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堂課(篆書)_第1頁
第四堂課(篆書)_第2頁
第四堂課(篆書)_第3頁
第四堂課(篆書)_第4頁
第四堂課(篆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9月30日星期五第四堂課了解文字,熟悉種類(1)篆書大篆指從殷商至先秦的書法。a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b鐘鼎文金文主要是商周時期,鑿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c籀文指金文以外的周朝文字。籀(zh`ou)者,留于竹簡的周朝手書也。d石鼓文留于石鼓而得名。吳昌碩→《\t"/item/%E5%90%B4%E6%98%8C%E7%A1%95%E4%B8%B4%E7%9F%B3%E9%BC%93%E6%96%87/_blank"吳昌碩臨石鼓文》小篆指秦統一后文字,代表人物---李斯a李斯代表作有《泰山刻石》、《瑯琊臺刻石》、《嶧山刻石》b李陽冰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其工篆書,被后人稱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主要著作有《三墳記》、《怡亭銘并序》、《城隍廟碑》、《易謙卦》、《滑臺新驛記》c周伯琦《1298-1369),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元代書法家、文學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六書正偽》、《說文字原》等d鄧石如(1743-1805),名琰,字石如、頑伯,號笈游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人清代著名篆刻家、書法家.主要著作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篆書文軸》、《篆書中堂》、《游五園詩》等e錢坫(1744-1806),字獻之,號小蘭、十蘭自署泉坫,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嘉定區)人清代書家。主要著作有《十經文字通正書》、《漢書十表注》、《圣賢冢墓志》、《十六長樂堂古器款識考》、《浣花拜石軒鏡銘集錄》、《篆人錄》等f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揚,字熙載,號讓之、晚學居士、方林丈人。江蘇儀征人,清代著名篆刻家、書畫家。主要代表作有《再生人三樂三憂帖》《梁吳均與朱元思書》、《宋武帝與臧燾敕》等g楊沂孫(1813-1881),字子輿、子與,號泳春、濠叟,江蘇常熟人,清代著名書法家其工篆書,融會大、小篆,篆法精純,學力深厚,主要代表作有《贈少卿尊兄七言聯》、《文字說解問偽》、《完白山人傳》、《石鼓贊》等h趙?之?謙?(1829年8月8日[1]-1884年11月18日[2]),漢族,浙江會稽(今紹興)人。[3]初字益甫,號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清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與吳昌碩、厲良玉并稱“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與任伯年、吳昌碩并稱“清末三大畫家”。[16]李志敏評價:“趙之謙學北碑自成一體。i吳?昌?碩?(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