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年中考作文新視點
2010年16個省市(含地級市)中考作文題(計23道擬題)可分兩類:命題和自命題。命題又分全命題和半命題,自命題又分話題和給材料。為了操作方便,一般就分成四類:全命題、半命題、話題、給材料。這種分類,符合當前中考命題形制。23道題中,全命題8道、半命題8道、話題3道、給材料4道。下面分別說明。一、變異的全命題綜觀2010年中考作文命題,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全命題作文與半命題作文成為主打,23道作文中,這兩類占了近七成,反映了當今中考命題的總體趨勢。全命題作文,是試題的命制者事先命制的作文題目,一般是題目加寫作要求,它強調的“規定”是,命制的題目不能變更(即不容應試者改變)。有的甚至直接將題目寫在作文考卷稿紙的首行,以明確標示為考卷的作文題。2010年全命題作文在悄然發生著“變異”,即由“單純”全命題到“供料”全命題。2010年8道全命題作文中,“單純”與“供料”各占4道。所謂“單純”,即不帶任何附加色彩的“純粹”的命題。如:“送他人一朵花”(長沙卷)、“端午的味道”(吉林卷1)、“黑板上的記憶”(上海卷)、“打開一扇窗”(廈門卷1),沒有提示,沒有附加,沒有解說。其實,“單純”全命題,并非我國傳統的作文擬題方式。歷史上延續千余年的科考是“題取經義”——文題來自四書五經。小題以經書中某一句作為題目;大題以經書中某一章或幾章為題目;截搭題則是截取經書中某些語句或是個別詞語,搭配起來,形成題目。“單純”全命題則是“五四”白話文革新后的產物,尤其在1949年后,作文大抵沿用了這種命題方式。全命題作文的主要弊端,就是主題的封閉性。考生全然沒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個性化思維和靈動表達。所以葉圣陶先生說“命題作文只是個不得已的辦法,不是合乎理想的辦法”。(葉圣陶《大力研究語文教學,盡快改進語文教學》,《中國語文》1978年第2期)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全命題,已經在打破封閉性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命題的個性增強了,內容也豐富多彩了。以上所舉四道全命題,無不蘊涵生活氣息。作文一經與生活溝通,它就有了鮮活不竭的題材源泉。比如,“送他人一朵花”,演繹著“我”與他人的關系。他人是“我”之外的對象,送花,標示著友好、交流、包容、善待,是人際的一種和諧。雖然沒有更多的理性的思辨,但于感性中,有一種理性的生活及生存的方式在。它使人生、社會變得敞亮。“端午的味道”,于浮躁世相中,找一點文明、文化、傳統的影子。今天,人們“現代”了,但可曾還記得、還知道雄黃、艾蒿、菖蒲、鴨蛋、粽子、龍舟競渡、屈子祭祀?“黑板上的記憶”,更是直面學生的生活,是典型場景的典型事件。“打開一扇窗”,就是開啟一個與外界交流、溝通的窗口。窗子關著,它是封閉、隔絕、拒絕、阻斷;打開,則是疏通、交際、來往、吸納。關與開,蘊涵著選擇與判斷,深具理性、思辨色彩。這樣的“單純”全命題,避免了主題的封閉,引導著考生對生活的思考,是一種積極的生活與生命狀態。從根本上,是訴說自我的生活故事,考生只要于生活中擷取點滴,即可成文。葉圣陶先生還指出過命題的理想辦法:“學生平時干些什么,玩些什么,想些什么,教師都多少有個數。有個數,出題目就有了考慮的范圍,就叫學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寫出來,他們絕不會感到沒有什么可寫。再加上恰當的鼓動,引起他們非寫出來不可的強烈欲望。”(《大力研究語文教學,盡快改進語文教學》)接下來就要說到全命題的“變異”、“供料”全命題了,它依然是一個短語成就的擬題,不同的是,在擬題上有了附加,有了一段作為提示語的材料:或提示范圍,或提示內容……2010年的4道“供料”全命題為:“那天,我撿到了快樂的鑰匙”(廣東卷)、“拾起心中的珍珠”(南寧卷1)、“在這里”(陜西卷)、“難忘的決定”(無錫卷)。這四道擬題,都有了葉圣陶先生說的“教師都多少有個數”的那個“數”。寫好“供料”全命題,分析提供的材料是關鍵。