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典型場景的VoLTE無線網優化方法-整合后V3.6_第1頁
00-典型場景的VoLTE無線網優化方法-整合后V3.6_第2頁
00-典型場景的VoLTE無線網優化方法-整合后V3.6_第3頁
00-典型場景的VoLTE無線網優化方法-整合后V3.6_第4頁
00-典型場景的VoLTE無線網優化方法-整合后V3.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0-典型場景的VoLTE無線網優化方法-整合后V3.6LtD典型場景的VoLTE無線網優化方法高鐵場景的VOLTE優化方法典型場景概述高鐵作為一種高效經濟的城際交通方式,具有高速、便捷、環保和安全的特點.不同于普通鐵路覆蓋,高鐵的設計時速為350km/h,正常運營速度在300km/h左右,受多普勒頻移影響,信道條件變化劇烈,導致接收端接收信號頻率發生變化。因此高鐵場景需要基站、終端有更強的上下行糾偏能力。目前,高鐵覆蓋網絡以專網形式建設,實現專網信號在高鐵線路區域的主導覆蓋。如何確保高鐵場景下用戶的體驗感知,是高鐵通信面臨的挑戰。另外因過車、會車或停車,當用戶數急劇增多時,每個用戶獲得的用戶感知度也將隨之下降,因此多用戶高負荷也是高鐵網絡優化面臨的挑戰。高鐵場景優化方法高鐵場景特點高鐵作為城市之間的一種高速軌道交通工具,其沿線及站臺的網絡覆蓋具有如下特點:高鐵通常運行在城市與城市之間,需要對沿線的隧道、橋梁、彎道等各種情況進行覆蓋,覆蓋場景復雜多樣化;高鐵的網絡覆蓋主要為軌道的沿線覆蓋,其呈線狀覆蓋的特性;高鐵的實驗時速已突破500km/h,運營時速超過300km/h,其高速特性給無線網絡覆蓋帶來嚴重的多普勒頻移問題;高鐵的車廂為金屬材料,且為密閉式廂體設計,對信號屏蔽嚴重,穿透損耗大。同一頻段,對不同車型的信號穿透能力不同。高鐵列車的高速特性對移動用戶在小區間的切換和重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UE終端穿越切換區域的時間接近甚至小于切換響應時間,因此很容易出現脫網、小區切換失敗等網絡問題。優化方法現網數據分析高鐵由于其覆蓋、容量、干擾等問題的特殊性,導致目前整體指標較差。1、覆蓋問題:高鐵覆蓋大多采用高鐵周邊已有F頻站點覆蓋,站間距較大且大小不一,站軌距從20米~200米不等,天線水平拉高30米~50米不等,高鐵覆蓋規劃相對薄弱;且鑒于高鐵復雜的地理環境,高鐵覆蓋建站相對困難;針對隧道漏纜布放不足導致隧道弱覆蓋問題也較多。2、干擾問題:高鐵專網采用“公、專分離”建網策略,因此在網絡邊界的公、專網干擾問題較多,需合理的規劃與調整。3、容量問題:單個小區用戶較多,尤其是會車、停車時用戶量迅速增加;高鐵場景用戶數特點是用戶瞬時集中占用同一小區,也就是用戶集中在同一小區進行業務請求,會影響用戶感知,需進一步進行用戶分流。目前高鐵組網的資源利用特征有:1、許上下行資源不對稱配置,可能會造成單向資源受限;2、大流量業務共享信道占用較多,小流量業務控制信道占用較多,對于CFI配置不合理、OTT業務較多、無線環境惡劣的小區,可能存在控制信道資源受限;3、CS業務(VoLTE)和PS業務共享信道在進行容量評估時需要將CS和PS業務融合考慮;4、OTT及VoLTE等小數據量業務較多時,容易導致速率不受限但是用戶數license及RRC連接數受限影響接入。基于當前問題特征,在高鐵擴容方案時需要充分考慮下述要素:簡捷、可操作性強、考慮全面。4、切換問題:高鐵車速極快,導致切換頻繁,容易出現切換失敗問題;對切換類參數要求高鐵專網配置。主要優化措施增強大功率RRU覆蓋優化在進行高鐵F+D雙層網改造的前提下,根據弱覆蓋現狀使用大功率RRU替換部分現網設備,提高覆蓋能力。某省高鐵目前現網使用RRUF頻段通道功率2*30W、D頻段通道功率2*40W(標稱值),選取區域進行大功率RRU(F頻段通道2*35W、D頻段通道功率2*40W)替換進行覆蓋增強試點,試驗表明F頻段可以提升1dB左右。4T4R增強技術覆蓋優化在覆蓋不足區域可考慮引入4T4R覆蓋增強技術。天線優選兩副窄波束高增益定向天線,以提升上下行覆蓋能力;在原抱桿和設備基礎上新增一套同覆蓋的RRU和高增益天線,下行兩個RRU齊發,上行兩個RRU聯合接收;方案如下圖:效果對比:錯頻組網及PRACH配置優化高鐵專網使用專用頻點,實現專網專用,降低公網對高鐵專網的干擾。在高鐵專網附近公網業務量較小的場景(如農村)下,建議高鐵專網與公網的頻率完全錯開(專網20M+公網10M),避免干擾。在高鐵專網鄰近公網業務量較大的場景(城區或城郊),公/專網網均需使用20M載波。若公/專網小區均不具備開啟D頻段的能力,均使用F頻段會造成10M的頻率重疊,存在干擾影響,此時應格外關注專網與公網的頻點設置:在F頻段重疊10M的配置情況下,若專網與附近公網RS信號位置錯開,可以降低互干擾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網絡的覆蓋率若可按照PCI模3不等的原則進行高鐵專網與附近公網RS的優化,可以降低網絡優化的難度在專網使用F頻段,且附近公網業務量較高必須使用F頻段20M時,專網及附近公網有10M頻率重疊,考慮到每個載波中心位置15kHz的直流分量,要實現公網與專網小區的RS對齊(PCI模3相等),需滿足以下條件:100*M=15*3*N+15M/N均為整數經計算,在M、N分別為96和213時上式成立,即在公網應采用38400頻點時,對應專網的絕對頻點號為38496。錯頻組網后,為了提升隨機接入性能,公網專網PRACH使用的頻域位置應錯開。公網兩個小區的PRACH頻偏設置為6,另外一個小區頻偏為88;頻偏為88的公網小區應與高鐵專網小區重疊覆蓋面最小。切換優化RF優化:通過RF優化,對無線射頻信號進行控制,合理調整小區切換帶,在優化信號覆蓋的同時控制越區覆蓋與減少乒乓切換。高鐵車速極快,對小區之間的重疊覆蓋區域則有更高要求,根據高鐵時速規范,實際測試小區間單扇區的極限覆蓋范圍,結合站間距,車速,RF優化調整,推薦高鐵重疊覆蓋帶長度約為300米。TD-LTE重疊覆蓋區計算(考慮二次切換)速度(km/h)切換重疊需求距離(m)200218250254300286350320400356多小區合并技術優化:小區合并技術是將多個物理小區合并成一個邏輯小區,同一邏輯小區內不需要預留重疊區域,小區合并擴大了單小區的覆蓋范圍,減少切換次數,對于覆蓋距離特別短的小區可以通過合并使覆蓋距離符合高速移動切換和駐留要求,減少切換次數,提高用戶感知,避免頻繁切換導致掉話、未接通事件發生。小區合并示意圖目前LTE產品支持多個雙通道RRU小區合并,高速組網場景下,可以將多個雙通道布配成1個20MTDL小區。采用F頻段,合并成一個小區后將大大減少了切換次數。支持的多小區合并數量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貝爾大唐現網支持情況121212單通道12個/雙通道6個8+2*4支持版本11.1602RL55L15BV6.00.50.05切換參數配置優化:鄰區優化:高鐵采用公專分離組網,小區間可以配置前后向的鄰區,站臺和高架橋等場景需要高鐵小區和公網小區互配鄰區,避免UE拖死掉話。切換類參數優化:根據車速和切換帶情況設置不同的切換參數,默認設置:MODINTRAFREQHOGROUP:LocalCellId=0,IntraFreqHoGroupId=0,IntraFreqHoA3Hyst=0,IntraFreqHoA3Offset=0,IntraFreqHoA3TimeToTrig=128ms;存在乒乓切換,則按照如下切換參數進一步優化調整:參數名稱功能描述乒乓切換調整建議A3幅度遲滯該參數表示測量事件的遲滯,可減少由于無線信號波動導致的測量事件的乒乓觸發次數和誤判。增大遲滯Hys,將增加切換事件觸發的難度,延緩切換,影響用戶感受1dB,2dB,4dB調整A3偏置該參數表示A3測量事件鄰區質量高于服務小區的偏置值。