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鑒賞二輪復習方法總結_第1頁
古詩詞鑒賞二輪復習方法總結_第2頁
古詩詞鑒賞二輪復習方法總結_第3頁
古詩詞鑒賞二輪復習方法總結_第4頁
古詩詞鑒賞二輪復習方法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古詩詞鑒賞二輪復習方法總結古詩詞鑒賞二輪復習方法總結

一、人物形象(一)、命題方式

1.此詩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2.詩中刻畫的某形象有怎樣的特征?

3.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請簡要分析某形象。(二)、人物形象鑒賞題答題步驟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構成:

(1)概括形象特點(一般為“思想性格+人物身份〞)(2)結合詩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出形象的意義或包含的感情(三)、練習:尋陸鴻漸不遇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注:帶郭,意即靠近外城。

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答::二、景物形象(一):描摹畫面提問方式:

詩歌(或某一聯(lián)、或上闕等)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一幅怎樣的畫面)?答題步驟:

1、找出景物描寫的詩句

2、用形象生動的文字翻譯(修飾語)

3、用一句話總體概括畫面(一般采取“何時何地怎樣的景象(畫面)〞的格式)4、練習游棲霞寺

李建勛

養(yǎng)花天氣近平分①,瘦馬來敲白下②門。曉色未開山意遠,春容猶淡月華昏。瑯琊③冷落存遺跡,籬舍稀疏帶舊村。此地幾經(jīng)人聚散,只今王謝獨名存。

[注]①平分:春分節(jié)氣。②白下:南京的別稱。③瑯琊:六朝時南京設瑯琊郡。問:中間兩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答:(二):品味意境提問方式:

這首詩(或者某一聯(lián)、兩聯(lián))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1

答題步驟:

1、描繪詩歌中所展示的圖景畫面。抓住主要的景物,用描寫的方式再現(xiàn)畫面。描繪時一要忠于原詩,二要想象合理,三要語言幽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氣氛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的詞語(孤寂冷清、恬靜幽美、雄渾壯闊、蕭瑟凄冷、清爽明麗、凄寒蕭條等)概括。

3、分析借助風景所抒發(fā)的情感。表述時切忌空洞,要具體闡述。答出“為什么〞或“是如何表現(xiàn)的〞。譬如感傷一定要點明為何感傷。離愁別緒、羈旅情愁、思鄉(xiāng)懷遠、閑適恬淡、樂山好水、感時傷世、吊古傷今、憂國憂民、言志抒懷、嘆惋諷諫等。

4、練習旅夜書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首詩前兩聯(lián)分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三、事物形象(一)、提問方式

1、詩人是如何借某物來展示自我形象的?

2、這首詩通過寫某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3、請結合詩中所寫的某物形象,評說詩人在詩中寄寓的思想。(二)、答題步驟:

(1)描繪詩歌中的物象。(什么形象)(2)結合詩句具體分析物象的基本特征;關注描寫用語及評價用語的感情色調。(結合詩句分析形象的特點,有手法點出手法)

(3)歸納物象所寄托的(或抒發(fā)自己的情懷,或借物自況)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通過這一形象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三)、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復后面的問題。

早梅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

問: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四、表達技巧、寫景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一)、命題方式

1、從表達技巧上簡要賞析頷聯(lián)“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2、請對頷聯(lián)“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語流鶯隔水聞〞進行賞析。3、簡要賞析“翻被梨花冷看〞的妙處。

2

4、“數(shù)峰清瘦出云來〞一句妙在何處?(二)、答題角度

1、修辭手法。比喻,比較(擬人、擬物),借代,夸誕,對偶,排比,反復2、描寫手法。

空間上,有遠近高低,上下左右;色調上,有青綠紅紫,黑白灰暗;

感覺上,有視聽結合,觸味相通;方式上,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鋪排疊加。

3、表現(xiàn)手法。

抒情上,有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樂景襯哀情。4、選景特色。

物象典型,富有特征,特性顯明。5、煉字。

6、結構特點。一句一景,句句寫景;以景作結,富有層次(三)、練習

送楊子李白

斗酒渭城邊,壚頭醉不眠。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惜別傾壺醑,臨分贈馬鞭。看君潁上去,新月到應圓。

①一說為岑參,“楊葉〞一作“楊柳〞。

問:從表達技巧上簡要賞析頷聯(lián)“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4分)五、景情角度(一)命題方式