如,廣東卷的材料,提示了生活中存在著快樂,但關鍵是要“用心體味”,這是“撿到快樂的鑰匙”的前提。“那天”,遠指生活中的某時段;“我”,自己切身的體驗;“鑰匙”,快樂的法門,享受生活、快樂生活……南寧卷的材料,提示了生活中的人與事、物與景,猶如珍珠,但它是散落的,關鍵在于發現它、珍藏它……陜西卷的材料,提示了作為生命、生活、人事的“這里”,有著本來的豐富多彩,而“在這里”,定有故事發生……無錫卷的材料,提示了生活中許多時候“決定”的重要,然否之間,“決定”的意義非凡……以上4道題的提示語明確指向對生活的解悟,都跟“學生平時干些什么,玩些什么,想些什么”相關。這樣的題型介乎話題、材料、命題等作文擬題之間,是在話題、材料作文基礎上的以提取材料“關鍵詞”為特征的擬題。它有全命題的簡潔,更有內容指向的明晰、審題門檻的降低、題材趨向的規定,等等。命題作文的關鍵在于審題,有的命題明晰,有的命題有比喻或象征意味,虛虛實實之間,考生須有分析、判斷的眼光,要準確理解題目的內涵,善于虛實互化、大小互變、開合自如、構思行文。二、魔幻的半命題所謂半命題,就是命題者的擬題不完全,需要考生在預留出的空格上,填充合適的詞語,使之成為完整的題目。就是說,題目的最后完成人,不是考題的命制者,而是考生自己。這里,考生不僅答題,而且參與命題,成為命題者的一員。如,“成長,也需要______”(貴陽卷)、“______來了”(河北卷)、“我身邊的______”(河南卷1)、“你的______,讓我記住了你”(長沙卷2)、“______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青島卷2)、“我要______”(青海卷1)、“我和我的______”(烏魯木齊卷)“漫步______”(廈門卷2)。半命題的關鍵,首先是填充空格,使題目完整;題目完整的關鍵,是填充適合的詞語;適合的關鍵,一是適合擬題的整飭,一是適合個人的寫作。其實半命題也分兩類:一類為需要填充的部分,擬題者給出提示;一類為需要填充的部分,不給提示,全由考生自己填入。貴陽卷、青海卷1,擬題者給出了提示。貴陽卷的提示,幾乎羅列成長道路上的各種需要,考生只需挑出一種,即可完整擬題。青海卷1則提示了可以填充的五個選項,擇其一即可。這里,貴陽卷與青海卷1的提示,失之于“越俎代庖”,讓考生的“自選”變成了擬題者給定的“備選”,喪失了半命題的價值(半命題的價值就在于“半”,即擬題的一半由考生自己完成),考生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半命題中。但從另一個角度講,它反倒可能喚醒考生相關經驗,考生只需拈出切合自己的選項即完成擬題。長沙卷的提示就更顯出了智慧:“請在橫線上填上兩個字的形容詞。”“兩個字的形容詞”,有提示、有限定、有指向,但不確定、不規定、不指定,考生真正有了自己半命題的空間。他們可以說“你的真誠、美麗、智慧、善良、大度、睿智、機警、調皮、聰明……,讓我記住了你”,這個提示,成就了一個開放的小空間。完全的半命題是另外5道,這樣的半命題,簡直就是魔方,其幻化無窮就在“半”的不定上。考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經驗、理解、思考,在空格上填出諸多的“半”(就某個考生來說,只是適合自己的那個“半”)。但這個“半”,又自有其規律,它是以“我”為中心,以“我的生活”為半徑的“圓”里面的所有事物。只要適合于文題、適合于自己,無不可以入題,這是很大的預留空間。這里面,“我和我的”很有意思,不說“我和”,而說“我和我的”,強調了“我”與“我的”之間的親熱、親近、親昵。半命題張弛有度、富于變化,特別是考生能自主參與、量身自作,因此有極好的發展空間。考生補充完成擬題,應整體揣摩命題意圖,充分挖掘題中隱含信息,切中題旨,并結合自己的積累,務求立意新穎。三、限制的話題中考話題作文,接榫于高考作文命題。1998年高考,話題材料為“中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考生可以在這一話題內采用“二選一”或“去二加一”形式作文。1999年高考,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內容的范圍,寫一篇文章。論者一般認為,這是話題作文的開始,具有轟動的效應。