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趣味數學教案_第1頁
三年級趣味數學教案_第2頁
三年級趣味數學教案_第3頁
三年級趣味數學教案_第4頁
三年級趣味數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學趣味活動數學趣味活動小數三上~~數趣課教案小數三上~~數趣課教案PAGE10和差問題活動內容:和差問題活動目標:1、了解和差問題的結構特征,研究和差問題解答的一般方法,并準確解答。2、借助線段圖進行分析,理解用假設法將和差問題轉化,完整口述思路。3、優選方法,體會和差問題在解決生活實際中的作用。(拓展)4、營造民主、愉悅的學習氛圍,探求問題特征與解答方法。(情感)活動重點: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系,能較熟練地列方程解"和差問題"。活動過程:一、課前游戲(意圖:感知和差問題的結構特征: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求大數與小數)寫數猜數:1-9(同桌學生報數,全班猜數,教師輸入,指導學生驗證)100,20168,32和與差比較大時,還能猜嗎?有必要去尋找方法.揭示課題:共同特征: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就能找到大數和小數。我們把這類題型稱為和差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生活中的和差問題。二、創境新授(意圖:借助線段圖,通過小組探究,理解假設法進行轉化的三種方法1.情景研究:理解畫形結合圖的意思,明確大數是蘋果,小數是桔子。小組開展探究活動。PPT三種方法配合進行分析與匯報。體會三種假設的過程,感悟轉化思想。41024182啟發:這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不同點是第一種方法是和+差,第二種方法是和—差;相同點是都用了假設轉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421427+27-2題的解答中。完整板書,規范學生對綜合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大數=(和+差)÷2小數=(和—差)÷214+4)÷2(14+4)÷2蘋果:14÷2+4÷2=18÷2=10÷2=7+2=9(只)=5(只)=9(只)桔子:9-4=5(只)蘋果:5+4=9(只)桔子:7—2=5(只)或14-9=5(只)或14-5=9(只)22=22=大數4525歲?讀出兩個信息與問題,課件展示線段圖,學生空畫。254545-20=2020202欣賞生:假設法生(+差)÷2=大數 (和-差)÷2=小4.鞏固方法,準確填數:回到猜數游戲,用假設法求出大數與小數:和168,差32。和999,差111。(和+差(和-差)÷2=小數的方法。三、探究變化師:生活中還有許多和差問題。1968數學各得幾分?()猜測語文與數學分數。理解平均分數的意義。、數學(96+8)÷2=104÷2=52(分) 語文:96-52=44(分)語文98-8)÷2=88÷2=44(分) 數學:96-44=52(分對方法A進行反思和質疑。尋找錯誤的原因。數學分)分) 語文(分)語文:96×2=192(分)(192-8)÷2=184÷2=92(分) 數學:192-92=100(分)C、數學:96+8÷2=96+4=100(分) D、語文:96-8÷2=96-4=92(分怎樣理解8÷2?、認真選擇(機動題30050錢就一樣多了,你知道大強和小強各有多少錢?借助線段圖來理解。選擇合理的算式。四、課堂總結今天你記憶最深的是什么?評價同學或老師。學習總結: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的問題就是和差問題。解和差問題(和-差÷2=(和+差)÷2=大數;巧用平均數移多補少等。五、欣賞變化333課堂延伸:讓我們在音樂中帶著思考,將假設轉化的思想,將優化選擇的策略帶回家,去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和倍問題活動內容:和倍問題活動目標:1、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過程中,初步體會用畫圖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2、會用畫圖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體驗轉化的策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活動重點: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和倍問題"。活動難點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等。活動過程:課前互動游戲(略)一:談話導入師:通過剛才的游戲,進一步加深了我對你們的認識,我發現你們班的同學聰明大方、反應敏捷,由此帶給我深深的感觸——那就是一個字:很好!