該值越大,表示需要鄰區有更好的服務質量才會上報測量事件的測量報告。2dB,4dB,6dB,8dB調整A3時間遲滯該參數表示測量事件的時間遲滯。當測量事件滿足觸發條件時并不能立即上報,而是當該事件在時間遲滯內,一直滿足上報條件,才觸發上報該事件測量報告。240ms,320ms,480ms,640ms調整容量優化目前容量優化主要通過一些功能算法的開啟、業務的均衡、實際容量的擴容等幾個方面來進行。通過載頻擴容/小區分裂/增加站點來從根本上解決容量問題。擴容原則如下:推薦載波擴容方案,其次小區分裂。載波擴容方案:(1)沿線F+D載波擴容,站臺與候車室推薦F+E載波擴容;(2)若擴容后頻段覆蓋不足則需要增加站點進行頻段覆蓋增強;(3)若POI或RRU不支持擴容頻段則需要更換;小區分裂方案:(1)多RRU小區合并的小區可考慮小區分裂;(2)分裂后切換帶盡量不要落在上下車區域,避免頻繁切換;關鍵功能、參數設置建議高鐵基礎參數優化參數指目前已經開通動車組列車的鐵路,列車速度達到每小時200公里以上。特點是用戶移動速度特別快,快衰落明顯;業務單向整體移動,需要避免回切、過區切換和頻繁切換,可采用鏈式鄰區關系,減少不必須的測量對象。小區起呼業務量小,切入業務量大,切換時間窗小,要加快測量和執行;有語音業務時,應保證語音優先切換。重建和重傳應適當控制,避免浪費資源。由于部分軟件功能需要較長時間的測量或計算,導致在原小區已失效,其中DRX、RoHC、ICIC、CoMP、MU-MIMO、波束賦形等可以關閉。類別參數名功能含義取值范圍VoLTE業務的取值建議PDCP層參數QCI1ROHC(必須核查)報頭壓縮功能,開啟后節約資源。在高速移動狀態不建議開啟。{ON,OFF}OFF接入類參數numberOfRA-Preambles(必須核查)該參數表示基于競爭隨機接入數,決定競爭/非競爭Preamble分配比例ENUMERATED{n4,n8,n12,n16,n20,n24,n28,n32,n36,n40,n44,n48,n52,n56,n60,n64}適當增加非競爭接入preamble前導碼的數量設置原則:24-32保持類參數異頻異系統測量GAP(必須核查)快衰場景下可以調整GAP測量模式減少eSRVCC測量時延提升eSRVCC切換成功率。{40ms,80ms}40ms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必須核查)CQI/AckNack同時發送開關。在PUCCH干擾嚴重或PUCCHTPC控制命令字虛檢率高導致Format2a/Format2b解調性能差時,將此開關關閉,不允許CQI/AckNack同時發送,可以提升下行反饋的解調性能,提升下行吞吐量。PUCCH性能可保證時,可打開此開關,允許CQI/AckNack同時發送,減少CQI的丟棄率。{OFF,ON}OFF定時器類TimeAlignmenttimer(必須核查)用于控制UE處在上行時鐘同步的時間長度。ENUMERATED{sf500,sf750,sf1280,sf1920,sf2560,sf5120,sf10240,infinity}=<sf1280。eSRVCC類異系統A2RSRP觸發門限(A2)(必須核查)增大該參數值,將降低A2事件觸發的難度,即容易啟動異系統測量;減小本參數值,將使得A2事件更難被觸發,延緩啟動異系統測量。-140~-43dBm-95dBm異系統A1A2時間遲滯(A2)(必須核查)加大該參數值可以減少偶然性觸發的事件上報,并降低平均切換次數和誤切換次數,防止不必要切換的發生。但延遲觸發時間的增大會增加掉話的風險。{0ms,40ms,64ms,80ms,100ms,128ms,160ms,256ms,320ms,480ms,512ms,640ms,1024ms,1280ms,2560ms,5120ms}128ms觸發時間timetotrigger(必須核查)快衰場景下可以調整觸發時間timetotrigger減少提升eSRVCC切換成功率。{0ms,40ms,64ms,80ms,100ms,128ms,160ms,256ms,320ms,480ms,512ms,640ms,1024ms,1280ms,2560ms,5120ms}128ms高鐵專用參數highSpeedFlag(必須核查)該參數指示該小區是否是高速小區。TRUE對應ZeroCorrelationZoneConfig約束集取值,FALSE對應ZeroCorrelationZoneConfig自由集取值。BOOLEAN將覆蓋終點車站(如北京等都會停車的車站)的小區設置為False,其他存在高鐵路過的車站設置為True,覆蓋高鐵沿線的小區設置為Truet-Evalulation(必須核查)表示評估進入移動狀態持續時間。其對應于TS36.304中的

TCRmax

。單位秒,

s30

對應30s等等。ENUMERATED{s30,s60,s120,s180,s240,spare3,spare2,spare1}240sn-CellChangeMedium(必須核查)表示更改進入中等移動狀態的小區數目。其對應于TS36.304中的

NCR_M

。INTEGER(1..16)在NCR_H必須大于NCR的情況下,設置NCR_M=1;在NCR_H可以等于NCR_M的情況下,設置NCR_M=1。n-CellChangeHigh(必須核查)表示更改進入高速移動狀態的小區數目。其對應于TS36.304中的NCR_HINTEGER(1..16)在NCR_H必須大于NCR_M的情況下,設置NCR_H=2;在NCR_H可以等于NCR_M的情況下,設置NCR_H=1。其他參數頻選調度(必須核查)頻選調度指在頻域信號波動較大情況下,選擇質量較好的時頻資源塊傳輸信息的調度方式,這種調度方式可以提高資源的效率,改善系統容量,但在高鐵場景下,由于信道變化過快,信道先驗估計不是很準確,故需關閉頻選功能。{ON,OFF}OFFQCI=1drx功能開關(必須核查)DRX指終端在特定時間監聽PDCCH,其他時間進入低功耗睡眠模式,由于高鐵場景信道變化過快,可能會導致eNB與UE的DRX狀態不一致,從而對調度產生影響,故需關閉DRX。{ON,OFF}OFF半靜態調度SPS(必須核查)半永久調度(SPS-Semi-PersistentScheduling)指在LTE調度傳輸過程中,eNB在初始調度通過PDCCH指示UE當前的調度信息,對于半永久調度,UE保存當前調度信息,周期性在同一時頻資源上進行業務數據的發送或接收。由于高鐵場景信道變化過快,故需關閉半靜態調度功能。{ON,OFF}OFF多天線eNodeB下的固定BFMIMO模式(必須核查)由于高鐵場景信道變化過快,估計的BF(Beamforming)權值不能反映當時信道條件,BF性能無增益,故關閉BF特性。而TM3是比較適合高速場景的傳輸模式,故采用TM3模式。TM1~TM8TM3基于站間距的eSRVCC分場景精確優化(1)eSRVCC門限理論計算eSRVCC觸發過程,主要分三個步驟:異系統測量啟動、觸發B2測量報告、網絡側下發切換執行命令,如下圖所示:由于高鐵高速移動特性,從觸發異系統測量(A2)到滿足切換條件觸發B2測量報告,以及UE執行切換,終端LTE電平處快速下降趨勢。實際切換電平與B2切換觸發電平存在一定電平差,因此在設置eSRVCC門限取值要考慮一定的門限提前量,抵御高速移動產生的信號衰減。以eSRVCC的切換門限為-117dBm為例,向前回溯一個切換時延(經驗值900ms),以200km/h車速為例,折合55m/s,900ms行駛路程50m,在高鐵快衰場景下折合約2dB信號衰減,則切換門限可以設置為-115dBm。再向前回溯測量同步時延(包括GSM信號測量(理論值400ms)、GSM小區同步(經驗值100ms)以及本區信號測量時間遲滯(128ms)),在高鐵快衰場景下折合1.8dB信道衰減,則啟測門限可以設置為-113dBm,考慮到理論計算偏理想,實際信號波動下,可能需要預留時間等待信號達到門限,需要給出一定的門限值預留,所以啟測門限高于-113dBm。