1、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2、從情景關系的角度,賞析本詩前兩聯(lián)是如何表達情感的。(二)、答題步驟

1、景情關系的專業(yè)術語(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樂景襯哀情)2、景—本詩通過寫(意象)描繪了一幅(總體特征、四字短語)圖景或畫面。

詩歌意境的詞:恬靜幽美、清遠含蓄、清爽明麗、雄渾壯闊、孤寂冷清、蕭瑟凄涼、孤獨凄涼等

3、情:表達(抒發(fā))了何種情感(三)、練習春江晚景張九齡江林皆秀發(fā),云日復相鮮。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興來只自滿,佳處莫能傳。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廣闊遼遠的樣子。

從情景關系的角度,賞析本詩前兩聯(lián)是如何表達情感的。

3六、景物描寫的作用(一)命題方式

1、上闋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內(nèi)容分析。2、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

3、請分析“槐綠低窗暗,榴紅照眼明〞兩句寫景的特色及作用。(二)答題角度

內(nèi)容+情景關系+結構

1、交待時間、季節(jié)及天氣狀況等

2、觸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結情。3、營造氣氛,奠定基調。4、渲染氣氛,襯托心境。5、前后照應,鋪墊過渡6、先言他物,領起下文。(比興)

7、含蓄蘊藉,意味無窮(多指以景結情)(三)、練習:1、送人到松江俞桂

西風蕭瑟入船窗,送客離愁酒滿缸。要記此時分袂處,暮煙細雨過松江。

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2、南歌子黃庭堅

槐綠低窗暗,榴紅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無奈一帆煙雨畫船輕。柳葉隨歌皺,梨花與淚傾。別時不似見時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問:請分析“槐綠低窗暗,榴紅照眼明〞兩句寫景的特色及作用。七、語言風格(一)命題方式

1、后人評價歸子慕“其詩學陶(淵明)而得其神髓〞,請從詩歌語言角度談談你的理解。

2、一般認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征,并作簡要分析。

3、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二)、答題步驟

1、點明特色(用一兩個詞確鑿點明語言特色)

補充:清爽自然明白曉暢、簡練生動平淡質樸華美絢麗委婉含蓄

沉郁頓挫(沉重凝重)雄奇豪放婉約細膩大方悲壯

2、結合原詩分析(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4

3、分析感情(指出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對客歸子慕①

默然對客坐,竟坐無一語。亦欲通殷勤,尋思了無取。好言不關情,諒非君所與②。坦懷兩相忘,何害我與汝。

①歸子慕,萬歷十九年舉人,再試禮部不第,消去為官念頭,隱居江村,以詩為樂。②與:贊揚。

問:后人評價歸子慕“其詩學陶(淵明)而得其神髓〞,請從詩歌語言角度談談你的理解。八、煉字(一)、命題方式:

1.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2.簡析“危似孤臣末世難〞中的“孤〞字的妙處。3.請對上片前兩句中的“濕〞“迷〞二字分別作賞析。4.“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有什么作用?

5這首詩其次句中的“敵〞可否換成“對〞或其他詞?請簡述理由。6.本詩的“詩眼〞是什么?

7.詩題的“過〞字在詩中是如何表達的?結合全詩(二)、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有表現(xiàn)手法時點出

或描繪了?的景象(神態(tài)、神態(tài)、氣氛、意境)4、作用

或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練習卜算子

張元千

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張元千,宋代愛國詞人

問:請對上片前兩句中的“濕〞“迷〞二字分別作簡要賞析。九、思想情感(一)手法類

1、詞的下片主要運用哪些手法來表情達意的?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2、這首詩(哪些句子)是怎樣表達情感的?請簡要分析答題步驟:

5

1、手法

2、結合具體詩句分析手法3、情感練習:

南歌子黃庭堅

槐綠低窗暗,榴紅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無奈一帆煙雨畫船輕。柳葉隨歌皺,梨花與淚傾。別時不似見時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詞的下片主要運用哪些手法來表情達意的?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二)概括情感類

1、“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2、這首詩的后兩聯(lián)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3、尾聯(lián)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XX卷)4、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概括答題步驟:

1、結合具體詩句分析,有手法要點出2、情感

練習:1、長沙過賈誼宅①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①賈誼:西漢文帝時政治家、文學家,后被貶為長沙王太傅,長沙有其故址。此詩是詩人其次次遷謫來到長沙的時候所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