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總理你在哪里_第1頁
2.周總理你在哪里_第2頁
2.周總理你在哪里_第3頁
2.周總理你在哪里_第4頁
2.周總理你在哪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周總理,你在哪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清詩歌層次,理解“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的形象意義。2.體會詩中反復、擬人的修辭手法及虛實結合的寫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1.反復誦讀,理清感情線索,體會反復、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效果。2.體會本詩采用的“詢問——呼喚、尋找——回答”這一構思的巧妙。3.培養學生誦讀詩歌的能力,品味詩歌精練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了解時代背景,學習周總理為革命為人民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2.品讀詩歌,領悟廣大人民對周總理深切的崇敬、愛戴與懷念之情。

學習重點理解周總理崇高而親切的形象。學習難點理解“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的形象意義,理解詩歌表現感情的方法。學法指導誦讀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環節一新課導入有這樣一個人,全中國人民都覺得他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他博學多才,對科教文衛、工農兵商等各個領域都給予過具體而及時的指導;他精力過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之際,常常不分晝夜,親自處理各項事宜;他廉潔一生,無兒無女無遺產,聯合國破例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他——就是我們的周總理!今天就讓我們懷著深情,再次緬懷周總理的豐功偉績,一起欣賞女詩人柯巖的抒情詩《周總理,你在哪里》。(板書課題、作者)環節二自主學習一、助學資訊1.文體知識:抒情詩是屬于詩歌的一種,這種詩以集中抒發詩人在生活中激發起來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特征,因此不詳細敘述生活事件的過程,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不具體描寫人物和景物。抒情詩的特點是側重直抒胸臆,\t"/item/%E6%8A%92%E6%83%85%E8%AF%97/_blank"借景抒情。優秀的抒情詩則往往激蕩著時代的旋律。抒情詩因其內容的不同分為頌歌、情歌、哀歌、\t"/item/%E6%8A%92%E6%83%85%E8%AF%97/_blank"挽歌、牧歌等。2.作者簡介:柯巖(1929~2011),原名馮愷,女,滿族人,出生于河南鄭州,當代著名作家、詩人。1949年起開始專業創作,先后在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任專職編劇。主要有詩集《“小迷糊”阿姨》《周總理,你在哪里》,報告文學《船長》《最美的畫冊》《奇異的書簡》《春的消息》《柯巖兒童詩選》等,長篇小說《尋找回來的世界》。3.背景介紹: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與世長辭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無限悲痛。1977年1月,在總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國各族人民開展了各種悼念活動,盡情地傾訴對總理無限的哀思與深情的懷念。《周總理,你在哪里》這首感人肺腑的優秀抒情詩就是在這個時候創作出來的。由于它以藝術的形式表達了人民對周總理的深厚感情,抒發了人民的心聲,因而很快就傳誦開來。環節二自主學習二、字詞積累1.讀準字音。征途(zhēng)轟鳴(hōnɡ)沉甸甸(diàn)谷穗(suì)松濤(tāo)宿營地(yínɡ)篝(ɡōu)火伐木(fá)心臟(zàng)廣場(chǎnɡ)外賓(bīn)2.理解詞語。【轟鳴】發出轟隆轟隆的巨大聲音。【松濤】松林被風吹動時發出的像波濤翻滾一樣的聲音。【篝火】原指用竹籠罩著的火,現借指在空曠的地方或野外架木柴燃燒的火堆。三、整體感知1.聽錄音,感受詩的感情基調、語速、節奏、重音,并做好標記。(明確:本詩是一首懷念周總理的抒情詩,故感情基調應是深沉、緩慢的。)2.學生自由朗誦詩歌。3.教師示范讀并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真摯的情感。師:周總理雖然與世長辭,就連他的骨灰也撒在了茫茫的大海,但他的崇高形象如昆侖般巍峨挺立,他的革命精神似長江奔流不息,人民永遠不會把他忘記。環節三合作探究環節三合作探究一、課文精讀1.詩歌的題目“周總理,你在哪里”中的“你”能否換成“您”?為什么?不能。因為是尋找、呼喚周總理,用“你”顯得親切,顯得人民與總理親密無間。如果用“您”只能表達對周總理的尊敬,無形中有一種距離感。2.同學們在讀詩歌第一節的時候應重讀哪些詞語?為什么要重讀這些詞語?“我們的”“好”“哪里”“想念”這些詞應重讀。“我們的”強調了總理與人民的血肉關系。“好”既揭示了人民崇敬和懷念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對周總理不朽業績的追憶。“哪里”和“想念”出現兩次,表現出人民內心尋找總理的迫切感及深切的思念之情。3.同學們在朗讀首尾兩小節之后發現這兩小節構成“一問一答”的脈絡層次,這其中抒發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行文之間有什么特點?抒發了億萬人民對周總理的敬愛、懷念之情。