(2)eSRVCC門限實際測試現網98%的LTE系統內切換執行時刻LTE電平在-116dBm及以上,為了防止VoLTE業務過早進入2G,建議將-116dBm以上場景采用系統內切換,現網B2事件本系統門限設置不高于-116dBm。統計eSRVCC切換執行時刻LTE電平,切換成功eSRVCC執行階段LTE電平均大于-118dBm,為確保切換成功率,建議eSRVCC切換時刻電平值不低于-118dBm。建議將eSRVCC切換執行時刻電平定在-116dBm與-118dBm之間(如-117dBm)。根據理論計算,在高鐵場景下,-117dBm切換電平,對應B2本系統門限不低于-115dBm,A2觸發門限不低于-113dBm(根據實際經驗建議門限在-100dBm~-110dBm范圍內)。(3)基于站間距的eSRVCC優化根據理論推導和高鐵實測數據,高鐵VOLTE異系統eSRVCC策略如下:大站間距場景:適當抬高eSRVCC門限,引導VOLTE及時切至2G。主城區:小區間站間距>800米或小區內站間距>1000米;農村郊區:小區間站間距>900米或小區內站間距>1100米;小站間距場景:適當降低eSRVCC門限,保障VOLTE在4G語音質量更優。主城區:小區間站間距<600米且小區內站間距<800米;農村郊區:小區間站間距<700米且小區內站間距<900米;注:參考MOS分分析結論,在標準基礎上增加100m作為VOLTE可接受的語音質量的最低水平。頻段場景小區類型站間距定義距離(km)F頻段城區小區間大站間距大于0.6小區間小站間距小于0.6小區內大站間距大于0.8小區內小站間距小于0.8郊區農村小區間大站間距大于0.8小區間小站間距小于0.8小區內大站間距大于1小區內小站間距小于1VOLTE業務下4G終端切換到GSM網絡,建議按照下表設置:參數名大站間距建議值小站間距建議值其他GERANeSRVCC切換方式開關ONONONGERAN重定向ONONON異系統切換觸發事件類型EventB2EventB2EventB2GERAN切換B2RSRP門限1-113-118-115基于覆蓋的GERAN觸發門限-95-95-95異系統A1A2時間遲滯(針對QCI1)128ms128ms128ms異系統A1A2幅度遲滯(針對QCI1)222異系統A1RSRP觸發門限(針對QCI1)-95-95-95異系統A2RSRP觸發門限(針對QCI1)[-100,-110][-100,-110][-100,-110]VoLTE用戶優先接入預留一定資源,在小區接入規格受限時優先接入VoLTE用戶,從而保證人流密集場景的語音業務體驗。基站通過預留一定的用戶數,在小區接入用戶數規格受限時,對預留規格內接入的用戶進行判斷,如果用戶接入幾秒后建立QCI1承載,則判斷為語音用戶,保持接入,并可以剔除一個數據用戶(可選);否則判斷為數據用戶,釋放該用戶。相關參數:參數參數中文名稱配置VoltePrefAdmissionSwitch語音業務接入優先開關開VoltePreemptionSwitchVoLTE語音用戶搶占開關開VolteReservedNumberVOLTE用戶預留數30目前各廠家支持情況如下表:華為中興諾西愛立信貝爾大唐用戶優先接入類功能√╳√╳╳╳支持版本11.1-TL16A--各廠家參數設置方法VoltePrefAdmissionSwitch:開;VoltePreemptionSwitch:開;VolteReservedNumber:30需升級后確認應用缺點:高話務場景下,對于預留的語音資源門限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避免設置過高浪費資源降低系統容量,或者設置過低造成語音無法接入。應用volte業務資源預留方案,對于超過門限的初始/重建/切換入數據業務將進行釋放或者重定向,影響數據業務的掉話/重建/切入等性能指標。高鐵低速遷出功能需求分析:高鐵專網除了列車上的用戶,還有一些公網用戶。因過車、會車或停車,當用戶數急劇增多時,公網用戶占用專網資源,導致高鐵用戶獲得的速率將逐漸下降,用戶感知度也將隨之下降;當用戶數超過系統容量時可能導致部分用戶無法接入。針對上述問題,需要把公/專網小區協同起來,關鍵是識別出UE的移動速度,然后將UE正確地切換到公網中:低速用戶遷出專網:在高鐵專網中,識別出UE的移動速度。對于專網中的高速用戶,在專網駐留;而對于專網中的低速用戶,需要切換回公網。專網小區內,Ue連接態保持時間小于高速場景的駐留時間門限,且有較大的多普勒頻移判斷為高速用戶,反之,如果用Ue連接態保持時間大于低速場景的駐留時間門限,且無較大的多普勒頻移值,則判定為低速用戶。參數設置:參數字段名建議值基于速度的公網/專網切換開關ucHOBasedSpeedSwch打開低速場景的駐留時間門限dwSpeedtestLowTime16000ms目前各廠家支持情況如下表:華為中興諾西愛立信貝爾大唐高鐵低速遷出類功能√√√╳╳√支持版本11.1602TL17-V6.00.60.00高鐵版本各廠家參數設置方法ucHOBasedSpeedSwch:打開;dwSpeedtestLowTime:16000msHOBasedSpeedSwch:打開;SpeedtestLowTime:12000ms待升級后確認待升級后確認應用缺點:非高速場景打開會導致用戶異常遷出,高速場景無缺點。下行預糾偏特性特性介紹為提升高鐵性能增加下行預糾偏特性,該功能用于高速合并小區場景下,多個站點的RRU進行小區合并組網,對終端用戶接收的下行數據進行預糾偏,從而減輕由于高速移動帶來的性能損失。算法原理基站根據小區上行最大頻偏量,對下行數據進行一定程度的預糾偏,從而減少邊緣區域用戶的頻偏量,進而提升這類用戶的下行速率。參數設置(華為):參數參數中文名稱配置HIGHSPEEDSCHOPTSWITCH->DlAfcSwitch下行糾偏特性開目前各廠家支持情況如下表:華為中興諾西愛立信貝爾大唐下行預糾偏特性類功能√√√╳╳√支持版本11.1602TL16A-V6.00.50.10高鐵版本各廠家參數設置方法HIGHSPEEDSCHOPTSWITCH->DlAfcSwitch:開sceneCfg:高鐵(無開關控制,場景配置為高鐵模式有頻偏補償)待升級后確認待升級后確認應用缺點: 下行頻偏超過上行最大頻偏量的UE依然無法糾正,該類用戶依然存在頻偏過大掉話問題。語音用戶SINR校正算法IBLER目標值由于高鐵專網為專網專用,基站均分布在鐵路兩邊,且站間距有較嚴格的規劃要求,故用戶距離基站的較近,近點用戶較多,而語音用戶SINR校正算法IBLER目標值表示非TTIBundling狀態的語音用戶動態調度的SINR校正算法IBLER目標值。該參數值越大,則SINR的調整量也隨之增大,選擇的MCS也會更大。該參數影響上行語音質量,不同組網環境下語音質量最優對應的上行IBLER目標值有差別:如果上行IBLER目標值設置較小,會導致語音用戶的上行MCS偏小,近點語音用戶的QCI1上行丟包率可能會略有下降(語音質量基本相當);中、遠點語音用戶由于語音包的上行RLC分段增多,QCI1上行丟包率可能會上升(語音質量變差)。反之,如果上行IBLER目標值設置較大,會導致語音用戶的上行MCS偏大,近、中點語音用戶的QCI1上行丟包率可能上升(語音質量變差);遠點語音用戶由于語音包的上行RLC分段減少,QCI1上行丟包率可能會略有下降(語音質量改善)。鑒于高鐵用戶大多分布在近點,建議將該值調小.參數配置:參數名稱參數ID取值優化值語音用戶SINR校正算法IBLER目標值SinrAdjTargetIblerforVoLTE0.01~0.990.03目前各廠家支持情況如下表:華為中興諾西愛立信貝爾大唐語音用戶SINR校正算法IBLER目標值√╳╳╳╳╳支持版本11.1----應用缺點: 初傳ibler設置太低可能導致用戶選階偏低,占用RB資源更多,浪費資源。