(板書)()認真傾聽,善于思考,敢于質疑和交流。今天我們就帶著這樣的學習態度一起來解決問題!二、嘗試解決,體會方法(2456在練習本上。(學生列式,師巡視。)師:你是怎么解決的?誰愿意說說?生1:456÷2=228(人)(2:456÷3=152(人)2(學舉手)你們是怎么想的?說一說你們的想法。生:一個兒童、兩個大人就是三個人,所以除以3。2:33……師:心里的意思說不出來,誰來幫幫他?生3:因為成人人數是兒童的2倍,所以就是兒童的1加上成人的2就是3。師:你們聽明白了嗎?(很多學生搖頭)看來你心里很明白,就是說不出來。那這()師:誰來展示一下你們畫的?生展示。生一邊展示一邊解釋。師:為什么用兩份表示成人?2師:剛才同學們畫的都很好,如果老師用一種更簡約的方式,用一條小線段表示兒童人數,那成人人數怎么畫?生:畫兩條和兒童人數那么長的線段。(師板演畫)456,456÷3,師:你真明白了?怎么這么快就恍然大悟了?生:看了線路圖就明白了。師:對!畫線路圖確實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我們先要認真讀題,然后畫一畫,分析他們的關系,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三:初次應用師:請同學們繼續看大屏幕。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仔細動腦想一想。(26456兒童多少人?)(學生認真思考,有些同學已經開始討論,也有個別同學在畫圖)(邊畫一邊寫,不一會兒,很多同學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師:你們是怎么想的?誰來說一說?(生拿著自己的線段圖上來展示,畫的較規范 師:說說你的想法。1(支支吾吾說不出來師:一緊張你忘了?還想說嗎?(生搖頭)師:誰來幫助他?生2:456÷3-63:24564566,3456÷3。師:他說的你們明白了嗎?誰還想說?4:26456—6=450,2450÷3。生5:456—6=450,450正好是兒童人數的3倍了,所以450÷3。師:問生1264566師:剛才是比整倍數多6,我們把多余的減去轉化成整倍數解決,那如果比整倍數少呢?生:大概加上吧。1:62:63:13226師:試著自己解決(生思考列式,小聲討論)132+6)÷3(很少部分同學搖頭)6?1:6生指著線段圖)138138÷3266,138138÷3(大多數同學點頭)師:看來大多數同學都明白了,請同學們看老師演示,相信現在還不太明白的同學也一定能茅塞頓開(師演示)師:看來比整倍數多的、少的,我們都能想辦法轉化成整倍數的問題就來解決,其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用到轉化的策略。四、拓展提高師:剛才我們做的兩道題難不難?生:不難。(有點兒難。)師:其實這題是很難的,你們覺著不難是因為你們會動腦筋,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就不覺著難了,老師這里還有個更難的,你們敢不敢挑戰一下自己?生:敢。31533(生讀題思考,感到困難)師:有沒有辦法解決?(多數同學沒有找到方法,5、6)生1 31+53=84(本) 84÷4=21(本) 53-21=32(本。師:我首先要祝賀你做對了,我很佩服你太會思考問題了。因為時間到了,我們要下課了,你們下課再交流好嗎?生;不行,讓他說說。131+53=84(本484÷4=21(本,21(本)5353-21=32(本。師:你的發言太精彩了,我真的被你折服了。下課時間到了,其他的同學在課下畫一畫,相信一定也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五、小結這節課通過一到練習題的拓展和延伸,在解決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我領略了你們善傾聽,會思考,敢質疑,會交流的學習風采。學習數學會讓人越來越聰明,希望你們以后更加喜歡數學。差倍問題活動內容:差倍問題活動目標:1、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兩、三步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2、從不同角度探究解題的思路,初步體會利用等量關系分析問題的優越性。活動準備:配套課件活動設計專題分析:和倍問題和差倍問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很相似,如果知道了兩個數的差與兩個數的倍數關系,要求各個數是多少,這一類題,我們則把它稱為“差倍問題”。解答差倍問題與解答和倍問題相類似,要先求出差和相對應的倍數,然后求出1倍數,再求出幾倍數。此外,還要充分利用線段圖幫助分析數量關系。差倍問題的數量關系式是:兩數差÷(倍數-1)=較小的數(1練習一:1、小明到市場去買水果,他買的蘋果個數是梨的318了蘋果和梨各多少個?2442組有女同學和男同學各多少人?3、一件皮衣價錢是一件羽絨衣價錢的5倍,已知一件皮衣比一件羽絨衣貴960元。皮衣和羽絨衣各多少元?4360重量就相等,兩筐原來各有多少千克?練習二:1、被除數比除數大252,商是7。