第一小節反復呼喚、尋找周總理,并反復傾訴人民的思念之情;最后結尾處告訴我們答案,并反復強調人民對周總理深切懷念之情。首尾照應,行文嚴謹。4.既然詩歌在第一節就直接表明了全詩的情感,為什么又花費大量的筆墨去寫“高山”“大地”“森林”“大海”?這部分與第六節構成什么關系?詩歌一開始呈現了全詩的抒情基調,第二至第五節用結構一致的詩節推出“我們”的深情呼喚,對著“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尋找總理。這樣的構思是詩人精心組織的。由雄偉的“高山”聯想到革命征途,歌頌了周總理忠于革命、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由廣博的“大地”聯想到谷穗,進而想到總理流下的汗水,表現了總理深入基層,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光輝形象;由“森林”想到篝火,進而想到伐木工人回憶總理的情景,表現總理平易近人,關心工人,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特點;由“大海”聯想到邊防戰士,進而想到總理為戰士披大衣的細節,表現總理關心戰士,愛民如子的形象。這些動人的抒情場面共同表現了總理為人民辛勞一生的形象。第六小節總結上文,直接表明“遼闊大地,到處是你深深的足跡”,從而使總理崇高而又親切的形象躍然紙上。5.在尋找周總理的過程中,發現到處是總理深深的足跡,詩人接著帶領讀者回到了哪里?這部分的描述有什么用意?當“我們”四處尋找周總理終未知他的去向,詩人接著帶領讀者回到了天安門前,運用擬人化手法,讓廣場作答:“呵,輕些呀,輕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見外賓,他正在政治局出席會議……”(省略號意味著周總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這是一種虛寫,是生者對去世的偉人的極度懷念所產生的幻覺,也可以說是生者的真實心理,表明周總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6.詩歌的第八小節飽含熱忱地告訴了我們總理“在這里”并反復強調,聯系上下文,說說“這里”指的是哪里。總理此時已經逝世,為什么又說“永遠居住在太陽升起的地方”?首先,“這里”指作者在尋找總理時,總理的足跡存在過的地方,隨著“在這里”的反復強調,情感高度深化后,“這里”指“人民的心里”。“永遠居住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充滿詩意,讓人聯想到總理偉岸的形象和崇高的精神與日月同輝,永遠給人民帶來光和熱,表明周總理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永垂不朽。二、文章脈絡第一部分(第1節):詢問、呼喚周總理,點明人民對他的想念之情。第二部分(第2~8節):通過寫詩人熱切的呼喊和山谷、大地、松濤、海浪、廣場的回音,逐步展現了周總理與億萬人民血肉相連、息息相關的動人情景,表現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的主題。第三部分(第9節):高度深化總理的形象和人民的思念之情,形象地創造出周總理雖死猶生,永遠活在億萬人民的心里的意境。三、寫作特點1.大量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反復,一般分為“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相同的語句連續出現,當中沒有其他語句間隔,叫做連續反復。如詩中“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這些連續反復的語句強化了人民對周總理無限的懷念和無邊的哀思。相同的語句連續出現,當中有其他語句間隔,叫做間隔反復。如“我們對著高山喊:周總理……我們對著大地喊:周總理……我們對著森林喊:周總理……我們對著大海喊:周總理……”,這些間隔反復的語句更動人地表現出人民對總理的思念,有利于場景的展開,意境的開拓,詩行回環反復,富有節奏感。2.借助擬人的修辭手法。詩人創造了感人的意境,讓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廣場仿佛滿懷著對周總理的敬愛、懷念之情,使之擬人化,更生動感人地表達了全國人民對周總理由衷的思念之情。同時,讓高山、大地、森林等仿佛成了周總理一生辛勞的見證人,從不同方面描述周總理深入群眾、關心群眾的感人情景,使人感到格外親切,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3.虛實描寫相結合。這首詩不拘泥于對周總理生前事跡的真實描寫,而是大膽運用聯想和想象,在回憶與周總理有關的場景時,詩人加入了合理而充分的想象,將思念之情灌注其中,別開生面地抒發了對周總理深切的懷念。環節四點撥歸納文章主旨本詩以“呼喚”為線索,展開一幅幅動人的畫面,用熱切的呼喚和山谷、大地、松濤、海浪、廣場的回音來表現對周總理的敬意,創造了一種“詢問——呼喚、尋找——回答”的新穎形式,運用虛實結合的寫法營造了一種壯闊而動人的意境,把懷念周總理和追述周總理一生不朽的業績巧妙地結合起來,抒發了作者對周總理的無限懷念與崇敬之情。教學板書詢問呼喚、尋找回答

(1)(2—8)(9)

永遠居住傾述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總述天安門前(精神永存)懷念(2)(3)(4)(5)(6)(7-8)

點面

(他剛離去)為黨的事業風塵仆仆日理萬機辛苦勞碌(心系家國天下)(暗示他去世)

環節五拓展延伸關于勤政愛民的名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王維《贈房盧氏琯》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棉。——況鐘《餞別詩》一官來此四經春,不愧蒼天不愧民。——張之才《去任辭湯廟》養生自是斯間好,勤政名軒敢忘欽。——乾隆《遇閏》教學反思《周總理,你在哪里》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從城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