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在法律中的作用_第1頁
心理學在法律中的作用_第2頁
心理學在法律中的作用_第3頁
心理學在法律中的作用_第4頁
心理學在法律中的作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學在法律中的作用第1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社會心理學在法律活動的應用犯罪行為原因的心理學分析社會心理學在司法進程中的應用犯罪心理的生理記錄技術犯罪行為原因的心理學分析第2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法律心理學(LegalPsychology)是研究社會生活中與法律有關的行為的心理學問題的學科,屬于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所謂“社會生活中與法律有關的行為”指違法犯罪行為、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行為、立法行為和司法行為。第3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法律心理學的研究意義在于:從理論方面看,它可以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從實踐方面而言,它不僅有助于國家法律制度的建設、改革的完善,而且在現行法律執行過程中有助于司法工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在對罪犯改造的工作中有助于提高罪犯的效益。第4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犯罪心理學出現的標志——1872年德國精神病學家埃賓(K.Ebing)發表了《犯罪心理學綱要》和1889年奧地利犯罪學家格羅斯(H.Gross)發表了《犯罪心理學》。被稱為心理學之父的德國心理學家馮特(W.Wundt)1918年出版了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學》,其中第9卷為法律篇,論述了法律與民族精神的關系,這也構成了法律心理學史上的重要事件。第5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Chapter6