被除數和除數各是多少?2、被除數比除數大168,商是32。被除數和除數各是多少?3、除數比被除數小212,商是5。被除數和除數各是多少?4144,7練習三:1530060個?2、同學們助殘捐款,六年級捐款錢數是三年級的3倍,如果從六年級捐款中取出160元放入三年級,那么六年級的捐款數還比三年級多40元。兩個年級分別捐款多少元?34188254、兩堆煤重量不等,現在從甲堆中運走2483練習四:1、兩個書架所存書的本數相等,如果從第一個書架里面取出200本書,而第二個403存書多少本?2、兩個倉庫所存糧食重量相等,如果從第一個倉庫里取出20004007各存糧食多少千克?3162341604203練習五:1、有兩袋面粉,從第一袋中取出8千克放入第二袋,兩袋重量相等,如果從第二102少千克?2、甲、乙兩個書架,如果從甲書架取出1618332004005472小明3本,小明的本數就是小紅的4倍。兩人原來各買了多少本書?找規律填數活動內容:找規律填數活動目標:1、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少1”這一規律。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3分析、比較的方法。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培養學生發現與應用規律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活動重點:學生經歷間隔排列規律的探索過程,找到“兩種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物體少1”這一規律。活動難點:學生能用恰當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規律。活動準備:每小組若干小棒和圓片,課件,表格。課前談話,感知規律:師:今天在這里上課和我們平時有什么不同啊?(預設:學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師來聽課,座位進行了調整)師: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學生初步感知間隔排列)活動過程:一、創設情境,探索規律。1.尋找規律:出示例題里的場景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找規律。師:每幅圖中兩種物體是怎樣排列的?師:這屬于一種間隔排列,圖1中夾子排在開始和最后,我們把它看作“兩端的物體”,手帕排在中間,我們把它看作“中間的物體”。誰能說說下面兩幅圖中,兩端的物體和中間的物體各是什么?2.探究規律:師:看到這三組排列,你還想提出什么問題?課件出示:每組排列中兩種物體的數目有什么關系?(先獨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組里說一說)兩端的物體數目中間的物體數夾子 手帕兔子 蘑菇木樁 籬笆小組匯報。三、動手操作,驗證規律。1.動手操作:課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幾根小棒,在桌上擺成一排,再在每兩根小棒中間擺1個圓。數數小棒的根數與圓的個數,看看有什么關系。集體交流:師:誰來和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擺的?你發現了什么?小結:其實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兩端的物體,圓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間的物體。像這樣排列,它們都有這樣的規律: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多1。1.列舉規律:2.應用規律:基本練習:①出示一組排列。填空:兩端的物體是(,中間的物體是(()比()多1個。②這根繩子被打了6個結,這根繩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③經過了15個白天,那么經過了多少個黑夜?(2)變式練習:(課件出示劉翔跨欄圖)2004110為中國人心中的驕傲。其實在劉翔的運動場地上也有咱們今天研究的規律呢。出示:110米跨欄,10個欄中間有多少個間隔?②鋸木料問題:想想做做第2題把一根木料鋸3次,能鋸成多少段?引導學生用圖表示出鋸木料的過程,再結合所學的規律來分析。③圓周問題:欣賞:西湖蘇堤春曉圖師: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蘇堤的岸邊栽了一行柳樹,再在每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這樣就有了“桃柳夾岸,桃紅柳綠”之說。75a747576和桃樹,它們的棵數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呢?b:探究規律:你們能想辦法找出來嗎?在小組內試一試。c:匯報小結:誰給大家介紹介紹你們小組想到的方法,你們發現了什么?