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河之水天上來》河套平原概況
河套是黃河中上游兩岸的平原、高原地區,因農業灌溉發達,又稱河套灌區。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一般講的河套平原主要指陰山以南的黃河沖積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內蒙古包頭、呼和浩特一帶的平原,南北朝時稱“敕勒川”,五代時叫“豐州灘”,明朝以后稱“土默川”;后套平原指烏拉山以西至巴彥高勒的平原。廣義的河套平原還包括內蒙古磴口與寧夏青銅峽之間的“西套”,即通常所說的銀川平原。現在,河套平原多指前套和后套平原,而不包括銀川平原。銀川平原和青銅峽以南的中衛平原則合稱寧夏平原。
河套平原位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又稱后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市以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又稱河套地區。
黃河在此先向東北流,后轉向東流,再折向南流,形成馬蹄形的大彎曲,稱為河套。平原為黃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東西沿黃河延展,長500千米,南北寬20~90千米。面積約萬平方千米。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勢由西向東微傾,西北部第四紀沉積層厚達千米以上。山前為洪積平原,面積占平原總面積的1/4,余為黃河沖積平原。地表極平坦,除山前洪積平原地帶坡度較大外,坡降大多為1/4000~1/8000。可分3部分:賀蘭山以東的稱銀川平原,狼山以南的稱后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稱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
狹義的河套平原僅指后套平原。臨河市位于其核心位置,特別是烏蘭鄉勝豐村就稱為大后套.
廣義的河套平原,還包括寧夏的銀川平原、內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于巴彥淖爾盟南部。東至烏梁素海,東南至包頭市郊區,南臨黃河,西界烏蘭布和沙漠,北抵狼山。主體部分東西長約18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開。西山嘴以東,烏拉山與黃河之間的狹長地帶,又稱三湖河平原,東西長約70公里,南北寬3一15公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屬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地勢乎坦,土地肥沃,可以黃河水自流灌溉。地理位置
河套,位于北緯37度線以北,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屬寧夏、內蒙古、陜西。黃河在這里先沿著賀蘭山向北,再由于陰山阻擋向東,后沿著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形,故稱“河套”。
河套平原一般分為青銅峽至寧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平原”被用于僅指東套,和銀川平原并列。東套又分為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又稱“后套”,和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時河套平原稱河套—土默川平原。自然環境
陰山山脈與鄂爾多斯高原間的斷陷沖積湖積平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北至陰山南麓,斷層崖矗立于平原之北,界線明顯;南到鄂爾多斯高原北緣的陡坎,由于庫布齊沙漠散布,界線較模糊;西與烏蘭布和沙漠相連;東及東南與蠻汗山山前丘陵相接。介于北緯40°10′~41°20′,東經106°25′~112°。東西長約500公里。南北寬20~90公里,面積約萬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包括呼和浩特和包頭兩市的大部,巴彥淖爾盟的南部,伊史昭盟的北部和烏蘭察布盟的小部分地區。
黃河在甘、寧、內蒙古、陜、晉5省區境內形成馬蹄形大彎曲,這一大彎曲的北部,亦即白于山(陜北)以北,賀蘭山以東,陰山以南,蘆芽山(晉西北)以西的地區稱為河套。這一地區黃河兩岸的平原稱為河套平原,西南起自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的沙坡頭,東北到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的喇嘛灣,可分為銀川(寧夏)平原、后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又稱土默特平原)3部分。一般稱河套平原僅包括前套和后套平原。
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勢由西向東微傾,西北部第四紀沉積層厚達千米以上。山前為洪積平原,面積占平原總面積的1/4,余為黃河沖積平原。
河套平原年日照時數3000~3200小時,西多東少,日照百分率67~73%。年總輻射量627千焦耳/平方厘米,年均溫~℃,西高東低,1月均溫-14~-11℃,7月22~24℃,10℃以上活動積溫3000~3280℃,無霜期130~150天,農作物一年一熟,大部地區降水量150~400毫米,東多西少,在時間分配上雨熱同季。
河套平原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面積萬千米2。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清代以來,開渠引黃河水自流灌溉,農業發達,是內蒙古自治區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地貌劃分
陰山南麓至黃河南岸為河套平原。河套平原按地貌可劃分為四個部分:烏蘭布和沙漠、后套平原、明安川和三湖河平原。
烏蘭布和沙漠分布在巴彥淖爾西南部,面積2500平方公里。
后套平原東西長約18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總面積約10000平方公里。黃河圍繞鄂爾多斯高原。
明安川東西長約50公里,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是山間盆地。
三湖河平原東西長約70公里,南北寬3公里—15公里,為一狹長地帶。
以上四個部分當地人統稱為后套平原。灌溉面積
黃河從磴口縣的巴彥高勒進入平原,至清水河縣的喇嘛灣出境,長550公里,河道逶迤蜿轉,河曲發達,河床坡度小,水流平穩,年徑流量250~300億立方米,礦化度~克/升。早在秦漢時代即屯兵移民,引黃河水灌溉農田。唐曾于后套開挖大型渠道。清中葉以后,灌溉發展較快,先后建成永濟渠、長濟渠、黃濟渠、楊家渠、塔布渠等,至清末黃河兩岸已有八大干渠,灌溉面積達20萬公頃。中華民國時代在后套灌區之東建三湖河灌區,在前套建民生灌區。然未經全面規劃,渠系紊亂,無壩自流,旱年水不進渠、汛期泛濫成災。20世紀50年代以來,河套平原灌溉事業發展迅速,在黃河干流上建成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南北兩岸修建總干渠500多公里,灌溉面積由50年代以前的萬公頃擴大到萬公頃。