犯罪原因的社會心理學分析多因素分析與聚合作用論犯罪原因的社會心理學分析生物因素論腦功能障礙論體質論遺傳論聚合作用論多因素分析論個人性犯罪論精神分析論闡釋變態心理論闡釋侵犯挫折論闡釋社會環境論社會學取向闡釋社會學習論闡釋第6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社會學習論的闡釋A.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有兩種主要的犯罪觀點,一種認為犯罪是社會化的失敗;另一種觀點認為,反社會行為本身是一種習得的現象。第7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8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社會學取向的心理學闡釋以社會學方法研究犯罪的在19世紀30年代主要有比利時社會統計學家科勒特(W.Kotler)和法國的蓋里(C.Galg)。當時,正是法國社會學家孔德創立社會學的時期,社會學已經在歐洲興起,社會學影響了許多學者對其他學科的研究。社會學者從資本主義社會的犯罪現象與人的年齡、性別、種族、職業、經濟、地域、季節和氣候等聯系中,發現犯罪的種類和頻率;從犯罪者的年齡、性別、貧富、城市與鄉村的對比中也發現了同樣的規律。第9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社會失范論T.Parsons;R.K.Merton社會是一個有機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每個成員都扮演著一定的社會角色,這些角色的行動要受到社會的調節,而這種規范體系又體現了一定的價值觀和文化信仰。因此,一旦人們把這種規范內化了就會變成為人格系統,影響人們的需要結構,使行動者服從社會規范并產生最低限度的社責任感。但是,如果社會秩序遭到破壞,社會矢范失調,就會誘發各種犯罪行為。第10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社會控制論T.Hirschi;W.C.Rechless社會控制理論認為,越軌的發生是越軌行為的沖動與阻止越軌行為的社會控制之間不平衡的結果。它假定人們的行為都是理性的,但如果有機會,人人都會發生越軌行為。這種理論主要不是直接解釋人們為什么違法犯罪,而是解釋大多數社會成員為什么不違法犯罪,從而間接地說明了社會犯罪的原因。第11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標簽理論F.Tannenbaum標簽理論,又為“烙印論”,是當代西方資產階級犯罪學流派中研究犯罪原因的社會心理學理論。犯罪是有權勢者給予作為的一種標簽公開貼上“犯罪人”或者“少年犯罪人”的標簽,會導致一種犯罪的自我意象第12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亞文化理論亞文化,是指在某個社會群體中存在的不同于社會主流文化的一套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奉行這種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的社會群體被稱之為亞文化群體。在這些特殊群體的形成過程中,往往也同時形成了各自特殊的群體文化。其中有些亞文化逐漸接受了一些與社會主流文化相對立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從而逐步演變成一種犯罪亞文化。第13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精神分析論的闡釋S.Freud將精神分析理論作為解釋犯罪出發點的分析家們,認為促使個體犯罪的主觀內在的東西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控制不住本我的那種原始的、攻擊性的、反社會本能。第14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5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6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基于弗洛伊德對于人格發展階段的解釋,埃其浩(A.Alchhon)、雷德爾(H.Redle)、弗里德蘭德(K.Friedlander)等人認為,犯罪是一種退化,它使兒童時期原始的、暴力的、非道德的沖動得以復活,是幼稚性本我沖動與超我之間不平衡的表現。第17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侵犯-挫折論的闡釋社會心理學家多拉德(J.Dollard)在研究侵犯行為時,提出挫折-侵犯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侵犯行為是因為個體遭受挫折而引起的,侵犯是挫折的一種后果,侵犯行為的發生以挫折的存在為先決條件。第18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變態心理與犯罪心理病理學功能(psychopathologicalfunctioning)包括情緒、行為,或思維過程的擾亂,它們會引起個體的痛苦或阻礙個體達到重要的目標。變態心理學(abnormalpsychology)是與理解個體意識、情緒或行為的病理性性質直接相關的心理學研究。第19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bnormalPsychology研究的是人格的發展與適應、偏差行為的成因、癥狀的特征與分類,以及偏差行為的診斷、預防和治療等內容。七項異常的標準是(DSM-IV-TR,2000)困擾或失能(個人經歷到困擾或不良功能,造成身心惡化的危機或阻礙個人行動的自由不良適應。個人的行為方式妨礙了目標追求,或是強烈干擾了他人的目標以及社會的需要。不合理的言行。個人的言談或舉止失去理性,使得他人難以理解。不可預測性。個人在各個情境中的行為不可預測或沒有規律,像是處于失控狀態。第20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不合俗例與統計上的稀少性。個人的行為方式在統計上相當稀少,或違背了所被接受或期待的社會標準。觀察者的不適應。個人的行為方式使人們感受到威脅或苦惱,造成他人的不舒適感。違反道德標準以及社會規范。個人違反了社會規范方面對于人們適合行為的預期。第21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以上指標越極端和越常出現,我們就越有把握認為它們是指向一種變態的情形。沒有哪一條指標對所有的心理障礙患者來說是必要條件。例如,一位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生用斧子殺害了他的數學教授,然后在其辦公室上貼上“今日休息”的字條,在審訊中,他未感內疚或懊悔,缺乏痛苦體驗,因而整個行為是變態的行為。第22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心理健康連續體理論正常與異常之間的界限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所以把心理健康看作是一個連續體是最為合適的,連續體的一端是定義最佳心理健康行為,另一端則定義為最差心理健康行為,在中間逐漸增加的是不適應的行為。第23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最佳的心理健康最差的心理健康個體的、小組的和環境的因素協同有效地作用,保證:(1)由主觀幸福感;(2)心智能力的最佳開發和運用;實現合乎理性的目標;(4)基本的平等狀態個體的、小組的和環境的因素沖突,導致:(1)主觀的痛苦感;(2)心智管理的缺損或發育不良;(3)不能達到目標;(4)破壞性的行為;(5)不平等的建立第24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DavidRosenhan(1973,1975)Rosenhan和其他7名同事偽裝成幻覺患者被收入不同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療,這8個“患者”入院時被診斷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癥和躁郁癥,入院后,他們放棄偽裝,一切行為和常人一樣。但是,Rosenhan發現,當正常人身處不正常的地方,他們就會被斷定為不正常,他們的行為會根據情境被重新解釋。如果他們用理性方式與醫生討論,醫生就報告他們是“理智化防御機制”,他們記筆記,就成為“書寫行為”。他們偽裝三周,沒有醫護人員發現他們是正常人。第25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變態心理也是病理心理,是指與正常人的健康心理活動相背離的異常心理和行為。它與正常心理的區別只是相對而言的,劃分常態心理和變態心理的標準一般根據經驗標準、社會適應性標準、病因和癥狀標準、統計學標準和心理測驗與實驗標準。1692年,在塞勒姆和馬薩諸塞州,許多年輕女性表現出抽搐、惡心和虛弱,她們報告有被擰、被刺和被咬得癥狀,當時人們認為是巫術的作用。18世紀末期,精神病人被認為是沒有意識的野獸,應該被體罰和鐵鏈控制。18世紀下半葉,變態心理的觀念在開始出現。第26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896年,德國的精神科醫生克雷佩林(EmilKraepelin)開創了第一個真正全面地精神疾病分類系統。EmilKraepelin(1856–Munich)wasaGermanpsychiatrist.Kraepelinbelievedthechieforiginofpsychiatricdiseasetobebiologicalandgeneticmalfunction.Histheoriesdominatedthefieldofpsychiatryatthestartofthetwentiethcentury.

非利普·皮奈爾(PhilippePinel)是最早試圖建立一個心理疾病分類系統的臨床工作者。PhilippePinel(1745-1826)wasaFrenchphysicianwhowasinstrumentalinthedevelopmentofamorehumanepsychologicalapproachtothecustodyandcareofpsychiatricpatients,referredtotodayasmoraltreatment.Healsomadenotablecontributionstotheclassificationofmentaldisordersandhasbeendescribedbysomeas"thefatherofmodernpsychiatry".第27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DSM-IV美國精神病學會(APA)從1952年起制訂《診斷與統計手冊:精神障礙》(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后來稱之為DSM-Ⅰ。1968年制訂了第二版,DSM-Ⅱ。從1974年著手制訂而在1980年正式出版的DSM—Ⅲ特別受到重視,因為它有一整套臨床工作用的診斷標準,對于美國的、甚至世界各國的精神病學家說來,不論于臨床工作、還是科學研究,都有很大幫助。1987年APA又修訂出版了DSM-Ⅲ-R.但是,精神醫學發展迅速,這也已不能適應需要,所以從1987年起就開始著手DSM-Ⅳ的制訂。