小結:把桃樹和柳樹像這樣栽成一周,桃樹和柳樹的棵數怎么樣?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樹,中間間隔著栽桃樹,可以栽多少棵桃樹?d:對比聯系:師:前面發現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多1,而在圓周上,它們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課件演示:把直線轉化成圓周,兩端的物體重合)④機動練習:師:國慶節就要到了,學校計劃在校園主干道一邊按照一一間隔的規律來擺設鮮花美化校園。(課件出示圖)有25盆藍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紅花?你是怎么想的?還有其他的想法嗎?師:大家想到了三種方案,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來,你們要是做美化設計師還是挺稱職的。課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學的規律來設計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臥室。五、總結評價。師:今天我們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規律,當我們面對新的事物或者更復雜的情況時,要學會尋求方法來探索規律解決問題。角的有關知識一、教育目標:1、知識和技能目標:知道角是由一點和這點出發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能判斷什么是角,會用字母與符號標出角,正確讀、寫角。知道角的大小和角兩邊的長度沒有關系。掌握簡單的比較角大小的方法。2、心理目標:體驗成就感,激發自信心。學會傾聽、尊重的態度。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3、行為目標:幫助學生逐步學會主動調舊知、練舊技、初建學習心向等學習準備行為。并用地做。二、活動內容重點和難點重點:角的表示方法以及比較兩個角大小的正確操作方法。難點:感悟角的大小和角兩邊的長度沒有關系。活動環節活動內容和組織形式1活動環節活動內容和組織形式1準備環節1.出示迷語小房子: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的幾教師的教的行期望的學生行為為 和心理變化1.設計“三 1.在“三分分制準備作制準備作業引學生學何圖形,這邊有一間謎語小房子,業”,幫助學生下,學生回憶舊知習準備變量你能說一說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回憶舊知識—識,調節出所有學處于第二階嗎?—基本幾何圖習過的幾何圖形,段,即細讀形,使相關舊知使相關舊知識達——初用閱達到清晰性、穩到清晰性、穩定讀符號配合定性、可利用性。“三分制準性。備作業”。學生之前認識過(生說一說這件小房子由什么角,生活經圖形組成?)驗中也有角師:這些圖形是由什么組成的的認識,之呢?(生:線段)前有學習過師:還記得什么是線段嗎?直線射線和(生:說一說什么是線段)線段,通過師:大家上節課的內容學的真情境中的謎好,表揚你們語小房子,師:那我們來看看,這間謎語2.通過猜謎幫助學生回小房子里到底有些什么謎語,大家2.利用謎語,主動調用上節憶相關的舊來猜一猜好嗎?語吸引學生注課學習的線段知知識,同時2.猜謎語:.意力并且幫助識,使知識達到可回憶和角相(師逐一出示謎語,學生逐一學生回憶相關利用性關的知識來回答,謎底,教師用媒體演示謎底,舊知直線線段幫助學生建幫助學生回憶前節課所學——線和射線,使得舊立學習《角段、直線、射線)知清晰穩定,為的初步認有始有終(打一幾何圖形)角的認識做好識》的學習(揭示謎底,線段,并媒體演示)準備。心向。無始無終(打一幾何圖形)3.學生從猜(揭示謎底,線段,并媒體演示)3.通過猜謎過程以及媒體有始無終(打一幾何圖形)謎語、回憶舊動畫上觀察到角,(揭示謎底,線段,并媒體演示)知,引出“角的意識到今天學習師:大家對上節課的知識記得初步認識”的學相關內容,以此建很清楚。那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什么習任務。立學習《角的初步呢?先來猜一個謎語:兵分兩路(打認識》的學習心一幾何圖形)向。(生猜一猜)(媒體演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子變成“角”字揭示謎底)師:謎底就是角,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角的初步認識(課題)2、討論板書1.角的定義:1.學生討合作環節師:生活中,什么地方有角?論,教師參與討逐步規范言語完學生討你認為什么是角?論并作學生言整性、科學性、邏論合作變量師:同學們舉了很多的例子,語指導,逐步達輯性。處于第二階那些都是生活中的角,在平面圖形到完整性、科學2.在討論合段,即班、中,什么是角呢?性。及時表揚大作時,學習相互尊組討論結我們的數學書上是這樣說的:膽發言、匯報時重、學會傾聽。合,以班討一點和從這一點出發的兩條射線所語言完整的學3.學習揚長論為主的課組成的圖形叫做角(板書)生。