CCE上下行比例優化高鐵場景存在快速移動,穿損高,信號波動劇烈等特點,半靜態調度以及DRX等不適宜在高鐵場景下開啟,且高鐵場景突發瞬時話務量高,對CCE調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個別場景存在丟包,分析此時3/8子幀的上行CCE擁塞導致上行調度不及時,引起丟包,TDD配比2,協議僅支持3/8子幀進行上行調度指示,上行控制信道相對下行容易受限,因此修改上下行CCE比例為10比1,提升上行CCE資源占比。調整后,上行CCE分配成功率由89%提升至97%。參數配置(華為):功能特性參數描述建議值影響CCE最大初始比例CCE最大初始比例該參數用于配置PDCCH的上下行最大初始比例值,當重載場景下CCE資源受限時,可以調整該參數使得上下行CCE資源達到一個合適的比例狀態,滿意業務需求。該值越大,則上行CCE資源初始可用比例越多。(11.1版本)時隙配比為SA2時,建議配置為10_1;影響上下行CCE資源比例目前各廠家支持情況如下表:華為中興諾西愛立信貝爾大唐CCE上下行比例優化√√╳√╳√支持版本11.1602-L15B廠家暫未反饋V6.00.60.00高鐵版本各廠家參數配置方法CCE最大初始比例:時隙配比為SA2時,建議配置為10_1;DLULCceRatio:40待升級后確認待升級后確認應用缺點:自適應調整不及時的情況下可能會減少下行CCE調度機會,但是該風險目前暫未發現。典型優化案例案例一:高鐵eSRVCC切換優化案例試點場景描述選取京滬高鐵段為試點場景進行研究:段高鐵專網共有164個4G物理站點64個超級小區,其中D頻段小區6個,F頻段小區58個,另外2G小區共64個。段高鐵全長約70公里,鐵路沿線地形復雜并且穿過隧道,這就必然會出現隧道快衰問題,個別地區可能會出現弱覆蓋現象從而也會引發專網與公網之間的切換問題。為了確保高鐵用戶的感知進行VOLTE優化必不可少。試點前質量分析優化前主要問題為接通率低(72.73%),掉話率高(50%),用戶感知差,MOS值2.39,有eSRVCC切換發生。優化方法與步驟上下行覆蓋優化天線對打解決短隧道覆蓋。經覆蓋分析,500米以下隧道可采取天線對打解決:-110-110電平轉折點為400米16陣列天線提升上行覆蓋波束增益增強:每2個陣列合成1個通道,波束寬度小于30度,單元波束增益預期達到20dBi,再計入8通道上行接收的9dB增益,滿足上行覆蓋需求。為盡量降低天線寬度,采用隔列組陣,陣子交錯布置的方式。優化前后效果對比采取上述覆蓋增強措施前后,覆蓋(RSRP及SINA)情況對比如下:SRVCC優化隧道弱覆蓋場景優化SRVCC門限,快測量,快觸發。參數中文名高鐵普通場景高鐵隧道場景異系統A1-100-90異系統A2-105-95GERAN切換B2-115-105異系統A1A2幅度遲滯22GERAN觸發門限-95-95觸發時延128ms128ms開啟基于上行質量的SRVCC策略上行采用基于iBLER和MCS的SRVCC切換策略,但上行質量較差是,VOLTE用戶遷至GSM專網。參數配置上行質量差切換MCS門限10上行質量差切換IBLER門限20%開啟基于下行質量的SRVCC策略下行采用基于RSRQ的異系統質量切換策略,當RSRQ小于門限一段時間,VOLTE用戶切至GSM專網優化前后SRVCC切換請求和成功率變化經驗總結高鐵專網場景特殊,無線環境復雜,存在多種潛在問題,針對不同的問題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案,采用專網方式覆蓋高速鐵路,需要綜合運用覆蓋增強、SRVCC優化等措施,保證VoLTE用戶感知。案例二:隧道場景快衰導致VOLTE掉話問題處理案例為了保證終端從隧道外部進入隧道內部時能及時從外部宏站小區切換至內部室分小區,將切換事件設置為A2+A3;測試發現雖然將切換事件設置為A2+A3,但是由于在進入隧道時外部宏站信號強度快速衰落,在還沒切換到內部室分之前就已經掉話,嚴重影響了通話質量和用戶感知。在測試過程中發現:終端在隧道外部占用LTE市區DX工程公司_2小區F頻段的信號,RSRP=-75dbm,在進入隧道的過程中RSRP迅速衰落到-115dbm,在終端完成切換之前就已經掉話。查詢后臺參數得知LTE市區DX工程公司_2小區F頻段A2門限為-85dbm,向LTE市區云龍山隧道(M)_1切換設置為A3事件,遲滯為3dbm,時延為480ms;分析事件信令后發現A3事件上報后在等待切換的時間里發生了掉話,也就是說因為外部宏站向內部室分切換較慢而導致終端掉話。將LTE市區DX工程公司_2與LTE市區云龍山隧道(M)_1的切換事件設置成A2+A4,其中A2門限設置為-82dbm,A4門限設置為-95dbm,讓外部宏站小區提前開啟異頻啟測,使用A4事件讓終端在快速衰落之前盡早切換至內部室分小區。通過以上策略修改,復測多次,外部宏站在-82dbm開始啟測,內部室分在高于-95dbm后可以順利發生切換,在此過程中VOLTE通話正常。經分析發現此小區的時延設置是480ms,現將其修改為320ms,且遲滯設置為0dbm,通過縮短切換時延同時減小遲滯的方法來加快外部宏站向內部室分的切換速度。通過以上策略修改,復測多次,終端在上報A3事件后可以順利切換到隧道內部室分,且VOLTE通話正常。A2、A3、A4事件參數配置調整前后對比表格:前后對比切換策略A2參數配置A3參數配置A4參數配置調整前A2+A3門限遲滯時延門限遲滯時延-85dbm3dbm480ms調整后A2+A3-85dbm0dbm320ms調整后A2+A4-82dbm95dbm3dbm480msA2、A3、A4事件參數配置調整前后指標對比:測試時間網格平均RSRP平均SINR呼叫在LTE撥打的次數呼叫在LTE撥打成功的次數呼叫在LTE未接通次數呼叫在LTE掉話的次數LTE接通成功率LTE掉話率呼叫建立時延eSRVCC次數MOS值4月19日調整前-91.67912.727131301100.00%7.69%4.73903.2694月19日調整后(A2+A3)-91.66711.196101000100.00%0.00%3.5903.4284月19日調整后(A2+A4)-91.64216.0057700100.00%0.00%4.48703.461對于隧道快衰的特殊場景,為了確保終端能順利的從隧道外部宏站小區切換至隧道內部室分小區,同時保證終端在VOLTE中能夠正常的通話,一定要合理的設置切換事件及門限,此外遲滯時延也要視情況合理設置,不能設置的過高,避免因切換時間過長而導致掉話、未接通等問題,影響用戶感知。案例三:低速用戶遷出案例根據高鐵擁塞情況,高鐵實際速度和現場公網覆蓋情況,對哈大高鐵18個小區開啟低速遷出功能,以“龍王廟高鐵站”為例,參數修改前后指標對比如下:參數修改前后用戶數指標對比:無線利用率對比對哈大高鐵18個高負荷小區實施低速用戶遷出功能,小區最大用戶數遷出1175,無線利用率由19.2%下降至13.4%。該功能對于高負載小區,遷出效果明顯。案例四:下行糾偏優化提升MOS值1、以寧杭高鐵GTW南蔣村南為例,話統統計每個抱桿上糾偏次數如下,從圖中可以看出,列車運行時段糾偏較多,非運行時段基本無糾偏,符合預期。圖:下行頻率糾偏糾偏次數統計下圖為列車經過時各抱桿糾偏量統計,橫軸為TTI點數,縱軸為糾偏量落入區間。站點共有5個抱桿,列車依次在抱桿間進行糾偏。圖:下行頻率糾偏各抱桿糾偏量統計2、拉網測試DT增益評估,下行預糾偏開啟前后分別進行拉網測試,測試終端使用HTCM8,每日固定四個車次,選擇特性開啟小區進行數據統計SINR-RSRP曲線如下,可以看到相同RSRP下,SINR明顯增益,糾偏打開后,信道條件改善,VoLTE平均MOS分提升明顯。高鐵場景VOLTE無線優化總結高鐵場景移動速度快、多普勒頻移大、切換頻次高、用戶集中接入等特點。城區內高鐵更是受到公網的干擾;所以高鐵場景的用戶易掉線、接入差、切換不及時、易擁塞等。