部分11.征服原子——揭開原子的神秘面紗偉大的科學家費曼說:“假如只允許把人類的科學史壓縮成一句話,它就會是——一切東西都是由原子構成”。人類在探索物質是由什么構成的歷史長河中,充滿了智慧。(1)1803年,近代化學之父,英國科學家道爾頓(DaltonJ)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道爾頓原子論”:一切物質都由原子構成,原子很小、呈圓球狀、不可再分……但由于受當時實驗條件限制,道爾頓無法用事實證明自己的觀點。1811年,意大利化學家阿伏伽德羅提出:有些物質也是由分子構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1897年,湯姆森通過實驗發現了___________,進一步發展了原子、分子論。湯姆森主要是糾正了“道爾頓原子論”_________中的觀點。1911年,盧瑟福又通過實驗,推測原子是由_________構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現代原子結構理論。(2)道爾頓的原子論,不是事實的歸納,而是思維的產物,體現了直覺和想象在科學創造中的作用。在科學研究中,像湯姆森和盧瑟福這樣.對實驗現象進行解釋的過程叫做____。原子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微粒,為了幫助人們理解原子的結構,這三位科學家都運用了_________來表達他們的理論成果。閱讀下面材料,回答12-15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由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組成。自然環境由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組成(如圖所示),四個圈層經過漫長演化,既相對穩定、動態平衡,又相互作用、不斷變化,各圈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不停循環,這些循環既跟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有關,也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并通過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實現?!敬鸢浮?1).電子(2).原子不可再分(3).原子核和核外電子(4).推理(5).模型【解析】(1)湯姆森通過實驗發現了電子。湯姆森主要是糾正了“道爾頓原子論”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觀點。盧瑟福通過實驗,推測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2)在科學研究中,像湯姆森和盧瑟福這樣對實驗現象進行解釋的過程叫做推理。原子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微粒,為了幫助人們理解原子的結構,這三位科學家都運用了模型來表達他們的理論成果。12.內涵決定身份——物質的組成與分類(l)用化學符號填空:巖石圈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大氣圈中含量最高的物質是_______。水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_。土壤中能促進農作物根系發達的元素是____。(2)按要求填表:物質所屬圈層物質名稱物質的化學式用符號表示構成物質的微粒物質類別生物圈蔗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氣圈氬氣__________________水圈氫氧化鈣__________________巖石圈____________Na+、SiO32-______【答案】(1).Al(2).N2(3).O(4).P(5).C12H22O11(6).C12H22O11(7).有機物(8).Ar(9).Ar(10).單質(11).Ca(OH)2(12).Ca2+、OH-(13).堿(14).硅酸鈉(15).Na2SiO3(16).鹽【解析】(1)巖石圈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Al。大氣圈中含量最高的物質是N2。水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土壤中能促進農作物根系發達的元素是P。(2)蔗糖的化學式是C12H22O11,蔗糖由C12H22O11分子構成,蔗糖屬于有機物。氬氣是稀有氣體,稀有氣體的化學式用元素符號Ar表示,氬氣由氬原子構成,Ar可表示一個氬原子,氬氣屬于單質。氫氧化鈣的化學式是Ca(OH)2,氫氧化鈣由Ca2+、OH-構成,氫氧化鈣屬于堿。Na+、SiO32-構成硅酸鈉,硅酸鈉的化學式是Na2SiO3,硅酸鈉屬于鹽。13.甲烷——小分子,大作為在圖1的四大圈層中,有下列6種物質:①甲烷;②水;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氫氣;⑥氧氣。構成這些物質的分子雖然簡單,但這些物質有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有的是物質循環關鍵物質,有的是人類社會生產活動必需的物質。請回答:(1)在這6種物質中,元素種類共有____種,人類的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有(填化學式,下同)____,植物生長必需的物質有____,元素種類完全相同的物質是____。(2)甲烷是最重要的基礎有機物之一,不僅可做燃料,還能發生如下反應:①在隔絕空氣和1000℃條件下,甲烷分解產生炭黑和氫氣;②在隔絕空氣和1500℃條件下,甲烷分解產生乙炔和氫氣;③在1400℃條件下,適當比例的甲烷和氧氣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④在800℃和催化劑條件下,適當比例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試寫出上述②~④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反應①~④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應①和②中,反應物相同,而生成物不同,從微觀的角度看,是因為反應條件不同導致________。③和④兩個反應的反應物不同,但生成物相同,從物質組成的角度看,其原因是________。在實際生產中,反應③需要按比例控制氧氣不能超量,從物質性質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答案】(1).3(2).H2O、O2(3).CO2、H2O、O2(4).CO、CO2(5).2CH4C2H2+3H2(6).2CH4+O24H2+2CO(7).CH4+CO22H2+2CO(8).③(9).原子的結合方式不同(10).反應物的組成元素相同,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11).在1400℃時,超量的氧氣能與生成物(或氫氣、一氧化碳)反應【解析】(1)甲烷、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氣、氧氣6種物質中,共有碳、氫、氧3種元素。H2O、O2是人類的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植物生長必需的物質有CO2、H2O、O2,元素種類完全相同的物質是CO、CO2。(2)②根據提供的信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4C2H2+3H2。③根據題給信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4+O24H2+2CO④根據題給信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CO22H2+2CO。(3)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所以反應③是置換反應。在反應①和②中,反應物相同,而生成物不同,從微觀的角度看,是因為反應條件不同導致原子的結合方式不同。