補短的分工、互助堂活動組織媒體演示角的形成,介紹角的2.教師作和合作。形式。符號。討論態度指導,4.學會有目運用小師:這邊有一些圖形,想請你讓學生學會傾標地觀察,特別是組學習,共判斷一下是不是角?聽和尊重。角的表示方法:3同討論得出鞏固練習一:3.對學生個大寫字母中什么是角,想出的辦法及表示頂點的角的表示方時點評,表揚和字母寫在中間;觀法和角的大鼓勵。察復合角時,學會小比較的操4.學生“學有順序、有規律的作方法。習權威”培養,找角。(手勢表示:不是角的圖形讓逐步發揮小組5.在討論合學生講一講為什么不是)長的作用。作中發展自信、責師:看來大家對什么是角已經5.指導學任、意志等心理品掌握的不錯了,接下來我們回憶一生形成知識習質。下角的各部分名稱得程度的自我6.交流、共板書2.角的各部分名稱:檢查,比如判斷享助人之愉悅,感(配合媒體演示講解)從一是不是角,怎樣謝受助之恩澤。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就去判斷的方法;是角,這一點就是角的頂點,這兩又如角的表示條射線分別叫做這個角的兩條邊,方法,習得之后的運用是否正鞏固練習二:

安排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自我檢查知識的習得程度是否師:請你找一個你身邊的角,理想。指一指它的頂點和兩條邊 6.幫助學師:角是組成幾何圖形的基本生分解學習難形狀(媒體演示上面的角變成三角點,如角的大小形)鞏固練習三:

比較的操作方法,在學生實踐起收集各種方法,從中選取可取的方法之后師:請你找一找這個三角形有再讓學生去時幾個角?頂點和邊(生:反饋)師:大家說的真好,角是組成其他幾何圖形的基本,來看一看,這些圖形里面有角嗎?有幾個?(生:反饋)師:大家已經能很快的找到一個角,那用什么方法表示角呢?3.媒體出示圖形

間操作。師:觀察一下,除了角之外,3師:你想給這個角起什么名字呢?(生:…)3OA,一條是OB,給角起名字要用到一個特別的符號“∠媒體演示,角的表示方法:3列的嗎?(生:頂點的字母寫在中間)師:有時,我們還可以用一個數字來表示角(媒體演示)鞏固練習四:讀出下列角:(生:互相讀一讀,反饋)數學趣味活動師:這邊還有一些角,想一想,你能讀出下面的角嗎?為什么?鞏固練習五:(生:沒有頂點,不好讀)(補上頂點了嗎,請你試一試(生:嘗試讀角師,讀角時,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嗎?(3寫字母表示角時,表示頂點的字母要寫在中間)師:大家學會了讀角,這里有一個復雜的圖形,你能用剛才的知識找一找其中的角嗎?鞏固練習六:小數三上~~數趣課教案 18數學趣味活動學生反饋師:找角時,要按規律從上到下找,也可以按小角的個數來找最大的角是哪個?繼續延長,這個角會不會越來越大?(生:猜測)個小的角4.1長度無關(縮短)你有什么發現?(生:角的邊延長了角沒有變大,邊縮短,角也沒有變小)無關呢?(生用學具嘗試,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反饋:角的兩邊張得越開,角就越大,張開的越小,角就越小板書4.2角的大小和角的兩條邊的張開幅度有關。師:我們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角小數三上~~數趣課教案 19數學趣味活動數學趣味活動小數三上~~數趣課教案小數三上~~數趣課教案PAGE20的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而是和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幅度有關,接下來我們就來比比角的大小。板書5.角的大小比較:1)角。師出示圖形:師:請你們比較一下,哪個角大?師:你是怎么比較出大小的?板書5.1大小很明顯的角,一眼就能看出大小。2)(出示這兩個角那個大呢?(生猜測)師:學生討論一下,怎么比出大小?用學具試一試師生共同小結比較兩個角大小的方法。5.2(媒體演示)板書5.3頂點重合,一個角能把另一個角包在里面,這個角就大。(媒體演示)3、小結1、本課的分次小結:1第一層次1.學習用強化環節第一次是在“什么是角”得出小結的教師示一、二句話小結本學生小“一點和從這一點出發的兩條射線范。節課學習內容。結強化變量笫二到第(學習知識條目處于第一階第二次是角的各部分名稱,得六層次由師生化小結。段,即“課出什么是角的頂點、角的邊;共同小結、評堂知識條目第三次是在角的表示方法之價。2.學會用精化”小結。后,得出:用3個大寫字母表示角,第七層次短準確的語言表表示頂點的字母寫在中間,用數字小結由學生個達認知結果的習表示角,數字一般寫在角的里面;體小結,并交慣和概括能力。流、評價。3.學習強記,得出,用3個大寫字母表示角,一2.最后一減少遺忘,增強記定需需要用大寫字母把頂點表示出次小結后,教師憶能力。來;創造一個環境,4、評價知識第五次是在角的大小和角的邊全班鴉雀無聲,條目化小結的優長是否有關的討論之后,得出:角讓每個學生專劣。的大小和角的兩邊的長度無關,和心致志地默誦5、默念知識兩邊的張開程度有關;小結的內容,進條目化小結,并養第六次是在角的大小比較的操行強化記憶訓成習慣。作方法之后,得出:明顯有大小差練。然后再讓同 6、積極、異的角,目測就可以比出大小,大桌兩人說一說確復述知識條目小相近的角,在目前的知識下,可小結的內容,最化小結。以用重合觀察的方法; 后讓組織復第七次則是在角的大小比較的小結內容的操作方法之后,由教師主導,學生賽游戲,擇優表對本課知識進行本節課的知識條目揚。化小結。指導評價知識條目化小結的優劣。

