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季學期140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學習周期(省) 第二次作業_第1頁
13春季學期140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學習周期(省) 第二次作業_第2頁
13春季學期140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學習周期(省) 第二次作業_第3頁
13春季學期140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學習周期(省) 第二次作業_第4頁
13春季學期140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學習周期(省) 第二次作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單項選擇題(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得分:181.

大氣圈中最冷的一層是(

)A.對流層B.平流層C.中間層D.

熱成層

滿分:2

分2.

可以隨雨、雪降落的顆粒物為()。A.飄塵B.降塵

C.超細顆粒物D.煙塵

滿分:2

分3.

平流層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溫度的變化情況是(

)A.升高

B.下降C.基本不變D.先不變后上升

滿分:2

分4.

在大氣圈的(),空氣分子在各種射線的作用下大都發生電離。A.對流層B.平流層C.中間層D.熱成層

滿分:2

分5.

臭氧層的作用是阻擋()輻射到達地面,為人類和生物提供一個天然屏障。A.可見光B.紅外線C.紫外線D.遠紅外線

滿分:2

分6.

對流層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溫度的變化情況是(

)。A.升高B.下降C.基本不變D.先增加而后下降

滿分:2

分7.

()被世界公認為空中死神。A.酸雨B.光化學煙霧C.煙塵D.飄塵

滿分:2

分8.

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顆粒物是()。C.全球消耗臭氧層物質D.超音速噴氣式飛機在平流層中頻繁飛行

滿分:3

分7.

下列屬于大氣污染事件的是:()A.馬斯河谷事件B.四日市哮喘事件C.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D.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

滿分:3

分8.

酸雨是指()等污染物質進入大氣環境后,歷經輸送、轉化、沉降等過程,溶解于降水中,從而形成酸性降雨降至地表。A.CaOB.NOxC.CO2D.SO2

滿分:3

分9.

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A.太陽活動B.溫室氣體C.施用化肥D.飛機尾氣

滿分:3

分10.

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原因有:()A.自然淘汰B.人類活動的影響C.掠奪式過度利用D.環境污染,食物鏈惡化三、判斷題(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得分:181.

紫外線輻射能導致形成水生生態系統食物鏈基礎的中斷。A.錯誤B.正確

滿分:2

分2.

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越穩定。相反,食物網越簡單,則生態系統越不穩定。A.錯誤B.正確

滿分:2

分3.

臭氧空洞指臭氧層被破壞,濃度極為稀薄。A.錯誤B.正確

滿分:2

分4.

平流層中有雷電、雨雪、霜、雹等天氣現象的發生。A.錯誤B.正確

滿分:2

分5.

臭氧存在于大氣的對流層中。A.錯誤B.正確

滿分:2

分6.

根據大氣溫度垂直變化特征劃分,大氣圈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逸散層。A.錯誤B.正確

滿分:2

分7.

溫室氣體可以讓地球的長波輻射自由通過,而對太陽的短波輻射卻有強烈的吸收作用。A.錯誤B.正確

滿分:2

分8.

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第一性食物分子的植物被稱為異養生物。A.錯誤B.正確

滿分:2

分9.

煙塵污染可使結膜炎等眼病發病率增加。A.錯誤B.正確

滿分:2

分10.

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都會引起全球氣候異常。A.錯誤B.正確

滿分:2

分四、簡答題(共

2

道試題,共

30

分。)

得分:01.

煙塵污染的危害是什么?答:所謂的煙塵污染就是指空氣中帶有的容易影響人體健康的污染顆粒、細菌等,由于這些物質的體積十分微小,肉眼無法辨別,因此很容易被我們忽視。尤其是一些工業的生產環境中,空氣中更是含有大量的煙塵、煙霧,在這些地方工作的人吸入肺部的污染自然就更多,久而久之就會引起肺部組織的病變,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另外,這些煙塵、粉塵落到工業設備的轉動部件上也會加快部件的磨損速度,變相減少了設備的精度以及使用壽命。并且影響了生產車間的可見度,妨礙生產操作,降低生產率,嚴重者還會導致事故發生。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這些煙塵、粉塵污染還會嚴重降低大氣的能見度,導致惡劣天氣的產生,甚至使太陽輻射能的傳遞受到嚴重的影響,導致環境的污染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試述一下臭氧層耗損與破壞的危害。答:臭氧層破壞是當前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之一。自70年代以來就開始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從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臭氧(O3)是一種有臭味的氣體,常溫下為淺藍色。在大氣圈的平流層中,距地面15~35公里的高度上有一個臭氧含量較高的臭氧層,它好像一個巨大的過濾網,可以吸收和濾掉太陽光中有害的紫外線,有效地保護地球生物的生存。1985年,英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減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現。北極臭氧層耗損也很明顯。答:臭氧層耗損對人類健康及其生存環境的主要危害是:大量的紫外線直接輻射地面,導致人類皮膚癌、白內障發病率增高,并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農作物受害減產,影響糧食生產和食品供應;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導致生態平衡破壞。科學家認為,臭氧減少是由于人類活動向大氣中排入氯氟烴(如氟里昂)和含溴鹵化烷烴(哈龍)等氣體引起的。氟里昂在自然界不會自己產生,而是人類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制造、擴散出來的。它用于制冷裝置的冷凍劑、氣溶膠、有機溶劑和泡沫發泡。哈龍用于作滅火劑。目前,我國及世界各國正采取措施,逐步淘汰氟里昂和哈龍等破壞臭氧層的有害物質。一位美國的環境科學家曾預測:人類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75年,全世界將有1.5億人患皮膚癌,其中有300多萬人死亡;將有1800多萬人患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