2000年,要求考生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話題作文這才得到穩定的認可,此后連續數年,一直雄踞高考作文舞臺。無主題、開放性的話題,以其廓大的寫作空間,讓學生主體意識獲得極大釋放。從2000年到2005年,無論是全國命題還是地方命題,高考作文命題基本上是話題作文一統天下,創下了所謂“話題神話”。高考話題作文肇始,中考作文也開始亦步亦趨地跟進。毫無疑問的是,近年來,高考話題作文正一步步走向衰微。2010年中考話題作文僅三道,似也可說明這一點。話題,只是提供一個說話的空間。其擬題一般由四部分組成:材料、提示語、由材料引出的話題或主題、要求。材料可以是一則故事、一首詩或一些現象、事理的概述。提示語在材料之后,對材料作解釋說明或補充說明,或事理、情理方面的闡說。提示語的作用,一方面是引出話題或主題;另一方面是幫助考生理解材料,把握寫作要求,理解話題或主題的內涵。話題或主題是從材料和提示語中提煉出來的,應為考生熟悉,能讓考生有話可說。要求則是對立意、題目、文體、篇幅等的規定。如:以“禮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南寧卷2)、以“習慣”為內容,寫一篇文章(青島卷1)、以“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兒童節”為內容寫一篇文章(天津卷)。具體說來,“禮物”,司空見慣,入題似乎無甚意義。這里“禮物”入題,意在辨析禮物其名、其實、其用。“習慣”,提示以“習慣”的詞典義、哲學義、民間義,同時告示習慣的良好與不良。“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兒童節”,材料揭示“兒童節”變成“消費節”的現狀,呼喚有意義的兒童節。與一般話題的廓大不同的是,這三個話題論域狹窄,主旨都在“好”與“不好”兩端:禮物是拿來送人的,對禮物的觀照,要在好與不好、合適與不合適、當送與不當送、真正的與非真正的之間;習慣更有好習慣與壞習慣的分剖;至于“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兒童節”,已經由《光明日報》的時評,指示了“消費節”的不好,更提出專家呼吁,要讓兒童節變得“有意義”,“不好”與“有意義”已然分明,再提“怎樣”的問題,成為多余。論域的狹窄,使話題失去了通常的縱橫捭闔、汪洋恣肆,而變得異常局促起來。但世間事物并非二元對立的,這種話題對學生的思維,實在是一種壓抑。必須強調的是,話題作文往往有“三自”的要求,即自擬題目、自定立意、自選文體,因而寫作空間極其廓大。這里尤其要說說自選文體。有一個時期,自選文體被誤認為淡化文體,其實,這里只是文體的不規定:一方面是說同一話題,可以通過不同的文體加以表現;另一方面,考生也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來寫。如上述三道題目,既可以敘述,也可以議論,還可以夾敘夾議。如果是強調了詩歌、戲劇除外,就可以寫成其他文體,真正實現了題材、體裁、內容的多樣化。四、開放的材料題材料作文也叫供料作文。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可以是一則寓言、一個故事、一條新聞、一個或幾個典故、幾則名人語段、一幅或多幅圖畫,等等。材料常指社會生活中某種現象、某些看法,均為寫作之依據。現今又發展出“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則材料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話題,要求考生閱讀材料,根據自己對材料的理解,自擬題目,自定立意,自選文體作文。2010年的4道給材料作文題,正反映了當今新材料作文的規范:提供材料,不亮出觀點,而要求考生在給定的立意范圍內作文。這是新材料作文的最重要特點。有必要認真分析一下2010年的4道“材料題”。河南卷2的題目:“雛菊的茁壯生長”。雛菊有個生長的歷程:無憂無慮(每天有小女孩澆水)—開始擔心(小女孩不來澆水了)——鼓勵自己—深思努力—終于茁壯,這實際上是雛菊的一個自我覺醒的過程。當環境、條件、遭際等的變化,使人、事發展發生扭曲,擺在面前的問題首先就是:是在扭曲中聽任(放任),還是在扭曲中警醒?