3.每次小結后進行強化4練習環節本節課鞏固練習變

2、強化對本課知識的記憶,默刺激,及時肯念知識條目化小結內容,組織競賽定表揚獎勵游戲。 4.逐步指到自我強化。5價知識條目化小結的優劣。鞏固練習七: 1.巡視和 1、讓學生進個別輔導,學生行獨立模仿練習獨立完成鞏固把短時記憶轉化練習,幫助逐步為長時記憶。量屬于課內隨堂鞏固練

做到自查、自糾。

2、要求學生與老師一起通過習 2.獲取練檢查模仿過程的習反饋信息,調正誤使絕大部說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的操 整活動計劃3、學生學會判斷自作方法。布置課外作業:

在檢查中發現己對本課堂新的重大問題,師生基本知識、基本技共同給予糾錯能的記憶與掌握針對知識條目化小結,讓學生矯正。 程度。進行拓展練習。

4生交流本節課的學習體會。的學習體會。數學趣味活動數學趣味活動小數三上~小數三上~數趣課教案三角形內角和活動內容:三角形內角和活動目標180°,會應用這一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180°”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活動過程一、激趣引入(一)認識三角形內角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什么是三角形,誰能說出三角形有什么特點?生1: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生2:三角形有三個角,……師:請看屏幕(課件演示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的過程)。課件分別閃爍三個角及的弧線,我們把三角形里面的這三個角分別叫做三角形的內角()(二)設疑,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心理師:請同學們幫老師畫一個三角形,能做到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師:有誰畫出來啦?生1:不能畫。2:3:只能畫長方形。師(課件演示師:問題出現在哪兒呢?這一定有什么奧秘?想不想知道?生:想。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內角和(播放課件)(課件閃動其中的一塊三角板)生:90°、60°、30°(課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師:也就是這個三角形各角的度數。它們的和怎樣?生:是180°。師:你是怎樣知道的?生:90°+60°+30°=180°。師:對,把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合起來就叫三角形的內角和。()這個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呢?生:90°+45°+45°=180°。師:從剛才兩個三角形內角和的計算中,你發現什么?生1:這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生2:這兩個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內角和1.猜一猜。師: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看法。生1:180°。生2:不一定。……2.操作、驗證一般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師: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辦法來證明,使別人相信呢?生:可以先量出每個內角的度數,再加起來。師:哦,也就是測量計算,是嗎?那就請四人小組共同研究吧!(課前每個小組都發有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小組匯報結果。嗎?180°。件)