灌溉事業長期發展的結果,打破了河套平原荒漠草原與荒漠這一地帶性的束縛,呈現阡陌相連,溝渠縱橫,綠蔭彌望的景色。栗鈣土和棕鈣土只在局部地區殘存,大部地區已為灌淤土代替,但灌溉不合理,鹽漬土廣泛分布于灌區。
河套平原地下水甚豐,黃河北岸山前埋藏較深,平原較淺,由10~30米減至2~3米;含水層由厚變薄,涌水量由100噸/小時遞減為60噸/小時;礦化度漸增,一般由克/升增至3克/升。黃河南岸地下水埋深約1~3米,涌水量10~40噸/小時,礦化度1~3克/升。歷史
早在秦漢時期就開始開渠引水,發展農業。
周朝之前,屬于狄人的匈奴人(歸屬存在爭議)生活在河套。春秋時期,趙國的趙武靈王把版圖延伸到陰山山脈,設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東部。秦朝統一中原后,派蒙恬率十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遷徙3萬戶到那里戍邊,設云中、九原兩郡。秦末移民都返回中原,
西漢時,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出云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占領“河間”,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議在河套筑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御和進攻匈奴的基地。漢武帝接受這一建議,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和五原郡(今包頭西)。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陜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區還包括之前的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當時的人們引黃河灌溉,當地農業迅速發展,經濟繁榮。
東漢時,歸附漢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之后魏晉南北朝時,河套地區是北方多個政權爭奪的重地。唐朝時這里被重新農墾,唐詩中有“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北宋時河套被西夏和遼朝所分別占有。在元、明、清時,河套以畜牧為主。清朝后期陜西、山西的一部分人遷到塞外,河套地區開始成為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抗戰時期,國軍將領傅作義屯守于此,興修水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這里的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清代光緒年問形成八大灌渠。解放后,1951年建成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1975年完成180公里長的總排干渠(俗稱二黃河),并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現共有灌水干渠5道,排水干渠13道,支、斗、毛渠縱橫交錯。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萬畝,已開墾近500萬畝。盛產小麥、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是中國和自治區重要糧、糖基地,被譽為“塞上谷倉”、“塞上江南”。因多年排水不暢,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鹽堿化嚴重,已進行綜合治理。經濟價值
河套平原人口密度約145人/平方公里。有蒙古、漢、滿、回、朝鮮、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壯、藏、苗、維吾爾、錫伯、彝、土家等民族。農業歷史悠久,潛力很大。工業有鋼鐵、電力、機械、電子、化工、建材、毛紡、皮革、化纖、食品、造紙、制藥等數十部門,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京包鐵路與包蘭鐵路橫貫東西。
河套地區土壤肥沃,灌溉系統發達,適于種植小麥、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作物,一向是西北最主要的農業區。今天,河套地區被稱為“塞外米糧川”。河套地區的畜牧業和水產業也很發達。河套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渠道縱橫,農田遍布。有可耕地面積960多萬畝,現已開墾500多萬畝,盛產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糜麻、葵花、甜菜、酒花、瓜果、大白菜等作物。這里是自治區小麥的主要產區。蜜瓜、大白菜、酒花、葵花、枸杞等,是馳名全國的特產。
河套平原以盛產糧食而著稱,被譽為“塞上糧倉”或“塞北江南”,是膏腴殖壤的肥美之地。
河套還蘊藏著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堿、稀土等多種礦產資源。
河套地區土壤肥沃,大小阡陌縱橫交織,適于種植春小麥、水稻、糜、谷、大豆、高粱、玉米,向為內蒙古、寧夏地區的主要農業區。有塞外米糧川之稱。平原上還蘊藏著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堿等多種礦產資源。
河套平原地下水甚豐,黃河北岸山前埋藏較深,平原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北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中醫飲食保健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省寶雞一中學2025年初三第三次模擬練習英語試題含答案
- 南京工業大學《護理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朝陽人大附朝陽分校2025年初三下期末聯考(英語試題理)試題含答案
-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國際貿易結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工程測試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天山職業技術大學《研學旅行培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游戲產業與電子書出版互動考核試卷
- 2025年度租賃合同模板(標準版)
- 2025年上海市勞動合同范本(官方版)
- 網絡零售行業分析
- 屋頂光伏發電系統設計原則與方案
- 保安上墻制度
- 2025念珠菌病診斷和管理全球指南解讀課件
- 碘對比劑應用護理安全性
- 第11課《山地回憶》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唐山高科總部大廈幕墻工程幕墻招標技術評估總結
-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全套課件(完整版)
- 機電經典安裝工程相冊圖解PPT86頁
- 部編版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6課《我家的好鄰居》精品課件(含視頻)
- 形式發票格式2 INVOICE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