高鐵優化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考慮:通過背景信息,理解高鐵的設計規劃及實際覆蓋情況,是優化的前提;通過基站性能監控,排除故障小區對網絡性能和優化方案決策的影響;了解高鐵實際覆蓋、容量、干擾、速率、語音質量等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各類專題優化進行攻關,針對性解決問題;通過參數檢查,發現網絡中不合理或不一致的參數設置,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其它分析結果,加以糾正和優化;通過性能分析,發現高鐵覆蓋的問題,結合路測分析和后臺信令統計分析結果,可以知道電平、頻率與質量的關系。為二次規劃提供參考。從優化方面提出了F+D擴容、公專分離方案,低速用戶遷出方案,運用多CP小區合并技術,高鐵低速遷出功能,語音優先接入功能,天線增強覆蓋,高鐵參數優化等特性功能,改善高鐵用戶感知。高層住宅場景的VOLTE優化方法典型場景概述隨著全國城市化建設發展,住宅越來越密集,越來越高,部分高層住宅海拔甚至超過宏站的平均高度。高層住宅普遍存在兩類網絡問題:一是住宅物業難協調傳統室分天線無法入戶,用戶室內4G覆蓋較弱;二是高層收到較多的4G小區信號,4G信號雜亂無主覆蓋容易頻繁切換,干擾嚴重SINR值差。高層網絡建設優化逐漸成為網絡優化的重點和難題。針對高層住宅的網絡優化,必須把握強覆蓋、降干擾、調主控的思路原則,結合入小區宏站、室分對打、低打高天線、美化微站等多種方式加強住宅內部覆蓋,規劃住宅網元扇區覆蓋范圍和頻點復用方案降低同頻扇區間干擾,調整高層鄰區和互操作參數明確高層主控小區。高層場景優化方法高層住宅場景特點高層住宅小區樓層較高,且高度接近,樓宇排列往往自成體系,呈封閉式或半封閉式。從無線傳播特性來看,這些建筑物的低層基站信號通常較弱,存在部分盲區;建筑物的高層則信號雜亂,干擾嚴重,通話質量差;無線信號隨著建筑物的樓層分布,表現出不同分布特征,難以完全把握。網絡結構高層住宅指樓高超過10層的住宅,該場景網絡結構復雜。目前高層住宅網絡優化僅針對已建設室分的住宅。鑒于住宅場景室分局限性(住宅傳統室分天線無法入房間,在電梯廳布放室分天線對房間覆蓋覆蓋有限),根據集團高層室分規劃指導意見,高層室分方案以對打室分系統為主。采用周圍宏站、高層樓頂射燈覆蓋、低層微站補盲、室分補盲,宏微協同組網,宏網采用F+D組網,室分采用E頻段組網;針對高層場景網絡結構如下:樓道平層:通過傳統的吸頂或定向天線做分布系統覆蓋平層,建議規劃設計時,覆蓋高層的平層單獨小區便于實施高層平層室分強駐留。小區內陰面:樓頂射燈。由于實際施工條件的限制容易導致信號外泄,射燈天線需要單獨為一個小區,以便于進行特殊參數設置。小區外陽面:傳統上通過結構層宏網信號覆蓋,但容易造成高層深度覆蓋不足,信號漂移。低層微站:低層覆蓋通過微站補盲,易于建設,但是容量比宏站小,話務吸收效果一般。擴容方案目前高層住宅普遍的負荷較低,負荷不是限制高層網優質量的瓶頸。大部分高層住宅室分方案是多個RRU合并為1個扇區。常見擴容方案是E頻段載波擴容和室分分裂擴容。載波擴容:通過載波擴容增加載波,異頻多載波同扇區覆蓋直接擴容。小區分裂:拆分高負荷小區為多個小區,分扇區覆蓋。新建Femto家庭基站等小微基站。VoLTE質量要求VoLTE高層住宅專網KPI指標要求無線接通率要求:無線接通率>99%;無線掉線率要求:無線掉線率<0.5%;切換成功率要求:切換成功率>98.5%。VoLTE高層住宅小區周邊路測指標要求指標要求接通率大于97%掉話率小于1%;IMS注冊成功率大于98%eSRVCC成功率大于97%呼叫建立時延小于4sMOS3.0以上占比大于85%eSRVCC切換時延-用戶面小于350ms;優化方法現網數據分析通過對現網情況分析,高層覆蓋主要存在如下問題:大部分高層住宅室外覆蓋良好,高層和底層覆蓋較差,中層覆蓋相對較好;接通、掉話、MOS和頻繁切換及覆蓋強相關;覆蓋較差的樓層,ESRVCC切換成功率不高,主要由于樓道拐角和電梯處電平衰減過快、以及起呼發生Bsrvcc導致。主要優化措施外引射燈或“新型宏網低打高”方式陰面射燈對打現網資源調整無效的情況下,小區陰面問題通過外引射燈樓間對打方式解決,形成陰面高層小區主控,使用射燈天線,室分泄露必然存在,優化室分切換起測門限,防止路面占用室分后切換不及時導致VOLTE掉話。參數建議:頻段方向重選切換備注優先級起測門限判決門限策略起測門限判決門限DD-E同優先級-106E-D>4A3-95E-D>6高層射燈受限實際施工條件,泄漏難以完全避免,采用同優先級策略規避路面影響FF-E同優先級-104E-F>4A3-90E-F>6EE-D同優先級-100D-E>4A3-100D-E>4E-F同優先級-100F-E>4A3-100F-E>4“宏網低打高專服”小區建設若為陽面高層問題,則選擇合適的現有宏網基站,通過低打高方式,形成高層專服小區E2,解決小區陽面無主控的問題。參數設置建議:重選策略:為了讓高層用戶盡量駐留在高層室分小區和低層高打小區上,采用強駐留策略,即高層室分小區、低層高打小區采用高優先級、宏網小區采用低優先級,具體策略如下:切換策略:為了讓高層用戶盡量駐留在高層室分小區和低層高打小區上,高層室分小區、低層高打小區至宏網D1頻點小區采用A2+A5切換策略,高層室分小區與低層高打小區均有同等優勢切換上采用A2+A3策略,具體策略如下:扇區劃分和頻點優化方案住宅天線對打室分系統扇區劃分的目標是控制干擾、減少切換、均衡業務。單個扇區合理覆蓋范圍具備以下特點。單扇區覆蓋區域在物理上連續:住宅對打室分的扇區分區盡量和建筑物理布局吻合,避免單扇區覆蓋區域零散分布。盡量保證不同制式(2G/4G)扇區邊界一致性。嚴格避免不同扇區天線無遮擋對打:為保證覆蓋效果,常見住宅南北兩面都會規劃對打天線。為避免不同扇區天線無遮擋對打,可考慮兩種方案;(1)、扇區劃分邊界規劃在住宅建筑。單棟建筑南面天線和北面天線劃分不同扇區,要求南北對打天線必須歸屬不同RRU。(2)、無遮擋對打的天線之間,拆除覆蓋住宅大門方向(常見覆蓋住宅北面)的天線,犧牲部分區域覆蓋保證干擾控制效果。圖中住宅9#和10#建筑歸屬2個4G扇區,9#南面天線和10#北面天線無遮擋對打,造成非常嚴重的同頻干擾。該住宅扇區劃分優化方案有3項:將扇區劃分線改為圖中虛線位置,9#南面天線和10#天線共扇區。但現網9#南面天線和北面天線共RRU,調整扇區劃分線需要更改室分饋線系統,難度較大。拆除9#南面天線,犧牲10#部分區域覆蓋。1扇區和2扇區錯頻配置(1扇區配置E1,2扇區配置E2)。該方案限定1扇區和2扇區只能配置單E載波,無法適應高業務量住宅。考慮該住宅室分饋線系統改造工作難度較大,且住宅現網負荷較低,最終采用(3)方案解決同頻干擾問題。單扇區覆蓋范圍應盡可能大:扇區最大覆蓋范圍受限于住宅業務量和最大支持RRU數。根據經驗值,4G網單小區的容量極限如下:擴容門限最大RRU連接用戶數上行利用率下行利用率上/下行流量(GB)PUSCHPDSCH/PDCCH連續7天忙時均值30050%40%/50%0.3/2.24G網各廠家單扇區可支持的最大RRU數如下:廠家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貝爾大唐單小區最大支持RRU數1212單通道12個/雙通道6個單通道12個/雙通道6個單通道4個/雙通道2個單通道24個/雙通道12個功能開啟及參數設置方法需要基站結構定義需要基站結構定義移動4G網室分E頻段有50M帶寬,可配置E1、E2、E3(10M)三個頻點小區。多扇區間靈活配置錯頻小區,可減少同頻扇區重疊覆蓋。多扇區配置錯頻小區同時,同頻扇區必須考慮PCI規劃。雙路室分系統考慮MOD3干擾,單路室分系統考慮MOD6干擾。關鍵功能、參數設置建議2.3.1系統內數據和語音切換參數分層頻繁切換優化:高層住宅小區信號雜亂,容易導致乒乓和頻繁切換。由于QCI1承載的RTP包屬于UM模式,切換頻繁會導致已經發給RLC層的PDCP數據丟棄,VOLTE語音業務相比數據業務對丟包更敏感,應加強對頻繁切換場景的優化。通過定義一組新的系統內切換組參數,對數據和語音同頻和異頻切換參數獨立設置,既可以避免VOLTE用戶頻繁切換造成的感知下降,也可以避免改變數據業務參數對現網KPI的影響。