1:180°。2:175°3:182°……(三)繼續探究師:沒有得到統一的結果。這個辦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辦?還有其它辦法生1:有。師:怎樣才能把三個內角放在一起呢?生:把它們剪下來放在一起。1.用拼合的方法驗證。師:很好,請用不同的三角形來驗證。師:小組內完成,仍然先分工怎樣才能很快完成任務,開始吧。2.匯報驗證結果。師:先驗證銳角三角形,我們得出什么結論?生1:銳角三角形的內角拼在一起是一個平角,所以銳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2:180°3:180°3.課件演示驗證結果。師:請看屏幕,老師也來驗證一下,是不是跟你們得到的結果一樣?(播放課師: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怎樣的結論?生: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180°師:為什么用測量計算的方法不能得到統一的結果呢?1:量的不準。生2:有的量角器有誤差。師:對,這就是測量的誤差。三、解決疑問。師:現在誰能說說不能畫出有兩個直角的一個三角形的原因?(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生:因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在一個三角形中如果有兩個直角,它的內角和就大于180°。生:不可能。師:為什么?180°師:那有沒有可能有兩個銳角呢?生:有,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少有兩個內角是銳角。四、應用三角形的內角和解決問題。(知識的直接運用,數學信息很淺顯)(數學信息較為隱藏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1)給出三角形兩個內角,說出另外一個內角(有唯一的答案(2)說出其它兩個內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無數個答案。五、全課總結。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是怎樣獲取這些知識的?你感覺學得怎么樣?乘法算式謎活動內容:活動目標:1、使學生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2、利用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乘法進行驗算和求未知數X;3、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推理的能力。活動重點: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會應用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進行驗算。活動難點:求乘法中的未知數X。活動過程:一.提供材料,得出關系。計算:80×30=2400÷80=2400÷30=觀察算式,你發現什么?出示: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二.計算123×45,并且驗算。匯報(多媒體:乘法:45×123除法:5535÷1235535÷45分別依據什么?(乘法交換律,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三.求未知數1.24,408,(X生:X×24=408X=408÷24X=17注意書寫格式。四.練習P1291P1294五.課堂總結六.課堂作業。七.板書:求乘法中的未知數X80×30=24002400÷80=30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驗算,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數X)規律有趣的算式活動內容:介紹計算器,應用計算器進行運算,探索一些數學規律。活動目標:1、通過有趣的探索活動,使學生鞏固計算器的使用方法。2、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體會探索的方法。3、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活動重點:體會探索數學規律的方法。活動難點:發現、歸納算式的特點。關鍵:借助計算器計算,對比算式結果加強練習、應用。教具準備:電腦課件學具準備:電子計算器。活動過程:(一)導入談話,提示課題教師:同學們,在數學的運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這一節課老師要帶你們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規律,誰要是在最短的時間里闖過四道難關,就將成為我們班的數學之星。你們愿意去探險嗎?好,請帶上你們的計算器,讓我們一起出發吧。板書:探索與發現(一)有趣的算式(二)探索交流,發現規律1、第一關:奇妙的寶塔。(1)電腦課件呈現:1×1=1,11×11=121,111×111=12321三個算式與答案。(2)請學生仔細觀察這三個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點,它們與算式的兩個因數之間又有什么關系。(3)討論:1111×1111的結果。(4)反饋討論的結果時,重點是讓學生說一說寫出結果的依據是什么,教師結合算 式 說 明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5)你還能繼續寫出幾個這樣的算式嗎?111111×111111=12345654321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師小結:你們真聰明,輕松地闖過了第一關,下面就讓我們去闖第二關吧!2、第二關:奇怪的 142857(1)電腦出示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反饋計算結果。