這就是自我覺醒的動因及從而形成的自我覺醒的力量。這個自我覺醒反映在雛菊上就是它的拋棄依賴、自我激勵、深思謀劃、努力扎根、向下發展、枝葉茁壯。而這,正隱喻著人的成長,其中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成為持論的依據。比如,“無憂無慮”預示著“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擔心”說明僅止于此絕對不行,還得有因時因地的好的謀劃;“深思”須得有行動相伴;向下扎根,埋頭實干,才能根深葉茂……吉林卷2:“天使使人牽掛”。“天使”,暗喻自然、質樸、純真、無瑕……更使人牽掛的是兩位“天使”圖片上的燦爛:明亮的眸子、天真的笑容。然而她們的近況卻是沒有了家、沒有了學校。從材料中“讀出”了什么?同齡人的大苦難、大苦難中的大堅持、大堅持中的愿望與希冀……此外,還應該有的,就是“我”:“我”的感動、“我”的悲憫、“我”的牽掛、“我”的殷殷情懷、“我”的拳拳愛心,以及隨處應該有的設身處地、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青海卷2:母虎撫養幼虎的三個歷程。這里用得上《觸龍說趙太后》里的話,愛子就要“為之計深遠”。三個歷程很有意思:“開始”的悉心喂養,“后來”的授受方法,“再后來”的“斷奶”自為。三個過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順序上不得顛倒。同時,還應從兩方面來觀照:從母虎的一面,是深沉而嚴苛的母愛;從幼虎的一面,是艱難而自為的成長。武漢卷:“小橡樹的成長”。小橡樹的成長恰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的生動寫照。成長中的茫然、他人的說三道四、努力中的迷茫、迷茫中的平靜、平靜中的反思、反思后的自我,乃成長的規律。成長本身,也就是一個迷茫、痛苦、掙扎、“痛并快樂著”的過程。茫然中,不迷失于世態萬象;迷茫中,守住自我成長的方向。同河南卷2中的雛菊一樣,小橡樹的成長,也正是自我覺醒的過程,是人的成長的最好的隱喻。有意思的是,4道材料題不約而同地都指向了成長。妙也就妙在這不約而同!考查其緣由,實在是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液體乳品加工過程中的節能減排考核試卷
- 方便素食加工考核試卷
- 礦山測量新技術與數據應用考核試卷
- 毛巾企業生產安全風險評估與防范考核試卷
- 腫瘤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考核試卷
- 上饒師范學院《二外(法語)2》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2025年初三元月調研測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咸陽師范學院《環境工程基礎勞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物理試題月考試題含解析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高等天然藥物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30年中國太空艙酒店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嬰幼兒發展引導員(三級)理論試題及答案
- 預制梁場建設施工梁場建設規劃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精講與精練突破專題強化一 杠杠和滑輪組作圖問題(附答案)
- 2024低預應力預制混凝土實心方樁
- 物業值班門崗5S標準檢查
- 宣威區域地質資料
- 軍事博物館調研報告
- CJJT191-2012 浮置板軌道技術規范
- 2024年同等學力申碩-同等學力(法學)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農貿市場安全生產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