同頻頻繁切換核查優化針對同頻頻繁切換小區,優化同頻A3offset+Hysteresis,鄰區級CIO設置。控制A3門限值在4~6db,嚴格避免雙向CIO同時設置正值。關于同頻A3門限可在[2,6]db范圍內結合MRO的統計數據做優化調整:通過MRO數據,篩選出的頻繁切換的鄰區電平大于主服小區電平的采樣點數目N統計出頻繁切換的鄰小區與主服小區間電平差在[0~2],(2,3](3,4],(4,5],(5,6],>6這6個區間內的采樣點與N總采樣點比例,并統計這5個區間的CDF曲線,取CDF>=90%時區間的下限值,例如:[0~2]占20%,(2,3]占30%,(3,4]占20%,(4,5]站20%,>=5占10%,[0,5]CDF占比為90%,為控制90%的用戶不發生頻繁切換,兩小區間A3門限可設置為5db,高層同頻頻繁切換參數優化建議:參數默認參數高層建議備注同頻A3offset+Hysteresis[2~4]db[4~6]db適當調大同頻A3門限,結合MRO同頻重疊覆蓋率優化設置,應嚴格避免CIO雙向正值鄰區CIO0[-6~0]db異頻頻繁切換參數優化異頻小區間不存在同頻干擾,但是異頻測量和切換會啟測量GAP,影響包括Volte在內的業務體驗,仍需避免。現網異頻段小區一般采用高低優先級策略,需注意異頻段相互間不同重選和切換策略的參數設置匹配,避免乒乓切換。頻段方向重選切換備注優先級起測門限判決門限策略起測門限判決門限DD-FDF同優先級-106F-D>4A5-95D<-106&F>-120注:本小區切出門限應小于F-D的重選駐留門限和切入門限。如:-106<-100覆蓋高層宏網小區需同時覆蓋道路等場景不做差異化設置。但應注意頻段間相互策略匹配,避免乒乓切換和啟呼早切。如表中成對顏色標注D-EE高優先一直測量E>-104A4-95E>-104注:A4門限應大于對端小區重選和切出異頻啟測門限如:-104>-110FF-DD高優先一直測量D>-100A5-90F<-80&D>-100F-EE高優先一直測量E>-104A4-90E>-104注意事項同D-E操作EE-DED同優先級-110D-E>4A3-110D-E>4高層平層室分強駐留E-FEF同優先級-110F-E>4A3-110D-E>42.3.2室分泄露控制和eSRVCC優化高層覆蓋室分泄露概率較大,需要優化室分切換起測門限,防止路面占用室分后切換不及時導致VOLTE掉話。另外還需優化eSRVCC參數門限,并采用定時器的方式規避基站側在BeforeAlerting階段觸發SRVCC,解決弱覆蓋場景下語音感知差、未接通和掉線問題。室外射燈天線覆蓋室內,由于射燈天線副波瓣大、反射、折射等原因造成室分信號泄露嚴重,會造成過往的車輛由于切換不及時導致VOLTE掉線。通過對多個射燈天線覆蓋的住宅區進行測試,綜合室內外小區的RSRP值、SINR值、MOS值三項性能指標變化情況,以及統計得出室分小區合理切換點距離。保證用戶感知。根據前期對大量室分的測試分析總結的結論:對于存在泄漏的室分小區,室分小區切換至宏站小區合理的A2起測門限在-93dBm-103dBm之間,泄漏距離控制在30-40米范圍內;現網室分小區A2起測門限設置偏低(現網設置-110dBm),建議將泄露室分場景A2門限調整為-100dbm。建議設置:異頻切換參數參數中文名正常場景室分泄露場景Thresholdth2interFreqforRSRP異頻A2測量門限室分-110-95dBm~100dBm針對部分無室內覆蓋的高層,宏站信號衰減過快,會增大ESRVCC切換不及時導致的掉話風險,因此需提前啟動eSRVCC切換測量,防止掉話(需配合采用定時器的方式規避基站側在BeforeAlerting階段觸發SRVCC,建議廠家該功能成熟后再應用)。eSRVCC門限(采用B2事件):參數參數中文名弱覆蓋場景正常覆蓋場景b2-Threshold1threshold-RSRPB2本系統門限-110~113-116b2-Threshold2b2-ThresholdGERANB2異系統門限-98~-100-952.3.3基于語音質量的eSRVCC高層信號雜亂,建議開啟基于語音質量的eSRVCC。采用QCI1丟包率判決語音質量用戶是否執行eSRVCC,語音質量切換的QCI1丟包率門限和語音質量丟包評估周期可配置(以華為為例)。相關參數:參數參數中文名稱配置VoLTEQualityHoAlgoSwitch語音質量切換算法開關開Qci1PlrThldForVolteQualHo語音質量切換的QCI1丟包率門限60%VolteQualPktLossPeriod語音質量丟包評估周期2s目前各廠家支持情況如下表:基于語音質量的ESRVCC切換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貝爾大唐現網支持情況√√╳╳╳╳支持版本11.1V3.30.602TL16AMP1,2016年9月L13B/R16.1,6月FOALR15.1P01,2016年7月V6.00.50.10版本,5月份FOA是否支持質量切換觸發門限區分業務設置√√√√廠家暫未反饋╳功能開啟及參數設置方法每QCI定義b2Threshold1RsrqGeranOffset應用風險:網絡開啟基于業務質量的切換后,可能存在以下風險:目前基于質量的切換算法,各廠家實現尚不成熟,存在切換算法精確度不夠高,切換前語音質量不穩定(忽高忽低)的問題(如華為、諾基亞),建議在廠家功能穩定前,按需酌情謹慎使用。部分廠家的實現機制為(如華為),語音和數據業務共用一套質量切換觸發門限,當數據業務的上行MCS達到門限時eNB將會對數據業務進行重定向,因此,質量切換門限需合理設置,避免對數據業務造成影響。部分廠家的實現機制為(如中興),基于覆蓋eSRVCC和基于質量的eSRVCC是互斥關系,eNB選擇基于語音的切換測量的前提條件是刪除基于覆蓋的切換測量,因此,質量切換門限需合理設置,避免設置較低導致質量較差時卻無法觸發基于覆蓋的eSRVCC。2.3.4bSRVCC規避方案由于高層建議開啟基于質量的SRVCC,并且針對快衰場景提高了異系統B2門限,所以更容易發生BSRVCC,建議通過相關功能規避BSRVCC。例如:1)華為設備可開啟FLASHeSRVCC功能終端不支持bSRVCC導致弱場VoLTE呼叫成功率低,影響用戶感知。FLASHeSRVCC根據上行信道質量對語音專用承載進行接納判決,eNodeB識別弱覆蓋區域用戶并拒絕語音專用承載建立,IMS要求終端重試CSFB呼叫,保證語音呼叫成功。優化前優化前優化后1、避免bSRVCC,保證VoLTE接通率2、及時切換到2GCS域,提升語音體驗3、可靈活配置VoLTE切換門限-116dBmVoLTE切換門限VoLTE起呼eSRVCC切換-124dBm數據業務切換門限LTE弱覆蓋區域2GCS1、終端不支持bSRVCC,接通率低2、弱覆蓋下丟包嚴重,用戶體驗差3、VoLTE切換門限相對固定VoLTE起呼eSRVCC切換2GCS2GCSFlashSRVCCVoLTE起呼VoLTE起呼2GCSbSRVCC語音覆蓋明顯增大數據覆蓋相關參數:參數參數中文名稱配置FlashSrvccSwitchFlashSRVCC開關開UlPoorCoverPathLossThd上行弱覆蓋路損門限125UlPoorCoverSinrThd上行弱覆蓋SINR門限0說明:根據上行路損PathLoss和上行信噪比SINR,eNodeB判決該終端處于弱覆蓋區域,兩個參數根據eSRVCC切換門限調整。2)卡特設備通過durationForSrvccNotTriggered參數優化規避BSRVCC建議將durationForSrvccNotTriggered均設置為20000(單位是ms),以此來規避bSRVCC導致的VoLTE未接通。