第28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DSM-IV(1987)在歷屆主席的支持下,APA組織了一個工作班子一DSM-IV制訂工作組。下設13個起草小組。

焦慮性障礙譫妄、癡呆及遺忘

進食障礙心境障礙

多軸診斷人格障礙月經前精神障礙適應性障礙等

精神分裂癥性障礙

睡眠障礙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第29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每個小組在起草前先廣泛復習文獻,重新分析已有的資料數據。起草后,將草稿交50~100位顧問專家征求意見(包括中國楊德森教授)。同時又征詢了60多個有關學會(如美國心理學會、美國護理學會等)的看法;也與WHO的ICD—10制訂小組交流意見、APA又在HospitalandCommunityPsychiatry雜志上辟專欄進行討論.然后進行了12次現場測試,共計70余單位參加,涉及6000余病例.之后,APA出版了一本“DSM-Ⅳ意見選擇書”,廣泛征求世界各國專家的看法。1993年最后定稿,1994年5月正式出版.第30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從變態心理的類型上看,感知覺變態與犯罪、注意變態與犯罪、以及變態與犯罪、思維變態與犯罪、情感變態與犯罪、意志和行動變態與犯罪、智力障礙與犯罪以及意識障礙與犯罪等。感知覺變態主要發生在信息的輸入和初級加工階段,主要表現為感知覺過敏和感知覺遲鈍導致的犯罪、錯覺導致的犯罪、幻覺導致的犯罪和感知覺綜合障礙導致的犯罪。而注意變態與犯罪中的注意主要是指注意的增強、減弱和轉移的問題。第31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記憶變態與犯罪包含記憶的增強、記憶的減退、遺忘和記憶的錯亂等。思維變態是因為外部或內部有害因素破壞了大腦的正?;顒右幝?,或者擾亂了人的思維邏輯進程,造成病理基礎上的推行,形成某些異常的判斷和推理,導致患者喪失了正確反映客觀現實的能力。如被害妄想、嫉妒妄想、關系妄想、鐘情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發明妄想、被制約妄想和非血統妄想等。第32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感變態心理特征在于情感過程和認知過程中的不協調,變態者的情感體驗強度、持續時間超過正常的情理范圍,情感變態主要表現為過激性情感障礙,低落性情感障礙和情感倒錯。意志變態是指患者的自覺調節和控制能力減弱或者喪失,常常與認知情感障礙同時出現。行動變態是指隨意運動和行為動機出現障礙。第33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智力障礙是由于大腦發育不良或者受到器質性損害造成的,主要包括器質性遺忘、智力落后、癡呆。意識障礙是指意識清晰度方面的變態,主要有三種表現,意識朦朧、神游癥、定向和自知障礙。人格變態是一種精神變態、人格異?;蜃儜B人格,可以分為無情型、偏執型、情感型、意志薄弱型、爆發型、癔病型和怪僻型。性變態與犯罪,主要有同性戀、異性裝扮癖、戀物癖、露陰癖和窺陰癖、施虐狂等。第34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中華醫學會精神疾病分類一、腦氣質性精神障礙1、顱內感染伴發精神障礙2、顱腦損傷伴發精神障礙3、腦血管疾病伴發精神障礙4、顱內腫瘤伴發精神障礙5、腦變性伴發精神障礙6、癲癇性精神障礙第35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軀體疾病伴發精神障礙1、感染伴發精神障礙2、內臟疾病伴發精神障礙3、內分泌疾病伴發精神障礙4、代謝疾病伴發精神障礙第36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中毒所致精神障礙及藥物和酒精依賴1、藥源性精神障礙2、藥物依賴3、酒精性精神障礙4、酒精依賴5、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障礙6、農藥中毒精神障礙7、其他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第37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精神分裂癥1、單純性2、青春型3、緊張型4、偏執型5、殘留型6、衰退型7、未定型五、情感性精神障礙1、躁狂抑郁癥2、更年期憂郁癥3、其他第38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六、偏執型精神病1、偏執狂2、偏執狀態3、感應性精神病4、其他七、反應性精神障礙1、反應性意識障礙2、反應性興奮3、反應性抑郁4、反應性偏執5、其他第39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八、其他精神病九、神經癥1、焦慮癥2、癔癥3、恐怖癥4、抑郁性神經癥5、神經衰弱6、疑病癥7、強迫癥8、其他第40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十、心理因素所致生理功能障礙1、性功能障礙2、睡眠障礙3、內臟器官功能障礙4、飲食障礙5、其他第41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十一、人格障礙1、偏執型2、情感型3、分裂型4、暴發型5、強迫型6、癔癥型7、悖德型第42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十二、性心理障礙1、同性戀2、男性異裝癖3、露陰癖4、戀物癖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