142857×1=142857 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 142857×4=571428觀察積的結果特點及與因數的關系。根據發現規律,寫出“乘以5、6”的得數。142857×5=714285 師:恭喜大家已經過了兩關,有信心繼續闖關嗎?好,我們來繼續闖第三關!3、第三關:神奇的9。(1)電腦出示下題,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99×99=9801 999×999=998001(2)猜一猜:9999×9999的結果。學生根據以上兩個算式,猜測規律得出:9999×9999=99980001發現規律并歸納: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師:你們真了不起,連過了三關,只剩最后一關了,努力啊!4、第四關:尋找神秘的數。電腦出示要求:[小學活動設計網-www.XXJX-更多數學教案]a0~9b、將這兩數相減,并把結果的四個數字重新組成一個最大的數與最小的數,再次相減

c、在這樣的不斷重復的過程中,你能找到一個神秘的數嗎?如:選1、2、5、0;最大的四位數是:5210,最小的四位數是1025,然后兩數相減,并把結果的四個數字重新組成一個最大的四位數和最小的四位數再次相減……5210 8541 830-1025-1458-3078418570835652655299636642-2556-3699-24663996626441767641-1467617461741378試試看。學生探索。①讓學生任意選定四個數字,按照上面的步驟自己試一試,看一看最后的結果還是6174嗎?②最終發現,計算的結果全部都是“6174”。祝賀大家勝利地闖過了四關!六、作業。1、補充作業。(見優化設計抄小黑板上)積的變化規律活動內容:積的變化規律和因數末尾有零的乘法活動目的:1、知道擴大(或縮小)幾倍的含義。2、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數乘法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的規律。3、能運用這一規律進行因數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簡便計算。4、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活動重點:⒈理解積的變化規律。⒉掌握簡便算法。活動難點:抽象、概括積的變化規律。活動過程:一、理解“擴大”、“縮小”幾倍的含義⒈口算。⒉理解含義。4,也可以說成把6420100小結:把一個數擴大幾倍就是用這個數乘以幾。802480÷20小結:把一個數縮小幾倍就是用這個數除以幾。⒊練習。⑴1510⑵1206⑶20擴大多少倍是100?⑷80縮小多少倍是20?[評析:擴大(或縮小)幾倍的含義是理解積的變化規律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先通過兩組口算題,具體說明“擴大幾倍”和“縮小幾倍”的含義,再通過一組題目,使學生在運用知識中進一步加深理解。這樣就為學生發現積的變化規律做好了知識上和語言上的準備。]二、抽象、概括積的變化規律⒈教師用投影出示表格因數16 161616 因數 21020 200 1000積 32提問:在這個表中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求的是什么?然后指名口算出每組題的積,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將結果填在表格里。⒉引導學生從左往右觀察,發現擴大的規律。⑴師:同學們看每一組題的第一個因數有什么特點?生:相同,都是16。教師指出:也就是一個因數不變。(板書)221221053216055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3、4、5212( )倍( )倍( )倍,積各有什么變化?⑸通過上面的學習,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引導學生說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多少倍,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⒊引導學生從右往左觀察,發現縮小的規律。42521000200么變化?積發生了什么變化?321252( )倍( )倍( )倍,積各有什么化?⑶通過上面的觀察,你又發現什么規律?引導學生說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多少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