驗證結果如下:場景參數組合平均RSRP平均SINR試呼接通掉話接通率掉話率全程成功率durationForSrvccNotTriggered:0-98.1413.07810084084.00%0.00%84.00%durationForSrvccNotTriggered:20000-98.9513.2531001000100.00%0.00%100.00%由總體指標看將durationForSrvccNotTriggered均設置為20000(單位是ms)可以有效避免因bSRVCC導致的VoLTE未接通情況。目前各廠家支持情況如下表:華為中興諾西愛立信貝爾大唐Flash-SRVCC√√√延遲切換√√√√支持版本11.1V3.30.602TL16A2016年Q4LR14.3V6.00.50.05功能開啟及參數設置方法新增一個eSRVCC延遲切換定時器L16AeMSC上設置應用風險:Flash-SRVCC方案:小區QCI1建立成功率下降,弱場用戶呼叫時延大幅增加(如主叫Flash-SRVCC,由于觸發CSFB,導致呼叫時延較正常VoLTE呼叫增加5~8s),影響客戶感知;部分終端對承載建立失敗后IMS下發錯誤碼的響應不同,可能存在不支持SIP503轉CSFB的情況(如目前蘋果9.3.2及前期版本不支持),從而呼叫失敗。IMS對于承載建立失敗需要下發503錯誤碼,且對于被叫會通知MSC下發CS域尋呼消息,目前已知華為IMS支持,其他廠家的IMS是否支持,暫無測試數據。判斷終端是否處于弱覆蓋區域的參數門限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如上行路損、上行SINR等),避免過早切換或切換不及時。延遲切換方案:延遲ESRVCC切換,增加了切換不及時造成的掉話風險。延遲切換的定時器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建議設置為6-10s,避免過長或過短導致的切換不及時或BSRVCC。2.3.5邊緣主動調度enodeB針對邊緣的用戶動態調度,當UE發送SR調度請求時,enodeB預估UE要發送的語音包的大小,在后續的幾個上行子幀enodeB連續對該UE進行調度,直到調度完相應的數據量。縮短了enodeB收到BSR到上行調度資源授權下發之間的時間,從而降低上行調度時延,減少由于超時導致的丟包,有助于邊緣語音用戶的質量提升。相關參數參數參數中文名稱配置UlEdgeActiveSchSwitch邊緣主動調度ON目前各廠家支持情況如下表:華為中興諾西愛立信貝爾大唐邊緣用戶主動調度√╳╳╳╳╳支持版本11.1-TL15A廠家暫未反饋廠家暫未反饋-功能開啟及參數設置方法激活上行數據(主要是VoIP業務包)的TTIbundling,以提高上行數據的接收準確率應用風險:應用邊緣語音用戶主動調度方案后,同一時刻邊緣語音用戶占用的上行PRB和PDCCH資源將略有增加,數據業務可用的資源減小,從而導致小區數據業務峰值吞吐量略有下降。典型優化案例案例一:“宏網低打高”典型優化案例試點場景描述金典名門為典型的高層小區(26層),位于泉州豐澤區核心市區內,室內采用4個E1小區做平層覆蓋。試點前質量分析由于金典名門以大戶型為主,僅做樓道平層吸頂,入戶后進入大廳,室分信號迅速衰減到-110dbm以下,UE占用刺桐公園和九中等周邊宏網小區的信號。到15樓以后,宏網信號RSRP也迅速衰減到-105dbm以下,平均Sinr-2,Volte通話斷續,大概率ESRVCC到2G。高層用戶在高漂宏網小區間頻繁切換。金典名門平層及吸頂天線分布優化方法與步驟方案選擇該場景下,傳統的分布系統改造受限業主阻擾和成本考慮難以實施,靠傳統室分和射燈不能滿足覆蓋要求。經分析,現有結構層宏網小區難以兼顧路面和高層。需新建“高層專服小區”解決金典名門高層覆蓋。高層專服小區建設原理說明廣東移動創新提出了利用現有宏站點位以“空間路損換墻體穿損”的低層高打的高層專服小區建設方式,提升高層縱深覆蓋效果。如下圖:近點基站要覆蓋至用戶所在位置需穿透9層樓板,而在遠點的基站想覆蓋至用戶所在位置只需穿透3層樓板,雖然在信號的空間傳播距離上增加了,但信號在墻體上的損耗遠遠小于近點基站,有效提升高層用戶縱深覆蓋效果,同時利用現有站點資源可以快速、高效部署低層高打小區。水平方向約束:天線線選型及天線入射角約束關系:tan(a1-(a2/2))=X/Dtan(a1+(a2/2))=Y/D其中a1為天線入射角,a2為天線水平波瓣半功率角以信源在目標建筑正前方中間,天線65°水平半功率角為例,結果如下:信源與覆蓋樓宇距離天線半功率角水平面有效半功率角覆蓋范圍(米)優劣說明506563.71覆蓋面小,投資收益低。

縱深覆蓋效果差,不佳10065127.41兼顧覆蓋面,縱深覆蓋效果,且不低于周邊宏網站間距,易形成主控,優選20065254.8330065382.2440065509.66覆蓋面大,易泄漏,路損大不利高層形成主控,不佳結合實際情況:水平覆蓋范圍需結合距離D,天線水平波瓣半功率角綜合考慮,信源位置優先目標覆蓋建筑物中間,能更好控制水平方向泄漏信號泄漏。離目標區域在100到300米為佳。大于100米:主要考慮投資收益和覆蓋效果,距離遠覆蓋面大,容易形成屋內直射覆蓋,效果好。小于300米:市區站間距基本300米以內,路徑損耗看,專服小區需形成明顯主控不要大于300米為佳。同時大于300米容易造成專服小區外泄。垂直方向約束:天線選型及天線入射角約束關系:tan((a2/2)+a)=(H-h1)/Dtan(a-(a2/2))=(h2-h1)/D其中:a為天線上傾角,a2為垂直波瓣半功率角。以目標建筑高度90米,信源高度30米為例,計算如下:信源與覆蓋樓宇距離垂直半功率角垂直半功率角覆蓋高度(H-h2)優劣說明501727覆蓋高度不夠,不佳10017352001761滿足高層覆蓋,優先300179040017119易垂直泄漏結合實際情況:距離以200米到300米為佳。對于垂直方向需留意天線的安裝位置,通過天線緊貼屋面和女兒墻衰減h1高度下的信號,同時滿足目標覆蓋需求及路面泄漏控制。綜合上述站點選址以及天線選擇原理,信源位置優先目標覆蓋建筑物中間。能更好控制水平方向泄漏信號泄漏,離目標區域在200到300米為佳。信源有屋面、女兒墻、柱體等遮擋旁瓣和后瓣,杜絕對周邊信號的外泄。附:宏網低打高控制計算方案落地選擇刺桐公園站點,新建專服小區LTE_泉州刺桐公園_4(E2頻段,方位角20°,下傾角-6°,PCI:48)+泉州刺桐公園_4(DCS1800)+雷克小天線組網的“低打高“方式。天線放置于女兒墻高度平行處(貼近屋面,高度約1米),利用屋面和女兒墻遮擋其下半部分波瓣,避免其影響路面及底層的覆蓋。方位角主瓣覆蓋經典名門2號樓,傾角-6°:信源與目標覆蓋區域全景信源直視目標區域專服小區天面參數設置頻點選擇:這次方案選用E2頻點(39148),中興的R8972S2300雙通道設備。重選切換策略:切換策略:CSFB及ESRVCC鄰區:同時做2G低打高,只加對應2G低打高小區和室內平次小區的頻點及鄰區。效果驗證無線環境及數據業務性能開通后RSRP>-100dbm的比率由開通前不足15%,提升到95.6%,SINR>0的比率由51%提升到100%。下載速率8.4提升到39.8Mbps,上傳由2.4提升到5.2MbpsCSFB精準回落CSFB性能改善明顯,20通CSFB測試,接通率由87.5%提升到95%,掉線率由6.7%降到0。回落頻點由零散分布5個頻點集中到一個頻點604,僅有一次回落到其它頻點(平層分布小區)。Volte性能改善明顯開通高層專服小區前,能收到多個高漂信號,相互間干擾嚴重,SINR普遍在-2左右。開通后,專服異頻小區形成主控,SINR平均在15左右。對比10分鐘Volte測試,MOS大于3占比由不足70%提升到100%,eSRVCC現象消失。路面影響評估對宏網D1頻點(37900)與刺桐公園E2頻點(39148:經典名門高層專服小區)進行路面掃頻測試,結果表明:僅在泉州刺桐公園站點附近的區域,其E2小區的RSRP在-95dBm左右(但不影響現有宏網覆蓋:此時宏網D1頻點的RSRP在-75~-85dBm左右),其余區域E2小區的RSRP值在-110dBm及以上。高層專服小區未外泄影響路面。