③和④兩個反應的反應物不同,但生成物相同,從物質組成的角度看,其原因是反應物的組成元素相同,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在實際生產中,反應③需要按比例控制氧氣不能超量,從物質性質的角度看,原因是在1400℃時,超量的氧氣能與生成物(或氫氣、一氧化碳)反應。14.柔之力——神奇的水溶液水在生活、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應用廣泛。巖石圈約有四分之三被水覆蓋,其中的某些物質被水溶解,其隨水的天然循環在水圈中富集,富集后的物質可能再次沉積到巖石圈。下圖是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青海湖區的人們有一種經驗,冬天撈“堿”、夏天曬鹽,這里的“堿”指純堿,鹽指氯化鈉,他們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2)純堿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僅用物理方法從鹽湖中“撈堿”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工業上主要利用從水圈中獲得的食鹽來制備純堿,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3)為確定某白色固體是碳酸鈉還是氯化鈉,在20℃時,取2.5g樣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3所示,則固體粉末是________。若將該溶液升溫到40℃時,則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敬鸢浮?1).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夏天溫度高,加快水分蒸發,氯化鈉容易結晶析出。碳酸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冬天溫度低,易結晶析出。(2).NaCl+NH3+CO2+H2O=NaHCO3+NH4Cl(3).2NaHCO3Na2CO3+CO2↑+H2O(4).Na2CO3(5).20%15.金屬——工業的脊梁金屬及合金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和航天軍工。資料:水圈和巖石圈中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工業生產中,可用菱鎂礦做原科制'備金屬鎂,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l)已知①和②屬于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和___________。(2)通過化學反應,以巖石圈的礦石為原料還可以制備很多其他金屬,請舉一例說明(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制備原理)______________。(3)下圖是鎂原子結構示意圖,鎂化學性質活潑,原因是________。四大圈層中含有下列物質:①硫酸銅;②氯化鈉;③硫酸;④氫氧化鈣;⑤氧氣。其中能和鐵反應的物質有(填序號)________。(4)小梅同學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看到鎂條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瓶壁上有黑色物質生成,她認為這種黑色物質是碳單質。在上述過程中,小梅運用的科學方法有______________。【答案】(1).MgCO3MgO+CO2↑(2).MgCl2Mg+Cl2↑(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或四氧化三鐵),或電解氧化鋁的方程式(4).鎂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5).①③⑤(6).實驗、觀察、推理16.某純堿廠生產的某批次碳酸鈉產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鈉雜質。定性檢驗(1)要確定該產品中是否含有雜質氯化鈉,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定量測定:(2)若利用沉淀法測定該產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你確定的反應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設你取樣的質量為m1,根據你確定的反應原理,你需要通過實驗測量沉淀(填化學式)____的質量(假設你測得的沉淀的質量為m2)。(4)請你設計實驗方案,獲得數據m1、m2,把方案填在下表中。適用的儀器名稱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5)數據處理:請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所測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討論:(6)要測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可通過化學方法將不易測定的物質轉化為易測量的物質。除沉淀法外,還可依據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來測定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敬鸢浮?1).取藥品,溶解于水,加入足量的硝酸鈣溶液,Ca(NO3)2+Na2CO3==CaCO3↓+2NaNO3,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再滴入稀硝酸,如果出現白色沉淀,NaCl+AgNO3==AgCl↓+NaNO3,則樣品中混入了氯化鈉。(2).Na2CO3+BaCl2=BaCO3↓+2NaCl(3).BaCO3(或CaCO3)(4).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鐵架臺(帶鐵圈)、漏斗、托盤天平(或電子秤)、(洗瓶、干燥儀器)(5).①稱量樣品的質量②溶解;③加試劑(需指明試劑過量或足量);④過濾⑤洗滌、干燥⑥稱量沉淀的質量(6).×100%(7).Na2CO3+2HCl==2NaCl+H2O+CO2↑,2NaOH+CO2===Na2CO3+H2O【解析】(1)取藥品,溶解于水,加入足量的硝酸鈣溶液,Ca(NO3)2+Na2CO3==CaCO3↓+2NaNO3,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再滴入稀硝酸,如果出現白色沉淀,NaCl+AgNO3==AgCl↓+NaNO3,則樣品中混入了氯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品美工測試題及答案
- 圖書館合作與推廣模式試題及答案
- 護士資格證考試考點復習試題及答案
- 關鍵考點解析西醫臨床試題及答案
- 深度探索育嬰師資格考試本質試題及答案
- 護理干預對患者康復進程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復習方法總結試題及答案
- 精彩備考的經驗分享公共營養師試題及答案
- 新冠采樣員試題及答案
- 五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 幼兒園教育評估指南解讀
- 學生欺凌防治工作“一崗雙責”制度
- 2025-2030中國電子焊膏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炎德·英才大聯考湖南師大附中2025屆高三月考試卷(七)物理試卷(含答案)
- 剪映剪輯教學課件
- Radware AppDirector負載均衡器指導書2.11v1.0
- 1健康調查問卷一
- 2024年江蘇南京醫科大學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匯編
- 生物科技行業研究員簡歷
- 2025年阿拉伯語水平測試模擬試卷權威解析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