D1頻點:37900E2頻點:391484、經驗總結高層住宅場景應應通過室分強駐留策略優先保證用戶駐留室分小區,分布系統覆蓋受限情況下切換到宏網后,應通過RF和參數調整,盡量避免高層頻繁切換。現網不能滿足高層覆蓋情況,通過射燈和建設宏網低打高的“高層專服小區”方式實現高層主控,提高SINR以滿足Volte通話質量。采用“宏網低打高”方法體系能根本上解決高層信號漂移和弱覆蓋問題,大幅改善VoLTE性能。相對傳統的建設方式,施工簡單,成本低。鑒于其良好的效果,建議在全國應用推廣。案例二:VOLTE用戶高層乒乓切換優化案例領秀城10層以上樓宇存在乒乓切換現象,主要原因是其它小區超遠覆蓋導致,而樓宇低層無該小區信號,網優對此場景進行VOLTE高層切換的優化。優化解決方案:打開抑制乒乓切換開關,抑制乒乓切換定時器由2s調整為5s;確定室內主覆蓋小區后室外向室內切換采用A2+A4,室內向室外切換采用A2+A5的切換策略減少頻切次數。切換參數優化如下表所示:室內和室外連接態切換策略參數設置A1(測量停止)A2(測量啟動)A4A5室外-室內servingrsrp>-85servingrsrp<-85neighborrsrp>-90室內-室外servingrsrp>-90servingrsrp<-100servingrsrp<-100neighborrscp>-95優化效果:案例三:覆蓋優化及特性實施優化案例試點場景描述御景城是高層住宅小區,位于城市主軸潁州南路與三環路交匯處向南100米,屬阜城規劃未來重點發展片區之一。小區外東南西北各有一個宏站,平均站高28m,距離小區平均距離220米;樓宇內部未建設室分。試點前質量分析優化前主要問題為后臺QCI1接通率低(93%),QCI1掉話率高(5%);用戶投訴感知差,現場測試多棟樓宇深度覆蓋不足,前臺測試發生多次Bsrvcc導致的未接通,eSRVCC切換成功率僅為79%。現場dt測試:道路覆蓋良好,室內整體覆蓋較差,中層覆蓋好于低層和高層,小區內西側樓宇低層覆蓋較差,需要重點考慮高層和低層的覆蓋。優化方法與步驟增強覆蓋美化天線進小區采用樓頂射燈天線對打和低層小站定向覆蓋解決北部樓宇弱覆蓋問題(南部由于物業問題暫未開通):優化前后效果對比采取上述覆蓋增強措施前后,覆蓋提升12.dB,MOS情況對比如下(以13號樓為例):SRVCC優化為實現語音的連續性,部署eSRVCC功能,在4G語音質量不好時切換到2G通話;優化門限,加快eSRVCC實施,避免因切換不及時導致的掉話,同時開啟FLASHeSRVCC功能,避免在弱覆蓋區域發生bSRVCC導致未接通;優化eSRVCC門限eSRVCC門限(采用B2事件):此場景主要由射燈天線覆蓋,室內信號快衰,需要提高本系統判決門限,防止切換不及時導致的掉話,同時需開啟FLASHESRVCC功能配合使用。參數參數中文名弱覆蓋場景正常覆蓋場景a1-Threshold2threshold-RSRP(GSM)異系統A1-100-100a2-Threshold2threshold-RSRP(GSM)異系統A2-105-105b2-Threshold1threshold-RSRPB2本系統門限-112-115b2-Threshold2b2-ThresholdGERANB2異系統門限-95-95B2觸發時間timetotriggerB2觸發時間320ms320msA2測量觸發時間timetotrigger(GSM)異系統A2觸發時間320ms320ms開啟FLASHSRVCC功能特性開通開關:MODCELLHOPARACFG:LocalCellId=X,FlashSrvccSwitch=ON;相關參數:參數參數中文名稱配置FlashSrvccSwitchFlashSRVCC開關開UlPoorCoverPathLossThd上行弱覆蓋路損門限125UlPoorCoverSinrThd上行弱覆蓋SINR門限0優化前后效果對比現場在中點和差點進行短呼測試,各測試場景接通率:場景VOLTE呼叫VOLTE終端VOLTE呼叫CSFB終端VOLTE呼叫2G終端優化前87.2%62.5%75.3%優化后98.7%92.7%93.6%現場在差點做ESRVCC測試,測試結果如下:場景ESRVCC切換請求次數ESRVCC切換成功次數ESRVCC切換成功率優化前433581.4%優化后454395.6%VOLTE打VOLTE場景提升指標對比:語音感知算法優化高層住宅小區邊緣用戶較多,通過AMRC和邊緣用戶主動調度算法可以有效提升邊緣用戶的感知。AMRC功能和效果高層弱覆蓋場景,部署此特性,自適應調整語音編解碼,有效提升邊緣用戶MOS值:驗證結果:WB-AMRC開啟后,平均MOS有0.41的增益;NB-AMRC開啟后,平均MOS有0.31的增益。測試場景平均RSRP平均MOS23.85k占比12.65k占比6.6k占比WB-AMRC-ON-115.593.8471.83%25.31%2.86%WB-AMRC-OFF-116.163.42100.00%100.00%100.00%測試場景平均RSRP平均MOS12.2k占比7.4k占比4.75k占比NB-AMRC-ON-117.722.9212.04%22.61%65.35%NB-AMRC-OFF-118.132.61100.00%100.00%100.00%邊緣用戶主動調度算法和優化效果針對覆蓋邊緣的動態調度用戶,當UE發送SR調度請求時,eNodeB預估UE要發送的語音包的大小,在后續的上行子幀eNodeB連續對該UE進行調度,選擇小區邊緣(RSRP:-110);10部VoLTE語音用戶在小區邊緣進行呼叫,其中2部做定點MOS測試,記錄終端側LOG及后臺相關KPI指標;前臺MOS值對比:場景名稱MOS值UE1MOS3.5以上占比MOS3.0以上占比RTP丟包率RTP抖動時延(ms)邊緣用戶主動調度功能開關ON3.61286.30%93.15%0.1236.447邊緣用戶主動調度功能開關OFF3.59180.00%91.77%0.2176.626后臺丟包率對比:小區QCI為1的DRB業務PDCPSDU下行空口丟棄的總包數(包)小區QCI為1的DRB業務PDCPSDU下行空口發送的總包數(包)小區QCI為1的DRB業務PDCPSDU上行丟棄的總包數(包)小區QCI為1的DRB業務PDCPSDU上行期望收到的總包數(包)QCI1上行丟包率(%)QCI1下行丟包率(%)開關6732262177328410.54%0.21%OFF1026438191415850.22%0.16%ON后臺VQI對比:AMR-WB業務上行語音質量為Accept所發生的次數(無)AMR-WB業務上行語音質量為Bad所發生的次數(無)AMR-WB業務上行語音質量為Excellent所發生的次數(無)AMR-WB業務上行語音質量為Good所發生的次數(無)AMR-WB業務上行語音質量為Poor所發生的次數(無)上行Excellent占比201196093.70%311677093.82%綜合評估:邊緣用戶主動調度算法可以提升MOS值和用戶語音感知。頻繁切換優化高層住宅信號雜亂,容易發生頻繁切換,新增QCI1組切換參數,降低頻繁切換的概率:優化參數參數中文名正常場景頻繁切換場景IntraFreqHoA3Offset同頻切換偏置1~2dB2~4dBA3Timetotrigger同頻切換時間遲滯320ms640msA3Hyst同頻切換幅度遲滯1~2dB2~4dBA4Timetotrigger異頻切換時間遲滯320ms640msA4Hyst異頻切換幅度遲滯1~2dB2~4dB優化前后MOS對比優化前后樓宇內重疊覆蓋區域VOLTE長呼測試匯總結果:場景平均RSRP平均SINR平均MOS平均切換次數優化前-107.42.12.9746優化后-108.22.23.1512覆蓋變化不大,但是切換次數大大降低,平均MOS提升0.18射燈天線室分泄露優化調整異頻切換門限射燈天線樓間對打容易造成室分泄露,室分小區切換至宏站小區合理的A2起測門限在-95dBm-100dBm之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